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只開發了10%?那可能長了個假腦子
「人腦只開發了10%」怎麼傳出來的?
對於「人腦只開發了10%」的來源,有不少說法。
來源一:在上世紀20年代的一個實驗中,生理心理學家卡爾·拉什利進行了一項記憶實驗。他把老鼠的大腦摘除了90%,發現它還能通過視覺辨別物體,甚至走迷宮。於是,這個實驗被以訛傳訛,最後變成了人類大腦只使用了10%。
來源二:從弗洛依德的冰山理論引發的猜想。弗洛伊德把大腦的所有意識比喻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識。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則是潛意識。對於這個冰山理論模型,很多人引申到:大腦對應著冰山露出水面的意識,水下面的絕大部分對應著沒有利用到的大腦。於是,有人就利用冰和水的密度進行運算,得出大腦只開發了10%的結論。
來源三:1980年《科學》刊登了人類學家和科學作家勒溫的一篇題為「我們真的需要大腦嗎」的文章,介紹應該內科醫生勞勃發現一個年輕病人,腦容量因小時候腦水腫的原因而大大減小(原文說是幾乎沒有「腦子」),但智商達到120以上。
來源四:日本教育博士七田真在其著作《右腦革命》中宣稱:「人類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大腦。但是,為什麼除了少數僅有的天才外,我們的智商僅僅在80~130之間?答案是,我們之所以不夠聰明,是因為我們荒廢了90%以上的大腦!」
試想一下,腦外傷、中風或是其他的腦損傷都會影響到大腦的功能,使人喪失行動、語言或思考能力。如果我們只使用10%的大腦,那麼從概率上說,這些損傷大部分會出現在未使用90%上,不會給人帶來影響。那麼,在病歷上,醫生會很高興的寫下:「感謝上帝,這些損失沒有出現在大腦所使用的區域。」
實際上,隨著神經元理論和反射概念的發展,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發現,大腦利用率已達到100%。
大腦利用率已達到100%
大量關於大腦神經元的研究表示,我們大腦利用率是100%。
心理學家斯科特·利林菲爾德博士在他的著作《通俗心理學的50個重大迷思:破除有關人類行為的普遍誤解》中說到
「儘管已經繪製出了詳細的大腦功能圖,人們還是沒有在人腦中發現任何尚未發揮作用、等待接受新任務的區域。實際上,即使是簡單的任務通常也需要遍布整個大腦的信息處理區域共同來完成。」
例如,哪怕處於睡眠中,某些腦區(例如控制高級思考和自我認知能力的額皮質,或者幫助人類感知四周的體感區域)都是活躍的——這也是為什麼兒童尿床時會夢見自己泡在水中的原因。
某個時刻的某個簡單動作可能僅僅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大腦,而足夠複雜的一系列活動或思維模式需要動用大腦的大多數區域。
就像早上起床需要喝水,大腦指引我們先走到桌子前,拿起水壺並傾斜一定角度,把水倒進杯子里,然後嘴巴張開,將水喝下,最後把杯子和水壺放回原處——這些步驟,涉及到枕葉、頂葉、運動感知和感覺運動皮層、基底神經節、小腦和額葉——短短數秒內,一場神經活動風暴席捲了整個大腦。
各國相繼開展腦計劃
有人擔憂,如果目前人類大腦的利用率已經達到100%,那麼人類的大腦可能沒有再進化的可能了。
但是,從進化論的角度上看,人類的大腦是有潛能的。
這裡的潛能當然不是「大腦只用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閑著」,而是在全部利用的基礎上,還可以變得更加聰明。
近年來,計算機等信息科學迅速發展,基於神經科學和信息科學相結合的人類腦計劃應運而生。人類腦計劃成立於2013年,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馬克拉姆發起,其他國家紛紛提出各自相關腦研究計劃,但研究方向側重點及進展各異。
歐盟腦計劃
2013年歐盟退出了15個歐洲國家參與、與其10年的「人類腦計劃」。歐盟人類腦計劃的目標是開發信息和通信技術平台,致力於神經信息學、大腦模擬、高性能計算、醫學信息學、神經形態的計算和神經機器人。但其更加側重通過研究腦連接圖譜借用超級計算機技術來模擬腦功能,以實現人工智慧。
美國腦計劃
2010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推出「人腦連接計劃」,旨在繪製人的大腦連接圖,通過闡明神經通路破解人體複雜的鏈接圖片來揭示人類能夠成為獨立個體的過程,進一步研究發展中的個體、衰老個體和疾病個體的腦迴路,即將人腦的研究結果轉換成健康和疾病狀態。
日本腦計劃
2014年日本啟動大腦圖譜計劃,根據人腦機制建立創新技術,以提高診斷和治療精神系統疾病的效率。
中國腦計劃
2016年,中國也提出了「腦計劃」。此計劃將從認識腦、保護腦和模擬腦3個方向展開研究,逐步形成腦認知原理的基礎研究、腦重大疾病、類腦人工智慧三者緊密結合為「一體」「兩翼」的研究,即以腦認知原理基礎研究帶動腦重大疾病研究和類腦人工智慧研究。
複雜的腦科學離我們並不遙遠,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腦科學成功還會對我們普通人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
圖片來源:123rf
推薦閱讀:
※6個小動作,讓你80歲大腦不萎縮,不痴呆!
※如果沒有腦子,人還能不能活?
※大腦中的愛情
※最強大腦第一季和第二季有哪些選手?
TAG: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