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現代詩群大展的啟示意義(下)
詩人自我拯救與詩歌大國氣象
——「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引發的思考及啟示意義
庄偉傑
四
作為一個詩歌現場觀察者,看得出,「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是繼著名詩人徐敬亞策劃的「中國詩壇1986′現代詩群體大展」之後,中國現代詩歌群落的再度集體亮相。如果說徐敬亞策劃的大展是完成了新詩潮後中國現代詩的首次較大規模集結性展示;那麼,時隔28年之後由譚五昌、韓慶成聯手策劃的2014詩歌大展,乃是各種聲音的交流、碰撞和互動,是對當代詩歌力量的全面整合、推動和拓展。而且,「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出現在網路化、高科技橫行的時代,詩歌隨時都有可能進入時刻在線的傳播空間。或許,這是「86大展」的徐敬亞們所不敢想像的。總之,就個體方面而言,「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應是再現了詩人的自我拯救;就整體上來說,應是再現了詩歌的大國氣象。令人在驚嘆之餘,彷彿看到了21世紀現代漢語詩歌在整裝待發中的重新崛起與奮力前行。
那麼,對於這長達近三十年的先後兩次現代詩群大展,應如何給予客觀、公正的詩學評價,無疑的已構成為當代詩歌史的重要話題。詩人韓慶成在《中國詩歌印象·2014》一文中,有過頗為精當的對照和分析。在他看來,現在評價「21世紀大展」的貢獻可能為時尚早,但循著「86大展」的歷史軌跡,我們可以窺見它們的相似和不同之處。粗略地說,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在為因先鋒性而備受爭議的現代詩派正名,「86大展」正名的主體後來成為第三代的中堅;「21世紀大展」正名的下半身、垃圾派等,其在詩壇受到的非議比之當年朦朧詩和第三代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另一個共同點是,兩次大展都向詩壇推出了大量新人。「86大展」在兩家報紙上展出了64個詩群,「21世紀大展」在三刊六報上展出了72個詩群。這些詩群,大都以新人為主體。不同之處是,「86大展」出現在新詩潮早期,傳統報刊主宰詩壇,詩歌傳播尚處在「農耕社會」階段;「21 世紀大展」出現在網路突飛猛進的時代,新媒體詩歌風起雲湧漸成傳播主體,詩歌已進入時刻在線的「信息社會」。難怪乎「86大展」策展人徐敬亞禁不住感嘆:「令我吃驚的是,當下可能是中國詩歌流派最多的年代——截止2014年1月26日,僅在中國詩歌流派網中註冊的流派群組已達到510個(而當年聲勢浩大的 1986』深圳詩歌大展只展出了64個流派)……這些在詩歌『QQ群』里呼風喚雨的年輕人,以『秘密抽屜』的方式進行著一個人的戰爭,以晝伏夜出的潛伏方式操練著個人化的詩。他們大概不會奢望自己是為了文學史或詩歌史而寫作,他們只是以寫作的方式把自己從那架越來越加速的機器中偶爾搶救出來。」
詩歌的事業是寂寞的。然而,在當下,在商業化盛行的今天,詩歌仍舊以純粹的面貌熱烈地生長,多數詩人依然懷揣赤子般的天真在寫作。一大批年輕詩人,在大地上自在地生活,他們寫作、聚會、朗誦、交流、辦網站、建博客、出詩集,乃至探討切磋,其核心話題就是詩歌。他們都置身於具體的生活中,或被裹挾,或被塑造,卻始終保持著邊緣和獨立的姿態。他們既不蔑視現實,也不輕易向現實繳械,依然保持一顆平常心,悄悄地守護詩歌應有的文化自尊,著實令人感動。相反的,小說固然熱鬧紅火,但越來越像一堆俗物,甚或變成了「混世哲學」的傳聲筒。因此,就中國新詩的整體水平而言,新近30年總體上所達到的高度應該是值得肯定的,只不過需要更具眼光或更為深入的詩學研究。遺憾的是,這方面的投入似乎乏善可陳,讀者的閱讀和欣賞往往建立在一些短視而又急功近利的劣質選本上,多數的好詩尚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和留意。基於這樣的思考,譚五昌以全身心的努力,團結所有能夠團結的力量,一邊率先編選詩歌排行榜,主編詩刊;一邊把詩歌搬上講台,或在交流中不斷調整詩歌批評鑒賞的視角。難得的是,在兩位策展人的發起和倡導下,加上諸位評委的給力支持和呼應,經過精心策劃推出的「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真正地做到堅守與自信,鑒別與揚棄,交流與互鑒,補充與拓展。這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旨在推進現代漢語詩歌的繁榮,提升讀者的詩歌藝術審美水準。所有這些,對於多元共生、眾聲喧嘩的當代詩壇,與其說是做出了一番新的貢獻,毋寧說是完成了一種新的使命。因為「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的成功舉辦,本身就像完成了一首大詩,本身就像進行了一次詩歌精神的大穿越。
五
縱觀中外古今的詩歌發展流程,尤其是現代詩,許多大詩人皆是開宗立派的代表和主將,或者說,他們往往得益於建立自己的詩歌藝術流派和主張。因為詩歌的相異性大,有許多空間可以拓展,是故流派也多。西方現代派詩歌的浪漫派、象徵派、唯美派、玄學派、七星詩社、帕爾納斯派、印象派、意象派、新浪漫派、隱逸派、未來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27年一代、自白派、芝加歌詩派、垮掉的一代、大聲疾呼派、悄聲細語派、五青年派等;中國現代新詩自興起之後,詩歌流派也從新青年詩派到小詩派、湖畔詩社、新月派、普羅詩派、象徵派、現代派、七月詩派、九葉詩派、新現實主義,直至上世紀80年代的朦朧詩派、非非主義等的興起而產生轟轟烈烈的詩歌大潮,這些詩歌流派承載了現代詩歌的不斷演變和流程。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變遷,當下的各種民間性詩歌流派「組織」更是紛紛出籠,令人眼花繚亂,例如民間寫作、知識分子寫作、網路詩歌、第三條道路寫作、中間代、垃圾派、信息主義、地方主義……,呈示出流派林立,多元共生的生態格局。
由此可見,在特定的文化語境中,「21世紀中國現代詩群流派評選暨作品大展」從計劃的運作到成功的推廣,恐怕是歷史所然吧。依愚淺見,這是好事,是當代漢語詩壇的一大盛事,甚至可以看作是當代詩歌從「熊市」開始轉向「牛市」的前奏曲。儘管當代漢語詩壇流向各異,流派紛呈,然而基本現狀和格局均不乏投影,可謂多元經營、多邊實驗、多方選擇、多種探索,多姿多彩。無論是來自學院的、地方性的聲音,還是來自底層的、民間性的聲音,抑或是女性的、個人化的以及網路的聲音,如此多種聲音的匯合而催生的一群群詩人,流散於各個角落——他們通過詩歌,自覺去探尋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自我情懷有之,憂患意識有之,自然生態有之,更不乏鄉情、戀情、風情及懷舊憶往之作。詩人們在尋求生活的同時,也在尋求生命中最溫暖的部分。引人注目的或許是那些來自80後、90後、乃至OO後年輕詩人發出的聲音,儘管有喧囂的雜響、稚嫩的聲調,但應該承認這是詩壇的一股新勢力。值得稱道的是,在高度商業化的語境中,詩人不為慾望的庸常的現實所淹沒,在自我與世界之間,通過詩歌獲得心靈自由和靈魂出口的最佳途徑,或探索自我深層世界,或認知人的自身價值,或對人與物有著新的發現,讓夢想照亮生活,並穿越現實的屏障,在通向未來之路上,自覺地拓展出一片片人性的沃土,在總體上表現出一種更具實質內容的詩歌的精神擔當和詩藝建構。
在一個加速轉型的年代,在全媒體時代,社會生活在發生巨大變革的同時,也充滿著挑戰,需要當代的繆斯、漢語詩人跳動著現代人的現代意識,需要不斷調整詩歌美學的價值觀念。因為單調或單一的頻率不屬於今日詩壇。「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的集束性展示,已定格為一個特定時代的詩歌文化記憶和精神記錄,並為當代詩歌史提供了一幅珍貴的詩歌文化生態圖景,對研究當代新詩特別是21世紀以來的詩歌藝術流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於是,從詩歌大展所引發的思考和獲得的啟示中,筆者尤為尊重那些執著的攀援者,總是滿懷熱情,以其默默探索的耕耘,來證明詩歌的價值、生命的尊嚴和詩意的存在,從而捍衛了漢語詩歌的神聖和莊嚴,既昭示著一個節季的存在,又為之開闢出一片自由展示的空間。「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的主要策劃者譚五昌、韓慶成便是如此。以這樣的生命姿態和精神擔當去守護和拓殖我們的精神家園,難道不是一種高層次審美和尋求「詩意地棲居」的象徵?不是在開放而流動著美的精神世界,展現出新世紀中國新詩的獨特魅力和價值所在嗎?
(作者系旅澳詩人、批評家,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後,《語言與文化研究》主編)
中國詩歌博物館網路展館徵集詩歌資料
中國詩歌博物館網路展館依託中國詩歌流派網建立,特徵集個人詩集、詩合集、詩論集以及詩歌民刊、詩歌手稿等資料。請民刊編者、詩集作者簽名後通過快遞或挂號方式寄至:安徽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老街書館,收件人:韓慶成,手機:13305630449,郵編:242051。我們收到後將在中國詩歌博物館網路展館和老街書館永久展示,並將在未來的中國詩歌博物館展出。感謝您的支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