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移民在中東歐現狀
06-09
2010年NO.6 海外縱橫 作者:楊 燁一、中東歐華僑華人的主要來源:中國大陸新移民中東歐華僑華人的興起,主要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後出現的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高潮。其一,中東歐國家的華人移民源於在中蘇之間邊境貿易的發達,一些從大陸地區去俄羅斯做邊貿生意的中國新移民後來又繼續東行,在中東歐國家停留下來。其二,中東歐華人移民還源於蘇聯解體和柏林牆倒塌後,有一批中國新移民進入前蘇聯東歐地區從事商業活動。當時,除了俄羅斯,中國移民也出現在匈牙利、捷克、羅馬尼亞、波蘭、前南斯拉夫等,他們主要為一些小規模的投資者和餐館老闆等。因此,目前在中東歐的華僑華人主要是改革開放後前去中東歐國家,或途經俄羅斯再輾轉來到中東歐的一批新移民。在20世紀的最後十多年中,有大量中國新移民進入歐洲。進入歐洲國家的中國大陸新移民不斷遷移流動,其分布也不斷變化。先是從西歐向北歐和南歐擴展,後來又繼續擴散到中東歐地區。二、中國新移民在中東歐的生存現狀:匈牙利和波蘭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陸續有約20來萬人走出國門,到俄羅斯和中東歐各國開拓中國商品市場。其中,匈牙利和波蘭這兩個國家曾經一度是中國大陸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從1990年左右,中匈兩國簽署互免簽證協議,匈牙利就開始成為當時歐洲對中國人唯一免簽的國家。當時,來自北京、東北、溫州、福建、河南等全國各地的淘金者們便開始蜂擁而至。據了解,在匈牙利的中國大陸新移民一般穩定在大約2萬人。在匈牙利的中國新移民的總人數,在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曾發生過劇烈的變化。1990年中匈互免簽證協議簽訂後的最初兩年中,進入的中國大陸新移民急劇增加,最高峰時曾達到過5萬人。然而,從1992年開始,匈牙利取消了免簽證優惠,並開始驅逐非法居留的中國人。特別是1995年以後,隨著生意狀況惡化,大批中國人逐漸離開匈牙利,一部分人轉道進入西歐尋求新的生存地,另一部分則返回了中國。在匈牙利的中國大陸新移民的身份比較單一,留在匈牙利的中國人可以稱得上是全民皆商,其中80%以上的人都從事商業。目前,「四虎市場」、「歐洲廣場」、「中國商城」、「亞洲中心」等地,都是從事貿易批發生意的中國商人聚集的地方。另外,中國人還在匈牙利全境開設了不少零售店,以福建人為主,據稱現在2000人口以上的匈牙利村莊一定會有中國人的零售店。與其它歐洲國家不同的是,中餐館業並不是匈牙利華人的支柱產業,留下的中國大陸新移民中大部分是在公司就職或是做貿易的。在布達佩斯的23個區內,一共就只有50家左右的中餐館和幾百家小規模的快餐店。這批中國新移民除很少一部分人在匈牙利的大集團公司就職外,基本上沒有人在匈牙利人的公司從事低薪的體力勞動。對於匈牙利從事貿易的中國人來說,1995年是一個分水嶺。此前,中國人生意興隆,做得好的可以用「日進斗金」來形容。1990年代初就來到匈牙利的中國人發現,匈牙利是一個最次的貨都能賣得出去的地方。因為那個時期的匈牙利正處在物資極度匱乏的階段,特別是輕工產品市場更是一片空白。而到了1995年,「日進斗金」的紅火狀況很快就發生了變化,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意都開始走下坡路。據當地業內人士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當時匈牙利當局有意打壓,執法部門多次以「灰色清關」、「非法走私」等為名,查抄中國商人的貨物;另外,周邊國家如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烏克蘭、波蘭等國,也逐漸建立起各自的中國商品批發市場,這些國家的中間商不再需要到匈牙利進貨,這也是導致匈牙利中國商品市場萎縮的一個重要原因。1995年以後,在匈牙利的中國商人也逐漸分化。一部分人仍舊採取過去的經營模式,繼續依靠中國商品的低價來競爭生存;而另一部分相對更有實力的新移民改變了過去粗放型的經營方式,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以質量和品牌優勢去贏得更大的發展。他們在當地市場上不但站穩了腳跟,還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收益。三、波匈捷移民政策的收緊:中國新移民流向改變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處在轉型中的中東歐國家如波蘭、匈牙利、捷克等開始和歐盟進行入盟談判,為加入歐盟和日後進入申根會員國做準備。這些中東歐國家對其轉型初期實行的比較寬鬆的移民政策先後進行了比較明顯的調整。首先,自從1989年以來,歐盟一直在立法和體制框架上對於波蘭的移民體制建設起著指導者的作用,尤其是在安全和人權建設方面。而波蘭自身的移民政策是基於內部安全第一,第二是基於種族,以及從東部各國,尤其是烏克蘭便利的人口流通。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波蘭移民政策的演變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1945到1989年期間,實行孤立主義原則,嚴格的護照和出境簽證政策,並限制外部移民進入波蘭國門,阻斷任何移民潮流。(2)1989年到2004年期間,波蘭開始實行嚴格的移民政策,移民政策的調整主要是為加入歐盟做準備。無論是在立法還是體制的部分,這體現在在移民政策方面討論的重點不是關於移民對於經濟和社會的影響而是保護邊界,人權和難民保護以及波蘭人的遣返。(3)2004年5月的歐盟東擴以後,儘管波蘭的移民政策還是被動的,但是一些具體的政策和體制已經建立得非常迅速了。比如,在出入境管理、勞工輸出和輸入方面。法律和體制建立的重點,已經轉向規範和 管理波蘭人遷徙他國和外國人移民波蘭兩方面,這一轉變源於波蘭準備加入申根協議。波蘭政府開始關注移民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問題。在匈牙利,情況也是十分類似。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以匈牙利的收縮移民政策為標誌,許多新移民在匈牙利沒能找到謀生的機會,甚至還有一些人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最後不得不心碎地離開。有媒體報道: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多瑙河華人移民淚流滿面」。到20世紀90年代末,大約只有1萬中國新移民繼續留在匈牙利,這個數字只有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三分之一。因為人數在迅速減少,所以,在匈牙利的華人社區雖已逐步形成,但規模有限,對當地的社會和經濟活動沒有太大的影響力。20世紀90年代初,捷克以及其他中東歐國家開始成為世界移民系統的一部分。當時,捷克的開放移民政策及國家的經濟發展吸引了全世界移民的目光,其中也包含了中國大陸移民。然而,自1995年開始,為了準備加入歐盟及申根地區,捷克逐漸將移民政策調整成與歐盟目標一致。因而,捷克政府開始推行所謂的限制移民政策。隨著開放移民政策所發生的重大變遷,自1990年以來曾經一度成為中東歐地區最大的移民接收國的捷克,對外部移民的拉力開始逐漸減弱。波匈捷三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移民政策的收緊,對移民進行不同程度的限制,使外來移民的生存環境逐步惡化,導致已經在這一地區生活工作多年的中國新移民又紛紛從中東歐地區轉入南歐和西歐謀求新的生存空間。四、華文媒體:中東歐華人社會形成的重要文化元素在中東歐地區,華文媒體的迅速發展最為典型的是匈牙利。目前,在匈牙利,華人數量不到2萬,而最多時竟有10家華文報紙、2家華文雜誌在此出版。其中,有華人社團出資辦報的,也有華人企業資助辦報的,但大多數報業均屬業主自主辦報。由於華人相對集中,對報刊的發行、廣告的徵收、社會動態的掌握乃至信息的收集、反饋等都比較便利,也使得華文報紙在這一地區發展變得容易起來。例如:莫斯科的一個螞蟻市場(在此經營的華商多達1萬餘眾)、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歐羅巴市場(從業華人有5000餘)、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四虎市場(從業華人有4000餘)等,都是當地華文報刊的主要市場。在中東歐國家華文報業的初興階段,由於個別報刊業主編報出發點未與當地華人社會很好地接軌,再加上華文報業大多數從業人員並非專業人士,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中國國內早期的傳統報刊模式影響,所以,個別版面內容與所在國的社情有明顯的不符。而且,從編排形式、廣告製作等諸多方面,總體可反映出當時華文媒體的業務水平層次不高,自生自滅和適者生存便成了中東歐地區華文傳媒的主要生態形式。例如,在匈牙利有2家華文雜誌已關閉掉1家,10家報社目前也只剩下7家了。這種狀況的發生,確實與市場狹小、同行競爭激烈,以及華僑華人人數因匈牙利政府的收縮移民政策而不斷減少等因素相關,被淘汰出局的主要原因還是與體制結構、辦報思想、製作質量和經營水平有關。應該說華人在中東歐地區辦華文報刊已有10多年歷史,其中經歷了能被華人社會各階層逐步接受的過程。例如,匈牙利的幾家目前在運作的報刊,其編排水平、版面內容到廣告製作,與數年前相比,其質量已有大幅度提高。至少,可以說已基本適應當地華人社會各方面的需求。雖然,就嚴格意義上而言,各報社自身的軟硬體仍有待於完善和提高。但是,問題在於市場太狹小了,由此出現的互相傾軋等不正當競爭也時有所聞,這就使得中東歐地區大部分的華文傳媒都只能處於維持狀態,這是該地區華文傳媒面臨的最大困擾。針對中東歐地區華文市場狹小,華文傳媒生態環境較為嚴峻的現實,近兩年來,該地區的華文傳媒在開拓資源、節製成本、擴大影響、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方面作了有益嘗試。《新導報》在繼北京電視台在該報設記者站後(即電視台不派人,記者由該報記者兼職),鳳凰衛視歐洲台也與該報洽談,欲以同樣的形式與該報合作。又如,匈牙利《歐亞新聞報》與上海《新民晚報》合作,每期由《新民晚報》提供該報4個製作好的版面。其中,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匈牙利《世界華人名人錄》這本「禮讚龍的傳人,禮讚中華民族」的華文雜誌,近年來採取「緊密型和鬆散型」相結合的方式,以自己「世界」的優勢在全球許多地方建立了多個采編機構。-(作者系同濟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論文大燜鍋:JEG 國界處的非連續增長
※加拿大移民如何DIY?
※【海那邊】十年後,少數人想念「打死都不移民」的李承鵬
※美國投資移民政策擬調整 中國富人獲綠卡恐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