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跡金剛成就法及法流加持略談
又復不為余部諸持誦者能破此法。若持誦者設有不能依此法則。或增或減亦得滿足。又能開諸伏藏。破阿修羅關鍵。枯竭江河回止流水。又先行法取自身嚕地啰。及牛黃酥相和。然千盞燈。供養聖金剛童子。空中有聲言汝法已成。便可取閼伽香水當額奉獻。從此已後所求之事無不成就。
咒語、手印類似凡夫和本尊之間的一個媒介,或者是成就悉地的一個通道。金剛童子成就法中,將自己的血和酥油相和,然後點千盞燈供養金剛童子,然後不斷持咒,直到空中有聲音告知:汝法已成。此後一切皆驗。增息懷誅任運成。比如有個惡人,半路上想打劫,你忿怒地念誦金剛咒,他會當下失心或者暈倒、吐血。這是經典中提到的。因為先行已成就,咒力非凡,凡人自然無可抵擋。
也正是這個原因,密法中菩薩常告誡行者,修法不要與人結怨,特別是金剛法。否則對人有損傷,自己也造業。不過,現在的人咒力連一般的小鬼也制服不了,所以對人也沒有多少損害,因為先行未成。從經文中我們也可以知道,金剛童子法先行成就,必是金剛童子親自前來,或者大眷屬前來,給行者具大的加持,認可與攝受。類似於你與金剛童子聯繫上了,相應了。以後你無論以咒力來為人治病、息災、求財求職位、懷愛,或者出世間的禪定三昧,皆能成就。這都是來自本尊的力量。
講到這裡,你便會發現,咒語、咒音只是成就的一個部分,而最關鍵的是本尊的臨壇加持和攝受。否則成就無從談起。現代人修法,只是每天散亂念誦,不結壇城。先行成就也沒有完成。比如在火車站念咒,邊看電視邊念咒,本尊可能會臨壇攝受嗎?當然不會。但是常念誦,也會有感應。這就是網上感應隨處可見,成就寥寥無幾的原因。
三、穢跡金剛成就法
《穢跡金剛法禁百變法門經》:
「若誦我此咒者即勿須作壇。但克一跋枳金剛榼杵。於佛塔中或於靜室中。用香泥塗地隨其大小。著種種香華供養。安杵壇中咒一百八遍。其杵即自動。或變作種種異物亦勿怪之。更誦咒一百八遍。其杵自去地三尺以來。或五六七尺乃至一丈以來。持法之人即須歸依懺悔發願。我於彼中即現真身。隨行人意所願樂者。並皆速得如意。我即與授菩提之記。即得身心解脫。先須誦十萬遍滿。然後作法若課未充不得效驗。」
具體就不解釋了,因為網上但是解釋已經很多了。但是我想說的是,目前有傳承的、未有傳承的,修穢跡金剛法的人很多,而成就的寥寥無幾,鳳毛麟角。有大德指出原因是發心不正,都抱著求神通求財的心態來修法了,自然與本尊不相應。
為什麼修法的人很多,而成就悉地的人那麼少呢?
就比如准提法,現在的修法的人很多,感應也很多,但是說到成就,屈指可數。這並不像有些人盲目樂觀地說誦即成就這麼簡單。
濟塵法師修成了飛杵成就。我不知道他的修行歷程。但是有一點,古代大德修悉地是閉關專修的的,而今人工作壓力大,心散亂,自然不能閉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密續中常講連續多少天修法。
其次,有些人布置壇城不如法,或者修法根本不用壇城,這也是一個因素。因為壇城本身是成就的緣起,金剛杵表徵菩提心,事理相應,直證悉地。
發心不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其實,這個時代也是眾生福薄業重,佛陀在世時,無數人因只是聽佛說幾句偈語便證果。如果你常讀佛經,你會發現,比如在大悲咒的海會上,觀音菩薩講完大悲咒後,多少多少人證了幾地菩薩果位。其實這跟佛陀無與倫比的法流加持力有關。佛涅槃後,靠著法脈傳承,一代代相傳,載著佛的清凈法流,但是隨著傳承時間的延長和傳承代數的增加,法流加持力越來越弱,成就者也越來越少。
這是唐密大成就者馮達庵阿闍梨的觀點。因此,無論藏密、唐密,法脈是不能斷的,一斷的話,法,從佛祖那裡來的法流就沒了,這以後的人想成就又難上加難。
進入末法後,來自釋迦牟尼佛的法流加持越來越弱。但是諸佛法身遍一切處,眾生有感,諸佛就有應。因此,也有極少部分人,沒有傳承之加持,而靠自己的泣血精誠,感得法界中的佛菩薩現身加持而成就的。近代的心中心初祖,大愚法師,絕塵上廬山,不顧身命,修般舟三昧,感得普賢菩薩現身,授心中心法。大愚法師也因此證了五眼六通。最轟動的是當年在成都的鬧市上空盤退打坐。引來無數人觀看,面面相覷:上面是什麼在打坐啊,好恐怖!
而本師釋迦牟尼佛,也自述自己曾在無量劫前,犯下五逆重罪,後來一個人到山上懺悔修行,但是業障太重,每日過得很痛苦。後來有次下山吃飯時,在路上看到一個盒子,盒子里有集法悅舍苦陀羅尼,他自己專修了一年證悉地,親見十方諸佛,肉身飛行無礙。
因此,不論有無傳承,有傳承自然最好,相信一句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宋代真表法師,一個人在深山石室內日夜拜懺,向彌勒菩薩求戒,感得彌勒慈尊與諸天親臨授戒加持,當下證諸神通和智慧。
行文至此,想到末法時,佛法之衰微,佛弟子雖整天念誦修行,然成就之少,令人唏噓。願大覺世尊於常寂光土,於佛國剎土,加持眾生,令證菩提。願大願地藏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因緣最深的兩位法身大士,末法時接引眾生,直趨菩提。願凈土行者,咸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斷輪迴。願龍天護法,令佛法正法常住,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