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探尋范仲淹歸葬洛陽萬安山的前塵舊事

閱讀提示: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范仲淹入仕為官40年,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能將,在朝廷為良相」,他的文采與政治才能同樣出色.1052 年(皇祐四年)5月20日病逝於徐州,終年64歲。是年12月葬於洛陽伊川萬安山南麓,世稱「范文正公」。 「范文正公」中的「范」是范仲淹的姓,「文正」是范仲淹的謚號,「公」是對范仲淹的尊稱。探尋范仲淹歸葬洛陽萬安山的前塵舊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所寫《岳陽樓記》中的這句名言,傳誦古今,婦孺皆知。但知道範仲淹墓地在洛陽伊川的人卻寥寥可數。范仲淹祖籍在陝西的彬縣,定居於江蘇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天平山有范氏祖塋,他的曾祖范夢齡、祖父范贊時、父親范墉,都葬在天平山。公元1052年5月他在徐州去世後,為何不葬在蘇州?生前從沒有在伊川做過官的他,為何將家族墓地選在伊川了呢?這其中到底隱藏了哪些鮮為人知的舊事呢?拜謁萬安山南麓范仲淹墓園春節放假期間,回桑梓洛陽,獨自一人驅車到伊川縣萬安山南麓拜謁了范仲淹的墓園。從洛陽新區出發,走王城大道經龍門東山的公路進入伊川縣彭婆鎮,沿「范仲淹墓園」指示路標一直往東。到彭婆鎮趙溝村時,在村口超市買了許多鞭炮和香箔,「去范墳啊」,村裡的老鄉很熱情地介紹著道路,弄清楚通往墓園的路線後,汽車拐了幾個彎,就看到在半山坡上有一南一北有兩大片被藍磚牆圍起來的松柏樹林。順著東邊新修的柏油公路往南走,繞過圍牆,穿過二廣高速公路橋後,范仲淹家族墓園就映入眼帘。墓園廣場上有一尊高大的范仲淹雕像,雕像中的范文正公身著相帽朝服,右手持卷,栩栩如生,遙望著遠方,有著無盡的威嚴。從雕像後面的碑文上得知,這是2002年一個叫作范振國的范氏後裔,出資20多萬豎立起來的,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一尊范仲淹雕像。時值正月初二,整個墓園除守墓的兩戶人家外,沒有其他人來,顯得格外冷靜。進了墓園大門,沿通道而行,園內松柏翠綠,碑刻林立,石羊、石馬排列整齊,神態各異。整個墓地掩映在一片翠綠園林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遠遠望去幾分陰鬱,幾分深沉,似乎還隱藏了很多沒有訴說完的范仲淹「魂歸」的凄涼往事。墓園坐北朝南,北靠萬安山,東臨九龍山,西眺龍門山,南臨曲水河,應了民間「頭枕萬安山,腳蹬曲水河」之說,是一塊頗為講究的「風水寶地」;墓園分前域後域,前域為范仲淹及其母秦國太夫人、長子監溥公范純佑墓,後域為次子范純仁、三子范純禮、四子范純粹及後代之墓;墓園的西邊還有唐代尚書裴遵慶及其祖塋,東邊有唐相張說、宋璟墓地,再往東,呂店鄉梁溝尚有魏文帝曹丕陵。這一帶均屬嵩山東延萬安山脈。范仲淹與蘇州范氏家族間的糾葛「范墳分前後兩域,前域有仨墳頭,後域有17個墳頭。范仲淹的4個兒子,12個孫子中的7人,30個重孫中的2人及部分眷屬附葬於此。」從1992年就在這裡專職守墓的范欽誠老人告訴我,墓園對面的許營村,姓范的有兩千多人,是歷代為范仲淹墓園守墓的范氏後裔。當地人稱范仲淹家族墓地為「范墳」,2002年大規模修建後改叫——范園。范欽忠、范欽誠兩個垂暮老人,以每月200元的補貼守護著歷盡千年滄桑的范仲淹墓園。由范章編寫的《范文正公陵園大事記》顯示,公元1031年范文正公母親秦國太謝太夫人首葬洛陽市伊川縣彭婆鎮徐營村北萬安山南麓,其後四子一侄八孫三曾孫一孫媳三曾孫媳也安葬在這裡。到過蘇州遊覽的人都知道,蘇州天平山有范氏家族祖塋,但范仲淹去世後並未葬在蘇州,而是安葬在了伊川萬安山。要問范仲淹墓為什麼選擇了此地,當然是因為他的母親謝氏葬在了這裡,若要問他的母親怎麼葬在了這裡,還得從范氏家族的變遷說起。從歷史文卷里獲悉,范仲淹出身官宦之家,先祖范履冰為唐朝武則天時期的宰相,唐末五代,范氏因戰亂遷蘇州。四世祖范隋任麗水(今浙江省麗水市)縣丞(縣的副職,九品),是范氏家族第一代遷吳者。范隋在蘇州安家之後,其後代便一直在蘇州生活著。范仲淹的曾祖范夢齡、祖父范贊、父親范墉世居蘇州,故范仲淹應為蘇州人。五代十國時期,父親范墉隨吳越王錢俶歸大宋王朝後,先後擔任成德軍、武信軍、武寧軍節度掌書記,這是一個掌管文書檔案的小吏職位。范家雖然世代為官,但范仲淹的命運卻頗為坎坷。據《范文正公年譜》記載。范仲淹出生後的第二年,父親范墉即不幸因病去世。謝氏帶著范仲淹將范墉靈柩安葬於蘇州老家天平山范氏祖塋後,暫住附近的咒缽庵內,即要守靈三年。因蘇州范氏家族不接納范仲淹母子,棄之不管,孤兒寡母,貧而無依,依靠鄉親們接濟,過上了有家不能歸的孤苦伶仃的生活。無奈之下,范仲淹的母親改嫁給了時任平江府(今蘇州吳縣)推官的朱文翰。朱文翰是山東長山人氏,即今山東省鄒平縣長山鎮人。從此范仲淹就改名朱說(音悅),隨繼父為官生涯漂泊在外。隨後,在蘇州作官的朱文翰辭官回到了老家,范仲淹與母親也到了長山縣河南村。山東《鄒平縣誌》有載:「四歲,隨繼父北歸長山縣河南村。」此後范仲淹在山東淄州長山縣讀書,後到河南商丘應天書院就讀。經過多年寒窗苦讀,范仲淹成為一個精通儒家經典、博學多才又擅長詩文的人。據筆者翻閱相關資料發現,范仲淹一生在蘇州呆過的時間不超過三年。第一次是父親范墉病逝,隨母親和兩個哥哥將父親的靈柩運回蘇州,小住了一段時間;范仲淹第二次到蘇州是在40多年之後了,是從1034年的8月到1035年的3月,總共做了半年的蘇州知州。因為按照宋朝的律令,范仲淹是不能回家鄉做官的,應該迴避。但這一年蘇州的水災很嚴重,而范仲淹治水有功,予以嘉獎。治理好水災,又匆匆將他調走。可見范仲淹對蘇州的感情非常有限。儘管范仲淹對蘇州的范氏家族做了一些好事(比如興建了范氏義莊,在今蘇州范庄前景范中學),但范對蘇州及蘇州的親屬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范仲淹逝世前奉命從青州調任潁州,途徑徐州時病重不治,他臨終時並沒有遺囑葬在蘇州,而是選擇了洛陽以南的伊川,與母親葬在一起。解開范仲淹為母親選擇墓地的謎團據史料記載,范仲淹的母親謝夫人百年後的歸宿,顯然成為范仲淹和蘇州范氏家族間解不開的一個結。宋仁宗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范仲淹被遷至「監楚州糧料院」,母親謝夫人病故。他回到南京(今商丘市寧陵)的家中料理母親的後事,並在家中為母親守孝,葬埋母親成了最辣手的事兒。首先,母親謝氏在丈夫死後,迫於生計,帶著尚在襁褓中的他「再適長山朱氏」,在宋代禮教嚴明的社會背景下,說謝夫人是范墉的女人吧,她已改嫁了朱家;說他是朱家的女人吧,她兒子已經復了范姓,她自然也是范家的人。這就註定了她既不能歸葬范氏祖塋,也放不進朱家祖瑩的結局。也就是說,如果進了朱家祖塋,對「性至孝」的范仲淹來說,永遠沒有了陪葬母親墓前的可能,而這是他無法接受的。雖然范仲淹後來在與其從兄弟范仲儀的信中曾述及:「昔年持服,欲歸姑蘇卜葬」。但筆者認為這僅僅是「內剛外和」的范仲淹在書信中的禮節性客套而已,因為他接著談到「見其風俗太薄,因思高曾本北人,子孫幸預縉紳,宜構高堂,乃改卜於洛」,這才是范仲淹選擇葬母之地的真實意圖。「范仲淹夫人李氏的老家在今天的商丘,范母去世後就先葬在那裡(今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范仲淹守制時,在應天府書院講學,其間,他曾到登封的嵩陽書院當過『客座教授』。應天府書院和嵩陽書院都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四大書院之一,而當時的范仲淹已經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了,從商丘到登封路過伊川時,范仲淹拜謁了姚崇墓,第一次產生了將母親移葬此地的想法。公元1031年,范仲淹的母親從應天府遷葬到了伊川這裡。」范仲淹的第28代孫、80多歲高齡的范章老人在伊川縣伊龍國際大酒店的「范仲淹歸宿解讀」,確實讓筆者對范仲淹歸葬伊川有了更深的了解。唐朝名相姚崇墓就在范仲淹墓園東邊三四百米的地方,姚氏後裔於2010年為墓冢圈裡圍牆,並修建紀念祠堂一座。姚崇和范仲淹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姚崇祖籍河南陝縣,其父去世後,母親改嫁到一個姓黃的人家,後來姚崇當了宰相,曾問其母:「將來百年以後是否與父親合葬一處。」其母回答說:「人若有靈,縱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無靈,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明白母親的心思後,姚崇就將母親葬在了萬安山下。「母親改嫁了,蘇州范氏家族的祖墳里是不能在進去了,范仲淹如果把母親謝氏葬在山東朱家的祖墳里,恢復范姓的范仲淹又不能和母親埋在一起,無奈之餘,受到姚崇啟發的范仲淹將母親埋在了伊川萬安山下。」范章老先生的一番推論有史有據,讓我心服口服。對於當時剛入仕途不久的范仲淹,將母親葬在其家計之職田地商丘寧陵,即在情理之中。范仲淹為什麼不將母親與父親一起葬在蘇州或者葬在山東長山?而是先葬商丘寧陵,後又遷葬洛陽伊川呢?筆者認為在葬母問題上,或許范仲淹根本不曾有過選擇蘇州的念頭。正是因為那裡「風俗太薄」,才使他對「少長北地」有著濃厚的情感,時常流露在詩、文、言談之中。其實這是一種艱難而無奈的選擇,其中交織著范仲淹悲苦的身世與那個時代極為複雜的社會倫理關係和宗法制度,也昭示了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複雜內涵。何為「扯兒背孫」的安葬模式走到墓園范氏饗堂前,堂內懸藍底紅字匾「以道自任」,為1901年光緒皇帝由西安返京路過洛陽時所題。堂前有幾通高大石碑,護有青磚碑樓,其中兩側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額為宋仁宗親書的「褒賢之碑」四字,碑文為隸書,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撰寫。饗堂北面依次是范仲淹母親謝夫人、范仲淹、其長子范純佑的墓冢。看了歐陽修撰寫的碑文,隨范章老人及范氏家族的幾個後裔繞著范仲淹的墓冢走了一圈,清風吹過,翠柏蒼綠郁郁青青,為范仲淹耿直品德及一生遭到多次謫貶的坎坷命運感慨萬千,心緒久久不能平靜。范仲淹墓園與傳統葬式不一樣。按傳統喪葬禮儀,兒孫應在祖輩的下方,而范園的布局卻是兒孫在上方。范園後域葬有范仲淹次子純仁、三子純禮、四子純粹及部分家族後裔,前域則葬范仲淹和他的母親及長子純佑。前來拜謁范仲淹墓園的人,無不對前域三代人的墳墓排列感到奇怪:范仲淹在前,母親在中間偏東,長子純佑在後部偏西緊靠著奶奶。這種排列與一般的墳墓排列有很大不同。范仲淹29代後裔范欽誠對此有獨到的見解。他說,這種葬式為「攜兒背孫」,意思是自己要「扯兒背孫」,讓三代人永遠不分開。「范仲淹墓之所以『扯兒背孫』這麼奇特,是因為范仲淹工作太忙無暇照料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是由他的長子范純佑照料的,為此范純佑還辭去一切官職專門照料奶奶。范仲淹的母親臨終對范仲淹說,養兒是為了防老,可你卻沒有時間照料我,都是純佑照料我的,我很感激他,我老了後埋葬時要把純佑放在我的上位,你放在我的下位。」 守墓的范欽忠老人告訴我,他是范仲淹的第二十九代孫,「欽」字輩,許營村三分之二的人都姓「范」,他們是范仲淹二子范純仁的後代。這個村當時是范仲淹的第十四代孫舉家從江蘇吳縣遷來專門為范仲淹守墓的。晚年的范仲淹仍然處在貶官的命運里沒有改變。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范仲淹64歲時,得到皇帝的准許後,辭去山東青州知州職務,到穎州(安徽阜陽)任職。范仲淹從青州出發到穎州阜陽赴任。途經徐州時,病情突然加重,於 5月20日在徐州病逝。在《歐陽文忠公文集》封佚簡中,歐陽修提到范臨終前的遺言:「范公平生磊落,其終也昏迷,蓋病之然。如公所示,其心未必不分明也。只是治命與母墳同域,此理似未安,如何?雖不可移,亦須思慮,後事皆托明公矣。」范仲淹臨終遺言要求與母親同墳域而葬,在以往的文獻中沒有記載,似乎歐陽修也不至於虛構事實。范仲淹臨終前想到母親,希望去世後仍能隨侍在母親身邊,正是他孤兒失怙,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感情歸依,是最真實的流露。從這段鮮為人知的經歷可以知道文正公後來既沒葬在蘇州也沒有葬在山東的原因了。范仲淹沒有選擇葬在蘇州,而是選擇了河南洛陽伊川。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是范仲淹的先祖是漢代的清詔史汝南范滂,他的十代祖范履冰在唐武則天時曾任宰相。除此之外,范仲淹生前曾幾次向仁宗建議從開封遷都洛陽,他認為洛陽與開封相比,據險可守,更適合作為國都。雖然他的建議最終未被採納,但他對洛陽始終情有獨鍾,也是他把墓地選擇洛陽一個重要因素。他歸葬伊川後,長子純佑、次子純仁(任過宰相)、三子純禮和四子純粹及九孫、六曾孫也葬在他母親的周圍。皇帝「賜葬」的說法有幾個版本沒有到范仲淹墓園拜謁前就聽說這塊墓地是皇帝賜給范家的。在探尋墓園謎團期間,筆者在和趙溝、許營村的老鄉交談中獲悉「賜葬」的幾個版本。一種版本是:這裡本來是大宋皇帝看中的陵園,後來發現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賜給了范仲淹;還有一種版本更離奇,說皇帝的女兒嫁給了范仲淹的兒子,一天,她哭著對父親說,你把我嫁給了范家,他們家窮得連塊墓地都沒有,皇帝當然知道女兒的意圖,就把這塊墓地賜給了范家。另一種版本也與宋朝皇帝有關。據說皇帝一般都有多處供選的陵地,當然最終選擇的只有一處。范園最初是宋朝皇陵的選擇地之一,後來皇帝看中了鞏義的宋陵,這裡就一直閑著,正好范仲淹向皇帝提出了選擇墓地的要求,皇帝就把這塊風水寶地讓給了他的愛卿范仲淹。其實,據考證,大宋皇室同范家根本就沒有這份姻緣。「范仲淹是一個孝子,想到母親辛勞一生,死後連一個安身之所也沒有,為此惆悵得大病了一場。當朝丞相王延齡聽說後前來探望,得知詳情後,說當朝皇帝宋真宗曾看中一塊地,但後來又找到了風水更好的地方,這塊地就不用了,看能否讓皇帝將這塊墳地恩賜於他。真宗皇帝看到王延齡的奏章後,有感於范仲淹的孝心,就將位於現在的河南省伊川縣境內的天平山下這塊墳地御賜給了范仲淹。」在墓園門口,守墓人范欽忠老人和筆者聊起這個話題,說了很多家族流傳的資料,對「宋朝皇陵的選擇地之一」說法進行了補充。「1052年5月20日,范仲淹病死在徐州,其子護帷還洛,當年12月份被當時的皇帝賜葬在其母親身旁。其後子孫先後附葬。靖康之亂後,范氏後裔紛紛南遷,從此附葬中斷。」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河南都察院右御史徐恪拜謁范仲淹墓,看到這裡荒草萋萋、滿園頹廢、一派荒涼,連個守護墓園人都沒有,於是就給孝宗皇帝打報告。明孝宗立即下達104號聖旨,命令蘇州范仲淹的嫡孫來河南守墓。真有104號聖旨嗎?范章老人很認真地說:「聽起來104號聖旨像笑話,這可是千真萬確的事,范氏宗譜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呢。」最先來這兒守墓的是范仲淹的第16世孫範文成(又成),可他來這兒不到一年,因為過不慣北方的貧苦生活,帶著家眷回到了蘇州。沒有人守墓怎麼能成?後來只好用抓鬮的辦法決定誰來這裡守墓,結果第14世孫范昌期抓到了。范昌期來到此地後,就落戶在墓園南面許營村,在墓園周圍划出了不用繳納皇糧的8頃祭田,每年春秋各祭祀一次。1838年(民國二十七年),祭田被廢,從此改為每年清明節祭祀一次,沿襲至今。「神道碑」背後鮮為人知的秘密范仲淹墓園的七八通石碑是保存較為完整的藝術珍品,其中尤以「神道碑」最為珍貴。「神道碑」位於范仲淹墓冢前面20米處的祠堂西側,全稱「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碑文記載了范仲淹一生的事迹。我走到用玻璃封閉起來的碑亭前,看得見碑額正中是宋仁宗皇帝親撰的「褒賢之碑」四個字,據史書記載,當年宋仁宗聽說范仲淹病逝的消息後,非常難過,命令輟朝一日,以示哀悼,並追封范仲淹為兵部尚書,為「神道碑」題額。對范仲淹的「蓋棺」之論,則是由他同時代最著名的文豪歐陽修所撰寫。透過玻璃儘可能靠近這塊穿越千年時光的「神道碑」,渴望它能帶我走進歷史深處,去尋訪大宋王朝的神秘往事,可除了分辨出幾個並不連貫的漢字元號外,一無所獲,石碑上字跡漫漶,憑目力已難以辯認。「這碑上的碑文和歷史書上記載的不一樣,比書上少了20多個字。」守墓人范欽忠告訴我說,他從小就聽過不少關於他老祖宗和這墓地的故事,但神道碑」少字的事兒還真有點稀奇。有個來拜謁范仲淹墓的北京大學孟教授告訴他,歐陽修寫的這篇碑文上漏掉的那20多個字寫的是范仲淹和當時的宰相呂夷簡鬧矛盾的事兒。碑文真的有兩個版本嗎?是誰把碑文改了呢?范仲淹和當時的宰相呂夷簡有哪些解不開的仇?回到北京後我查閱了有關宋史資料得知,改動碑文的是范仲淹之子范純仁,改動的原因是范純仁認為其父范仲淹與碑文中所提到的「呂公」「至死未嘗解仇」,因此對於歐陽修原文中所說范仲淹與「呂公」「歡然相得,戮力平賊,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的說法不能接受。而歐陽修則對於范純仁擅改碑文耿耿於懷,引為憾事。上文所提到的「呂公」,實為當時與范仲淹、歐陽修等同朝為官且權勢更大的宰相呂夷簡。當時的朋黨之爭,一派即以呂夷簡為首,另一派則以范仲淹為首。而范仲淹一派時勢所然,始終處於下風。范仲淹屢遭貶謫,其中有兩次是與呂夷簡有關。第一次是因為郭皇后誤傷仁宗皇帝之頸,被廢掉皇后事件。以范仲淹為首的朝臣們出於道義,不同意下詔廢后,向皇帝進諫不成,與當時的首輔呂夷簡力爭得罪了他。據《宋史·范仲淹傳》載:范仲淹等大臣於次日晨到待漏院準備向呂夷簡進言,得到的卻是被貶出京的詔書。僅為這麼點事兒,范仲淹被貶「知睦州,歲余徙蘇州……尋徙明州」。范仲淹第二次被貶,也是因為他不滿於呂夷簡任用私人,上了一幅「百官圖」,指其次第曰:「如此為序遷,如此為不次,如此則公,如此則私。況進退近臣,不宜全委之宰相。」加之論「建都洛陽」之事,范仲淹又與呂夷簡發生激烈爭執,呂夷簡指范仲淹及其支持者為「朋黨」,北宋時期的「朋黨之爭」即由此始。結果是兩敗俱傷,呂夷簡遭罷職,范仲淹被貶知饒州、再貶潤州,又貶知越州。(《宋史》卷七十三《范仲淹傳》)呂夷簡不久即官復原職,仍然做他的宰相,范仲淹卻不停的在外任轉徙。落到這個境況,對無論是范仲淹還是他的家人來說,能不與呂夷簡結仇嗎?范章老先生說:「歐陽修說范仲淹和呂夷簡言歸於好不是沒有根一點據,據歷史記載,當年范仲淹挂帥平定西夏,臨行前先去拜見了呂夷簡,而且公開說過:我和呂公之爭都是為了國事,個人之間沒有過節兒。另一方面,西征前,仁宗給范仲淹加官一級,呂夷簡曾奏請皇上說,加官一級還小,應該再加一級。至於說兩個人心裡究竟怎麼想的,就不好說了,但歐陽修這麼寫至少不能說是失實吧。」當年歐陽修寫這篇墓志銘,確實非常之難。呂夷簡在朝中勢力很大,寫范仲淹的一生,要涉及很多歷史事件和人物,而涉及的人物當時很多都還在世。既要尊重事實,又要保全自己,歐陽公所以用了兩年才完成。相比之下,寫那篇流芳百世的《醉翁亭記》估計要輕鬆得多。范仲淹復歸范氏家族遭拒絕的緣由范仲淹是在朱文翰家長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朱說」的名字用了24年之久,從時間上計算,頂著朱姓在山東一帶生活的時間,應該是他一生中最長的了。但多年之後,范仲淹知道自己身世後,回到蘇州要求重歸范氏家族,但遭到家族的拒絕和譏諷。范仲淹是怎麼知道他是范氏後代的呢?又是如何復歸范氏家族的呢?由於范仲淹是母親改嫁時從范家帶過去的,不是朱文翰的親生子,因此在朱家實際上是處於一種寄人籬下的境地,但范仲淹起初並不清楚自己的這一處境。後在他與朱家兄弟一次爭執中,才得知了自己家世的隱秘。他驚諤地發現,自己原是蘇州范家之子,這些年來一直靠繼父的關照度日。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動,愧憤之下,決心脫離朱家,自樹門戶,待將來卓然立業,再接母歸養。《家錄》記載:「朱氏兄弟浪費不節,數勸止之,朱兄弟不樂,曰:『我自用朱氏錢,何予汝事?』公聞此疑駭,有告者曰:『公乃姑蘇范氏子也,太夫人攜公適朱氏』。公感憤自立,決欲自樹立門戶,佩琴劍徑趨南都(商丘)。謝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語之故,期十年登第來迎親」。不顧朱家和母親的阻攔,流著眼淚,毅然離開這個不得意的家,到應天書院讀書。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進士,被任命到現在安徽省廣德縣一帶當了個審理案件的九品小官。從此他把母親接到身邊,贍養侍奉。這個時期,范仲淹作出了其人生中一次重要決定,他回到蘇州要求重歸范氏家族。朱說帶了母親,一起來到蘇州,欲還范姓。但看到的卻是一冰冷麵孔,「族人有難之者,公堅請雲,止欲歸本姓,他無所覬,始許焉。」遭到家族的拒絕。本想恢復范姓,可以光范家的宗、耀范家祖,想不到遭到一陣橫炮,可見范仲淹一支與蘇州范族間,其裂痕已經不是一點點。到了1017年,朱說升任亳州節度推官了。無奈之下,范仲淹最終作出「只求複姓,別無他寄」的承諾,方才恢復了原來的范姓,據傳說是驚動了皇帝,後經皇上恩准,複姓范,名仲淹,字希文。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在江蘇泰州任職,范仲淹和已故參知政事李昌齡侄女結成良緣,范仲淹與李氏共同生活僅十三年,李氏生三子名純佑、純仁、純禮,李氏與仲淹婚後和范母仍住老家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實現了他「自立門戶」之夙願。而且直至母親去世,范仲淹為母丁憂三年也在商丘寧陵家中。據世傳,范仲淹寧陵家宅在今寧陵縣西河麻袋廠處,稱「范庄」,清朝時期遭黃水淹沒。史籍上多處記載范仲淹「家計於寧陵」,范仲淹的書信中自己也言及「寧陵家計」。范仲淹晚年的時候,他的弟子們知他已萌退志,曾勸他到洛陽建宅以備養老,這時他卻說:「人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以為自己在應天府已有家,沒必要再安家。由此我們可以斷定范仲淹在商丘寧陵的這個家,才是他一生唯一的家。然而,對朱氏家族,范仲淹是懷有深厚感情的,范仲淹與長山朱氏家族一直有書信往來。宋仁宗皇佑三年,范仲淹「以戶部侍郎知青州」,赴任途中,他專程繞道山東長山縣,長山父老迎接於城西十五里處。范仲淹輕車簡從,下車參拜故鄉父老,並賦《留別鄉人》一首。「范仲淹做了官以後,就把蘇州的范姓家族召集起來,開了一個大會,將范姓分了16房,並排了輩分。范仲淹的後裔有7個房系,其中他的4個親兒子佔了4個房系,父母早亡認范仲淹為從父的范純誠佔了3個房系,老家范仲淹的哥哥佔一個房系,從此以後范家就開始續起了家譜,而且一直續到現在。談到這個問題,范仲淹的後裔范武漢就從范姓的支系說了起來。尚無定論的范仲淹出生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范仲淹為後人留下了眾多千古傳誦的名句和美文。然而,這位宋代大文豪,卻在他去世之後的數百年時間裡,他的出生地成為人們爭論不休的一個待解謎題。范仲淹生於何時何地?據《宋史》三百一十四卷、列傳七十三卷記載:「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范履冰之後。其先分州人也,後徙江南,遂為蘇州吳縣人。」《范文正公年譜》記為「端拱二年八月癸酉二日丁丑以辛丑時生」,同時代著名文豪歐陽修為其所撰寫的《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和富弼為其所撰《墓志銘》對范仲淹的出生地也都語焉不詳。很長時間以來,關於范仲淹出生地,在學術界是個難以破解的謎題。據筆者查閱有關資料顯示,在史學界曾流行兩種說法:一是范仲淹生於蘇州吳縣,祖籍在今天陝西的彬縣,理由是《范文正公年譜》有記載,范仲淹四代祖因戰亂滯留南方,後定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二是出生徐州,理由則是依據范仲淹的父親「范墉終於徐州節度掌書記任上。」其兩個哥哥出生於此地,從而推斷出他生於徐州。已故《人民日報》總編輯范敬宜(1931—2010)在「《岳陽樓記》我心中的燈」一文里曾寫到:我的祖籍是范仲淹的出生地蘇州,《岳陽樓記》是家庭啟蒙教育的重要課文,因此「童而習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深愛其文筆之優美。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又有了范仲淹是出生在河北正定的說法。宋史研究學者方健曾在《文匯報》(1994年7月17日)上發表文章稱:范仲淹出生在宋代河北路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縣)。並在《范仲淹評傳》一書中寫「范仲淹生平及其思想概論」時開門見山:「范仲淹,字希文,蘇州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誕生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其父范墉時為北道重鎮成德軍節度掌書記。」此外,河北省正定縣學者也列舉了四條證據來論述范仲淹就出生於正定。其一,范仲淹在為其胞兄范仲溫所撰寫的《范府君(仲溫)墓志銘》中有「考諱某,歸皇朝,歷真定府、武信軍掌書記。」敘述,證實范墉曾在真定府當過小官;其二,范仲淹在給他哥哥信中說:「我本北人,北人淳厚。」;其三,范仲淹曾自述:「某生於唐虞(唐虞,當時泛指河北,傳說宋有堯山,離真定府很近。)」;其四,曾和范仲淹共同鎮守西夏的大將韓琦,曾在真定府為官的時候,他便致信韓琦:「真定名藩,生身在彼。自識別以來,卻未得一到,諒多勝賞也。」范仲淹自報家門,在給好友的信中表達了自己對生身之地的懷念之情。有河北媒體報道,范仲淹的母親是正定本地人,范仲淹在正定出生後,在正定待的時間很短。范仲淹的父親范墉是蘇州人,在真定(今正定)任職時,妻子去世,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范墉後娶真定縣高平村的大戶人家謝家女子為妻,並在高平村謝家居住,屬於入贅。范仲淹就是范墉與謝氏所生。「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9月5日),范仲淹生於真定常山(今河北省正定縣),在百日時隨家人去徐州。父親范墉,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徐州軍事長官的秘書),990年病逝。」正定縣學者武威振整理的《范仲淹:晚歸的正定人》,洋洋兩萬言,詳細介紹了范仲淹的魂歸過程和范仲淹的十大故事、十大功績,已在《石家莊社會科學》雜誌上全文刊登。如今,范仲淹已編入《燕趙廉吏》書中,並寫進了《正定縣誌》。近幾年,「正定是范仲淹的出生地」一說,眾多媒體作了廣泛而集中的報道。並且得到了洛陽范仲淹思想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范仲淹第28代後人范章老先生及家族的認可。「范仲淹生於正定,是我們家族公認的事實,不僅洛陽范氏宗親承認,老家的范氏家族也對此認可。」河北南宮人、范仲淹嫡傳第35代世孫、世界范氏宗親聯誼會常務副秘書長范祥科說得更具體:「我們祖輩流傳,范仲淹出生於正定縣高平村……」也有學者對「范仲淹出生正定說」持反對意見。認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范墉就到了武寧軍任上(今江蘇徐州),次年。也就是989年,怎麼會在正定生下范仲淹呢?編輯本段文字時,筆者特意百度搜索「范仲淹出生地」一詞,出現的「范仲淹(989-1052)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和「范仲淹正定出生」的詞條甚多。范氏後裔伐樹告狀真相追蹤從范園前域走到後域,墳園裡的幾百棵樹木都是碗口粗細,沒有很大松樹柏樹,我有點納悶,自宋代建墳以來范仲淹墓園的樹都長不大嗎?陪我一起拜謁墓園的范章老先生視乎看出了我的疑惑,邊走邊說:「范氏家譜上記載,明朝的時候這裡栽了1000多棵松樹和柏樹,直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當地政府要收墓園周圍田地的稅,范氏後裔不同意,決定到國民黨中央政府去告狀。為了籌集路費,家族的人就把墓園中的大樹全伐了,只剩下前域東南角兩株兩抱多粗的柏樹。」范章老人嘆了口氣接著說,歷朝歷代留下的規矩,墓地周圍划出的一片田地不用繳稅,收穫所得全部用來祭祀,所以當時的范氏家族才要告狀,「結果呢,被家族推薦去打官司的人拿著賣樹的錢住到洛陽抽大煙、買房子,置辦小老婆……把告狀事兒沒放心上, 樹都砍完了,狀也沒告贏。」據守墓園范欽忠老人講,過去這裡滿園都是合抱粗的松柏樹,一棵挨一棵,有1000多棵,不管春夏秋冬,這裡總是鬱郁蒼蒼,霧靄繚繞,遮天蔽日。「現在看到的樹,都是1938年伐樹的當年又重新種的。」留下的兩棵大柏樹也在1958年大躍進時砍掉了。1960年許營村架電線又在墳園裡伐掉15棵柏樹當電線杆子用了。據《范氏宗譜》上記載:「自文正公仕宗,先後四十年歷中州而西夏。最因母氏謝夫人卒於任,遂卜葬之萬安山,厥後文正公及諸子附焉。」墳地分前後兩域,范園最初非常大,由於歷史原因而多次毀壞並重修。元至正年(公元1347年)、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都進行過大規模重修。新中國成立後,1963年范仲淹墓園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范仲淹墓園作為宋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走出范仲淹墓園,站在一高處眺望,只見緊靠墓園的左邊有一條幹溝自北而南蜿蜒而去, 原本鬱鬱蔥蔥的墓園「靠山」因開採山石被毀壞。可以想像,當年范仲淹之所以在此選墓地,與背靠青山,水流源長是分不開的。如今雖然歷盡滄桑,星移斗轉,溝里的水已經沒了,山也不青了……但范仲淹的墓還在,墓前的碑還在,歐陽修的碑文還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還在,追古撫今,永遠勉勵著後人。
推薦閱讀:

洛陽鮮見|舊房改造| 15㎡平房變身天窗Loft
洛陽文峰塔
洛陽尋古·感受中原文化
洛陽牡丹與長安牡丹
千年古都·文化洛陽

TAG:洛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