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九:秦漢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政治性格和命運

四、削除王國的行政司法權,分封政治被徹底根除

漢文帝為百姓做的第一件好事是廢除連坐法。是年十二月,漢文帝對大臣說:法律要公正,才能制止橫暴、鼓勵善良。對犯法者進行制裁也就夠了,不能讓其父母妻兒也受到牽連,乃至被罰為奴婢。我認為這樣做不好,你們商量一下。掌管法令的大臣們說:百姓不能自制,所以才需要法律。一人犯法、全家有罪,就是要讓他心存顧忌,不敢犯法。很久以來就有這種法律,還是不改為好。漢文帝又說:我聽說,法律公正則百姓誠實,量刑適當則百姓無怨。治理和教導百姓是官吏的責任。官吏沒有盡到責任,還要對百姓施加不公正的法律,這是殘害百姓逼他們違法呀,怎麼可能制止犯法呢?我不覺得這種法律有何好處,你們再商量商量。於是大臣們就說:陛下給予百姓這麼大的實惠,說明陛下的恩德盛大,這是我們做臣子所不及的。請陛下頒布詔書,廢除連坐法。——《史記》所記載的君臣這段對話很能說明問題。連坐法是秦國的法律,漢承秦制,連坐法也就變成了漢朝的法律。法律與朝廷官員沒有多大幹系,而且他們還能從中得到好處,所以他們才不會管百姓的死活。在專制政體下,政治鬥爭是殘酷的,即使廢除連坐法,皇帝也能任意處罰官員,所以這些官員只會奉承皇帝。專制政體的要害在於無視法律,或者說權力就是法律。所以問題的焦點不在於法律是否嚴厲,而是是否公正。廢除連坐法對百姓當然有好處,可是並不能解決法律的公正問題。

漢文帝還做了許多被歷史學家稱道的好事。譬如救濟鰥寡孤獨的人,規定八十歲以上老人每月朝廷供給米一石、肉二十五斤、酒五斗;九十歲以上老人每月再供給帛兩匹,絲三斤;還規定各地長官按時去慰問老人。——這裡我想補充一句:在那時,能活到八十以上的人很少很少,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朝廷為此也花不了幾個錢。再者能活到那個歲數的人,也絕非窮苦人家,恐怕多是非富即貴之家,他們也未必缺這點東西。顯然,這樣的規定更多的是收買人心。

漢文帝元年正月,立劉啟為太子。劉啟是漢文帝與竇夫人所生,漢文帝做代王時的王妃和她的四個兒子此時已經過世了,所以立劉啟為太子。三月,立太子生母竇夫人為皇后。二年三月,封諸皇子為王:皇子劉武為代王,皇子參為太原王,皇子揖為梁王。同時封朱虛侯為城陽王,東牟侯為濟北王,故趙王兒子辟彊為河間王。新皇帝分封家人王侯已成慣例。

元年漢文帝又廢除誹謗妖言法。漢文帝說:古代朝廷上樹立著鼓勵人們提建議的旗幡和批評的木牌,這是為了鼓勵那些關心國家大事的人說出自己的看法。而今法律設有誹謗妖言之罪,使得大臣們不敢說實話,我也就無法知道自己的過失。又怎能招來遠方的賢良之士?廢除誹謗妖言法。百姓議論皇帝,官吏就說他們大逆不道,批評朝政,就說他們誹謗。結果百姓因無知而獲死罪,我認為不妥。今後,不得受理這類案子。坦率地說,漢文帝還是挺有膽識的。在專制政體下,妖言誹謗是很重的罪名,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漢文帝也只是不再追究百姓說些牢騷話而已,並非真地實行言論自由。

漢高祖時,規定田賦為十五稅一。漢文帝二年,大中大夫賈誼上書勸皇帝鼓勵農耕提倡節約,於是漢文帝在春耕時親率大臣們在皇苑扶犁耕種做個榜樣,還下詔令地方官借給農民種子和口糧,並規定賦稅減半,由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漢文帝十二年,田賦減為六十稅一。漢文帝十三年,停止徵收田賦。從後面的摘錄中可知,其他賦稅也是不輕。

漢文帝三年六月,濟北王興居聽說皇帝去了代地要與匈奴打仗,就造反了,打算攻打滎陽。皇帝令棘蒲侯陳武為大將軍,將兵十萬前去平叛,祁侯賀為將軍,駐紮滎陽。八月,打敗濟北軍,抓獲濟北王。漢文帝赦濟北吏民參與反叛者。

漢文帝六年,淮南王劉長違法亂紀(出入擬於天子,擅為法令)勾結閩越及匈奴的事被朝廷發現,報告給皇帝。劉長被帶到長安。群臣議罪,都說:劉長罪當棄市(在鬧市殺頭,暴屍)。漢文帝眼下只有這一個活著的兄弟,不忍殺他,就削其王位赦其罪。群臣又請求流放劉長到蜀地。漢文帝批准了。劉長在半道上就病死了。後十六年,漢文帝追尊劉長謚號為歷王,立其子三人為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從這件事我們就能看出,法律對皇帝而言根本就不算事兒,他想怎樣就怎樣,這就是專制政治。

有一個叫賈誼的書生,很受文帝的賞識。文帝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不錯,就把他調到京城來做了廷尉,於是吳公就向文帝推薦了洛陽人賈誼,說他熟讀詩書,很有才能。文帝就封賈誼為博士。當時賈誼才二十幾歲,遇事敢於發表意見,還說得頭頭是道,與那些唯唯諾諾的大臣相比,讓文帝耳目一新。一年後,文帝提升他為大中大夫。但賈誼不懂政治,他的直言也讓朝臣們覺得把自己比下去了,因而對他懷恨在心,得著機會就向皇帝說他壞話。於是文帝就讓賈誼到長沙去給長沙王做師傅。渡過湘水時,賈誼想去了屈原的遭遇,就寫了一篇賦弔唁他,實際上是把自己比作屈原。他不想老呆在長沙,就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章。文帝接到賈誼的奏章,又把他召回京城。因為淮南王的事,他勸告文帝不要封劉長的兒子。顯然賈誼只想著朝廷卻忽略了文帝的個人感受。沒過多久,文帝又讓他去做梁王劉揖的太傅。在梁王那裡,賈誼又給文帝寫了一篇奏章,說:藩王們都在發展自己的勢力,將來恐怕難以控制。還說:匈奴屢屢侵擾北方,總得有一個抵禦的辦法才行。文帝也沒有理會他。其後,梁王騎馬摔死了,賈誼認為自己負有責任,不久就抑鬱而死,時年三十三歲。從這件事我們發現,文帝雖然鼓勵大臣們發表意見,但也有自己的主見。他也不願跟一個總是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呆在一起,所以賈誼才被文帝支開。由此可見,在專制政體下,要想保住官位,就不能亂說話,要想陞官,就要揣摩皇帝的心思,替皇帝說出他不好說的話。賈誼的遭遇,實際上是那些敢於直言的臣子的必然下場,有了他的榜樣,文帝廣開言路的想法就成了泡影。

漢文帝死,太子劉啟繼位,是為孝景帝,在位十六年。景帝拜晁錯為內史,對他言聽計從。因為景帝當太子時,文帝就讓晁錯當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與太子關係很好。晁錯的政見與賈誼差不多,也多次上書給文帝。文帝也採納了他的一些建議,比如對付匈奴的辦法,晁錯認為應當屯墾戍邊,招募內地百姓移民邊疆,建立城邑,讓他們平時務農,戰時充當士兵。再比如,晁錯主張重視農業,壓制商人。這些建議文帝都採納了。漢初劉邦就下過壓制商人的法令,呂后時對商人的限制有所放寬,只是不許商人及其子孫當官。但晁錯削弱藩王勢力的主張,文帝沒有理會。

現在,晁錯有景帝的支持,他覺得自己可以實施削藩的政治主張了。我們搞不清楚,賈誼和晁錯這些人為何要主張削藩。景帝三年,晁錯對皇上說:以前高帝剛打下天下時,兄弟少,子侄年幼,大封同姓,齊國有七十餘城,楚國有四十餘城,吳國有五十餘城。這些藩國佔了漢朝一半的土地。前者,吳王因其兒子被陛下所殺,心生怨恨,稱病不來朝覲,與古法當誅。文帝不忍,還賜他几杖,恩德備至,吳王未能改過自新,反而愈發驕橫,開礦鑄錢,煮水製鹽,引誘天下亡命之徒陰謀作亂。今削藩亦反,不削藩亦反。早削藩早反,禍小;不削藩遲反,禍大。——從晁錯的這番話中,我們看不出他削藩的理由何在。晁錯在說到高帝時,似乎認為分封同姓王的原因只是「昆弟少,諸子弱」,其實高帝是遵循慣例樹藩固本。吳王的兒子來京城與時為太子的景帝下棋,只因其不肯讓步,就被景帝用棋盤打死,錯在景帝。只因為景帝身為太子就沒有受到任何處罰,難道吳王不能因此產生怨恨之心嗎?當時文帝賜吳王几杖就是知道自己理虧,而且也同意吳王年邁可以不用來朝覲。吳王失禮,應按當下法律制裁,與古理何干?「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又違反了那條律法,怎麼能與愈發驕橫聯繫起來?至於說「誘天下亡人謀作亂」那要有真憑實據的,謀反之罪怎能隨意亂扣?若有確鑿證據證明其陰謀造反,那就不是削藩的事了。漢朝當時可能沒有針對藩國的法律,晁錯要削藩就得找個借口。

景帝讓朝臣、列侯和宗室商議晁錯的建議,大家都知道晁錯是皇帝的紅人,誰也不敢說話。只有竇嬰出來與晁錯爭辯,因為他是竇太后的侄兒,兩人因此產生矛盾。朝議沒有結果。其後不久,楚王戊進京朝覲。晁錯對景帝說「當年薄太后葬禮期間,楚王戊與宮女嬉戲。應當殺頭。景帝沒有殺楚王,而是削去楚王的東海郡,這正是他們君臣想要達到的目的。前年,即漢景帝元年,晁錯藉由趙王劉遂的過失,削去其常山郡;膠西王賣官鬻爵被削去六縣。但是晁錯不滿足這種小打小鬧,他想讓皇帝下旨,無須借口就能削減所有藩王的封地。

景帝或許因為當年吳國太子不能對其禮讓,遂產生削減藩王封地的想法,也好讓藩王對皇帝有敬畏之心。朝廷議論削減吳國封地的消息傳到吳國,吳王擔心無法滿足朝廷削減封地的慾望,就派人四處聯絡諸侯國,準備共同抵制朝廷。吳王打出的旗號是誅殺晁錯,楚王、趙王和膠西王已被晁錯削減了土地,自然會響應吳王的號召。膠西王更是賣力,他又聯絡了齊、淄川、膠東、濟南和濟北五國。齊王先是同意了,後來又改了主意,決定暫時中立。濟北王雖然也同意了,可他正忙著整修城牆,一時騰不出手來,也未發兵。這樣,起兵響應的就只有七國,即吳、楚、趙、膠西、膠東、淄川和濟南,史稱七國之叛。當時,漢朝天下共有二十二個諸侯國,其餘十五國,或觀望,或反對,吳王的號召沒有得到多數諸侯國的響應。這一方面說明,朝廷削地的舉措才剛剛開始,諸侯王也沒有那個政治遠見;另一方面也說明,吳王也只是拍案而起,並非早有預謀,準備工作自然不足。

倉促聯合起來的七國,並沒有統一行動。南邊,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一起去攻打梁國;東邊,因為齊王變卦的緣故,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和濟南王一起圍攻齊國。而北邊,趙王虛張聲勢,沒有實際行動。顯然,七國的行動使其在政治上更加處於劣勢,把那些沒有與他們共同起兵的諸侯國推向了朝廷一邊。

當七國反叛的消息傳到京城,景帝有些慌了神,想起父皇臨終前的囑咐——一旦有事,可令周亞夫領兵——趕忙拜中尉周亞夫為太尉,率三十六將軍前去迎戰吳楚,又派曲周侯酈寄領兵對付趙國,將軍欒布領兵攻打齊國,拜竇嬰為大將軍,駐軍滎陽,監視齊國和趙國。袁盎素與晁錯不和,藉此機會向景帝進言道:吳楚聲言,高祖分封子弟為王,各有封地,今晁錯任意處罰諸侯,奪其封地,所以造反,就是要誅殺晁錯,恢復封地。因此,陛下只要殺了晁錯,派人出使吳楚七國,恢復他們的封地,則就無需刀兵相見了。景帝猶豫了一會兒說:真要是這樣,我可以殺了晁錯以謝天下的。於是景帝拜袁盎為太常,準備出使七國。又過了十幾天,景帝讓丞相青、中尉嘉、廷尉歐上書彈劾晁錯,奏疏說:晁錯不能宣揚皇帝的德信,使皇帝與群臣、百姓疏遠,還想給吳國增加封地,有失臣禮,大逆不道,罪當腰斬。景帝就在奏疏上批到:可。於是晁錯不僅自己被殺,還連累了全家被滅門。

七國之叛,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被撲滅了。吳王劉濞跑到東越王那裡,他的兒子劉駒跑到閩越王那裡,其餘六個國王都自殺了。東越王接到周亞夫的信後,就把吳王劉濞殺了。齊王雖然沒有率兵反叛,可是也與七國有過聯絡,害怕朝廷追究,也自殺了。

推薦閱讀:

人性第六章——懦弱
不同眉型與性格和財運的關係
天然呆的成因?
怎麼讓自己變成話嘮?
一半是天才,一半是魔鬼,雙重性格最嚴重的三大星座

TAG:性格 | 民族 | 政治 | 命運 | 中華 | 中華民族 | 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