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溫暖父母,走進孩子心深處

母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才能真正溫暖孩子。

父母能把愛送入孩子的內心,父母能允許孩子做他們自己,就足矣。

孩子不屬於父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但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父母需要學習怎麼樣走進孩子的內心。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獲得幸福、快樂與成功。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既獨立於父母,又需要父母的關愛與呵護。

那麼家長怎麼去了解孩子?怎麼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怎麼滿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靈需求?怎麼貼近孩子的內心?

這是需要學習的。

今天的微課就是探討:家長怎麼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接下來,會從學習、工作、個人成長、意象對話這四個角度,進行分享。

微課分為三部分:

一、父母無法走進孩子內心的原因

二、意象對話在親子諮詢中的應用

三、問題答疑

NO.1

父母無法走進孩子內心

的原因

父母無法走進孩子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 父母不懂得傾聽和尊重孩子;

第二, 父母不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需求;

第三,父母和孩子沒有很好的早期依戀關係。

1、 不懂得傾聽和尊重孩子

現在請大家想像一個場景:

假如你現在是一個孩子,你現在有一些情緒,比如生氣,你就跟你的家長說: 「我現在特別生氣,其他的小朋友搶了我的玩具!」或「我現在特別生氣,那個xxx惹了我」。

如果家長對你的回饋是

「這有什麼好生氣的!?」

「這不值得生氣。」

「你怎麼那麼愛生氣!?」

「你不能這樣說話!」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或者是轉移話題、不聽你的...

作為孩子的你,聽到這些反饋,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通常,你可能會覺得更生氣。

因為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孩子聽了父母這些反饋之後,可能會覺得更加無奈、更加憤怒,甚至還有點兒委屈。

那如果你作為孩子,聽到父母說,「你看起來真的很生氣,你感覺生氣是可以的、是正常的,有的時候我也會生氣。你生氣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願意和我說一說,我會願意聽;如果你太生氣了,你也可以表達出來了,你可以跺腳、可以喊,這些都是可以的。」

關於孩子的心態,當家長能夠用傾聽的態度時,就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

家長不僅可以關心孩子「吃飽了沒、睡好了沒、學習狀況怎麼樣」等這類情況,還可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傾聽是關注孩子內心的工具。父母越懂得傾聽,就越能關心孩子的心,就越能走進孩子的心。

當父母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親子之間就會建立深刻的連接,就會有"愛的感覺"。這種"愛的感覺"會非常滋養家長,也會非常滋養孩子。

大量事實證明,家庭中不良的教養方式或不良氛圍,是影響孩子成長的直接因素。

家庭教育由很多細節構成。很多時候,家長沒注意到的一些細節則會對孩子造成很多影響。

比如,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父母沒有時間去陪伴他們;或是父母對孩子很不耐煩;或是父母容易去挑剔、呵斥孩子;或是父母自己的心態容易消極、悲觀。

這些都是影響孩子的因素。

下面列舉三種不良的家庭方式

1) 互相抱怨、互相指責

案 例

我的先生經常在孩子面前說我,而且會因為特別小的事情說我。比如我沒有把牙刷杯放好,孩子的爸爸就會說:「難道你不應該給孩子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嗎?你這樣,怎麼去影響孩子?」。

我就說,「只是這樣的一個小事,你都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我。但很多時候,你自己就會當著孩子的面發脾氣,你自己都沒有做好榜樣,我怎麼去聽你的?你在孩子面前總是指責我,我怎麼去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

上述就是一個互相抱怨、互相指責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雙方都無法真正去理解和尊重對方。

雖然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等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指責。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彼此是不互相尊重的,那麼父母也沒辦法尊重孩子。

孩子是懂很多的道理的,比如不能打人、不能沖別人發火等。但是當孩子的情緒被激起的時候,他們就又會出現打人等的情況。所以孩子的問題,有時候並不是不懂道理的問題,而是不知道怎麼去尊重別人的問題。

有這麼一個例子:

有家長反饋,他們的孩子在學校里打人了,我問這些家長,「那你的情緒是什麼?你的感覺是什麼?」

家長:「我很急躁、我很煩燥、我很擔心。」

我問:「那你是怎麼做的呢?」

家長:「有的時候我就會揍他一頓。」

這番覺察下來,家長就會發現當自己這麼對孩子的時候,孩子在外面出現打人行為的幾率就會增加。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父母並沒有用尊重的方式對待孩子。但是,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行為,那麼父母也沒有辦法教會孩子去尊重別人。

如果父母想要了解孩子,那就要用尊重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怎麼尊重自己、怎麼尊重別人。

阻礙父母了解孩子、阻礙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一個教育方式,是說教、嘮叨或講道理等方式。

比如,當孩子有一些情緒時,父母對孩子說:「你不應該這樣做,你不應該發脾氣,你不應該這個時候哭,這不值得哭…」

這時孩子會有兩種表現,第一種,孩子會覺得煩,甚至會不聽父母的話,父母越說孩子越不聽;第二種,孩子會暫時表現出順從的樣子(壓抑的順從),但事後又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當孩子處於一個情緒狀態中時,孩子內心是滿的。這時如果父母採用說教、嘮叨或講道理等方式,孩子是沒有辦法把父母所講的道理聽進去的。

這時候,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用愛去了解孩子正在發生什麼,傾聽孩子當下的感受與情緒,那麼孩子的情緒就會有所釋放。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我們再告訴孩子一些東西,孩子就會更加容易聽進去,因為孩子不會抵觸。

2)在教育過程中,家長對孩子限制、干涉、嚴厲的管教太多。

當孩子被嚴格地限制、嚴厲地管教,孩子就沒有辦法自由地發展自己,更沒有辦法向家長袒露自己的內心。

臨床工作發現,抽動症的孩子跟嚴厲的管教與束縛關係特別大。

有一個孩子在5歲多的時候出現了抽動症。這個孩子在4歲左右開始學鋼琴,有一次孩子不願意學,爸爸就特別嚴厲的管教:一定要讓孩子在那裡坐夠一個小時,不彈也行,哪怕是哭也要在那裡呆夠一個小時。

這次事件之後,孩子就開始出現了一些抽動癥狀。

這可能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從這個例子中,作為家長要明白一個問題:如何在教育孩子中找到一個平衡——既教會孩子自律,也不過多干涉。

成長經歷分享

我的父親是一個比較嚴厲的父親,小時候對我的要求非常高。這帶給我一個影響,在我學心理學的初期以及很長一段時間內,我會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做自己。

我特別害怕讓他失望。很多時候,我非常努力、非常進取,其實並不是我真的想要去學習、想要去做,而是我很怕讓父親失望,很怕不被他認可、不被他讚賞。

這種特別嚴厲的感覺會讓我產生很多恐懼。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我會逐漸釋放內心的這種恐懼,然後更好地做我自己。

當父母對孩子過分嚴厲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會內化一個嚴厲的父母形象或者內化一個早期的家庭氛圍。即使孩子長大成人了,內心的父母形象還是會深刻地影響他們。

3)父母對孩子的批評指責過多。

我的來訪者(成年的來訪者)在回顧他早期經歷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讓父母進入他的內心。因為他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即使自己現在已經很好了,在各方面已經很不錯了,但還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是因為在過去,他總是得到批評與指責,總是有人說他在這裡做得不好、在那裡做得不好。所以他的內心就會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比如覺得自己是不可愛的、覺得自己是沒用的、覺得自己是不行的等等。

這種感覺還有一種表現方式,即很多人長大之後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我知道我要去愛我的父母、我要對我的父母好,但我在內心深處沒有辦法和父母連接,因此在內心深處我不敢跟父母進行連接。

這樣的一種拒絕,跟小時候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是有關係的。

引申過來可以得到的啟發就是:

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具有奠定基礎的作用。

2、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需求

1、胎兒期

苑媛老師《做溫暖父母,理解孩子的心靈語言》提到「子宮接納和期待」這一主題,這是一個深度心理學問題。

成年人也可以回到子宮期,體會到胎兒時期的感受。很多個案的一些問題在胎兒期都可以找到根源。

比如有一個來訪者

他一輩子表現的都特別好強,生怕別人對他失望,一輩子都不能放鬆;他在一個團體中很難獲得可以融入團體的感覺。

在心靈成長的過程中,他回到了胎兒期的創傷:

那個時候,他的生命是不被期待的。雖然胎兒不會說話,但是那時候他 會有一種潛意識,就覺得「自己好像是多餘的、自己是負擔、自己是不受歡迎的、自己是不被期待的」等等。所以他潛意識的語言一輩子都是「我要被接納、我不能讓人不喜歡,我要做好自己」。所以他會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會很好強、很進取。

胎兒期的心理需求就是被接納、被期待,還有媽媽的良好情緒。這都是父母在胎兒期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臨床上可以看到,媽媽在懷孕期間的不良情緒對孩子的情緒性格有很大的影響。我身邊有好幾個真實的例子:

媽媽強烈地期待自己的孩子是男孩,但是生出來之後發現孩子是女孩。孩子出生後,這個孩子不願意吃媽媽的奶,她寧願吃奶瓶也不吃媽媽的奶。

學了深度心理學之後就可以明白,因為這個孩子的潛意識裡面已經有了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像是「她是不那麼被媽媽接納的、不那麼被媽媽期待的」。

知道了這個,作為父母就可以有所注意,但同時也要認識到,孩子本身有強大的生命潛力,即孩子有發展的本能。

2、出生期

出生期,孩子的需求就是「他希望被歡迎、希望能夠被觸摸和撫愛」。

出生期是比較驚險的過程,很多人都有出生期的創傷。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如果能夠被世界或家長所撫愛、用身體的接觸去包裹、去疼愛、去呵護,孩子就會發展出一個基本信念,「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歡迎的、我的生命是有價值的」。

當然,在任何階段,這種被愛的感覺,孩子都是需要的。

現在,孩子自殺的年齡越來越小,很多初高中的孩子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生命不被珍視」、「孩子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價值」、「孩子覺得沒有人能夠了解或看到自己的生命」、「孩子覺得沒有人能夠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就會輕而易舉地放棄自己的生命。

父母的愛對孩子,就像陽光和水對植物一樣,被深深地被需求著。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們的。

3、幼兒期

幼兒期大概在3~6歲,父母對孩子的陪伴以及陪伴他們一起玩耍特別重要。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我能夠被陪伴、被擁抱、被愛撫、被安慰」、「我能夠和父母以及別人一起玩耍、一起遊戲」、「我感覺到自己是很重要的」。

4、兒童期

兒童期主要在小學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學習和發展自我認識,是一個孩子發展自己自尊自信的過程。

這個階段,孩子可能不再需要那麼多的觸碰、陪伴,但是他需要家長的一些約定,一些鼓勵,給予他空間,讓他自己去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讓他去發展對自己的認識。這個階段,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發展和學習。

5、青春期

青春期基本在11歲~18歲,這個階段孩子會更加看重尊重、更看重認可,非常看重來自同伴的支持和認同,他會想要證明自己長大了。

這個時候父母要給予孩子的,是更多獨立的空間和信任,父母要成為孩子的盟友。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做得就是儘可能多地給予大量的愛;孩子越小,父母給予的愛、呵護、包容、支持就要越多。

但在青春期,孩子在向成年過渡,孩子更多的是要證明自己長大了,孩子更需要的是支持。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逐漸地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很多事情。如果這時,父母再給孩子很多的約束與管教,很能會激起孩子更大的叛逆和反抗。

了解孩子在不同時期的心理需求,是父母去理解孩子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小的時候,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以及和父母建立好的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需要對父母的需要程度會下降。

臨床發現,如果父母缺失於孩子小時候的生活,那麼當這些孩子長大後,他們會有意無意地去找父母彌補那段缺失。

同時,小時候後沒有被父母很好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與心理狀況。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缺失一個「被溫暖地呵護、被傾聽、被接納、被支持、有良好的愛」的環境,那這個孩子在青春期或者成年之後,就更容易叛逆或者更容易在學業、交往方面產生問題。

家長了解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有利於家長更好地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心理營養,從而更好地支持孩子。

3、親子的早期依戀關係

1、早期依戀關係

現代社會出現了一個問題,即「父母特別忙,然後把孩子送到老家或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等孩子大一些之後再接回身邊。接回來後,父母發現孩子沒有辦法和自己溝通,孩子跟自己很敵對,或者孩子和自己像是隔著一層似得。」

這就是依戀關係出現了問題。

0~3歲,擴展一點是0~6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和父母產生依戀最早的時間。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沒能和孩子建立一個很好的依戀關係,在那麼在後期,家長就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彌補跟孩子的感情紐帶。

在這裡提醒家長朋友們,盡量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將他帶離你的身邊。因為親子之間良好的依戀關係,會對孩子一生的幸福起著奠定基礎的作用。

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建立他們跟成年人的感情紐帶。對感情紐帶的需求,就像孩子成長需要營養、需要水、需要睡眠一樣重要。

建立感情紐帶的途徑,就是孩子可以感覺到父母的關愛。這些關愛可能是父母溫柔的目光、可能是輕柔的摟抱、可能是父母對他的關注、關心。

與此同時,孩子非常容易喪失掉對感情紐帶的感知,一旦孩子喪失了對感情紐帶的感知,他就不容易感受到愛了。然後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不可愛,或者外界是不值得信任的。

什麼樣的事情容易損害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紐帶?

可能都是一些父母不以為意的事情。比如父母沖孩子的發火、瞪眼或是一次呵斥;或是父母間的一次強烈爭吵;或是孩子和父母的分離,像孩子自己突然走丟了、看不見自己的父母;或是大人之間的特別粗暴的衝突…這些都有可能損害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紐帶。

2、重新連接

孩子的防禦系統並不是那麼發達,因此孩子更容易喪失掉感情紐帶的連接。

作為家長就要用愛和接納去重新連接和孩子的關係。

也許家長現在找不到為什麼孩子不與自己親近的具體原因,但家長至少可以知道「孩子的情緒表現」和「孩子與自己的關係」的聯繫,然後家長就可以通過傾聽等各種的方式讓孩子感知到作為父母的愛。

早期的親子依戀會非常深刻、深遠地影響一個人,比如日後的婚戀、人際交往的態度與方式等。

意象對話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領養小動物」的意象,就是來看「自己和父母的關係」的。

有時,因為在早期,孩子和父母沒有發展起來一種特別密切的情感連接,因此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疏離的。在青春期或成年以後,孩子就更容易感覺到自己和父母關係的斷裂,就更容易向父母緊鎖心扉,就更容易表現出叛逆、不信任等情緒。

3、情感發展關鍵期

兒童早期的親子依戀是孩子情緒、情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可以說是一個人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大概在0~3歲,再縮短一點是0~2歲這個時期。

這個關鍵期是孩子和他的主要養育人所發展出來的特別密切的情感連接,

這個時候,孩子會把情感的依附在經常照顧他、陪伴他的養育人身上。

那些在0~3歲階段,被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長大的孩子,再度回到父母身邊時,就不容易和父母形成非常深入的關係。這個時候父母要想走進孩子的內心,就需要了解早期經歷對孩子的影響,了解早期經歷帶給孩子的不安全感與疏離感。

當父母了解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方法去重新建立和孩子的紐帶。

所以,父母要特別重視孩子的早期的階段;如果父母在早期足夠重視孩子,當孩子長大的時候,父母也會更容易放手。

4、對孩子的假設

當孩子處於情緒中,比如哭泣、發脾氣、不講道理的時候,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是在無理取鬧。

當孩子處於這樣的情緒中,其實是表明孩子需要被關注、孩子需要被傾聽,孩子在通過這些情緒求助,從而希望父母能夠幫助他去療愈內心的痛苦。

我認為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可愛的,如果一個孩子他的行為或者他的情緒變得很可怕、可惡、或者僵化不靈活,通常是這個孩子內心有受傷害的感覺,這種受傷害的感覺會掩蓋孩子非常良好的天性和本質。

如果父母能透過孩子的一些表面行為,深入孩子的內心感受,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父母就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從而和孩子建立非常親密的關係。

NO.2

意象對話在親子關係中

的應用

案 例

一個8歲的小女孩,她的媽媽剛剛生了一個小弟弟,媽媽跟我反饋,這個小女孩現在動不動就會哭,特別容易發脾氣,誰動了她的東西、她就會特別用力地推別人…

這個孩子到底怎麼了?

我就和這個孩子聊了聊。

孩子說:「當小弟弟出生以後,我覺得家裡人對我的愛都沒有了,我特別特別失落。我覺得他們把所有的關注力都放到了弟弟身上。

我用意象對話的方式,讓孩子去覺察自己。

我就問她:「失落的你是什麼樣子的?」

她說:「我總在哭,是那種發泄式的哭。」

我說:「你來看一看,這個失落的你如果變成另一個樣子,變成一個什麼樣子?」

她說:「是一個遍體鱗傷的小動物。這個小動物在一個小屋子裡,這個屋子像牢籠一樣。這個小動物非常弱小、非常可憐。」

看到這裡,就知道這個孩子在這個時期的心理狀態就像一個「遍體鱗傷的小動物」。

我問:「這個小動物為什麼會被關在這個小屋子裡呢?她是怎麼樣來到這個小屋子裡的呢?」在她想像的過程中,我引導她去看。

她說:「是被一個獵人打了,這個獵人就抓到了這個小動物。」

我問:「那你看到這個小動物的感覺是什麼?」

她說:「非常的難過。」

然後,我讓她在她的想像中去跟這個小動物交流,讓她告訴那個小動物一些她自己的感受。

她說:「這個小動物看到我了,它非常高興,它發現終於有人來看自己了。」

我讓她繼續交流,她就會對小動物說:「我特別心疼你,我覺得你特別可憐,我特別想要幫助你,我想保護你。」

這個小動物在想像中就特別高興。

在想像中,我讓她去撫摸這個小動物,去跟小動物交流,告訴小動物:「我會關心你、我會愛護你、我會幫你療傷。」

在想像中就特別神奇,當她這麼做的時候,這個小動物身上的傷就全部好了,她就特別開心。

這樣調節的時候,孩子的這塊兒內心就被了解了。意象對話通過這種探索、好奇還有詢問的方式,去促使來訪者和自己的內心進行交流。

當然還有一個部分,就是小女孩心裏面的獵人,其實這是她內化進來的某一個父母的形象。讓她去體會這個獵人的感受,比如說她會對這個獵人特別生氣,生氣獵人為什麼要去抓這個小動物,這樣會讓這個小動物特別受傷、特別害怕。

然後讓她跟想像中的獵人進行交流,在想像中,獵人覺得是他自己做錯了。

通過這種像跟孩子玩遊戲一樣的調節,孩子心中受傷、失落的感情就得到了療愈。

這些受傷的感覺只是孩子內心的一部分,但當這部分沒有得到療愈,這部分就會佔據她的整個內心。

就像剛才提到的小女孩,如果沒有人理解到她失落的感覺,她就像一個遍體鱗傷的小動物一樣。這時,如果家長用「覺得她不聽話」、「覺得作為姐姐就應該愛自己的弟弟」、「覺得她作為姐姐就應該聽話而不應該有這麼多的情緒」的方式對待她,家長就沒有辦法去真正了解這個孩子的內心。

通過意象對話的方式,就能很好地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去關心和呵護孩子、去療愈孩子所受到的傷害。

後來小女孩的媽媽反饋,這個小女孩諮詢完之後特別開心,心態變得平穩了很多。

意象對話作為一個形象化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孩子;但最重要的是,它也可以幫助家長去調節、了解自己的內心。

很多時候,家長內心中也有很多這樣受傷的小動物或是小人,或是一些心理還沒有成長好的部分。

這些沒有成長好的部分會導致家長控制不住地發脾氣、發火。就好像,我明明不想這樣對待孩子,但我卻用了很情緒化、很暴躁的方式對待孩子。

為什麼會用,自己並不想用的方式去對待孩子?

這可以通過自我成長的方式進行察覺。當我們越來越懂得自己,我們就能夠越來越慈悲,就會對人不那麼冰冷與麻木,能用溫暖去暖化自己、暖化他人、暖化孩子。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問題答疑

問題1

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李拯: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我之前用意象對話的方式調節孩子對於學習的感知。當孩子對某一門學科沒興趣,比如不喜歡數學,我就問孩子「感覺數學像是什麼呢?」就是讓孩子把數學用另外的東西來代表,如果數學不是學習,是另外的東西,那是什麼。

我記得有一個孩子,他是我輔導的一個高中生,他看到的意象是「數學就像是密密麻麻的一本辭典,看不懂,特別難,很煩。」

在他的心裏面,他覺得數學就像一本密密麻麻的字典特別煩,那當然他就沒有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會表現出煩的情緒。

接下來,我讓他去看這個書裡面是什麼?他就開始出現了一些畫面,這就不細說了。

通過意象對話的方式,改變他對學習的意象、態度。在情緒、心態改變之後,他就發現,學習就像是一本故事書。這時在現實生活中,他對學習的興趣就產生了。

在發現孩子興趣所在的過程中,家長要儘可能少地去干預孩子與打壓孩子。即使家長看到一些自己看不慣的行為,也盡量不要去說教、批評孩子。如果孩子在學習方面有困難或者沒有興趣,家長要做是傾聽孩子的感受、引導孩子、帶出孩子的興趣。

其實孩子天生都是有學習興趣的,他們天生就是愛學習的,只是後天,孩子的這個部分被破壞了。所以,家長要去找到破壞孩子學習興趣的原因,然後消除掉這個原因。

問題2

我小時後,我的媽媽比較嚴厲。在我的孩子三四歲以前,我容易對孩子比較嚴厲。現在發現,孩子面對稍微嚴厲的人就會比較害羞、不願意開口,而且不太願意嘗試新的東西。其他倒是沒問題。怎麼改變呢?

李拯: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調節孩子的心理狀況、心理意象。在孩子心裡應該內化了父母早期那種比較嚴厲的形象,這個形象需要被調節。

另一方面,這是針對家長而言的。你(提問的家長)現在想到這個事情心裏面的感受是什麼?這裡面也許會有一些自責、內疚,或者是一些擔心,這是你需要去成長、去化解的部分。

此外,還有一種可以操作的方式,就是你(提問家長)可以通過自我成長,讓自己更放鬆一些。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希望用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去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這就像你肯定不希望自己那麼嚴厲地去對待孩子一樣。

但因為在你的生命早期,你的媽媽是這麼對你的,所以在你的內心會有一個受傷的孩子的部分。你需要化解你內在孩子和內在母親的關係。

這部分化解之後,你就可以更好地承受住自責、擔心的情緒;然後在面對孩子時,你可能就能夠更放鬆、更多的給予孩子耐心與鼓勵。

這樣,孩子就有可能去嘗試一些新的事情,或者面對一些讓他感覺到恐懼或嚴厲的人。

問題3

孩子小時候家庭環境不好,對孩子很暴躁,現在孩子脾氣特別大,怎麼彌補?

李拯:這裡缺乏一些具體信息,比如孩子現在多大。但是我覺得,這也同樣需要兩個方面來化解:一個是針對孩子的部分,一個是針對你的部分。

在現實中,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沖孩子發火或打罵孩子,那麼你在現實中就需要誠摯、誠懇地向孩子道歉。當你特別真誠地道歉時,孩子一定會感覺到,他會軟下來的。

在道歉的過程中,你需要把你的愛傳達給孩子。你要告訴孩子,你是非常愛他的,你希望好好地愛他。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這些不好的家庭氛圍也影響到了你,你就需要找到能夠專門理解和傾聽你的人,去解決你的心理煩惱、去找到引發你情緒不好的原因。

當你自己有被傾聽的感覺、有被理解的感覺、有釋放感,那麼你就不會那麼暴躁地對待孩子。

當你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孩子的脾氣一定也會有所變化。

想要改變孩子,其實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從改變我們自己的情緒狀況、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開始。

意象對話是一個很好的調節內心狀況的工具。

我們為什麼會暴躁?我們為什麼會不耐煩?

是因為我們內心也有很多的受傷感、很多的壓力、很多的痛苦,而這沒有被人真正地理解。

我們內心可能有很多消極的意象沒有被化解。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從了解我們自己開始,把我們的情緒先調節下來,才能更好地協助孩子。

相信家庭是一個系統、相信系統理論,就會知道,如果你變了,這個家庭其他成員也會變。

我們能夠做的是,做好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有很多的事情我們是沒有辦法代替的,比如孩子的學業問題,作為家長我們沒有辦法代替孩子學;比如孩子吃飯、睡覺,作為家長我們沒有代替孩子睡、沒有辦法代替孩子吃。這都是孩子要去面臨的一些問題。

我們面臨我們的問題,承擔我們的責任,孩子也需要去面臨他們的問題、承擔他們的責任。孩子需要的是來自家長的支持,而不是家長的取代。

註:根據李拯老師微課錄音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別人不能替代、不可替代的部分,這也許就是每個人生命價值或存在感的所在。

這時候,能給的幫助或者最大的幫助,就是那一筆筆寶貴的心理財富。與其替代,不如好好給予。


推薦閱讀:

如何在小孩面前讓他對你感到親近卻又不會沒大沒小的不知道尊重?
孩子害羞怎麼辦
兒童節薦讀丨名人給寫孩子的話集錦
走入孩子的生命
為什麼掏心掏肺講道理,孩子就是不聽?

TAG:孩子 | 父母 | 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