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山西名人:孟母仉氏是榆次人

  「母並人也,生於並,歸於鄒,或往來於榆,其貞淑端靜之德,教子義方之名,芬芳於榆之人心」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則經典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在華夏大地傳頌了2000多年,可謂家喻戶曉,而故事的主人公孟母仉氏是什麼地方人卻非人所共知。

榆次老城的孟母廟與斷機堂

  在榆次老城裡曾經有過孟母廟、斷機堂,上世紀50年代尚存。《永樂大典》輯《太原府志》與清乾隆《榆次縣誌》縣城圖裡都有孟母廟和孟母祠的身影,而且在清代以前榆次就有人們拜謁孟母祠的詩歌流傳。清康熙廿年(1681),來自樊與(今河北清苑縣)的劉統曾在拜謁孟母祠後留墨。

  謁孟母祠:史傳子輿起於鄒,學成帝業與王猷。浩然正氣關邪說,世道人心重隱憂。說仁說義豈空譚,為客為卿自不甘。馳驅反覆齊梁道,經天緯地可同參。多因堂上有慈親,三遷擇術復擇鄰。名世適逢五百載,勤劬期作第一人。賢哉閨範千秋恩,塗源毓秀抑何地。太行晉水輿白雲,并州蘋藻獨崇祠。金被霞袖仰高風,白髮慈顏眉黛融。母儀師表渾無與,百代一朝歌頌中。噫嘻,我過塗水歲華更,我來拜母曉煙生。七篇經綸逢戰國,母兮,母兮,徒教令子成聖名。

  為何榆次城內會有孟母廟、孟母祠、斷機堂等與孟母有關的遺迹?清康熙年間,榆次縣令劉星曾經對此關注,其寫過一篇《孟母祠辯》,專門考證孟母祠的來歷,或可解惑。《孟母祠辯》開文中曰:「縣南門外有孟母祠,巍然三楹,莊嚴慈像左右列,小廡及門庭規模爽塏。歲時祭祀,載於舊志久矣。」從中可看出孟母祠的準確位置及氣勢宏偉的規模,以及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日子祭祀孟母。文章還提出疑問:「子輿游諸侯史不及趙,諒未居榆。何以祠母於榆也?意者母氏三遷不憚跋涉前曾移居此乎?何以不祠子輿而獨祠其母也?」

  史證孟子是鄒國人,其從未到過榆次,為何榆次會有孟母祠堂?孟母三遷之前是否移居過榆次?為何不給孟子建祠堂而單獨給其母建祠堂?

  劉星考證:母並人也,生於並,歸於鄒,或往來於榆,其貞淑端靜之德,教子義方之名,芬芳於榆之人心。故於母氏歸故里也,相輿牽帷推車,挹籣蕙之風而接金玉之容者爭前恐後。逮其返也,念之毋諼,思之弗置,不得已,謀所,以祠之祝之。

  由此可見劉星考證孟母為并州榆次人,後移居山東鄒城,孟母老年時曾經回過榆次娘家,看望榆次父老鄉親而成為轟動一時的盛事。其走後,榆次人非常敬仰她,思念她,選址為其修了祠堂。

三徙鄉里的孟母故宅

  明萬曆《榆次縣誌》記載:「孟母廟在縣古城西南隅,相傳此地為孟母故宅,弘治年間鄉官孫昌建廟以祀。」明萬曆《太原府志》記載:「孟母故宅,在榆次縣古城西南隅,蓋孟子爭鄒人,其母並人,其地有三徙鄉。」明代學者談遷《棗林雜俎》一書中也有,「孟母故宅:榆次縣古城西南隅。蓋孟子鄒人,其母並人也。其地有三徙鄉。」

  榆次現有6鎮4鄉,並無「三徙鄉」,但歷史上榆次確有三徙鄉。據明萬曆《榆次縣誌》記載,榆次古上曾經分為11個鄉,其中就有三徙鄉。《太原府志》《棗林雜俎》等古書上記載的三徙鄉,都與孟母三遷有關,古三徙鄉在今榆次城區的南部。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戰國孟子成名之後就廣為流傳,榆次作為孟母故里更顯榮耀,在城內為她修建祠堂,並將其出生地命名為「三徙鄉」應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孟繁仁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孟母故宅應在今太谷縣范村鎮的東仉村、西仉村一帶。

  明萬曆《太原府志》《棗林雜俎》記載的孟母故宅在古城西南或南關西南隅。明萬曆《榆次縣誌·古迹》記載:中都城在縣東一十五里。左傳昭公二年晉侯執陳無宇於中都即此。由此可推斷春秋時期榆次(春秋時稱魏榆)的治所在中都城,位置在今榆次城區以東15里外,即今榆次長凝鎮南合流村冷孤崖一帶,如果以此地定位太谷縣范村鎮的西仉村恰好在西南方向。由此可推斷縣誌上記載的榆次縣古城或南關所指是春秋時榆次的治所中都城。

  孟子的母親仉氏是何因、何時從榆次遷居到山東鄒城的?清康熙《榆次縣誌》記載:「孟母故宅在南關西南隅,相傳孟母生此後適鄒。」「適」是古代女子出嫁的意思,「適鄒」即是嫁到鄒城。孟母仉氏生於周安王十年(前392),農曆四月初十,是魏公子仉啟的女兒。周烈王喜三年(前373)仉氏嫁魯國三桓之一的孟孫氏後裔孟激為妻,次年農曆四月初二生孟軻(前372-289)。由此,可推斷孟母仉氏離開榆次的原因是嫁人,離開時間是周烈王喜三年(前373),孟母彼時20歲。

  孟母故宅後來為何會隸屬太谷縣管轄呢?這源於榆次歷史上一次行政區劃的重新調整。明萬曆《榆次縣誌》記載: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割榆次南部3750戶入太谷,就在這次割地過程中,孟母的娘家隨被划到了太谷縣。

孟子著作中有榆次方言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sù),若無罪而就死地。」

  「觳觫」是榆次人常用方言,《榆次市志·方言》(中華書局出版1996年3月第一版)將「觳觫」收入,只是榆次市志用「忽嗦」記錄,音同義同。而且在榆次方言中除有基本詞義:「因恐懼而發抖」外,還衍生出:哆嗦、縮手縮腳、抖動、顫抖、不穩定等詞義。比如鬼地(蹄)觳觫:形容某人鬼鬼祟祟、賊頭賊腦、縮手縮腳,猥瑣、沒有教養、吝嗇等等;比如觳地觳觫:形容某人做事不穩當;比如三叩九拜就差這一觳觫。比喻辦事特別費時、費勁、不容易,前面辦的差不多了,到了最後關鍵時刻,就用「三叩九拜就差這一觳觫」表達。

  榆次方言屬漢語北方方言晉語并州片,地域特徵明顯。「觳」字一般在榆次方言中本身不具實際意義(但有時作「少許、稍微」之意),當作語氣助詞,只有後綴動詞時才有實際詞意。如:觳塌:形容生活或生產用具部分損壞有散架的可能;觳擺:搖晃;觳繞:環繞;觳宣:慫恿;觳歇:休息;觳耽:耽誤;觳拉:劃拉;等等。

  孟母生在榆次,青少年時代生活在榆次,其知書達理、通曉詩文,深受晉國及榆次地域文化和良風美德影響,繼而影響了孟子,在孟子著作中出現榆次方言也就在情在理了。(完)

推薦閱讀:

正宗的山西陳醋是什麼樣的?
【讀史輿地】晉省的表裡山河與關津陘口
故鄉,想說愛你不容易
2017年山西縣域電影票房數據
山西兩「無名氏」死者獲「就高不就低」賠償

TAG:名人 | 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