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七抉擇見》

紅教寧瑪巴把佛法分為「七抉擇見」,由淺入深,最後大圓滿見則最圓滿究竟,為「佛知佛見」,這七個層次如下:1、凡夫見:凡夫以日常所見為實有,不知無常、無我之空性。也就是「我執」,把「我」當成真的,為了「我」去執取,因而不出六道輪迴。2、外道見:主要是常見和斷見,是偏執的。3、聲聞見:認為「我」是空的,但還有「法執」。修行目標是證「無我」。4、唯識見:萬法唯識,即認為萬物皆因自己的心識而存在,我見到了才有,我沒見到就沒有。它高於小乘見,但是他執著於「心識」, 還有心有意,不知心識也空,所以不究竟。5、中觀見:一切法皆緣聚而成,緣散則滅,無有自性;心識也是緣起的。所以它又破除了唯識見。這又分兩派:自續派和應成派。6、俱生智見:即大手印見,比「中觀見」又進了一步。認為人本具佛性,就是「俱生智」,又叫「本覺智」,只要把俱生智引發出來,轉識為智,就能夠成佛。但是他們是有修之修,有行之行,還有作意。7、大圓滿見:又稱「大中觀見」或「佛知佛見」。認為我本來是佛,只要安住自性,安住自然,是「無修無證」而成佛。自聲聞見起屬於佛教知見,越往後越究竟,到中觀應成見在邏輯上己非常嚴密完善,所以有人認為中觀應成派最究竟。然而紅教不這麼認為。因為一切知見,凡還依賴凡夫心識進行思辨的,靠語言來解釋的,都無法窮盡真理,明了真理實相是靠體悟,紅教稱之為「見宗」。只有大手印見與大圓滿見,紅教承認是「見宗」,二者之間還有一層細微差別。這是寧瑪派所劃分的「七抉擇見」,一定要弄明白,不弄明白就會見地不清,見地不清就容易出現嚴重問題。佛學書籍很多,唯識、中觀義理很複雜,所講的就是人為什麼能成佛。不管那些理論多複雜,作為大圓滿法修持者,要以「七抉擇見」來指導你的修行。這是從普賢王如來到諸大成就者逐漸形成的「九乘次第判教」和「七抉擇見」為核心的理論,我們對此要有信心。這也是使大圓滿能立於不敗之地的理論支持。寧瑪派一般將上述各見列為層次而進的梯形,愈進愈深,而在成就祖師的口訣教授中則列為環形,即持大圓滿見之外的任何見地的行者,經成就上師一拔轉後,皆可立地圓滿,直接趨入大圓滿見,故大圓滿見圓攝一切見。摘自《了道》滿一上師著作!
推薦閱讀:

患者親屬的兩難抉擇:癌要怎麼說出口?
合法老婆是魯迅極不滿意又無奈的抉擇
答問 | 印度的抉擇?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梁振英施政報告幾大要點:重法治 掌機遇 作抉擇

TAG: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