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推動民主化:現實還是迷思?
06-09
中產階級推動民主化:現實還是迷思?
推薦閱讀:
張鐵志
人們普遍相信經濟發展會產生大批中產階級,而這批都市中產階級會成為民主化的動力,並且會對民主的穩定起積極的作用。一方面是因為中產階級被認為教育程度較高,較具有開明、溫和、理性的價值取向,所以比較傾向民主。此外,中產階級在獲得經濟利益之後,會開始要求更多的政治權利或者政治參與,因此構成推動民主化的動力;另一方面,一個社會如果中產階級微小,則可能嚴重貧富不均,社會矛盾劇烈,而不利於民主化的推動,因為富有者或資本家會擔心一旦民主化,他們的財產會被中下階級嚴重剝奪,所以他們要捍衛既有的威權體制。在經驗研究中,美國知名政治學者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曾說,在第三波民主化中,每一個國家最積極的民主支持者都是都市中產階級。許多政治學理論也都支持這種看法。但也有學者強調中產階級因為在乎經濟利益,所以在政治價值上更願意選擇秩序與安定,因而容易與獨裁者共謀。中國國內最近對於中產階級的出現也有熱烈討論,並且探索這些新興中產階級對社會轉型和政治轉型的意義,尤其不少人認為台灣經驗值得鏡鑒。而他們對台灣經驗的理解正是上述理論的翻版:經過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台灣出現都市化、工業化以及大批都市中產階級,這個群體在七八十年代開始要求政治開放,因而促進了八十年代中期的民主化。這個歷史圖像看似正確,但這樣的簡化論述卻抹煞掉這個巨大歷史過程中許多重要的細節與機制,也把所謂中產階級視為一個沒有區別的整體。台灣在戰後隨著五六十年代經濟快速成長,出現大量勞工階級,到七十年代也逐漸浮現出一個中產階級的市民社會。而台灣政治也的確是在這時期開始出現轉型。但事實上,在七八十年代的台灣,所謂的中產階級其實數量不大。根據不同學者的研究,在台灣民主化前夕的八十年代中期,中產階級只佔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左右。不過,數量少不代表他們沒有重要政治角色。一方面,七十年代崛起的政治反對力量,的確大部分來自中產階級背景的知識分子。而許多早期支持黨外運動者,特別是提供財務支持者,多是醫生、律師或中小企業主。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些支持黨外政治力量的中產階級,不論是專業者或是中小企業,他們既不在國民黨既有的嚴密網路體系中(如官方控制的工商協會),又是既有經濟政策的受害者(國民黨主要與大資本結盟),再加上他們大都是本省籍(閩南籍)背景,所以很自然會支持本土性格強烈的黨外運動。在積極的政治精英之外,更多中產階級是屬於沉默的公民,但選舉機制使得他們的沉默可以透過選票表現出來。根據實證研究,台灣的中產階級比工農階級更具有民主信念,但不同省籍在民主化過程中扮演不同角色:本省籍非公教人員具有較高民主信念,並且在投票態度上支持反對黨;外省中產階級雖然有較高的民主信念,但卻依然支持威權的國民黨。不過,由於他們的民主信念,使得國民黨在八十年代中期願意推動政治自由化。換言之,不同省籍的中產選民扮演了推動自由化的不同力量。總的來說,中產階級確實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但並非是如既有理論的簡單想像。中產階級的出現,並不會自動轉化成政治改革的力量,這還需要其他歷史條件的配合。比如在台灣,是否依附於黨國經濟體制以及省籍背景,都對中產階級的政治態度有影響。更重要的是,七十年代開始政治和社會運動者的前仆後繼,打開了台灣的政治空間。歷史的改變並不應只是期待社會結構的成熟,而應期待人的主動推動。(本文作者張鐵志,台灣知名政治與文化評論人,現任台灣《新新聞周刊》副總編輯,今年於兩岸出版《時代的噪音:從迪倫到U2的抵抗之聲》,並擔任多個NGO的理事與董事。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推薦閱讀:
※給中產階級做綜藝
※有多少錢才算中產階級?
※得到|《日本新中產階級》| 暗藍解讀
※幕後玩家:來自中產的危機感
※中產階級如何混成「中慘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