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陽縣古建築

【金地藏塔】位於神光嶺肉身寶殿大殿中央,俗稱肉身塔,又名地藏塔。始建於唐貞元十三年(797),為安奉地藏肉身而建的3級石塔。宋代建塔殿,以殿護塔。今存木塔為清代所建,矗立於石塔之上。明萬曆年問及清康熙、成豐、光緒年同和民國3年(1 914)殿宇均作維修。1 955年和1981年,青陽縣人民政府和九華山管理處分別予以重修。1992~1993年,九華山佛教協會重建殿宇,木塔仍保持原貌。塔共7級,呈八角形,為紅色木質方塔。塔基由漢白玉鋪砌,塔頂飾有金色華蓋,塔高17米。木塔內壁用赤金帖寫有《地藏本願經》。塔的每層八,皆有佛龕,供奉地藏菩薩金色坐像100尊。木塔四周還供有地藏大像。木塔外築高殿,玲瓏剔透,莊嚴華美:一為肉身石塔。一為紀念木塔,雙塔相套,塔在殿中,殿塔合一,在中國塔寺建築中實屬罕見。 【九子岩石塔】亦稱「諦昕塔」。位於青陽縣朱備鎮九子岩九子寺山門東北側?今屬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塔建於南宋。相傳新羅僧地藏初入九華時曾登臨此地,並在谷口岩石上坐禪修行。他攜帶一條神奇的白犬,相伴而行。白犬名「善聽」.叉稱「諦聽」(一說「四不像」)。這條白犬來九華後亦「悟道成佛」,後人特建此塔以紀念。塔共7級,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塊石壘砌,呈樓閣式,實心方形;塔座高1 96米,為方形折角須彌座,塔基至頂端逐層向內迭減,每層檐角微翹。塔高9米,底邊長2.37米,小巧玲瓏,造型優美。塔身刻雲紋和錢幣圖案,底層正面有拱形洞,內供一尊彌勒石佛;基底下立一小石獅(形似小犬)。塔頂為葫蘆狀,石塔古樸雋秀,整體結構規矩、嚴謹,比例自然而和諧,穩重而秀麗,與有「古城堡」之譽的九子岩渾然一體,相映成趣。又與前山的肉身殿相呼應,奇妙無比。附近有鬥雞石、三斧岩、馬蹄石、垂雲澗瀑布、七布泉等景點。「九子泉聲」向為「九華十景」之一。 【凈居寺古塔】位於青陽縣朱備鎮東橋村青峭灣,屬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因唐代建有凈居寺而名。凈居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火毀,二十八年重建。1940年日軍進山時燒毀,唯石塔尚存。據石塔前石碑偈銘和光緒十七年版《青陽縣誌》所記內容考證,此塔為宋代仿唐建築。石塔由不規則的麻石板塊疊築而成,又稱「疊石塔」。塔高約7米,底層邊長1.8米,頂層邊長0.85米,平面呈方形,共有五級,自下而上逐層向內收縮每級4塊條石豎立,中嵌兩塊巨大石條,每層石板塔沿,翼角飛翹。四面皆有一個壺門,塔頂有一個覆缽式頂蓋。石塔歷經千餘年保持斜而不倒的原貌,簡樸厚重,頗為壯觀。元初詩人陳岩在《疊石塔》詩注中描述道:「無復晨鐘暮鼓聲,慧雲猶護法燈明。佛乘大有支持力,舊塔雖欹不解傾。」清人周斌有詩讚日:「唐時壘頗石,千年尚斜欹」。塔前立有1方石碑,上刻束代僧人撰寫的《九華山凈居古塔偈銘》,共400字,正楷字體,筆跡秀麗。塔近旁有「油鹽池」、「最勝亭」等遺址。塔前有「菖蒲澗」,石縫中生長一種異於一般的菖蒲,芳香襲人;莖長約3.3厘米,有9~24節不等,一般稱「九節菖蒲」。凈居古塔周圍山巒環抱,風景幽美,可眺望五老、天柱諸峰。唐詩人李白登天柱石留下遊蹤,明代姚珏、清代周贅曾詠詩讚賞。電視系列風光片《話說長江》中的「天柱仙蹤」鏡頭即用此景。 【七級金剛石塔】位於青陽縣蓉城鎮金山村,坐落凈信寺門前右側,宋代詩惜希坦壘建,塔為塊石結構、呈四方形的7級石塔,聳立於懸崖峭壁之上。底座1 05x1米,高達4米,凌空矗立,拙樸古雅。左側平岡上有一墓塔,與石塔相對,墓葬規模不同一般,墓碑剝落難以辨認,有人疑為希坦之墓。附近有龍溪橋,建於宋代。三垛兩孔平石橋,完好無損。橋石蔓刻有「丙戌寶慶季秋藍瑁宮宅舍」字樣。 【凈信寺石塔】位於青陽縣蓉城鎮金沖村西約1100米的山凹中,屬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範圍。為方形7層石塔,每層用立方體石柱作塔身.每面刻雕壺門,底層為105×100厘米的方石料座,以上每層逐層縮小,頂為寶葫蘆形尖頂。此塔凌空矗立,十分壯觀。與近旁建於南宋的凈信寺身同期建築。 【路亭經幢】位於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東19公里、青陽縣楊田鄉五梅村境內。經幢為柱形八面體,由白色大理石雕成,通高約3米,石柱高2.1 6米,幢徑1.92米。底座刻成蓮花形,幢頂已倒塌在附近。石柱上部7面有浮雕眾佛像,像高40厘米,寬l6厘米;1面為紀年銘文「大清雍正乙歲薄月吉旦,』(即雍正十三年五月初一),下方還刻有施主姓名。經幢造型別具一格,觀者頗覺新奇。 【喇嘛塔】位於青陽縣朱備鎮九子岩九子寺前。為典型的元代晚期喇嘛塔造型,通高3.88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剎組成。塔基座為7層8面折角須彌座,高l 36米,座身中部矮柱體刻有捲雲紋,其上有2匿蓮瓣組成仰覆蓮座,使塔從八角基座過渡到圓形塔身.自然而富有裝飾性,塔基上為0.9米高的塔身,是一個變形的球體,再上去是一圈覆蓮座,座上為9層相輪,它的頂端承托著飾有雲紋的華蓋,直徑0.58米,頂上豎有葫蘆形塔剎。參見「佛教『寺院『九子寺」條。 【董村石塔】位於青陽縣酉華鄉二酉村董村,建於清乾隆四年(1 739)因塔被一株千年檀樹樹枝壓住,故又稱檀公古塔。石塔3層,六角形,底邊長o.6米,高1.4米。每面開一壺門,第二層僅為2塊石塊支撐,頂為葫蘆狀。底層基石刻「清乾隆四年」款識。 【文昌閣】位於青陽縣沙濟鎮楊梅村。為磚木結構亭闊,閣平面呈六面形,整體外觀為角錐狀。平石台基高0 6米?邊長5.5米,閣體用磚砌成六角形閣壁,共3層,高ll米,每層面闊及高度逐層縮小,2、3層用術板鋪設樓面,設小木梯登臨。閣體外用磚砌低矮圍廊,並彩繪戲文故事。每層分別用立柱支托6個向外飛展的角粱,作六面形翹角檐面,最上層用寶瓶收頂,每個角粱頂端懸掛風鐸。閣內原供奉的關帝、文昌、魁星神像已毀。文昌閣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咸豐年間曾修葺,198l年、1997年又進行。較全面的修繕。亭閣明瓦舒展,紅樓朱閣,雕樑畫棟,平地拔起,翹角凌蘭』氣勢恢宏。現為青陽縣重點文物。 【一天門】路亭。位於青陽縣九華鄉橋庵村。清代青陽縣人陳希器倡建,後由僧心來複興。近年重修刷新。磚木結構,白牆黑瓦,兩落水一開間,長5米、寬3米、高4米,橫跨石板遭,南北門洞開,不封閉,為香客、遊人歇息、避風雨的過路亭。南門書有楹聯:「到此並非門外漢}進來便是個中人。」 【二天門】路亭。位於九華山,甘露寺上、龍池庵下。清代青陽人鮑寧安倡建,同治初年(約1862)復興。近年重修刷新。磚木結構,白牆黑瓦,兩落水一開問,長5米、寬3米、脊高4米,石板道穿門而過,兩側置石凳供香客、遊人休息。正門寫有「二天門」「五九公路」繞過後門。附近有「定心石」、「龍池瀑布」等景點。| 【東崖幽冥鍾亭】位於九華山東崖禪寺西側。建於清同治年問,1982年重修,為東崖禪寺僅存的古建築。亭高10米,為磚木結構、六角形兩層樓閣,建築面積20平方米。鍾亭矗立懸崖之上,凌空欲飛,氣宇軒昂。亭內置萬斤幽冥鍾l座。銅鐘為清同治年間鑄造,當年從山下運到山頂花費了兩個月時間。九華山是「幽冥教主地藏菩薩」的「道場」,故撞「幽冥鍾」有特殊儀式,亭里僧人撞鐘之際,誦念佛號、偈咒和經文,且晝夜撞鐘。大鐘高懸東崖之巔,「聲震十里,悠揚不絕」。古有「東岩鐘聲一杵,聲滿九十九峰」之說。當年還曾以此鍾作告警鐘,預報地震之類。後人詩讚:「密樹藏壘碧,山空應古鐘。高人當晏坐,豈是擬仙蹤。」 【捧日亭】位於天台峰青龍頭上。清乾隆三年(1738)池州知府李嶂建。光緒二十三年(1897)金陵劉益卿重建。亭呈六角形,樑柱、屋頂全為麻石結構,高3米。亭內供有石雕佛像,佛像前有神台和石香爐。亭南側為一平台,四周懸崖峭壁,有鐵欄杆環護。他有《捧日亭贊》,以記其勝。此處是登高覽勝、觀看日出的佳境,故古人將「天台曉日」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步雲亭】位於青陽縣南陽鄉新村項家塘南900米處,建於清嘉慶年阿。建築為磚木結構,民居式,兩落水一開間。亭長5米、寬3.2米、高4米?柱子已剝落。進出二門坊嵌有0.3平方米的青石,均鐫刻「步雲亭」3字。亭內正梁書「嘉慶戊亥年建造民國壬子年重修」,另一樑上書「光緒元年季秋月項姓重修。」 【望佛亭】位於九華街西北風形山白雲村,坐東朝西,徽派建築。清光緒年間建,1927年錢華堂重修。亭為磚木結構,高5米、長6米、寬4米,現保存完好。 【半山亭】位於青陽縣杜村鄉新風村。清光緒年間建,1968年重修。庵廟式亭宇,三間並列,磚木結構。從杜村至九華山。此亭居中,故名「半山亭」。亭內原書名聯一副:「知過客為誰來者請坐,問山程幾許到此平分。」 【碧雲亭】位於青陽縣九華鄉橋庵村大古嶺西、方家沖東。建於清光緒年間。亭為全石結構,屋面石板鋪蓋,高5米,建築面積20平方米,為一路亭。亭近大古嶺,約5公里,山勢險。要,峻峰聳峙,怪石如林,嶺徑遙迤。l【靜波亭】位於青陽縣杜村鄉龍華材「世榮橋」西.始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民國33年(1944)重修。亭長6.5米、寬42米,磚木結構,坐西朝東,南北扇牆對稱開門,亭上刻有「靜渡亭」3個行書字。內牆嵌有修橋碑2方。亭供行人休息之用。現為青陽縣文物保護單位。 【太白書堂】位於九華街芙蓉橋畔,祗園寺大門西南面。唐天寶末(約755),李白游江漢,受友人青陽縣令韋仲堪的邀請,曾在東崖之西、龍女泉側築室讀書賦詩,室稱「太白書舍」,叉稱「太白讀書處」。千百年來,太自書堂歷經滄桑。唐時,書堂為房屋數椽,北宋年間「謫仙書舍尚依然」(宋柯敬之語)。至南宋時,書堂蕩然無存。南朱嘉熙初(約1237),青用縣令蔡元龍訪求遺迹,始建太白書堂於化城寺東側。明永樂年間(約1487)柯志洪、吳讞與僧德侃重修,人稱「太白祠」。弘治、正德年問,理學家王守仁屢詣書堂憑弔,賦有「千古豪人去,空山尚有祠』』的詩句。隆慶三年(1569)毀於火。萬曆二十二年(1594)知縣蔡立身見舊址狹隘,擇地於東崖穸下,重建祠宇3間,東南兩廂,並移石坊於祠前。天啟三年(1623)縣令李如桂又徒建於下禪堂側。後廢。清康熙五年(1666)遷回東崖原址。1925年姜孝維所著《九華指南》一書,刊有「太白書堂」照片,平瓦房3間,西向,前有磚坊。抗日戰爭中被炸毀。1988~1990年,九華山管理處在書堂舊址銀杏樹北重建書堂。l991年9月1日,新「太白書堂」落成。參見「規劃建設?建設?太白書堂」條。 【太平山房】位於青陽縣陵陽鎮所村。明代永樂年間陳盂賢建造。建築呈長方形,坐北朝南。遁面闊五開聞共16.5米,進深三大進共71.6米,建築總面積1172平方米。房宅為磚術結構,房門6個,東西牌坊4對。每進以走廊、廂房、天井相屬,布局嚴謹。正面牌坊高達10米,四柱三樓式,正中匾額楷書陰刻「積善流芳」4個徑尺大字,枋額問磚塑雕飾古代戲劇故事,底座為大理石雕的單層須彌座,樓頂磨磚斗拱出挑,飛檐翹角,氣勢恢宏。兩側馬頭牆與鱗次屋面形成古樸壯觀的景象。內部為抬粱式結構,116根粗壯的圓柱頂粱而立,月粱樅橫飛架。彩繪畫枋穿插其間,柱礎有鼓鏡式、素覆盆式、青腳式。石牆上有尊雕細刻的異卉珍禽圖案,粱間有制竺雅秀的軒蓬頂。前進原建築在清代警火焚毀,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陳氏族人捐資仿原樣重建,並改為學館,以方便鄰近諸生童赴金陵鄉試途宿,兼作義學。時秋浦縣令鍾學題贈「聚德堂」額。咸豐二年(1852)重修,並留有《續捐義學太平山房碑記》,造型結構仍不失明初建築風格。其後進建築技藝更為精湛,雕粱畫棟,浮雕畫枋,山水人物,栩栩如生。後進為2層樓閣,樓前有石砌天井,樓基前措置大理石雕欄,中嵌荷花柱扶欄。石欄兩側有石鼓,外側為登台廳石級,配上下台廳手扶石欄,台廳兩側有樓梯室,樓上廳堂前沿為木製欄杆方格窗。兩端為瞭望閣,供臨窗觀了景。太平山房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明殿】位於青陽縣陵陽鎮所村龍王山南山腳平畈,四甲陳氏宗祠東側。縣誌記載,十三都(今陵陽鎮)明萬曆丁酉鮑楚率同族建。蕭統,世稱昭明太子,為南梁武帝長子,南梁文學家。在其父武帝信佛的影響下,蕭統皈依了「三寶」(即佛、法、僧),受菩薩戒,招僧講說,信佛能文,在安徽沿江一帶留下足跡。此殿為紀念昭明太子而建,民國時毀於戰火:現僅存廟門樓和佛殿,佛像全無。石壁上繪有何仙姑和呂洞賓的畫像,隔牆上畫像已殘損,左壁上兩幅畫像也已殘破,所繪亦為八仙內容。當年鮑楚建殿時,青陽邑侯傅賓書贈「風翥鰲峙」4字,匾額和柱上對聯今已不存。 【劉光復門樓】位於青陽縣杜村鄉西河村(即西館村),為劉光復舊謹,其斗拱處均以精緻的花紋磚砌成.工藝精細。村後虎形山上有吳公墓,保存完好。 【吳襄住宅門坊】位於青陽縣九華鄉老田吳村。建於清康熙年間。門坊已殘損,坊長5米,門寬142米、高5米,橫牆余長2.9米,均為精緻花紋磚砌成,建築式樣別具一格,與村中吳文梓門坊相併列。 【陳良台石坊】原址在九華山麓青陽縣南陽鄉東河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立,為四柱三門五樓式,當路而立。正中坊顴陰刻「聖旨」和「旌表孝義腖良台之坊」9個大字。石坊上還有高浮雕圖案,鐫刻人物及龍、鳳、獅、馬、牛、鹿、魚等形象.形神兼備,活靈活現。1993年青陽縣文化部門將其搬遷至縣博物館門前。【范文正公祠】 舊址位於九華山東北、青陽縣木鎮長山村。據明萬曆《青陽縣誌》載:宋代名臣范仲淹父早亡,繼母謝氏無以為生,改嫁青陽木鎮長山朱氏。當時范仲淹尚在襁褓,隨母育於朱家,及冠始辭去,其從朱氏甚久。清代在長山建有范文正公祠堂,「為屋十楣,有室以奉遺像,有堂以嚴祭享,有廊以居守祀者」(丁黼《范文正公祠堂記》),可見規模甚大,惜歷經兵爨,今已無存。 【通天橋】位於九華山中閔園接弓l庵南。建造年代不詳。橋長7米、寬1.5米、高5米,為單孔石拱橋。橋面由5塊長條麻石整體鋪就,兩邊2條各5米長,中間3條為4米,橋身兩側立有22根石柱欄杆。通天橋橫跨龍凄 (又名閔園溪),溪中怪石萬千,激流碎玉,雪浪翻滾。兩岸萬畝竹林,聳秀堆翠。橋西北端有接引亭,亭上盈聯寫道:「接文人雅士繪書鳳凰古松,引善男信士朝拜天台寶剎」。過通天橋,近有20餘座庵堂精舍,庵堂規模雖小,但周圍環境極其幽靜。 【渡仙橋】位於九華山天台寺前。光緒二十三年(1891)金陵劉益卿捐建。塊石砌成,單孔古石板橋,長20米、寬1.5米。近有「一線天」,十王嘲等景點。 【回龍橋】位於九華山中閔園,鳳凰松西側,建築年代不詳。條石砌成,2孔古石板橋,長15.5米、寬1.5米、高4.2米。石板橋中間為一塊巨石,豎有萬福燈柱。 【迎仙橋】位於九華街祗園寺西側,又稱祗園寺橋,建於清乾隆己卯年(17591。橋系實腹式石拱橋,單孔跨徑7米,全長9.2米、寬5.4米、高5.5米;方柱欄杆,古樸、堅固;橋跨九華溪,為登山公路進人九華街的首座石拱橋。 【義興橋】位於青陽縣九華鄉二聖村,清乾隆二十年(1755)建造。為兩塊條石平橋,橋長3.9米、寬0.8米,橋上寫有『『義興橋 乾隆乙亥建造」字樣。相傳附近舊有義興廟。 【樂成橋】位於青陽縣廟前鎮華陽村石親庵舊址西,清嘉慶六年(1801)朱思誥倡建。橋為單孔石拱橋,跨徑18米,全長20米、橋寬7.5米、高7米;橋麵條石及碑刻已毀,橋上鐫刻「樂成橋」3字。 【善心橋】位於青陽縣廟前鎮六泉村,由六泉口往廟前小徑上。清光緒甲午年(1894)僧心徹募建,蘇繼美及七、八、九都吳宇輝、劉漢章、陳月軒、袁訓之領建。3孔石塊平板橋,6塊橋石;跨徑5米,橋長25米、寬1.7米、高2米,橋墩長6米。 【凈信寺橋】又名龍溪橋。位於青陽縣蓉城鎮金山村老庵,即凈信寺前60米處,為宋詩僧希坦於寶慶二年(1226)所建三垛兩孔平石橋,橋面由33×33厘米長條石拼架而成。橋長5.7米,引橋長4_5米。橋石上刻有「丙戌寶慶季秋藍瑁宮宅舍」、「希坦」等字。南宋高僧希坦曾居凈信寺,工詩吟詠,有九華詩集。橋近旁有7級金剛石塔、古墓塔等景點。清代詩人張物有詩描繪道:「飛雪濺溪橋,松風未寂寥。高僧曾此住,何處覓詩瓢?」【吉慶橋】位於青陽縣廟前鎮平坦寺舊址水口上。明成化年間僧顯玉建。橋為單孔小石橋,長3米、高3米。至今保存完好。橋近旁有一棵大楓樹。 【鮑村橋】叉名駕虹橋。位於青陽縣南陽鄉東河村境內,「陵(陽)南(陽)公路」中心樁號8K+800處,為宋代鮑種德首建,明洪武八年(1375)、清嘉慶年間,鮑伯祥、鮑伯華二人重修。橋為1/2圓弧等截面實腹式3孔古石拱橋,每孔凈跨徑8米,橋身全長34米,凈寬5米,高7.3米,麻砂土面層厚65厘米橋面。兩側設有石砌護欄,已略向內傾,橋面亦略有下沉。 【三溪橋】又名「五洞孔」。位於青陽縣南陽鄉三溪口,原為進人神仙洞的門戶。清乾隆壬申年(1752)陳聖撰倡建,鮑本賢領建。橋為5孔石拱橋,跨徑14米,全長100米、寬4.5米、高15米。此橋已倒塌2孔,不能通行而成為一古迹,為青陽縣僅存最長的拱橋。近有神仙洞,相傳竇真人、張果老及陳摶老祖等來此洞遊歷並修鍊。 【金鎖橋】位於青陽縣南陽鄉南陽村。清嘉慶年間(1796~1820)陳宗貴倡建。 【老坑橋】位於青陽縣南陽鄉清±千村。清乾隆己丑(1769)陳聖修建。 【畢家橋】又名百架橋、柏家橋、百花橋。位於青陽縣蓉城鎮百花村,跨青通河。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9),為長條石拼架的lO垛9孔平橋,長70米、寬1.32米、高3米。1982年改建成4孔水泥板橋,全長32米、寬4米、高36米。 【永安橋】位於九華山西麓青陽縣杜村鄉長壠村。建於宋淳佑九年(1249),為單孔平梁長條石橋,長3.5米、寬1.4米。橋石下游面陰刻「永安橋」3個楷書大字,上游面陰刻「淳佑己酉清明汪良立」等字。永安橋為青陽縣較古老的石拱橋之一。 【高陽橋】位於青陽縣蓉城鎮九華路中段,跨青通河,是銜接縣城東西兩端的重要橋樑。始建於宋淳熙十四年(1187),時以青陽縣令許介故里「高陽」命名。為3孔石拱橋。1954年山洪暴發,橋墩阻水,為泄洪需要,翌年拆除石拱橋,建木質弔橋。1971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1跨拱,長54水、寬8.5米,混凝土橋面,銅筋混凝土花格護欄,置鋼筋水泥樁橋燈。近40年來,高陽橋下河沙里出土大量古錢幣,累計逾5噸;出土的古錢幣上自戰國下至明清達100多種蟎號,上萬個版別,其中三級以上古幣有40多枚,高陽橋由此引起各方面的關注。 【富陽橋】位於青陽縣蓉城鎮九華路東段,跨富陽溪。始建於明嘉慶元年(1522),原名。汪王橋」,嘉靖四藹三年被洪水衝倒後重建,更名「富鼉橋」。清光緒元年(1875),復被洪水沖跨。光緒四年重建2孔石拱橋,孔徑均為8.3米,全長22米、高7米、寬6.7米。至今保存完好。【竹溪橋】位於青陽縣東堡鄉竹溪村東北約900米處。為l拱條石結構橋,橋長2.7米、寬1.7米、高2米。縣誌載,竹溪橋系「明王廷侄造」,為青陽縣較早的小石拱古橋。【南流橋l位於青陽縣陵陽鎮習街。為條石結構3孔拱橋,長45米、寬5米、高7米。始建於宋代,因跨陵陽河.常被洪水衝垮。明洪武年間(1 368~1 399)復建,萬曆《青陽縣誌》有載。後被洪水沖毀,重建於清雍正年問,康熙、乾隆、道光、光緒年間多次重修,橋兩頭嵌修橋記事碑數方。為青陽縣古橋之一。【華西橋】位於青陽縣廟前鎮老街北端。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為條石結構3孔拱形橋,長60米、寬7.1米;橋面欄杆高0.8米。橋頭原有石獅一對。現作公路橋使用。【仁豐橋】位於青陽縣杜村鄉東館村村西。建於明嘉靖元年,為3孔4垛長條石結構的平橋,橋長26米、寬1.1米。橋上刻有「仁豐橋」、「嘉靖元年」、「東館永興劉」等字樣。 【虎踞橋】 位於青陽縣杜村鄉東館村村北。為條石結構3孔拱橋,長37米、寬7.3米,橋上刻有「虎踞橋」3字。橋墩上下游都有分水斧口,造型獨特,較少見。該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 36~1795),重建於光緒年聞,至今完好。【世榮橋】位於青陽縣杜村鄉龍華村。建於清嘉慶十四年(J8()9),條石結構5孔平橋,每孔用3根條石拼:而成。長35米、寬1.65米。橋中孔條自上刻有「世榮橋嘉慶十四年十二月吉日告竣」和「范村羅世顯公堂、宗文羅銘字榮山合造,,等字樣。橋西端為靜波亭。【烏潭橋】位於青陽縣酉華鄉二酉村。明嘉靖八年(152 1))建,3孔石拱橋,跨徑10米,橋長42米,橋寬6米,高7.2米。現作為朝華至二酉公路橋,古橋保存完好。【雙河古橋】位於青陽縣蓉城鎮蓉城路北段,跨東河故道,河水於此匯入青通河。「雙河古橋」為青陽縣「蓉城六景」之一。古橋始建年代無考,清乾隆年問改建成圓弧實腹式3孔石拱橋,孔徑8米,橋長40米、寬6米、高6.9米.橋面有石欄荷花柱分設橋頭兩側,刻有「雙河橋」3字,原為「青(陽)童(埠)公路」上重要橋樑。1 984年加固橋墩,加高護欄,橋上立標誌,禁止汽車通行以保護古橋。如今古橋仍如一道彩虹橫亘在東河上。【五溪橋】位於青陽縣五溪鎮五溪街,跨九華河。五溪橋有古橋與新橋之分。古橋於南宋慶元六年(1200)由邑令傅誠倡建,名日午橋。明宣德三年(1428)被洪水衝垮,景春四年(1453)重建。後屢毀。萬曆四年(1576)知縣蘇萬民重建,改名化城橋。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高氏重建。橋由大小兩橋組成,中間隔一狹長土墩,相距70米。大橋有3孔,跨徑分別為13 8米、16 4米和1 3.7米,全長48.4米;小橋2孔,跨徑分別是l 7.2米和17.8米,全長41.2米;民國23年(1934)修築「殷(家匯)屯(溪)公路」時,利用此橋通車。抗日戰爭期問奉命炸毀,橋墩殘留。民國34年冬修復,為石台墩貝雷式鋼筋木面橋。民國38年,大橋中孔炸毀。1950年2月大橋搶修完工,後屢次改建。橋西有望華亭、元夷堂亭、神師殿,橋東有陽華樓、關帝廟等,現均毀。五溪為九華北大門,從貴池方向或青陽游九華必經此橋。「五溪山色」,向為「九華十景」之一,歷代名賢墨客留下許多題詠。新五溪橋建成前,古橋為「蕪(湖)大(渡口)公路」路橋之一,現古橋全部拆毀,僅剩橋墩,成為遺迹。在古橋址北約60米處,1970年12月建成大、小兩橋聯成一體的新五溪橋。參見「規劃建設?建設?五溪橋」條。【青陽至九華街石扳道】建於明代,由當地農民和石工興建。全長15公里,路寬1.2~1.5米,用長方形花崗岩條石壘成。由青陽縣蓉城鎮對華門經楊沖、西洪嶺、清淘、甲子嶺、柯村、二聖至九華山九華街。古道依山就勢。迂迴曲折,雖數百年無人養護,但少數路段仍保存完好,惠及今人。【南陽至九華街石扳道】起於青陽縣南陽鄉南陽灣焦山.止於九華山九華街。全長20公里,路寬1.5米,途經南陽鄉清千、分水嶺、平田崗,為古石板大道。此路為進入九華山的東南路登山道,行者多為徽歙、江浙方向的遊人和香客。【五溪至九華街石板道】 約建於明末清韌,歷經整修:起於青陽縣五溪.止於九華山九華街,全長20公里.寬1.5米,由麻石條鋪築而成。山道崎嶇,為自西北路登九華山的要道,途經六泉口、廟前、老田、利涉橋、二聖、大橋庵、甘露寺、望江亭抵九華山九華街。往來此路者,除貴池及湖北雀方向來的遊人、香客外,夏秋之交電大通港抵童埠的香客、遊人擺渡至錢。家壠(今貴池市境內),而後轉陸路至五溪,也是從此路上山.今五溪至大橋庵路段巳廢;從一天門至九華街路;段雖為盤山公路截斷數處,但台階尚存。深冬初春,大雪封山,車輛停駛,進山者及山上居民上下山仍依賴這段古道。【九子嶺至九華街石板道】約建於明末清初,歷經整修。起於九子嶺,止於九華街,全長4公里,路寬1米。此石板道位於九華街西,東西走向,自九子嶺盤旋而上,歷松樹庵、白雲觀、香爐石.一路松竹夾道,溪喧鳥鳴;兩側山田峻如梯,小如笠。嶺西峽谷多盆地,峰巒如林,形成特定小氣候,朝暮時分有大面積雲海。取此西南路進山者.多為江西省及東至、貴池方向的香客、遊人。【杜村至九華街石板道】約建於清初,歷經整修。起於青陽縣社村,止於九華山九華街,全長7.5公里,路寬1 5米,為石板大道。途經杜村、西館、東館。今杜村至東館的古石板道被撬.其餘路段完好。此路為進入九華街的西路登山道。【九華街至天台石板道】 約建於明末清初,歷經整修。起於九華街,止千夭台正頂,全長7.5公里,路面1.2~1.5米寬。途經通慧庵、回香閣,至接引庵、通天橋、回龍橋、鳳凰古松,沿途可觀賞「金龜曬太陽」、仙人打鼓峰、獅子峰、弔橋、觀音石、觀音寺、古拜經台、老鷹扒壁峰、玉屏台、一線天、天台地藏禪寺等景點。此段古道高低錯落,或臨懸崖峭壁,或曲徑通幽,沿途三步一廟、五步一庵,寺廟林立;秀峰峻岭,溪流竹海,景景入畫,為九華山景點精華所在。【九華街至肉身殿石扳道】約建於明末清初,民國至今歷有整修。起於九華街白馬亭,止於肉身殿,全長0.5公里,面寬1.5米。此段石板道石質堅,路面好,部分條石上還鑿有荷花和金錢的圖案,賦予佛教色彩。沿途有上禪堂、無量寺、凈潔精舍、廣濟茅蓬等寺院,兩側古樹蔭翳蔽日,夏日蟬鳴如潮。電視劇《西遊記》曾在此拍攝外景。【青陽至大通古道】 由青陽縣蓉城鎮雙河橋經焦家埠、紫竹窠、元橋、粽子店、童埠、河口渡、馬山抵銅陵境內,青陽縣境內長15公里。蓉城至童埠為圩堤沙路和湖灘土路,童埠至大通為石板路。青陽至大通古道為舊時連結山區和長江的重要陸路通道,是從江上而來的遊人、香客、商旅上九華山的必經之路。【青用至陵陽古道】 由青陽縣蓉城鎮九蓮墩經慕闕里、七裡頭、江家祠堂、百架橋、江村、朱備店、東港橋、龍口、牛家橋、將軍廟、釗官莊、分水嶺、建德庄、姚村口、丫楓杜至陵陽鎮。全長37公里,石板路面。沿途山青水秀,景緻迷人。
推薦閱讀:

世界最著名的建築
日本這幾十個島竟把上百位頂級藝術大師的建築、裝置藝術給搬了過來!
建築設計風水破譯(圖文)--每日一則之001
12張照片讓你抬頭看到曾經錯過的建築奇觀
人類為了在地球上留個紀念,造了多少經典建築?

TAG:建築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