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書複習資料(1-5課)
06-09
《親友書》第一課思考題1、《親友書》的作者是誰?他有什麼樣的功德?了知作者功德後,對你學習本論有哪些幫助?答:作者是龍猛菩薩。又名龍樹菩薩。佛教歷史上,龍猛菩薩是公認的登地菩薩,佛陀在《楞伽經》中親自授記:「南方碑達國,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龍,能破有無邊。」意即南方碑達國有一位吉祥比丘,名叫龍猛,在佛陀涅槃之後,佛教內部產生爭論時,他站出來弘揚大乘中觀,破除有邊與無邊,詮釋般若波羅蜜多法門。在《大鼓經》、《大雲經》、《文殊根本續》等大乘經續中,對龍猛菩薩也有明顯的授記,有些說他是一地菩薩,有些說是七地菩薩,有些甚至說獲得了佛果。藏傳佛教中他被喻為「二勝六莊嚴 」之一,漢傳佛教中他被八大宗派 奉為開山始祖,這樣的大菩薩、大聖者,佛教徒沒有一個不承認。能夠學習龍猛菩薩的殊勝教言,對於我們斷除煩惱,開啟智慧有非常大的加持力,龍猛菩薩是佛陀所親自授記的大菩薩,他的教言必然是真實不虛的金剛語,因此對於我認真的學習本論有很大的吸引力和信心。初善首義1.以立誓句勸勉聞者:為令堪德善妙者,希福我依佛尊說, 稍許集成聖梵音,汝當恭敬而諦聽。2、按照古大德的要求,聽法者、傳法者分別應具備什麼條件?你欠缺什麼?今後會怎麼做?答:(對聞法者三+二點要求)真正的求法者,應像《中觀四百論》所講的「質直慧求義,說為聞法器」一樣,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心要正直,不能貪執自方、嗔恨他方,要有公平正直的心態;第二、具足一定的智慧,能分析辨別善說惡說,不被他人所轉;第三、對真義有希求之心,對真理有嚮往之心,若沒有這樣的意樂,不可能無緣無故去聞受正法。這三條是聞法者的基本素質。除此之外,很多高僧大德又補充了兩條:第一、對佛法和上師必須有恭敬;第二、聽受佛法時一定要專心致志。聞法者理應具足這些條件,否則,如來的教言雖然很殊勝,可是你的行為不如法,再殊勝的教言也不能接受。(傳法者五點條件)對於傳法者,同樣也有一些要求。古大德云:「離經一字,允為魔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傳法者若對佛經望文生義、依文錯解,實則冤枉了三世諸佛,因此,傳法需要有傳承,懂得一些佛經。很多大德對傳法者有幾點要求:第一、正直無倒,心要公正,不能貪執自宗、嗔恨他宗,以不平等的眼光毀謗別人;第二、說法明了,無論是佛經的內容還是論典的意義,一定要吐字清晰,表達恰當;第三、不錯亂法義,比如了義、不了義,你想當然地理解為:了義是我了解的意義,不了義是我不能了解的意義,這樣意思就已經錯亂了;第四、不求名聞利養,傳法的目的就是利益眾生,讓他們盡量有一點受益,而不是通過講法獲得收入和名聲;第五、善解意樂,能夠了解聞法者的興趣,如果他們想聽中觀,你卻滔滔不絕講小乘經典,就算講了半天,別人也不願意接受。因此,作為一個善知識,對聽受者的意樂要基本了解。在弘法利生的時候,這些教言是離不開的。我目前主要是跟隨傳承上師們聽聞佛法,因此主要是一個聽法者,我覺得自己基本上具備以上要求的條件,唯一是在聽法時專心致志做得很不好,因為經常一邊聽課程錄音,一邊看其他的東西,或者持咒、轉經輪、東張西望、東想西想等,今後除了每次聽聞佛法時要反覆觀察自己,使自己具備以上幾點要求之外,而且還要讓自己做得更好。雖然我現在沒有任何資格做一個傳法者,但是有時候在討論課程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新學的道友,然後我幫助他們結合自己的學習做一些解釋,雖然這遠遠稱不上是傳法,但是我也同樣要求自己一定要具足恭敬心、謹慎的對待自己所說的法義,努力保持自己的相續不被世間八法所染污,盡量以自己的能力結合同修道友們不同的學習程度來幫助大家加深理解,互相提高。2.以謙虛的方式教誡理當聽受:①以詞句而謙虛佛像縱然以木雕,無論如何智者供,如是我詩雖拙劣,依妙法說勿輕蔑。◇印光大師說:「欲得佛法實益,需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份罪業,增一份福慧。」沒有恭敬心,佛法是得不到的。◇因此,聽受佛法的過程中,要對上師三寶有一種景仰心、恭敬心,內心中深深地明白:我們水泡般不凈身體,能遇到如意寶般的正法,這個機會極其難得,千萬不能錯過,一定要得到解脫竅訣而離開醜惡的輪迴,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3、有些法師講法時詼諧幽默,而有些法師則詞句拙劣,假如你是聽法者,你會選擇哪一位?為什麼?答:不管是哪一位法師講法,只要是講授的如來的清凈教法,我都應該認真的聽受,因為佛法的利益只有從恭敬中來,就象印光大師說:「欲得佛法實益,需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份罪業,增一份福慧。」因為法師們宣說的都是如來的甘露妙法,雖然語言上有一些差別,但是法義本身不會有任何差別,因此不應該生分別心而妄生取捨,應該平等的基於清凈心和恭敬心來聽受,這樣不僅能讓自己通過聽法獲得很大的利益,同時也會讓自己生生世世都能夠轉生於佛法興盛,正法廣泛弘揚的善趣中,對自己生生世世的聞思修行都有不可思議的利益。②以意義而謙虛於大能仁之眾教,王汝雖先已精通,猶如石灰依月光,豈非較前更美妙?◇由此處教言可知,我們不能因為聽過一個法,或者對佛法教義略有了解,就得少為足。作為智者,對如來教法不能有滿足感。《大乘悲分陀利經》裡面也講了四種無厭:「施無厭,聞法無厭,攝眾生無厭,願無厭。」一個大乘菩薩,首先聞法最關鍵,假如對聞法生厭倦心,不願意聽受,外面的世界那麼複雜,你不可能不受影響,所作所為很容易與正法背道而馳,最終沒有辦法挽救。◇世親論師:「聞慧有利於來世,布施亦無如是益。」布施雖是最好的親友,最主要的夥伴,功德非常大,但聞法可以遣除生生世世的無明煩惱,徹底斷除輪迴的根本,布施沒有這種利益。4、佛陀的教誨具備初、中、後哪三善?你對此有什麼體會?答:佛陀的教誨具備初善、中善、後善,就像《隨念三寶經》中所說:不管是哪一個眾生,最初如理聽聞佛法,就能斷除相續中的煩惱,種下殊勝善根,這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此為「初善」;對所聽聞的法義抉擇思維,將自心的染污和煩惱予以遣除,並直接享受法樂,此為「中善」;最後依靠修持智慧來行持,徹底遠離三有,獲得殊勝果位,此為「後善」。我對此有深刻的體會,對於初善而言,我最初接觸佛法的時候內心被各種各樣的煩惱痛苦所逼迫,簡直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第一次接觸佛法時是一本書名叫《佛陀的啟示》,主要宣說關於四諦和十二緣起的道理,當我讀完第一遍的時候,內心馬上感到豁然開朗,感到很多煩惱一下子好像就消失了一樣;然後在學習佛法的這幾年來,雖然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煩惱和違緣,自己相續中各種各樣的無明習氣仍然很頑固,但是依靠佛陀的教言和佛法的道理,基本上都能夠順利的堅持下來,自己內心的染污和煩惱也確實感到逐漸的在淡薄,各種各樣的法樂喜悅確實在增長;至於後善,我現在還沒有什麼感受,但是通過自己對於佛法甚深智慧的學習,以及學習了解高僧大德的傳記公案,我對於依靠佛法最終徹底遠離三有輪迴的殊勝果位,也是有一定的信心的,因此,佛法確實是具足初善、中善和後善的究竟圓滿的甘露教法。中善論義:1宣說增上生與決定勝道之基礎—信心如來殷切而告言:佛陀妙法與僧眾,施戒天尊六隨念,各功德資常憶念。身語意門當常依,奉行十種善業道,杜絕一切醇美酒,歡喜賢妙之維生。知財動搖無實質,如理施比丘梵志,親朋貧者為他世,施外無餘勝親友。汝戒未失無缺憾,未混未染當依之,戒如動靜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5、名詞解釋:四魔 六隨念 十善業道答:四魔:佛陀又名勝者,原因是他可以力勝四魔。所謂四魔,一為煩惱魔,即對五蘊執著而產生貪嗔痴煩惱;二為蘊魔,即輪迴的一切痛苦是由五蘊所生;三為死魔,即五蘊剎那變遷、無常壞滅;四為天子魔,即對證得無生無死的果位從中作梗,令人散亂放逸的天魔(如魔王波旬及其眷屬)。六隨念:超勝四魔的佛陀,在《涅槃經》、《雜阿含經》等經典中講了六種隨念——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布施、隨念戒律、隨念天尊。十善業道:所謂十善,即身體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三種罪業,而奉行愛護生命、慷慨布施、守持戒律三種善法;語言斷絕妄語、兩舌、粗語、綺語,而盡量說諦實語、化解怨恨、說悅耳語、精進念誦;內心斷除貪心、害心、邪見,而滿懷舍心、修饒益心、依止正見。身體和語言的七種善法叫做「業」,三種意善業叫做「道」,共稱為「十善業道」。6、怎麼樣修持六種隨念?如此做有什麼功德?答:此處龍猛菩薩明確地說了,無論是出家人、在家人,時時不能忘的有六點:第一、佛陀:大慈大悲的佛陀圓滿自他二利,具足一切功德。我們有時觀想他的悲心、有時憶念他的智慧、有時思維他宣說佛法的無量利益……應當力所能及地去供養、祈禱。第二、佛法:佛陀宣講的妙法無非是滅諦和道諦,滅諦是諸法的空性,要通過道諦而證悟。對這樣的正,法要念念不忘、盡量行持,常觀察自心與法是否相融。第三、僧眾:佛陀的追隨者——大乘菩薩和小乘僧眾,是我們乃至菩提果之間的助伴,也是我們的榜樣,應該要向他們學習。以上三者,即是隨念三寶。我們平時念《隨念三寶經》,目的也是如此。說簡單一點,皈依佛就是皈依覺悟者,因為世間的大徹大悟者唯有佛陀;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說的萬法真理,對此應該通達並行持;皈依僧就是希求真理的過程中,加入希求者的團體中去。我們作為佛教徒,理應始終不離皈依三寶的心念,就像世間人執著感情、事業、錢財一樣,不論吃飯還是睡覺、白天還是晚上,都要想到三寶,這樣才能變成很好的修行人。第四、布施:在有能力的情況下,盡量作法布施和財布施,這是一切福德的來源。第五、持戒:出家人有出家戒,在家人有在家戒,受戒之後,要經常提醒自己:「我是守戒者,我是三寶弟子,我是出家人!」第六、天尊:此隨念有兩種解釋方法,一種是憶念行持善法,可獲得三十三天等天尊乃至佛陀的果位;另一種是四大天王等世間天尊,及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等出世間天尊,他們的慧眼一直在看著我,是我們修道的見證者,對此應當不斷憶念。功德:倘若修持這六種隨念,則可往生極樂世界。佛在《觀無量壽經》中說:「修行六念,迴向發願,生彼佛國。」如果我們修行不用功,有些境界退失了,什麼感應都沒有,也可通過六種隨念將其恢復,猶如飢餓的人獲得了美味佳肴,可令身體慢慢強壯。如《雜阿含經》云:「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當修六念,乃至進得涅槃。譬如飢人身體羸瘦,得美味食,身體肥澤。」 7、種什麼樣的因才能得生天界?衡量一下自己,你有把握嗎?你平時是怎麼做的?答:行持十善、斷絕美酒能轉生天界。我沒有把握。我平時不飲酒,但是對於十善業很多方面還都做不到,主要是因為自己對於三門的觀察還不夠認真細微,有些惡業生起的時候無法覺察,而有些不善業生起的時候雖然觀察到了,但是又放逸自己的身心而不去對治,因此我認為自己根本沒有把握來生轉生天界。8、我們辛苦積累的財富,為什麼要布施出去?請從今生、來世兩個角度進行分析。答:我們要認識到,有漏財物如同水泡一樣,現而不實、剎那毀滅,無有可信賴的實質。有些人無論多麼富足,仍然貪得無厭,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理當如理如實地布施。對於今生而言,這些無常的財富如果不合理的加以運用來利益他人的話,不但無法給自己帶來利益,而且很容易帶來各種各樣的煩惱,因此,今生我們應該把多餘的財富用來布施供養給各種各樣的人,總的來說,就是要以三寶、師長等具有恩德的人,以及可憐貧窮等的眾生為對境來供養和布施,這樣在今生中我們就可以通過布施和供養給自己積累眾多的福德資糧。從來世的角度而言,我們更加應該多布施,因為當我們死的時候,一切財富絲毫都不會帶走,而且很容易變成家人互相爭奪的目標,不但無法利益他們,而且使他們產生很多煩惱,而我們自己步入後世的時候,這些財富絲毫的用處都不會有,唯一能夠幫助我們的就是我們所造的善業和積累的福德,因此,為了後世著想,我們也應該盡量的多布施。(加) 布施的對境1功德田(如具足功德的比丘,沙尼等因為他們相續中有戒體。以及有超越功德的修行者)2恩田(恩德非常大的父母,以及在修行過程中饒益自己的好友等)3貧困,弱小,脆弱等需要幫助的有情9、你現在守的是什麼戒?如何讓它具備四種功德?為什麼要守持清凈的戒律?答:是現在守的是皈依戒和別解脫戒中的居士戒。按照論中的教言,持戒應該具足四種功德,即所持之戒遠離一切破戒的過患,清凈無損,這叫做「未失」;在這個過程中,具足強有力的對治,未被違品的煩惱所沾染,這叫做「無缺憾」;勤於追求寂滅之果,未混雜希求小乘寂滅的發心,這叫做「未混」;也沒有染上破戒之因的煩惱和噁心,這叫做「未染」。概而言之,遠離一切破戒過患之未失,圓滿一切對治智慧之無缺憾,遠離希求世間果報之未混,斷除一切破戒因之未染,具足這四種條件的戒體,誠如《普賢行願品》所言:「無垢無破無穿漏。」持戒非常重要,是增上生和決定勝等一切善法的根本,如頌云:「戒如動靜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就象大地承載、出生、長養萬物一樣,我們世出世間的一切善根福德,都需要依靠戒律的大地來承載、出生和長養。清凈的戒律對每個修行人都非常重要,它是一切功德的來源,一切功德的依處。有了清凈的戒律一切功德自然而然可以增長。如《贊戒論》所言:「無論何人受持清凈戒,雖無一絲聞修思功德,死時必定往生清凈剎,行善無欺緣起之特法。」可以說,如果沒有戒律,我們不但修行學佛不會獲得解脫,就連獲得世間的一點一滴的安樂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必須要以正知正念來攝持觀照自己三門的行為,認真的受持各自的戒律,永遠不要毀壞。中善論義:2道之本體施戒安忍精進禪,如是無量智慧度,圓滿趨向有海岸,成就如來正等覺。(略說六度)何者孝敬父母親,彼族具梵阿闍黎,供養彼等今名揚,他世亦轉善趣中。(布施)損害盜奪與淫行,妄語貪酒非時餐,喜高廣床與歌唱,舞蹈花鬘皆當斷。隨行羅漢之戒律,若具此等八齋戒,持長凈轉欲天身,當賜善男善女人。(持戒)慳吝諂誑貪懈怠,貪慾嗔恨增上慢,及以種貌聞韶華,權勢而驕視如敵。(持戒之13種違品)佛說不放逸甘露,放逸乃為死亡處,是故汝為增善法,當恆敬具不放逸。(持戒之同品不放逸)何者昔日極放逸,爾後行為倍謹慎,如月離雲極絢麗,難陀指鬘見樂同。(同品之利益)如是無等忍苦行,汝莫令嗔有機乘,斷嗔獲得不退果,此乃佛陀親口說。(安忍之斷除嗔恨之因)◇此頌歸納六波羅密多(六度)略義,要求凡是學道者行持六度萬行。六波羅密多涵攝一切大乘道,除此以外,別無其他可行持的。▲行道的本體六度:(施 戒 安忍 精進 禪,如是無量智慧度)▲六度所感的果報:(一施感富,二戒感具色,三忍感力,四進感壽,五禪感安,六智感辨)10、什麼叫做六度?請分別解釋各自法相及其果報。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圓滿六度?答:一、布施度:所謂布施,是指將擁有的一切給眾生,以斬斷對我所的貪執。它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又包括普通布施、廣大布施、極大布施三種。布施的果報是感得財富圓滿。二、持戒度:指制止惡行、行持善法的一種心,包括禁惡行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其宗旨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持一切善法,制止一切惡行,尤其從大乘的角度來講,還要加上「利益一切眾生」。真正的持戒度,是通過守持凈戒來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而不擾亂任何一個眾生。持戒的果報是感得莊嚴的妙色。三、安忍度:在各種違緣面前,心不脆弱,不容易畏縮。安忍的果報是感得權威和力量。它分為安受苦忍、耐怨害忍、諦察法忍。安受苦忍:為了成就正法,不顧一切艱難困苦。比如在修行過程中,不管自己身體不好,還是聽法天氣不好,面對種種違緣時,內心堅強不屈,一點也不退縮。耐怨害忍:怨敵當面或暗中傷害你,你不會對他們滿懷嗔怒,隨忿恨的心態所轉。包括有些道友在發心過程中,他人經常無理取鬧、無端挑釁,你也能完全接受。諦察法忍:聽聞甚深的空性實相或者廣大的大乘行為時,自己不生絲毫邪見。四、精進度:對行持善法極其歡喜,即精進的本體。精進的果報是感得長壽。它可分為盔甲精進、加行精進、不退轉精進(不滿精進)。無論積累有緣福德資糧還是無緣智慧資糧,都離不開精進,否則一切功德無法增上。月稱論師也說:「功德皆隨精進行,福慧二種資糧因。」五、禪定度:心一直專註於善法,就是禪定的本體。禪定的果報是感受安樂。它分為世間靜慮、出世間靜慮兩種。世間靜慮包括四禪定、四無色定,這些禪定是輪迴之因;出世間靜慮,指聲聞、緣覺、菩薩、佛陀的禪定,這些禪定是解脫之因。禪定是增長善根的根本因,如果心不靜下來,一切善法不可能成就。六、智慧度:能辨別萬法的真相,就是智慧的本體。智慧的果報感得辨別萬法法性的善巧。它分為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或者勝義與世俗兩大智慧。按照《十地經》和《入中論》的教證,登地以上的菩薩才能真正的圓滿六度,從初地菩薩圓滿布施度,一直到六地菩薩圓滿智慧度。(加我們怎麼做?)答:作為凡夫我們雖然一下難以真正圓滿六度,也很難領悟那種境界。儘管如此,在因地時也可以儘力模仿,隨行修學。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若能如此,終有一日會抵達彼岸,獲得如來如海圓滿的妙相和功德。(加六度哪一個最重要?)答: 六度之中般若波羅蜜即智慧度最重要,離開般若波羅蜜,其餘五個波羅蜜都不能圓滿。因為般若波羅蜜即是智慧,其餘五度屬方便,方便與智慧的雙運才能圓滿六波羅蜜。如果離開般若智慧,就象失去眼睛一樣,其餘的五度就不能把握正確的方向;三世諸佛皆依此而獲菩提果。《心經》亦云:「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般若波羅蜜是出世智慧,離開它,僅僅靠這顆有所求的分別之心,要圓滿廣大不可思議的菩薩大行,是不可能的(加是不是只修般若波羅蜜就夠了,不需要其餘五度了呢)答:不是。 因為般若波羅蜜如虛空,無可捉摸,無從下手,我們只有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逐漸積累自己的福慧資糧才有辦法真正明了自心本具的般若智慧。11、宣講布施度時,為何布施的對境只提到了父母?孝順父母有什麼必要?會獲得哪些功德?你是一個孝子嗎?平時如何對待父母?答:此處布施的主要對境,是恩重如山的父母。作為大乘修行人,要對一切眾生作父母想,但是首先,應該對今生的父母孝順恭敬,否則,如果連今生的父母都不願意布施孝敬,想把其他眾生視為父母而利益他們無疑是不現實的。孝敬父母的必要:不管在佛教中,還是傳統文化中,孝敬父母都是最重要的,依此可看出一個人的人格和德行。無論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父母如果仍健在,自己應盡心儘力地照顧,倘若實在照顧不上,也要經常安慰他們、問候他們。從佛教的角度來講是這樣,從世間的角度來講也是這樣。若沒有父母的生育、養育之恩,我們根本不會懂文化知識、取捨智慧。阿瓊堪布在《大圓滿前行筆記》中專門講了父母對孩子的恩德,包括世間智慧的恩德、出世間智慧的恩德,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孝敬父母的功德:恭敬父母的人,其家族中不離護法天尊的加持,以及善知識的轉世。同時,今生會以感恩圖報等功德而美名遠揚,處處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來世也將轉生到善趣中。由此,假如一個人忤逆不孝,他的下場也可想而知。《大集經》中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世間上若無佛出世,善於承侍父母,即是承侍佛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還說:「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這些教證都指出了,孝敬父母跟供養佛陀的功德無異,眾所周知,在佛滅度後供養住世三寶的恩德很大,親自供養佛陀的恩德就更加不可思議了,如今我們無緣親自供養佛陀,而如今供養父母就跟供養佛陀的功德無異,確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我不算一個孝順的孩子,讓父母操了很多心……父母一天天的老了,身體也越來越差了,人生無常,不知道還能相處多久,世間法沒有利益到他們,出世間法也無法利益他們,雖然跟他們講了一些佛法的利益,但是也沒有太上心的去幫助他們學佛,有時候偶爾會想起來念經迴向給他們,或者為他們做一些功德,平常想的最多的還是自己的幸福安樂。看了這一課的內容後確實有一些慚愧,希望從今開始,按照教言多孝敬父母,不要做一個無慚無愧的知恩不報者。損害盜奪與淫行,妄語貪酒非時餐,喜高廣床與歌唱,舞蹈花鬘皆當斷。隨行羅漢之戒律,若具此等八齋戒,持長凈轉欲天身,當賜善男善女人。(持戒)▲作為在家居士,所守的居士戒有長期與短期兩種,八關齋戒是短期的,即一日之戒▲持戒度所護八關齋戒:(損害 盜奪與淫行,妄語 貪酒非時餐,喜高廣床與歌唱,舞蹈花鬘皆當斷。)12、八關齋戒有哪些戒律分支?它具備什麼特點?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的戒律?答:八關齋戒的分支是:一、該日不殺害一切有生命的眾生;二、不通過各種方式不與取;三、斷除一切不凈行;四、不說妄語;五、不喝酒;六、不非時食,要過午不食;七、不喜愛高廣大床;八、不唱歌,不跳舞,不佩帶裝飾、打扮化妝(這三者合為一戒)。前四條根本戒屬於戒律支,戒酒為不放逸支,後三條是禁行支,以上八種要一概行持。特點:首先是比較方便,在上師面前受持一次後,以後一年內隨時都可以在每天的天亮前在佛像前自己受持;其次是時間比較短,只有一天一夜,比較容易受持;第三是功德特別大,按照經論的教證,如果能受持一晝夜清凈的八關齋戒,後世決定不會墮入三惡趣。小乘八關齋戒,出家人沒有必要受 ,但是大乘八關齋戒,在家人、出家人均可受持。慳吝諂誑貪懈怠,貪慾嗔恨增上慢,及以種貌聞韶華,權勢而驕視如敵。(持戒之13種違品)▲持戒度所斷十三種煩惱:(慳吝 諂 誑 貪 懈怠,貪慾 嗔恨 增上慢,及以種 貌 聞 韶華,權勢五驕傲。)13、守持凈戒的違品,有哪十三種煩惱?請一一說明。你相續中有什麼煩惱?打算如何斷除?答: 守持凈戒的違品,作者講了十三種煩惱,這在修行中很容易出現,我們一定要斷除。一、慳吝:擁有的財物不願意布施給眾生,不願意上供下施,連自己享用也捨不得,一直緊抓不放,即所謂的「愛財如命」、「一毛不拔」。二、諂:《俱舍論》中說,這種煩惱是心不正直,將自己的過失覆藏起來。《法華經》云:「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按理來講,自己的過失理應在諸佛菩薩或聖者道友面前發露懺悔,但他不願意表露出來,心不實在。三、誑:本來自己沒有任何功德,卻裝模作樣顯出一副有功德的模樣,說自己見到本尊、夢中得到授記,在眾人面前虛偽誑行。四、貪:有關講義中說,指對受用財物十分耽著。《瑜伽師地論》云:「諸煩惱中,貪為最勝。」對我們欲界眾生來講,貪心不容易斷除,若能做到這一點,行持有意義的事情輕而易舉。五、懈怠:是精進的違品,《瑜伽師地論》中說:「云何懈怠?謂執睡眠偃卧為樂,晝夜唐捐。」有些人把睡覺當作一種快樂,不看書也不背書,整天吃飽就睡,把寶貴時光都荒廢了,這是非常可惜的。六、貪慾:對與異性淫行的欲樂非常貪著。七、嗔恨:忿怒為體,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華嚴經》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恨可以摧毀無量善根。八、增上慢:自己本來沒有功德,但自以為具有,以至於目中無人、傲氣衝天。除了這八種煩惱,還要加上五種驕傲:種姓驕、相貌驕、廣聞驕、韶華驕、權勢驕。一、種姓驕:是國王、婆羅門等高貴種姓,就有一種優越感,或者是富貴家、領導家的子女,始終覺得自己超人一等。二、相貌驕:長得漂亮就沾沾自喜、自以為是,認為自己跟天子、天女沒有差別。三、廣聞驕:稍微聽過一點法或者世間知識淵博,就覺得很了不起。四、韶華驕:把青春年少當作炫耀的資本,蔑視那些老態龍鐘的人,不知道他們閱歷豐富。五、權勢驕:有顯赫權勢、高官爵位,就高高在上、自我陶醉。以上的煩惱我相續中基本上都有,只不過有些經常明顯的表現出來,有些比較隱蔽而已。總之,上述這十三種煩惱,要視如怨敵儘力斷除,就算不能完全斷除,也要了知它的過患,畢竟煩惱是有為法,認識其本來面目之後,它就會銷聲匿跡。對此,還要經常祈禱三世諸佛、傳承上師,使他們的加持融入自心。佛說不放逸甘露,放逸乃為死亡處,是故汝為增善法,當恆敬具不放逸。(持戒之同品不放逸)14、持戒的同品是什麼?為何一定要具足它?你平時是如何行持的?答:持戒的同品是不放逸。按照《俱舍論》的觀點,所謂不放逸,即制止不善,行持善法。佛陀在了義經典中教誡我們:作為一個行持大乘佛法的人,言行舉止必須做到不放逸,不放逸是甘露之處。佛陀在菩提伽耶的金剛座成佛時說:「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猶如甘露之法我已得。」由此也可以看出,佛陀所獲得的涅槃境界,猶如甘露一般。因此,在修學佛道的過程中,一定要具足不放逸,不放逸是成就佛果的根本因。如果我們放逸無度、放任自流,沒有一點約束和對治,想做什麼就隨心所欲,那下場是死亡之處的輪迴。如果沒有不放逸的理念,不要說大乘的果位,連小乘阿羅漢果也得不到。《文殊國土莊嚴經》云:「放逸者,聲聞之道亦不能成就,更況無上菩提正道?」因此,不放逸在修學過程中不可缺少。我通過幾年的佛法的學習,相續中也具有一些微少的不放逸的能力,比如對一些粗大的惡行能夠盡量的遮止,對於聞思佛法一直沒有放棄等的能力,但是總的來說,絕大部分的時間自己的身心還是放逸在各種各樣的世間瑣事上面的,包括上網、睡覺、聊天、看電視等上面,也包括平常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三門沾染各種各樣的惡業也沒有強有力的正知正念來斷除等,因此,應該象論典中所說的那樣,隨時隨地的提起正知正念,以佛教徒、戒律和佛法等的正理來約束提醒自己,以不放逸的態度來調伏自己的身心,否則,就算幾十年過去了,也只是名義上獲得一個佛教徒的稱呼而已,對自己的解脫很難有確定的作用。何者昔日極放逸,爾後行為倍謹慎,如月離雲極絢麗,難陀指鬘見樂同。(同品之利益)▲持戒同品不放逸利益中四個公案:(難陀,指鬘王,具見,能樂)15、有些人沒有遇到佛法之前,造過許多墮惡趣的重罪,如此是否沒有解脫的希望了?為什麼?請舉一則公案進行說明。答:有些人往昔煩惱深重,沒有遇到善知識和佛法時,放逸無度,造了很多彌天大罪。但後來遇到上師善知識,明白善惡取捨之後,自己改邪歸正、重新做人,從此小心翼翼地護持戒律、修持善法,通過懺悔消除以前的罪業,如此一來,依靠善法不可思議的威力,將來也有解脫的機會。就如同月亮先被烏雲遮住,見不到月光,但風吹過後月亮撥雲而出,放出皎潔的光明。同樣,有些人以前要麼貪心比較重,要麼嗔恨心很厲害,要麼痴心妄想極大,肆無忌憚地造了很多惡業,但後來依靠不放逸,都有解脫的機會,就像難陀、指鬘、具見、能樂一樣,縱然以前造下滔天大罪,只要有後悔心,不放逸地行持善法,最後也可以解脫,所以,即使你造了重罪,也不可放棄自己,一定要依靠佛法改邪歸正,精進懺悔!指鬘王的公案:指鬘王曾跟隨一個婆羅門學法,婆羅門的妻子勾引他,遭他拒絕後惱羞成怒,告訴婆羅門指鬘王侮辱她。婆羅門知道指鬘王不容易對付,於是故意欺騙他:「你若能在七天中殺一千個人,把一千個人的手指串成指鬘,裝飾在脖子或手腕上,就可以獲得梵天果位。」說完,婆羅門把刀插在地上,念了一遍咒語。咒語念完,指鬘王就起了噁心,婆羅門把刀交給他,他拿著刀,發狂一樣見人就殺,見指就砍。到了第七天早上,手指已有九百九十九隻,差一隻就滿千數。可是大街小巷見不到一個人影,人們早就藏起來了。此時指鬘王的母親憐憫他,因為他七天只顧著殺人,沒有吃東西,想派人給他送飯,但是僕人們都害怕,沒有人敢去,母親就親自送去。指鬘王見母親從遠處走來,準備要殺掉她,母親罵道:「你這個不孝的東西,連母親都想殺。你實在要湊數的話,那就砍去我的手指,不要殺死我。」這時,佛陀以神通觀察到指鬘王可以度化,就化成一個比丘,走到他的對面。指鬘王一見,當即捨棄母親,飛速向比丘奔來。比丘緩緩地行走,但指鬘王用盡氣力也追不上,他就喊道:「比丘,你給我停住!」比丘說:「我一直安住,沒有動過,只有你自己停不住。」指鬘王覺得奇怪,就問:「怎麼說你安住、我停不住呢?」比丘答:「我的六根都很寂靜,所以一直安住,而你被邪師引誘,內心迷亂,不斷地賓士,所以才日夜殺害眾生,造下無邊的罪業。」指鬘王聽後幡然醒悟,把刀扔在一邊,遠遠地伏地磕頭。佛陀也恢複本來身相,如太陽般相好圓滿、無與倫比。指鬘王見到佛的威儀,不由得五體投地,要求隨佛出家。以佛的神通力,他的鬚髮自然脫落,身上衣服也變成三衣。佛又為他說法,他聞法之後,心垢盡除,得阿羅漢果位。當時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也有機會獲得聖果。記得《百業經》中有一個人殺了五千人,後依靠自己的發心、佛的加持而證阿羅漢果。如是無等忍苦行,汝莫令嗔有機乘,斷嗔獲得不退果,此乃佛陀親口說。(安忍之斷除嗔恨之因)我為此人相責罵,毆打擊敗奪吾財,耿耿於懷起衝突,斷除懷恨即安眠。(安忍之斷除懷恨之果)◇《入行論》「罪過莫過嗔,難行莫過忍」——入行論安忍品中有許多訣竅16、請從因的角度、果的角度分別闡述:修安忍的必要性。答:從因的角度來分析:佛陀曾親口說:「諸比丘,斷除嗔恨,汝將成不退果。」《俱舍論》中也講過,欲界之因就是嗔恨和欲貪。倘若斷了嗔恨,欲貪也可斷除,這樣一來,便不用再流轉欲界,因為「因」沒有了,「果」不可能出現。所以,斷除嗔恨非常重要。《佛遺教經》云:「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嗔恚的害處,可將持戒、布施、供佛等善根全部毀壞。漢地大德說:「嗔恨心,乃行人失壞佛法之根本。」《三摩地王經》也說:「互相若生嗔恨者,凈戒廣聞不能救,參禪住靜不能救,布施供佛亦無救。」假如產生嗔恨心,那麼戒律清凈、廣聞多學、上供下施、住於寂靜處等善根,都不能救護你,所以,嗔恨心嚴重的人,一定要想方設法對治。《本事經》中說:「我觀諸有情,由嗔之所染,永斷此嗔者,定得不還果。」眾生的染污皆由嗔恨心而來,若能斷除,則可永斷輪迴之根。因此,我們要想盡辦法對治嗔恨心。從果的角度分析:當我遭受別人當面的侮辱謾罵,或者暗中的誹謗毆打,他不擇手段讓我一敗塗地,還搶奪我的財產、霸佔我的房屋、搶奪我的銀行卡,如果我一直懷恨在心,勢必會引起身語衝突。其實很多衝突都與「我」有關,若沒有「我」,國家與國家、人與人、家庭與家庭的矛盾也不會挑起。有了對「我」的執著,才會產生嗔恨之因,進而引發懷恨之果,心裡一直耿耿於懷,身體的衝突、語言的爭吵就會紛至沓來。如果對「我」無有執著,把別人的加害視為如幻如夢,一切嗔恨和懷恨就不會生起,今生很快樂,也不會為來世造罪業。倘若你的嗔恨心非常重,則如《入行論》所言:「喜樂亦難生,煩躁不成眠。」想獲得安樂難如登天,你會日日煩躁不安,夜不成眠。假如能摒除這種懷恨,寂天菩薩云:「精勤滅嗔者,享樂今後世。」內心會遠離苦惱,今生來世都非常快樂,晚上也可無憂無慮地入眠,死的時候十分安詳。因此如果修持安忍的話,所獲得的果報就是內心遠離苦惱,今生來世都非常快樂。因此,從修持安忍的因和果兩方面來觀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從今後,我一定要努力的修持安忍。當知心如於水面,土石之上繪圖畫,其中具惑如初者,諸求勝法如末者。(旁述心之特點)▲安忍度旁述心三種特點:(當知心如於水面,土 石之上繪圖畫)17、眾生的心千差萬別,請以比喻說明大致有哪三種?善法方面、煩惱方面應當如何對應?你自己屬於哪一種?▲安忍度旁述心三種特點:(當知心如於水面,土 石之上繪圖畫)答:眾生的心千差萬別,以三個比喻進行說明:第一、不穩固,如同水面上的圖畫,剛畫完就消失了,隨著波紋此起彼伏,什麼也不會留下來;第二、比較穩固,就像土上寫的文字,除非遇到颳風下雨,否則不會輕易消失;第三、極穩固,猶如石頭上刻的花紋,縱經幾百年的風吹雨打,上面字跡依然不變,我們的心也分為這三種。我們對煩惱方面,不管是貪心、嗔心、痴心,最好能像第一種——水中的花紋,剛才氣得不得了,一會兒就沒有了,又非常開心,不會想報仇。至於善法方面,如希求佛法,生起信心、悲心,背一些教證、論典、上師教言,則應像第三種——石頭上的花紋那樣穩固不變,過多少年也記憶猶新。我對於煩惱方面,有些時候可以做到象第一種一樣,有些可以做到象第二種一樣,象第三種一樣堅固的煩惱習氣通過祈禱上師三寶的加持,基本上能夠斷除了。對於善法方面,大部分也還都只能象前兩種一樣去行持,真正象第三種一樣的善法暫時可能還做不到,但是對於上師三寶的信心應該能夠接近第三種。佛說語言有三種,稱心真實顛倒說,猶如蜂蜜鮮花糞,唯一當棄最末者。(安忍之斷除嗔恨之源—粗語)▲安忍度斷除嗔恨之緣——粗語:(佛說語言有三種,稱心 真實 顛倒說)三種比喻(猶如蜂蜜 鮮花 糞)18、眾生的語言,歸納起來有幾種?請具體闡述,並以比喻一一對應。你應該選擇哪一種?為什麼?答:佛陀在大乘經典中親口說,眾生的語言,大致歸納有三種:一、上等者——稱心如意之語,即隨順六道眾生的根基,說不同的悅耳語。如云:「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這些諸佛菩薩、傳承上師所傳下的金剛語,可以開示解脫正道,利益眾生直至成佛。二、中等者——真實語,指力求誠實、心口一致的老實話。這種人不會講什麼甚深道理,但說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從來也不說謊,不會捏造事實。三、下等者——虛語或顛倒語,指虛偽顛倒的妄語、粗語、惡語、綺語。它的範圍比較廣,凡是不悅耳的言詞,如語言空洞,無有實義,帶有欺騙性、狡詐性,均可包括在這裡。此三種語言可用比喻一一說明:稱心如意之語,好似甜美的蜂蜜,甜美的滋味誰都喜歡;真實語,宛如美麗的鮮花,處處惹人喜愛;虛語或顛倒語,如同骯髒的糞便,別說真正接觸,哪怕聽到一句,也令人極其厭惡。我認為應該選擇第一種和第二種,因為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語言是非常關鍵的,它是重要的連接紐帶,不管你是否學佛,都應該具備悅耳的語言。而作為佛教徒,不僅僅要語言委婉動聽,使人喜悅歡喜,而且還應該誠實真誠,不虛情假意,不說假話和空話,要說真實語和有意義的話,這樣不僅可以使眾生歡喜,而且還可以以此為媒介慢慢開啟互相之間交流的門扉,最終以佛法來利益有緣的眾生,這樣對自他都有很大的功德。今明後明至究竟,今暗後暗至最終,今明後暗至終點,今暗後明至圓滿。如是四種類型人,國王當做第一種。(精進之對境四類人)19、眾生的今生來世,各自有什麼明暗差別?分為哪幾種形式?請舉例說明。答:每個人的今生來世都有明暗的不同差別,由於各自的業力和因緣不同,有些人今生光明、來世光明,有些人今生黑暗、來世黑暗,有些人今生光明、來世黑暗,有些人今生黑暗、來世光明,總共有四種人。一、「今明後明至究竟」:是指今生光明,來世也光明,也就是說,即生中生活得圓圓滿滿、幸福快樂,來世乃至生生世世也享受安樂。例如,在佛教歷史上,薩迦班智達當過五百世的班智達,布瑪莫札也當過五百世的班智達。還有很多高僧大德,不像凡夫俗子一樣生活有壓力、心裡有痛苦,他們看破了一切俗事,今生中法喜充滿,來世也是從光明趨向光明,不會遭受任何痛苦。二、「今暗後暗至最終」:指即生中苦不堪言,來世也非常痛苦,如屠夫、妓女等造惡業者。有些屠夫、漁夫每天從早到晚都很辛苦,他們吃穿十分簡陋,住處就像狗窩,即生中賺不到錢,溫飽也難以解決,一直煩躁、憂愁,由於殺害了無數眾生,來世也會墮在地獄、餓鬼、旁生中感受無量苦楚,這是毫無疑問的。或者說,有些眾生即生中是旁生,來世又變成旁生或者惡人。就像蓮師等人昔日造塔時,有一頭運土的黃牛發惡願,後來投生為朗達瑪魔王,造下非常可怕的惡業,後世也不斷地感受痛苦。三、「今明後暗至終點」:是指今世安樂無比,後世痛苦不堪。迦葉佛時,有一個出家人叫西哦色嘉,當時是人壽二萬歲,他的生活、處境等非常安逸。但因為生起了傲慢心,出言不遜給許多比丘起「牛頭」、「馬頭」、「虎頭」等惡名,他死後轉生為龐大鯨魚,身上具有馬頭等十八個頭,直至人壽百歲時釋迦牟尼佛出世之間,也沒有得到解脫。四、「今暗後明至圓滿」:是指今生雖然飽嘗痛苦,後世卻踏上幸福之路。有些人為了利益眾生獲得佛果而苦行,現在住的條件比較差,每天吃不飽、穿不暖,看起來很可憐。但實際上,今生通過這種苦行,罪業可全部得以清凈,未來定會擁有無限光明。還有一些病人,今生被病痛日日折磨,表面上痛不欲生,但依此遣除了重大罪業,來世也會非常美好。當知人類如芒果,外似成熟內未熟,內成熟外似未熟,內外未熟內外熟。(精進之比喻)▲精進度教誨精進之對境四類人:(今明後明至究竟,今暗後暗至最終,今明後暗至終點,今暗後明至圓滿。)比喻如芒果(外似成熟內未熟,內成熟外似未熟,內外未熟 內外熟。)20、請以芒果為喻進行分析,眾生內心與外表的不同類型。你屬於哪一種?明白此理對你有什麼幫助?答:在精進時,要認清人類有幾種不同的分類,就如芒果一樣。芒果可分四種:一、外表已經成熟,看似可以享用,但裡面很生;二、裡面早就熟透了,但外表還是綠綠的,好像沒有熟;三、裡面沒有熟,外面也沒有熟;四、裡面成熟了,外表也顯出成熟的樣子。通過芒果的比喻,人類大體可分為四種:一、外表成熟、裡面未熟:這種人行為上十分如法,但內心的境界並沒有與行為相一致。譬如大天比丘,他造了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三個無間罪,貪嗔煩惱極其熾盛,外在卻是一位威儀具足的比丘,「度化」眾生的能力非常大,身邊的弟子多達十萬。據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再也沒有一個凡夫能像大天一樣攝受如此眾多的眷屬。二、裡面成熟、外表未熟:內心與佛法完全融為一體,但表面上沒有成熟,甚至瘋瘋顛顛,就像濟公和尚一樣。其實包括六祖大師,直至開悟時也不認識字,仍是個在家人,外面好像沒有成熟,但內在的證悟已臻究竟。藏漢歷史上,這樣的成就者也非常非常多,心跟諸佛菩薩的境界無二無別,可是外表的形象卻是獵人、妓女等等。三、內外皆未熟:這是普通的世間人。有些大城市裡的人,喜歡去舞廳等不清凈的場合,內心除了一堆貪嗔痴,什麼境界都沒有,從外表也看得出來,留著長長的頭髮,穿得不倫不類,走路搖搖晃晃,邊抽煙邊喝酒,嘴裡還哼著流行歌……內外都是一模一樣。四、內外皆熟:比如自古以來公認的大成就者、大修行人,包括我們法王如意寶。他們的境界與佛法融入一體,外在的行為也令人生信,挑不出任何毛病,內外都非常圓滿成熟,猶如金瓶般,是世間的莊嚴。大部分時間我屬於第三種,因為大部分時間自己內心和行為都為世間法的瑣事所系縛,因此內心和言行都一樣的執著於世間法中,少數時間屬於第一種人,因為自己對於佛法的知識雖然有一些了解,但是內心基本上沒有太深的體會和證悟,而只是口頭上經常宣說一些佛法的語言,說的時候正襟危坐,也容易給人一種比較有修行的樣子,實際上內在一點也沒有相應。明白這個道理後,我想自己應該以第四種人為目標,就象法王如意寶他們那樣的大成就者,自己的身語意,任何顯現都可以無勤的利益無邊無際的眾生。切莫眼瞧他妻室,若睹亦隨其年齡,作母女兒姊妹想,若貪真觀不凈性。(禪定之防護根門不貪他女人)▲禪定度教誡防護根門不貪異性作三想(作母 姊妹 女兒想);(作父 兄弟 兒子想)21、為了避免對異性產生不正當貪念,作為一個在家居士,應當如何守護根門?請從各個角度加以剖析。▲禪定度教誡防護根門不貪異性作三想(作母 姊妹 女兒想);(作父 兄弟 兒子想)答:一切煩惱中,貪慾最重。作為在家居士,雖然無法根除不凈行或者貪心,但應該有一種滿足感,斷除邪淫,在清凈的生活中行持佛法。對於在家居士戒律中規定了這樣的觀想方法。就象龍樹菩薩在論典中對樂行國王所說的那樣:不可故意盯著他人的妻子看,一旦不小心看到了,也要根據年齡,如果比自己年長,那就作母親想;比自己年輕,就作女兒想;若與自己年齡相仿,則作姊妹想。《雜阿含經》中也說:「若見宿人,當作母想;見中年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當作女想。」反之,若是女眾,看見不同年齡的男眾也可以依次類推,把他們作父親想,兄弟想,兒子想。假使這樣也不能避免生貪,那應該觀其不清凈性。《中觀寶鬘論》云:「女色皆不凈,汝貪由何起。」異性的身體,從頭到腳里里外外分析下來,沒有一處乾淨的地方,通過這種方式剖析,可以斷掉相續中的貪心。當如聞子寶藏命,守護動搖之內心,猶如猛獸毒刀刃,怨敵烈火厭欲樂。(禪定之防護根門防止其他妙欲)▲禪定度教誡護根門防止其他欲妙作正四、反五想(當如 聞 子 寶藏 命,守護動搖之內心,猶如 猛獸 毒 刀刃,怨敵 烈火 厭欲樂。)22、面對形形色色的外境誘惑,我們要如何守護這顆動搖不定的心?你平時是怎麼做的?答:要像守護聞法、孩子、寶藏、生命一樣,千方百計地護持根門,防止對外境的色聲香味等生起貪染。《妙臂請問經》中說:「心如猿猴,貪著諸境樂而不舍。」漢地也有一個成語叫「心猿意馬」,說明凡夫人的心猶如猿猴、野馬,剎那也不安住。如果心一直這樣下去,會把我們帶入危險的境地,所以我們要依靠諸佛菩薩和上師們的竅訣,盡量守護自己的心,就如同下面所講的四種情況:一、聞法:聽聞佛法務必要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心完全專註於對境。假如你三心二意、心不在焉,那聽什麼也記不住。二、母親看護孩子:母親若經常心不在焉,沒有時時看好孩子,就會發生很多危險狀況,比如孩子被大水沖走了、被車壓死了、被惡人綁架了。所以,現在的母親每天都很擔憂,孩子上學時又去送又去接,就算白天上班做事,心裡也一直惦念著孩子。三、看護寶藏:末法時代雖然沒有如意寶,但錢包、銀行卡就是有些人的寶藏,擁有者隨時對它小心保護,生怕被小偷偷走了。四、生命:每個眾生最愛護的就是生命,生命一旦受到威脅,會全力以赴地進行對抗。我們護心也應當像這些比喻一樣,時時刻刻護持,不要為違緣所轉。在《方廣莊嚴經》中,以毒葉、猛火、寶劍之比喻,說明了色聲香味等欲妙的危害性。無著菩薩也說:五欲六塵如同捕魚的誘餌,魚兒被貪慾所牽引,嘗誘餌時就會被鉤住。同樣,凡夫人也因為貪著妙欲,被貪慾所鉤,而在輪迴的網中永遠無法解脫。我覺得自己的心非常散亂,每天每時每刻都不停的在外境和內心的各種各樣的色聲香味觸法等上面攀緣執著,特別是對於世間八法等更加執著,因此很難做到上面說的這四種方法,因此要反覆的思維體會論中的道理,以上面這四種方式來觀察自己的內心,以正知正念來觀照攝持自己的心。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地球概論》複習與思考
※瑜伽師國家級職稱考評複習大綱
※提示性默寫複習題
※2016資格考試臨床免疫分章節複習(二十八)
※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卷(一)
TAG: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