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

  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

  什麼是人的本性問題,如同什麼是幸福的問題一樣,也是一個爭論了幾千年的古老話題。所謂人的本性,就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本質屬性。人是一個不斷產生需要又永不滿足的高級動物。一些需要滿足後,另一些需要又出現了,在滿足更多需要的過程中,謀求更多的幸福,這是貫穿於每個人一生的本質屬性,也是貫穿於整個人類歷史進化過程的一個顯著特徵。正因為有永不滿足的本質屬性,人類才會走出自然狀態,不斷創造文明,不斷創造出越來越幸福的生活。因此,筆者認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惡,既不是自私性,也不是階級性,人的本性實質上是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人的本性是唯有人類才有的性質人的本性應該是唯有人類才有的本性,其他動物也具有的性質不能視為人的本性。孔子說:食、色,性也。我們只能把這句話理解為人和動物的自然天性,而不能理解為人的本性。因為食、色是人和一切動物共有的需要,如果把食、色看成人的本性,就混淆了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動物的食、色需要滿足後,不會產生更多基本生存需要以外的新需要。而人在食、色需要滿足後,還會有新需要不斷湧現出來。儘管吃飯問題和性的問題是人類基本的生理需要,但人的目的不僅僅限於吃飯和性,如果僅限於此,人與動物就沒有區別了。人類在構造上的極端複雜性和人腦的不斷進化,使人具有巨大的潛能,人的機體固有著把這種潛能轉變為現實能量的自然衝動,這種衝動促使著人在吃飯、性等基本需要滿足後,繼續去努力、去奮鬥、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去滿足更高級的需要、去創造更好的生活。潛能實現、需要滿足和社會比較相互作用,就使得人類永遠也不會滿足於已經獲得的東西。人都希望潛能有更大的實現,需要有更多的滿足,都希望更健康、更長壽、能贏得更多人的尊敬,都希望自己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更幸福,獲得的幸福量大些、更大些。所有這些,是任何動物都不會有的性質。因此,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是唯有人類獨有的本性。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掲示了人類需要複雜化、多樣化以及求新求異的特點。

  人的本性是每個人都有的性質人的本性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的性質,只有部分人才有的性質,不能視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人之所以是人的質的規定性,人的本性如果發生了質的變化,人就不能成其為人。人的本性對於任何人,無論是黑人、白人、黃種人;無論是古代的人,還是現代的人;無論是當官的人,還是普通老百姓;無論是富有的人,還是貧窮的人都是一樣的。就像狼有狼的本性,老鼠有老鼠的本性一樣,人類肯定有一個所有人都有的,能夠與狼、狗、牛、馬、老鼠相區別的本性。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政治經濟地位的變化而變化的東西,不能視為人的本性。善和惡不能視為人的本性。因為自古以來,社會都存在著善和惡的鬥爭。有一部分人善,他們能夠把自己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大家的幸福一致起來;有一部分人惡,他們常常把自己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大家的幸福對立起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不同的國家,由於國家和人民富裕的程度不同、社會管理技術和能力不同、法治和民主建設程度不同、社會正義規則暢行的阻力不同及公民道德素養不同,因此,在不同歷史階段和不同國家中,社會中存在著的善和惡的比例差異很大。有些時候有些國家惡人相對較少,惡人所做的惡事也相對較少;有些時候有些國家惡人相對較多,惡人所做的惡事相對較多。然而,古今中外的事實一再證明,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會有善良的人和惡毒的人的同時存在,都會有善良的人被惡毒的人殘害的事情發生。如果說人性是善的,則必須回答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惡人存在?《三字經》開篇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就是說,惡人不是生來就是惡人,而是後天習得了惡的觀念和惡的行為習慣才成為惡人了。這個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人所受到的教育會對一個人的品格產生巨大影響。但是,大量事實證明,在完全相同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在品格上存在很大差異。說明人的品格與遺傳基因有著非常密切的內在關係,有些具有攻擊性人格傾向的人,在幼兒時期就能表現了出這種秉性。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雖然我們人類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我們都會遺傳這個共同祖先的基因,但是,按照達爾文的觀點,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某一物種的個體之間又存在著相當大的變異。這就是說,假若人的本性是善的,一個人之所以惡,有可能是後天學惡的,也有可能是他們祖先的基因由善變惡的。同樣的道理,假若人的本性是惡,一個人之所以善,有可能是後天學善的,也有可能是他們祖先的基因由惡變善的。然而,無論是善還是惡,既然都可以變,都不能看成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適合於一切人的本質規定性,即人類的共同的本質屬性,是永遠也不會變的。正因為此,探討人的本性問題,只有從性本善和性本惡的圈子裡跳出來,另闢蹊徑,才會有新的突破。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是一切人的理想。所有的人都永不滿足,所有的人在達到比以前更高的幸福水平後,最初會感到幸福,但過不了多長時間,又會回歸到原來平常的感覺體驗上去了。例如,收入的增加最初會促進滿意度的上升,但過一段時間後,人們就不會覺得比以前更幸福,一個人得到的幸福越多,他會要求得越多。如果一個人的年收入是五萬元,那麼,他就會希望得到十萬元;得到十萬元,又想得到百萬元;得到百萬,又開始想千萬,想一億、十億、百億。獲得奧運金牌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一旦獲得,自然非常高興,但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些人又與比他獲得更多奧運金牌的人作比較,希望獲得更多金牌。官職和職稱的晉陞會給人帶來幸福,但同時也會提高人的抱負水平,從而期望更高一級的晉陞。人類永遠不會滿足,慾望無止境,這是適應於所有人的一條真理。善良的人之所以樂於做好事,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和經驗中,做好事能夠獲得和諧關係帶來的幸福、受人尊敬的幸福、價值實現的幸福。惡人之所以經常做壞事,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和經驗中,如果不把別人的財富奪過來,自己就不會有好日子過;如果不把別人整垮整倒或者害死致殘,自己就不會比別人更幸福。無論是善良的人,還是惡毒的人,他們的根本動機是一樣的,那就是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唯有這一點,才是每個人都有的性質。

  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的合金人的本性不是純粹後天形成的。凡是純粹後天形成的東西,都是由外部環境決定的,不能視為人的本性。每個人所處的外部環境千差萬別,不可能生成同樣的本性。理性雖然是人與動物的主要區別之一,但理性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更不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之所以有理性,有認識客觀事物的智慧,之所以有預見性,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則是後天學習、教育和實踐的結果。人要擁有高度的理性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理性程度都是很有限的。許多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更多的受生理慾望本能的支配,極其缺乏理性。同樣的道理,把人的本性說成是美德,也不能解釋複雜的社會現象。因為美德非生於自然天性,也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仁愛、寬大、正義、節制的品格是由父母遺傳和後天自幼受到的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美德的顯著特徵是遵從正義規則,而正義規則是一種社會規則,只有全面深刻知曉正義規則的人,才能談得上遵從正義規則。聖賢為什麼幾百年才出一個,原因就在於此。此外,遵從正義規則往往會與個人的利益發生矛盾,為了生存的需要,一旦堅持正義會嚴重損害個人利益時,許多人會選擇明哲保身。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官場上,人人都有兩副面孔,表面上竭力塑造自己的美德形象,背地裡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盤。那些腐敗分子在台上大講特講反腐敗的重要性,底下又大肆收受賄賂。所以,諸如理性、美德等純粹後天形成的東西不能視為人的本性。馬斯洛說:一切行為都基本上是由有機體的生理需要所驅動的,不管由這些需要產生的那些進行活動的衝動被稱為本能、驅力還是朝著某一目標的努力,這都無所謂。[美]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第275頁,華夏出版社,1987。無意識的內在衝動往往是真實地、可靠地反映了人的本質需要。正是這種內在的、無意識的衝動,促使人們不斷產生需要並千方百計滿足這些需要,從而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體驗幸福,使自己的幸福水平不斷上升,幸福存量不斷增大。人的本性又必須反映人的社會屬性。從自然屬性方面來講,人必須要滿足生存需要,要實現健康長壽的目的。但是,從社會屬性來講,人還必須要滿足情感需要和成就需要,要實現心靈安逸和價值實現的目的。因此,人的本性不能只歸結為人的自然性。把人的本性說成是自私、功利,說什麼人不利己,天誅地滅,或者弗洛伊德的性本能,這只是看到了人的自然屬性,而沒有看到人的社會屬性。事實上,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人是社會的動物,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離開他人而能滿足自己的一切需要,人的生活就是以分工為標誌的相互依靠的生活,人是生活在社會共同體中的,社會共同體的利益從整體上決定著個人的利益。不考慮他人的利益,不考慮共同體的利益,不想盡家庭義務、社會義務,不講父子、母子、夫妻、兄弟姐妹和朋友情義,只期待著滿足自己物質需要的人,實際上是披著人皮的豬,註定不會有屬於人的幸福的生活。屬於接近動物的那一部分人,也是層次最低的那一部分人。在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動物般的自然屬性不能反映人的本性。即便是這種自私狹隘的人,他們也渴望在社會比較中獲得優越感,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既體現了人的自然屬性,又體現了人的社會屬性。人從生存需要的滿足中不斷獲取幸福,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質量更高些,壽命更長些,這充分體現了人的自然屬性。人還希望各種情感需要都能得到滿足,希望能有所成就,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贏得更多人的尊敬,這些都體現了人的社會屬性。無論是自然屬性方面的需要,還是社會屬性方面的需要,都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可比較性,正是這種可比較性,使人總有比自己更高的參照系,從而使人在一些目的實現後,又確定新的目的,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幸福量的更大化。

  人的本性要能夠解釋人的一切選擇人的本性應該是貫穿於人的生命運動全過程的主線,某個階段上相對突出的興趣傾向不能視為人的本性。一般來說,人在小時候都貪玩,對玩耍的興趣最為濃厚;青年時代則對異性的興趣最為濃厚;中年對金錢和地位的興趣最為濃厚;老年則對健康更為看重。貪玩、性本能、金錢與地位、健康等任何一個階段性的相對突出的興趣傾向都不能單獨視為人的本性。只有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才是貫穿於人的生命運動全過程的主線。小孩之所以對玩耍的興趣最為濃厚,是因為他們其他的需要還沒有出現,他們還不懂金錢、地位和健康的重要性,他們覺得只有玩耍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幸福。青年人性慾最為強烈,對他們來說,性的需要會比其他需要更為迫切,因此,對異性的追求,與相愛的人在一起往往就是他們日思夜想、夢寐以求的最大幸福。中年人在結婚以後,性生活獲得相對滿足的前提下,興趣就會轉向對更多其他需要的追求;希望獲得更多的金錢,事業上有所成就,會使他們滿足多方面的需要,從而獲得更多的幸福。老年人之所以更看重健康,是因為機體開始老化,機體組織及其各種功能逐漸退化,性的需要已經退居幕後,謀求金錢和地位以及社會成就已顯得力不從心,他們更懂得身體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礎,他們的主要生活目標是健康長壽,因為壽命與幸福量成正比。只有多一些健康,才能少一些痛苦,只有多活些時日,才能延長需要滿足的時間,也才能積累更多的幸福量。永不滿足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不論男女,不論老少,不論職業,任何人都希望踏上橫在面前的更高的一個台階。孩子們從小學開始,一直為邁上更高的台階而努力。大學或研究生畢業後,他們走上工作崗位,繼續努力,一方面希望掙到更多的錢,過上更好的生活,一方面希望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他們如果從事教育事業,會沿著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的台階往上攀登;他們如果是公務員,則會非常關注升遷,當了辦事員後,就開始想當科長,當上科長開始想當處長,當上處長開始想當廳長,只要有可能,他們會為踏上一個更高的台階而奮鬥到底;如果他們經營一個公司,得到一萬而想得到十萬,得到十萬而想得到百萬,得到百萬而想得到千萬,甚至更多的錢;如果他們是運動員,即便是已經很有錢,很出名,在某次國際大賽中已經闖進決賽,並榮獲金牌,他也不會滿足,他希望得到更多的金牌。正如人的長相各不相同一樣,每個人的性格、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一切差異背後的終極目標都是一樣的。例如,一個學習優異的學生潛意識中就產生了成就的需要,他認識到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性。同時,他也希望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和同學們的尊重。滿足成就需要和滿足自尊需要的動機促使他勤奮好學。相反,一個學習較差的學生,他對成就需要認識不足,對自尊的需要看得比較淡,他可能認為打遊戲機是最大的幸福,他就會出現抄襲別人的作業、上課不注意聽講,甚至逃學的行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把老師、家長的表揚和同學們的尊重看作幸福,同時,他意識到,學到更多的知識就意味著更好的前程,更好的前程就意味著更大的幸福。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則往往把學習看成苦差事,他們認為玩是幸福,玩得越多,幸福量就越大。他們之間的差異只是對幸福理解上的差異,只是對需要選擇上的差異,只是認識水平和道德素養上的差異,而根本動機都是為了求得更多的幸福。再例如,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如果他是一個富有遠見並有著強烈成就需要的人,他就會認真地研究社會需要,並從社會需要出發來選擇投資項目。他會非常重視科研開發和產品質量的提高,重視科學管理、重視誠信。他也會非常關心員工的福利,並守法經營、照章納稅,防止對環境的污染。他發展企業的目的不再是僅僅滿足自己和家人的生存需要,而是要為社會做更多貢獻。相反,有些企業家目光短淺,壓根就缺乏成就需要,對真誠的情感需要也毫不在意,他始終把積累財富看成是獲得更大幸福的唯一途徑。這種人只要有機可乘,他就會有制假售假、偷稅漏稅、剋扣員工、行騙欺詐、污染環境、危害社會的不法行為。這種人發財之後,不知回報社會,而是從吃喝嫖賭中尋求刺激。兩種企業家的區別在於見識不同、需要層次不同,滿足需要的手段方法不同,最終的結局必然不同,但他們的最終目的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幸福。

  對於退休的人來說,是否就意味著追求的停止?退休是否等於人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終點站?答案是否定的,退休後意味著生活方式、生活內容的變化,而人追求幸福量更大化的動機不會因退休而改變。退休的人們開始以另外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幸福量。他們天天打太極拳、跳舞、游泳、練習書法、下象棋、讀書看報、看電視,老同學經常在一起聚餐、聊天,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身體較以前更為健康,性格更加開朗,對名利看得更開,有些人的確比以前更為幸福。聰明的人在退休以後,很快地適應了退休生活,很快擺脫了虛榮浮華的困擾,使自己在追求健康、追求長壽的過程中實現幸福更大化的目的。禁欲主義者的行為從表象上來看,似乎與人類追求幸福的本性格格不入。但在禁慾和苦行僧生活的背後,隱藏著他們企圖獲得更大幸福的動機。他們認為,享受快樂就意味著將來要忍受更大的痛苦,禁慾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擺脫痛苦,而享受到最大的、永恆的幸福。由此可見,禁欲主義者也是在為自己著想,他們經過權衡,選擇了在他們看來能夠獲得最大幸福的人生道路,他們在根本動機上與其他人是一樣的,都是在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與禁欲主義相類似,選擇自殺的人其行為從表象上來看,似乎於人類追求幸福的本性背道而馳。但他們之所以與人們追求健康長壽的常理相悖,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陷入了極度絕望的境地,活下去必然會使自己忍受更多的痛苦,增加的不再是幸福的量,而是痛苦的量,因此,只有終結生命,才能終止痛苦。這樣,自己已經獲得的幸福量便不會因痛苦量的增加而抵消和減少。每一個人的每一個行為,都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幸福量進行權衡計算後作出的選擇,都服從於追求幸福量更大化的終極目的。人的本性應該是人的根本動機人的本性應該是人的根本動機,對人的一切思想和行為起支配作用。根本動機就是在它的上面再看不到別的需要,而在它的下面,卻是一條源源不斷的需要長河。例如,儘管人人都愛錢,都想使自己積累更多的金錢,但是人們都不僅僅是為了錢而去掙錢,渴望擁有更多金錢的目的是為了用金錢買到他需要的更多的東西。金錢不是終極目的,金錢背後還有目的,金錢只不過是實現目的的手段。此外,雖然人們的許多動機和行為都是以金錢為目的的,但是,一切不全都是為了金錢,還有許多用金錢買不來的東西,卻對人的生活更為重要,如愛、成就、社會讚賞、青史留名等。因此,人對金錢的貪慾不是根本動機,也就不能稱為人的本性。還例如,權力是人人都嚮往的東西,人天生是政治的動物,要麼管人,要麼被人管,誰都希望自己成為管人的人,而不希望自己成為被人管的人。家長激勵孩子刻苦學習,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人的需要層次越高,對權力的慾望就越強烈。實現晉陞的目的往往成為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尤其在黨政部門,晉陞的激勵作用遠遠大於增長工資的激勵作用。但是,正如人們追求金錢的目的不僅僅為了金錢本身一樣,追求權力的目的也不僅僅為了權力本身,在權力的背後,還有目的。不同需要層次和不同需要結構的人,追求權力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希望運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有些人希望運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撈到更多的金錢;有些人則主要是為了滿足虛榮。既然權力背後還有目的,那麼追求權力也不能視為根本動機,因此,也就不能視為人的本性。與金錢和權力比,幸福似乎具有更為本質的意義。因為,任何需要都可以歸結到幸福上去,幸福的背後,再也看不到別的目的,我們人類生活的目的不都是為了幸福嗎?亞里士多德也說過:幸福是終極目的。但是,每個人設定的目的實現以後,並沒有給自己帶來持久的幸福,人們總是在得到夢寐以求的幸福後,反而卻會覺得不以為然,一個個白手起家的富豪,縱然擁有幾千萬資產,也會覺得生活比過去並沒有幸福多少。姑娘們渴望建立自己的家庭,生一個可愛的小寶寶,她們原以為實現了這樣的目的後,她們可以永遠幸福地生活下去。但當這一切實現以後,習以為常以後,她們仍然會感到有許多莫名其妙的煩惱,彷彿是還應該得到一些更多的東西。在官場上拼搏的人們,原以為升為處級就實現了人生的目的,就會進入終生幸福的狀態。但目的一旦實現,新的目標就會隨之出現,晉陞帶來的喜悅會很快消失。馬斯洛說:任何需要的滿足所產生的最根本的後果是這個需要被平息,一個更高級需要出現。[美]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第70頁,華夏出版社,1987。人身上一切富有創造性的東西,都是從無止境的不滿足中萌發的。馬斯洛還說:滿足的狀態並不一定能確保一種幸福愉快、稱心如意的狀態,它是一種未決狀態,既解決問題又會產生問題。[美]馬斯洛著,許金聲等譯:《動機與人格》,第8頁,華夏出版社,1987。如果說幸福是合理需要滿足的話,那麼,為什麼任何合理需要的滿足都不會產生持久的幸福?人們為什麼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總會隨著不斷地滿足而消失?人們的抱負水平、期望水平為什麼不斷地呈上升性調整?為什麼人得到的越多,會要求越多?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幸福的背後還有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就是幸福量的更大化。正是這個目的,才可以解釋人類的一切行為。希望得到更多金錢,是因為更多的金錢能夠滿足人更多的需要,從而有可能使人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希望學到更多知識,是因為更多的知識會使人能有更大的作為,不僅會使人獲得更多的收入,而且會贏的更多人的尊重,能使自己的成就需要得到更大的滿足,最終還是為了增加更多幸福;人為什麼會離婚?因為相互傷害的婚姻不僅不會增加幸福量,只會減少幸福量,只有離婚,才有望終止幸福量的減少;人為什麼會自殺,因為痛苦地活著,也會使已經獲得的幸福被抵消,活得時間越長,痛苦量積累得越多,抵消掉的幸福量就越多,因此,活下去是不划算的,自殺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已經獲得的幸福能夠維持在一個固定的水平上。為什麼有些人向西門慶一樣,經常在外尋花問柳,而有些人不越雷池半步?因為在西門慶們看來,每一次尋花問柳都會使自己的幸福存量有所增加;在不越雷池半步者看來,不去尋花問柳,就不至於使自己的幸福存量有所減少。因為尋花問柳有可能染上花柳病,有可能毀掉好名聲,有可能使良心不安,有可能毀掉錦繡前程。從歷史上我們看到,所有的宮廷鬥爭莫不是當事人對幸福量進行算計權衡的結果。為了爭奪王位父子相殘、兄弟相殘的事件屢見不鮮。因為王位意味著最大的幸福,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各方面的需要,意味著能吃到其他人吃不到的東西,意味著擁有天下為數最多且最美的女人,意味著能得到天下所有人的敬仰,意味著價值最大限度的實現。因此,只要存在一線希望,人們都希望得到王位。秦二世胡亥為了王位,殘酷地殺害了包括扶蘇在內的秦始皇的幾十個子女。隋煬帝為了奪取王位,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多爾袞貴為皇父攝政王,獨攬朝綱,也不滿足,一心想登上皇帝寶座。戰爭的根源也在於對幸福量更大化的追求。隨著人的大量物質需要持續不斷地增長,各種類型的專職人員也在增多,人們以更加細緻的分工為基礎,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為人們提供越來越多的商品和服務。新的行業的增多,需要更多的土地以供養日益增加的人口,對更多土地的慾望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與相鄰國家的戰爭。征服更多的地區,不僅意味著獲得更多的物產,還意味著更大的成就。因此,拿破崙向凱撒學習,凱撒則向亞歷山大學習,亞歷山大則向他以前的征服者學習。

  人的任何自主性選擇,實質上都是對幸福量大小的權衡。儘管人們在對幸福的理解上、對需要的選擇上以及行為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著很大差異,但人作為一個類,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屬性,這就是大家的一切動機都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幸福,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是所有人的根本動機。因此,不是任何別的東西,而是追求幸福量的更大化才是人的本性。

推薦閱讀:

追女孩求攻略?
稻盛和夫關於人生、事業的成功方程式是什麼?如何理解
周恩來養女孫維世拒絕林彪追求 受葉群摧殘致慘死
你最嚮往的一個生活場景是什麼?
為什麼有些人內心比一般人有更強的動力? 或者說對變得卓越、NB有更強烈的渴求、慾望、企圖心?

TAG:幸福 | 追求 | 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