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的境界
太極拳的境界
簡論太極拳的三重境界有朋友問我,太極拳的境界,我說最終應該回歸到「空」上來。先是練形,續爾練象,最後練空。形是基礎,象是靈魂;空是目的。
我們都知道,形要規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在正確的規範的動作中才可以領悟什麼是形。這個形並不容易練,我們平時練拳時的模仿得不到真正的形,它
具備了形,然後才可能去領悟什麼是象。這個象,是一個「大象」,並不是像似的意思。而是精神意識里的東西,這個東西,見仁見智,很多人沒有能夠成就自己的武學,應該在象上出了問題,悟性不夠。所以,這個象便是能否登堂入室的唯一路徑。
最後說空,拳術之最高境界。它是無形的,自然的。一切在腦海中已經沒有了概念,隨風而動,隨風而靜。這種境界表現在思想,如果思想放不下,那麼在實用時你會用一種意識直接導致你受到了「形」「象」的支配,所有都成了機械化運動。
具備了「空」,就不會受外界任何東西的影響和左右,符合了大道。
這三重境界,都不是虛無的東西,需要一系列的訓練和思想作為引導。但它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只是在「有心人」身上體現的快慢而已。
太極拳之境界
太極拳的基本構想,在世界任何拳術、武功、搏擊方法中是獨一無二的。我相信這是老莊哲學在拳術中的體現。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術;用在拳術上,便是以柔克剛的太極拳。道理是一樣的,以自然、柔軟、沉著、安舒為主旨,基本要點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但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並不是主動的出擊,而是利用對手出擊時必然產生的不平衡,加上一點小小的推動助力,加強他的不平衡。
所以太極拳講究「以靜制動」、「四兩拔千斤」、「後發制人」.太極拳不運氣、不用力。力氣的來源在於對手,我只是轉移對手力氣的方向。對手所以失敗,是他自己失敗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氣所擊倒。如果對手自始至終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衡,或者,他根本不來打我,他就不會失敗。練太極拳的人,應該不會去主動攻擊別人。
世上萬事萬物,永遠在變動之中。太極拳的動作看來似乎緩慢,但永不停頓,沒有一刻有窒滯的時候。在建築學上,弧形的線條比之直線能負擔更大的重量。在太極拳中,速度並不是最重要的事。要旨是永遠保持平衡和穩定。練習太極拳,推手的訓練十分重要,那是憑敏銳的感覺來捉摸到對手力道中的錯誤缺失,如果他沒有錯誤缺失,那麼就設法造成他的錯誤缺失。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中不能有錯誤缺失。只要他想來打倒我,攻擊我,遲早會有弱點暴露出來。保盈持泰、滿招損,那正是中國人政治哲學、人生哲學的要點。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比擊敗對手重要得多。自己只要不敗,那就好得很了,對手敗不敗,並沒有太大關係,他如不好自為之,遲早會敗的;他如好自為之,那也好得很。
太極拳相傳為張三丰所創。張三丰是道士,太極拳正充分體現了道家哲學。道家哲學非純粹是守勢的。老子重視欲取先予,「大國者下流」,強大者不是來勢洶洶,而是積蓄力量,讓對手氣衰力竭,然後乘勢而取。
練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如果說「以智勝力」,恐怕還是說得淺了,最高境界的太極拳,甚至不求發展頭腦中的「智」,而是修養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剛」,而是根本不求「克」。腦中時時存著一個「克制對手」的念頭,恐怕練不到太極拳的上乘境界,甚至於,存著一個「練到上乘境界」的念頭去練拳,也就不能達到這境界罷。
太極拳的境界
關於太極拳的練習,郝為真先生說:
第一層,「初練時,如身在水中,兩足踏地,動作如有水之阻力。
第二層,則如身在水中,兩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運動。
第三層,則身體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走,臨淵履,神氣內斂,不敢有絲毫散亂。
此則拳成矣。」楊澄甫宗師言練拳之境界:「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又說:「世間練太極者,亦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純粹太極,其臂如棉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速乾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並不覺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時,並不抓擒,輕輕粘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雙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也。若用力按人推人,雖亦可以制人,將人打出。然自己終未免吃力,受者亦覺得甚痛,雖打出亦不能幹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極能手,則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楊澄甫宗師所言指明了太極拳的練習方向和境界。練拳之時,要全身鬆開,不尚拙力,中正和順,穩靜安舒,輕靈圓轉,純以神行。要如莊周之夢蝶,人蝶不分,做到思慮全無,心中空空洞洞,人拳兩忘。
太極拳是無言的詩、立體的畫、流動的雕塑。今人學習太極拳,一者未遇明師,不入門徑,徘徊歧路,勞而無功;二者雖遇明師,淺學即止。故學習的人多,學成的人少。 如何達到太極拳的境界呢? 鄭曼青先生自言從楊澄甫宗師學拳七年,一個單鞭就學了一年半。據《史記》記載:孔子跟樂官師襄子學古琴,一首樂曲練習了十天, 師襄子對孔子說:你可以彈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說:我彈此曲雖已順暢,但還不熟練。數天後,師襄子再次對孔子說:你彈此曲已很熟練,可以換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說:我還沒有掌握這首樂曲的精神。又過了些日子,師襄子對孔子說:你已掌握這首樂曲的精神了,可以換新曲子啦。孔子回答說:我還未體會出這首樂曲所描述人物的形象和氣質。之後,孔子經靜心細思,對這樂曲有了深刻理解,於是對師襄子說:我體會到這首樂曲所描述的這個人物,皮膚深黑,身材高大,雙眼炯炯有神,凝視遠方,如同一國君王,除了文王外,有誰能如此?師襄子聽完孔子的話,即刻離開座位,恭敬地說:我的老師曾指出,這首樂曲是「文王操」。孔子學彈古琴,從「得其曲」到「得其意」,到「得其人」, 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學習太極拳如果能象孔子一樣好學深思,一定會學有所成。 一、學拳秘訣
李公雅軒為「楊門三軒」之一,得楊健侯祖師傳授拳藝,並遵其意於1914年拜楊澄甫宗師為師,追隨楊澄甫宗師十八年,深得楊家拳神髓,以散手見長。在他的床邊牆壁上,總是貼著他親手用毛筆寫的字:「要經常想楊老師打拳、推手的樣子,功夫才會長進。」許多學生都想把太極拳一下子學到手,特別是有些文化較高的人,東看書,西看書,總想在其中找到捷徑。有一次,他們問李雅軒先生:「李老師,學太極拳有沒有什麼訣竅,你能不能傳我們一些秘訣?」 李先生說:「我現在告訴你們兩句話,照這兩句話去做,拳就練得好,功夫就會進步。第一句話:打拳要放鬆放軟的打。第二句話:打拳要想著我的樣子。」 李雅軒先生將太極拳功夫從勁的角度分五級:硬勁、僵柔勁、松沉勁、輕靈勁、虛無勁。又說:「硬勁不如僵柔勁、僵柔勁不如松沉勁、松沉勁不如輕靈勁、輕靈勁不如虛無勁。」 太極拳源於老子的《道德經》「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虛空無物的感覺,讓對手看得見卻摸不著,抓不住,打不上,捕風捉影,處處落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要達到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尊師重道追根溯源是根本。能把握住根本,才能善始善終,走向太極拳的最高境界。 二、太極拳之秘
太極拳的最大秘密是「松」。
鄭曼青先生學太極拳近五十年才悟到「松」的道理。究竟什麼叫做「松」?怎麼能松得很乾凈,這句話很難講明白。
鄭曼青先生回憶楊澄甫先生當年教拳,一天到晚坐在哪兒,可以不發一言,不問他他絕不講話;但這個「松」字,每天總要講個幾百回。
楊澄甫先生還講了一句話,就是「不跟你講這句話,你三輩子學不到的」,鄭曼青先生就懷疑:難道講一個「松」字,我就三輩子學不到嗎?五十年後想起來,鄭曼青先生說:不但三輩子,也許六輩子還學不到。太極拳說難,就是難在自己擋住自己,不肯松,如果真正把這個松字能了解,那便是好極了。無論如何,要放鬆。要松到什麼程度呢?人家打我,再有力量,也到不了我身上,所以力量再大也沒有用,都空掉了,甚至你自己跌成重傷,那我打人家呢?把一個整個的人打出去好幾丈外,這又是什麼道理呢?這是太極拳的一種高深理論,它有一種哲理在裡頭,而且是一種合乎科學的桿杠力量。不但是哲理與科學合而為一,它能將各種自然原理合併來應用。這你會覺得很難,可是只要真能松透的話,什麼都攔不住你。所以練太極拳「松」為第一,這一點是我( 鄭曼青)自己深深感受到的。
羅邦楨是鄭曼青的大弟子,他在去美國之前特地向鄭曼青先生請教在美國教拳應注意什麼?鄭曼青先生回答他:「要注意松。」 後來羅邦楨說:「練拳45年,不敢說有45年的東西,一個"松』字,就讓你琢磨終身。」常言道:「鬆鬆松,太極功,太極頭條要放鬆,學太極,先學松,不松難得太極功。」 松是通行證,松是敲門磚。松到什麼程度,太極拳就達到什麼程度,松不到那個程度,便不曉得那個程度的奧妙。李雅軒在《太極拳隨筆》中提出「鬆軟是太極拳的寶貝」。
特彆強調練太極拳要松,而且要大松,要松透。松得周身毫無拘滯之力,松得兩臂如繩兒吊著重物一樣,經常有沉甸甸重舵碗的感覺。身勢松得軟若無骨的樣子,但是這種大松大軟,不是軟塌塌,不是鬆懈懈,不是松得軟得如一攤稀泥。而是以神氣將身勢鼓勵起來,使它動蕩起來,有強大而又靈敏的柔彈力。太極拳練習到了真正鬆了的階段,全身都有氣布滿,前後左右都撐滿抱圓。李雅軒先生比喻為傘的撐開。傘不用時收起來,放鬆了;用時撐開,此時傘面是綳起來的。不是硬也不是懈,是整個鋪開的。整個傘面是完整的,傘面上的每一點都處於整體中,張力是均勻的。吳圖南先生說:太極拳之秘在「松八段九節」。練習太極拳架時把八段九節真正鬆開才可稱為著熟,這是學習太極拳的關鍵。
松,最先全身不能有力。全身有九個關節要鬆開。
三個在手,三個在腳,三個在背。手三關節是腕、肘、肩。腳三關是胯、膝蓋、踝。背三關是尾閭、頸、頭頂。九關之中最重要是手三關,首先要把手三關鬆開,第一是腕關,接著是肘而肩。肩關是最難松。「松肩」忌壓肩,要順著兩側45度斜下松落,將肩井穴張開,降於湧泉穴中。如何才能鬆開關節?首先是鬆開關節之間的腱,接著骨,要不斷的鬆開關節之間的腱,關節之間不松,氣不能順暢的流動。我們習慣於拉緊,應不斷的放鬆。當我們初學時,動作是緊繃繃的。我們學習知道那些動作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運而後動的動作。當肩關節能鬆開時,其它的都容易了,腳三關中踝關最難松。尾閭關鬆開後,氣可通上背部。張秀剛老師說:「練太極拳要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精神。」因為心有所畏便緊張,緊張就不能松。所以有自信心很重要,不只是打太極拳,生活中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但知道不知道「松」是主觀問題,做到做不到「松」是客觀問題。心知才能身知,心知不等於身知,身知勝於心知,所以我們練太極拳要時刻問自己:放鬆了沒有?松透了沒有? 三、關門與開門
鄭先生曼青一日約弟子翁某某日某時某刻到住所一談。翁某如期前往,在門外靜候。時間一到,上前按門玲,鄭先生將大門開了一個門縫,頭探出來對翁某連說了幾句:「拆開來練,拆開來練。」隨即將門關上,並未讓翁某進入。大門外留下楞住的翁某。後來,翁某把這件事講給師弟吳國忠聽,還氣猶未平,而吳聽了卻如獲至寶,努力推敲並奉行不綴,終成正果。可謂佛門雖大,不度無緣之人。太極拳之道,道傳有心人。學習太極拳初級在架勢,靠言傳身教;中級在身法,需指點迷津;高級在心法,要心領神會。才能練體化精,練精化氣,練氣還神,練神返虛,練虛還道。
四、太極拳的練法
李錦藩是李亦畲的族曾孫,曾跟李亦畲的二兒子學過拳。有一次,李遜之對李錦藩說:「你打架子給我看看。」 李錦藩說打了一趟架子後,李遜之說:「就這樣練,把勁打通再說。」又一次,李錦藩問李遜之:「我看拳譜上有棚、捋、擠、按、采、列、肘、靠八法,這八法是怎麼回事?」 李遜之說:「分得那麼清怎麼能用?我一舉手這全部都有了。」沒過多久,李錦藩又問:「拳譜上講10種身法,怎麼做才合乎要求呢?」 李遜之說:「你把頭豎起來,將身子豎起來,你就什麼都不要管了,你感到順了,得力了,就行了。」有一次學拳中李遜之說:「拳,沒用多大力氣就可以學會的。真經沒幾句,其中的奧秘告訴你,幾句話就說完了。論拳,也不必按《易經》那樣說。」
今日教學太極拳,多不能從整體上去把握,動作細緻而複雜,使人難免以偏蓋全,顧此失彼,猶如盲人摸象,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最後只追求到形式上的規範統一,卻失去了太極拳的內涵。楊澄甫宗師說:「太極拳乃柔中寓剛,棉里藏針之藝術,姿勢要中正圓滿,沉著松凈,動作要輕靈圓轉,純以神行。」董英傑先生說:「太極練法,以心行氣,不用濁力,純任自然;筋骨鮮折曲之苦,皮膚無磋磨之勞。不用力何能力?蓋太極練功,沉肩墜肘,氣沉丹田。氣能入丹田,丹田為氣總機關,由此分運四肢百骸,以氣周流身,意到氣至,練到此地位,其不可限量矣。先師雲,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即此之謂也。」張師秀剛教拳時常說:「練拳要慢中求,勻中求。」
太極拳要慢不要快,靜下心,慢騰騰一點點摸,如摸魚一樣,慢中求輕靈。太極拳慢較容易,勻難做到。只有做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一氣貫串才能勻,打拳才如行雲流水,自然流暢。張師秀剛又說:「上佔三分下佔七,功夫練在下盤上。」 太極拳就是要練出腿上的彈力功夫來。就是通過放鬆腰胯,力沉腳跟,力量從腳上像彈簧那樣反彈上來,通到手上。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練拳的重點應在全身的整體均衡上,局部的感覺需從全身均衡的基礎上來,全身不均衡,不松凈自然而去求局部的正確,一是求不到,再是即使勉強形似,也是硬的,容易變形,並有傷全身,得不償失。總之,沒有明師言傳身教,精心指點,練拳猶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五、練習太極拳的體會
太極拳是問己的功夫。
每練時要想老師從前教拳的情形,默想老師打拳的味道。如何才能鬆通空?如何才能立身中正穩靜安舒,意向上升氣往下沉?如何才是下指揮上內指揮外,用神用意輕靈圓轉?如何有若無實若虛,化動作為意念,以虛為身,以無為心?如何才是松透身心,虛無肩臂,使勁從湧泉到手指暢通無阻?如何用心觀照,使周身一體四肢百骸各得其所?如何用心不用腦,無為無不為?在練拳的每一個動作的瞬間停止,反覆不斷地檢驗:從上到下直不直?順不順?松不松?通不通?能否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勁落湧泉力沉腳跟入地三分?能否中空氣通八不依靠八面支撐八面轉換? 推手時如何將身心放鬆到虛空不對敵人施加絲毫的力量也不承受敵人絲毫的力量?怎樣沾著他如水沾衣向他滲透和他融為一體?怎樣粘著他如膠似漆?怎樣連著他如手如足?怎樣隨著他如影隨形?怎樣捨己從人如柳迎風?怎樣忘了自己沒有敵人,讓雙手在虛空中浮起來,用來自湧泉的力量像風一樣將人捲起,像水一樣將人沖走,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凌空失重?在每一個動作的瞬間停止,反覆不斷地檢驗:你的動作有沒有攻守之形?你的雙手能否在放鬆中支撐一個人的體重而不稍震動?你的勁尖(不全在掌拳)能否對準敵人?你的身體有沒有徹底松透?你的雙手能否在完全放鬆中突然出拳攻擊?推手不在於推,而在於制,能否制人而不受制於人?
練拳推手如能時時問己,刻刻留心,得到拳法便不是空話。 六、似是而非與似非而是
藝術首在繼承,貴在創新。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經過勤學苦練,臨摹名家字體能夠以假亂真,卻不受人欣賞。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用手指在自己的腿上寫字,寫著寫著,就寫到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體?」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體,本來就不一樣嗎?我為什麼老是學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想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於形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書畫名家。
齊白石告訴弟子李立:「竊意好學者,無論詩文書畫刻,始必先學於古人或近代時賢,大入其室,然後必須自造門戶,另具自家派別,是謂名家。」 齊白石對子女也要求:不要學我。 梅蘭芳向陳德霜王瑤卿學藝,也是學一半,撇一半。適我者,學;不適者,撇。而後才創立了「梅派」藝術。張君秋曾拜「四大名旦」為師,他像誰呢?誰也不象,惟其如此,才有了「張派」藝術。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師從數家,旁及百家,才能自成一家。」太極拳自楊露禪以來,楊家三代拳架不盡相同。董英傑先生說:「外界有雲,楊氏太極拳,有大中小三套架子,實則僅此一套。練熟之後,由熟而化,或高或矮,或快或慢,隨心所欲。」
「(董英傑)曾見鳳候先生之子兆林先生之拳,系楊班候先生親授,乃繫緊湊之架子,打來不快不慢。澄甫先生(楊健候之子,兆林先生的堂兄弟)柔綿而慢 。少候先生(澄甫先生之兄)則緊湊而速。余(董英傑) 乃集三位先生之意,收斂而不速不遲,此乃成功之後,隨心所變者也。倘初者勿疑架子為三套也。」而後楊澄甫宗師定型大架,如書法史上王羲之的楷書,空前絕後。傳至李公雅軒,架勢更大,氣勢雄偉,令人有神威不可逼視之感。張師秀剛學於李公雅軒,架勢卻不大不小,中正和順,快慢均勻,松沉舒展,氣勢飽滿,內開外合,蓄勢待發(其待發而未發,形似暖味而混沌,以時間論處在動靜之間,將變未變之「時機」,以空間論為將動未動將變未變之位置,以勁能言有蓄勢待發之「氣勢」,動勢、動態、動感、動能最強,動向卻不明顯)。
葉大密自述所傳楊氏太極拳有三大來源:田兆麟傳授的楊氏太極拳、孫存周傳授的孫家內勁、李景林傳授的武當劍。鄭曼青所傳楊氏太極拳(鄭子太極拳)的特點:崇黃老學說,以「無為無不為」為宗,以道家「致虛極守靜篤」為靈修,以老子「反為道動,弱為道用,以柔克剛,以小勝大」為大用。上海***西安***北京***皆言正宗嫡傳,觀其現今傳人與上述楊門諸家相距較大,難以相提並論。 1956年中國大陸武術界反唯技擊論開始後,武術開始走向體育化體操化之路。道不同不相為謀,身懷絕技之人對此深惡痛絕,不少人為此受到排擠和打擊,生活陷入困境,真功絕技頻於絕跡。國家體委要給孫存周拍攝練拳資料時,當即遭到孫存周的拒絕。孫存周說:「就讓我把這身功夫爛在棺材裡吧!」國家體委將新編88式太極拳交李公雅軒審閱時,李公雅軒在上面寫了6個字:「這不是太極拳。」從此以後,在公開場合人們就很少再見到李雅軒先生演練一遍完整的太極拳架勢。李雅軒特彆強調要保持太極拳的純潔性,晚年在給弟子的書信中說:「近來之練太極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對,所以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之說。漫說十年,如無真傳,就算一輩子,也是瞎搗鬼,就不止十年而已。以上是我天理良心之話,非是故意深玄其說耳。」李雅軒先生十分強調要保持太極拳的純正風格,強調學太極拳一定要找真正的太極拳老師,強調一定要在真正的繼承後,在此基礎上又有新的領悟,新的進步,這才叫發展。
今太極拳名家之多,套路之濫,功夫之差,前無古人,其原因不言而明。人生不過百歲而已,學習研究太極拳時間有限,應珍惜前人走過的路,尊師重道,承續傳統,追根溯源,印證思索,親身體驗,方能有所發現,有繼承有創新,才能無愧於先人。是耶?非耶?是而非?非而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七、練拳與讀書
太極拳是中國的文化拳、文人拳。張秀剛老師又稱之為「秀才拳」。其原因一是太極拳的拳理完全根源於中華傳統文化哲理,太極拳的一舉手,一投足,都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依歸。拳法的每一個動作也都符合這些哲理。 另一方面是武功文練、武者文相。太極拳可以歸納為理、氣、像。學拳是一個明理、積氣、養氣的過程,拳在外,理在內,氣貫串其中。鄭曼青先生說:「太極拳為武林絕學。」又說:「太極拳的拳理是人類的智慧結晶,只是你必須練到了那一個層次,才能明白那一個層次的道理。」得到拳理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記住要多讀書。
從張三丰祖師到鄭曼青,都勸人讀四書五經。尚雲祥先生經常勸學生要多讀書,並說:「一個練武的要比一個書生還文質彬彬,才是真練武的。」
鄭曼青、李雅軒等先生都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實際上,太極拳的架子是空的,架子里的東西跟個人修身養性的程度有直接關係,雖然一師所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風格,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風格。學練太極拳要用心,怎樣用心?用心就像鏡子一樣,物去了不送,物來了不迎,自然而然反射出「它」的影像,又如「風來疏竹,風去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潭不留影。」不過「順其自然」而已。所謂「用心恰恰無,無心恰恰用。」
用心就是孔子所說的「心齋」。可見文武之藝同源一理。
多讀書才能悟通拳理,找到拳的源頭。
內家拳法,出自道家。武林界有「武道同源」「拳道合一」之說。真正的內家拳法和修道是一回事,修道用於長生,拳法用於技擊,然皆可歸於大道,其用不同,其體則一。內家拳法的理論,來源於道家的老莊哲學和仙家的內丹學說。內家拳注重鍛煉腰腎,其為元氣(命)之所在也;注重培養動靜,其為元神(性)之所在也。故拳道之學,實即性命雙修之學。
道家修鍊,以「守中」「用空」為要,偏陰偏陽,不合道體;動靜失宜,就有陰陽偏盛之患。所以不可偏於一味死靜或一味死動,這都不符合大道。如果只靜不動或只動不靜,一定會落下毛病。所以要有動有靜,動靜適中。以太極拳為例,無極預備勢,要頭頂青天,腳踏黃泉,神氣相抱,外靜內動;既而神帥意,意帥氣,氣帥形,動如一葉扁舟行於江河之上,外動內靜;最後歸於無極。太極拳的動是靜中之動,太極拳的靜是動中之靜;以至不知動不知靜,非動非靜,動靜一體。動以活關節、舒筋骨、通經絡;靜以養腦力、明智彗、長靈機。修道如打坐時念起難除,通過鬆柔的內家拳樁法或動功,自然全身氣血調和,雜念自消。因此,修道、習拳,二者兼而行之,是修行的妙方。故內家拳法,是仙學的一項必修科目,不可缺少。而仙(道)學是內家拳法之根本,試觀拳技爐火純青的內家大師,無一不深諳道學。如果沒有「道」的提煉,其拳法就不是上乘。內家拳的上乘功夫,是無形的,這就是「大道無形」,拳歸於道,拳道合一。
(劉登雲)(轉載)
推薦閱讀:
※《護養生命參太極》
※打太極拳啟動的第一要穴是會陰穴
※理氣法天部:太極法初級教程之一(張岩整理)
※三大內家拳太極,形意,八卦的特點對比
※(轉):淺談楊班侯太極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