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該知道的民俗常識

中國人應該知道的民俗常識

日、氣、朔

日、氣、朔是中國古代傳統曆法的基本元素。中國最早的紀日法是干支紀日,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為六十甲子,從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名輪流循環使用。

「氣」是中國古歷的陽曆成分。從冬至點開始到下一個冬至點為一年(回歸年)。一年分成二十四個「氣」,稱為二十四節氣。按時間等分的叫平氣,按一年中太陽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氣。從冬至開始,每隔一個氣,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氣;其餘十二個,如:小寒,立春,驚蟄等都叫節氣。

朔是中國古代曆法的陰曆成分。日月的黃道經度相同的時刻叫朔。月亮繞地球轉動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它的速度變化的周期叫一個近點月。太陽周年視運動的速度也是不均勻的,它的變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認為就是一個回歸年。由於日、月運動都不均勻,所以每連續兩次朔之間的時間也是不相等的。不過,經過長期觀測統計,可以求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平均數,這個平均數就稱為一個朔望月。根據朔望月推算出來的朔,叫平朔。對平朔進行日、月運動不均勻性的改正,得到真實的朔,稱為定朔。中國古代的民用曆法根據氣、朔的變化,可分三個時期:1.從春秋戰國時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氣、平朔時期。2.從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氣、定期時期。3.清代以後,是使用定氣、定朔時期。

古時的計時

古時一般用時、刻、更、點來計時。古代計時法基本上為十二時辰制,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西周時就已開始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呋、晡時、日人、黃昏、人定。後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取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所以又叫做地支計時法。以二七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大約西周之前,古人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在漏壺箭桿上刻100格,摺合成現代計時單位,則1刻等於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制。到了漢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時,又採用以圭表測量太陽射影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太陽方位計時」法。圭表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俗語。圭表所測得的每一太陽方位,漸漸有了一個固定的名稱,這就是時辰的來歷。到了隋唐,「太陽方位計時」正式演變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刻制」與「十二時辰計時」並用,使得我國古代的計時制趨於完善。由於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又先後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換算成現在的計時就是:一天十二個時辰即一個時辰是2小時;每個時辰八刻,即每刻15分鐘。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戌時為一更,就是晚上七點到九點;亥時為二更,就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子時為三更,就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丑時為四更,就是凌晨一點到凌晨三點;寅時為五更,為凌晨三點到五點。「鼓角」、「鐘鼓」都是古時用來打更的器具。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合現在的24分鐘。如「三更兩點」就是指23:48;「五更三焦」就是指04:12。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為了便於觀察和研究星空,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將星空劃分為中、東、西、南、北五大天官。各個天官所包含的星數多少不一,少則一個,多則幾十個,所佔的天區範圍也各不相同。中官分為太微垣(上垣)、紫微垣(中垣)和天市垣(下垣),共三垣。東西南北四官又叫四象,分別與四種顏色、四組動物形象相匹配,分別稱作東方蒼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和南方朱雀。每一象中又分為七個星宿,東方蒼龍之象中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北方玄武之象中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等七宿;西方白虎之象中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等七宿;南方朱雀之象中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等七宿,一共是二十八星宿。這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三垣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星宿,多以其形象來命名。如翼宿八星很像鳥兒張開的雙翼,故名為翼。

紫微垣所在的天區是北天極周圍的天區,大致相當於拱極星區。太微垣和天市垣在二十八宿與紫微垣天區之間空隙的區域,星宿、張宿、翼宿和軫宿以北的天區為太微垣,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斗宿以北的天區為天市垣。

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為方便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用二十八宿作為「坐標」,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星體在某一時刻所處的身體位置,以此來確定歲時季節。如初昏時參宿在正南時便是春季正月。

另外,劃分了星宿以後,很多星星就用星宿的名字來命名了,像參宿四、畢宿五、心宿二、角宿一、昴星團等等。直到如今,我國的天文學家仍然這樣稱呼它們。

二十四節氣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既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夏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冬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後來把「節氣」和「中氣」合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期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相差不超過1-2天。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農 歷

農曆是我國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又名夏曆、中歷、舊曆,民間也有稱陰曆的。它用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因為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所以被稱為農曆。農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農曆每月的長度以朔望月為準,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小月相互彌補,使每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推算確定,不機械地安排。農曆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為了使每個月中任何一日都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今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十九年七閏的辦法加以協調。閏月的安排由二十四節氣來決定,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定農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閨月。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農曆既依據地球回歸年所用時間,又依據月相變化而指定,而且以身邊的氣象與物候條件、農事活動為參照,實用性強,因而成為四季分明,便於記憶的曆法。在我國,農曆曆法尤其適用於中原的廣大地區。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及朝鮮、韓國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國家,仍使用農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

天干地支

干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於樹榦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干相連叫天干,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天干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們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也就是天干轉六圈而地支轉五圈,正好一個循環),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一甲子。我國古人用這六十對干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這就是干支紀時法。

干支到底是誰最先創立的,現在還沒有證實,不過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說明早在殷代已經使用干支紀時法了。

黃 歷

「黃曆」即黃帝歷。考古發現,我國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殲始有了房法,三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用甲骨文記載的曆書。我國古代使用的曆法有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和魯歷六種,其中以傳說是由軒轅黃帝創建的「黃曆」最為古老。由於古時我國使用「黃曆」的區域廣闊,影響很深,所以人們習慣把曆書稱為「黃曆」。

黃曆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民間在使用「黃曆」的過程中,給其添加了許多宣揚吉凶忌諱的內容,民間又俗稱為「通書」。但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勝」。黃曆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

黃道吉日

黃道是一周年中太陽在各恆星之間的運行軌跡,黑道是一周年中月亮在各恆星之間的運行軌跡。這本來是天文學家以地球為中心觀察日月的不同運行軌跡,後被星占家們附上吉凶禍福等種種學說。星占家把日辰的十二地支,配上十二個不同名稱的值日天神,十二日中,十二天神各依序輪值一次,周而復始:子日青龍;辰日金匱;申日天牢;丑日明堂;巳日天德;酉日玄武;寅日天刑;午日白虎;戌日司命;卯日朱雀;未日玉堂;亥日勾陳。

其中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司命六神所值的屬於黃道吉日。此六辰值日之時,諸事皆宜。其他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陳六神所值的屬於黑道凶日,不宜做事。

當然,黃道吉日未必盡吉,黑道凶日也未必盡凶,這完全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於紀年,順序排列為:子鯴、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至於為什麼選取這十二種動物作為代表?有很多種說法。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日: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辟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丑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雞。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還有一種說法,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我國至少從漢代開始,便已經根據太陽升起的時間,將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並採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這十二時辰(大時),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在所稱的二十四小時。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據說也是牛開始耕田的時刻。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遊盪覓食,最為兇猛。五時到七時,為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葯正忙。人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

人 日

人日為農曆正月初七。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以歲後第七日為人日。漢東方朔《占書》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漢、魏以後,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到了唐代,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證明唐代的人日節,已不僅僅專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層思親念友的氣氛。時至今日,也右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人日節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

此節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人日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春 節

春節古指立春,現在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喜按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在歷史上的不同朝代,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代以一月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秦代以十月為歲首。西漢時,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才明確規定一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

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發布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

元 宵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故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在這一天要賞花燈、猜燈謎、放餡火、舞龍燈、吃元宵、合家團聚等。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被獵人當做凶禽給射死了。』天帝十分震怒,要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人們想出個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天帝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就放過了人類。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還有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大權落到了呂后手中。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起兵討伐呂氏,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徹底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一一「鬧元宵」。

花朝節

花朝節又稱花神節,歲時八節之一,或稱作「百花生日」。其時間在各朝代地區不同,早期以農曆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為花朝節,清代以後則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節,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日為花朝節,這與南北氣候不同有關,大致在㈠康蟄」到「春分」節氣期間。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生,定其中一天為花的節日是十分恰當的。花朝節的風俗各地也有所不同,有種花、賞花等等。

相傳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善於種花養花,於是被人們尊為花神,設節日紀念,節日是夏曆(今農曆)二月十五。花朝節名起源於唐代武則天執政時期。武則天嗜花成癖,每到夏曆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名日花朝。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開花朝節活動。在那時,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二月十五的花朝節、八月十五的中秋節,這三個「月半」被視為同等重要的傳統佳節。

古時花朝節日里,各地都以傳統風俗來歡慶「百花生日」:或用紅綢布條懸掛在花枝上,祝花「生日快樂」;或在花樹上張掛「花神燈」,夜間燈火通明,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或青年男女漫步花叢中,賞花談情;或文人墨客觸景生情,吟詩作畫……至於各地花匠或花卉愛好者,更是他們一展手藝的好時節。

寒食節

寒食節在農曆的三月,清明之前一兩天。可以說,仲春時節的第一個大節日就是寒食節,也被稱為「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意為在夏曆冬至後105日)。寒食節最初作為節日時,要禁煙禁火,無論民間官府,只吃冷食,後又透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鉤、鬥雞、放風箏等風俗。寒食節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後來逐漸為清明節所代替。

關於寒食節禁火習俗的形成,民間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說它起源於人們對介子推的紀念和祭奠。介子推是春秋時期跟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的一個大臣,曾割自己腿上的肉為晉公子充饑。後來重耳做了國君(晉文公),要封賞介子推。介子推卻帶老母到綿山隱居,不受封賞。晉文公為逼介子推出山,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被燒死在山中。晉文公便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介子推的祭日。實際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慣制,為懷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說法純是附會。這種附會在漢代發生後,傳播漸盛,在寒食節的形成和傳承過程中影響越來越大。

實際上寒食節禁火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歸之於上古以來特定的民間信仰。古人將周天恆星分為二十八宿,東方青龍宮的角、亢二星為「龍星」,在五行中居於木位。先秦時期,古人出於星象迷信和感應巫術,認為春季龍星現於東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龍星初現之時,應該禁火。禁火期間不能生火做飯,須得事先準備好食物。這種不能加熱的冷食就是「寒食」。另一種說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慣制來解釋,認為寒食禁火源於古人鑽木馭火和換取新火的制度。上古時期,A們鑽木取火,季節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換季時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換取新火。當新火未到之時,須得禁止人們生火。《周禮·秋官·司煊氏》中說:「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就是仲春時節,負責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搖著木鐸,警告人們禁火。後來在這一時節禁火成為習俗流傳下來。

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又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習俗,所以又叫踏春節。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為不吉之日。所以,在這一天要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後來就成為傳統習俗流傳下來,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關於端午節的來所,最為廣泛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淚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淚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七夕節

七夕節原名為乞巧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七夕節晚上要坐看牽半織女星。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的鵲橋相會的時間。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向她乞求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七日也被稱為乞巧節。

中秋節

中秋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在唐朝以後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官,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時以月餅秘密傳遞「八月十五日殺韃子(蒙古人)」的訊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將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關於中秋節來源的傳說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相傳在遠古時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並成為帝王,可是他愈來愈暴戾,多番施行惡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從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一包不死葯,貝要吃了不死葯,就能成仙升天。嫦娥知道後就把不死葯全部吞下,然後變成仙女,往月宮飛去。百姓們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漸形成了中秋節拜月的風俗。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和登高相聯繫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重陽節還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又稱菊花節。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古代還流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

關於這些習俗的來歷,據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未,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7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帶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回到家鄉,在九月九那天,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讓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上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於是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臘八節

農曆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每年臘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在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歲終之月被稱為「臘八」,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說法是,「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還有一種說法是「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另外一種說法是「臘者,逐疫迎春」。

臘八節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個與佛教有關。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成佛。於是為紀念他成佛,這一天便成為「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除 夕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守歲始於南北朝時期。蘇軾有「兒宣強不睡,相守夜歡嘩」之詩句。在這天,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著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

社 火

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傳統慶典狂歡活動,具體形式因地域不同而有較大差異。「社」,古指土地神,從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

社火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原始先民們對人類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許多現象既不能抗拒,也不能理解,只能幻想藉助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它,於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當社會生產由漁獵轉入農耕,土地便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渴望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或驅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動便產生了。

據傳說,社火與共工有關。共工長得人臉蛇身,滿頭紅髮,性格暴烈好戰。一次他和祝融作戰,一怒之下頭觸不周山,競把撐天的柱子碰斷,頓時天崩地裂,洪水泛濫,多虧女媧煉了五彩石及時把天補好。共工之子見父親闖下大禍,心裡非常難過,便把九州大裂縫一一填平。黃帝見狀,便封他為「后土」,讓他丈量並掌管土地,從此他便成為人們祭祀的社神。

追溯「社火」之源,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有關係。圖騰崇拜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時節,人們在身上繪有圖騰圖案或戴上圖騰面具,邊擊打著勞動工具,邊跳著模擬圖騰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圖騰能給予他們一種神奇的力量。逐漸形成巨大的民俗禮儀活動,演變為鄉村祭神、娛神、迎神的賽會,並加進雜戲表演。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踏 青

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於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並進行蹴鞠、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

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入們都要結伴到郊外游春賞景,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

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唐代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游春踏青的勝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了一種儀式,「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遊》詩正是寫照。

燈 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古代,每屆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

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代,宮廷和墨客中出現了「隱語」、「文義謎語」等文字遊戲,這可以說是最早的謎語。秦漢以後,這種風氣更加盛行,西漢曹娥碑後題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影射「絕妙好辭」,即「隱語」。

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燈謎至此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燈謎了。至明清時代,春節前後各城鎮皆張燈懸謎,盛況空前。

關於燈謎的由來,還有一則民間故事:相傳,很早的時候,有個姓胡的財主,人稱「笑面虎」。這笑面虎嫌貧愛富,平日魚肉鄉里。村裡有位叫王少的窮秀才,決定要鬥鬥這個笑面虎。有一年,元宵將臨,各家各戶都忙著做花燈,王少也樂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燈節的晚上,王少打出一頂花燈上了街。只見這花燈扎得又大又亮,更為特別的是上面還題著一首詩。王少來到笑面虎門前,把花燈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圍看。笑面虎也忙擠到花燈前,見燈上題著四句詩:

頭尖身細白如銀,眼睛長到屁股上,

論秤沒有半毫分,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一看,只氣得哇哇亂叫,就命家丁來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老爺,咋見得是罵你呢?」笑面虎氣呼呼地說:「你那燈上是咋寫的?這不是罵我是罵誰?」王少仍笑嘻嘻地說:「噢?老爺是犯了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氣得乾瞪眼,轉身狼狽地溜走了。這事傳開後,越傳越遠。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所以就叫「燈謎」。後來,每逢元宵燈節,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一直傳到現在。

拔 河

相傳,拔河始於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時期的楚國。楚國地處大江南北,水道縱橫,有一支強大的水軍舟師,他們有一種稱之為「鉤拒」的兵器,專門用於水上作戰。當敵人敗退時,軍士以鉤拒將敵船鉤住,使勁往後拉,使之逃脫不了。後來鉤拒從軍中流傳至民間,演變為拔河比賽。

古代參加拔河的人數比現在的多得多。大繩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兩邊畫兩條豎線,稱為河界線。比賽時,以河界線為勝負標誌,所以改「鉤拒之戲」為「拔河」。一聲令下,河界兩邊選手緊挽繩索,「使相牽引」,圍觀者「震鼓叫噪,為之鼓勁」。

角 抵

角抵是古代一種角力遊戲,類似今天的摔跤。它主要是通過力量型的較量,用非常簡單的人體相搏的方式決出勝負。

角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據《述異記》記載,上古時的蚩尤民族頭上長著角,耳鬢旁長著劍戟。他們在與黃帝打仗時,就以頭上之角抵人,敵方對此很難防禦。這種所謂的「以角抵人」,便是一種類似現在摔跤、拳斗一類的角力活動。

到了秦漢時期,角抵活動非常盛行,但是當時的角抵已經不再是一種爭鬥相搏的手段,而是變成一種帶有表演成分的遊戲活動。據古籍記載:「秦並關卡,罷講武禮,為角抵。」由於秦始皇怕民眾起來造反,於是便罷武禮、息兵事,把角抵變成了一種尋歡作樂的遊戲節目。

到了唐代,角抵、相撲遊戲已經盛及朝野。《舊唐書.敬宗本紀》引《續文獻通考·百戲散樂》 :「角力戲,壯力裸袒相搏而角勝負。每群戲畢,左右軍擂大鼓而引之。」

宋代相撲又名「爭交」。宋太祖曾制定軍中以相撲決高下升遷的法則,並以相撲高手擔任御前「內等子」,每逢朝廷大朝會聖節或御宴,照例用左右軍相撲助興。相撲在宋代軍中十分流行,宋朝名將韓世忠、岳飛在軍中推行相撲練武,提拔相撲比賽得勝者。

投 壺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春秋時期,諸侯宴請賓客時的禮儀之一就是請客人射箭。後來,投壺代替了射箭。該項活動到戰國時得到相當發展。當時,文者傾向於內心修養,而不習武事,專註於衣冠、禮儀、飲食之間。投壺這種從容安息、養志游神、講究禮節的活動,正投其所需。另一方面,由於社會發展,民間以投壺為樂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禮記·投壺》說:「投壺者,主人與客燕飲講論才藝之禮也。」進行時,與射禮相似,也有揖讓進退等煩瑣禮節。

最早的投壺方法是以短矢投向盛酒的壺中,後來對壺和矢都做了改進,製成了專門用於這項活動的壺和矢。投壺時,賓主離壺五至九尺外,用規定數目的沒有箭頭的箭輪流投射。中多者勝,輸者罰飲酒。

秦漢以後,它在士大夫階層中非常流行,每逢宴飲,必有「雅歌投壺」的節目助興。在流傳過程中,遊戲酌難度增加了,不僅產生了許多新名目,還有人別出心裁在壺外設置屏風盲投,或背坐反投。宋代司馬光曾著有《投壺新格》一書,詳細記載了壺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計分方法。宋代以後,投壺遊戲逐漸衰落下去。


推薦閱讀:

中華生肖民俗文化
玉匣記全文:民俗吉凶日篇 起天月德法
72首歌謠裡面沒有一個「二十六、燉牛肉」
山西狐突廟在清徐很神秘,一直沒開放,裡面有哪些文化遺迹?

TAG:中國 | 民俗 | 中國人 | 常識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