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穴位】中醫取穴基礎知識

【經絡穴位】中醫取穴基礎知識冬韻如歌腧穴(穴位)的定位方法可分為以下4種:1、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稱「骨度法」,即以骨節為主要標誌測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並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為定穴的標準。但分部折寸的尺度應以患者本人的身材為依據。骨度分寸法(前面觀)

骨度分寸法(背面觀)

骨度分寸法(側面觀)

2、體表標誌法:體表標誌可分為固定標誌和活動標誌兩類。①固定標誌:是指利用五官、毛髮、爪甲、乳頭、臍窩以及骨節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為取穴標誌而言。比較明顯的標誌,如鼻尖取素髂;兩眉中間取印堂;兩乳中間取膻中;臍旁2寸取天樞;腓骨小頭前下緣取陽陵泉。②活動標誌:是指利用關節、肌肉、皮膚,隨活動而出現的孔隙、凹陷、皺紋等作為取穴標誌而言。如取耳門、聽宮、聽會等應張口;取下關應閉口。現將基本的體表標誌分述如下:(1)頭部髮際:頭髮分布區的邊緣。位於前額上的橫向邊緣,稱前髮際;位於後項部的橫向邊緣,稱後髮際。發角:前額兩旁,當前髮際與鬢髮前緣會合成角處。下對顴弓中點。曲角(曲周,顳顬):額旁顳部頭髮邊際向前成弧形突出處。眉心(眉間,闕中):前額正中線上,當兩眉頭之間。眼眶:為一個四稜錐形的骨性腔,外口稱眶緣,在眶上緣的內1/3折點處有眶上切跡(或眶上孔);眶上緣上方有隆起的眉弓。眶下緣中點直下方,可摸到眶下孔。眶上切跡、眶下孔、頦孔一般均位於目中線上。人中溝(水溝):上唇表面正中的縱行凹溝。鼻唇溝(巨分):由鼻翼旁伸延至口角外側部的圓弧形淺溝。顴弓:循顴骨向後至耳前的弓形突起。下方凹陷為顳下頜關節,張口時可觸摸到下頜頭在關節窩內轉動。下頜角(曲頰):下頜骨的下頜支後緣與下頜體會合成角處。耳尖:外耳上緣最高點。一般位於眉梢與枕外隆凸的連線上。耳根:耳郭附著部。其上端稱耳根上點,下端稱耳根下點。耳垂:外耳下端的無軟骨部分。耳屏(耳珠):外耳門前方的瓣狀突起。顳骨乳突(完骨):顳骨後下部,外耳後方的圓形突起。表面粗糙,有胸鎖乳突肌、頭夾肌、頭長肌附著。其尖端突向下前方,與耳垂處於同一水平面上。枕外隆凸:枕骨後表面中央的隆凸。(2)頸部喉結(結喉):頸前中央,甲狀軟骨前緣隆起部,男性青春期後此處高而顯著,吞咽時作上下移動。在喉結上方摸到的凹陷為甲狀切跡,甲狀軟骨上緣正對第四頸椎。胸鎖乳突肌(纓筋):頸側部肌肉,起自胸骨柄和鎖骨胸骨端,兩頭會合後斜向後上方,止於乳突部。當頭轉向對側時,隆起尤為明顯。《內經》稱「嬰筋」,主要指胸骨頭部分。《類經》張介賓註:「《說文》曰:嬰,頸飾也。故頸側之筋曰嬰筋。」第七頸椎棘突(大椎):由於項部肌肉多,頸椎棘突又短,所以除第七頸椎棘突呈明顯隆起外,其上方棘突一般不易被摸到。有時這裡可呈現兩個突起,上面一個為第六頸椎棘突。有時可摸到三個突起,中間一個為第七頸椎棘突。第七頸椎,其棘突較長,向後平伸,尖端不分叉。為項韌帶附著處,當頭部前屈時,棘突部隆起更為明顯,並能隨頭左右活動。(3)胸腹部胸骨上窩(天突):胸骨柄上緣,頸靜脈切跡上方凹陷處。胸骨角(璇璣):胸骨上窩之下,胸骨表面的第一個隆起,是胸骨柄下緣與胸骨體的結合部。兩旁為第二肋軟骨。胸骨下角(歧骨,胸肋角):胸骨體下端與左右兩側的肋弓下緣所形成的角,一般約呈90°,矮胖者常大於90°。後當第九或第十胸椎椎間盤水平。胸骨劍突(蔽骨):胸骨下端的小骨片,形似鳩尾,長短不一。鎖骨(巨骨):內端與胸骨構成胸鎖關節,外端與肩峰構成肩鎖關節。通過鎖骨中點的垂線稱鎖骨中線,與乳頭線相似。鎖骨下窩(雲門):抬臂時,當胸大肌與三角肌間呈現凹陷。鎖骨上窩(缺盆):鎖骨上方的凹窩,由鎖骨、肩胛舌骨肌及胸鎖乳突肌圍成。施沛《經穴指掌圖》:「結喉下巨骨上,缺陷處若盆也。」肋間隙:第一肋前面常被鎖骨遮掩,其下為第一肋間隙。上下兩肋之間的空隙,一般上位肋間隙較下位為窄。胸部穴即按肋間隙定位。第1~7肋與胸骨直接相連,第8~10肋軟骨與上位肋軟骨借結締組織相連而成肋弓,其下方為腹部。季肋(季脅):第11~12肋(浮肋)前端的遊離部。乳頭:男性常位鎖骨中線的第四肋間隙或第五肋骨上。距胸前正中線10厘米。女性的位置變動較大,未育女青年大多位於第五肋骨,中年婦女大多位於第六肋骨。乳頭距鎖骨中線外0~4厘米不等,年齡越大越偏向外側,但主要集中於0~2厘米處。乳頭四周的棕色皮膚稱乳暈,直徑約5厘米。臍窩:常位於兩髂嵴最高點連線稍下處,相當第四腰椎水平。臍部無皮下脂肪,臍窩越深表明腹壁皮下組織越厚。恥骨聯合部(曲骨,橫骨):恥骨聯合上緣和恥骨嵴(恥骨體厚而粗糙的前上緣)。當腹股溝內側可觸得恥骨結節,再向內為恥骨嵴。髂前上棘:髂嵴前端的突起,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起於其上。(4)背部脊椎棘突(椎節):胸椎棘突,在前俯時隆起明顯,最高點在第六與第七胸椎。腰椎棘突之間肌膚略呈凹陷,肌肉越發達凹陷越明顯;最低點在第三腰椎。第1~4骶椎棘突在成人時已形成3、4個結節,第5骶椎已無棘突,所以總稱為「二十一椎」。肩胛岡(肩上橫骨):肩胛骨背面的高嵴。它與前方的鎖骨共同圍成內連頸根的肩上區,肩胛岡內側端與第三胸椎棘突相平。岡上窩(肩解):肩胛岡上方的凹陷。較深。岡下窩:肩胛岡下方的凹陷,較淺。肩胛骨內側緣:對向脊柱的內緣。肩胛骨外側緣:對向腋窩的外緣。肩胛骨上角:肩胛骨上緣與內側緣的會合處,約平對背部的第二胸椎椎體和第二肋骨上緣。肩胛骨下角:肩胛骨下端,一般達第七肋骨(或肋間隙)。髂嵴:髂骨上緣的弧形隆起。最高點約平第四腰椎棘突。髂後上棘:髂嵴後端。瘦弱者呈隆起頭,年青或肥胖者皮膚表面呈現一凹陷。為骶髂關節中心點和第二骶椎中部的標誌。骶後孔:骶骨背面的四對小孔,為八髎穴所在。骶管裂孔(腰俞):骶尾關節上方正中呈凹陷處。當頭部前屈時,可摸到明顯隆起的第七頸椎棘突(大椎)。兩手垂於軀體兩側時,兩肩胛岡連線平第三胸椎棘突,兩肩胛骨下角連線平第七胸椎棘突。第十二肋與豎脊肌外緣交點,相當第一腰椎水平。兩季肋下緣連線平第二腰椎棘突。兩髂嵴最高點連線平第四腰椎棘突(十六椎)。兩髂後上棘平第二骶椎(十九椎)中部。(5)上肢肩峰(髃骨)部:肩峰外側緣與肩胛岡連續處的突起。三角肌:起於鎖骨外1/3、肩峰外緣和肩胛岡下緣,由前、後、外三面包裹肩關節。形成肩部圓隆外貌,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肱二頭肌(臑肉):長短兩頭起自肩胛骨,向下各成一肌腹,多於臂下1/3處相合,再形成一紡錘狀肌腹,止於橈骨粗隆後部。腋窩:上肢內面與胸壁相連處的凹陷部,胸大肌下緣組成腋前襞,大圓肌和背闊肌下緣組成腋後襞。腋紋頭:沉肩合腋時腋前紋頭為腋前皺襞的頂端,腋後紋頭為腋後皺襞的頂端。肱骨外上髁:肘外側面上方隆起。上續臂外側肌間隔的凹溝,溝前方為肱橈肌和肱肌,溝後方為肱三頭肌內側頭。肱骨內上髁(肘內大骨):肘內側面的隆起,大而顯著,位較外上髁稍低。在肱骨內上髁的骨溝中可觸及尺神經。肘尖(尺骨鷹嘴):肘後的明顯突起。伸肘時,肘尖與肱骨內、外上髁三點在同一直線上,屈肘成90°時,此三點成一等腰三角形。肘橫紋:屈肘時出現的橫紋,與肘尖高度相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臂內兩筋):用力握拳屈腕時,腕臂屈側面的肌腱明顯突出。掌長肌腱居腕的正中部,其外側為橈側腕屈肌腱。尺側腕屈肌腱:掌長肌腱內側為較深位的指淺屈肌腱,再內側為尺側腕屈肌腱,腱索止於豌豆骨。腕橫紋(腕掌屈紋):一般有2~3條。①腕近紋約平尺骨頭。②腕中紋兩端平橈骨莖突和尺骨莖突,相當於橈腕關節線。③腕遠紋微凸向於掌,通過腕中關節線的最高點,相當於屈肌支持帶的近緣;在該紋外1/3折點處可摸到舟骨結節;該紋尺側端的突起為豌豆骨(掌後銳骨)。一般所謂腕橫紋多指腕中紋。魚際:拇指後方掌面肌肉所形成的隆起稱「魚」或「手魚」,其邊緣稱魚際。又其他肌肉隆起處也可稱魚。一般將拇指後的掌內隆起稱作大魚際,小指後的掌尺側隆起稱作小魚際。掌橫紋(掌屈紋):手掌麵皮膚的明顯凹痕(皮紋),主要有三條:①魚際紋(掌近紋):位於大魚際隆起部的尺側緣,斜向第二掌骨頭平面,與掌中紋相合。②掌中紋:由第二掌骨頭平面斜向手掌尺側;食指完全屈曲時,指尖正對此紋;有人缺如。③掌遠紋:從第二指蹼近側1~2厘米處,沿第三、四、五掌骨頭平面至手掌尺側;手指完全屈曲時,第三、四、五指指尖正對此紋。少數人掌中紋與掌遠紋連成一線。本節:掌指關節隆起部,由掌骨頭與近節指骨底構成(包括關節囊所覆蓋處),其背麵皮紋較多。赤白肉際:手掌面與背面交界處。掌背麵皮膚顏色較深,故稱「赤」;掌而較淺,故稱「白」。正當赤白皮膚移行處,故稱「肉際」。指甲角:指甲基底部月牙形凹溝(指甲輪)的兩側,指甲根和甲側緣表面的上皮皺襞彎曲成角處。(6)下肢部股骨大轉子(髀樞):臀部外側股骨大轉子隆起部,位於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之間的連線上,當臀大肌隆起與闊筋膜張肌隆起之間的凹陷處。臀橫紋(臀溝):臀肌下緣的皺襞,深面有坐骨結節。縫匠肌(股內大筋):起於髂前上棘,止於股骨粗隆內側部。股骨內側髁(內輔上):股骨下端內側面的隆起(較外側髁明顯)。脛骨內側髁(內輔下):脛骨上端內側面的膨大部(較外側髁明顯)。髕韌帶:髕骨下方肥厚而堅硬的韌帶,為股四頭肌的延續部分,兩側凹陷稱「膝眼」,可觸到膝關節面(膝中)。膕橫紋:屈膝時膕窩中的橫紋。脛骨粗隆:脛骨上端與脛骨體接連處前面的三角處粗隆,有髕韌帶附著。脛骨前緣:小腿前面沿脛骨粗隆而下,可摸到脛骨體前緣和內側面,緊貼皮下,微彎行,直至踝部。前緣外側隆起由脛骨前肌和趾長伸肌、拇長伸肌組成。腓骨頭(成骨):腓骨上端膨大部。外踝:腓骨下端外側面膨大部,比內踝稍下而低下。後方可摸到腓骨長、短肌腱。內踝:脛骨下端內側面膨大部,比外踝稍高。內、外踝前方由內向外可摸到脛骨前肌腱、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內踝下方一橫指處可摸到跟骨載距突。跟腱:小腿後面有肥大的小腿三頭肌隆起,向下延續為跟腱,止於跟骨後面。舟骨粗隆(然骨):足舟骨內側面的圓形粗隆,通常位於內踝與第1跖骨頭內側的連線上。第五跖骨粗隆(京骨):足背外側面,第五跖骨體外側的隆起。一般位於小趾端與足跟後緣之間的中點處。本節:跖趾關節隆起部,由跖骨頭與近節趾骨底構成。趾甲角:趾甲基底部月牙形凹溝(趾甲輪)的兩側。覆蓋於趾甲根和甲側緣表面的上皮皺襞彎曲成角處。3、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礎上,醫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稱「指寸法」。因人的手指與身體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臨床上醫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參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況適當增減比例。一般有下列幾種:(1)中指同身寸 以中指末節的長度為1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時,中節內側兩端紋頭之間作為1寸。這種方法適用於四肢及脊背作橫寸折算。(2)拇指同身寸此法 見於《千金方》,說:「中指上第一節為一寸,亦有長短不定者,即取於大拇指第一節橫度為一寸」。即指拇指指關節之橫度作為1寸。(3)橫指同身寸又稱「一夫法」, 也就是將示、中、環、小指相併,四橫指為一夫,即四橫指相併,以其中指第2節為準,量取四指之橫度作為3寸。此法多用於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橫寸。手指比量法必須在骨度規定的基礎上運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則長短失度,骨度分寸與指寸在臨床應用中應該互相結合。

4、簡便取穴法: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簡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兩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壓在另一手腕後高骨的正中上方,當示指尖處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勞宮,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壓在掌心的第1橫紋上,就是本穴。附:快速找到人體的各個穴位 http://blog.163.com/xw_zn/blog/static/282861702014424111242119/


推薦閱讀:

中醫外治毒蟲蟄傷
中醫拔罐需謹慎
中醫巧妙認識生態人體--經脈聯絡表裡上下
在更高的層次上領悟中醫-徐文兵
這個世界還真不能缺少中醫

TAG:知識 | 中醫 | 穴位 | 經絡 | 基礎知識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