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王篡侄兒位,卻抓一個篡位的要殺,人家一開腔,嚇得他趕緊封嘴
一個君王死後,國人往往根據他生前的所作所為給他用一個字或者兩個字做個評價,這個叫做「廟號」或「謚號」,像「文、武、景」等都是好評,像「靈、厲」等則是對一個國君的差評,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就拿那個喜好細腰的楚靈王來說吧。
(楚靈王)
首先,楚靈王的國君之位來路不正,是他勒死了他的侄子楚郟敖後,自立為國君。
像這種事,放在春秋早期,一定會遭到周天子和其他諸侯國討伐。但到了春秋末期,禮崩樂壞,各諸侯國自顧不暇,所以,楚靈王自立為君,既沒有引來外患也沒有引發內亂。
更幸運的是,當時的楚國經過幾代國君的努力,已經國富民安,已經是春秋霸主之一,所以楚靈王繼位後,沒有想著如何治國,而只管任性用錢。
不但沒受到懲罰,楚靈王還很得意,還想稱霸。春秋時期的稱霸,一般的形式,也就是邀請各國國君開開會,求大家一個認可。所以楚靈王也在申地開大會。
然而,這次大會似乎並沒有受到各諸侯國的重視,比如魯國和衛國都沒有來,宋國也只派了個使臣,特別是國力相當的晉國居然根本就不理他。
這顯然是輕視楚靈王嘛,所以楚靈王很生氣,就算大夫伍舉一再對他說:「大王要沉住氣,我們主要是立威,對來的諸侯要有熱情,向他們展示我們的軍事力量,至於沒有到會的諸侯,以後再討伐。」
楚靈王正在生氣,哪裡聽得進去,他不僅在會上羞辱別國的使臣,還無端殺了自己的下屬,並且一直對來的那些小國國君愛理不理,很沒禮貌。你看,沒來的得罪來,來的也得罪了。就像那個「該來的沒來,該走的沒走」的故事一樣,總之,楚靈王的外交徹底失敗了。
不過楚靈王不在乎,得罪就得罪,反正來的也不是什麼大國。
楚靈王覺得跟這些諸侯國好好說話完全沒什麼用,還是拿拳頭說話最簡單。所以他沒事就把國人召集起來,去別的國家打架。還美其名曰維護道義,尊奉周禮。
(楚國的戰車車轔轔馬蕭蕭)
有一次,楚靈王攻打吳國,抓到了曾經弒殺齊莊公的令尹慶封。楚靈王覺得這是個為自己立威的好機會,所以他把慶封全家都殺了,還讓慶封遊街,把他的罪行公之於眾,並讓大家不要學習他。
慶封覺得總之是逃不開一死,索性心一橫,就反唇相譏:「大家也不要學習楚靈王,他殺掉了自己的親侄子,自己當王。」這話說完,楚國的吃瓜群眾鬨笑一片,楚靈王好不尷尬,趕緊殺掉慶封,封住他嘴。
這種事,楚靈王還不止做一件,當時的陳國也是內亂不斷,他聽說後,馬上帶著軍隊去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完了,他也趁此機會滅掉陳國,吞掉了陳國的土地。
吞掉陳國的土地讓他嘗到甜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當時的蔡國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蔡靈侯因為老爹給自己戴綠帽子,所以乾脆把老爹殺了,自己繼位。
這事讓楚靈王知道了,他很開心,覺得又有機會了,於是他在申地設宴招待蔡靈侯。蔡靈侯剛剛上位,地位不穩,也急著巴結這位大國之君,所以想都沒想就樂顛樂顛地去了。結果楚靈王再次陰謀得逞,不光殺掉了蔡靈侯,又把蔡國的土地吞併了。
打仗這種事,勞民傷財。老百姓談起他們這個好鬥的王,就頻頻擺頭,但誰也改變不了楚靈王好鬥的脾氣。
靈王十一年的冬天,楚靈王突發奇想,又想去攻打弱小的徐國。按道理弱小的徐國哪是楚國的對手,但楚國老百姓實在不能忍受這樣好戰的國君,於是在他弟弟公子棄疾的帶領下,推翻了他的統治,楚靈王隨身連隨從都跑光了,最後他走投無路,只好拉一根繩子把自己弔死算了。
(楚國老百姓反了)
楚靈王自己王位都來路不正,卻四處為人伸張正義,說什麼維護周禮,實際上就是貪圖人家的土地錢財女人。他的運氣很好,別人都打不過他。但是,不義之戰就是不義之戰,別人打不過,內部卻把他掀翻了,也是活該。
推薦閱讀:
※怎樣做領導的貼心小棉襖
※「康熙遺詔」曝光 揭秘雍正沒篡位(還是存疑) 組圖
※康熙遺詔顯示雍正沒篡位
※雍正是否靠改詔篡位做了皇帝
※大唐名相狄仁傑,為什麼會甘願效忠於「篡位」的武則天?
TAG:篡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