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偉」是不沉默的大多數?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微博博主@無風即風 授權觀察者網刊發

《人民的名義》已經完結,但粉絲們依舊爭得難分難解。

這其中,最具爭議性的,莫過於那個「可怕的『祁同偉』」。

什麼意思?

不合理的偏說很合理:無才無德的祁同偉

國產劇里極為罕見的情況,即作為壞人「Bigboss」人設的角色,似乎從未有過如此多的同情與愛戴。近日來,這個話題早已發酵了,下圖就是典型之一:

綜合各種同情祁同偉的言論,我們不難發現,「正方」的主要觀點應該是這些:

首先,祁同偉是個標準的悲劇人物——對不起,我只是說他的前半生,至於原因是什麼,容後再說。先說他的悲劇所在:出生貧苦、但學習勤奮、標準學霸、高顏值,懷才不遇………等等「完美人設」他都具有;

但是,只因他拒絕了有權有勢的梁璐梁家,致使在仕途中遭到殘酷的打壓,有意思的是,電視劇的小說原作者周梅森還給這個梁璐設定了一個「報復男人的變態女性」的屬性:梁璐是被心儀的前男友拋棄了以後才追求祁同偉的——僅此一點,祁同偉就具備了被「以理直氣壯去同情他」的理由;

而這一點,也恰恰是原作者周梅森的立場,從他的言辭中,不難看出,悲憫之心溢於言表。

祁同偉為抓捕毒販身中三槍,差點光榮犧牲,因此,他又的確曾經是個名符其實的英雄人物——注意是「曾經是」。

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遭到了梁璐父女的瘋狂打壓。

至此,祁同偉被「以理直氣壯去同情他」的理由便完成了完美的角色塑造。

但是,我們不得不反問一句:無論如何坎坷悲壯,但這就是你腐化墮落的理由嗎?

對此,有的人依然有理由來反駁,例如「他已無路可走」、「換誰也會絕望」(意思就要絕地反擊,作為一名不甘平庸的英雄人物)、還有「梁璐這樣的變態狂,自作的,何必包容忍讓」?對於梁璐表現出咬牙切齒的人,其態度尤為耐人尋味——對於這些「義正辭嚴」的詰責,筆者不得不承認,說得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沒錯,作為一名窮苦到連書都讀不起的孩子,憑藉自己的勤奮努力與好心人的幫助,出人頭地與建功立業不僅是他改變自己命運與完成家人期待的唯一途徑,也是他回報幫助過他、支持過他的人唯一的辦法,也就是說,在當年來說:他的確已退無可退。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他回報社會與報恩的方式就是安排阮成玉對他的恩人陳岩石的女兒、他的真心愛人陳陽的弟弟陳海的致命一撞!

在面對深不可測的老狐狸高育良書記的「你的良心不會痛嗎」的質問時,他輕描淡寫地回答:「只有來世再報」……

多麼可怕的人性!多麼可怕的男人!

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他的「悲劇值」只應存在於他的前半生!

歷史上不乏優秀的政治家及英雄了得的人物曾干過「出賣人格」的事,例如漢高祖劉邦拋妻棄子又丟父、曹阿瞞為保命而殺友、唐太宗弒兄、戚繼光巴結胡宗憲、徐階就更厲害——獻女兒給大權奸嚴嵩。

此類例子,不勝繁舉。然而,就像後來親手罷嚴嵩、誅嚴世藩的徐階一樣,這些偉大的政治家與英雄人物曾幾何時不得已留下了人生污點,但其最終目標卻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崇高理想:所以即便曾經不堪,但也瑕不掩瑜。

而祁同偉呢?

他其實就是一個權力慾望的囚徒而已,面對梁璐的屈辱一跪沒什麼了不起,只要他知恥後勇,銘記初心,且行且蟄伏,那麼他終有一天能夠掙脫牢籠重獲新生——去呼吸他最渴望呼吸的那一口清新空氣。

然而他並不是這樣做,在淺嘗了出賣人格與投機鑽營的「果實」後,他完全向墮落腐化低下了頭,並頂禮膜拜得如此如醉。因此,他的後半生是不值得同情的,他的結局完美地印證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顛撲不破之真理。

而且,更不能說服人的是,他的人格本身就沒有魅力可言:

1、哭墳趙立春母親;劇組沒有安排這齣戲,但是從「街知巷聞」的傳播度就知道,他這齣戲的可笑程度不一般;

2、「在孫猴子面前攻擊新晉一把手」——在他做東邀請初來乍到的侯亮平赴宴時,就迫不及待地攻擊沙瑞金書記,身為學長與省公安廳的一把手,他就算不知道侯亮平手裡有「尚方寶劍」,他也該知道他這學弟是「齊天大聖」,出了名的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卻還不合時宜地大談「人民無用論」,連蛇蠍美人高小琴也看不去下,忍不住圓場舉手稱「我是老百姓」,還機靈地暗示了他「祁廳長,您也是老百姓」。

可是這位躊躇滿志要做副省長的人物竟然臉上還寫完不屑——情商實在是低。

3、就更甭提他像個小丑一樣在陳岩石夫婦面前揮舞鋤頭的「馬(屁)戲」,被,沙瑞金撞見這個小丑還不懂得見好就收過去趁機打個招呼巴結新領導,卻還猶豫了一小會,又扭頭繼續去「揮汗如雨」(許亞軍老師演的太好),論演技,他的確無人能出其右。

可是,結果是沙瑞金領著陳岩石夫婦頭也不回地丟下了他,超大寫的尷尬。

再一次說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真沒錯!

一個人格如此卑劣又智商與情商都嚴重欠費的角色,竟然有那麼多人「為他感動的哭了」,而且還大言不慚地說他「很真實」,言外之意就是說他做的事「很合理」咯???

其實啊~達康書記說得沒錯——「這人啊,就是靠「吹吹捧捧上位的」,典型的小人無德,當年讀書成績再好,恐怕也只是一個書獃子而已,因為書本上教他的那些仁義道德他絲毫沒用上,通通都拋諸腦後了。

合理的偏說不合理:智勇雙全又德才兼備的侯亮平

本來同情祁同偉就已經夠奇怪了,但是更奇怪的是同情祁的同時往往主角侯亮平就躺槍,關於這個「猴子」,自第一集開始聒噪就沒停止過,幾乎眾口一詞地指責陸毅,說他演技不夠好——可以吊打小鮮肉的他,在本劇被老臘肉吊打了。

原本筆者也是這個看法的,當然,那時候我並沒有開始看,但在剛剛看了前面幾集時,我也確實差不多這個感覺,反正就是覺得他的確不夠接地氣:

1、體制內向來是講低調、紮實,他那種見誰都拽得要命,而且對著部下總是吹著口哨、擠眉弄眼的弔兒郎當樣,在現實中的必然會「見光死」的——根本就容不下這種人;

2、穿著,這個就不吐槽了,畢竟其他角色也不接地氣(幾乎每天都西裝革履,這個也是不對的,除了領導級別,一般公務員不會這樣),但也可以是個Bug,就是穿得太潮,僅此一點問題;

3、作為反貪局局長,他作風比較高調,懷疑誰、要抓誰,都寫著臉上,似乎不太符合這個崗位的職業性質。

除了這三點,筆者就再也找不到什麼值得吐槽的了,因為,當我再看多幾集的時候,我便很快就改變了印象,一句話:我覺得他演得才是最好的。

一說到這,恐怕達康書記的粉絲首先就會懟我。對於達康書記,我問了不少體制內的朋友,吳剛老師演繹出來的那種「氣質官員」,在體制內不說很多,但也絕不會是什麼「瀕臨絕種的品種」。

《人民日報》在評論該劇時就已經舉了好幾個例子,例如改革闖將仇和,而現實中,據我所知,有不少軍人轉業幹部的作風多多少少都會和李達康有點相像。

我就認識一位南海艦隊的同志,他的前任領導就很像李雲龍,沒事幹就開著車到處走,看見哪個部下的車停在娛樂場所門口,就直接把車連人一起帶走;對於某些不放心的幹部,他會突然找到人家妻子,問人是不是她們家男人老是晚歸,要是對方說「是」,而這些男幹部又不存在大量加班的情況下……嚯!那這個家庭麻煩可就大了……反正,聽說他後來去了別的部門,他的「傳說」仍在繼續。

當然,像吳剛老師那種程度(例如動不動就高舉《黨章》與《憲法》)那還是不太可能的,因為說話是門藝術、官場的「話語」與管理就更是一門高級藝術了。若動輒引用《黨章》與《憲法》要求黨員幹部,對於老油條們來說興許無甚大礙,但要是對著剛剛進入體制的大學生幹部或新黨員,則分分鐘會引起年輕人的「不適」而導致人才流失,無他,因為年代在變,方法也在變,教化不在聲高也不在態度軟還是硬。

因此,現實中的「李達康」也是很容易「見光死」的,但是,他畢竟有參照模板,我國能取得那麼多輝煌的成就,當然是有人才的。

而侯亮平,則無一可參照——這就是編劇說的「侯亮平是個『外放』的角色」,也就是說他沒有固定的人設,需要陸毅自己把他演活。

而看過超過十幾二十集的朋友,若細心觀察一下,你會發現,這個角色是有持續的生命力的,它不斷豐滿成熟,從開局的弔兒郎當,到後來來到漢東「大鬧天宮」後的智勇雙全與世故圓滑;再從開局的不近人情(讓《睡在我下鋪的兄弟》簽一張欠條「欠貪官一窩」,實在顯得乖張浮浪又自以為是),但到了與祁同偉和高小琴大唱《智斗》那一幕,以及抓捕李達康妻子歐陽菁時,他已經搖身一變,變成一個沉著冷靜、進退有度的「大將」。

儘管如此,他的演技得不到客觀承認,個人覺得總歸也只是劇本與演員的範疇。而蹊蹺的是這個角色表現出來的高尚品德與可貴的人性卻竟然也得不到公眾的認可。比如:

1、他侯亮平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用來對比祁同偉時;

2、他的形象太過臉譜化、太假了——說到他的優點時;

3、他之所以有膽子任性,是因為他有個好老婆——意指他背景硬;

4、還有更甚者:他的出身始終沒有交待——意指他就是個「紅二代」,而且還是來頭不小的那種,所以他官運亨通………這麼「掐指一算」,那侯亮平就確實變成了一個讓人不爽的角色,而祁同偉的「同情值」則瞬間飆升。

其實,這都是歪理。

無關出身,人品才是關鍵

在第一集讓丁義珍跑了以後,侯亮平到陳海家興師問罪,陸亦可與林華華就當場發飆,認為侯亮平臭顯擺官架子,不僅不尊重他們,甚至還懷疑陳海。然而陳海卻一秒鐘遲緩都沒有,立馬替侯亮平作出了辯解,指出他雖然是個愛作弄人的「孫猴子」,但卻也有孫大聖那樣的熱血心腸,重情重義。

他的這番評價,在陳海遭遇暗算以後,侯亮平沒有辜負好兄弟,他心急如焚地向上級請示了要去漢東,一心要單槍匹馬替好兄弟報仇並同時將幕後黑手繩之以法。

難能可貴的是,在他決定行動前,完全沒有考慮老婆與孩子,先斬後奏後才去做妻子的思想工作。

當妻子表示擔心與反對時,他說出那句「如果當年是我留在漢東,而陳海去了北京,那麼今天躺在病床上的就是我,而不是陳海,我相信如果這樣,陳海也會毫不猶豫地趕去漢東的」的肺腑之言,叫人無比欽佩!

這句話清楚地表明了他去漢東不僅為「公」,也是為「私」,既是「赴湯」,也是「赴義」。他的重情重義終於打動了妻子,使得嬌妻無奈地說道「我是想拖你後腿,可是我拖不住啊」。

僅此一點,為了掩蓋犯罪事實而向恩人下毒手的祁同偉就沒法與侯亮平相提並論,簡直就是渺小的連一粒微塵都不及!

嫉惡如仇,體制清流

也是第一集,他就已經表現出了這種傾向,按程序而言,季昌明先向省里彙報是沒問題的,問題就出在高育良與李達康的明爭暗鬥拖延了時間,以及祁同偉這個「內奸」幫凶泄漏了情報。

然而即便如此,侯亮平仍然不依不饒,不停打電話給陳海,以尖酸刻薄的語氣和他說話,不停逼迫他儘快行動——這明顯就是在塑造人物的特質。

在抓捕歐陽菁之時,他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這種體制內屬於「離經叛道」的行為終收穫了成果,當他與陸亦可疾馳在高速公路上,面對忐忑不安的後者他淡定從容的說到「只要忠於《憲法》,忠於人民就行」——短短兩個「忠於」使陸亦可疑慮頓消,這朵鏗鏘玫瑰遂解開了深鎖的眉頭。

這,正是一名反貪幹部最基本的素質與自我要求,同時也確保避免了「丁義珍失誤」的再發生。事後他的「不按程度」及「遊戲規則」的行為,得到了自上而下的一致認可,甚至連臉面盡失的李達康也不禁心生感激——沙瑞金的一番「感謝」為「堅持正義就是真理」的普世真理提供了最好的註腳,儘管這種「大條道理」現在真的幾乎已沒人能聽得進去了,但這卻是無可爭辯的事實,要不是侯亮平的「六親不認」,那麼達康書記的粉絲恐怕就只能哭著看到電視劇的最後。

顯然,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眾人,這是祁同偉無法做到的。

並非完美無缺,而是缺點明顯

「臉譜化」無疑是一個最佳的貶損理由,因為這本身就是沒有標準的,所謂「臉譜化」大抵就是指這個人完美無缺,由於太過完美而顯得不真實,反侯亮平者就是這樣認為的,他們眼中的侯亮平全身上下、里里外外滿身找不到一點硬傷——世上哪有完美的人呢?對不?

其實,他們是看劇沒看透。

侯亮平在前二十五集,最少有兩次表現出了他的「硬傷」:

(一)是被蔡成功成功忽悠了他,但這不是關鍵,關鍵以及有趣的是,他在發現自己被發小隱瞞了欠下巨額高利的事實後,在沮喪之餘他仍然堅持認為蔡成功並不是完全不可信的,儘管蔡成功舉報歐陽菁受賄一事證據確鑿,但由於一是受賄金額從200萬變成50萬,還有《補充協議》的浮出水面,且大家已悉知的蔡成功與丁義珍有不可告人的合作關係。

所以,蔡成功作為污點證人的可信度自然大大降低,在檢討會議上,他仍然義正辭嚴地批評部下不該盲目相信歐陽菁與給蔡成功下定論時,陸亦可等人的表情明顯很不自然。

無他,就是因為大家都在嘀咕著:「怎麼平時最不糊塗的侯局長今天也犯渾了呢」?

是因為他心高氣傲不接受失敗的事實嗎?不是的,是他智勇雙全的性格背後那一顆純真無邪的內心,本能地使他覺得自己的這位發小儘管欺騙了自己,但他還是相信他是個「壞不到哪裡去的人」——理該如此:因為物以類聚,要是蔡成功真的一直是個無恥小人,那麼他們斷不可能成為朋友。

在第二十四集的時候,比他更純粹的陳岩石替他說出了他的心裡話——「他企業要生存,工人得發工資,他也是沒有辦法的」,「他內心並不是個壞人」,陳老不僅替蔡成功借高利貸的事辯解,而且還以肯定的語氣肯定了蔡的人品。

(二)對陳清泉的固有認識與固執也體現了他的單純

也是在同一集,即陳岩石夫婦邀請他去倆老家吃螃蟹,並向他實名舉報市人民法院副院長陳清泉時,這位最嫉惡如仇的「猴子」立馬錶現出不以為然,他不依不饒地說到陳清泉是個多麼多麼難得的老好人,又是多麼的忠於他的恩師高育良......

他這種一廂情願,逼得陳岩石老伴王阿姨把半隻腳已踏上奈何橋的陳海給抬了出來——「要是我們家陳海他敢不辦,我敢扇他耳光子」!

到這地步,這位平時最拽最狂的「孫猴子」才終於心服口服地舉起杯,向陳岩石夫婦立下軍令狀(從高育良的原配吳老師的激動也不難看出,陳清泉的犯罪行徑與陰暗齷齪的確叫平日熟悉他的人都「無法確信」,因此,連「孫大聖」的火眼金睛也看走了眼)。

以上這兩個例子都表明所謂侯亮平「過於臉譜化」是不符合事實的,事實證明他也有缺點,也會感情用事,而且還特愛面子,比如他被趙東來的手下誤抓時他就失去了大度之風。

忠孝信悌,真龍血脈

這方面就不消多說了,我們的歷史傳記與教科書就是按侯亮平的性格來教我們做人做事的——自己做不做得到、現實允許不允許你做得到是另一回事,你不能因此就否認大是大非的底線和人類的道德與信仰。

往深點說,侯亮平這個角色就是「法家」+「儒家」的混合體,因為他既有法家的尖酸刻薄,又有儒家的海納百川,自漢武帝以降,「外儒內法」就是中華文明最核心的國家理念,對有政治抱負的人也同樣適用,侯亮平就是這種人,只不過他是剛好倒過來(外法內儒)了而已,但確是「中華正統」沒錯。

在妻子小艾同意他調赴漢東後,他仍精心、用心地策划了一場溫馨的「家庭聚會」,還大方地替妻子清了淘寶上的購物車,買了妻子盯了幾個月的名貴衣服—— 一個「二十四孝」好男人的形象照亮熒屏。

「好老婆」對他的仕途的幫助也許真不小,但他侯亮平在工作方面乾的並不比他老婆差,那些指責他站 著「說話不腰痛」的人沒有道理,因為換作侯亮平是祁同偉,就算權貴階層要整他,梁璐要借他報復男人,但他侯亮平也絕不會接這個茬,更不會低頭——因為他本來就不是那種人。

毫無疑問,那些荒唐偏激的異見者說「梁璐當年真應該找(害)侯亮平而不應該找(害)祁同偉」——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梁璐及梁父都清楚侯亮平不會屈服他們,整也是白整(除非你把他弄死)。頂多,他鬥不過你至不濟也就離開你們而已,他「孫猴子」的性格洒脫的很,絕對不會如祁同偉般優柔寡斷。

這句話要是換成侯亮平來說,他絕對不會說自己是工具

另外:從上面的有愛情節也能看出,他與妻子小艾是真愛,不是政治聯姻,與祁同偉的「屈辱一跪」是不同的。後者下跪的目的是為了謀取政治利益,不是單純的為了經營家庭與事業,更加不是為了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祁同偉從頭到尾都沒有「理想」,只有「現實」。

所以,因同情祁同偉而罵梁璐活該的也就更沒道理咯,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個門」、「一個巴掌拍不響」,祁同偉與梁璐本身都是身心不健康的人,與侯亮平夫婦對比,高下立判!

說到男人與家庭,受到網友熱捧的達康書記與侯亮平比較起來,你也不得不承認,達康書記是個典型的家庭失敗者,從他對妻子的愧疚和歐陽菁的抱怨,即使拋開兩人三觀不合的硬傷,也不能找到說服公眾「達康書記是個好男人」的理由——因為李達康自己就已承認了,在他事業起步的關鍵期,溫暖的避風港是他成功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他不僅沒有顧及妻子的感受使她性格走向極端,連當年為自己兩肋插刀的好友王大路和易學習他都沒有顧及,以致多年後自己來後悔。

這就說明,李達康有比侯亮平更致命的性格缺陷,事實上,筆者認為達康書記的「隱藏劇情」沒有被網友們所發現,為避免篇幅過長,我下篇再來深挖分析。

***

毫無疑問,侯亮平的優點就是標準的「中華人格」之範本,是模板。

如果因為這種人在我們身邊少之又少,就來「洪洞縣裡無好人」那一套,那我倒是想問問持這種想法的人,你自己的人品是不是有問題?你是不是交友不慎?(身邊沒有一個「侯亮平」式的人物,不必那麼高大上,但總是有非凡之人的吧?)

這就好比那些天天泡夜店,總是和喜歡與玩世不恭的公子哥混一起,或總是與玩弄女人的達官貴人混一起的那些女孩子,在每次被甩、被傷後就失態破口大罵:「男人真是沒一個好東西」、「天下烏鴉一樣黑」,請問,你們的思想和這些人有什麼區別??

自己近墨者赤就不要一棍子打死天下好人,好嗎?

祁同偉與侯亮平的「公論」:折射出現實主義的可怕

祁同偉:靠投機鑽營上位,不是靠能力,不能因為他命運多舛就認為他是能力非凡之人,這是兩碼事。在「漢大幫「連遭打擊之後,他的一連串愚蠢表現連一心培養他作接班人的老師高育良都不待見他,這就有力地說明了他內里就是個浮誇不實之徒。

候亮平:雖然老天待他不薄,但他是靠自己的個人能力與過人的魄力不錯得長熟的成就的,他乖張桀驁,但卻能忠於職守,並且有很高的執行力;他不懂人情世故,甚至自認情商低又不懂政治,但卻在關鍵時刻比誰都波瀾不驚,而且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大局觀。

這樣一對正邪分界線如此分明的角色,可悲的是大多數人喜愛的竟然是前者,而不是後者: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這側面證明了:我們的社會上「祁同偉」其實是不沉默的大多數?是嗎?

「黃狸黑狸 得鼠者雄」——《聊齋志異:驅怪》:這句話真的生生地推倒了數千年以來中華傳統文明的道德價值觀,誕生了以」利益為王「的工業巨獸,他化身成奢侈、貪婪、自私的慾望,吞噬了無數人的美夢與原本純真善良的本性。同時也衍生了「娛樂至死」的庸眾文化——告別了「認真」與「真理」,及「深邃」與「深度」的哲學生活的人們,慢慢地腐爛在燈紅酒綠、紫醉金迷的浮世繪里,使得今天在人群中,說一句真話會令人「談汝色變」。

我很悲哀的說,這句話為中華民族史上一次最大的規模的「劣幣驅逐良幣」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這個事實告訴我:至少有那麼幾代人,輸給了這個時代是已成定局的,毫無懸念。

《人民的名義》很好看,可是電影終究只是電影。

不必強解釋,接受教訓吧,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讓「祁同偉」的陰魂魅影消散無跡。

文 | 微博@無風即風

觀察者網經授權刊發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猜你喜歡

這才叫教科書一般的演技,沒忍住又刷了一遍這些片段……《人民的名義》這些梗,不知道都沒法好好聊天了!幫丹麥吃生蚝?吃貨們快醒醒,這是一次高超的營銷事件

轉載規範請後台回復:轉載

商務合作/廣告投放

market@guancha.cn

QQ 2920915625


推薦閱讀:

註定又顯man又顯老?拯救瘦長臉,就靠這篇了!
打開這篇,讓你七天下不了床
關於拉伸和柔韌的一切,這篇告訴你!
樂融獨家 | 如何做到「高質量陪伴」?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人到中年了,夫妻關係仍會緊張。為什麽呢?願這篇文章能幫你

TAG:沉默 | 文章 | 祁同偉 | 這篇文章 | 這篇 | 沉默的大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