標籤:

何以為人?從禮做起

大家將來出國也罷,留學也罷,要永遠記住,你是中國人,你身上流淌的血是中國文化的血,無論走到哪裡都要讓大家感受到你來自於禮儀之邦的中國。 ——彭林

11月14日,適逢清華大學歷史系成立90周年,「人文清華講壇」邀請歷史系教授彭林在新清華學堂發表演講《人,何以為人》。演講中,彭林教授從走出「半人時代」說起,帶領聽眾們一同感受中國獨有的禮儀和君子之道。

演講 彭林

整理 本報記者 徐蓓

人類的身體進化已經完成,但是心的進化才剛開始不久

今天這場講座的主題是:人,何以為人?

我們有些同學可能會覺得納悶:人?我們不都是人嗎?怎麼還有一個何以為人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要把這個問題掰開了、揉碎了、講清楚。

首先,我要借用一個名詞,這是清華前輩梁思成先生提出來的。1948年,梁先生批評我們當時的大學教育分科太細,其結果是學文的不懂理,學理的不懂文。學問是一個整體,可是我們培養出來的人都是「半個人」,他批評說,這是一個「半個人的時代」。「半人時代」這個概念非常好,我今天借用梁先生的這個概念,把它放在一個更大的層面上來談做人的問題。

我是學歷史的,我們先來講講歷史。人類的發展歷程儘管非常漫長,但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實際上人類社會的發展只有兩步:第一步是我們體質的發展。大家知道,我們是從一種古猿發展來的,在東非的肯亞發掘到了一塊編號為1470的頭骨,距今大概有200萬年。那時的古人類,又像猿又像人,它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人。一直到距離現在1萬年左右,科學家在清理周口店猿人洞的時候發現山頂一個洞里還住著人,於是把他叫做山頂洞人。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說,山頂洞人如果穿著和我們一樣的衣服到王府井,你可能認不出來。為什麼?因為他已經完成了體質方面的進化,長得和我們一模一樣。

人類的身體進化已經完成,那麼我們剩下的任務就是吃好、玩好、享受好嗎?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為什麼?因為我們人身體里包裹著一顆心,這顆心的發展和我們體質的發展不同步,心的進化才剛開始不久。我們既然是從動物進化來的,我們這顆心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殘留著動物的野性,所以我們進入了「半人時代」。在我看來,我們現在還是「半人」,因為我們心的進化沒有完成。我們第一步花了將近200萬年,第二步要花多少時間呢?誰也不知道。

我們中國文化非常了不起,因為我們很早就提出來,要引導全社會的人修身、敬德,要做君子,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在儒家文化里,只有所有的人都成為君子,甚至成聖、成賢,我們社會的進化才算是完成了。

當年梁啟超先生在清華做了一個講演,題目叫《君子》。梁先生說,我們辦清華幹什麼?西方的大學宗旨很清楚,要培養有人格的國民。西方人叫gentleman,翻譯過來就是紳士或者君子。梁先生講,gentleman跟我們歷史上講的君子基本上是吻合的。我們古代歷史上經常拿君子跟小人相對,《論語》 里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汝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所以他說,學善、學好就是君子,學不善就是小人。他勉勵清華學子要「崇德修學」,先修德,先做人,然後再為學,「勉為真君子」。

儒家認為人跟動物

最大的區別是:人按

照禮的要求來生活

孔子之後,其後學提出來一個話題:我們不能與禽獸為伍,不能做禽獸。那麼,人之所以為人,關鍵點在哪裡呢?人跟禽獸有什麼關鍵的區別呢?

《禮記》中的一段話寫下了當時的一場討論。有人說人跟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語言,動物沒有。大家不同意:鸚鵡也會說話,一隻鸚鵡比一歲多的孩子說得還要多。儒家認為人跟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按照禮的要求來生活。人有禮,動物沒有禮。

於是,大家非常感慨,如今有人長得人模人樣,但是身上沒有禮。對這種人的評價是什麼呢?「不亦禽獸之心乎」,你那顆心還是跟禽獸一模一樣。所以,儒家制定了一套禮來教大家,「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這是一種文化自覺:有些事情我不能做,比如在馬路上吐痰、到處亂扔東西、不排隊、大聲嚷嚷……我們要自覺地跟這些行為拉開距離,因為我們是文明人。

那麼,禮是什麼呢?禮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來的典章制度、行為規範。你跟著禮做,你身上有禮,道德理性也就會落實在你的身上。

到了孟子的時候,他提出要響應孔子的號召,要做人。做人要達標,要及格。怎麼才算及格呢?孟子講有四條,好比人有四肢,叫「仁義禮智」。只要是人,我們與生俱來都有仁義禮智四個善端,你好好地去維護它,仁義禮智就會茁壯成長,使你成為君子。

在仁義禮智四個字中,孟子最看重的是仁和禮。仁是愛心。君子是博愛的,所以中國人仁愛、互相尊重,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禮則是將我們幾千年的文明都融匯在生活中,我們在「倉廩實」之後,不愁吃穿了,我們懂得生活要有品質、要懂禮儀。這是我們幾千年文明發展後形成的一種生活形態。

可是現在,我們社會上有許多人對禮不太了解,認為禮不就是磕頭作揖嗎?不是的。國家制度、天人關係、人際交往的法則、個人修身的方式,都叫禮。梁啟超先生說過一句很精闢的話:「西方是法治,中國是禮治。」中國人認為人性是善的,可以教育,通過教育你一定會懂道理,你一定能把自己管住。西方的禮是指上流貴族交際的一種方式,比如握手,夾角35度,握10秒鐘;但中國人的禮不講究這些,中國人講內在,有一顆恭敬的心。

中國人的禮儀很多,可

歸結為四個字:敬、靜、

凈、雅

禮應該貫穿於我們中國人的整個人生中。

我曾經到國家體操隊去講課,我說體操運動員站在場上,動作還沒做,裁判已經開始打分了,這叫印象分。在生活中,我們沒有一個人不希望別人給自己的印象分高一點,這就需要我們按照禮的要求去做。

《禮記》里講,一個君子不是首先讓你學成什麼樣,而是圍繞心去修為。比如「臨財毋苟得」,眼前是一沓鈔票,面臨一個意外之財,不要用不正當的方法把這錢據為己有,不能有貪心。「臨難毋苟免」,出現災難了,不要苟且地逃避,我們要有擔當,這是君子氣象。

這樣的話在《禮記》里有很多。比如,這一條對於公務員來說很有現實意義,它主張「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朝言朝」,你是幹什麼工作的,就談論工作上的事情。「朝言不及犬馬」,哪個地方在賽馬,哪個地方有條狗,你一個朝廷的官員怎麼談這些事情呢?

作為一個文明人,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應該有教養。《禮記》里有一段話很有意思,是關於吃飯禮儀的。

「毋放飯」,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碗中;「毋流歠」,喝湯要優雅地喝,一勺一勺地,不要喝得滿嘴流湯;「毋吒食」,吃東西時不要發出很響的聲音;「毋嚙骨」,骨頭吃得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啃出聲音來;「毋反魚肉」,吃過的魚肉不要再放回碗里去;「毋投與狗骨」,不能把骨頭扔在地上給狗吃;「毋固獲」,一桌子菜有一盤是大蝦,我不能光吃這個大蝦不吃別的;「毋揚飯」,不要為了能吃得快些,去扇飯粒以散去熱氣,你就不能從容地等等再吃嗎?「毋嚃羹」,羹里有菜也有肉,你不能嚼都不嚼,呼嚕呼嚕就喝下去了……

現在我們一講餐飲禮儀馬上就想到西方,其實2000多年前我們中國人對於餐飲禮儀是盡人皆知的。

中國人的禮儀還有很多,可歸結為四個字:敬、靜、凈、雅。你每天以這四個字檢查自己的行為,那你一定不會做得很差。

跟人打交道,對別人要

尊敬,對自己一定是謙

虛的

有教養的人說話非常典雅,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說話沒大沒小、沒上沒下、沒輕沒重的現象。

比方說,兩人一見面都是拍拍肩膀叫「老兄」,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在正式場合不行。正式見面,我們最好跟人家說「久仰」;不直呼「你」、「他」,可以說「閣下」;問人家年齡,「閣下今年高壽了」;問人家是什麼地方的人,說閣下「府上」是哪裡?問人家在哪裡工作,現在經常有年輕人一張嘴就說:在哪裡混?聽了很不舒服。我們可以說,在哪裡「高就」。

我們現在學術界開會,有些主持人這樣說:「各位前輩、各位同道、各位青年才俊,大家早上好」,這就很中國。

我們跟人打交道,對別人要尊敬,對自己一定是謙虛的。人家問你:彭老師,春秋幾何?一春一秋就是一年。如果我回答說,春秋五十六了,那就錯了。人家用的是敬語,自己不能這麼說,應該說虛度五十六了。這是中國人說話的習慣。

無論走到哪裡,都要讓

大家感受到你來自於禮

儀之邦

最後,我們來講講什麼樣的人才是一個完美的人。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路,他曾向老師請教,什麼叫「成人」?這個成人跟今天的概念不一樣,是指道德學問都有所成就的人。孔子這樣回答:如果你身上具有「臧武仲之知」——臧武仲是魯國一位很智慧很有名的人;又具備了「公綽之不欲」——公綽也是魯國人,這個人沒有私慾,廉潔清正,品德高尚;還具備了「卞莊子之勇」——齊國準備攻城,卞莊子守在那裡,齊國軍隊嚇得不敢打;除此之外你還有「冉求之藝」——這個人多才多藝。即使你同時擁有這四子之長還不夠,還要加上禮樂,才是一個完美的人。

對於這段話,錢穆先生有個解釋,他說你兼有這四子之長,那麼你的智慧足以窮理,廉足以養心,勇足以力行,藝足以泛應,然後「節之以禮」,你身上有禮節,所有東西都有分寸,「和之以樂」,這個「樂」是你的心態,是平和的。這樣才能德成於內,文見於外,內外兼修,才全德備,成為一個「完人」。

在結束今天的演講之前,我還想講兩個清華人的小故事。

清華國學研究院有四大導師,其中第一把交椅是王國維。王國維到清華來,與清華人懂禮有關。一開始校長給他寫了一封信,請王先生到我們這裡執教,一個星期多少節課,我們給你薪金多少。清華國學院創辦人之一的吳宓一聽,說王國維是有學問、有身份的人,我們怎麼一封信就把他呼之即來?絕對不行。那怎麼辦,信都寄出去了。吳宓很聰明,說校長您再親自寫封信,就說前面那封信是跟您打個招呼,今天我們專門派人來聘請您。吳宓見了王國維,雖然西裝革履,但上去就行大禮。現在有些書寫得不對,說他鞠躬,鞠躬不是大禮,大禮是叩首。王國維一下子被感動了,當即決定把城裡的房子賣了,搬到清華去住。

另外一位是陳寅恪,在海外留學很多年後來到清華任教。學生聽說我們學校來了一位教授,會十幾種語言,紛紛到他家去看。當時他父親還健在,他父親說,學生們來看你,我也一起見見吧。於是陳寅恪在正中間擺了一把椅子請父親坐下,前面擺了兩排椅子讓學生坐下,自己站在父親的旁邊。當時這件事很轟動,作為兒子不管你有多大的學問,做多大的官,在父親面前永遠是兒子。他在海外這麼多年,但是內心深處懂中國人的禮,所以站在父親的旁邊,這叫侍立。學生怎麼坐著呢?因為學生是客人,待客之道,客人應該坐。

所以今天我想說,大家將來出國也罷,留學也罷,要永遠記住,你是中國人,你身上流淌的血是中國文化的血,無論走到哪裡都要讓大家感受到你來自於禮儀之邦的中國,這樣我們做人、做君子的方向就對了。


推薦閱讀:

陳戢梟 免費算命 在線算命 生辰八字 八字測算 日干論命 稱骨論命 姓名測試 姓命配對 上輩為人 ...
人生為人處事的八個法則
為人、處事、品德
28條為人處事之道讓你受用終身
為人大氣,但卻受不了別人指指點點的三星座

TAG: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