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孟子?梁惠王?上》三:孟子的養生之道

雜談《孟子梁惠王上》三:孟子的養生之道

話說梁惠王被孟子老先生教訓之後,剛開始時候的那種驕戾之氣頓時沒了蹤影,什麼立於沼上衣帶飄飄的風采煙消雲散,這位老梁也是聰明人,他立刻知道了眼前這位孟老先生不是一般的高人,於是心理防線瞬間崩潰,轉為無邊的傾訴,從他的語氣看,似乎充滿了對人生的困惑,也是發自肺腑。

下面,就是《孟子 梁惠王 上三》的記載。

一上來,就是梁惠王的傾訴,這次的語氣絕對謙虛,我怎麼看怎麼覺得甚至都帶點哭腔了,老梁傾訴到:「孟老師啊,您瞧瞧,我怎麼都混到這個份兒上了?我治理國家,那絕對是費了心思了,頭髮都熬白了,我給您舉個例子吧,這不,前些日子,河內那邊鬧災荒了,我就把河內那幫老百姓給遷到河東去了,然後還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給那些死活都不走的人吃。如果要是河東鬧了災荒,我也是這麼乾的。您說句公道話,您說邊上那些國家的國君,哪兒有像我這樣的啊?我這都夠用心的了,可是,我就老鬧不明白,怎麼他們那些國家的老百姓不見少,我這邊的老百姓也不見多,這事兒我真沒弄明白,要不您老給講講得了。」(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一看,這位老梁這次態度是真好了,既然這麼謙虛,那就再給他講講吧。

於是,孟子對梁惠王說:「大王您好打仗,我就用打仗來做個比喻吧。」

梁惠王:「我好打仗?不會吧?」

孟子:「啊?您還不好打仗?您沒少打仗,這事兒您還真別客氣,別打岔!聽我往下講。」

梁惠王:「好,好,我聽,我聽。」

孟子:「比方說,打仗的時候,一開戰,鼓也敲上了,人也衝上去了,已然掄刀開劈了,可是,一交手,發現不成啊,對方這是專業的啊,練過啊,刀上帶著內功呢,這樣打下去劈不了別人肯定要被別人劈啊,這個時候怎麼辦?」

梁惠王瞪大了眼睛:「怎麼辦?」

孟子:「怎麼辦?這位偷眼一看同村來的燕小六,燕小六這小子太滑了,他早發現這事兒了,早就扔了盔甲,拎著兵器跑了,已經跑出一百多步遠了。於是這位想,得,我也跑吧!於是,也撒腿開溜,跑出了五十多步,也是安全了,然後,他就站在那兒,嘲笑燕小六,說你小子真不成,怎麼這麼慫啊,膽兒這也太小了,接著劈啊,怎麼一打仗就開溜啊。大王,您看看,這兄弟怎麼樣?如果他跑了五十步,就笑話跑了一百步的燕小六,您說說,這兄弟怎麼樣?」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梁惠王聽孟子講得,已然把袖子擼起來了,年輕的時候打過群架啊,心裡明白,於是說:「不成,這兄弟不成,他也沒打,也是開溜了,雖然跑了五十步,但是那也是開溜啊,和一百步沒有區別,這兄弟不成。」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講到這,頓了一下,看了眼自己的研究生們,這些研究生正在把孟子的話記錄下來,其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就此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言,凡是中國人,一提這話都明白什麼意思,這話就是從這出來的。

孟子接著說:「大王,您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該明白為什麼您的老百姓沒有增加了。」

梁惠王智慧有限,兀自發愣:「怎麼回事兒?」

孟子接著啟發他,話鋒一轉,直指治國。下面的話,含義深刻。

孟子的原話是這樣說的:「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大致是這樣的:「大王您如果不耽誤百姓的農時,老百姓的糧食就吃不完地吃;如果細密的魚網不放入大塘捕撈,那老百姓的魚鱉多得也吃不完地吃;按一定的時令採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地用。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養家活口、辦理喪事沒有什麼遺憾的了。百姓生養死喪沒有什麼遺憾,這就是王道的開始。」

這就是孟子的原話大概的意思,一般人想:這是孟子教育梁惠王怎麼當國君呢,和我沒有關係,不就是告訴國君讓老百姓種地嗎?這沒什麼深奧的道理,所以,一般都略過了。其實,這話裡面道理深極了。

孟子講的是什麼?

孟子講的是「天人合一」。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孟子沒有說「您使勁種地,糧食就吃不完;您使勁撈魚,魚就吃不完;您使勁砍樹,木材就用不完」,孟子沒有這麼說,相反,他卻特別的強調做事情的尺度與節奏。

孟子是怎麼說的,首先要「不違農時」,什麼意思,就是別違背了種田的那個節律,什麼是「農時」?就是按照季節幹活啊,春天播種,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收藏。老百姓是靠土地吃飯的,有飯吃,就能生活,因此,讓老百姓把地種好,這在古代是「王道」的一部分,比如《荀子王制篇》就說:「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這裡面「耕」是耕地,大家都懂,把地弄成一壟一壟的,這個「耘」的意思是除草,我們現在「耕耘」說習慣了,不知道它們原來的意思了。

孟子這話什麼意思?孟子的意思是這才是國家的根本,把地種好,您別總打擾農民種地,今天把農民全都變成農民工弄進城要蓋個宮殿,明天要去攻打哪個國家,您這麼一干,農民的地就沒法兒種好了。

然後人家孟子剛才還說「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數罟(gu 三聲)就是特別細密的漁網,連最小的魚都能給撈上來,這一網下去,無論是魚爸爸媽媽還是魚寶寶,一網打盡了。孟子說的是:別用這種特別細密的漁網去撈魚,那麼魚是絕對吃不完的。

這話什麼意思,不是使勁撈魚才吃不完嗎?怎麼是不使勁撈才吃不完?這就是我們對待大自然的態度問題。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被誰教育的,就說我們的老祖宗是笨蛋,這實在是無知,我們的老祖宗很有智慧,人家知道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與大自然都是一體的,我們要依靠大自然生活,因此我們不能對資源無度索取。人家用網眼特別大的漁網捕魚,大的魚撈上來吃了,小的魚留下,繼續生長,那麼以後就總有魚吃。古代的時候有很多這種記載,比如《淮南子》裡面說:「魚不長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這是說魚沒有長到一尺長都不撈。

這是孟子那個時候強調的,反而倒是我們現代人做得不夠好,我小的時候,去農村姥姥家,記得門前的三條淺淺的河裡面,魚那叫一個多!多到什麼程度,小孩子們配合起來,一個把河底的某塊石頭(全是石頭,清澈透底)用手猛地拿起,另外一個用雙手把石頭下面的水兜起來向岸上揚去,於是,石頭下面的泥鰍就連同水一起被揚到岸上,在陽光下蹦來蹦去。

等我長大了,再去姥姥家,發現河裡面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連魚的影子都很難見到,我一問,原來是地里農藥用的多了,魚就少了,再加上農民用電電魚,一通電,水裡無論大魚小魚,全都翻白飄上來了;還有用炸藥雷管炸,一炸,一池子的魚全震得翻上來,總之,我們想出各種方法把魚最終弄絕了,這就是現代人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把自然攫取乾淨了。那天我看到幾個黑瘦的農村孩子,枯坐在河邊無事可做,我心裡就浮現出三十年前,孩子們在水裡歡天喜地的撈魚的情景,心想:如果只有科學沒有智慧,那「明天會更好」這話就鐵定是錯的。

那天在泉州,聽一家公司的領導說,他小的時候,住在海島上,岸邊的魚一撈就是一桶,一晚上能撈好多桶,吃不完的。現在,長大了,回去一看,海里連魚都找不到了。後來我看新聞,說我們沿海的魚,已經很少了,前些年機械化作業聯合捕撈玩命撈都給撈乾凈了,現在都要冒險出去跨界的撈才行。

人家孟子不光撈魚懂行,人家還教育我們:如果上山砍樹,也要按照時間,有節律有分寸地去砍,那木材也用不完(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我們就做得更不好了,我們砍樹那是玩了命的砍,紫檀黃花梨什麼的估計早絕了,東南亞還剩下點,那塊土地要是歸了中國,估計十天半個月之內立馬全砍光。就是大興安嶺裡面的樹,前些年砍的那叫一個利落,往北方港口裡面一看,全是堆積如山的等待往日本運的原木。好在政府英明,發現這不成,於是開始限制,然後重新種,但是,據說還有偷著砍的。人蔘也是,過去東北山裡都是人蔘,現在狂挖,都挖乾淨了,據說現在參農在山裡走兩個月,都碰不到一棵參苗了。

這些事兒,看似孟子在教育老梁,其實我們聽著心裡也緊張得很,因為我們今天基本不懂得這些道理了,別光說中國人,外國人也算上,都這樣了。我們把地下的石油全抽上來,都給點了,一點不想以後怎麼樣,這樣的事兒幹得太多了,我們技術好,做出塑料袋,然後埋到土裡,千年不化;我們的衣服是化纖做的,據說每次洗衣服,就會有無數的化學纖維順著水進入河裡,最後是海里,然後被魚吃掉,然後我們再吃魚。得,我打住,別再給大家添堵了,本來每天吃地溝油就夠痛苦的了。

總之,我們不懂人與大自然是一體的了,我們隨意取用無度,我們隨意改造無度,最後倒霉的是自己。

可是,孟子的話,我們只理解這些,還是不夠的,很多人都以為孟子的話都是講給國君聽的,與我們無關,所謂「屠龍之術」是也,我們聽了沒用,其實,這些話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就是綳得太緊了,從很多口號我們就能看出來:「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益」等等,拿時間開練了,我們現在的觀念是,從孩子開始,就要做到最大、最好、最高、最強,全是一個「最」字,這個「最」字,算是把人害死了。我剛才打開電腦的時候,還看到一個新聞,大唐移動的女員工,叫方言,才23歲,長期加班,熬夜,每晚九點才吃晚飯,結果在2011年12月16日,在忍了三天的胃痛之後,因為急性胃潰瘍導致胃出血而導致死亡,在她生前的微博裡面,「加班」是最常見的辭彙,她在8月12日曾經傾訴:「這就是傳說中的八小時工作日啊,就沒有小於十一個小時的。」

對於這事兒,網友們在對方言進行悼念的同時,都開始討論過勞死這個話題。網友張繼承痛惜地說:「這麼年輕的孩子,為了工作,透支身體,導致急性胃潰瘍突然走了。」身為網眼傳媒市場副總監的網友「奔跑的菠蘿」提醒大家:「翻閱她的微博,看著她的生活軌跡、加班和夜生活。這樣的每天,不正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嗎?」網友「隻言片語的人生」扼腕嘆息:「如此年輕的生命,這麼漂亮的美女!人生的捲軸才剛打開,就猝然宣告結束!工作時是要拚命,但千萬不要讓工作佔據了生活的每時每刻!若連命都沒了,一切從何談起?」網友「Slina佳佳」強調說:「年輕時,犧牲健康,努力賺錢、存錢;年老後,再來花錢努力買回健康。這真的不值得。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網友「安洛月寶寶」呼籲道:「各位親,引以為戒啊!不按時吃三餐的請統統按時吃起來!生活一定更要健康規律,別仗著年輕透支生命透支健康,追悔總莫及!生命太脆弱,誰知道自己今兒發的圍脖指不定就是絕筆了呢。地球沒了誰照樣轉,人沒了才是真的沒了!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對家人對愛人負責!」

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多見,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有員工過勞死了,只不過我們現在的人太健忘了,轉眼,這事兒就過去了,於是大家仍舊拚命。

我們也別以為這只是員工的專利,其實那些老闆們也是綳得很緊,過勞死的企業管理者非常的多,我曾經發過一個微博,說的是從2010年1月份開始,到2011年7月的19個月里,我國共有19位企業領導者過勞死,最近的是10月21日,全球第五大葯業公司,主要是生產心臟病治療藥物的塞諾非公司,他們的中國區總裁衛平因為心臟病發作猝死,據說他死前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我們也別以為西藥的管理者這麼累,中藥的也沒好到哪兒去,2008年7月,沒到四十歲的同仁堂的董事長張生瑜因為突發心臟病而猝死。而這樣的事兒,還在不斷地發生。

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對生命、對生活、對自然的態度都是涸澤而漁、必須透支而後罷休的態度導致的,這種過度透支,讓我們沒有了從容的餘地,沒有了未來可以持續的力量。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經典著作,一上來,《四氣調神大論》講的是什麼?講的是「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大家看看,《黃帝內經》這麼一部醫學著作,可是人家上來就沒講春天該吃點什麼,吃點枸杞子?龍眼肉?人家沒講,人家講的是「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這都是什麼?這都是讓我們從容一些,都是情志、情緒的調理方面的內容,為什麼要「生而勿殺」?因為讓萬物生存下去會讓我們自己心情愉快,讓我們周圍的環境更好,而殺戮會讓我們周圍的生命痛苦,因而我們最終也會痛苦;為什麼「予而勿奪」?因為給予會讓我們獲得那種恬靜的愉悅,奪取會讓我們周圍的人痛苦,最終我們也痛苦;為什麼「賞而勿罰」?因為賞賜會讓我們周圍的氣氛更好,讓我們欣慰,而懲罰會讓我們周圍的人變得焦慮,那我們也好過不到那裡去。

這裡講的是古人的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我和自然、和周圍都是一體的態度,我們從容,給周圍留下餘地,那麼我們以後的日子也好過,這就是《黃帝內經》高明的地方,這麼大一部醫學著作,人家上來,「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講的都是生活的態度,講的是心情的調適,古人上來先講這些情志的調理,人們懂了,情志非常好,身體稍微有點問題,然後再告訴大家如何按按經絡,身體就恢復了;可是,如果我們不懂這些,天天生氣、緊張,每天睡三個小時,一天吃一頓飯,離崩潰不遠了,您按按經絡試試,能起作用?因此,這裡面的道理是很深刻的,以後有時間我給大家講講,這些內容值得我們靜下來的時候,仔細想想。

所以,我們現在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身體,也不能涸澤而漁,要放鬆一些,態度從容一些,掌握節奏,留有餘地,這樣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

這就是孟子對我們的啟發。

孟子的話,講的就是這個內容,我們與自然是一體的,我們與自然保持同樣的節律,才能正常地生活。

但是這些話,梁惠王聽了卻心驚,為什麼?人家孟子是話裡有話的。表面看上去,他講的是天人合一,給老百姓機會讓他們寬鬆地生活,實際上,這裡面帶著刺兒呢。什麼刺兒呢?孟子的意思是:本來老百姓應該這樣生活的,可是是誰,干擾了他們的這種生活節律?

梁惠王自然心裡明白,所以也當然心驚。

當時那些國君,都是把老百姓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的,你看梁惠王上來說話的那個態度,把老百姓在河東河西之間挪來挪去的,像是自個兒家東西一樣,當時的國君都這樣,所以他們敢亂來,今天建宮殿,明天去攻打別的國家,基本是以一己之私利,置黎民於不顧。

所以,孟子的話里,帶著這樣的意思:您這麼亂來,國家還能沒有自然災害?

所以,大家看到了,梁惠王上來就問了自然災害的事兒,人家孟子根本就沒有回答,反而講了一通「天人合一」的道理,什麼意思?暗含著告訴你:「這麼弄,沒法兒不出現災害。」所謂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一體的,人道有問題,自然影響天道。歷代《孟子》的注家都沒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其實,這裡面的道理很深,我們就不多講了。

所以梁惠王自然心驚,於是又開始冒冷汗:「我努力,這確實太高難了。」

孟子:「啊?這才哪兒到哪兒啊,這才是王道的起步階段啊。」(王道之始也)

梁惠王聽罷腿一軟差點坐地上:「啊?這才是起步階段,那,那稍微高級一點的呢?」

於是,孟子繼續指點江山,接著教育梁惠王。

後面的內容,令梁惠王更加震驚,最後我覺得他都有點變得對孟子卑躬屈膝了。這是後話,我們下一篇再講。


推薦閱讀:

天才道 · 雜談論述篇 | 「四大金剛」名之由來
[雜談] 吃粽子的屈原和磨豆腐的劉安
悟世箴言集錦(雜談集之七)
職有財醉卧美人膝 黃四娘情解石榴裙
風水理氣「祿馬貴」雜談(三)

TAG:養生 | 孟子 | 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