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專題

古詩詞賞析

【知識網路】

《九年制義務階段課程目標》在對初中學段的「教學目標」中提出,中學生要通過「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近幾年來,在許多省市的中考題中都有增加了古詩詞賞析的內容,這也體現了新課標中提出的「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的要求,同時也體現了「創造性閱讀」的要求。

【考點解讀】

「新課標」對古典詩詞方面的能力要求是:理解背誦相當數量的優秀的古典詩詞,能夠分析古典詩詞中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理解其思想內容。本專題學習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應該是了解從哪些方面鑒賞古典詩詞,掌握鑒賞古典詩詞的方法。在今後的中考命題中,除了以往「識記」的考查形式之外,增加對古詩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容的考查也是大勢所趨。

一、形象

孔子說:「立象以盡意」。可見,鑒賞詩歌的形象十分重要。這是感受詩情、領悟詩意的基本途徑。

詩歌形象即寄託著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所包涵的很廣泛,可以是人物形象(它又可以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如陶淵明的《飲酒》中所塑造的形象;也可以是詩人塑造的客觀形象,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形象),也可以是物象(意象)。

對古典詩詞中形象的的鑒賞,主要是對形象的識別,對其特徵的把握,對其象徵意義的感悟,對其社會價值的認識等。

二、語言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詩歌表情言志的外殼,也是詩歌塑造形象,反映思想內容的唯一媒介。因此,只有準確理解了詩歌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層的判斷、鑒賞和評價。

對古典詩詞語言的鑒賞主要圍繞準確鮮明、形象生動、凝鍊含蓄、音韻和諧、風格特色等方面來進行。

三、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採取的特殊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方法和藝術構思上的巧妙使用。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四、思想內容

詩歌的思想內容,就是詩人用詩化的語言所反映的社會現實生活,並由此所表現出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態度、個人理想和政治傾向等。

對古典詩詞思想內容的理解,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現的生活內容,把握其情感基調,分析其社會意義。

【金題解剖】

1、(西寧市2005年中考語文題)閱讀下面的詩與散曲,按要求填寫相關文字內容。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上面的作品同樣是寫秋景,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劉禹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 ,而馬致遠卻抒發了 。在表現手法上,《秋詞》是議論兼抒情,而《天凈沙·秋思》卻是 。

[答案]豪放、熱情凄愁 借景抒情

[解析]本題是從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對兩首都是寫秋的詩歌進行了考查。

《秋詞》的一二句將古人的悲秋與自己的頌秋對比,表達了自己樂觀豁達的心境,三四句則借一鶴衝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發情感:在厄運面前決不低頭、奮發向上的積極精神。總之,全詩的風格是積極向上的。《天凈沙·秋思》則是借「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這樣一些充滿凄涼之感的景物,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並且用「小橋」、「流水」、「人家」這樣溫馨的景物描寫襯托的環境更加凄涼,最後點染出「斷腸人」內心的痛苦與凄愁。讀懂了這些,我們對於詩歌的思想感情與表現手法也就不難解答了。當然,答案中對於前兩個空格的解答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問得不夠到位,所以答法也不應唯一。

2、(2004年玉林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語文)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1)~(2)題。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田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體驗:要擁有心靈的字根表,就應該脫離喧囂的環境,投身到大自然中,盡情體會生活的樂趣。

B、「山氣日夕佳」中的「佳」字,寫出於作者對山氣繚繞、夕陽西下這土貰象的讚美,表現了詩人歸隱田園的愜意情懷。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這種生活讓人體會到人生的真正意義,但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用心靈去感受。

D、本詩描寫了恬靜、閑適的生活,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相親相融的境界。

(2)古人往往以所喜愛的花來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覺得詩中的「採菊」與「真意」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3分)

[答案]

(1)A

(2)答:「採菊」一方面說明作者愛菊,追求菊那樣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採菊」這種自得其樂的生活正體現了作者的清高自潔、不慕榮利。作者認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擁有「採菊」這種閑適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共3分,能理解「採菊」內涵評1分,點明二才關係評2分)

[解析]本題是從語言、形象和思想內容等方面進行的考查。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歸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懷,是一首具有詩的鮮明形象和悠遠境界,又蘊含著某種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詩。其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最為人們所激賞,它主要突現了詩人樂得其所的「悠然」心境,而其中的「見」字用得最妙,蘇東坡說,俗本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而著一「見」字,「意境全出」。「見」字之得,得之於無心,能使「意」、「境」妙合自然;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於有意,有意則不自然,故破壞了全詩的悠然氣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指「採菊」四句所表現的意境。「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現為山水田園的具體「自然」,也是詩人精神狀態的「自然」,二者渾然一體,難辨彼此,產生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殊藝術效果。

3、(2004年山東濱州市中等學校招生考試)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3)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這首詩以「好雨」開頭,請說明作者稱讚春雨的原因。(1分)

答:

(2)這首詩的第二聯、第三聯分別從哪種感覺來寫春雨?(2分)

答:

(3)你認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哪個詞用得好?為什麼?(2分)

答:

[答案]

(1)知時節(或:當春發生)。

(2)第二聯從聽覺來寫,第三聯從視覺來寫。

(3)示例:潛;這個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雨悄無聲息的特點。

(本題所選詞語與解說都符合要求才能得分。學生可以選其他詞語分析,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詩詞語言和思想內容的理解把握能力。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第二聯仍然用擬人手法,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字和「潤」字,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體現了詩人對春雨的讚美之情。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第三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象雲一樣黑。好呀!看起來,準會下到天亮。尾聯寫的是想像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等到明天清早去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艷艷、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這首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技法解析】

一、整體認知

(1)知人論世。

「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詩歌風格,比如陶淵明的淡遠閑靜,李白的清新飄逸,杜甫的沉鬱頓挫等;「論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時代風貌,把握同時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比如,唐朝邊塞詩多豪放豁達,而宋朝的邊塞詩則多體現出一種報國無門的悲愴。

當然,同一作家在不同時期的創作也可能有不同的風格,這是由時代和詩人的心境所決定的。

(2)抓住「詩眼」,領會感情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詩眼即全篇之「警策」。抓住了「詩眼」,領會了感情,把握了主旨,其他問題必定能順勢化解。

如杜甫的律詩《月夜》,整首詩的「詩眼」為頷聯的「憶長安」,「憶長安」也即「憶親人」,全詩表現了「月夜思家」的情愫。

二、透過形象本身,領悟「象」外之意。

受格律、字數的限制,詩歌中的形象塑造,往往只能抓住其主要特徵;同時,還常常具有象徵意義、諷喻意義,理解時必須透過形象本身,領悟形象之外的東西——即詩人的思想感情。

比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表面上是寫畫中梅花的高潔、清秀、淡雅、素樸,其實是來抒發作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三、推敲語言

(1)換字比較,傳達效果。

在品味語言的表達效果時,運用換字比較的手段,有助於喚醒發散思維,準確表情達意。如「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中「斜」換成「飛」行不行?「斜」字里不僅有「飛」的動作,而且蘊含著「飛」字所不能表現的形態美,所以不能換。

(2)多角度地鑒賞語言。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和考試日益尊重考生的「感悟權」和「表達權」,考生當然應當在語言分析中展示其豐富的思維。比如對詩歌語言的賞析既可以從準確鮮明、形象生動、凝鍊含蓄、音韻和諧、風格特色等多方面分析,也可以從句式倒裝,音韻和諧等角度回答。

四、分類把握,同中求異。

(1)分類辨格。

這裡所說的「類」是就思想內容而言的,「格」是就詩的語言風格而言。鑒賞詩歌語言時,要從整體上把握某類詩歌的語言特點。比如豪放派的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婉約派的清麗含蓄,婉轉纏綿;山水詩的清新幽美,含蓄雋永;田園詩的平淡樸實,恬淡閑適等。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李清照是婉約派代表人物,但她也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雄奇豪放。

(2)分類掌握詩歌的思想內容。

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常常出現一些思想傾向、創作風格相近的文學流派。因此,我們要注意加以歸類分析,便於舉一反三。比如山水田園詩多通過對山水田園自然風光或農民勞動場景的描寫,表現閑適、幽靜的思想境界。

【拓展創新】

1、比較閱讀是語文學習中培養知識整合能力、內化能力的有效途徑。蘇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思維的基礎。」因此,在鑒賞古典詩詞時,通過反覆的誦讀,然後主動地支選取相關的教學資料,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繫的讀物加以對比,點燃自己思維的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異,拓展延伸、組合積累,不僅能使所學知識更加牢固,而且而會讓我們在比較閱讀中培養起研究性閱讀的意識和興趣。閱讀下面兩道題目,運用比較法進行鑒賞:

(1)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汾上驚秋

蘇頲

北風吹白雲,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這兩首詩表達的思想內容是否相同?在抒情方式上,兩首詩有什麼異同?

[答案]兩首詩都抒發了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在抒情方式上,相同之處是都通過對秋景的描寫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借景抒情;不同之處是,前者在寫景的基礎上,以「孤客最先聞」秋風,含蓄地表達出自己的寂寞思鄉之情,而後者是以直接抒情的方式,直寫「秋聲不可聞」,與全詩的蒼涼慷慨的意境、高亢勁健的風格相吻合。

(2)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下面問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著名的詩篇。從內容看有相同之處,但由於詩人的稟賦個性不同,詩歌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這兩首詩歌所寫的內容都是什麼?在感情色彩上有什麼不同?請簡要評析。

[答案]從內容上看兩首詩都是送別詩;但李詩豁達(或曠達,樂觀),王詩在離愁中也帶有一些洒脫(只答「離愁」「洒脫」「傷感」亦可)

2、善於想像和聯想也是閱讀古典詩詞所必須的能力,在閱讀與鑒賞古典詩詞時,我們還要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展開我們想像的翅膀,主動地去與詩人的心靈進行溝通,獲取閱讀的愉悅。因此,經常地用自己詩一般的心靈和詩化的語言,展開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將古典詩詞改寫成一段精美的散文也是一種對詩詞的研究性閱讀。你不妨與同學們展開競賽,試著改寫下面一首詩歌,然後互相交流。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展開聯想和想像,改寫成一段散文。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

[答案](參考文章)

就這樣,夜輕輕地跌入了山林。

春桂把一些淡淡的幽香散落在山間,一些花開了,一些花又悄悄地謝去。黑暗被花朵擊破,又很快歸於清寂。

今夜,誰會在空靈的春日裡忘卻來路?準會洗凈一身塵世的喧嘩,諦聽生命的真實?詩人瘦瘦的手支著腮,憑欄遠眺,深思的目光穿過了千年的驛道。朦朧中,露水不知不覺打濕了往事。

而月亮像個頑皮的孩子,躲進雲層躺了一會兒,又迅速鑽出了圓圓的頭。瑩瑩月光湧進樹巢,驚醒了一群睡熱了的小鳥。它們扇動著薄薄的羽翼,飛起又落下,落下又飛起。這是

夢,還是現實呢?

一隻鳥叫了,又一隻鳥叫了;一些鳥叫了,又一些鳥叫了。在溪邊,在樹上,在空曠幽遠的山谷里,這群小小的精靈,又在深夜彈奏起春天充滿希望的序曲。

【快樂闖關】

[知識能力關]

1、(甘肅省2002年試題)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京。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A.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

B. 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 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2、(天津市2002年試題)對杜甫的《春夜喜雨》這首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A. 一、二句以擬人的手法寫春雨及時而降,「知」字用得極妙,把春雨寫活了。

B. 三、四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細膩地寫出了春雨輕柔無聲的特點。

C. 五、六句以「江船火獨明」反襯「野徑雲俱黑」,寫出了烏雲密布、雨意正濃的景物特點。

D. 最後兩句實寫作者所看到的雨後清晨美景:錦官城內到處盛開著濕漉漉、沉甸甸的鮮花。

3、(廈門市2002年試題)選出對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官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A. 《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曲的標題。

B. 「山河表裡潼關路」這句話勾勒出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的特點。

C. 曲中的「聚」字賦予靜止的峰巒以動感,「怒」字則生動地表現出波濤洶湧澎湃的情態。

D. 作者在曲中表達出深深的傷感悲憤之情,他傷感悲憤的最主要原因是「宮闕萬間都作了土」。

4、(黑龍江省2002年試題)請選出對《惠崇<春江晚景>》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A. 「竹外桃花三兩枝」:翠竹桃花,紅綠相襯,透露出早春的氣息。

B. 「春江水暖鴨先知」:不僅寫出了早春的溫暖歡快、勃勃生機,而且富有哲理。

C. 「蔞蒿滿地蘆芽短」:滿地的蔞蒿,短短的蘆芽,為早春的畫面平添了一片綠意。

D. 「正是河豚欲上時」:用擬人的手法,寫河豚也不甘寂寞,浮上了水面。

5、閱讀下面一首古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題)

登鸛雀樓

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註:鸛雀樓,唐朝時建於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層樓,是當時的登臨勝地,後廢毀。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詩人的視角在前後兩聯發生了轉換,前一聯寫俯視所感,後一聯寫縱目所望。

B.前一聯真實客觀地寫出了鸛雀樓聳入雲天、飛鳥難及的巍巍高度。

C.後一聯以天垂四野、黃河奔向遠方山谷的壯闊景象,映襯出鸛雀的雄偉氣勢。

D.運用對偶,給人以工整勻稱的美感,這是本詩寫作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E.全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登上鸛雀樓憑高四望時胸中所湧起的壯志豪情。

答:【 】【 】

(2)唐代詩人王之渙曾經寫下一首著名的同題詩作,與暢當的詩相比,王之渙的詩顯然更勝一籌。你認為王之渙詩的優勝之處主要表現在哪裡?

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2)後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

7、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註:①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琴客。高適在寫此詩時,正在不得意的浪遊時期。

②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這首送別詩的前兩句和後兩句在風格上有什麼不同。

[創新能力關]

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對這首詩,明代的文學家楊慎在《升庵詩話》中批評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2、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復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用形象的語言,描摹上面這首詩的景象。

3、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歸田園居(之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1)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後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一句的妙處。

4、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蒹葭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重章疊唱是《詩經》中典型的藝術特色,在其中的許多優秀作品中,常常出現章節的反覆重疊,各章節之間僅僅更換個別詞。請簡要分析這首詩歌中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

5、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嘆世

陳草庵

江山如畫,茅檐低凹。妻蠶女織兒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興,也任他;亡,也任他。

註:①山河表裡,指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外有黃河,內有華山,互為表裡。②西都,指長安。③秦漢經行處:秦漢兩代黃帝苦心經營的地方。④「三國鼎分牛繼馬」,這一句的意思是魏、蜀、吳三國為奪取天下大動干戈,到頭來是司馬氏漁人得利;有誰料到,司馬氏的江山又給姓牛的暗中奪去呢!

(1)兩首曲子都是借景抒情,請簡要分析。

(2)懷古、嘆世是元代散曲的流行題材,然而同是「嘆世」題材,思想價值卻有高低之分。這兩首作品價值之高下主要體現在哪些用語中呢?試作簡要分析。

【讀寫平台】

詩化散文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一切似乎都十分靜謐,鳥停止了飛翔。山如禪者般空靈。一層淡淡的炊煙做了群山的紗

衣。農人們早已荷柴歸家,在粗茶淡飯中默默體會著生活的歡樂,沒有誰留意詩情畫意的黃昏。

這時,有—些很輕很輕的語言,透過葉片的手掌,灑落在山坳四周,很近又很遙遠。彷彿天堂里傳來的聲音,驚醒了期待和夢想。太陽在山岡上安靜地卧著,又慢慢地滑向了天邊。金黃的光芒鑽進叢林,鍍亮每一層落葉和那些已然模糊的往事。

青苔在最後的餘光照耀下變得突然亮眼,努力地吮吸著溫暖。入夜,它又會在濕潤的空氣中綠油油地生長。也許,明天的陽光將更鮮美。詩人站在鹿柴的一間草房前抬起頭。

【參考答案】

[知識能力關]

1、王勃這首五律立意新穎、意境恢弘、胸襟開闊、氣概豪邁、音節爽朗,是古代送別詩中的佳作。詩歌首聯從送別的地點「三秦」落筆,點出杜少府赴任的地點「五津」,頷聯以散句上承首聯,訴說今朝友人去往蜀州任職,詩人自己同樣有「宦遊」之意。頸聯詩人敞開心扉,坦誠相見,情味深長,表達了真摯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尾聯一反離愁別緒的常調,盡掃傷感流淚的余習,發出昂揚、樂觀的歌唱。

選項C言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與題目明顯矛盾,故答案為C。

2、這首五律描寫春夜之雨貫穿了一個「喜」字,全詩色澤鮮麗,語言清新雋永,富於理趣,讚譽大自然德澤於民而不居功。詩歌首聯以「好」字點題,運用擬人手法,賦春雨以靈性,喜悅、讚美之情溢於言表,隱喻「春雨貴如油」之意。頷聯盡得春雨細密、夜降的特點,傳為千古名句。頸聯運用畫筆點染雨夜江邊之美,道出了詩人夜賞雨景的欣喜之情。尾聯想像夜雨過後,清晨紅花潤濕之態美不勝收,虛筆所至,春雨之喜更深一層。

選項D言最後兩句實寫,對詩歌尾聯虛筆之意有所誤解,故答案為D。

3、這支小令抒寫作者赴陝賑災,路經潼關時的感慨。全曲遣詞精闢、形象鮮明,於濃烈的抒情色彩中迸發出先進思想的光輝。「峰巒如聚」中「聚」字,不僅寫出峰戀的眾多,而且賦予峰戀以生命和意志,盡顯它們齊向潼關拱衛而來的動勢。「波濤如怒」中「怒」字,既概括了黃河波翻浪涌、奔騰咆哮的磅礴氣勢,又賦予它生命的激情。作者深感歷朝歷代興衰更替,宮闕起於一時又毀於一時,百姓備受其苦,屢遭其亂,不禁大聲疾呼「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現了作者的非凡史識和悲憤之情。

選項D言作者悲憤之情的最主要原因是「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不明作品懷古傷今、憂時憤世的主旨,故答案為D。

4、此詩又題《惠崇<春江晚景>》,是蘇軾題畫詩中的名篇。詩歌一、二句分寫岸上與水面。岸上,翠竹桃花相間,綠紅掩映,搖曳於春風之中,三兩之數傳遞出早春氣息。水面,一江碧波當中,鴨群嬉遊,戲玩於暖水之上,物候之變顯示出早春已至。詩歌三、四句分寫地上與水下。地上,蔞蒿短短,蘆芽微出,詩人於不經意處覺察萬物復甦之意。水下,河豚遊動,逆流而上,欲食蘆芽,詩人於畫面外發揮優美動人的聯想。全詩入乎畫內,狀其形,出乎畫外,摹其神;既具畫意,又具哲理。

選項D言河豚不甘寂寞浮出水面,誤解詩歌末句聯想之筆,故答案為D。

5、(1)B、E

(2)王之渙的詩不僅寫出了在鸛雀樓上所望見的壯闊景象,而且包含了「登高才能望遠」這一人生哲理,境界顯得更加高遠。

6、(1)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2)三四句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詩的直抒胸臆,顯得深沉含蓄。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詩人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須體貼。這正是這兩句的出乎常情之處,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餘味無窮。

7、前兩句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落日黃雲,北風勁吹,大雪紛紛,大雁南飛,體現的是一種漂泊的蒼涼孤獨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轉,借對朋友的慰藉表達對朋友的真摯情感,鼓勵朋友充滿信心和力量,格調高昂豪壯。

[創新能力關]

1、不同意。因為詩題是《江南春》,即作者是寫江南春天的景象。而詩中的「千里」也是使用了誇張手法,寫出了江南的廣闊和春意盎然。這樣寫可以引起讀者的想像和聯想,使詩歌更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2、春光明麗,草長鶯飛,堤上楊柳依依,春風駘蕩。一群兒童嬉笑追逐,趁著風勢把紙鳶放上藍天。這是一幅多麼自由、天真、愜意的圖景。

3、(1)這首詩描寫詩人歸隱後的日常勞動生活;表達了對歸隱耕種生活的熱愛。

(2)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

4、全詩三章,採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節奏鮮明,旋律優美,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5、(1)張作寫景氣勢不凡,既充滿動感而又飽含感情,抓住了無數宮殿樓閣都變為廢墟這一典型事例,寫出了封建王朝興則大興土木,亡則戰火紛飛,給人民帶來的都是痛苦;陳作寫景也十分出色,寄情於魚樵,流連于山水,寫出對寧靜恬淡的隱居生活的讚美,情趣高雅,是此作動人之處。

(2)這兩首元曲作品價值之高下主要體現在各自的結尾兩句,它們都在前邊寫景的基礎上,進一步抒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點明了主題。但前者高度概括出千百年來人民苦難的根源,以及對王朝興廢本質的揭露——「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對人民寄寓了高度的同情,這種歷史的滄桑感和深刻的哲理性,超越時空,震撼千古;而後者對於天下興亡、朝代更替,只有冷峻的嘲弄,抒發了興亡由它,逍遙在我的思想。作者在否定歷史的同時,也否定了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


推薦閱讀:

桃花春色暖先開,細數帶有「花」字的77句古詩詞!
意景最美之中國古詩詞
和楝花有關的古詩詞擷拾賞析
精讀《唐詩三百首》045:王昌齡的這首七絕,被評為唐代閨怨詩第一

TAG:詩詞 | 古詩詞 | 詩詞賞析 | 古詩 | 賞析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