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單叢「抽濕」新工藝:創新還是破壞傳統?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近日,茶友「大元茶寶馮梅」、「道法自然」通過公眾號先後問了懂茶帝兩款相似的鳳凰單叢:跟一般單叢茶不一樣,干茶偏綠,香氣非常好。

▲茶友「大元茶寶馮梅」的單叢

▲茶友「道法自然」的單叢

根據圖片和茶友的描述,不難看出,這兩款茶都是屬於鳳凰單叢的新工藝——抽濕單叢。是不是有點陌生?小懂先來解釋下。

什麼是抽濕單叢?

抽濕單叢,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工藝,以單叢茶茶葉為原料,以類似現代清香型鐵觀音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的高香品種。

抽濕單叢的製作過程與傳統的鳳凰單叢沒有太大的差別,也要經過採摘、曬青、搖青、殺青、揉捻等工序。最大的不同,在於抽濕單叢是用機器(抽濕機)抽干水分,做成後直接存放於冰箱冷凍;而傳統的單叢是通過焙火工藝來穩定和提升茶葉品質。另外,抽濕單叢的做青、發酵工藝相較傳統單叢,也會更輕一些。

眾所周知,鳳凰單叢已屬於香氣很高且很豐富的茶類,而抽濕單叢則在此基礎上,又將香氣提升了一個層次。抽濕單叢到底有多香?對比一下清香型鐵觀音,大概就能想到了。

▲傳統工藝單叢

▲新工藝抽濕單叢

新工藝會讓人拋棄傳統嗎?

抽濕單叢為何近年來走俏市場?據了解,主要是這種單叢迎合了眾多茶友對於香氣的追求,尤其是北方的茶友。然而,在鳳凰單叢的原產地廣東潮汕一帶,抽濕單叢卻並不受寵,少有人飲用,大部分人都認為這種茶「寒性較大,多喝傷胃」。

而對這種新工藝單叢的評價,業內人士也是見仁見智。長年生活在潮汕地區的資深茶人謝偉文說,新出現的工藝短期看算是一種「創新」,但從長遠來看,一味追求入口清香,背離傳統的風向如果持續下去,對茶葉本身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就值得商榷了。

據謝偉文介紹,傳統鐵觀音其實也是有焙制工藝(也許很多人還不知),90年代從台灣引進「清香型」的工藝之後,迅速被市場追捧,風靡全國,以至於現在大家的印象里就有了「鐵觀音就是外表青綠,味道清香」的認知。

直至今日,鐵觀音也沒有完全回歸傳統。謝偉文認為,如果茶農茶商也都一擁而上去做抽濕單叢,也有可能導致傳統的單叢被邊緣化。

而北京馬連道茶城市場主管、資深茶行業人士孫曄則持不同的觀點,他說,也不必太過多慮,喝傳統工藝的不會因為有了新工藝就輕易改變,如果新工藝能吸引新的消費者關注鳳凰單叢這一品種,也未必就一定是壞事。現在有不少的消費者已經從清香型的鐵觀音轉到喝傳統鐵觀音,這不正好能證明傳統工藝的價值所在嗎?

孫曄還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不太看好這種茶(抽濕單叢)能夠成為下一個清香型鐵觀音。無論是從大的經濟形勢,還是人們購買商品的方式,以及不同地區商品流通的程度,都已經完全迥異於鐵觀音火爆的年代。

對這種單叢的新工藝,小懂也想說兩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抽濕單叢也好,清香型鐵觀音也罷,它們能被追捧一定是有市場原因的。時代會對傳統進行揚棄:好的東西會被保留和傳承,即使短期被忽略,終有一天也是要回歸的;不好的東西終究還是會被拋棄的,隨它去吧!

關於抽濕單叢,您有什麼好的想法?不妨也來說說哦!

背景知識:茶葉的那些新工藝

新工藝白茶:

傳統工藝的白茶「不揉不炒」,香氣自然;新工藝白茶則在萎凋後加入輕揉工藝,使茶葉條形變得略微捲曲,香氣更高。

新工藝正山小種:

傳統工藝採用松木熏制而成「煙小種」,使茶葉有濃郁的松香味;新工藝為了滿足更多年輕人的口感偏好,同時也出於環保(因為要砍伐活樹)和健康的考慮,製作出了「無煙小種」。

新工藝普洱茶:

普洱茶傳統工藝是後發酵,新工藝是前發酵。新工藝的發酵度大概是百分之三十,當年很好喝,但是由於提前損耗了茶葉內涵物質,對於後期自然轉化,提供不了足夠的內涵物質基礎,存放一段時間後會越來越淡。現在由於新工藝的出現,導致普洱茶有兩個不同的方向:新工藝注重當下,傳統工藝注重未來。

(本文由「懂茶帝」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並請註明出處。)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微信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微信:hyn365。


推薦閱讀:

清幽絲縷 縈繞內心——鳳凰單叢.茉莉香

TAG:創新 | 傳統 | 破壞 | 鳳凰單叢 | 鳳凰 | 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