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食糧
佛使比丘
英譯導言
在佛使比丘審察過這本書後,很清楚地,書名和文中所隱含的比喻都會恰當地譯成英文。書名:「Ahan chai」其實可以翻譯成好幾種方式──「心的食糧」、「心靈食糧」或「精神食糧」,我選用了最後一組名詞,因為它最接近原義,而且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把它改成更有趣的書名。
本書是討論不同的食糧,這些食糧是用來滋養思想以及超越一般思想的禪定。在文中佛使尊者不斷地區分物質和精神的「食糧」,他透過種種的教示和例證,討論什麼是感官物質和精神的「飢餓」,本書整個主題在說明兩種食物的不同需求,以及這不同需求所追尋的或因之而衍生出來的價值觀。佛使尊者所說與食物有關的明喻和隱喻都非常清楚,而且由於它們是如此地貼切,因此,可以用來作為教材。
在討論兩種「飢餓」時,很自然地,也摻雜說明物質和精神上的「飽足的」、「滿意的」以及「過膩的」這些形容詞的意思。在英文里,有時我們指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說些什麼,叫「廢話」(full of it),但泰文中沒有相類似的片語,比較符合佛使尊者所說的辭意,是指那些只對物質慾望感到滿足的人,常常忽略他們精神上的需要。
在本文中,佛教專有名詞改用上座部的巴利語,而不是用大部分人較習慣的梵語,例如「法」用Dhamma而不是Dharma,「業」用Kamma而不是Karma,「涅槃」用Nibbnna而不是Nirvana。
非常感謝佛使尊者留給我們的豐富教導,這是最偉大的禮物;也很感激他在我訪問泰國南部期間,為我犧牲時間。他圓寂於一九九三年七月,我希望這本小冊子的再版,能使他的教法更加延續下去。
感謝班雅特(Banyat)法師、蘇投爾(Sunthorn)法師以及芝加哥佛法禪修中心的建議,使此書能翻成英文;特別感謝瑪麗柔蒂(Mary Roddy)堅定的協助和鼓勵;也要感謝恰寧細(Chalermsee)、諦爾昧達(Teal Metta)以及我無法一一列舉的所有的老師。
葛蘭特.葉.歐森( Grant A. Olson)
北伊利諾大學東南亞究中心
物質快樂與精神快樂
1
所謂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外在感官的滿足是來自世俗、物質的食糧;而最高的喜悅,則是來自不受物慾干擾的寧靜心靈,它是由法食所滿足的。
2
不論以世俗的角度或「法」的角度來看,生命的目的在於達到文明最高的境界,因此,生命必須汲取世俗的和「法」的兩方面的食糧,如果僅有其一,那麼生命是不完整的。
3
物質的快樂不難獲取,精神上的快樂卻是不易得到;物質的快樂容易感受和察覺,而精神上的快樂卻難以捉摸。然而,只有少數人接受這個事實,因為他們認為只要獲得物質上的快樂,心靈也必然會感到快樂,而且,他們篤信世界上除了物質快樂之外,並無其他的快樂存在。
4
物質或世俗的快樂必須不斷地「吃」、「喝」才能維持,但只有為了停止飢餓之苦時,才是真正需要去吃、喝的;相反地,精神上的或「法」的快樂不需要靠吃、喝就可以獲得。
5
崇尚物質及世俗快樂的人認為「心靈屬於肉體」;而崇尚「法」的精神的快樂者,認為「肉體屬於心靈」;前者僅知半個世界,而後者則認識了整個宇宙。
6
追求物質快樂的人,必須不斷應付他的慾望,直到滿足為止;而追求精神快樂的人,則可以用控制感官來超越饑渴,直到感官慾望消失與平穩下來。
7
前者為了因應飢餓的需要而汲汲營求事物,並且把它當作是一種快樂;後者則以減少、降低飢餓的需要為樂;前者以為愈能滿足慾望愈好,後者則認為愈是超越慾望愈好。
8
凡是沈溺於物質快樂的人,會樂於不經思索便屈服於慾望中,他們會呼朋引伴,只為尋找這樣的快樂,因為除此之外,他們不知道有什麼是更美好的。
9
只尋求滿足慾望的人,即使是應合了他的慾望,心靈依然無法感到滿足,他們仍需要可望而不可及之新奇事物的刺激,他們所體驗到的不過是吃時的短暫快樂,以及從飢餓之苦中得來的一時解脫。
10
陷在物質快樂中的妄想者,經常抱怨業障太重或運氣不佳。當他生病時——這原本是身體上偶爾會出現的情況,他們卻要說成是無與倫比的霉運;當追求那遙不可及的好運遇到挫折時,他們就歸咎於世上毫無公理,只有殘酷的命運。
11
凡是被物質蒙蔽心靈的人,終究會向劣根性屈服,而且與世界為敵,他們心中充滿著一種自認為難以超越的永恆業力,他們所能做的,只是忍受折磨及咀咒惡運。
12
即使那些崇尚物質享受及喜好享樂的人,自欺地以為這種快樂O時髦的、實在的,上天也非常清楚他們是在欺騙自己,打妄想而已。
13
有些人在每天的生活中,常常搖擺於哭笑之間,他們的心靈不斷地處在高亢和消沈中,他們根據荷包的膨脹和收縮,或以是否有能力得到他們所想要的,來決定心情的上下和起落。
14
這一類的人只剩下很少的意志力,凡是他們所能感受到的,都歸因於「心靈屬於肉體」,也就是說心靈只是肉體的偶發之念,因此,當他們一體驗到物質上各方面的快樂時,就認為那已是至高無上的「快樂」了。
15
即使這些人偶爾會想到精神的快樂,也僅只是當成為了達到物質快樂的一般參考而已。他們所謂「精神的快樂」和真實的快樂完全不同,因為當他們的心不斷地搖擺時,精神上怎能有真正的快樂呢?不論他的心靈是高亢或消沈的,都只是不同形式的精神折磨和壓力而已。
16
凡是沈溺於財富、地位、名聲及交際應酬等物質享樂的人,心靈必然會達到某種高亢;一旦他們財富消失、職位下降、不受重視或令人厭煩時,他便會意志消沈;但是不論是二者中的那一種,都會以同樣的力量干擾情緒及心靈。
17
人們一旦獲得他想要的,就會變得煩亂不安!如果不能獲得他所要的,也會煩亂不安!一旦生活中瀰漫著黑暗,便會認為尋求快樂就是「涅槃」。事實上,這些人還無法由痛苦中掙脫出來,他們所經歷的快樂不過是一種束縛他們,使他們陷入深淵的假相罷了。
18
具有慧眼的人,能如實地看清世俗肉體的或物質的快樂本質,他們知道當你被矇騙及單取一個領域的食糧時,是怎麼一回事,只了解快樂的一個領域就如同只了解半個世界一樣。
19
凡是真正認識這個世界的人,會對「法」的快樂及真正的精神快樂表示敬意,他們把物質及外在的事物看成只是權宜之計,而且他們了解,人只是恰當地運用這些外物來尋得精神上的快樂罷了。
20
凡是明暸這個世界的兩個領域的人,必然確信「肉體屬於心靈」,因為和心靈相比較,肉體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必須得依賴心靈,心靈的力量永遠是首要、穩定並且崇高至上的。凡是明暸世上兩個領域的人,必然明白追求精神食糧是比較好的。
21
心智不容易成長和開拓,而且它不斷地發展,直到證得涅槃為止,當真正到達這種解脫時,即成就了至高無上、無窮的快樂。
22
物質上的快樂是無法使人進步的,充其量只能在消耗色、聲、香、味、觸及法等六塵之後,感到滿足了胃口及身體變得肥胖罷了。
23
無論在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沒有人能因世俗的東西就心滿意足,因為在世俗的領域裡,滿足必須以「不滿足」作為燃料,一旦滿足了,歡樂也隨之結束。不論再怎麼費力找尋,都無法平息「慾望之火」,因為每當這些火焰才開始平息,就又再開始尋找更多的柴火——根本沒有留下時間去體會真正的滿足。
24
追尋精神的食糧是有價值又榮耀的行為,它能實現崇高的理想,較之於追求物質的滿足,它是更難、更值得尊敬、更令人愉快及寬心的事。
戰爭與和平
25
追求物質的快樂導致戰爭,追求精神的快樂則帶來和平。只要這個世界繼續崇尚物質主義及追求物質的快樂,和平就會無望,儘管成立再多的國際和平組織,也於事無補。
26
崇尚物質的人最重視他的軀體,寧可犧牲一切來飽足它;重視精神的人則看重心靈,寧可犧牲一切以換取心靈的祥和、平靜。
27
一味追求物質的人,必會和他人有所衝突,因為物質快樂是來自利用他人,或仰賴外在因緣環境所獲得的。因此,有自私就有衝突。
28
戰爭是個人私利的衝突,這衝突是因為不同的世俗快樂觀所造成的;而世界性的戰爭則起源於各國間私利的對立。
29
追求精神快樂的人不會與人起衝突,因為他不會要求別人,也不依賴別人,只會為別人犧牲。
30
個人或社會的衝突,經常會演變為戰爭,但這戰爭絕不是追求精神快樂者所造成的,因為烈火絕不會源於冰冷之物。
31
追求物質食糧是簡單、膚淺的,而且它會導致戰爭;尋求精神食糧則是困難而且深奧的,它將導向和平。而由於世上大部分的人只是盲從他們的直覺或劣根性,因此,有時候世間所呈現出來的與觸目所及的,似乎只有物質主義存在。
32
有一天,人們將無法再激發靈感,也找不回追尋精神食糧的途徑。最後,除了自私及慾望之外,人類的心靈將是空虛的,而這也將是烈火大肆凌虐地球的時侯了。
平衡的鉛錘
33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人追尋精神上的快樂,然而,這極少數的人就像鉛錘一樣,牽制著這個世界,使它不致於為黑暗時期的最後烈火所吞噬。
34
追求精神快樂的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對別人說:「我們代表著那防止你們太快跌入火海的平衡力量,如果連我們都像你們一樣的話,這個世界會瓦解得更快,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決定要堅守自己崗位的原因。」
35
在過去的年代裡,佛陀是追求精神快樂的主要領導者,他被看作是「至尊」,而且因為「法」的力量,使他成為後代人們的依歸。他所宣揚的教法幫助世界走上正軌,免於分崩離析,即使是那些沒聽過他的名字的人,也曾受益於他的教法。
36
如果這個世界,就像時下的人們所做的一樣,漸漸地摒棄追尋精神食糧,轉而求取更多的物質快樂時,佛陀也無能為力了。
37
即使有憎恨走在精神之道上的人,只要佛教徒繼續地重視追尋精神上的快樂,我們就可以說,佛陀的法脈就能持續不中斷,這種精神上的追尋卻像鉛錘一般,能指引出自身安定的方向並且維持整個世界的平衡。
38
真正的佛教徒必須深信肉體屬於心靈,滋養精神比維持肉體更重要;而且他們必須重視宣揚追求精神的教法,以嘴巴或儀式弘揚佛法,並無法使人成為真正的佛教徒,因為真正的佛教徒不會是唯物主義者,也不是完全的唯心主義者。
39
一個阻礙他人進步的佛教徒,遠比一個非佛教徒更危險!當黑暗時代來臨時,只有那些追求精神食糧而有功德的真正佛教徒能夠活下去。
「法」的食糧
40
世俗與「法」是不同的,因為前者追求物質主義,後者則致力於從物質主義中解脫出來,而也正是這種解脫,提供了精神的食糧。
41
肉體需要世俗的食糧,心靈則需要「法」的食糧。那些將心靈擺在第一位,把它當成是協調身體功能者的人,只以最節省的方式維持肉體基本所需,除此之外,都把時間用在追尋精神食糧上。
42
超脫物質主義之道是件很難理解的事,因為通常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物質主義的奴隸。許多人大肆揮霍物質以期提高自己的地位,並且在人群中突顯自己,他們認為自己掌控著物慾,而且已經不受物慾所役,卻沒有人意識到,這種種的悲哀正是來自於對物質主義的執著,而這悲哀是因為物慾的影響已超過了心靈,他們根據那些無謂的妄想而蔑視心靈的重要。
43
當心靈愚痴的主人沈溺於物質的享樂,使心深受毒害時,心也就失去了平靜,因為心靈的主人忽略了要以它所需要的特別食物來滋養它,所以人也不可能擁有真正平靜的心。
44
所有的劣根性都在蠱惑我們去追求權力和慾望,因此當劣根性徵服我們時,心靈就無法顯現出正常狀態或高貴的本性。人們不停地忙碌,只是為了滿足低層次的感官享受,或是我們所謂的物質上的享受。
45
人一旦缺少精神食糧,即使是最基礎的精神食糧,他也無法領會或維繫精神上的快樂,生命會莫名其妙地變得消沈和可悲。
46
只有嬰兒無法為自己想到精神方面的事。唯有研究「法」才會對我們有益,「法」的研究就如一門學問,是心靈的基本食糧之一;第二步牽涉到自己對這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接下來便是得到喜樂與寧靜。當證得涅槃,而且能把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時,才能說是發展圓滿。
47
研究教法首先使我們明白,就生命而言,有肉身與法身兩種層面。父母的照顧使我們身體茁壯,蔬菜、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等多種因素,也促進我們身體的成長;但法身則關係到我們身、口、意的整體健康。這兩種層面是解脫的基礎,它們維持、滋養了所有的成長。
研究教法的益處
48
研究教法使我們逐漸了解到,如果只有滋養肉身,不過是填飽生命的一半,而另一半的心靈仍是營養不良。這樣的結果造成虛有其表的健康,而心靈仍是困惑、憂慮且貧乏的。
49
孩提時代因為有人照料,我們幾乎不曾面對憂慮,而且也還沒成長到能夠全然體驗到感官的需求。一旦長大成人,就時常生起憂慮,因為我們的肉身和法身失去平衡──肉身成長了,但法身成長的腳步卻趕不上它。
50-
總而言之,研究教法使我們明白,為了利益法身,我們應該實踐教法,否則我們另一半的生命就會死去。一旦我們熟知這些教理,便能應用這些知識來滋養心靈,而這便成了我們修行的基礎,這些教法構成了正知見,也是我們修道初期的曙光。
51
研究教法是控制及克服感官慾望的主要因素,當感官慾望被克服之後,便能體會到日益增加的寧靜和體悟力。寧靜來自於平息感官慾望,而體悟真理的力量,則來自於開啟因情緒挫抑,被蒙蔽已久的心窗。
修習戒定慧三學
52
根據佛教的說法,只要我們能除惡行善,便能克服感官的慾望,在這之後,我們就要尋求凈化心靈的方法,遠離顯而易見及隱晦不明的苦因,這些苦因包括所有不斷形成的壞習慣。
53
換句話說,要克服感官慾望的力量就要控制言語和行為,這就是「戒」;能控制自己的心就是「定」;以此訓練有素的心,體證並清楚明白深刻難懂的真理,就是「慧」,只有這種智慧能把感官慾望導向正當的途徑。
54
控制慾望給予心靈喘息的機會,使心靈免於受意念的疲勞轟炸,我們也因此能免於受好、壞意念的支配。以控制慾望得來的寧靜,作為心靈的食糧,這食糧能使我們的修行達到更高的層次。
55
當人可以獲得穿透紛亂、幻相及蒙蔽住心,使心靈無法看清楚真理之現象的洞察力時,這種洞察力就可以將各種幻相連根拔起,除去因誤解而產生的疑惑或因被誤導產生的困擾以及瞋恨和迷惑,使心靈達到無上的光明、安定與寧靜。
56
僅僅是研究「法」,只能得到由推理得來的臆測和假設的知識;那些在研究中體驗到真理的人則能獲得深入的洞察力;而真正地修習佛法,是要能穿透無明的簾幕。
57
這真是奇妙啊!心靈紛亂的人能借著敞開心胸、聽取別人的教導治療自己,他們能持續治療並觀察自己,直到他們逐漸克服自己的困境。
58
明白自己受困於人生的問題,且持續地被(根本或細微的)妄想所拖累的人,借著自我思考或就教於有經驗的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人一旦能正確地檢視自己的處境,就能克服問題,獲得清楚的洞察力,並且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59
深入的洞察力導源於克服困難,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滋潤,它來自於我們有效解決問題後所生起的自信。這種深刻的洞察力是一種很高的層次,比一個聰明的推銷員所擁有的機智還要寶貴,甚至連崇尚物質主義的人,都會承認這種洞察力可以帶來快樂。
60
真正的藝術家借著看清自己並成功地克服困難的目標以尋求快樂,藝術家們並不滿足於他們所得到的金錢或獎品,因為這些只不過是商品罷了。
涅槃的滋味
61
涅槃是洞察力的結果,它提供了完全看透人生問題的精神食糧,在初期這種洞察力可以被稱為「見道」或「入流」。
62
當心靈不斷受到滋養而證得涅槃時,人便已消除所有的染污和盲從,而以涅槃的甘露來滋養心靈。寧靜便是涅槃的滋味!而寧靜的心便可提供其他事物食糧!
63
寧靜意謂著一種來自心靈的平靜,此時心靈已達到涅槃或一種開放、「空」的境界,這境界造成解脫,解脫是一種超越所有事物的情境,它超越身心、超越限制身心的所有理則,除非在假想的狀況下,它是沒有人可以設限的。
64
當沐浴時我們感受到水的清涼,當心靈達到最終的目標時,它便感受到涅槃的寧靜。這種寧靜是一種殊勝、最高層次的精神食糧。
65
一旦我們有了深刻的洞察力,所有心裡上的晦暗都會一掃而空,而且能體驗到涅槃的寧靜。這種感覺很難使一般人明白,也很難用言語描述,雖然我很想告訴你,卻不知道該如何來說它。
66
不要輕率地談論涅槃的滋味,因為即使是獨處的感覺或定的初期階段都很難用語言形容,或說出來。因為這些滋味是不同尋常的、奇妙的,並且異於一般人的體驗。
67
從未嘗過甜味的人是無法形容甜的滋味,他們只能到處說:「甜的,甜的。」這種滋味很難說明,就像涅槃的滋味一樣。涅槃的滋味要比你舌頭上嘗到的滋味更難解釋,不論是用比喻還是假說,都無法表達這種感覺。
68
從未嘗過甜味的人,不應該斷言甜味不存在世上。他們應該找一些糖來嘗嘗,看甜味到底是什麼滋味?相同地,尚未證得涅槃的人也不應該否認涅槃的存在,應該努力使自己能嘗到它的滋味。
69
大海與陸地的交接處只是一線之隔,然而,魚卻無法知道或想像陸地上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涅槃就像一座避難的島嶼,卻很少人願意奮力游向它,這就像被網捕到的鳥一般,很少能逃出獵人的手掌心。
70
沈溺在世俗中的人,只知道物質世界及慾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物質或世俗的食糧。當你只知道這個層面時,就像魚拒絕相信有陸地一樣,拒絕相信有出世間的存在。
71
要登上陸地,就需吃我們已談過的精神食糧。時下很少人對這精神食糧感興趣,因為很少人知道有「陸地」的存在,或者想登上「陸地」。
72
精神食糧有多種的層次和不同的滋味,因此很自然地,無論何時,人們總是到處品嘗,而且吃下他們所想要的不同食物。然而,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有些人並不像他的同伴一樣地沈溺在世俗里。
73
想像我們現在正置身海邊:當有些人上下浮動以保持頭在水面上時,有些人已從沈溺中走出,試著找尋岸邊。假如我們將這些人看得更清楚些,可以發現有些人在找尋岸邊,有些人可以看到岸邊,有些人正向岸邊游來,有些人已經接近岸邊了,有些已經站在淺海,而有些人則已順利上岸走上沙灘,安適地坐著。你是屬於當中的那一種呢?沒有人比你自己更能回答這個問題!
74
只要佛陀的教法常在,就永遠會有吃得太多或厭煩物質食糧的人,開始找尋更高品質的滋養品,這些追尋精神食糧的人會持續得到某些心靈食物,然後將它再三咀嚼。當你飽食世俗之味後,還有許多更高的層次等著你去體驗。
功德迴向文
願我此功德 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 為證涅槃緣
願我功德份 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推薦閱讀:
※《語言與精神分析》第十四講-霍大同
※親情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財富
※陳贇: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自我理解
※如何消除精神障礙
※一焦慮就不停吃東西 是什麼原因?
TAG: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