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滿了南山——2016年閱讀總結
2016年,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動,這令我的生命截然分明的一分為二,一半在2015年及其之前,另一半則從今年開始。閱讀依然不止,彷彿片片梅花落滿了我人生的南山。2016年,天使來到我身邊,如同漫漫長夜永恆不變的星辰。
2016年,閱讀依然不止,彷彿片片梅花落滿了我人生的南山。
這一年,讀書104部,購書約200冊。進步的是,壓制了購書慾望,所讀小說多半借於圖書館,減少庫存的壓力,也推動讀書的進度,畢竟「書非借不可讀也」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仍舊是文學類書目為主打。對這一年的閱讀總體滿意,閱讀量沒有太多,也沒有太少,更重要的是,在年底回頭看看所選讀的書籍,基本沒有什麼後悔閱讀的,這讓我感到欣慰。
讀了這麼多年書,好像從今年才開始學會了該怎樣閱讀——明顯感覺到了自身的進步,區別於往年讀書後所遺留下的感受。我想這是一個好兆頭。
2016年即將過去,2017的閱讀書目已經備好。新的一年又將是日夜與書相伴的365天。想想就覺得快樂。
2016,天使來到我身邊,如同漫漫長夜永恆不變的星辰。
2016年各月度閱讀情況 購書情況
(104部) (約200冊)
1月:5本 7月:8本 京東:86冊 人大靜閑齋:2冊2月:1本 8月:7本 噹噹:43冊 其它:待考3月:9本 9月:5本 孔網:34冊4月:7本 10月:7本 卓越:19冊 5月:11本 11月:16本 北新:10冊6月:8本 12月:20本 中圖: 2冊
【馬爾克斯】1、愛情和其他魔鬼
2、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3、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4、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
5、活著為了講述
6、枯枝敗葉
大家都知道,上世紀80年代,中國還沒加入國際版權公約,擅自翻譯了老馬好多作品。數年後,訪問中國的老馬見遍地都是他的「盜版書」而勃然大怒,言明終身不會將作品版權授予中國。在新經典最終爭得版權之前的那些年裡,《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族長的沒落》和《加西亞·馬爾克斯中短篇小說集》等由於印量有限而洛陽紙貴。《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老馬大部分中短篇小說,新經典拿到版權後拆開來賣,一個中篇就出一個單行本。畢竟版權費高昂,為了賺錢也是可以理解,更何況,新經典的這套老馬還補足了不少以前從未迻譯的作品、篇章,基本收錄了馬爾克斯的全部作品。
大學時有幸收錄這四本書,讀了個酣暢淋漓,這次新經典再版,又將這新版17冊全都買了回來。一來為了譯者有所不同且裝幀精美,二來為了收藏和傳家,當然,最重要的是從頭到尾再刷一遍,捧著新譯本,名正言順的讀「正版」老馬。
去年就專題閱讀了老馬,今年繼續。讀一個作家,跨年是常有的事,跨越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更是正常。我依然記得大學裡連續三個冬夜啃完《百年孤獨》後激動難抑的心情,今年繼續重溫,以及閱讀最新引進之作,仍舊令我倍感幸福。是的,有個作家不離不棄的一直陪著你,那真是件幸福的事。
《愛情與魔鬼》一開始我並不喜歡。這本書原是約了評論而得,因讀完不愛,寫的書評也擰巴,還和編輯辯論了一番。好在最終息事寧人,皆大歡喜收場。我不知是否和帶著任務讀書有關,在閱讀中就格外的挑剔和緊張,也致使閱讀感受發生了扭曲。其實相比《迷宮中的將軍》而言,這本書好讀得多了:純粹的愛情主題,單一的故事線,接近魔幻的寫實……最重要的,這本書依舊秉持著老馬恆定不變的人生主旨——相信愛情,到老都相信愛情,到死都相信愛情。
這是老馬陪伴了我這麼多年來,唯一且重大的意義。他讓我作為一個男人再也不會懼怕衰老的降臨,他讓我相信即使有一天坐在輪椅里、渾身都硬而只有一個地方軟的時候,我仍然可以在情人節手執一支血紅的玫瑰親吻妻子的面頰,並對她說「今晚我想和你做愛」。
《世上最美的溺水者》是繼《禮拜二午睡時刻》之後另一本篇篇精品的短篇集。重讀這些作品時唯一沒有碰觸的是接近中篇的《純真的埃倫蒂拉和她殘忍的祖母——令人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這涉及多年前的往事令我不願再度回憶。感謝《巨翅老人》的存在,它讓我萌生了一部短篇小說的創作念頭,希望可以順利的培育完成並形之筆端。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是老馬自己最為鍾愛的作品之一,可是很遺憾,在我再度閱讀並一字一句的進入時,依然沒有形成共感。看來只好繼續擱置它,就像當年沒讀懂《事先張揚的兇殺案》一樣擱置,醞釀,待多年後重新開啟,或許會有全新的體驗。
《活著為了講述》是老馬對讀者最後的眷顧,這是他最厚重(真的又厚又重)的作品,卻在最精彩處戛然而止,此後罹患阿爾茨海默症的老馬再也沒有完成它,這部回憶錄永遠停留在了第一部的句號上。
讀完此書,那讓人跳腳的不過癮簡直欲哭無淚,上次發生這種現象還是在讀《寒冬夜行人》里那十個小說開頭的時候。《講述》進入了N多人的年度閱讀十佳,談論熱門話題令我厭倦,故此不想贅述。這部回憶錄里提到頻率最高的就是《枯枝敗葉》,於是趁機重讀一遍,比《上校》的觀感要好,因為想到這是老馬苦心苦力熬制出的處女作,還帶著先師福克納的遺澤風韻,感到那位年輕時的小馬實在可愛。
老馬,當年,你心懷朝聖之情拆解福克納大師的作品,研究小說敘述和結構建築的奧妙。如今,開始學寫小說的我也學學你,在文字里向冥界的你跪拜。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位列2016閱讀十佳。時隔十年重讀此作,不禁驚為天人。我敢很肯定的說,如果沒有這部作品的存在,老馬的盛譽一定會減色不少。小說的敘述節奏非常緩慢,一觸即發的死亡磨磨蹭蹭等待阻撓,兇手被旁人的觀望和僥倖推到了「不得不殺」的無奈境地,我們只能眼看著殺戮發生卻無力阻止。死神的身影一點一點遮蔽了天空和大地,命運卻顯得無能為力,一樁事先張揚的人間悲劇讓整個鎮子都瀰漫了黃花雨般的悲傷。做過記者的老馬摒棄了情感的介入,海明威的魁偉身影在此崛然顯現。9萬字的篇幅井然有序的調動幾十號人物,這遠比巴爾扎克、左拉在一部長篇中多線並進難多了。本書上榜個人年度閱讀十佳。
老馬的逝去讓人悲傷,而他將會一直活在我們閱讀的目光里,微笑。
【斯蒂芬·金】
1、寫作這回事
2、頭號書迷
3、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
4、寵物公墓
5、「黑暗塔系列」
(1)槍俠
(2)三張牌
(3)荒原
說完了略帶沉重的老馬閱讀,來說點輕鬆的。跳進金爺的坑不是因為小說,而是因為他的回憶錄兼寫作「教材」——《寫作這回事》,想想也挺有趣。這一年,寫了人生中第一篇小說《法海》,不能不說是得益於金爺這本書的鼓動。其實無論是寫作新手,還是創作的老司機,面對潔白空洞的稿紙寫出一個從未存在過的故事,都需要剋制失敗的恐懼和信心的疲軟。作者和寫作之間的關係如同水手與大海,以此為生,不可分離,又時時危機四伏,面臨滅頂的威脅。一場費盡心力的寫作,最後的成品卻是一部失敗之作,這絕對是讓人頹喪的巨大打擊。
金爺的這本書,傳授了很多實用性的寫作技巧,這使得經驗不足的作者在寫作嘗試中更具有可操作性,但更重要的是,金爺用自身無數次失敗的經歷,用他持續不斷的閱讀、寫作訓練來告訴我們:我也是這樣深一腳淺一腳過來的,堅持下去,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成績。
寫作當然需要天賦,但我一直不贊同過於強調這一點,因為只有頂尖兒的作家才有資格講到天賦。大多數人還遠未達到「已足夠努力」的地步。對啊,寫作需要努力,而努力必然有成績,即使你真的沒有被繆斯女神垂青,然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錄一段金爺的原話:
如果你發現某件事上你天賦異稟,你就會主動去做。即便沒有人聽你演奏、讀你寫的東西、看你的表演。每次出手都是一場炫技演出,因為你作為創作者會感到快樂,甚至是狂喜。如果你對讀書寫作樂在其中,並且有這方面的天賦,那麼刻苦閱讀和寫作就不會顯得太艱苦。
讀《頭號書迷》源於一次劇透。我們當然都對劇透深惡痛絕,甚至被劇透了的作品都難免會無辜的被無情拋棄,但是《寫作這回事》中提到的金爺自己這本小說實在太吸引人了。他講述了構思這部小說的過程,以及當它自立田地能夠獨立行走時,人物和劇情如何自行選擇了發展方向。我在知道了結尾的前提下閱讀了這部扣人心弦的小說。這可不是在濫用成語,真的是扣人心弦。整本書基本上就在兩個主人公之間發生互動,不乏血腥場面,高潮來臨之前的恐慌和結局裡仍然揮之不去的夢魘簡直是全程無尿點。更何況,俏皮的金爺在驚悚故事裡還不忘用元敘述的方式來教授讀者小說創作的技術性。
讀到結尾,讓我更為驚喜的是,這本書的結局和《寫作這回事》中的描述完全不同,這閱讀上的翻轉感簡直如同得到了一個裝滿糖果的巨大彩蛋。《頭號書迷》曾改編電影《危情十日》,女主角演得太棒了,直如量身定製。
我們都知道,大學者布魯姆死看不上斯蒂芬·金和J. K. 羅琳,但具有足夠創作經驗的金爺,在寫作上積累的經驗,足夠一些寫作者學好幾年了。
P.S.共享個笑點:布魯姆的觀點是,生命有限,要去閱讀經過時間淘洗的經典之作,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斯蒂芬·金之流身上,讀那些通俗無聊的小說。而金爺恰恰也說過類似的話:
說來我也年過半百了,世上的書多著呢,我沒那麼多時間給爛書來浪費。
《故事販賣機》是金爺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不少知名作品。最喜歡寫於40年前的《木筏》,短短的幾十頁構成一篇完美的恐怖故事,金爺恐怖風格盡顯。《迷霧驚魂》後來改編了電影《迷霧》,電影基本完全忠實於小說,較少發揮,是聰明的選擇。這部電影一度是我最為鍾愛的恐怖片,只是結尾改編得比原著還要絕望。
金爺描寫怪物、超現實生命體、不明物體時,自有一套筆墨,讀多了便有跡可循。比如《木筏》中的黑色圓物,比如《迷霧驚魂》中邊緣筆直的白霧和灰色軀體、布滿吸盤的觸角,均是在現實基礎上反其道而行之的創造,縱然你窺透了他虛構的奧秘,仍然願意跟隨他high到飛起的想像力閱讀不止。
《寵物公墓》提出了一個倫理問題。提出問題而未給明確答案的作品,便具有了優秀之作的特質。這本書的問題是:如果可以,你會選擇讓逝去的親人復活嗎?復活後如果ta殘疾、低智、暴躁,你會依然愛ta嗎?復活親人,如果只為了滿足情感需要,那麼也許死亡是必經的、最好的告別?
痛苦會隨死亡停止,美好的回憶則由死亡開始。死亡不是生命的完結,只是痛苦的終了。
金爺受託爾金《魔戒》影響,決定傾盡畢生之力創作鴻篇巨製「黑暗塔」,我猜這是他打算墊棺作枕的作品了。已讀前三卷,一卷比一卷厚,從第三卷《荒原》開始,彷彿滾沸的油鍋里潑了冷水,情節一下子就炸裂開,生動好看起來。後面幾卷將於2017年閱讀。
金爺對一種寫作主題數十年如一日的抱持巨大興趣:描述極端處境(或封閉空間),並觀察置身其中的主角的反應,和薩特的情境戲劇非常相像。
根據金爺作品改編的經典電影:《魔女嘉麗》講校園霸凌,《幻影凶間》講玄幻的酒店封閉房間和逃不出的恐怖小說家,《閃靈》講封閉的風雪山莊的自然環境和漂浮不定的幽魂將作家逼瘋以及妻女逃避追殺……
這讓金爺的作品在通俗小說的領域裡帶有了嚴肅文學的因子,也是在諸如《寵物公墓》、《綠里》等作品中,即使還未出現魔幻、鬼怪、超自然等現象時,憑藉情節描寫和人物塑造依然能吸引讀者持續讀下去的原因。
【托妮·莫里森】
1、所羅門之歌
2、家
托妮·莫里森是2016年最好的收穫,沒有之一。《所羅門之歌》直接擠掉了《10?章世界史》的位置而位列本人年度閱讀十佳之首。讀這本書亦是一個機緣巧合,無意中看到一個網路直播,只是輕描淡寫的提及這本作品,卻引起我莫大的興趣,看來,閱讀真是和「書緣「」有關。
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極其緩慢,不是因為難讀,而是她敘事的平易將我捲入其中,就像科幻電影里主人公被帶入了某部小說的世界,置身其中,親歷親為。在美國的民主現代化進程中,黑人在種族歧視的重壓之下多災多難,我趴在他們布滿了蛛網的貧民窟牆角里,看著他們頑強不怠的生存和充滿仇恨的報復,看著堅強自尊的女性在貪婪卑劣的丈夫壓制下,如何度過充滿了苦味兒的漫長一生。即便從未離開地面,她也可以自由的飛翔。
邊閱讀邊寫讀書筆記,掩卷之後看到筆記本上橫七豎八的字體和飛躍的弧線,彷彿看到了黑人走過的彎彎曲曲的苦難歷史。因是從圖書館借閱,不敢在書上寫字,於是索性買回一本收藏。如果有天要寫長篇小說的話,我會再次恭讀,並拆解莫里森迷人的敘事構造,滋養創作的靈感。
讀《家》的時候,我好擔心好擔心。小長篇的形制本來就極不討巧,篇幅限制對「濃縮」有極高的要求,但又不允許像短篇小說那樣過於緊促有力(因此我要再次強調《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是偉大的);何況這本創作於2012年的作品是莫里森81歲高齡之作,我好怕看到她陷入晚年創作有心無力的悲涼。
沒有失望。這本作品很棒。戰爭的後遺症,愛情被日常瑣碎的侵擾攪得支離破碎,備受摧殘的女性命運,女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強大生命力,歷經滄海桑田依然不改的家園故土……所有宏大的文學元素都調和在這本薄薄的作品中,水乳交融,榮辱與共。敘述上的時態閃回會造成些微的閱讀遲滯,但對於有經驗的讀者來說,這卻無疑是看電影般的享受。
托妮·莫里森於1993年折桂諾獎,諾獎授獎詞寫道:
作為第一流的文學藝術家,莫里森的語言如詩一般璀璨。她深入到語言內部本身,力圖將語言從種族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生動地再現了美國現實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
我想這段話恰當而深入的理解了莫里森小說創作的全部語言奧秘和藝術高度。
【馬洛伊·山多爾】
1、燭燼
2、分手在布達
今年有兩位作家被出版商從故紙堆里刨了出來,賣得大火特火。很不幸的是,我也不能免俗,不僅買回來讀了好幾本,而且確實很喜歡他們的作品。這二位一是約翰·威廉斯,後文再敘,另一則是馬洛伊·山多爾。
《燭燼》因個人口味的偏愛而躋身年度十佳。這當然不是說這部作品實際水準不高的意思。此前,提到獨白式知名小說,首屈一指的便是茨威格的短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相同寫法的成功長篇小說則不多見。馬洛伊似乎極擅此道,《燭燼》和《分手在布達》都是通篇的幽怨獨白(據一位已經開讀《偽裝成愛情的獨白》的友人說,這一本也同樣是獨白)。
話劇最考驗台詞功力的便是獨白,演員須在一段時間內滔滔不絕而不會讓觀眾感到倦怠(比如《嘩變》里魁格艦長的8分鐘台詞)。小說亦是如此啊,在獨白中敘事、閃進、回憶、建構小說空間,尤為考驗水平。
需要說明的是,我對馬洛伊的喜歡絕不是出於寫作技巧上的喜愛,若論炫技,有太多作家能排在他前面了。恰恰是他告白式的、滿腔怨氣的、悱惻的、委屈的徹夜長談,猶如鐵鎚擊胸,幾乎被他捶到泣血。只有被拋棄過的人,才知道什麼叫一夜皆空。對方轉身消失,毫無轉圜餘地,留你獨在原處畫地為牢。死別、生離、失戀、遭受排擠、傷殘,不復如初的「現時」將過往隔離在玻璃的另一面,清晰可見卻觸不可及。忽喇喇似大廈傾,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我無法不去揣度馬洛伊長達八十九年的一生抵擋過多少外部的殘暴對他敏弱內心的傷害。他決然放棄苟延殘喘,一槍擊斃在他體內作祟的衰老病痛,保持著紳士的尊嚴與體面,隻身飛往天堂。
這是我此生最為敬重與渴望的死亡和離別。
【約翰·威廉斯】
1、斯通納
2、屠夫十字鎮
世紀文景投入了多大營銷費用來推廣《斯通納》,大概只有內部人士才清楚了。無疑他們的努力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將眾人的視點一度釘在鋪天蓋地的廣告中,無處遁逃。
讀罷當然是喜歡的。只是這閱讀委實過於喧鬧了些,如何評論都是錦上添花,就像《活著為了講述》一樣讓我想逃避。讀過,心裡有個評價也就罷了。 斯通納這個人在小說的第一頁就死去了,註定是一本傳記型的、帶有總結性的悲傷之作。敘述者耐心的描摹中浸透了歲月無奈悲歌的長久哀嘆。一個農民的兒子,掙脫了卑下的出身,卻在命運的模型中被束縛了一生。面對相愛過而漸行漸遠的妻子,卻無力改變婚姻的冰天雪地。耿直的斯通納這一生沒有過得很糟糕但也沒有很精彩,他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的、不得志而鬱郁長逝的你我他。優雅的小說語言將悲傷藝術化,使這令人慨嘆的人生披上了天邊晚霞燦爛的火焰金光。
《屠夫十字鎮》雖然在國內晚於《斯通納》出版,卻早於後者五年問世。這是一本極其好看的小說,情節,畫面,描繪,氣氛,風物,彷如為拍電影而作的准劇本,順滑無匹的閱讀快感,如同一部文字版的《荒野獵人》(建議閱讀前觀看這部電影,讀小說時其中廣闊無垠的荒原風光就會具象化的呈現於腦海之中)。
誠如作者所言,作品要探究的是一位愛默生主義的年輕人與西部大自然相碰撞時會發生什麼,也就是說,要呈現的是特殊情境中特定類型的人之反應。作品主幹(狩獵)一直在剝開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儘管一年來漫長的狩獵努力化為烏有,然而這一無所獲的結局並不具有《斯通納》上帝慈悲般的憐憫與悲傷。
特意為這部作品寫過一篇長評:《西部荒野中的浴火重生》。本書入選十佳。
約翰·威廉斯的個人經歷在斯通納身上有著鮮明的烙印,包括他作為一位學院型作家,一生出版寥寥幾部作品卻默默無聞這些特質。對這個作家很感興趣,希望將來可以看到更多他的個人資料甚至傳記。
【 朱利安·巴恩斯】
1、10?章世界史
2、脈搏
由於《所羅門之歌》的存在,《10?章世界史》只好在年度十佳里屈居第二。嚴格說來,巴恩斯遠比托妮·莫里森視野廣闊而才華橫溢,但《所羅門之歌》恰恰勝於返樸歸真,它的純樸厚實彷彿坐鎮龍椅,再好的後現代主義作品,也只好退讓三分。
其實,《10?章世界史》實在太讓我驚喜了。充滿了不屑嘲諷的幽默句子滿坑滿谷,處處布滿了隱喻,章節上的勾連和主題上的統一,讓我在前後呼應的結構上連連讚歎巴恩斯的巧奪天工。這本作品一共有10?章,前面7章半在才華上毫無節制的衝刺,一章一個禮盒,打開之後的欣喜層出不窮。嗯,我想還是把寫過的短評貼在這裡好了,因為看到好幾位友鄰因為我的推薦而去閱讀此書,實在感到分享讀書感受是最正確的選擇:
如同遍嘗山珍海味而味覺麻木後,沉睡多年的味蕾再次覺醒。薩拉馬戈試圖用「失序」打碎一個世界並重新建立,我在本作中則看到了同樣的努力。巴恩斯對神話的重寫與顛覆是典型的後現代主義寫作,比約翰·巴思或巴塞爾姆更為遼闊清晰、格局龐大。在反神話的虛構中,隱喻層層疊疊,冷嘲熱諷的黑色幽默圓融自洽,異常理智而又熱情勃發,只有純粹的文學,而無哲學的僭越,各章連綴而互有關聯。 活靈活現的大嘴巴木蠹,對上帝充滿了牢騷與不屑,畫家對災難的有意剪裁與選擇,正是譬喻了政治和歷史對事實的選擇性記憶與遺忘。
步入晚年的巴恩斯溫情脈脈,全無《世界史》里的銳利毒辣,他在文字上籠了一片薄而溫暖的燭光。夫妻之愛跳動如《脈搏》,通篇的對話滔滔不絕,淹沒了夜晚的燈火。
【赫拉巴爾】
1、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2、過於喧囂的孤獨
3、底層的珍珠
赫拉巴爾是靠短篇小說集《底層的珍珠》一戰成名。這部薄薄的冊子不乏優秀之作,雖然偶有差強人意處,但就像阿特伍德的初期短篇集《跳舞女郎》一樣,帶有初寫者的真摯,不夠圓熟之處亦見熱忱。將捷克社會底層人物喻為珍珠,包含了作者顯而易見的姿態和立場。在以中短篇寫小人物方面,另一位極為心水的作家是托馬斯·曼,可惜的是他的中短篇作品太少了,真是少而精的典型。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如同雪地里的紅寶石,鮮艷奪目,光彩照人,位居年度十佳,沒毛病。赫拉巴爾寫這本書,就像凱魯亞克寫《在路上》一樣,在隔絕人世的寫作狀態下一氣呵成,但這本小書遠比《在路上》更為精耕細作。五篇互有關聯的章節綴成本書,雖用說書人口吻,仍讓人難以跳脫出來、旁觀作者的敘事,只會一直沉浸在憂傷的旋律里不願醒來。小說很能牽引讀者的情緒,輕描淡寫的暴力讓人出離憤怒,黑色幽默則讓人苦澀的含淚微笑。最後那一篇,悠長的凄傷之感像溫柔飄落的雪花,墜落在寂靜的白色山林里。這本書出版後,赫拉巴爾並未像他曾打算的那樣細細潤色,而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初稿。這種寫作,是神啟,是很多作家終其一生都可遇不可求的奇蹟。本書入選個人年度十佳。
猶太裔作家索爾·貝婁對卡夫卡《變形記》給予盛讚,卻在此後再也沒有翻開這部作品。他在小說里的家庭迫害中讀到了隱喻,讀到了經歷過大屠殺的猶太人永不癒合的精神創傷。貝婁在此傳授了我以深入的眼光去閱讀一部作品的方法,於是在《過於喧囂的孤獨》中,我讀到了兩個字:拋棄。
老打包工被時代和流光所拋棄,他被遺忘在一個不見天日的角落幹了幾十年的廢舊圖書打包工作,最終卻被毫不留情的一腳踢出了這個社會。世間所有的拋棄無不是冷酷決絕,背叛所遺留下的傷害是礁石上的疤痕,是滄桑老樹的年輪,一直在那裡,觸目驚心的銘刻於歷史。也許,在一年裡讀到《燭燼》和《過於喧囂的孤獨》這兩本關於拋棄與背叛的經典之作,是來自天神的點化。
【索爾·貝婁】
1、奧吉·馬奇歷險記
2、雨王亨德森
建議還沒讀過貝婁的同學,從這兩本作品來進入。《奧吉》用傳統現實主義,《雨王》開始嘗試用閃回技巧,有過這兩本作品鋪墊後,再閱讀最有名的《赫索格》就相對容易一些了。《赫索格》運用了大量時間上的塊狀拼接和空間切換,這本作品在小說時空上堪稱創作範本,不可多得,只是讀起來要求較高的注意力。當然,《奧吉》和《雨王》的存在意義絕不是為《赫索格》做鋪墊,這兩本書反而比後者更能給我們帶來閱讀上的快樂。
獨步天下的「貝婁風格」(將戲劇性自嘲和嚴肅思考相結合)在《奧吉》中確立。這部作品也是流浪漢式小說,雖然是貝婁篇幅最長的作品(中譯本58萬字),但眾多人物和險難經歷讓這部鴻篇巨製妙趣橫生。閱讀時,我總會不停的想起《大衛·科波菲爾》(比如強硬剛正的勞希奶奶,讓我想起大衛的姨婆),多年前在狄更斯那裡獲得的微妙而慈悲的關懷,在《奧吉》中再次溫柔重現。在語言的洗鍊上,貝婁可遠比前輩要徹底得多了,這讓《奧吉》的可讀性更高於被時代文風和社會環境所局限的狄更斯。
貝婁一生寫了10部長篇,唯對《雨王亨德森》評價最高,他自言晚年唯一願意重讀的自身作品就是《雨王》——「這是一本非常好玩的書,它可以給我帶來許多喜劇性的緩解,重溫那些滑稽段落中的荒謬,這會給我一種"喜劇的提升"」。
《雨王》的「文字塊」已趨於綿密,讓人應接不暇。如果此前讀過貝婁,再次讀到這樣的文字會倍感親切。目光迅速遊走在文字間,避免看後而忘前。這本書較少運用結構技巧,閃回造成的今昔對比,拼接得天衣無縫。精神空虛的都市人亨德森在原始野性的非洲探尋生命的本質,非洲王國的神秘、禮儀、風俗仿如徐徐繪卷,栩栩如真如親臨其境。亨德森在滌洗性靈之後重新面對這個世界,此後的《赫索格》亦承襲了這一心靈重生的精神境界。雖然貝婁在書中一筆帶過「猶太人身份」這一話題,但仍可隱約感受到,猶太民族所遭受的歧視、偏見和苦難是貝婁耿耿一生的痛楚。
【卡爾維諾】
1、美洲豹陽光下
2、聖約翰之路
3、在你說「喂」之前
4、巴黎隱士
卡爾維諾的作品涇渭分明的分為兩類:一類明白曉暢,一類晦澀難懂。去年新出版的這1、2、3,明顯屬於後者。當然,這是相對而言。老卡的《我們的祖先》和《寒冬夜行人》簡直像童話一般簡潔乾淨,透明清澈,一眼到底,真水無香。
《美洲豹陽光下》欲以5篇作品寫人之五識,因老卡驟逝而成文者三,分別寫味覺,聽覺和嗅覺對人們生活的主宰(視覺及觸覺二篇則未及出世)。書中三篇頗有法國新小說范兒,非傳統敘事,此乃難讀之故。
《在你說「喂」之前》,錄文33篇,均為未曾結集之作,是謂補遺。創作年限跨度極大,1943-1984,足有40年矣。精品不多,卻可見老卡在短篇中進行的各種創作嘗試。最愛其中《卡薩諾瓦回憶錄》,對我來說,有這一篇文章的存在,這本書便買值得了。
《聖約翰之路》宜與《巴黎隱士》並行而讀。老卡謝世時才62歲,何曾想過這麼早便寫回憶錄呢,因此這兩本後人整理而成的作品勉強彌補了回憶錄的缺憾,讓卡粉能在書中窺尋到小卡、中卡直到變成老卡的某些人生足跡。相比而言,我更喜歡《巴黎隱士》,老卡遺孀耐心整理遺稿,將數篇散文、隨筆、手記和訪談錄纂成本不成體系的小傳。老卡對都靈的偏愛,對紐約的認同,在書中反覆出現,尤其詳細記述了對他創作最為重要的美國之旅(關於美國種族歧視的親身經歷及描寫,那兩三頁文字令人極為動容)。
如果我們很遺憾老卡沒有接受過《巴黎評論》的採訪而留下寶貴的創作談的話,那麼這本書中關於創作觀和老卡部分作品的自我解讀,也大大彌合了這個缺失。對老卡影響最深的作家是愛倫·坡(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海明威給了他不少文學滋養;老卡對厄普代克和納博科夫的成就極為肯定。
讀這本書時做了大量筆記,這令我感到對得起自己心儀的作家。
【毛姆】
1、劇院風情
2、在中國屏風上
3、蘭貝斯的麗莎
毛姆筆下的女人極其迷人,無論是《面紗》里愚蠢無知的凱蒂,《尋歡作樂》里狡黠風流的羅西,還是《劇院風情》里困於愛情迷途的朱莉婭,她們性格不同卻在毛姆的生花妙筆上遺世獨立,風姿綽約,激蕩人心且充滿了無窮而耀眼的性魅力。
《劇院風情》依舊是毛姆最擅寫的婚外戀,風采照人的中年美女,在男人群里來去自如。丈夫、藍顏、情人,三段愛情模式各見千秋。未曾失戀長夜痛哭者,不足以語愛情。一旦跳出苦情的迷陣,「在洋蔥和牛排面前,愛情又算得上什麼呢?」經過背叛的人,覺醒之後便格外的清明,靈透,雲淡風輕,便覺這樣的糾纏再也沒必要重新來過。大篇幅的運用倒敘是毛姆最愛用的講述手法,旁逸斜出的情節枝蔓讓故事更見層次與豐富,這可是毛姆小說創作的獨門秘技 。毛姆喜歡寫小聰明的男人與女人,就像他自己,把這小聰明玩耍得冷峻犀利,又不失柔情。
《在中國屏風上》是一本遊記。毛姆用西方人陌生化的新奇眼光來打量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本土文化風情,近代中國的社會現狀、生存狀態、人情往來和人物性格無不躍然紙上。跳離出小說創作,毛姆的文字變得更加牢靠起來。和小說相比,散文中的情感讓讀者更能直接進入他的內心,看到毛姆在小說里幽默冷嘲之外的善良溫存,柔軟而悲戚的內心。毛姆對中國勞動大眾的生活和命運抱有深切同情,一寫至此筆調就立刻沉重嚴肅起來,而不再有往常的戲謔。 其實小說筆法依然充斥全篇,這賦予考驗文字功力的遊記以更強的可讀性。書中的真實人物更加生動,行文更加聰明。比如丈夫背對妻子時一個不經意間帶有憎恨意味的眼神兒,就讓整篇文章瞬間生動活泛起來。
本書寫於1922年,三年之後創作的以中國為故事背景的《面紗》大概就是從此次中國之行中獲得了給養。與辜鴻銘會面閑談的一篇,最令人欣悅而感到親切。儘管這本作品太過久遠(寫於近一百年前了),有些內容已經過時,甚至在寫作當時就並不符合實際,但這畢竟是我們最敬重與心愛的那位英國老紳士,不遠萬里隻身駕臨中國,記錄下了他眼中的一切。這使得這本書具有了一種文采斐然的史料價值。
《蘭貝斯的麗莎》是毛姆長篇小說處女作,才8萬字,一個下午就可讀完,可以看看。
【伍迪·艾倫】
1、副作用
2、扯平
3、亂象叢生
4、無羽無毛
加上《中央西路公園》,上海譯文共出版了5冊伍迪·艾倫的作品,皆是獨幕劇或短篇小說。伍迪的文學作品和他的電影一樣,荒誕誇張的浪漫風格讓人忍俊不禁。你很難在這裡找到的「重」的東西,他就有本事把生活中的沉重烤化了給你看,好像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一切都是生命中可以承受之輕。
對於這種有才華的人,我們無法以常理來衡量他:原子彈爆炸般的想像力,近乎魔幻現實的新奇,溫婉的嘲諷,偶爾浸透了同情的悲痛,宛如荒誕派劇作大神尤內斯庫、阿爾比們重新降臨人間。
讀伍迪讀到最後是異常心驚的,這些文字上的搞怪耍寶,哪是隨隨便便的組合,這全都仰仗於存貨齊備的龐大知識庫。無論是名詞、學科、名人還是歷史,登台反串無不是精心搭建。他賣著輕盈歡快的步子,將死亡與悲傷遠遠甩在了身後。
【莎士比亞】
1、維洛那二紳士
2、錯誤的喜劇
3、無事生非
4、愛的徒勞
5、皆大歡喜
6、馴悍記
7、終成眷屬
8、第十二夜
所讀八部皆為喜劇。
談論莎士比亞就像談論《紅樓夢》和魯迅一樣艱難。莎翁何止是顯學,簡直是顯中之顯,萬神之神。我很喜歡安東尼·伯吉斯《莎士比亞》的那三行廣告文案——
很多作家站在萬神殿外準備進殿。
這時來了一個人,不和任何人打招呼,昂首走入了萬神殿。
這個人就是莎士比亞。
真是被莎士比亞嚇也嚇死了,所以還是不談吧。張愛玲讀《紅樓夢》到爛熟於心,不同版本間的差異能輕易辨別,「不同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的字自會蹦出來」。張愛堪稱讀《紅》的楷模,與之可媲美的,則是耶魯大學的哈羅德·布魯姆教授。布老先生自言「每年都會讀一遍《莎士比亞全集》」,這可同樣是我們該瞄準的標杆兒。
當然,對於莎翁的閱讀,我異常擔憂。他的36個劇本固然篇篇經典,然而劇本的閱讀從來不會進入讀者主流,即使他是上帝一般的莎士比亞。有人輕蔑說道,這關你何事,愛讀的人自會去讀,經典自會流傳。
然也。但我想,在閱讀了前輩大師的經典珍品後,我們後輩學人,總該多少承襲了他們的風骨。做人,總要有點責任感。
唐諾先生說過一句話,完全理解了我的憂慮:
美麗的東西沒理由死在我們這一代,這是犯罪行為。
【推理小說】(以下無劇透,請放心)
東野圭吾
1、放學後
2、新參者
阿加莎·克里斯蒂
1、無人生還
2、羅傑疑案
3、東方快車謀殺案
埃勒里·奎因
1、X的悲劇
2、Y的悲劇
3、Z的悲劇
4、哲瑞·雷恩的最後一案
5、希臘棺材之謎
東野的書是拿來消遣的,這樣說無意冒犯。在閱讀了晦澀、漫長、費盡腦力的經典長篇之後,來一本東野,絕對如同寒冬午後配了巧克力曲奇的下午茶,讓神經都鬆弛下來。東野的小說不像阿婆或卡爾那樣緊繃,除了作品這些風格上有區別,也因深植骨髓的日本柔和風在發揮著調節小說節奏的妙用。
《放學後》作為東野的處女作,雖難說值得稱道,但確是一部規規矩矩的本格推理,對密室殺人做了一番略費心思的設計。一位推理作家無論今後歸入或形成哪一派,都只有在創作了一部本格推理後才堪稱登堂入室。這本小說結尾的回馬槍倒是出人意外,已暗暗包含了東野將來的「社會推理」的風格——我們可能遭遇的謀殺於荒誕處常有合理處。
如果把《新參者》單純歸為一本推理小說,難免委屈了它。東野在這本作品裡融入了更多日本文化與日常生活,因此在這樣一個小長篇里塞進一大堆人物真是滿難得的。
今年讀了阿婆的「三大神作」,每本書都確立了一種推理模式,「推理宗師」之名號,舍阿婆其誰?阿婆一直致力於走自己的路,讓後人無路可走,這個長有一副典型英國淑女范兒面容的老太太,真是黑寡婦般的犯罪之王。
《無人生還》的敘述非常清晰,十個人,面貌清楚,各有性格,台詞明確,是「孤島模式」的開山之作(《捕鼠器》等作品的「暴雪山莊」模式與之類同,均為「封閉空間」結構)。
《羅傑疑案》牛逼到什麼地步呢?「作家們的作家」博爾赫斯的一篇小說曾原封不動的運用了它的敘述詭計,這還有什麼可說的嘛(多說一句:敘述詭計和犯罪詭計是兩碼事,經常有推理粉將二者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個界線分明的概念,前者是敘事者的詭計,後者是殺手的詭計,前者涉及創作,後者關涉情節)?
《東方快車謀殺案》致力於兇手身份的神秘莫測,關於車廂結構和犯罪現場的環境描述,閱讀時需多加註意,避免一時出神而到後面搞不清。當然,看西德尼·呂美特導演的同名電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奎因的「悲劇系列」是目前最打動我的推理小說。縱然雷蒙德·錢德勒和勞倫斯·布洛克筆下的偵探形象更為具體而富有獨特的人物個性,但「悲劇系列」的哲瑞·雷恩實在令我迷醉流連。
在《X的悲劇》中,終於排查出了真兇之後,他憂鬱而富有人情味兒的目光煥發出了藍色的清澈光彩,他以老演員伊恩·麥克萊恩的形象在我腦海里睿智的沉思著。
「悲劇系列」的最後一部《哲瑞·雷恩的最後一案》,薩姆巡官的女兒佩辛斯激動而失態的向愚魯憨直的父親大聲喊出兇手的名字時,我和她一起流淚了。這本小說是系列裡唯一沒有在標題中帶「悲劇」二字的作品,這個完美的收梢徹底詮釋了以「悲劇」命名這四部小說的真正內涵,身為退休話劇演員的哲瑞·雷恩,在偵探的舞台上,再次完成了偉大而英勇的謝幕。
《希臘棺材之謎》是「國名系列」里最為出名的一部。它行文至中途的「推理推翻」讓讀者看到了兩種敘述上的可能,看到了一個初出茅廬、此後將攬取聚光燈全部光輝的青年偵探奎因的成長過程。
有人說,對推理小說要求「文筆」是一種苛求,讀推理讀的是犯罪詭計、敘述詭計、流派……然而我想強調的是:只要把一種東西稱之為「小說」,就不能忽視也不能降低對它「文筆」水平的要求。
阿加莎·克里斯蒂清透利落,東野圭吾善造畫面感,埃勒里·奎因則實現了通過語言將推理小說徹底塑造為文學作品名正言順之一派的歷史使命。
【中國長篇小說】
1、金瓶梅詞話
金瓶梅詞話(全兩冊)8.9[明] 蘭陵笑笑生 / 人民文學出版社
看完最後一行字,真箇是百感徘徊。《紅樓》的衰敗是日漸凋頹,《金瓶梅》自西門慶死後,就百般悲涼起來。回首望來處,確是想念西門慶生時更甚。他刁狠歹毒,好歹也是湊了全家熱烘烘的光景,每日里妻妾爭鬥,畢竟有他一家之主坐鎮。一旦喪命,世態炎涼,小人、歹人、算計之人、良心喪盡之人,一時間嘴臉盡顯,比西門慶謀財害命時更是看得人心驚。此外縱然潘金蓮淫亂、陳經濟放蕩亂倫又養尊處優、孟玉樓圓滑處世、龐春梅忍心決絕,論到各人軟肋時,也讓人有不禁心疼處。世間百態,眾生萬相,實乃世情小說里難出其右的高峰,如無《金瓶梅》,《紅樓夢》怕沒有如今這般錦繡繁華、銘心入骨也。本書入選年度十佳。
2、豐乳肥臀
豐乳肥臀8.0莫言 / 中國工人出版社
毫無疑問,莫言其他全部長篇小說都沒有超過《豐乳肥臀》的成就。以一個家族的風雨歷程來折射一個民族的滄海桑田,交織著城市與鄉土、農民與土地、女人與男人之間此起彼伏的消長。女性才是一個民族的精魂,豐乳肥臀是生養眾生的生命源泉。書中八十年代之前的篇章最為閃耀,後三分之一部分對改革開放之後社會與人心的暴露與諷刺,遠遠超過了十幾年後余華的《兄弟》。莫言用勻速而均衡的力量寫作,書里每一個句子都被洗刷過,油光鋥亮,閃耀奪目。天上有寶,日月星辰;人間有寶,豐乳肥臀。位列年度十佳。
3、群山之巔
群山之巔7.6遲子建 / 人民文學出版社
遲子建仍然關注著深山村鎮里千年傳承的淳樸民風和鄉土人情,試圖呈現橫向的群像圖,這與《額爾古納河右岸》的縱向族譜構成創作上的互補。《群山》未曾放棄《右岸》上帝式的關懷,每個人物各有故事,而其中穿插的旁逸斜出的片段往往令人動容而印象深刻,比如斂容師和法警的超現實經歷,比如安小仙的神跡。鬆散的結構適合於這個故事的講述,因此結構並不該被詬病。《右岸》家族式演變是一個民族的縮影,而《群山》則寫了一個時代片段里經久難忘的一群人的故事。對工業化對農牧社會衝擊的表現與揭露,在這兩本書中都未曾放棄著筆。
4、人之窩
人之窩7.7陸文夫 / 上海文藝出版社
讀陸老文字,直如在乳酪上跳舞,溫軟香滑,順勢而下,閱讀時目光不是從左到右而是從上到下,因那錘鍊後的文字太過平實自然、收放自如。陸老的小說雖是最傳統的寫實手法,卻一派著長衫、戴金絲邊眼鏡、泡了兩碗茶與你對坐講一下午故事的老派文人風範,溫柔敦厚處,上承沈從文,下與汪曾祺同出一轍。讀他文字真是一種極舒適放鬆的享受。
5、菩薩蠻
菩薩蠻7.5蘇童 / 江蘇文藝出版社
還是香椿樹街,一如既往的陰暗潮濕、暴力黏稠,每個家庭關起門來都有見不得人的秘密和恥辱,每個人的血管里都跳動著燥熱與不安。當寫到農村和農民,蘇童的筆調就會一下子溫軟起來,如同一頭扎進母親的懷抱,所有的尖酸嘲笑和冷僻怪戾全都消失殆盡。縱然語言依舊幽默,盡量「輕化」鄉土的沉重,而其中的人情往來依然夯在中國的泥土裡,根系牢固,縱深千年。這是部為農村婦女樹碑立傳的作品,樸實的大姑如大地母親般,終於騰雲駕霧的升入天國,肩生仙女潔白雙翼。這本小書尋訪多年而未曾借得,便愈發相信緣分未到。看來終究沒有白等。另,用死魂靈視角寫長篇,蘇童可是比余華早了好多年。
6、南方有令秧
南方有令秧7.6笛安 / 長江文藝出版社
閱讀時,對字句挑剔著看,不見有什麼大破綻,這已是極好的了。從頭到尾看下來,氣力用得也均勻。令秧生育後,接見哥哥嫂子那一場對話,有明顯的《紅樓》味道,笛安倒是也不避嫌,直接告訴讀者我在學著寫,這樣坦誠,反倒好了。這位80後作家值得期待,如果伊照此姿態繼續寫作,王安憶等前輩作家當後繼有人矣。為鼓勵新晉作家,本書入選十佳。
7、山中的糖果
山中的糖果8.3鄧安慶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嚴格說來,這是本散文集。鄧安慶的一些作品,小說和散文之間的界線非常模糊,他可以在一篇小說中夾入大量物境描寫,可以在一篇散文中運用小說的多聲部或電影的淡入淡出、舞台劇的場面調度。這讓他的創作具有了一種廣闊性,不局限於文體便是自成文體,先破後立。
我不希望他的作品和風格陷入被動的「標籤困境」——因為早年寫鄉土小說,便被人貼上了鄉土作家的標籤。從他的幾本書里可以看到明顯的進步和嘗試。除了鄉土,還有都市、校園題材,除了散文還有遊記。我一直堅信一位優秀的作家一定是豐富的,鄧安慶正走在這條路上。
如果不認識鄧安慶這個人,我想我不會比現在能更深入的進入到他的文字當中。他寫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卻大多是以孤獨為底色。我很難確定他本人是否是孤獨的,因為我從不認為進入任何一個人的內心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這些沒有絲毫小聰明的文字浸透了他的憂心與淡淡的焦灼,他的無可奈何和無力感。當這些情緒聚集在一個溫和的人身上時,會讓人感嘆,這些遭遇不該是他這樣的人來承受。
這本書我送給了一位以前的朋友,希望她會喜歡。
【外國小說】
1、達洛維太太
達洛維太太8.7[英] 弗吉尼亞·吳爾夫 / 人民文學出版社
意識流像一捧散落的珍珠,粒粒氤氳著記憶中的華光。伍爾芙更看重人物的內心世界,用雙線交雜纏繞,在時間長河中往返閃回,修辭華美清新,彷如清風拂面,波濤拍岸,在在是英格蘭的典雅深沉。
2、茫茫黑夜漫遊
茫茫黑夜漫遊8.6路易·費迪南·塞利納 / 上海譯文出版社
二十世紀初葉,整個世界都昏暗混亂如茫茫黑夜,人們的生活如點點星辰,閃爍不息而雜亂無章。化身為主人公的塞利納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倖存,又在燠熱多災的非洲掙扎生活。巴黎的骯髒與奢華依然是巴爾扎克時代的模樣,只是塞利納筆下的世界全都是蠅營狗苟、爾虞我詐,黑暗如盲人的眼睛。作者從始至終保持著均衡的力度,這場寫作簡直是體力的較量,讀者也跟著使力,讀完後彷彿要虛脫,卻也因此成就了這部彪炳史冊的流浪漢小說。
3、利圖馬在安第斯山
利圖馬在安第斯山8.2[秘]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 上海文藝出版社
略薩創作的第10本小說,寫於1993年,如今才引進翻譯。略薩的繁雜結構並不影響他小說的易讀性,而這易讀性又絕對無損於他作品的深刻與藝術性。他始終不忘小說是寫給讀者看的,就像斯式體系的演員是以給觀眾呈現一台活靈活現的舞台劇為創作宗旨。略薩數十年來走著同一條直線,在避免重複自己的同時,又是對走火入魔的後現代主義寫作曠日持久的撥亂反正。本作恐怖主義、民俗與愛情多管齊下,結構錯落、一喉兩聲,略薩的獨門絕技「結構現實主義」已臻純青。
4、快樂的死
快樂的死8.1[法] 加繆 / 上海文藝出版社
加繆的散文化小說筆法在24歲的處女作中便已定型,雖現身說法處較多略顯枯燥,卻不掩其文筆優雅綿長。加繆描寫人對世界的感知時極擅調動五官,聲色味形此起彼伏,建構物質世界立體可感,簡筆描摹,要言不煩。荒涼、絕望、黯淡、孤獨這些關鍵詞反覆出現來訴說主旨,感情的滲入未使作品達到《局外人》無動於衷的零度敘述境界。加繆終生念茲在茲的阿爾及爾在小說中初次展現,大海與陽光遮蔽死亡的陰暗。孤獨無著的梅爾索頗似默爾索的雛形,漠然對待世界。槍殺薩格勒斯充滿了形而上的死亡哲學味道,而梅爾索獨處時則充溢著敘述者的哲學追問。「要不計代價的追求愛了,抵抗這個以愚蠢和暴力將我們包圍的世界。」小說結束於梅爾索的死亡,每個人都將在死亡中獲得巨大的平靜與安寧。
5、佛羅倫薩的神女
佛羅倫薩的神女9.3[英] 薩曼·魯西迪 / 北京燕山出版社
在充溢了神秘與激烈碰撞的東西方世界中書寫融合與衝突,是拉什迪的拿手好戲。這本新作再次展現了他敘述生動故事和再現歷史的能力。儘管神女卡拉·克孜具有《百年孤獨》梅梅般離奇炫目的魅力與神采,但本書的魔幻色彩較之早期作品已然淡化了許多。女人在動蕩不安的世界中比勇往直前的雄性更具生存力和生命力,無論依靠魅力、男性還是戰爭,甚至是改變歷史的車轍。阿伽利亞是拉什迪的理想英雄,他戰無不勝又為愛往生,俯瞰著遙遠後世的阿克巴大帝,使後者難望項背。異域風情濃墨重彩,歷史的戰車隆隆作響,而寂靜收場的卻是那白霧瀰漫的世界中,一葉三人乘坐的小舟向尚未成形的新世界駛去,留下陌生人身世的難解謎團。
6、像慾望一樣快
像慾望一樣快7.3[墨西哥]勞拉·埃斯基韋爾 / 譯林出版社
這本書讀得非常高興,當年讀《恰似水之於巧克力》時,精彩的故事讓我把書翻得嘩嘩響。能感知到作家在寫這本書時,充滿了對衰老與病痛的善意體察,因此那本應悲傷的頹圮仍讓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收穫快樂與感動,這種感受絲毫不亞於寫慣推理的東野推出《解憂雜貨店》時所帶來的驚喜。作者竟把悲傷和快樂調和得如此恰到好處,就像濃濃的朱古力里滴入了溫柔的淚。已經很久沒有如此忘情的閱讀一本小說了。
7、星辰時刻
星辰時刻8.6(巴西)克拉麗絲·李斯佩克朵 / 上海文藝出版社
閱讀時必須將自身封閉在真空隔絕的環境中,這本書每一個字都指向自我,而將讀者不停的輕輕推至三丈之外,只可遠觀不許近玩。讀者就像偷窺者,在角落裡張望這些金光閃閃的虛無瑣碎,讓這稀奇的光芒輕輕披在我身上。想告訴李斯佩克朵,你的遲疑和不吐不快早已蘊於我心,你的筆就好比我重重心事的唯一出口,在你筆下,我忘卻了孤獨。元敘述的間離會讓不諳此道的人一不小心就眼神渙散,滑過了情節的敘述而專註於文句的修辭,其實這內向型的寫作,讓人在閱讀時根本無法一邊觀看情節一邊去進行寫作上的技術性分析,它更讓我們的內心沉浸於她所編織的世界和人物身上。小說隨性的形式感,是作者以儘力表現這個女人的人生為己任。克拉麗絲是個糟糕的女人,她的生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混亂和災難,但她不染塵埃的獨特就像赫拉巴爾筆下最後飛升為白衣天使的女人們,不具名的悲慘境遇,被粉碎的純真,恰如天上亘古不變的閃爍星辰。入選十佳。
8、人鼠之間
人鼠之間9.0[美] 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 / 上海文藝出版社
和《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是今年讀過的最好的兩部中篇小說。中篇對寫作者的要求是在有限的篇幅內進行頭尾完整的敘事,既不允許如長篇般娓娓道來,也不允許如短篇般快速有力。中篇更考驗一個作者」濃縮「的創作能力。田園牧歌是底層人遙不可及的烏托邦,黑人沒有平等權力甚至沒有做人的尊嚴。喬治與萊尼本身就是一種象徵,他們象徵著一切卑微生靈對流淌著奶與蜜之地的無限神往,而註定無法企及的這一渴望,如厚重的霧霾愁苦的籠罩在命運的上空,一切拼盡全力的掙扎都註定失敗與徒勞。萊尼堪稱與《喧嘩與騷動》中白痴班吉並列的低智人形象,他的無辜、單純與慘死正是譬喻了美好之物難容於卑污苟且的人世。書中「光線」的運用極易被忽略,有心人能從中看到大師在寫作技巧上的巧手安排。
9、鱷魚街
鱷魚街8.7布魯諾·舒爾茨小說全集 / [波] 布魯諾·舒爾茨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
就像在紙上砸碎了一個首飾店,一地的黃金玉器,珠寶翡翠。夢囈,超現實的變形。修辭用得大張旗鼓、金碧輝煌,通篇漫無邊際的比喻、通感,讓本體和喻體之間隔了三匹千里馬跑一日接力賽的腳程。布魯諾·舒爾茨讓人聯想起卡夫卡,約是因為父親形象的營造。不同之處在於,卡夫卡的「父親」是父權的極致,泰山壓頂、令人窒息而彷徨無措,是對神經系統的毒害與毀滅。舒爾茨的」父親「則是悲劇性的,凄涼的,令人悲憫。他和女僕之間默默的認同和敵對之感,彷彿棋逢對手,是詩性的精神世界與穩實的物質世界之間的扞格。父親一再重複的死而復生和最終的逃亡,以及憤怒的指責,是光明而高高在上的人類理性所閃爍的光輝。
10、紅色筆記本
紅色筆記本7.6真實的故事 / [美國] 保羅·奧斯特 / 譯林出版社
優秀的作家經常有一種本事:在小書里見功力,寫得格外動人。比如卡波特的《聖誕憶舊集》也是如此。奧斯特將所有不可能的現實以文字記錄下來,來保護記憶不被遺忘的煙雲籠蓋。我們所有寫字的人,要做的,就是把真實發生、聽起來卻不可信的事實,用筆記錄下來。每一個字都是上帝的饋贈,是人類的歷史。
11、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
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9.0[加拿大] 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 / 上海文藝出版社
與阿特伍德、門羅一脈相承的短篇創作,情節淡薄而重情緒的書寫,用緩慢的節奏逐漸鋪展出寓情於物的內心世界,每篇作品費盡心力的精雕細琢,只等行家讀者的慧眼識珠。廣闊無邊、明亮自由的大海象徵著生命的希望,沉悶昏暗的村鎮意味著傳統的固守,黑暗無邊而危機四伏的礦道則喻示著死亡沉重的威脅。回首往事的眷戀在麥克勞德筆下染盡感傷色彩,以行為的描寫來代替內心的旁白,以橫斷面的描摹來替代戲劇衝突,筆觸含蓄的在深沉的舉動里托舉著安靜端正,所有日常的思緒和心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影像——離情、憤怒、離鄉、歸鄉、孤獨、安詳、感傷、男子氣、義氣、正直、幫助、守望與繼承。
12、跳舞女郎
跳舞女郎8.1[加拿大]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 上海譯文出版社
展露女性世界及其內心的隱秘,亦有對女人的嘲諷和批評。對忘恩負義的出軌男人表示不屑,卻也有對幫助過女人的男人那發自心底的感激。14篇小說構築了一個豐盈的兩性世界,明暗各半,不偏不倚,寫作技法也堪稱精湛。單以短篇小說文體而言,阿特伍德毫不弱於同樣致力於探求女性及兩性精神世界與現實的門羅。書中有的篇目直接抒寫了很深情的感情,甚至毫不在惜因此對藝術性的傷害,這讓人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寫作者,既有對男人與女人的疼惜,也有對「被損害的」的偏愛與懷念。
寫了長評《在兩性世界中跳舞的女郎》。
2016年12月21日~12月26日
玉面神君桃花眼2016年閱讀十佳
(排名分先後)
1、所羅門之歌
2、10?章世界史
3、金瓶梅詞話
4、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5、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
6、燭燼
7、豐乳肥臀
8、屠夫十字鎮
9、星辰時刻
10、南方有令秧
【2015年閱讀總結】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
【2014閱讀】長篇小說是漫長的人生旅程
【2014年】中短篇小說閱讀總結
【閱讀是一場妖嬈的調情】2014年閱讀之戲劇篇
個人微信公號:六橋梅花推薦閱讀:
※2016年10月下半月會給雙魚帶來一些職業上的契機。(月運)米舍蘭2016年10月星座運勢(完)
※屬猴年幾月出生的寶寶不好 2016年孩子幾月出生好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2016年03月28日 星期一B08男左女右·智慧樂園
※2016年3月份十二生肖運勢
※物理學2016年十大突破與百年展望 | ?SCIENCE公布的125個科學前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