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愛做十大「蠢事」排行榜
第一:溺愛孩子有的家長認為給予孩子更多的照顧、更多的愛是理所當然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而且這樣寶寶才會很快樂很幸福。但也有家長認為,對孩子的愛可以很多很多,但是方式要選擇正確,如果把方方面面照顧周到、無微不至包辦到底當成是愛,那就會成為溺愛,孩子反而沒有幸福感。被溺愛的寶寶更難感覺到幸福和快樂。幸福和快樂通常是和滿足、感恩等積極情感如影相隨,家長無原則的滿足、遷就,會讓寶寶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他不需要去感激任何人,甚至還可能任性、脾氣暴躁、自理能力差等。當他開始進入幼兒園生活,弱點就暴露無遺,很難處理好人際關係,不管是老師和小朋友都不喜歡這樣的寶寶。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一個曾經以為自己是小皇帝的孩子,一旦陷入巨大的落差中,就會陷入痛苦中,嚴重的心理就會留下不正常的種子。而且這種教養環境出來的孩子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就是冷漠自私,專橫跋扈,更甚者脾氣暴躁,喜歡打鬧,長大後難以成功和得到幸福。這是因為如果孩子從小備受家人的寵愛,就會形成這樣的意識:「我是家裡的中心,全家人都圍著我轉是應該的。」這些孩子在外面不知道關心他人,而在家裡也不知道心疼父母,他們的冷漠自私讓父母感到特別寒心。殊不知,這並不是孩子的錯,這一切都是家長自己患了「關懷強迫症」的結果。「關懷強迫症」就是一個人特別需要別人依賴自己,總是愛向別人提供不需要的關懷,當別人特別依賴自己的時候,就會感到滿足,覺到自己有價值。家長就是這樣為寶寶提供不必要的關心,寶寶應該做的不讓寶寶做,表面上是因為愛寶寶,其實實質上是因為需要寶寶對自己的依賴。這一點,很多家長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第二:過度干涉孩子生活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驅使兒童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動力,也是兒童成長的第一步。兒童好動,難免會有一點危險,如果僅僅為了孩子的安全,處處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動,不僅禁錮了孩子智力的發展,而且束縛了孩子個性的發展。父母處處擔心孩子出亂子,這是父母懦弱膽怯的表現,它會無聲地傳遞給孩子,為孩子所繼承,所仿效。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膽小、怕事、神經過敏,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裡是很難立足的。過度干涉會培養出一個性格暴烈和軟弱混合為一體的孩子,這種孩子在社會上別人騎在他頭上,也會一聲不吭、忍氣吞聲;可是在家裡卻稱王稱霸,拿父母當出氣筒。而在傳統的中國式家庭里,家長說一不二,強行決定孩子應該怎麼樣,不能怎麼樣。現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說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長有沒有徵求過孩子的意見?當家庭內部出現爭執的時候,無論有沒有道理,家長總是習慣於用簡單粗暴的辦法,以「都是為了你好」的名義來代替孩子做出決定。而這種行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腦子裡的民主意識,而讓他覺得強權就能戰勝一切。
第三:威嚇孩子雖然絕大多數的家長已經認識到體罰、恐嚇孩子是不好的了,但也有些人依然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他們說,小孩就同小樹,總要時常剪剪枝。此話乍聽有理,但孩子畢竟不同於小樹,他有自己稚嫩的心,有自己的自尊,有著很易受傷害的小小身軀。所以,威嚇雖然可能收到一時之效,但卻會出現一系列不良後果。1、軀體不適: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現為軀體的不適。比如,孩子突然發熱,患感冒(由於驚嚇引起的更常見)。有的孩子會嘔吐,訴說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瀉。2、遺棄感:一些父母在打罵恐嚇孩子之時,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語言,別小看這不經意的氣話,卻可能給孩子心靈上留下較深的創傷。有個3歲的孩子見了奶奶後,緊依著不離開,奶奶問:「怎麼了,幹嗎不讓奶奶幹事?」孩子哭兮兮地說:「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是撿來的。」奶奶說:「胡說!怎麼是撿的?」孩子竟然說:「小紅的媽媽不打小紅,說她是親寶寶,媽媽打我,說不要我了。」3、恐懼感:一個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鬧、精神緊張,常常緊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帶恐懼表情。原來,他的父親嚇唬他說:「鬧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讓妖怪把你帶走吧!」開始孩子還鬧,當父親的竟裝起了妖怪,把孩子嚇得馬上老實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顯的心理障礙。對3歲前的孩子而言,神經發育尚不完善,恐嚇或粗暴的態度都會使孩子出現夜驚、過度緊張及恐懼狀態。4、自暴自棄:別看是3歲前的孩子,經常被責罵或挨打,也會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棄。他們本來可以將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乾脆去搞破壞。這些孩子還可能表現出遇事冷漠,行事膽怯等。5、逆反心理強:不難發現,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比較「犟」,父母讓他幹什麼,他偏偏不幹,連挨打時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認為,是因為孩子太擰才挨打,其實,挨打時,別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會不服的,這種不服而產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達出來。6、暴力性:經常挨打的孩子,他會模仿家長打他那樣去打別人,父母打他時表現得越粗暴,孩子對小朋友也就越粗暴。7、說謊行為:孩子被打後,可能暫時被鎮住了,但由於怕挨打,他們會漸漸不敢對父母說實話,或者找理由來擺脫挨打,久之,便會養成說謊話、不誠實的惡習。8、仇恨心理:對3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對父母的依戀性很強,一般不會產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施暴,孩子漸漸就會在感情上與父母疏遠,日後可發展為仇恨父母。打罵恐嚇孩子不僅能出現上述不良後果,還不一定能收到「教訓」的目的,所以,當父母的要切記,不要打罵孩子。
第四:忽視孩子的情感需要大多數成人眼裡,孩子們一個個都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其實這是個錯覺,孩子和成人一樣,也有煩惱和情緒,有情感需求,比如情感的滿足,情感的交流,情感的宣洩,等等。 因為這種錯覺,做家長的在家教過程中便經常陷入兩種誤區:一是給孩子保姆式的愛,事無巨細地為孩子做好一切,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另外一種則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智力開發與特長培養上而忽略其他。經常聽到一兩歲孩子的媽媽們抱怨:「我這個孩子特別粘人!真煩死了!」綜合起來,「粘人」的「癥狀」不外乎以下幾種:1.只要媽媽在,就不跟別人,纏著媽媽。2.經常希望媽媽抱。3.不願意自己玩兒或者做任何事情,總是要媽媽陪著。不少媽媽問,孩子這個「壞毛病」該怎樣才能改掉?她們特別急著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學會」自己單獨做事情,不要總牽扯大人的精力。也許大家都會認為寶寶情感是比較大以後才會有的,以前的某些醫學研究也說寶寶在3歲時才開始有自我意識,也就是3歲才開始有一些情緒需要,之前的都是低等反應,就像個小動物一樣。但是,近期在專家們的實際研究中卻發現很多嬰兒期的孩子就已經有了一些高級的情緒發生。比如還在母乳期的孩子,看到媽媽在給別的嬰兒餵奶,這個孩子就開始哭鬧起來,實際是他產生了嫉妒這種情感。孩子早期情感培養的重要性在於,這一部分的缺失會導致孩子長大會後的性格缺陷。第五:隨意批評人們在產生負面情緒後,會向比自己弱勢的一方去發泄,弱勢的會向更加弱勢的一方去發泄。造成惡劣情緒的連鎖反應,最後的那個環節便成為受傷害最嚴重的對象。這個原理就叫做「踢貓效應」。它提醒我們,不要把個人的負面情緒帶到與別人的關係中,否則,會產生一系列連鎖的負面反應。很多家長放任自己的惡劣情緒泛濫,有意無意地讓孩子經常處於被拋棄,被忽略,被恐嚇,被羞辱,被壓抑的狀態下,內心充滿了恐懼與憂傷,孤獨與無助。這樣的孩子長大就會形成怯懦、自卑、固執、狹隘、崇尚暴力的負面性格。面對年幼的孩子,家長更要注意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成了你不良情緒的「垃圾桶」。第六:批評式的比較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景:父母用熟悉的同學或同齡兒童的優良表現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諸如"你看看你的同桌"、"鄰居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之類的話整天充斥在孩子的耳朵里,作為一種教育策略,這樣的提法如果父母引導得法,可能會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夥伴作為正面榜樣會對自己的孩子帶來很多積極影響,但相當多的家長出於嚴重的攀比心理,忽視孩子的個性差異,孩子往往成為模式化教育的犧牲品。有研究顯示,在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父母總是給孩子樹立榜樣,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隨便比較,這種家庭教育方式相當普遍。在社會心理學家看來,比較在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上具有兩種重要功能:一是認識自己,人都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認識自己的,所以,每個人都是以他人為"鏡"的。二是確立目標,人都需要在與其他人的比較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努力方向。但是,如果在比較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過分期望,或者總是拿自家孩子的不足與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容易使孩子產生挫敗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因為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自於成人的評價,而這種肯定式的評價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亦是尤為重要的。如果父母總是強調孩子比別人差,會使孩子經常自我否定,導致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困難就恐慌、退縮,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與眾不同的個性特點,父母盲目地、籠統地攀比,實際上既是對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的表現,也沒認真研究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就一味地羨慕別家孩子,斥責自家孩子,只能導致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消極,越來越沒信心。第七:父母意見矛盾無論夫妻雙方交流得多麼好,要想在教養孩子的問題上沒有一點分歧似乎不太可能。只是這些分歧應該儘可能少一些,而且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來,因為這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1、情緒不穩: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會有情緒不穩的情況產生,這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學習能力和生活習慣的訓練。2、無所適從:有些孩子就會像牆頭草一樣無所適從,不知該聽爸爸的話,還是該遵守媽媽的規定,或是只好選擇聽從聲音大的人,完全失去了方向。3、有罪惡感:有些孩子還會因此有罪惡感,他們可能會認為爸媽的吵架是因他而起,造成心理負擔,影響性格發育。4、造成陰影:更嚴重的孩子會產生內心的焦慮、不安全感,他們害怕看到爸媽吵架的樣子,甚至在心中產生陰影,到成年後也難以抹平,對人的一生都造成消極影響。因教養態度不同而產生衝突,對孩子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傷害,這一點父母心裡都很明白,可又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解決的方法不難,當夫妻之間出現意見分歧時,要先私下解決衝突達成共識,協調出雙方都滿意的教養方法,然後再以一致的態度去面對孩子。在達成一致共識的過程中,夫妻都應該學著傾聽對方說話,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要試著去為對方著想,各執己見往往看不到問題所在。只有用心傾聽,才能發掘問題,解決彼此的分歧。在某些情況下,父母之間有不同的教養觀本就是因為夫妻關係差所引起。所以,一定要敞開心胸,心平氣和地聽聽另一半的聲音,反省和調適一下夫妻關係,學習在互相包容中找到讓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法。這樣才能共同商討出一套對子女最好的教育法則,對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發展都會有深遠的影響。第八:當孩子的面說謊不說謊其實不是件容易事!生活中充滿了無數小麻煩,多少次為了逃避社交麻煩,電話鈴響了,爸爸對媽媽說:「就說我不在」;多少次對孩子的承諾沒有兌現;多少次我們向孩子展示謊言的便利,可是我們卻要求孩子要坦率。孩子一旦明白說謊就可以不挨揍、不挨罵,或者可以讓皮肉之痛遲一些來臨的時候,他就可能慢慢變成說謊專家。小孩子說謊都是被逼出來的。如果我們說實話可以得到實惠,那誰還願意冒險去說謊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個困惑——為什麼大人可以說謊,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明他已經發覺了大人是經常說謊的。我們給孩子的解釋往往在辯解說我們的謊言是「善意」的。但對孩子來講,善意的也好,惡意的也罷,那都是謊言!這正常么?生活中,謊言也不盡然都是負面的,也存在著各種各樣具有正面效益的謊言。偶爾善意或者虛偽的話語,保護那些敏感人的感情,這也是說話或者生活的技巧。這點,孩子們很快就學以致用了。相反的,盡量避免那些損人利己自私自利的謊話,別忘了我們就是孩子的榜樣。第九:照書本培養孩子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和老師的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長條件是不同的,就象柳樹需要生長在水旁,松樹卻可以生長在岩石中一樣。每個孩子因為成長環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有著不同的學習風格,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作為父母必須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然後根據自己孩子的個性決定教育的方法。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因勢利導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揮孩子獨特的學習優勢。千萬別將孩子的學習優勢當成了缺陷而將它給磨掉。那樣孩子就將失去他原有的靈性,孩子的求知慾、學習的主動性將消失殆盡,能夠培養出一個高分低能的學習機器都算很幸運了。父母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把握好一些最基本的原則,主要有:1、培養孩子的興趣,而不是把父母的願望強加給孩子。2、教育孩子要注意循序漸進,而不能貪功冒進。3、只能順應孩子的發展,而絕不能拔苗助長。4、開發兒童的天賦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絕對不是只有一種或幾種。第十:忽視榜樣的力量做了父母,你們當然知道給自己的孩子做個好的榜樣有多麼重要。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爸爸媽媽也能提醒自己,「孩子在學著呢,要做好榜樣喲。」可事實並不總是如此,有時,父母做的並不正確,相反卻扮演了壞榜樣的角色。比如,父母常常為了讓孩子停止無禮的大叫而對他大聲喝斥,而在事後又感到很愧疚,意識到這樣做其實是正在給孩子做一個壞榜樣。這是父母能夠意識到的,還有些時候,父母特別不想在子女身上看到的行為,無意之間卻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還不知道是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而造成了事與願違的結果,也就是說父母本希望教導孩子懂得這個道理,但是自己無意的舉動卻使希望化為了泡影。
推薦閱讀:
※因為父母將子女撫養成人,所以子女孝順父母就是應該的嗎?
※天髓:八字學真宗 第06章 父母
※【好文】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寶寶哭鬧父母需控制好情緒
※遠嫁,滿足了自己,傷了父母,說的都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