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紫劍答《精武》讀者問(二)

[李紫劍] 李紫劍答《精武》讀者問(二)

問:那麼先生,咱這樣想,國際武聯不是多國多種武術聯合會,而是中華武術跨國聯合會,萬國武聯涉及的法理衝突,是不是就於此避免了?中國武術中奧,是不是就可以獨立行事了?   答:如果國際武聯不是萬國萬種武術聯合會,而是中國武術跨國聯合會,那麼它何必還叫國際武聯,叫中國武術跨國協會豈不是更名副其實?   即使是中國武術聯合會,武術申奧也依然需要一個會議和認定的過程,中國的一百多個拳種和流派,總不能一窩蜂地往奧運里擠吧?哪一種武術被評為國技並榮膺入奧資格,總該全國這一百多個拳種的法人代表公推共選吧?請問這道程序我們走了嗎?選出了入奧的拳種了嗎?   中國武協從沒有舉辦過申奧武術評選活動,截至目前也沒有哪個拳種獲此殊榮。請問全國上上下下,有誰能說得清楚我們武術申奧向奧委會提交的武術內容是什麼嗎?   申奧的武術從法理上講並不存在。這麼多年,我們就在申奧實體不存在的情況下強力申奧,想想這件事有多麼荒唐!在這種情況下,武術要是真正走進了奧運,那才叫奇蹟,那才真叫不可思議呢!      問:大傢伙兒一齊申奧並且排名不分先後,看來想達到目的是不可能了。那麼我們公推共選一個拳種申請入奧,是不是就十拿九穩入了呢?   答:如果我們對申奧拳種達成了共識,申奧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得多,但是並不能保證一定就會被奧運會接納。為什麼?因為我們推舉的代表拳種,不一定就符合奧運會立項的要求。   就傳統而言,少林拳資格最老,最有可能被我們選中,但它古樸無華的動態,因缺乏票房價值,所以一定不入奧運評委的法眼。就人口覆蓋率而言,太極拳擁護者最多,但它的速度、力度和恥於力爭的「處世態度」與奧運倡導的精神背道而馳,所以它同樣進不了奧運會。   我們的武術強力申奧,是我們堅信「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並且「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既然武術只有我們有而且世界很需要,武術申奧還不是一拍即合嗎?然而,正是這雙重的錯誤認識妨礙了我們跨入奧運之門。   奧運的**是什麼呢?奧運的**是「屬於世界的才是奧運的」、「與時俱進的才是奧運的」。任何一項運動,無論你自己多麼看重,無論它的歷史多麼古老,如果不被大幹世界的芸芸眾生看重,如果它不能煥發出強烈的時代氣息,它想躋身奧運是不可能的!而中國武術呢?它已經屬於世界了嗎?沒有!它要是真的屬於世界了,還用不遺餘力申奧嗎?   中國武術還沒有屬於世界,那麼,它與時俱進了嗎?沒有!在長達三十年的跨世紀武術熱中,習練中國武術的絕大多數人把絕大多數的功夫都用到了因循守舊和複製傳統、深化玄學上去了,沒有幾個人把精力放在傳統武術科學化和現代武術通用化的研究上。民間武術是新瓶裝舊酒,官方武術是舊磚砌新牆,上上下下從形式到理論觀念都與時代精神格格不入,這樣的武術又怎麼可能躋身奧運!   柔術沒有進奧運會,柔道卻進了奧運!花郎道沒有進奧運會,跆拳道卻進了奧運!這說明了什麼?至少說明古老的、傳統的進不了奧運會,而新創的、現代的進了奧運!日本武術是這樣,韓國武術是這樣,中國武術假如能夠進奧運,也不可能脫離這種模式!   在未來的日子裡,中國武術還將繼續申奧的歷程。在此我想問的是,全新的、與時俱進的中國武術,已經準備好了嗎?大家都來問一問,準備好了嗎?      問:有沒有全新的、與時俱進的武術,是學術品相問題。在談論過學術問題之後,我們是否可以討論一下技術層面的問題?   答:中國武術是如何強力申奧的,我和廣大武術愛好者一樣知之甚少,因為這件事從前到後,都是申奧班子經手的,干武術的人基本上沒有參與具體工作,僅僅是奉獻了一份熱情。   中國武術申奧的技術層面,對廣大中國武者來說是一個謎,因為絕大多數人從頭到尾既沒有看到過武術申奧的可行性報告。也沒有看到過武術申奧的申報資料,當然也就沒有聽到奧委會對武術申奧的評估意見和裁決文件。   而這些,本著國家政務公開的精神,原本是應該讓與之相關的人知道的。   既然我們對此一無所知,我們又怎麼能夠討論技術層面涉及的問題呢?我們只知道我們犯了錯誤——如果技術方面不出錯,爭取一個特設項目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大家別忘了,藤球和長馬迪都進過奧運會,而它們的人口佔有率絕對不及武術的萬分之一。   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希望能看到柔道和跆拳道申奧時的申報文件和批准文件,同時也想看到武術申奧的申報文件和奧委會的批複文件,通過二者的對比,應該能發現武術申奧時的技術方面的失誤和不足。要知道,不通過比較就無法鑒別,而奧委會對武術申奧的不予批准,肯定是比照過柔道和跆拳道的。   但是,中國武者有這個福嗎?也許會有人去做這個工作,但不可能是我們這些基層的人。而那些造成失誤的人,決不會主動承擔失誤的責任。如果可能,他們會把失敗的秘密永遠保密下去。      問:作為一個富於想像的人,先生不妨設想一下武術申奧的說辭和奧委會批複的文辭,「姑妄言之」,假設一下武術中奧失利的原因,可以嗎?   答:武術強力申奧,需要一個或若干個理由,而奧委會不予接納,是奧委會不承認這些理由或不需要這些理由。   我想武術申奧的報告書肯定少不了如下說辭:「中華武術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擁有一百六十多個拳種,三百多種功法,三千多個套路。三萬多種技法,數量質量均為世界之最。」   「中華武術可以用於防身自衛、強身健體、交流文化、增進友誼、陶冶情操、凈化身心、提高修養、改變氣質、能使人超凡人聖,最終得道成仙……」   「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中國武術是世界上所有武術的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充滿古老智慧、東方哲理和神秘氣氛的中國武術進入奧運,不但是中國的希望,也是世界各國的希望……」   而奧委會的批複,大約可以譯出以下的意見:   「該申請的申奧主體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該學術定義空泛而且概念模糊,該項目自我定位不準、思想觀念陳舊、形式落後於時代、體制不適應於競技體育市場。縱觀申報文件內容,本會認為該內容只適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世界健身運動項目和世界神秘文化研究項目,而無法成為進入奧運的正當理由。全體委員經研究、公議,不予批准!」   中國武術申奧的報告我們儘管誰都沒見過。但其中估計少不了我上邊所說的內容,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主管部門和傳媒一直就這麼嘮叨著,這些高論和陳詞濫調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陌生。奧委會的否決文件我們同樣無緣得見,有關人員傳達說是因為武術在世界範圍內普及度不夠,一望而知這不過是一個借口。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如果120個會員國還不能代表普及度的話,不知藤球、馬術的盛裝舞步的會員國是多少?   用不是理由的理由退回中國武術的申請報告,是照顧被拒絕者面子的委婉做法,還是一種圓熟的外交手段?而當評委們討論評議中國武術的申請書時,他們七嘴八舌嚷嚷的,一定是我上面假設的內容,並且其中很可能還會再加上一條:該項目對青少年缺乏吸引力,而不吸引青少年的項目就不會有未來。      問:借東道主之利,柔道入了奧運會,跆拳道入了奧運會,在往後的日子,我們還有可能看到另外一些項目借東道主之利躋身奧運會。在通過入奧時,奧委會無疑有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即為東道主增加一分。   然而,什麼都可能有例外,而這例外偏偏就攤到中國頭上。在北京中奧成功後,奧委會竟徹底堵死了武術進軍奧運會的道路。請問這是為什麼?這該怎麼解釋呢?事情怎麼可能會這樣發展呢?   答:在設置正式項目、表演項目和特設項目時,奧委會通常都會考慮作為東道主的觀眾需求。為東道主的觀眾考慮並不是出於對東道主的尊重,而是為了保證奧運比賽時儘可能高的觀眾上座率。   為了2008年奧運在中國舉辦,全體中國人民表現了空前的熱情。為了奧運會的舉辦不出現變數,中國人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全國上下人人都把成功舉辦奧運會當做頭等大事,並且人人都以去現場觀看比賽為榮,因此,奧運會場根本不會出現座位空空的場面。   換句話說,只要奧運會在中國,就不會沒有觀眾。有沒有武術項目,武術進不進奧運會,觀眾都不會有大的變化。   奧委會決策人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們一反常態,堅決地拒絕了武術。他們抓住了中國人的心理,認定中國人決不會因為武術遭拒而不看奧運會,因為中國人習慣於顧全大局、犧牲局部。他們在武術入奧問題上和中國人賭了一把,他們看得很准,他們贏了。   也許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但事實就是事實,我們面臨的事實就是我們贏得了奧運。但與此同時我們輸掉了武術,不,是失掉了武術。   我們失去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以後很難再有了。2012年英國承辦奧運會,武術肯定沒機會。2016年如果日本贏得舉辦權。作為候選項目的空手道勢必進入奧運會。空手道入奧一旦成為事實,武術恐怕就永遠沒了入奧的機會。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問:世界上有一文一武兩個最高領獎台,至今與中國人無緣。這兩個獎項,一個叫諾貝爾文學獎,一個叫奧運會。中國的文學大師最多,國學大師最多,文字圖書出版量最大,中國作家寫作品的速度世界一流,作品的數量令國外作家望塵莫及,武俠小說發行量創世界之最,歷史體裁小說琳琅滿目……但是從諾貝爾文學獎設立至今,中國作者在這個獎項上至今保持一清二白的紀錄。   與文學項目相比,中國武術也好不到哪裡。中國的拳種最多,流派最多,宗師大師最多,古規古法古貌最多,武林秘籍最多,武術出版物最多,新老武術家創拳造論的速度世界一流,奇談怪論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江湖黑話和中國外語的最高水平,然而我們十年奮鬥,竟然再次無緣奧運!要知道,當年的抗戰,我們才用了8年的時間!   我們的國寶國粹竟然被人家不當回事兒,我們的善意竟然得不到回應,請問這是為什麼?   答:這並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因為我們把問題想得太複雜了。 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通報的2008年該獎項的作品獲獎的理由,可以視為一個很好的解答。評委們這樣評價法國作家的獲獎作品,「他是新文化領域的開拓者,他的作品具有特意般的魅力,他在舊習俗的死亡、新生命的誕生中探索在當代文明矯飾下的真實的人性,他的作品標誌著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交融。」   看出核心問題了嗎?那就是「開拓創新、立足現實、服務現實」,這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要求!這無疑也同樣是奧運思想。   如果「他是傳統文化的守望者,他的作品充滿了咒語般的符號和文字,他在舊文化的死亡、新文化的誕生中扮演舊事物殉葬者的角色,他的作品中看不到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氣息」,那麼,他的作品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   在21世紀,傳統文化體裁的作品不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如果中國人想獲得這個獎項,那麼他筆下描寫的必須是21世紀的中國的現實!而這,正是目前中國作家忌諱和迴避的課題。   與文學類似,21世紀的奧運不可能從古老歷史中挖掘項目,21世紀的青少年必將主導奧運,而青少年的最愛必然是時間!如果我們的武術不能打造出與時代同步的、令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引領時尚的、使青少年樂此不疲並忘掉街舞和網路遊戲的新潮武術,那麼想進奧運就門都沒有。我可以肯定,想利用奧運展示武術套路的「無窮魅力」是異想天開,不可能的事。   想進奧運,我們的申奧武術就得比跆拳道更吸引青少年,更富於時代氣息,更簡潔明快,更讓外行人看得明白,一句話:武術必須更前衛!   這樣的武術,我們推得出嗎?我們能拿出近三十年挖掘、整理、搶救、「繼承」傳統和偽傳統武術的力度和熱情打造「中國牌」的前衛武術嗎?如果有人保證能,那麼我就可以肯定中國武術總有一天會進奧運。如果不能,我建議大家從此死了武術進奧運的心!      問:中國人常說條條道路通北京,外國人說條條道路通羅馬,都是說成功的路不止一條,用不同的方式可以接近同一個目標。我們武術進奧運有助武術在國外的發展,因此入奧是手段,發展才是目的。   現在入奧短時間內是沒指望了,為了發展,我們必須另闢途徑。以先生之見,什麼途徑比較可行?怎樣運作比較合理?   答:武術走出國門、向國際空間發展,現階段有兩條道路可走。不但切實可行,而且並行不悖,可以雙管齊下。   武術向外拓展的第一種方式最好是單項置人,即將中國元素直接置入奧運會的同項內容。在這方面,拳擊的鄒士明已經帶了個好頭,希望更多的人在更多的項目上跟上來。   中國武術向外拓展的第二種方式,應該是藉助國際武聯這個國際組織把中國武術做大做強。要依託國際武聯把中國武術國際化,我們首先必須轉變我們的觀念和做法。   在觀念上,我們必須轉變我們的「武術源於中國、武術是中國的國粹」之類的不正確說法,不僅要認識到「中國武術源於中國、中國武術是中國的國粹」,而且要認識到「中國武術是世界武術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僅僅是一個組成部分」。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客觀地看待自己,自覺地善待別人。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已經把國際武聯辦成了單純的中國武術社團,這種見識和做法是很偏頗的,這種行為事實上是,在國外把自己孤立於所在國家的本土武術之外,標誌著自己在當地是另類,這樣做很短見,也很危險。如果中國武術真的想做大做強,這種做法和現行狀態必須改變!我們必須不再把國際武聯解讀為「中國武術國際聯盟」而將其視之為「國際武術聯合會」。   在國內,我們必須同樣看待人籍中國的域外武術與本土原有武術,把它們當做中華武術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如不論是美國人、非洲人,只要人了中國籍,他就是中國人,同樣,不論是拳擊、泰拳,還是柔道,只要入了中國,它就是中國武術!沒有這樣的氣度和涵養,中國武術的路就會越走越窄,市場就會被「另類」武術擠占。   在國外,我們必須先入籍所在國,在該國度的體育部門和武術部門註冊後,然後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我們必須首先把自己當成所在國的一個學術成員,而不是一個學術入侵者!與所在國的原有學術相比,登陸的學術一開始不過是一滴水,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能永遠不幹,這個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的。   在國內我們海納百川,在國外我們入鄉隨俗,這兩點我們做到了,中國武術就會長盛不衰、生機勃勃,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推薦閱讀:

《五年高管養成記》作者肖冰5月13日慧文書院與你相約
讀者推薦 || 她們滿意的男票包包原來是這一隻
《朗讀者》卷首語和開場白集錦
不是所有的感動都是為了錢!

TAG: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