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真的出秀才嗎?| 研究:體罰對大腦的影響

說到大腦,我們想談談與大腦密切相關,家長們卻很可能不知道的一點——體罰。

近些年的父母,普遍都開始反思體罰對孩子的心理傷害,可有多少父母能真正做到零體罰?又有多少家長,在體罰完孩子以後,一邊在心中暗暗起誓絕不發生第二次,一邊又在未來某個憤怒、煩躁的時刻抬起了巴掌?即使有的父母沒有打過孩子,但有多少人能避免自己對孩子惡語相向?

別高估了自己在憤怒時的自控力,打孩子這件事,也並非只是中國人的傳統。

2014年一項新浪教育的調查稱,84%的家長承認打過孩子,88%受訪者表示自己曾被父母打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調查曾顯示,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有超過70%的孩子最近被父母打過;而有90%的美國家長自陳有過打孩子的行為。

同時又有50%的美國女性和75%的美國男性認為,孩子有時候的確需要一次「good-hard spanking」(善意的體罰),因為說教解決不了的問題,打一頓才是快速、有效使孩子服從自己的管教方式。

我們都知道,體罰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不過,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很多被人們歸類為心理問題的疾病,其實都是由於大腦損傷而引起的。

只不過大腦損傷一般都難以用肉眼察覺,一旦出現明顯癥狀,就說明實際損傷已經存在很長時間。尤其對於孩子,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持續的大腦損傷,那結果就是不可逆轉、無可治癒的。

多國的研究都表明,長期體罰、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從而引起智商下降(主要為兒童)、自控力減弱,並增加孩子攻擊傾向、反社會人格、抑鬱症、焦慮症、物質上癮以及精神疾病的發生率。

在科學研究中,長期體罰被定義為「至少每月一次,持續三年以上,且體罰工具包括皮帶、板狀物等」。而體罰對孩子大腦的傷害,最明顯的階段在5-9歲,童年時期造成的大腦損傷,通常會在青春期顯現出來。

你不知道的體罰後果

1)體罰降低智商

你也許知道,12歲以前都是兒童大腦的「黃金窗口期」,此時大腦最敏感,也最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正面、負面影響。好環境、好信息造就聰明、靈活的大腦,壞環境、高壓力則催生充斥負面信息的大腦突觸。

加拿大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in Ottawa研究發現,童年時期頻繁的體罰,會導致孩子大腦前額葉中灰質的減少。

大腦灰質往往主導著人類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也包含感知能力、語言能力、肌肉控制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和記憶功能。簡而言之,灰質減少預示著智力降低、認知遲緩、感覺遲鈍以及語言、記憶發展緩慢,因此與正常發育的孩子比起來,大腦灰質少的孩子自然會呈現出智商的落後。

很多針對大腦灰質量的研究發現,在經過MRI大腦掃描之後,那些期的虐待和忽視的孩子和青少年,大腦中灰質的量普遍少於家庭和諧溫馨的孩子。

當我們家長因為孩子學習差、記憶差而惱羞成怒時,是否曾想到,也許正是因為自己習慣於用棍棒來催促孩子學習,導致了孩子大腦損傷,所以他的學習成績才跟不上呢?

2)體罰削弱自控力、自我認知

大腦灰質是自控力的關鍵,而灰質所在的前額葉片,就是幫助你理性分析問題、做出正確決定,並在你衝動時幫你回歸理智的部位。大腦灰質水平正常的孩子,權衡利弊、預想後果、控制行為的能力就強於灰質不足的孩子。

一項匹茲堡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的共同研究中,22個平均年齡14歲的女孩,和10個同齡男孩被邀請進入了大腦實驗室,他們被要求聽三段各自媽媽對他們的評價,評價分別是中性的、表揚的、批評的。

研究最後發現:孩子們對於媽媽負面的批評,表現出更強烈的情緒波動,但同時更弱的自控力和認知過程。

也就是說,當這些孩子聽到自己被媽媽批評時,會有消極的情緒反應,而且他們理性思考的能力是減弱的,也並不能真正將批評的話聽進大腦里去。而且更意外的是,這些孩子聽到批評時,甚至失去了方向判斷能力,無法判斷媽媽的聲音是從哪個方向傳來的。

所以,長期經受體罰的孩子,不僅智商容易降低,自控力、判斷力也會不足。這就導致孩子該學習的時候無法專註、該做事的不能堅持,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想逃避的心。

家長越是因為孩子自控力差而打他,他卻越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或許孩子也很想做一個自律的好孩子,但無法自控是他的大腦使然,我們誰也沒法擺脫大腦的控制生活。

自控力差的孩子,日後會成為自控力差的成年人。他們有了孩子以後,自然也會因為難以自控而打罵自己的孩子。這些家長其實自己都無法意識到,他們面對孩子錯誤行為時的失控表現,正是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歷史遺留創傷。

他們無意識地重複著自己童年時「受教育」的暴力模式,下一代也自然獲得了內心和身體、大腦中的創傷,暴力因子儲存在孩子大腦和內心,再將其傳給下一代,暴力輪迴生生不息。

在從小被體罰的過程中,孩子是沒有能力逃走的,他只能在內心不斷告訴自己「被打是合理的,愛我才打我」,從而將暴力行為合理化。

有了孩子以後,他們也會成為滿嘴是愛、卻滿目猙獰的父母。他們篤信,打孩子就是沒錯的,自己不也被打過嗎?可是,你打完孩子為什麼還要後悔呢?

一個人,當被口口聲聲說愛他的人打罵以後,怎麼可能和別人建立起正常的關係呢?他會認為「愛就要打罵」,並在未來將所有受到的打罵和虐待合理化。女孩習得「愛等於暴力」,從而本能地像飛蛾撲火般追隨渣男;男孩習得「欺凌即合理」,隨即成為家庭暴力的主導一方。

3)體罰引發抑鬱、上癮以及精神疾病

前額葉片中灰質量不足,就會導致前額葉的功能不健全,所以遭遇壓力、挫折時候,人的自我修復能力就會不足。

體罰、虐待、漠視,除了導致大腦灰質的減少,還會改變大腦海馬體的結構。而海馬體受損傷,也會讓人在日後應對逆境時更加脆弱,更容易罹患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哈佛大學Martin Teicher教授主持的一項實驗,邀請了 200多名年齡在18-25歲的年輕人做被試,這些人都有良好的學歷、且身處中產階層。

研究結果顯示,25%的被試曾在生命某一階段遭受過抑鬱,7%的人曾被確診為PTSD。值得注意的是,有16%曾在兒童時期遭受至少三種虐待的人,比如漠視、嚴重體罰或語言暴力,他們的精神疾病更嚴重。這16%的人當中,有53%曾患過抑鬱症,40%的人有過PTSD。

研究者也掃描了被試的大腦,發現有些曾受過頻繁體罰的人,即使沒有患上明顯的精神疾病,也沒能夠避免大腦損傷。無論他們健康程度如何,他們大腦海馬體的體積都出現了平均6%的減少。

為什麼海馬體體積縮小,就會容易導致人們患上抑鬱症呢?

誰都知道,面對父母的吼叫、毒打或者惡語相向時,孩子肯定是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下的,他受到的壓力會使大腦釋放出壓力荷爾蒙,正如有些動物面對強敵時會出現汗毛豎立、面紅耳赤的狀態一樣,大腦會通過壓力荷爾蒙告訴你「快跑」,順便啟動了你的應激機制,幫你快速從緊張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可是如果頻繁挨打、挨罵,孩子大腦中的壓力荷爾蒙就會持續走高,讓大腦壓力系統永久性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這種狀態不僅會增加成年後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的患病概率,不正常的壓力應激機制還會增強焦慮、恐懼、憂鬱情緒,此類情緒會讓人想藉助酒精、毒品來逃避和發泄。這也是為什麼小時候經常遭受虐待的孩子,成年後更容易毒品、酒精上癮的原因。

大腦壓力系統長期高度緊張,還會釋放出有毒物質,尤其對海馬體中的細胞殺傷力最大。可想而知,如果長期經受虐待、體罰,大腦中海馬體內的神經細胞都被殺死得差不多了,所以海馬體體積就會縮小。

海馬體受損傷,會影響人們日後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也就是說,人生早期的壓力,會形成傳導機制,減弱人們未來應對挫折的韌性。

雖然每個曾有過體罰、虐待經歷的孩子,都不一定出現抑鬱症和精神疾病,但大量實驗研究都可以證明,早期長期生活在高度壓力環境中的孩子,會在青春期階段出現明顯的、可測量的海馬體改變。

也就是說,童年期受到的體罰和虐待,要到青春期才看得到大腦的損傷。而此時,就已經產生不可逆的傷害了,這些人以後患精神疾病的幾率,就要遠高於沒受過虐待的人。

那些拿體罰不當回事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從小就被打到大,也沒見自己有什麼問題」,可當遭遇人生挫折,你是否擁有強大的自控力、修復力,讓自己快速走出低谷?如果不能,或許就說明你的海馬體也有過或多或少的萎縮,只是自己無所察覺。

當遇到挫折時,有些人自我修復能力很強,沒兩天就嬉笑如常;有些人就是度不過去,別人看似很小的一件事都會引起抑鬱的連鎖反應。

並不是因為過不去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而很可能是他們的早期經歷使大腦發生了未被覺察的永久性損傷,致使他們沒有能力理性應對挫折。

喜歡打罵孩子的家長,你希望孩子的精神垮塌在未來人生的小挫折上嗎?

4)體罰讓孩子更有攻擊性

一項2010年的研究指出,如果對一個3歲的孩子進行每月超過兩次的體罰,則容易導致孩子在5歲時更富攻擊性。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教授Elizabeth Gershoff發現,兩歲是最容易學到攻擊性的年齡,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並不知曉自己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而且還沒法很好的控制自己。

如果此時他父母經常用打和罵來管教他,那麼他就會認為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攻擊,從而也會越來越具有攻擊性。

所以,從小經常遭遇體罰的孩子,成為成年人以後更容易表現出攻擊性,因為他自小觀察到大人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暴力。

在孩童時期時,他們更容易與同學、老師、兄弟姐妹發生衝突,成年以後,他們會對同事、家人、配偶表現出攻擊性。越是頻繁遭受體罰的孩子,越會隨著成長表現出反社會傾向。

體罰、吼叫看起來是最快速有效的辦法,孩子通常都會馬上乖乖服從,而且家長們都相信,事後的溫柔愛撫便可以將剛才的急風驟雨消滅得了無痕迹。

但是事實上,孩子或許並不明白被打的原因,也不了解怎樣才是正確的做法,自然無法實現家長體罰的目的,與此同時又可能對孩子造成了潛在的創傷。所以體罰就成了家長發泄情緒、暴露自控弱點的唯一途徑。

體罰的直接後果是什麼?是孩子缺乏同情心,對他人沒有共情能力,對自己缺乏正確認知。

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具備攻擊性、犯罪行為、精神疾病,以及敵意歸因偏差(hostile attribution bias),這種傾向讓人認為世界到處暗藏危機和敵意,並期待大人去指責他、咒罵他以及打他。

什麼方式比體罰有效?

當孩子不明白被批評、打罵的原因時,家長體罰孩子的目的根本就無法達到。所以如果孩子做錯事情,不妨這樣做:

冷靜時間。花幾分鐘離開孩子,讓自己冷靜幾分鐘。

告訴孩子錯誤行為的後果。如果孩子還小,你需要一遍遍苦口婆心告訴他們,什麼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小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全,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理解共情能力都比較弱,所以我們大人認為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他們可能很難明白,所以需要家長的耐心指導。

舉個例子,有一位專門研究兒童行為的科學家,當他三歲的兒子把牙刷扔進馬桶里時,他根據自己對兒童的了解和學術背景,並沒有像別的家長一樣立即開吼。

他明白,兒子正在進行自己的小實驗,想看看牙刷會沉下去還是漂浮在水面上。然後這位科學家耐心向孩子解釋,為什麼牙刷不能放進馬桶里,然後問孩子:「現在你還想讓爸爸把這隻牙刷放進你嘴裡嗎?」孩子說出了「不想」,於是問題解決,沒人吼叫,沒人受傷,以後不會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如果你沒忍住懲罰了孩子:這時候可以平靜地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你會懲罰他,指出他激怒你的具體行為。哪裡錯了,以及你是如何感到生氣。

並且,還應該就你剛才的失控行為向孩子道歉,告訴孩子,暴力並非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勇於認錯的父母,好過做錯了事情還將錯誤行為合理化的父母。

結語

如果曾經你只知道體罰不好,想必現在你應該已經明白,體罰究竟為什麼有害,以及體罰會通過怎樣的傳導機制影響大腦、導致抑鬱,甚至締造出暴力愛好者。

未來再遇到孩子令你生氣鬱悶的時刻,或許你會有所三思。

以上。

References:

Paulo Sérgio Pinheiro.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October 2006. Publish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y-general』s study on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Akemi Tomoda, Hanako Suzuki, Keren Rabi, Yi-Shin Sheu, Ann Polcari, and Martin H. Teicher,. Reduced Prefrontal 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in Young Adults Exposed to Harsh Corporal Punishment. August 2009, Pages T66–T71. Published on NeuroImage.

Stacey Patton , Is Being Pro-Spanking A Sign of Brain Damage? Dame Magazine.,

Murray A. Straus, Emily M. Douglas, Rose Anne Medeiros. The Primordial Violence: Spanking Childre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Violence,and Crime. August 15, 2013. Published by Routledge

Bonnie Rochman. Why Spanking Doesn』t Work. Feb. 06, 2012. TIME.,

Alice G. Walton.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Spanking. Feb. 06,2012. The Atlantic.

Molly S. Castelloe. How Spanking Harms the Brain. Feb 12, 2012.Psychology Today.

Maia Szalavitz. How Child Abuse Primes the Brain for Future Mental Illness. Feb. 15, 2012. TIME

Morgen E. Peck. Harsh, Critical Parenting May Lead to Anxiety Disorder Symptoms. May 1, 2015. Scientific American.

推薦閱讀:

領導力不是權力,而是一種影響力
身上五顆惡痣影響一生運程
保安捉住小偷將其吊牆頭示眾 物業稱為肅清影響
全球潮流影響力餐廳
影響韓劇發展歷史的10 部作品,你看過幾部?

TAG:大腦 | 影響 | 體罰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