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涅槃禪》 梵行品第二十(2)

四 菩薩知見

本節分為五部分來解說:1.菩薩知見組合,2.菩薩四無礙智,3.相貌見與了了見,4.菩薩見性的前提,5.受持此經者的前提。

1.菩薩知見組合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於一切法亦見亦知。若行若緣若性若相若因若緣若眾生心若根若禪定若乘若善知識若持禁戒若所施。如是等法一切知見。

前面佛剛說過,「菩薩摩訶薩住空平等地,則不見有父母兄弟姊妹兒息親族知識怨憎中人,乃至不見陰界諸入眾生壽命」,這裡又說「住是地中於一切法亦見亦知」,該如何解釋呢?此情形如同《維摩經》所說:「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從唯識明心的角度看,不觀、離諸緣、等虛空等,是說如來藏的本來清凈涅槃的真如自性;知了眾生心行,是指如來藏協同蘊處界運作的無漏有為功能性,如執持身根、流注種子和生起前六識等。如來藏雖了知前七識和根身諸眾生的心行,但不見聞覺知六塵,此謂「不分別中廣分別」之義。

從禪宗見性的角度看,六根七識似有見聞覺知,但是從正法眼藏內自性行者自證分的角度看,始終處於空平等地的境界中。菩薩知見說了五種組合情形:知而不見,亦見亦知,知而少見,亦見亦知,亦見亦知不見不知。下面逐個加以解說。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知而不見。云何為知。知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岩常翹一腳五熱炙身。常卧灰土棘刺編椽樹葉惡草牛糞之上。衣粗麻衣冢間所棄糞掃氀褐欽婆羅衣獐鹿皮革芻草衣裳。茹菜啖食藕根油滓牛糞根果。若行乞食限從一家。主若言無即便捨去。設復還喚終不回顧。不食鹽肉五種牛味。常所飲服糠汁沸湯。受持牛戒狗雞雉戒。以灰塗身長發為相。以羊祠時先咒後殺。四月事火七日服風。百千億花供養諸天。諸所欲願因此成就。如是等法能為無上解脫因者。無有是處。是名為知。云何不見。菩薩摩訶薩不見一人行如是法得正解脫。是名不見。

本段表面意思是,菩薩非常了知外道諸多邪行和無謂的苦行,並預見外道行者必然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此是菩薩摩訶薩的知而不見。

本段真實的義趣是,廣泛列舉的外道諸行,都是如來禪的機鋒密語。若人會得善財童子參學勝熱婆羅門的故事,就明白「投淵赴火自墜高岩」和「五熱炙身」的禪機了。(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拙著《華嚴禪》的有關章節)本段其餘禪機,實在太多了,留待讀者自行發掘參究。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見亦知。何等為見。見諸眾生行是邪法必墮地獄。是名為見。云何為知。知諸眾生從地獄出生於人中。若能修行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諸波羅蜜。是人必得入正解脫。是名為知。

菩薩摩訶薩亦見亦知,是指悟入佛之知見。「見諸眾生行是邪法必墮地獄」,若人會得禪師常說的「入地獄如箭射」,就明白此句隱含的密意了。「知諸眾生從地獄出生於人中」,若人會得投子禪師的「不許夜行,投明須到」,就明白本句的密意了。「若能修行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諸波羅蜜,是人必得入正解脫」,若人會得千聖不傳的向上一路,就明白本句的禪機了。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亦見亦知。云何為見。見常無常苦樂凈不凈。我無我。是名為見。云何為知。知諸如來定不畢竟入於涅槃。知如來身金剛無壞非是煩惱所成就身。又非臭穢腐敗之身。亦復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名為知。

《華嚴經·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云:發菩提心要了知仰世界和復世界、妙世界和粗世界、凈世界和穢世界等諸世界的區別聯繫性。在禪悟見性者看來,在本身的自佛世界內不僅有仰復、妙粗、凈穢的相對不二的境界,還有常和無常、樂和苦、凈和不凈(即是凈和穢)、我和無我的相對不二的境界。這些都是眼見佛性者應當通達的般若波羅蜜如幻法,此為菩薩摩訶薩之見。在自佛世界內,還有如來金剛無壞身與煩惱所成就臭穢腐敗身的相對不二境界,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定不畢竟入於涅槃,這些都是見性的菩薩摩訶薩所應知之。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亦知亦見。云何為知。知是眾生信心成就。知是眾生求於大乘是人順流是人逆流是人正住。知是眾生已到彼岸。順流者謂凡夫人。逆流者從須陀洹乃至緣覺。正住者謂菩薩等。到彼岸者所謂如來應正遍知。是名為知。云何為見。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涅槃典修梵行心。以凈天眼。見諸眾生造身口意三業不善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見諸眾生修善業者命終當生天上人中。見諸眾生從闇入闇。有諸眾生從闇入明。有諸眾生從明入闇。有諸眾生從明入明。是名為見。

從表面的意思看,本段是說眾生乃至如來在六道、解脫道和佛菩提道中的修行狀態。

依禪悟見性者看來,本段中「信心成就」和「凈天眼」都是暗示正法眼藏內的「法眼」;「順流」暗示自佛世界內的由高到低的下行道,比如「見諸眾生造身口意三業不善墮於地獄畜生餓鬼」;「逆流」暗示自佛世界內的由低到高的上行道,比如「見諸眾生修善業者命終當生天上人中」。「正住」是指菩薩不退轉於佛菩提的向上一路,「到彼岸」是指諸佛已經住於仰世界君位的如來法空座。「見諸眾生從闇入闇」,暗示一貫住於復世界的粗穢境界中。「有諸眾生從闇入明」,此為投子祖師所說的「棄暗投明」,這就是逆流的上行道。「有諸眾生從明入闇」,此為入三惡道如箭射,這是順流的下行道。「有諸眾生從明入明」,此為一貫住於仰世界的妙凈境界中,這就是菩薩的正住。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亦知亦見。菩薩摩訶薩知諸眾生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今世惡業成就。或因貪慾嗔恚愚痴。是業必應地獄受報。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現世輕受不墮地獄。云何是業能得現報。懺悔發露所有諸惡。既悔之後更不敢作。慚愧成就故。供養三寶故。常自呵責故。是人以是善業因緣。不墮地獄現世受報。所謂頭痛目痛腹痛背痛橫羅死殃。呵責罵辱鞭杖閉系飢餓困苦。受如是等現世輕報。是名為知。云何為見。菩薩摩訶薩見如是人不能修習身戒心慧。造少惡業。此業因緣應現受報。是人少惡不能懺悔不自呵責。不生慚愧無有怖懼。是業增長地獄受報。是名為見。

此段「亦見亦知」經文,請待讀者自行閱讀參究。

復有知而不見。云何知而不見。知諸眾生皆有佛性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不能得見。是名知而不見。復有知而少見。十住菩薩摩訶薩等知諸眾生皆有佛性見不明了。猶如闇夜所見不了。復有亦見亦知。所謂諸佛如來亦見亦知。

知而不見,是菩薩知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不能得見佛性。知而少見,是十住菩薩摩訶薩等知諸眾生皆有佛性,但自己雖見少分佛性卻不明了,如同暗夜見色。亦見亦知,是指諸佛如來了知有情眾生皆有佛性,並能完全明見。本段隱含的密意是,菩薩了知眾生在自佛世界的此岸,佛在彼岸,菩薩在此岸與彼岸的途中。

復有亦見亦知不見不知。亦見亦知者。所謂世間。文字言語男女。車乘瓶盆舍宅城邑衣裳飲食。山河園林眾生壽命。是名亦知亦見。云何不見不知。聖人所有微密之語。無有男女乃至園林。是名不見不知。

本段可作二種解釋:

一是菩薩觀眾生的境界。眾生亦見亦知世間法,就是不見不知聖人的出世間法。

二是菩薩反觀觀自性的境界。在三界俗世中,菩薩亦見亦知文字言語男女、車乘瓶盆舍宅城邑衣裳飲食、山河園林眾生壽命等森羅萬象的六塵境界相,與此同時菩薩反觀觀自性,發覺本身的自佛世界內全息映射著如上外部世界的森羅萬象,這就是亦見亦知般若波羅蜜如幻法的見性境界。另外,從自佛世界自性者的角度看,「見猶非見」和「知見無見」情與無情諸六塵相,這就是菩薩的「不見不知」。

復有知而不見。知所惠施知所供處。知於受者知因果報。是名為知。云何不見。不見所施供處受者及以果報。是名不見。

知而不見,知是菩薩一子之地的見性境界,不見是菩薩空平等地的見性境界,二者的融會就是知而不見,也可視為「不分別中廣分別」的境界。

菩薩摩訶薩知有八種。即是如來五眼所知。

菩薩知見說了五種組合情形:知而不見,亦見亦知,知而少見,亦見亦知,亦見亦知不見不知。其中第二「亦見亦知」佛分四段開示,第四的「亦見亦知」是諸佛的境界,故說菩薩摩訶薩知有八種。「如來五眼所知」,是說只有如來具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才能完全徹底了知上述經文的微妙義,菩薩僅知少分或多分義。

2.菩薩四無礙智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何等利。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法無礙者。知一切法及法名字。義無礙者。知一切法所有諸義。能隨諸法所立名字而為作義。辭無礙者。隨字論、正音論、闡陀論、世辯論。樂說無礙者。所謂菩薩摩訶薩凡所演說無有障礙。不可動轉無所畏省難可摧伏。善男子。是名菩薩能如是見知即得如是四無礙智。

本段大意是,菩薩若能悟入佛知見道,明心見性通透後,即得如是法、義、辭、樂說四無礙。對於四無礙有二種見性境界:一是緣總法的見性觀照,即是透法身句的境界;二是緣別法的見性觀照,下面佛將開示之。

複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遍知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之法。義無礙者。乘雖有三知其歸一。終不謂有差別之相。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於一法中作種種名。經無量劫說不可盡。聲聞緣覺能作是說。無有是處。樂說無礙者。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為諸眾生演說諸法。若名若義種種異說不可窮盡。

世尊進一步解釋四無礙的涵義。本段的禪機要點有二處:

第一,「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遍知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之法」。《首楞嚴三昧經》云:「佛告堅意:如汝所說,若菩薩住首楞嚴三昧者,悉知一切諸菩薩法一切佛法」。因為首楞嚴三昧就是眼見佛性,所以見性開悟通透者的菩薩摩訶薩「遍知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之法」,「悉知一切諸菩薩法一切佛法」。

第二,「義無礙者,乘雖有三知其歸一,終不謂有差別之相」。本句看似教下老生常談,其實隱含玄機。若人會得雲門拄杖頭上的「三家村」,會得楊岐祖的「三腳驢子弄蹄行」,或者筆者的「一個好漢三人幫」,就真正明白法華涅槃「會三歸一」的甚深奧義了。

其餘二無礙,就留待讀者自行參究了。

複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諸法而不取著。義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諸義而亦不著。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名字亦不取著。樂說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樂說如是最上而亦不著。何以故。善男子。若取著者不名菩薩。

本段是從菩薩「空平等地」的見性境界,來觀照四無礙的般若智。也就是說,菩薩雖具備法義辭樂說四無礙智,但對於諸法義辭樂說又不執著。正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世尊所說:證得首楞嚴三昧的菩薩,「善能解說一切法句,以諸言辭開示其義。而知文字入平等相,於諸言辭無所分別。」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不取著則不知法。若知法者則是取著。若知不著則無所知。云何如來說言知法而不取著。佛言。善男子。夫取著者不名無礙。無所取著乃名無礙。善男子。是故一切諸菩薩等。有取著者則無無礙。若無無礙。不名菩薩。當知是人名為凡夫。何故取著名為凡夫。一切凡夫取著於色乃至著識。以著色故則生貪心。生貪心故為色系縛。乃至為識之所系縛。以系縛故則不得免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是故取著名為凡夫。以是義故。一切凡夫無四無礙。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知見法相。以知見故則知其義。以見法相及知義故。而於色中不生系著。乃至識中亦復如是。以不著故菩薩於色不生貪心。乃至識中亦不生貪。以無貪故則不為色之所系縛。乃至不為識之所縛。以不縛故則得脫於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以是義故。一切菩薩得四無礙。善男子。以是因緣我為弟子。十二部中說系著者名為魔縛。若不著者則脫魔縛。譬如世間有罪之人為王所縛,無罪之人王不能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有系著者為魔所縛。無系著者魔不能縛。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而無所著。

迦葉菩薩明知故問,代眾質疑:「若不取著則不知法,若知法者則是取著」。換句話說,六根若不取著六塵,就不可能產生了知色塵乃至法塵的六識,根塵因緣和合產生轉識的過程,難道不是分別取著嗎?世尊開示道:「夫取著者不名無礙,無所取著乃名無礙」;凡夫有所取著,菩薩無所取著。

依唯識明心者的見處,知法的過程中,必然有根塵的因緣和合與轉識的分別,在此意義上說,七轉識眾生有所取著;如來藏雖配合七轉識了知六塵,但祂不入不會六塵,這就是《維摩經》所說的「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如來藏雖然完全了知七轉識眾生的心行,並且流注蘊藏七轉識的種子習氣,由於如來藏非我非無我,又不入不會六塵,是故無所取著。

依禪宗見性的見地,在正法眼藏內,自性佛菩薩既能轉物又不取著,這就如同電影銀幕上雖有種種色聲諸相,銀幕上幻現的人物看似有言談舉止情緒,其實該諸幻人並無所取著。因此說,未明心見性的凡夫,六根接觸六塵產生六識時,必然有所取著。菩薩由於明心見性開悟,將七轉識轉依如來藏本來清凈涅槃的真如自性,逐漸轉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意根為平等性智,是故無所取著。

複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善知字持而不忘失。所謂持者。如地如山如眼如雲如人如母。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義無礙者。菩薩雖知諸法名字而不知義。得義無礙則知於義。云何知義。謂地持者。如地普持一切眾生及非眾生。以是義故名為地持。善男子。謂山持者。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何故名山而為持耶。山能持地令無傾動。是故名持。何故複名眼為持耶。眼能持光故名為持。何故複名云為持耶。雲名龍氣。龍氣持水故名雲持。何故複名人為持耶。人能持法及以非法故名人持。何故複名母為持耶。母能持子故名母持。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名字句義亦復如是。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以種種辭演說一義。亦無有義。猶如男女舍宅車乘眾生等名。何故無義。善男子。夫義者乃是菩薩諸佛境界。辭者凡夫境界。以知義故得辭無礙。樂說無礙者。菩薩摩訶薩知辭知義。故於無量阿僧祇劫。說辭說義而不可盡。是名樂說無礙。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修行世諦。以修行故知法無礙。復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第一義諦故。得義無礙。亦於無量阿僧祇劫習毗伽羅那論故。得辭無礙。亦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習說世諦論故。得樂說無礙。

本段中世尊繼續開示四無礙智的大涅槃眼見佛性義。禪機要點有三處:

第一,「菩薩摩訶薩善知字持而不忘失,所謂持者,如地如山如眼如雲如人如母」。南堂祖師關十門之三:「須會無情說法與有情說法無二」。龍華慧居禪師道:「山河大地,長時說法,長時放光,地水火風,一一如是」若人具有參禪眼,就不難看出,如地、如山、如雲,表無情說法;如眼、如人、如母,表有情說法。讀者能夠從中看出「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見性境界嗎?

第二,「猶如男女舍宅車乘眾生等名」。大家參照上述的地山眼雲人母,就不難看出本句的禪機密意。讀者能夠從中看出「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見性境界嗎?

第三,「故於無量阿僧祇劫說辭說義」樂說無盡。前面側重於「塵說剎說」,本句側重於「無間斷說」。

善男子。聲聞緣覺若有得是四無礙者。無有是處。善男子。九部經中我說聲聞緣覺之人有四無礙。聲聞緣覺真實無有。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為度眾生故修如是四無礙智。緣覺之人修寂滅法志樂獨處。若化眾生但現神通。終日默然無所宣說。云何當有四無礙智。……(約略去1200字)

只有佛菩薩才有四無礙智,因為獲得四無礙智的前提是明心見性大悟成片,由此能微密觀照正法眼藏或自佛世界內的無量境界。禪德有言,天地與我同根,萬物共我一體,會天地萬物為己者,方為聖人。十方佛土,過現未來,情與無情,世出世間,物質精神,三界六道,聲聞緣覺菩薩佛,如來密藏等等,都全息濃縮映現到正法眼藏或自佛世界內,只有見性開悟者才能或多或少地親證其中的奧秘和破譯其密碼,方有可能進入四無礙智的大門。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所得者名常樂我凈。菩薩摩訶薩見佛性故得常樂我凈。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無常無樂無我無凈。菩薩摩訶薩斷是無常無樂無我無凈。是故菩薩名無所得。複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第一義空。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悉無所見。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五見。菩薩永斷是五見故得第一義空。是故菩薩名無所得。複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悉無所見。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聲聞緣覺菩提。菩薩永斷二乘菩提。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善男子。汝之所問亦無所得。我之所說亦無所得。若說有得是魔眷屬非我弟子。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為我說是菩薩無所得時。無量眾生斷有相心。以是事故我敢咨啟無所得義。令如是等無量眾生離魔眷屬為佛弟子

本段大意是,佛開示菩薩無有所得,如是才與無上菩提相應。菩薩雖明心見性開悟,具有四無礙智,實無所得。因為眾生都本具真如佛性,正法眼藏或自佛世界本來現成,眾生因有無明煩惱的遮障,是故未能見性開悟,菩薩開悟後只是發現了自己本來具有的寶藏,何況如來藏非我非無我,有何所得可言呢?還有,依禪悟見性者之見,在自佛世界或正法眼藏內,自性菩薩凡有所作如同幻人作幻事,處於空平等地的境界,這些也是「無所得」之義。

3.相貌見與了了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先於娑羅雙樹間。為純陀說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世尊。是義云何。佛言。善男子。我為化度諸眾生故而作是說。亦為聲聞辟支佛故而作是說。亦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故而作是說。不但正為純陀一人說是偈也。……(約略去1160字)

善男子。如來雖無虛妄之言。若知眾生因虛妄說得法利者。隨宜方便則為說之。善男子。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何以故。諸佛世尊為第一義故說於世諦。亦令眾生得第一義諦。若使眾生不得如是第一義者。諸佛終不宣說世諦。善男子。如來有時演說世諦。眾生謂佛說第一義諦。有時演說第一義諦。眾生謂佛說於世諦。是則諸佛甚深境界。非是聲聞緣覺所知。

佛說世間法的目的,是導向解脫道或佛菩提道的出世間第一義諦,最終導向開示悟入佛知見的大事因緣。這些不是凡夫聲聞緣覺的境界。由此可見,世尊在本經中所開示的種種因緣比喻言辭,表面上看好像是說世間法,其實上大多在開示眼見佛性的境界。

善男子。是故汝先不應難言菩薩摩訶薩無所得也。菩薩常得第一義諦。云何難言無所得耶。迦葉復言。世尊。第一義諦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若有菩薩言有得道。菩提涅槃即是無常。何以故。法若常者則不可得。猶如虛空誰有得者。世尊。如世間物。本無今有名為無常。道亦如是。道若可得則名無常。法若常者無得無生。猶如佛性無得無生。世尊。夫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長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滅。非赤非白非青非黃。非有非無。云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迦葉菩薩故意從空平等地的角度出發,說眼見佛性的菩薩無有所得,由此引出世尊廣說正法眼藏真空妙有不二的見性境界。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菩提之相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涅槃亦爾。外道道者名為無常。內道道者名之為常。聲聞緣覺所有菩提。名為無常。菩薩諸佛所有菩提。名之為常。外解脫者名為無常。內解脫者名之為常。

世尊開示說:道、菩提、涅槃都有常與無常二種,外道是無常道,佛菩提內道是常道;聲聞緣覺菩提是無常道,佛菩薩菩提道是常道。滅盡五蘊乃至十八界入無餘涅槃是小乘人的外解脫無常道,照見自佛世界內五蘊皆空乃至十方圓明入大涅槃才是大乘人的內解脫之常道。

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槃悉名為常。一切眾生常為無量煩惱所覆。無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眾生為欲見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以涅槃。是名菩薩得道菩提及涅槃也。道之性相實不生滅。以是義故不可捉持。善男子。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善男子。如眾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粗非細非縛非解非是見法而亦是有。以是義故。我為須達說言長者心為城主。長者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若護心者則護身口。以不善護是身口故。令諸眾生到三惡趣。護身口者則令眾生得人天涅槃得名真實。其不得者名不真實。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如其無者云何能斷一切煩惱。以其有故一切菩薩了了見知。

世尊開示說,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有亦常。從如來藏第八識心或自佛世界內自性菩薩的角度來看,明心見性菩薩無有所得;從五蘊七轉識的立場來看,明心見性菩薩似有所得,此「是名菩薩得道菩提及涅槃也」。另外,從自佛世界的仰位空界而言,三世諸佛不知有;從複位色界而言,六道眾生卻只有,這些也是正法眼藏實相無相之見性境界。禪悟見性菩薩必須「了了見知」。

善男子。見有二種。一相貌見。二了了見。

世尊開示二種眼見佛性的境界:一是相貌見,即十住菩薩的見性境界;二是了了見,即佛和大菩薩的見性境界。下面相貌見的八種機境,都可視為如來禪的公案。

云何相貌見。①如遠見煙名為見火。實不見火。雖不見火亦非虛妄。

若人會得克勤祖的 「隔山見煙,早知是火」,就明白此處的禪機了。

②見空中鶴便言見水。雖不見水亦非虛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什麼禪境?

③如見花葉便言見根。雖不見根亦非虛妄。

此案是指,只見上面,推測下面。下面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讓我們共同對照參究。

「靈雲桃花」公案。靈雲志勤禪師。初在溈山,因見桃華悟道。有偈曰:「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溈覽偈,詰其所悟,與之符契。溈曰:「從緣悟達,永無退失。善自護持。」﹝有僧舉似玄沙,沙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雪峰有偈送雙峰,末句云:「雷罷不停聲。」師別云:「雷震不聞聲。」峰聞乃曰:「靈雲山頭古月現。」峰後問曰:「古人道,前三三後三三,意旨如何?」師曰:「水中魚,天上鳥。」峰曰:「意作麼生?」師曰:「高可射兮深可釣。」[《五燈會元》卷4]

靈雲志勤是南嶽系禪師,乃長慶大安祖師的法嗣。這是一則非常有爭議的古案。靈雲禪師在溈山見桃華悟道,作如上開悟偈,溈山祖師聞偈後親自勘驗靈雲,印定他已見性開悟。但是玄沙祖師聞此事後,放言道:靈雲開悟的見處雖說得不錯,但我敢保證他老兄尚未大悟徹底。也就是說,玄沙認為靈雲僅見正法眼藏內「法藏」的「花葉」,未觸證到「正眼」的「根」。其實,玄沙祖師說出此言,有輕率之嫌。因為,溈山祖已經當面勘驗過靈雲,並予印定;即使玄沙對此有疑,也應該對靈雲再次勘驗後,最終作出結論也不遲。千年後筆者代靈雲出言吐氣道:「玄沙大師,『三十年來尋劍客』作么生?」

還是玄沙的和尚雪峰祖會處理問題,也許他對靈雲見性開悟程度也有疑問,於是送首禪偈給靈雲,末句是「雷罷不停聲」。靈雲答覆道「雷震不聞聲」,已用耳根顯示出正法眼藏內的「正眼」,同時道出「知見無見」的境界。雪峰聞後先讚歎說,「靈雲山頭古月現」,後進而勘驗問:「古人道,前三三後三三,意旨如何?」此即文殊大士所出的千古難題。靈雲曰:水中游的魚,天上飛的鳥。雪峰曰:此話怎麼說?靈雲答道:鳥在高空可射,魚潛深水可釣。到此為止,靈雲禪師已將祖師關「鳥道玄路」和「向異類中行」之義趣說出來了,而且非常隱復地透露了「三家村」的破牢關見地,雪峰祖也就此打住了,因為具有此見性境界就具開山度眾的資格了。若人會得此祖師禪案,此處八個相貌見的如來禪案就都迎刃而解了。

④如人遙見籬間牛角。便言見牛。雖不見牛亦非虛妄。

克勤圓悟祖師在《碧岩錄》開篇中說到:「隔山見煙,早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舉一明三,目機銖兩,是衲僧家尋常茶飯。」若還不會,就參《無門關》「牛過窗櫺」公案。五祖法演曰:「譬如水牯牛過窗櫺,頭角四蹄都過了,因甚麼尾巴過不得?無門曰:若向者裏,顛倒著得一隻眼,下得一轉語,可以上報四恩、下資三有。其或未然,更須照顧尾巴始得。」若人會得窗框,就親見「牛角」;若人會得籬,就見到牛尾巴了。

⑤如見女人懷妊便言見欲。雖不見欲亦非虛妄。

若人會得佛經中「母邑」和「淫室」的密意,或會得筆者的「石女生兒猶帶臍」,就明白此句的玄機了。

⑥如見樹生葉便言見水。雖不見水亦非虛妄。

《觀無量壽佛經》的水觀:「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若人會得觀經的禪機,就明白此處的密意了。

⑦又如見雲便言見雨。雖不見雨。亦非虛妄。

下面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望大家能撥開迷雲見到佛性法雨。

「尊宿雲雨」公案,睦州陳尊宿,看華嚴經次,僧問:「看甚麼經?」師曰:「大光明雲,青色光明雲,紫色光明雲。」卻指面前曰:「那邊是甚麼雲?」曰:「南邊是黑雲。」師曰:「今日須有雨。」[《五燈會元》卷4]

陳尊宿是南嶽系禪師,乃黃櫱祖師的法嗣,他是最早看出臨濟祖潛力的伯樂,也是令雲門祖開悟之導師。陳尊宿在閱《華嚴經》時,學僧問:和尚看何經?陳尊宿不是如實照答,卻說各色「光明雲」,這有什麼玄機呢?其實,「光明雲」中就蘊含著克勤祖師所說的「層團團、影落落」的見性意境。尊宿恐學僧墮於意識情解的語言葛藤中,就信手一指問:「那邊是甚麼雲?」學僧未識破尊宿聲東擊西的招數,答:「南邊是黑雲。」尊宿再添油加醋地說:「今日須有雨。」若人具眼看出「光明雲」和「黑雲帶雨」的玄機,就明白佛在此處說雲就是雨的密意了。

⑧如見身業及以口業便言見心。雖不見心亦非虛妄。是名相貌見。

此句是見正法眼藏的法藏,推知當見法眼之意。佛門常說,萬法唯心,心生法生。此處則以見法推知當見心。大家要注意,本句不是一般的論理,而是自佛世界內直指心目的機鋒。

從這八個相貌見的禪機來看,其共同特點都是:見到局部推測全體,也就是說,見性開悟尚未徹頂徹底大悟成片。

云何了了見。如眼見色。善男子。如人眼根清凈不壞,自觀掌中阿摩勒果。菩薩摩訶薩了了見道菩提涅槃亦復如是。雖如是見,初無見相。

菩薩摩訶薩乃至諸佛眼見佛性了了見,此處的「了了」有兩層密意:明了見和了空見。

其一,明了見。佛說,「了了見如同眼見色」。那麼有人或許會問:難道相貌見不是眼見色嗎?結合本經的全文來看,相貌見如同黑夜眼見,了了見如同白晝見色。明了見的境界是,「如人眼根清凈不壞,自觀掌中阿摩勒果,菩薩摩訶薩了了見道菩提涅槃亦復如是」。我們暫且這樣看,如同黑夜眼見的相貌見,是十住菩薩的境界;如同白晝見色的了了觀掌中阿摩勒果,是十住以上佛菩薩的境界。

其二,了空見。「雖如是見,初無見相」。這不是指眼識雖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見,但意識上不對其分別執著的意思。而是前面多次說到的「似見非見」的菩薩境界,也是《楞嚴經》中「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的境界。了空見即是前面所說的空平等地或虛空等地的境界。

4.菩薩見性的前提

善男子。以是因緣我於往昔告舍利弗。一切世間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所不知不見不覺。惟有如來悉知見覺。及諸菩薩亦復如是。舍利弗若諸世間所知見覺。我與菩薩亦知見覺。世間眾生之所不知不見不覺。亦不自知不知見覺。世間眾生所知見覺。便自說言我知見覺。舍利弗。如來一切悉知見覺。亦不自言我知見覺。一切菩薩亦復如是。何以故。若使如來作知見覺相。當知是則非佛世尊。名為凡夫。菩薩亦爾

世尊將凡夫眾生的知見覺與佛菩薩的知見覺加以比較後說道:

第一,一切世間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所不知不見不覺,惟有如來及諸菩薩悉知見覺。

第二,若諸世間所知見覺,我與菩薩亦知見覺。

第三,世間眾生所知見覺,便自說言我知見覺;如來與一切菩薩一切悉知見覺。亦不自言我知見覺。因為,佛菩薩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世間凡夫卻非如是。

迦葉菩薩言。如佛世尊為舍利弗說世間知者我亦得知。世間不知我亦悉知。其義云何。善男子。一切世間不知不見不覺佛性。若有知見覺佛性者。不名世間名為菩薩。世間之人亦復不知不見不覺十二部經十二因緣四倒四諦三十七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涅槃。若知見覺者不名世間當名菩薩。善男子。是名世間不知見覺。……(約略去480字)

世尊進一步開示世間凡夫與佛菩薩的分際,一切世間凡夫不知不見不覺佛性和大涅槃。若有知見覺佛性和大涅槃者,是名菩薩。

菩薩聞是涅槃經已。知有世間不知見覺。應是菩薩所知見覺。知是事已即自思惟。我當云何方便修習得知見覺。覆自念言。唯當深心修持凈戒。善男子。菩薩爾時以是因緣。於未來世在在生處戒常清凈。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戒凈故。在在生處常無憍慢邪見疑網。終不說言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是名菩薩修持凈戒。戒既清凈次修禪定。以修定故在在生處正念不忘。所謂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十二部經諸佛世尊常樂我凈。一切菩薩安住方等大涅槃經悉見佛性。如是等事憶而不忘。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是名菩薩修清凈定。戒定已備次修凈慧。以修慧故初不計著身中有我我中有身是身是我非身非我。是名菩薩修習凈慧。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不動。善男子。譬如須彌不為四風之所傾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為四倒之所傾動。善男子。菩薩爾時自知見覺。所受持戒無有傾動。是名菩薩所知見覺非世間也。善男子。菩薩見所持戒牢固不動心無悔恨。無悔恨故心得歡喜。得歡喜故心得悅樂。得悅樂故心則安隱。心安隱故得無動定。得無動定故得實知見。實知見故厭離生死。厭離生死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明見佛性。是名菩薩所知見覺非世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不知見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本段大意,菩薩聞《大涅槃經》後,勤修戒定慧三學,得解脫故明見佛性。

但是本段中所說的戒與定,與通常佛門所說的持戒與禪定有所不同。菩薩修持凈戒,是指「終不說言如來畢竟入於涅槃」,也就是認定如來常樂我凈。戒既清凈次修禪定。菩薩修持凈定或正定,是指「在在生處正念不忘所謂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十二部經諸佛世尊常樂我凈。一切菩薩安住方等大涅槃經悉見佛性,如是等事憶而不忘。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是名菩薩修清凈定」。戒定已備次修凈慧。菩薩修持凈慧,是指「不計著身中有我、我中有身、是身是我、非身非我」。

迦葉復言。云何菩薩修持凈戒心無悔恨。乃至明了見於佛性。佛言。善男子。世間戒者不名清凈。何以故。世間戒者為於有故。性不定故。非畢竟故。不能廣為一切眾生。以是義故名為不凈。以不凈故有悔恨心。以悔恨故心無歡喜。無歡喜故則無悅樂。無悅樂故則無安隱。無安隱故無不動定。無不動定故無實知見。無實知見故則無厭離。無厭離故則無解脫。無解脫故不見佛性。不見佛性故終不能得大般涅槃。是名世間戒不清凈。

世尊指出,世間戒不清凈、為於有、性不定、非究竟,所以不能見佛性、不能得大般涅槃。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清凈戒者。戒非戒故。非為有故。定畢竟故。為眾生故。是名菩薩戒清凈也。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凈戒中。雖不欲生無悔恨心。無悔恨心自然而生。善男子。譬如有人執持明鏡不期見面面像自現。亦如農夫種之良田不期生芽而芽自生。亦如然燈不期滅闇而闇自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堅持凈戒。無悔恨心自然而生亦復如是。以凈戒故心得歡喜。善男子。如端正人自見面貌心生歡喜。持凈戒者亦復如是。善男子。破戒之人見戒不凈心不歡喜。如形殘者自見面貌不生喜悅。破戒之人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牧牛有二女人。一持酪瓶。一持漿瓶。俱共至城而欲賣之。於路腳跌二瓶俱破。一則歡喜。一則愁惱。持戒破戒亦復如是。持凈戒者心則歡喜。心歡喜故則便思惟。諸佛如來於涅槃中。說有能持清凈戒者則得涅槃。我今修習如是凈戒亦應得之。以是因緣心則悅樂。

菩薩摩訶薩清凈戒者,戒非戒故,非為有故,定畢竟故,為眾生故,所以能夠生起無悔恨心、歡喜心和悅樂心。本段的禪機要點是三個譬喻:「譬如有人執持明鏡不期見面面像自現,亦如農夫種之良田不期生芽而芽自生,亦如然燈不期滅闇而闇自滅」。請讀者自行參究。

迦葉復言。喜之與樂有何差別。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作惡時名為歡喜。心凈持戒名之為樂。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於生死。則名為喜。見大涅槃名之為樂。下名為喜上名為樂。離世共法名之為喜。得不共法名之為樂。以戒凈故身體輕柔口無粗過。菩薩爾時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知悉無諸惡。以無惡故心得安隱。以安隱故。則得靜定。得靜定故得實知見。實知見故厭離生死。厭生死故則得解脫。得解脫故得見佛性。見佛性故得大涅槃。是名菩薩清凈持戒非世間戒。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所受凈戒五法佐助。云何為五。一信。二慚。三愧。四善知識。五宗敬戒。離五蓋故。所見清凈離五見故。心無疑網離五疑故。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僧。四者疑戒。五者疑不放逸。菩薩爾時即得五根。所謂信念精進定慧。得五根故得五種涅槃。謂色解脫乃至識解脫。是名菩薩清凈持戒非世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之所不知不見不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本段的禪機要點有三處:

第一,菩薩喜樂的差別相。菩薩摩訶薩不作惡時名為歡喜,心凈持戒名之為樂;菩薩摩訶薩觀於生死則名為喜,見大涅槃名之為樂;下名為喜,上名為樂;離世共法名之為喜,得不共法名之為樂。此四種喜樂差別相中,最為明顯的如來禪機就是,「下名為喜,上名為樂」。讀者不妨參究一下,何為下喜,何為上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道的大事因緣就在其中!

第二,菩薩清凈持戒最後見佛性得大涅槃的流程:清凈持戒-→六根凈妙-→心得安穩-→獲得凈定-→得實知見-→厭離生死-→得到解脫-→眼見佛性-→得大涅槃。

第三,菩薩清凈持戒,得五善法、離五蓋、離五疑、得五根、得五種涅槃,謂色解脫乃至識解脫,能眼見佛性。這類似於《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境界,即是禪悟見性者自佛世界般若波羅蜜如幻法的境界。若人將「得五善法」乃至「得五種涅槃」這五法,不是僅看作佛教的名相,而且視為禪宗破牢關的見性境界,那麼方才「是名世間之所不知不見不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5.受持此經者的前提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大涅槃經。有破戒者有人呵責輕賤毀辱而作是言。若佛秘藏大涅槃經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毀所受戒。若人受持是涅槃經毀禁戒者。當知是經為無威力。若無威力雖復讀誦為無利益。緣是輕毀涅槃經故。復令無量無邊眾生墮於地獄。受持是經而毀戒者。則是眾生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如是之人我亦不聽受持是典。寧使不受不持不修。不以毀戒受持修習。

本段大意,破戒者不許受持本經,因為世人由此會懷疑乃至毀謗《大涅槃經》,最終令眾生墮於地獄。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演說涅槃經者。當正身心慎莫調戲輕躁舉動。身為調戲心為輕動。求有之心名為輕動。身造諸業名為調戲。若我弟子求有造業不應受持是大乘典大涅槃經。若有如是受持經者。人當輕呵而作是言。若佛秘藏大涅槃經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求有造業。若持經者求有造業。當知是經為無威力。若無威力雖復受持為無利益。緣是輕毀涅槃經故。復令無量無邊眾生墮於地獄。受持是經求有造業。則是眾生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

受持讀誦書寫演說本經者,當正身心,慎莫調戲輕躁舉動,求有造業。

複次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大涅槃經。莫非時說。莫非國說。莫不請說。莫輕心說。莫處處說。莫自嘆說。莫輕他說。莫滅佛法說。莫熾然世法說。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是經非時而說。乃至熾然世法說者。人當輕呵而作是言。若佛秘藏大涅槃經有威力者。云何令汝非時而說乃至熾然世法而說。若持經者作如是說。當知是經為無威力。若無威力雖復受持為無利益。緣是輕毀涅槃經故。令無量眾生墮於地獄。受持是經非時而說。乃至熾然世法而說。則是眾生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

世尊規定:受持讀誦書寫演說本經者,莫非時說,莫非國說,莫不請說,莫輕心說,莫處處說,莫自嘆說,莫輕他說,莫滅佛法說,莫熾然世法說。否則是眾生惡知識也,非佛弟子,是魔眷屬。

善男子。若欲受持者。說大涅槃者。說佛性者。說如來秘藏者。說大乘者。說方等經者。說聲聞乘者。說辟支佛乘者。說解脫者。見佛性者。先當清凈其身。以身凈故則無呵責。無呵責故令無量人於大涅槃生清凈信。信心生故恭敬是經。若聞一偈一句一字。及說法者則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人則是眾生真善知識非惡知識。是我弟子非魔眷屬。是名菩薩非世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之所不知不見不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若人說聲聞緣覺的解脫道,尚且「先當清凈其身」,以免別人呵責;那麼受持演說大涅槃佛性義者,更應當嚴持戒律、三業清凈,這樣才能令眾生對於受持說法者生起清凈信心,從而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菩薩才是眾生的真善知識。

五 菩薩六念處

1.菩薩六念

複次善男子。云何複名一切世間所不知見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所謂六念處。何等為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此六念是佛法常識,大小乘學佛人都修學,外道或世人修學其中的念戒、念施和念天,我們仔細觀察菩薩六念處有何不同之處。

善男子。云何念佛,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常不變易。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大師子吼。名大沙門大婆羅門。大凈畢竟到於彼岸。無能勝者。無見頂者。無有怖畏不驚不動。獨一無侶無師自悟。疾智大智利智深智解脫智不共智廣普智畢竟智智寶成就。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龍王、人中丈夫、人中蓮花分陀利花。調御人師為大施主大法之師。以知法故名大法師。以知義故名大法師。以知時故名大法師。以知足故名大法師。以知我故名大法師。知大眾故名大法師。以知眾生種種性故名大法師。以知諸根利鈍中故名大法師。說中道故名大法師。……(約略去1480字)

先說念佛,本段都是讚頌佛的言辭,有如來十號、佛的八智、人中象王等五喻、知法等九知之大法師等等。

其中比較明顯的禪言密語是五喻:「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龍王、人中丈夫、人中蓮花分陀利花」。大家不要僅將這些視為一般比喻句,五種比喻都是禪機。若人會得「法門龍象眾,當觀第一義」,會得<如來性品>中所舉的「南泉作牛」公案,會得「火中分陀利花」等機鋒,就明白此句的密意所在了。

讀者也不要將如來十號僅當作佛教名詞解釋來看,此如來十號本身以及解釋語都是禪機玄語,下面僅舉調御丈夫為例,冀望大家舉一反十,乃至一聞千悟。

云何調御丈夫。自既丈夫復調丈夫。善男子。言如來者實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調丈夫故名如來為丈夫也。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何等為四。一善知識。二能聽法。三思惟義。四如說修行。善男子。若男若女具是四法則名丈夫。善男子。若有男子無此四法。則不得名為丈夫也。何以故。身雖丈夫行同畜生。如來調伏若男若女。是故號佛調御丈夫。複次善男子。如御馬者凡有四種。一者觸毛。二者觸皮。三者觸肉。四者觸骨。隨其所觸稱御者意。如來亦爾。以四種法調伏眾生。一為說生令受佛語。如觸其毛隨御者意。二說生老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隨御者意。三者說生及以老病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隨御者意。四者說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骨隨御者意。善男子。御者調馬無有決定。如來世尊調伏眾生必定不虛。是故號佛為調御丈夫。……(約略去770字)

本段的禪機要點有三處:

第一,「自既丈夫復調丈夫」。自既丈夫,表如來處於仰世界的君位;被調的丈夫,表處於復世界的臣者;調御的行為,表君攝臣或主中來的「法」;本句屬君+法+臣的正法眼藏見性結構。

第二,「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何等為四:一善知識,二能聽法,三思惟義,四如說修行」。若人會得「如是我聞」乃至「信受奉行」隱含的禪機,或會得祖師關十門中的「一須信有教外別傳,二須知有教外別傳」,就明白本句暗含的向上一路玄機了。

第三,「如御馬者凡有四種:一者觸毛,二者觸皮,三者觸肉,四者觸骨」。若人會得祖師時常「棒喝」學人的機鋒,在祖師的棒頭上眼見毛皮肉骨和生老病死了了分明,就明白本句的禪機密意了。下面舉出祖師禪一則,大家來對照體究。

「浮山兄弟」公案。浮山法遠圓鑒禪師,問:「如何是佛?」師曰:「大者如兄,小者如弟。」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平地起骨堆。」[《五燈會元》卷12]

僧問:如何是宗門的佛義?浮山禪師說:大者如兄,小者如弟。此答非常奇怪,佛佛平等,怎麼弄出大小兄弟呢?若人會得法華全舉禪師的「一條紅線兩人牽」,就明白大小兄弟的玄機,並體悟到大兄調御小弟之機了。那僧不明所以,轉換話題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浮山又陰陽怪氣地道:從上祖師意之事,就如同平地起骨堆。僧問:「如何是吹毛劍?」雲門祖云:「骼」。若人會得法華舉的那「一條紅線」,就見到浮山所說的「骨堆」和雲門的「骼」,也見到本經調御丈夫「觸毛皮肉骨」之密意了。那僧若再追問:平地起骨堆是何義?我就代浮山打那僧一棒,然後說:「你的皮肉不要不知痛癢」。若人會得此祖師禪案,就明白調御丈夫的如來禪案了。

說到毛皮骨肉之禪機,又想起來達摩老祖的一段公案。

「達摩考試」公案。初祖菩提達磨大師者。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並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五燈會元》卷1]

讀者請注意,達摩祖對道副的評語「汝得吾皮」,對尼總持的評語「汝得吾肉」,對道育的評語「汝得吾骨」,對慧可的評語「汝得吾髓」,這四句話不僅是對於四位門人參禪悟道程度的評價,而且也是祖師禪的機鋒。(讀者若想知道此公案的舉唱內容,請參閱拙著《金剛禪》的結束語)。若人會得達摩祖汝得吾皮肉骨髓的祖師禪案,就明白本經世尊的御馬者觸毛皮肉骨的如來禪案。

善男子。若男若女能如是念佛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晝若夜若明若闇。常得不離見佛世尊。

許多大德勇猛精進持名念佛數十年,可是到頭來連個佛的影子也不曾見過,恐怕只在臨終時才能親睹阿彌陀如來。若人能眼見佛性者,在行住坐卧四威儀和晝夜明暗中,都能在本身的自佛世界內,常常親見自性佛,這才是菩薩念佛的大涅槃義。

善男子。何故名為如來應正遍知乃至婆伽婆而有如是無量功德大名稱耶。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於無量劫常為眾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又復菩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修習信念進定慧根。於諸師長恭敬供養。常為法利不為食利。菩薩若持十二部經若讀若誦。常為眾生令得解脫安隱快樂。終不自為。何以故。菩薩常修出世間心及出家心無為之心無諍訟心無垢穢心無系縛心無取著心無覆蓋心無無記心無生死心無疑網心無貪慾心無嗔恚心無愚痴心無憍慢心無穢濁心無煩惱心無苦心,無量心廣大心虛空心無心無無心調心不護心無覆藏心無世間心常定心常修心常解脫心無報心無願心善願心無誤心柔軟心不住心自在心無漏心第一義心不退心無常心正直心無諂曲心純善心無多少心無堅心無凡夫心無聲聞心無緣覺心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心。是故今得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常樂我凈。是故得稱如來乃至婆伽婆。是名菩薩摩訶薩念佛。

世尊解釋諸佛「如是無量功德大名稱」的因行緣起,暗示向上菩薩行的玄機,表正法眼藏內的「正法」;「菩薩常修出世間心」乃至「知心自在界心」諸多心行,表正法眼藏內的「法眼」,此諸多心隱含著微妙深細的見性境界;如來果地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表正法眼藏內的「法眼藏」,乃是破牢關的見性境界。

云何菩薩摩訶薩念法。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思惟諸佛所可說法最妙最上。因是法故能令眾生得現在果。唯此正法無有時節。法眼所見非肉眼見。然不可以譬喻為比。不生不出不住不滅。不始不終無為無數。無舍宅者為作舍宅。無歸作歸。無明作明。未到彼岸令到彼岸。為無香處作無礙香。不可見見。不動不轉不長不短。永斷諸樂而安隱樂畢竟微妙。非色斷色而亦是色。乃至非識斷識而亦是識。非業斷業非結斷結。非物斷物而亦是物。非界斷界而亦是界。非有斷有而亦是有。非入斷入而亦是入。非因斷因而亦是因。非果斷果而亦是果。非虛非實。斷一切實而亦是實。非生非滅。永斷生滅而亦是滅。非相非非相。斷一切相而亦是相。非教非不教而亦是師。非怖非安。斷一切怖而亦是安。非忍非不忍。永斷不忍而亦是忍。非止非不止。斷一切止而亦是止。一切法頂。悉能永斷一切煩惱。清凈無相永脫諸相。無量眾生畢竟住處。能滅一切生死熾火。乃是諸佛所游居處,常不變易。是名菩薩念法。

念法的禪機要點有三處:

第一,「唯此正法無有時節,法眼所見非肉眼見」。菩薩念法的大涅槃義,不是學佛人閱讀書寫大涅槃等經之意。因為普通的受持佛經是肉眼的境界,而非「法眼所見」;是有時節的,而非「無有時節」。本句念法,是指悟入佛知見道的見性開悟的境界,開悟後打開了正法眼,才能在本身的自佛世界內見到「塵說剎說無間斷說」的「無有時節」的正法道流。

第二,「無舍宅者為作舍宅。無歸作歸。無明作明。未到彼岸令到彼岸。為無香處作無礙香。」此句的無舍宅者、無歸、無明、未到彼岸、無香處等,表處於復粗世界的賓位;舍宅、歸、明、彼岸、無礙香等,表處於仰妙世界的主位;從前者提升到後者,表賓借主的功力全提向上轉位,即曹洞宗偏中正或臣向君的見性境界。

第三,「非色斷色而亦是色」乃至「非止非不止,斷一切止而亦是止」。「非色」和「非止非不止」等,表仰世界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斷色」和「斷一切止」等,表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即佛菩薩救護眾生的慈悲行;「而亦是色」和「而亦是止」,表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即向上一路的途中。此一系列經句是君攝受臣的上下感應道交的見性境界。

云何念僧。諸佛聖僧如法而住。受正直法隨順修行。不可睹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無能嬈害。不可思議。一切眾生良祐福田。雖為福田無所受取清凈無穢。無漏無為廣普無邊。其心調柔平等無二。無有嬈濁常不變易。是名念僧。

此處的念僧,不是指通常的念聲聞僧,聲聞僧並非「不可睹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無能嬈害」。典型的例子是,大目鍵連尊者就是被人亂石砸後入滅的。此處的「諸佛聖僧」,是指自佛世界內的自性僧,是故「不可破壞無能嬈害」。對於未見性開悟者而言,自性僧是不可思議的,不可睹見不可捉持的,若人蔘究出「念佛是誰」後,自然明白此無始無終一心念佛的自性僧是何方神聖了。

云何念戒。菩薩思惟。有戒不破不漏不壞不雜。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得具足無有過咎。諸佛菩薩之所讚歎。是大方等大涅槃因。善男子。譬如大地船舫瓔珞,大海灰汁,舍宅刀劍橋樑,良醫妙藥阿伽陀葯,如意寶珠,腳足眼目,父母陰涼。無能劫盜不可嬈害。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大山梯蹬。諸佛菩薩妙寶勝幢。若住是戒得須陀洹果。我亦有分然我不須。何以故。若我得是須陀洹果不能廣度一切眾生。若住是戒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亦有分是我所欲。何以故。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為眾生廣說妙法而作救護。是名菩薩摩訶薩念戒。

此處的念戒,不僅是指通常的比丘戒或菩薩戒,而是指自性戒,即見性開悟後向上一路的境界。

大家也許納悶的是,「譬如大地船舫瓔珞」至「諸佛菩薩妙寶勝幢」,都能劫盜和嬈害的,即使大海和大山,在火水風三大劫難來臨時,也會消失貽盡,為何佛說這些東西「無能劫盜不可嬈害,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呢?其實大地船舫等二十餘種東西,都是如來禪的機鋒,它們是檢驗大家是否見性開悟,是否念自性戒的試金石。

云何念施。菩薩摩訶薩深觀此施。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諸佛菩薩親近修習如是布施。我亦如是親近修習。若不惠施不能莊嚴四部之眾,施雖不能畢竟斷結,而能除破現在煩惱。以施因緣故常為十方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世界眾生之所稱嘆。菩薩摩訶薩施眾生食則施其命。以是果報成佛之時常不變易。以施樂故成佛之時則得安樂。菩薩施時如法求財不侵彼施是故成佛得清凈涅槃。菩薩施時令諸眾生不求而得。是故成佛得自在我。以施因緣令他得力。是故成佛獲得十力。以施因緣令他得語是。故成佛得四無礙。諸佛菩薩修集是施為涅槃因。我亦如是修習布施為涅槃因。廣說如雜花中。

此處的念施,不是通常學佛人的布施,因此佛在此說「菩薩摩訶薩深觀此施,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何為「深觀此施」?就是在布施行上,見到千聖不傳的向上一路的見性開悟的境界。在本品的四無量心中,已經廣說各類布施中隱含的禪機密意,在此不贅述了。

云何念天。有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若有信心得四天王處我亦有分。若戒多聞布施智慧得四天王處。乃至得非想非非想處我亦有分。然非我欲。何以故。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是無常。以無常故生老病死。以是義故非我所欲。譬如幻化誑於愚夫。智慧之人所不惑著。如幻化者即是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愚者即是一切凡夫。我則不同凡夫愚人。我曾聞有第一義天。謂諸佛菩薩常不變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我為眾生精勤求於第一義天。何以故。第一義天能令眾生除斷煩惱。猶如意樹。若我有信乃至有慧。則能得是第一義天。當為眾生廣分別說第一義天。是名菩薩摩訶薩念天。

本段大意,菩薩修六波羅蜜,雖有福報生到欲色無色諸天,但菩薩並不執著三界諸天的受用,因為這些都是夢幻泡影,過眼浮雲,菩薩求於無上菩提的第一義天。

2.菩薩不可思議

善男子。是名菩薩非世間也。是為世間不知見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善男子。若我弟子謂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十二部經。及以受持讀誦書寫敷演解說大涅槃經等無差別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一切諸佛世尊甚深秘藏。以是諸佛甚深秘藏是則為勝。善男子。以是義故。大涅槃經甚奇甚特不可思議。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知是大涅槃經甚奇甚特不可思議。佛法眾僧不可思議。菩薩菩提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菩薩即世間非世間:即世間,與眾生和光同塵,以便弘法利生;非世間,菩薩已見性開悟,是為世間不知見覺。正如《法華經》所說,「菩薩於淨身,皆見世所有,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也就是說,見性開悟的菩薩能在自己清凈琉璃明鏡身中,照見十方三世情與無情無量幻境,這是其身自內證的般若波羅蜜如幻法,未見性的其他眾生是見不到的。世尊再次宣說《大涅槃經》即是一切諸佛世尊甚深秘藏,甚奇甚特不可思議。

世尊。以何義故復言菩薩不可思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有教者。而能自發菩提之心。既發心已勤修精進。正使大火焚燒身首。終不求救舍念法心。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常自思惟。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人中天上。為諸結火之所燒然。初不曾得一決定法。決定法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護惜身心與命。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使碎身猶如微塵。終不放舍勤精進也。何以故。勤進之心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善男子。如是菩薩未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能如是不惜身命。況復見已,是故菩薩不可思議。

依佛所言,菩薩不可思議的第一點,是無師自發菩提之心。有人也許有疑:從某一生而言,可能有這種現象;但就無量生而言,菩薩必然有師承的教誨。不見道,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種質疑確實是有相當道理的,然而本段所說的無師自發菩提心,並非是說菩薩修行的歷史,而是見性開悟的禪機。在我們的自佛世界內,自性菩薩也可說是無師自發菩提心,其境界類似於世尊在菩提樹下無師自悟。

本段中還有一些機鋒密語。若人會得每日禪門課誦中的「當勤精進,如救頭燃」的禪機,就忽然明白「正使大火焚燒身首,終不求救舍念法心」和「正使碎身猶如微塵,終不放舍勤精進也」兩句的如來秘密之教了。

又復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所見生死無量過患。非是聲聞緣覺所及。雖知生死無量過惡。為眾生故於中受苦不生厭離。是故複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雖在地獄受諸苦惱如三禪樂。是故複名不可思議。善男子。譬如長者其家失火。長者見已從舍而出。諸子在後未脫火難。長者爾時定知火害。為諸子故旋還赴救不顧其難。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知生死多諸過惡。為眾生故處之不厭。是故複名不可思議。善男子。無量眾生髮菩提心。見生死中多諸過惡。心即退沒或為聲聞或為緣覺。若有菩薩聞是經者。終不退失菩提之心而為聲聞辟支佛也。如是菩薩雖復未階初不動地。而心堅固無有退沒。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的第二點,明知生死無量過患,為度眾生甘願在生死中受苦。本段的禪機要點有二處:

第一,「雖在地獄受諸苦惱如三禪樂」。如提婆達多的境界,只有明白雲門祖的「三家村」、楊岐祖的「三腳驢子弄蹄行」之破牢關句禪機,才能明白此句的密意所在。

第二,長者火宅救子喻。「譬如長者其家失火,長者見已從舍而出,諸子在後未脫火難,長者爾時定知火害,為諸子故,旋還赴救不顧其難。」《法華經》三界火宅喻是廣說,此處是略說,讀者可參閱拙著《法華禪》的有關章節。

善男子。若有人言我能浮渡大海之水。如是之言可思議不。世尊。如是之言或可思議。或不可思議。何以故。若人渡者則不可思議。阿修羅渡則可思議。善男子。我亦不說阿修羅也。正說人耳。世尊。人中亦有可思議者不可思議者。世尊。人亦二種。一者聖人。二者凡夫。凡夫之人則不可思議。賢聖之人則可思議。善男子。我說凡夫不說聖人。世尊。若凡夫人實不可思議。善男子。凡夫之人實不能渡大海水也。如是菩薩實能渡於生死大海。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的第三點,現凡夫身的菩薩能浮渡大海之水。在<四依品>中,世尊說:「是大涅槃微妙經中,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此種現凡夫身的菩薩「善知菩薩方便所行秘密之法,是名凡夫」。

本段是禪機密語,是故佛補充說,「凡夫之人實不能渡大海水也」,「如是菩薩實能渡於生死大海」,此為是自佛世界內眼見佛性的境界,若人會得馬祖的「一口吸盡西江水」,或會得無門慧開禪師的「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或會得《楞嚴經》所說的「清凈海眼」和「入遍知海」,並具雲門宗「隨波逐浪」的手眼,就明白此句的機鋒了。本句不是說菩薩的體力或游泳技術不可思議,而是說菩薩見性開悟的境界不可思議,也說凡夫見性成佛道的不可思議。

善男子。若有人能以藕根絲懸須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一念頃悉能稱量一切生死。是故複名不可思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已於無量阿僧祇劫。常觀生死無常無我無樂無凈。而為眾生分別演說常樂我凈。雖如是說然非邪見。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的第四點,於一念頃悉能稱量一切生死。

永明延壽祖師在《宗鏡錄》卷25中說:「《涅槃經》中作藕絲懸須彌山說,大品中作針鋒上無邊身菩薩名說。只是一意,一解千從。當於觀智心行中求,若事相上看終不得。」卷26又說:「此是難解難入之門,難省難知之法,如針鋒上立無邊身菩薩,將藕孔中絲懸須彌之山,不思議中不思議,絕玄妙中絕玄妙。」若人會得「一念萬劫」的玄機,就明白此處的密意了。學人曰:「如何是道?」鹿門處真禪師曰:「藕絲牽大象。」若人會得此公案,或會得「芥納須彌,毛吞巨海」,就品出本處「藕根絲懸須彌山」的禪味了。

善男子。如人入水水不能溺。入大猛火火不能燒。如是之事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處生死不為生死之所惱害。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的第五點,雖處生死不為生死之所惱害。「如人入水水不能溺,入大猛火火不能燒」,也是禪機語。在《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說:「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法華經·普門品》云:「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其中的禪機舉唱,請參見拙著《楞嚴禪》或《法華禪》)

善男子。人有三品。謂上中下。下品之人初入胎時作是念言。我今處廁眾穢歸處。如死屍間眾棘刺中大黑闇處。初出胎時復作是念。我今出廁出眾穢處。乃至出於大黑闇處。中品之人作是念言。我今入於眾樹林中清凈河中房室舍宅。出時亦爾。上品之人作是念言。我升殿堂在花林間。乘馬乘象登陟高山。出時亦爾。菩薩摩訶薩初入胎時自知入胎、住時知住、出時知出。終不生於貪嗔之心。而未得階初住地也。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的第六點,初入胎時自知入胎、住時知住、出時知出,終不生於貪嗔之心。「而未得階初住地也」,此處的「初住」應指別教初地位。

本段的上中下三品人都非凡夫,已能出入胎時不迷惑顛倒。從入胎的凈穢境界來說,如經中所列的序列;但從見性的難易程度而言,情況恰恰相反,上中品是破初參過重關的禪境,下品則是透牢關的禪境。「初入胎時作是念言:我今處廁眾穢歸處,如死屍間眾棘刺中大黑闇處。初出胎時復作是念:我今出廁出眾穢處,乃至出於大黑闇處」。禪門有言:「平地上死人無數,過得荊棘林方是好手」;投子祖師「不許夜行,投明則到」;若人參禪破牢關者,方能真正明白本句中的見性境界。

善男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不可以譬喻為比。善男子。心亦不可以方喻為比。而皆可說。菩薩摩訶薩無有師咨受學之處。而能得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法已心無慳吝。常為眾生而演說之。是故複名不可思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身遠離非口。有口遠離非身。有非身口而亦遠離。身遠離者謂離殺盜淫。是名身遠離非口。口遠離者謂離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是名口遠離非身。非身非口是遠離者所謂遠離貪慾嗔恚邪見。善男子。是名非身非口而是遠離。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見一法是身是業及與離主。而亦有離。是故複名不可思議。口亦如是。善男子從身離身。從口離口從慧遠離非身非口。善男子。實有此慧。然不能令菩薩遠離。何以故。善男子。無有一法能壞能作。有為法性異生異滅。是故此慧不能遠離。善男子。慧不能破。火不能燒水不能爛風不能動地不能持。生不能生老不能老住不能住壞不能壞。貪不能貪嗔不能嗔痴不能痴。以有為性異生異滅故。菩薩摩訶薩終不生念。我以此慧破諸煩惱。而自說言我破煩惱。雖作是說非是虛妄。是故複名不可思議。

本段是對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總結。菩薩眼見佛性開悟後,逐漸具備無師智自然智,雖未圓滿成佛,但已見性成本來佛。菩薩深知如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都如同夢幻泡影,雖得般若波羅蜜如幻法的妙觀察智,又住於空平等地的平等性智中,無有分別執著之想,遠離身口意三惡業。

3.無上佛法何時滅

迦葉復言。世尊。我今始知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佛法眾僧大涅槃經。及受持者菩提涅槃不可思議。世尊。無上佛法當久近住幾時而滅。善男子。若大涅槃經乃至有是五行。所謂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其義。為諸眾生之所恭敬尊重讚歎種種供養。當知爾時佛法未滅。善男子。若大涅槃經具足流布。當爾之時我諸弟子。多犯禁戒造作眾惡不能敬信如是經典。以不信故不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其義。不為眾人之所恭敬乃至供養。見受持者輕毀誹謗。汝是六師非佛弟子。當知佛法將滅不久。

迦葉菩薩問:無上佛法何時將滅?世尊說,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大涅槃義者,若不受大眾恭敬乃至供養,反而受到輕毀誹謗,當知佛法將滅不久。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我親從佛聞如是義。迦葉佛法住世七日然後滅盡。世尊。迦葉如來有是經不如其有者云何言滅。如其無者云何說言大涅槃經是諸如來秘密之藏。佛言。善男子。我先說言。唯有文殊乃解是義。今當重說。至心諦聽。善男子。諸佛世尊有二種法。一者世法。二者第一義法。世法可滅。第一義法則不壞滅。復有二種。一者無常無我無樂無凈。二者常樂我凈。無常無我無樂無凈則有壞滅。常樂我凈則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二乘所持。二者菩薩所持。二乘所持則有壞滅。菩薩所持則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外。二者內。外法者則有壞滅。內法者則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之法則有壞滅。無為之法無有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可得。二者不可得。可得之法則有壞滅。不可得者無有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共法。二者不共.共法壞滅。不共之法無有壞滅。復有二種。一者人中。二者天中。人中壞滅。天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十一部經。二者方等經。十一部經則有壞滅。方等經典無有壞滅。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方等經典。恭敬供養尊重讚歎。當知爾時佛法不滅。

世尊說諸佛有二種法:一者,世法、無常無我無樂無凈、二乘所持法、外法、有為法、可得法、共法、人中法、十一部經,這些法有壞滅。二者,第一義法、常樂我凈、菩薩所持法、內法、無為法、不可得法、不共法、天中法、方等經,這些法無壞滅。因此,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方等經典,恭敬供養尊重讚歎,當知爾時佛法不滅。諸佛所說的第二種法,在眾生的自佛世界或正法眼藏內本自具足,因此將其稱為「內法」。

善男子。汝向所問。迦葉如來有是經不者。善男子。大涅槃經悉是一切諸佛秘藏。何以故。諸佛雖有十一部經。不說佛性。不說如來常樂我凈。諸佛世尊永不畢竟入於涅槃。是故此經名為如來秘密之藏。十一部經所不說故。故名為藏。如人七寶。不出外用名之為藏。善男子。是人所以藏積此物為未來事故。何等未來事。所謂谷貴賊來侵國。值遇惡王為用贖命。道路急難、財難得時乃當出用。善男子。諸佛如來秘密之藏亦復如是。為未來世諸惡比丘。畜不凈物。為四眾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讀誦世典不敬佛經。如是等惡現於世時。如來為欲滅是諸惡令得遠離邪命利養。如來則為演說是經。若是經典秘密之藏滅不現時。當知爾時佛法則滅。善男子。大涅槃經常不變易。云何難言迦葉佛時有是經不。善男子。迦葉佛時所有眾生。貪慾微薄智慧滋多。諸菩薩摩訶薩等調柔易化。有大威德總持不忘。如大象王。世界清凈。一切眾生悉知如來終不畢竟入於涅槃常住不變。雖有是典不須演說。善男子。今世眾生多諸煩惱。愚痴喜忘無有智慧。多諸疑網信根不立。世界不凈。一切眾生咸謂如來無常遷變畢竟入於大般涅槃。是故如來演說是典。善男子。迦葉佛法實亦不滅。何以故。常不變故。善男子。若有眾生,我見無我,無我見我。常見無常,無常見常。樂見無樂,無樂見樂。凈見不凈,不凈見凈。滅見不滅,不滅見滅。罪見非罪,非罪見罪。輕罪見重,重罪見輕。乘見非乘,非乘見乘。道見非道,非道見道。實是菩提,見非菩提。實非菩提,謬見菩提。苦見非苦。集見非集。滅見非滅。實見非實。實是世諦,見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見是世諦。歸見非歸非歸見歸。以真佛語名為魔語。實是魔語以為佛語。如是之時諸佛乃說大涅槃經。

本段大意,諸佛不輕易說《大涅槃經》。迦葉佛時,世界清凈,一切眾生善根深厚,悉知如來終不畢竟入於涅槃常住不變,雖有是典不須演說。今世眾生多諸煩惱,愚痴喜忘無有智慧,多諸疑網信根不立,世界不凈,正邪不分,一切眾生咸謂如來無常遷變畢竟入於大般涅槃,是故如來演說是典。

善男子。寧說蚊嘴盡大海底。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說口吹須彌散壞。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言以索系縛猛風。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言佉陀羅火中生蓮花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說阿伽陀葯而為毒藥。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說四大各舍己性。不可說言如來法滅。

本段有「七寧說喻」,表面看,此七件事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來法滅也是不可能的。其實這七喻都是禪機密語,由此可引導佛子見性開悟,從而親證自身中不生不滅的真如佛性。

若人會得馬祖的「一口吸盡西江水」,就明白「蚊嘴盡大海底」的禪機。若人會得禪門的「吹毛劍」,就明白「口吹須彌散壞」的玄機。若人會得龍光諲禪師的「不空罥索」和「唵」的機鋒,就明白「以索系縛猛風「的奧秘。若人會得「臨濟喝」,就明白「佉陀羅火中生蓮花」的境界。其餘三個如來禪公案,就留待讀者自行參究。

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未有弟子解甚深義彼佛世尊便涅槃者。當知是法不久住世。複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佛雖涅槃。當知是法久住於世。……(約略去900字)長老。我親從佛聞如是義如是法如是律。長老。當依如來十二部經。此義若是我當受持。如其非者我當棄捨。彼佛世尊雖復涅槃。當知是法久住於世。

本段大意,佛以六轉層層推進,是佛之正法是否住世的衡量標準。若未有弟子解甚深義,或無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或諸弟子演說經法貪為利養不為涅槃,或諸弟子多起諍訟互相是非,或畜一切不凈之物,或各執所見種種異說而作是言,唯我知義汝不能知,只要上述現象具有一種,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反之,是法久住於世。

善男子。我法滅時有聲聞弟子。或說有神。或說神空。或說有中陰。或說無中陰。或說有三世。或說無三世。或說有三乘。或說無三乘。或言一切有。或言一切無。或言眾生有始有終。或言眾生無始無終。或言十二因緣是有為法。或言因緣是無為法。或言如來有病苦行。或言如來無病苦行。或言如來不聽比丘食十種肉。何等為十。人蛇象馬驢狗師子豬狐獼猴。其餘悉聽。或言一切不聽。或言比丘不作五事。何等為五。不賣生口刀酒酪沙胡麻油等。其餘悉聽。或言不聽入五種舍。何等為五。屠兒淫女酒家王宮旃陀羅舍。余舍悉聽。或言不聽憍奢耶衣餘一切聽。或言如來聽諸比丘受畜衣食卧具其價各直十萬兩金。或言不聽。或言涅槃常樂我凈。或言涅槃直是結盡更無別法名為涅槃。譬如織縷名之為衣。衣既壞已名之無衣。實無別法名無衣也。涅槃之體亦復如是。善男子。當爾之時我諸弟子。正說者少邪說者多。受正法少受邪法多。受佛語少受魔語多。

本段說,正法臨滅之前,正說者少,邪說者多;受正法少,受邪法多;受佛語少,受魔語多;出現正邪不分、是非顛倒的亂象。

善男子。爾時拘睒彌國有二弟子。一者羅漢。二者破戒。破戒徒眾凡有五百。羅漢徒眾其數一百。破戒者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我親從佛聞如是義。如來所制四重之法。若持亦可犯亦無罪。我今亦得阿羅漢果四無礙智。而阿羅漢亦犯如是四重之法。四重之法若是實罪。阿羅漢者終不應犯。如來在世制言堅持。臨涅槃時皆悉放舍。時阿羅漢比丘言。長老。汝不應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我知如來常不變易。如來在世及涅槃後。犯四重禁罪無差別。若言羅漢犯四重禁。是義不然。何以故。須陀洹人尚不犯禁。況阿羅漢。若長老言我是羅漢。阿羅漢者終不生想我得羅漢。阿羅漢者唯說善法不說不善。長老所說純是非法。若有得見十二部經。定知長老非阿羅漢。善男子。爾時破戒比丘徒眾即共斷是阿羅漢命。善男子。是時魔王因是二眾忿恚之心。悉共害是六百比丘。爾時凡夫各共說言。哀哉佛法於是滅盡。而我正法實不滅也。爾時其國有十二萬諸大菩薩善持我法。云何當言我法滅耶。當於爾時閻浮提內無一比丘為我弟子。爾時波旬悉以大火焚燒一切所有經典。其中或有遺余在者。諸婆羅門即共偷取。處處採拾安置己典。以是義故。諸小菩薩佛未出時。率共信受婆羅門語。諸婆羅門雖作是說我有齋戒而諸外道真實無也。諸外道等雖復說言有我樂凈。而實不解我樂凈義。直以佛法一字二字一句二句。說言我典有如是義。爾時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無量無邊阿僧祇眾聞是語已悉共唱言。世間虛空。世間虛空。迦葉菩薩告諸大眾。汝等且莫憂愁啼哭。世間不空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法僧亦爾。爾時大眾聞是語已啼哭即止。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本段大意,世尊預記正法滅時的情景,這是指正法五百或一千年結束時的景象,還是指像法結束時的情況,或是指末法時期行將結束時的慘狀,值得大家探究。

六 阿闍世王見佛懺罪發心

爾時王舍大城阿闍世王。其性弊惡喜行殺戮。具口四惡貪恚愚痴。其心熾盛。唯見現在不見未來。純以惡人而為眷屬。貪著現世五欲樂故。父王無辜橫加逆害。因害父已心生悔熱。……(約略去17000字)

<梵行品>之第四和第五,主要說阿闍世王見佛懺罪發心之事。其經過大致如下:阿闍世王犯五逆罪,因害父已心生悔熱,遍體生瘡,臭穢不可附近。尋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花報,地獄果報將近不遠。諸位信奉外道的大臣,勸阿闍世去向外道大師求救;大醫名曰耆婆,力主向佛求救。阿闍世痛感自己罪孽深重,無顏去見世尊。已故頻婆娑羅王出聲道,除佛世尊余無能救,勸王速往佛所。世尊在雙樹間,見阿闍世悶絕躄地,入月愛三昧,三昧大光明照於王身,身瘡即愈鬱蒸除滅,王覺瘡愈身體清涼。在佛攝受下,加之耆婆的勸導,阿闍世前去見佛聞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本部分有許多禪機密語,讀者可自行閱讀參究。


推薦閱讀:

大般涅槃經集解 (41卷---60卷)(大正藏1763部)
1763 37 P0377 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梁 寶亮等集〗拾
《涅槃經》第08品 梵行(5)
鄧萃雯:兩生花開 涅槃而綻
《涅槃經》第12品 迦葉菩薩(5)

TAG: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