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養生八段錦圖解(加視頻)
八段錦是氣功動功功法之一,八段錦是由八節組成,說到八段錦的優勢,它能改善神經體液調節功能和加強血液循環,對腹腔臟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及運動器官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八段錦》動作口令預備式兩足分開平行站,橫步要與肩同寬,頭正身直腰松腹,兩膝微屈對足尖,雙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調息垂雙目,靜默呼吸守丹田。兩手托天理三焦口令八段錦的優勢一、兩手托天理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掌心向上托,小指和無名指有麻的感覺。加強四肢和軀幹的伸展活動確可影響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於肺部的擴張,使呼吸加深,吸進更多的氧氣,顯然對消除疲勞有一定的作用。由於這節動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動,又伴隨深呼吸,所以對內臟各部調理是自然的。不僅如此,對腰背肌肉骨骼也有良好作用,有助於矯正肩內收和圓背等不良姿勢。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撥雲式,雙手捧抱式還原,式隨氣走要緩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氣盡時停片刻,隨氣而成要自然。左右開弓似射鵰口令八段錦的優勢二、左右開弓似射鵰。除了頭以外,上焦可說是全身最重要的部位,這節動作影響所及,包括兩手、兩臂和胸腔內的心肺,通過擴胸伸臂可以增強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強和血液循環,有助於進一步糾正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病態。馬步下蹲要穩健,雙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勢隨腰轉換右式,雙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觀指,雙手收回式還原。調理脾胃單臂舉口令八段錦的優勢三、調理脾胃臂單舉。這段動作是一手上舉,一手下按,上下用力對拉,使兩側內臟器官和肌肉進一步受到牽引,特別是使肝、膽、脾、胃受到牽拉,使胃腸蠕動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強,久練有助於防治胃腸病。雙手重疊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圓,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轉至脾關,雙掌均沿胃經走,換臂托按一循環,呼盡吸足勿用力,收式雙掌回丹田。五勞七傷往後瞧口令八段錦的優勢四、五勞七傷向後瞧。頭部運動對活躍頭部血液循環、增強頸部肌肉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而且對消除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和一些生理功能障礙等也有促進作用。可是,這節動作按中醫理論卻歷來被認為對五勞七傷有防治作用。雙掌捧抱似托盤,翻掌封按臂內旋,頭應隨手向左轉,引氣向下至湧泉,呼氣盡時平松靜,雙臂收回掌朝天,繼續運轉成右式,收式提氣回丹田。搖頭擺尾去心火口令八段錦的優勢七、搖頭擺尾去心火。這段動作是個全身性動作,對整個身體都有良好作用。但為什麼強調可去心火,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心火可能是指受寒、感冒、發燒時抽出現的一些癥狀;認為搖頭擺尾,旋轉身體,可提高全身各器官、各系統的功能,發汗去熱,除去心火。馬步撲步可自選,雙掌扶於膝上邊,頭隨呼氣宜向左,雙目卻看右足尖,吸氣還原接右式,搖頭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隨氣練,氣不可浮意要專。兩手攀足固腎腰口令八段錦的優勢六、兩手攀足固腎腰。這一段動作,既有前俯,又有後仰,可充分伸展腰背肌肉,同時兩臂也盡量向下伸展,顯然對增強腰部及下腹有良好作用。兩足橫開一步寬,兩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後轉,吸氣藏腰撐腰間,式隨氣走定深淺,呼氣彎腰盤足圓,手勢引導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湧泉。攢拳怒目增氣力口令八段錦的優勢五、攢拳怒目增氣力。這段動作要求拳頭緊攢,腳趾用力抓地,全身用力,聚精會神,瞪眼怒目,使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激發興奮,加強氣血的運行;長期如此鍛煉,會促進肌肉發達,體力、耐力逐漸加大。馬步下蹲眼睜圓,雙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內氣隨腰轉,前打後拉兩臂旋,吸氣收回呼氣放,左右輪換眼看拳,兩拳收回胸前抱,收腳按掌式還原。背後七顛百病消口令八段錦的優勢八、背後七顛諸病消。這段動作繼續要求放鬆,但與兩手托天動作正相反;托天動作是要把全身伸展,拉開,而這段動作是要把全身各器官、各系統受到輕微震動而複位;用中醫針灸術語來說,這是一開一合,很完整。兩腿並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懸,呼氣上頂手下按,落足呼氣一周天,如此反覆共七遍,全身氣走回丹田,全身放鬆做顛抖,自然呼吸態怡然.
由八節動作組成的一種健身運動方法。全套動作精鍊,運動量適度,其每節動作的設計,都針對一定的臟腑或病症的保健與治療需要,有疏通經絡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其名最早見於宋代洪邁《夷堅志》中。曾《道樞·眾妙篇》曾記述了具體練習方法:「仰掌上舉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鵰焉;東西獨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復而顧所以理其傷勞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藏矣;咽津補氣,左右挑其手,擺鱔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靈劍子引導子午記》也記有:「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鵰,東脾單托西通胃,五勞回顧七傷調,游魚擺尾通心臟,手攀雙足理於腰,次鳴天鼓三十六,兩手掩耳後頭敲。」八段錦在歷代相傳中得到不斷發展,流派繁多,現代較為流行的練習方法和歌訣見於清代梁世昌《易筋經圖說》所附《八段錦》(撰者不詳)中。
【基本內容和方法】(一)「兩手托天理三焦」法1.雙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含胸收腹,腰脊放鬆。正頭平視,口齒輕閉,寧神調息,氣沉丹田。雙手自體側緩緩舉至頭頂,轉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舉,足跟亦隨雙手的托舉而起落。托舉六次後,雙手轉掌心朝下,沿體前緩緩按至小腹,還原。(二)「左右開弓似射鵰」法自然站立,左腳向左側橫開一步,身體下蹲成騎馬步,雙手虛握於兩髖之外側,隨後自胸前向上劃弧提於與乳平高處。右手向右拉至與右乳平高,與乳距約兩拳許,意如拉緊弓弦,開弓如滿月;左手捏劍訣,向左側伸出,順熱轉頭向左,視線通過左手食指凝視遠方,意如弓劍在手,等機而射。稍作停頓後,隨即將身體上起,順勢將兩手向下劃弧收回胸前,並同時收回左腿,還原成自然站立。此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調換練習六次。 (三)「調理脾胃須單舉」法自然站立,左手緩緩自體側上舉至頭,翻轉掌心向上,並向左外方用力舉托,同時右手下按附應。舉按數次後,左手沿體前緩緩下落,還原至體側。右手舉按動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四)「五勞七傷向後瞧」法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寧神調息,氣沉丹田。頭部微微向左轉動,兩眼目視左後方,稍停頓後,緩緩轉正,再緩緩轉向右側,目視右後方稍停頓,轉正。如此六次。(五)搖頭擺尾去心火兩足橫開,雙膝下蹲,成"騎馬步"。上體正下,稍向前探,兩目平視,雙手反按在膝蓋上,雙肘外撐。以腰為軸,頭脊要正,將軀幹劃弧搖轉至左前方,左臂彎曲,右臂綳直,肘臂外撐,頭與左膝呈一垂線,臀部向右下方撐勁,目視右足尖;稍停頓後,隨即向相反方向,劃弧搖至右前方。反覆六次。(六)「兩手攀足固腎腰」法松靜站立,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兩臂平舉自體側緩緩抬起至頭頂上方轉掌心朝上,向上作托舉勁。稍停頓,兩腿綳直,以腰為軸,身體前俯,雙手順勢攀足,稍作停頓,將身體緩緩直起,雙手右勢起於頭頂之上,兩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體兩側緩緩下落於體側。(七)「攢拳怒目增氣力」法兩足橫開,兩膝下蹲,呈"騎馬步"。雙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擊出,順勢頭稍向左轉,兩眼通過左拳凝視遠方,右拳同時後拉。與左拳出擊形成一種"爭力"。隨後,收回左拳,擊出右拳,要領同前。反覆六次。(八)「背後七顛百病消」法兩足併攏,兩腿直立、身體放鬆,兩手臂自然下垂,手指併攏,掌指向前。隨後雙手平掌下按,順勢將兩腳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頓,將兩腳跟下落著地。反覆練習六次。
【自我保健應用】「兩手托天理三焦」法可吐故納新,調理臟腑功能,消除疲勞,滑利關節(尤其是對上肢和腰背)。「左右開弓似射鵰」法通過擴胸伸臂可以增強胸肋部和肩臂部肌力,加強呼吸和血液循環,有助於進一步糾正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病態。「調理脾胃須單舉」法有助於防治胃腸病。「五勞七傷向後瞧」法可消除疲勞,健腦安神,調整臟腑功能,防治頸肩酸痛。「搖頭擺尾去心火」健腎(去心火即強身)「兩手攀足固腎腰」法可增強腰部及下腹部的力量,但高血壓病和動脈硬化患者,頭部不宜垂得太低。「攢拳怒目增氣力」法可激發經氣,加強血運,增強肌力。「背後七顛百病消」法可疏通背部經脈,調整臟腑功能。長期堅持練習八段錦可增強體質,防止疾病。「八段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傳統醫療保健功法。因有八節運動,故謂"八段"。
一、坐式八段錦(一)坐式八段錦口訣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聞。微擺撼天柱,動舌攪水津,鼓漱三十六,津液滿口生,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臍輪。閉氣搓手熱,背後摩精門,盡此一口氣,意想體氤氳。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彎腰攀足頻。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口水九次吞,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任督慢運畢,意想氣氤氳。名為八段錦,子後午前行。勤行無間斷,去病又強身。(二)坐式八段錦練法1、寧神靜坐 採用盤膝坐式,正頭豎頸,兩目平視,松肩虛腋,腰脊正直,兩手輕握,置於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靜坐3-5分鐘。2、手抱崑崙 牙齒輕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時即咽下,謂之"吞津"。隨後將兩手交叉,自身體前方緩緩上起,經頭頂上方將兩手掌心緊貼在枕骨處,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時枕骨後用力,使後頭部肌肉產生一張一弛的運動。如此行十數次呼吸。3、指敲玉枕 接上式,以兩手掩位雙耳,兩手的食指相對,貼於兩側的玉枕穴上,隨即將食指搭於中指的指背上,然後將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彈力緩緩地叩擊玉枕穴,使兩耳有咚咚之聲。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數次。4、微擺天柱 頭部略低,使頭部肌肉保持相對緊張,以左右"頭角"的頸,將頭向左右頻頻轉動。如此一左一右地緩緩擺撼天柱穴20次左右。5、手摩精門 作自然深呼吸數次後,閉息片刻,隨後將兩手搓熱,以雙手掌推摩兩側腎俞穴二十次左右。6、左右轆轤 接上式,兩手自腰部順勢移向前方,兩腳平伸,手指分開,稍作屈曲,雙手自脅部向上劃弧如車輪形,象搖轆轤那樣自後向前做數次運動,隨後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後作數次環形運動。7、托按攀足 接上式,雙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雙手作上托勁;稍停片刻,翻轉掌心朝前,雙手作向前按推勁。稍作停頓,即鬆開交叉的雙手,順熱作彎腰攀足的動作,用雙手攀兩足的湧泉穴,兩膝關節不要彎曲。如此鍛煉數次。8、任督運轉 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導內氣自中丹田沿任脈下行至會陰穴接督脈沿脊柱上行,至督脈終結處再循任脈下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