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 名老中醫經驗集目錄(一)

鄧鐵濤名老中醫經驗集目錄(一)(2009-09-01 21:26:37)

轉載

標籤: 中醫 健康 分類:中醫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醫瑰寶苑) f* ^# r. X! N+ n$ y: Owww.fs999.com 名老中醫經驗集卷四中醫中藥交流網: o" w4 a8 X7 Bd) F鄧鐵濤# n0 Z7 C6 ^! @! y6 V5 u" a名老中醫經驗集目錄中醫中藥交流網1 R0 U8 y; d0 t1 o" N& z5 N6 m9 QE% Zk- c8 g6 D8 Y! }--------------------------------------------------------------------------------中醫中藥交流網" S$ K% U" E2 g; 中醫學家鄧鐵濤8 D* t) F1 d0 }* k( U鄧中光劉小斌邱仕君整理* e; H* R4 q& U# [2 `, ]% lwww.fs999.com編者按鄧鐵濤,廣東開平縣人,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鄧氏從事中醫工作近60年,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他十分重視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對中醫院校的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方法等都提出很多寶貴建議,作出貢獻。特別是在中醫診斷學上用力尤多,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臨床經驗。他理論聯繫實際,對中醫理論的精髓———辨證論治方法作了深入的研究,抓住了提高中醫藥療效的關鍵。* y4 X1 f- : z. I對於爭論較大的五行存廢、寒溫分合等重大問題,也較早撰文發表不少公允的見解,為中醫學術界所接受。! J( K0 F$ D# r2 i; H7 R& X% b& r鄧氏是著名的臨床家,所診治的病種,除內科領域的各種病症外,對兒科、婦科、外科的某些疾病也頗有研究。本文雖只重點總結了鄧氏診治心血管、消化系統幾種疑難病症的經驗,但足以反映出他善於補氣、善治痰瘀的臨證特色,同時也反映出鄧氏既堅持中醫辨證論治,又能融匯新知,中西醫取長補短,務求切合實用的臨證思路。www.fs999.com, v/ U6 C9 k* U" [8 j& X在科研方面,鄧氏除對脾虛與重症肌無力的關係進行研究獲得重大成果外,在中藥新葯、新劑型的開發利用研究方面也作出貢獻。$ g3 Y9 ~* O. n. J" d9 H: ~$ P) I鄧氏一生刻苦鑽研,勤奮工作,醫療、教學、科研之餘,他還勤於筆耕,著書4部,近百萬字,發表論文50餘篇,還參加編寫中醫教科書數種。T% P! ~& O" H% Q/ ~[+ Z中醫中藥交流網詠竹詩含翠,畫梅筆帶香。編完是篇,深受鄧氏一生以發展中醫藥事業為己任,刻苦鑽研,努力工作的精神所感染。一個人對事業的追求是需要這種精神的,否則,要像鄧氏一樣在中醫藥學的各個方面都能取得成就是不可能的。諒讀者將與我同感!* T" cq, r: w: a% k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E* j: R# M% k. m———《素問·上古天真論》, y- ^( G# K4 T4 a中醫中藥交流網鄧鐵濤,名錫才,廣東省開平縣人,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當代著名中醫學家。1916年農曆10月11日出生於一個中醫家庭。父親鄧夢覺,近代嶺南溫病名醫,執業於廣州市河南蒙聖上街,畢生以岐黃術濟世。鄧鐵濤自幼受家庭醫學熏陶,目睹中醫藥能為人們解除疾苦,即有志於繼承父業,走中醫藥學道路。# x& @: F* v& {( W中醫中藥交流網1932年就讀於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37年畢業,為該校第九屆畢業生,其後在香港、廣州、武漢等地行醫,1950年返回母校,1956年調廣州中醫學院工作。40多年來,鄧鐵濤在中醫醫療、教學、科研上相繼取得成就,1962年和1978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兩次授予他「廣東省名第四卷86老中醫」稱號。他臨床上所診治的病種,涉及內科各個不同系統的多種病症,尤其是對冠心病、高血壓、中風、慢性胃炎、重症肌無力、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紅斑狼瘡、硬皮病,及危重病的搶救等,積累豐富的診療經驗;而診療經驗的不斷取得,又充實了他學術思想寶庫的內容,先後對五臟相關學說、脾胃學說、痰瘀相關學說、傷寒與溫病之關係、中醫診法與辨證、中醫教育思想、中藥新葯開發、醫史文獻研究、嶺南地域醫學開拓等,提出很有價值的學術論點,對現代中醫理論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5 @+ ], a$ g& ?; g0 {6 i0 B中醫中藥交流網鄧鐵濤努力為中醫事業工作,歷任廣東中醫專科學校、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教務主任,廣州中醫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廣州中醫學院副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第一屆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史學會委員,廣東省第四、五屆政協委員,廣州市科委顧問等職。現仍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中醫理論整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名譽理事,廣東省衛生廳藥品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醫史學會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著作及獲獎項目主要有:《學說探討與臨症》,彙集從1955年至1981年間的學術論文54篇凡26萬字,1982年5月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獲廣東省衛生廳科技成果三等獎;《耕耘集》,13萬字,1988年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出版。《鄧鐵濤醫話集》,12萬字,1991年11月廣東高教出版社出版;《鄧鐵濤醫集》,40萬字,1995年12月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參加編寫的《新編中醫學概要》、《中醫學新編》,分別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79年廣東省科學大會獎。研製成功的中成藥「五靈止痛散」,獲1985年廣州市科技成果四等獎,技術轉讓費5萬元全部貢獻給國家振興中醫基金會。主編《中醫名言錄》,獲1991年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脾虛型重症肌無力臨床研究及實驗研究」,獲1991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建國以來我國中醫藥學界不易獲得的獎勵級別。從1984年至1995年的10餘年間,他雖然年近古稀,卻仍然承擔醫療、教學、科研的重擔,是兩項國家科研課題負責人,是國家教委全國重點學科中醫院校內科的學科帶頭人。而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日思夜想的中醫藥問題,寫成幾封(篇)很有分量的信件及論文,在我國中醫藥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7 o7 S2 v& G/ {$ r鄧鐵濤連續撰寫了「中醫學之前途」、「試論中醫學之發展」、「新技術革命與中醫」、「中醫發展的現狀與問題」等醫政論文,提出系列方針大計,反映了全國廣大中醫同仁的願望和呼聲,同時也體現了他為發展我國中醫事業的一片赤誠之心。6 E5 J* ?3 ?" * m" D. [3 w1 h8 H鄧鐵濤更是一個出色的中醫教育家,他培育英才,桃李滿天下。為表彰他對我國中醫教育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1993年9月9日,在我國第九個教師節來臨之時,中共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隆重舉行「廣東省慶祝1993年教師節暨表彰優秀教師大會」。大會決定:廣州中醫學院第四卷87內科教授鄧鐵濤榮獲廣東省1993年南粵傑出教師特等獎,獎金5萬元。2 ?/ b3 X9 U- T) B鄧鐵濤功成在晚年,他從一名普通的中醫生,一步一個腳印,跨越近代、現代兩個社會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程,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中醫學臨床家、中醫學理論家、中醫科研專家、中醫學教育家。名醫成長之路值得後人借鑒,他曾寫有一篇題為「萬里雲天萬里路」的自傳體文章,文內由衷之言,使我們從中得到鼓舞和啟發。4 M) c. {7 |- }) s學術精華; ~" ]4 Yu8 H, 8 k. S2 ~鄧鐵濤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實踐中,融古貫今,逐步形成一個既全面又有個人特色的學術思想,提出一系列對現代中醫學發展有影響的理論學說,主要包括:一、五行———五臟相關學說五行學說起源於古代哲學,歷史上唯心論者運用得較多。隨著歷史的推移,學術界對中醫五行學說的內涵了解甚少,在把古代的五行學說視為循環論、機械論的同時,亦把中醫的五行學加以批判否定,60年代初就有人主張把五行學說從中醫學教材中廢棄。# S+ M$ n3 f! G4 ~9 S應當怎樣的看待中醫的五行學說?鄧鐵濤自60年代初起,研讀先秦諸子百家之說及歷代醫家對五行學說的論述,並結合自己多年臨證教學實踐經驗,先後發表了「中醫理論的核心」、「中醫五行學說的辨證因素」、「略論五臟相關取代五行學說」等論著,體現了他既繼承中醫五行學說的精華,同時又主張將其具體落實於五臟,以「五臟相關說」稱之,更好為中醫臨床教學科研服務的指導思想。www.fs999.com9 j/ ]M& C. r. Q5 C0 kO6 K( C(一)中醫的五行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核心之一中醫學作為一個醫學理論體系,究竟有沒有「核心」?鄧鐵濤在回答此問題時,指出中醫的陰陽五行,雖然帶著古代哲學的「胎記」,但它與醫學結合之後,已成為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它通過陰陽五行的分類方法,把人體的臟腑組織以及它們之間複雜的生理病理聯繫和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之相互關係進行了歸納。因此,它應該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之一。0 D" ?, W" ]3 t" J% ^中醫的五行學說,主要落實於臟象學說。臟腑配五行這一抽象概念,是經過歷代無數醫家的臨證實踐提煉出來的。把人體的功能歸納為五大系統(五臟),內外環境都與這五大系統聯繫起來,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預防等方面,都可概括於五者之中,並在醫療實踐中起到指導作用。1 V) ?) Z* M8 w" t8 j& g& ?古代的學者在對五行與五臟相關聯繫方面已做了很多研究,如漢代張仲景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作為《金匱要略》的總論。宋代錢乙對兒科提倡五臟辨證,研製瀉白散、瀉青丸、瀉黃散等著名方劑,白、青、黃,分別代表著肺、肝、脾。金代張元素從臟腑出發,進行藥物研究著《臟腑葯式》,按五行五臟辨證用藥。明代樓英《醫學綱目》,即以臟腑為綱目歸類臨床複雜病證,而五臟六腑者,亦即五行也。樓氏曰:「晝讀夜思,廢飧忘寢者,三十餘載,始悟千變萬化之病態,皆不出乎陰陽五行之病態。……五臟也,六腑也,十二經也,皆一五行也。」第四卷88鄧鐵濤贊同上述醫家的學說論點,並指出古人雖然已經認識到五行的中心實體是五臟,但仍沿用五行的理論框架受其束縛,存在著名實不符、內容與形式不統一的缺陷,這則需要我們去研究改進。1 a) [0 K4 o$ _/ H(二)中醫五行學說的內涵要改進提高發展中醫的五行學說,就要對其內涵進行探討。鄧氏認為,中醫的五行,飽含著辯證法的因素。例如五行的相生相剋,就不單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問題;也不單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問題。五行相生相剋,都是在相生的同時又寓有相剋的關係,在相剋中又寓有相生的關係,這兩個條件是正常現象所必須具備的。如果五行中只有相生而沒有相剋,則不能維持正常的平衡;如果只有相剋而沒有相生,則萬物無以化生。所以,兩者不能截然分開,必須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運行不息。: R3 l, D9 l- s; B1 O+ [" Y五行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個方面的關係,因而構成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正常關係。例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它們互相資生的關係。而肺金清肅下行,可以抑制肝陽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壅滯;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的清肅太過。這就是它們互相制約的關係。當這一關係失去平衡,互相資生或互相制約的某一環節出現偏差,就會發生疾病。為說明這一理論,鄧氏早於70年代初,曾繪畫五臟相關病機圖用於教學,現將圖中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A/ B: C) x+ k1 y! J( D1肝病與他髒的關係。有肝木乘脾土、木火刑金、肝不藏血致心虛(木不生火)、木盛火熾(肝木過盛致心火熾盛)、肝虛及腎等病理變化。從上述可見,金本克木,但臨床上則多見木火刑金之證,較少見金乘木之證。肝木乘脾土所見為實證,而肝虛之證多及於腎。( t1 m9 E9 h% Q) u3 v8 g+ M2心病與他髒的關係。有火旺爍金、血不養肝、火不生土、心腎不交、引動相火下損腎陰等病理變化。從上述可見,心主火,腎主水,腎水本克心火,但兩者的關係卻可因心火引動肝火而損及腎陰,水與火宜交不宜分,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反映水火兩臟矛盾的統一。7 WI. `& b$ E" W3脾病與他髒的關係。有脾虛肺弱、土壅木郁、脾虛肝橫、心脾兩虛、土不制水等病理變化。從上述可見,土壅木郁、脾虛肝橫,均可以引致肝氣橫逆之證;土本克水,但脾虛反引致腎水上泛。脾病導致心肺病者,以虛證為多。www.fs999.com! H+ I1 l: K3 a- o& ?4肺病與他髒的關係。有逆傳心包、肺虛及脾引致痰水凌心、肺虛水泛、肺虛不能平木等病理變化。從上述可見,火本克金,但肺虛引致脾虛,使水飲凌心,心反受累;肺本為腎之母,但肺虛及脾、脾不制水,而使腎水泛濫,形成水腫;金本平木,但金虛不能平木,肝火易動,則證見肺虛肝盛。www.fs999.com, }5 `; @$ _: I! L) t/ V/ v5腎病與他髒的關係。腎為先天之本,病重、病久必及腎,傷害元陰元陽。主要病理變化有肺腎陰虛、腎陰虛肝陽亢、脾腎陽虛、腎水不能上濟心火、亡陰亡陽、陰陽離決等。從上述可見,腎在五臟中,其作用不亞於心臟。先天之本不能恢復,則病將不愈。腎陰與肺、肝之病比較密切,腎陽命門則與心、脾之病較密切。腎水實證較少,若有之則多屬膀胱。& T. ?1 W, y# l% B* J5 G) ?從治療上看五行的生克關係,鄧氏經常引用《難經》「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的理論加以指導。一個肝木盛實、肺金虛弱的患者,應該如何論治?可以有三個方案:①平肝補肺;②平肝補脾;③瀉心補腎水。根據《難經》的意見,第三個方案最好,不論針灸或用藥都可以用這第四卷89個辦法。中醫有隔一隔二的治療方法,實受五行生剋在診療上運用的影響,如果中醫治療有空洞的肺結核患者時,就想到應用「培土生金」的辦法,重用補脾的藥物,產生了效果,這就是「隔一」之治。又例如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中醫過去沒有這個病名,現在認識了這種病,根據中醫理論,這種病的病機多屬肝鬱脾虛,治療原則上,一般用舒肝(疏肝)健脾(補脾)為主,使肝木舒暢而脾土旺盛。雖然目前中醫界對該病病機看法還不一致,但是在五行肝和脾的理論指導下,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即治肝病者不能不顧及脾,治脾者不能不顧及肝,這些基本原則還是相同的。% E0 k* x, I2 w" t2 Z五行學說除了臟腑相關外,還有五臟與五官四肢百骸的相互關係以及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如肝開竅於目,木旺於春之類,在治療上都有實際意義,並有臨床治驗案例。: y% j1 A& X7 C( y綜上所述,鄧氏以為中醫的五行學說,不應把它簡單地視為循環論、機械論,它既有豐富的內涵,同時也飽含著許多樸素辯證法思想。五行生剋制化關係,實質上是臟腑組織器官之間、人與環境之間、體內各調節系統促進和制約之間的關係。五行學說指導臨床治療的過程,實質上是使人體遭到破壞的內穩狀態恢復正常的過程。但今天我們是否仍沿用「五行」這個名稱,則需要認真考慮。中醫中藥交流網( m* E0 N/ e* h: Z$ d/ A7 Z首先,中醫五行學說雖來源於哲學但不等同於哲學。假哲理以言醫道,乃中醫學術特點之一。由於寓哲於醫,一些中醫基礎理論帶有哲學的色彩,義理玄妙,難以為現代讀者所接受,這正是我們要整理中醫基礎理論,使之系統化、規範化、現代化的原因之一。今天,中醫現代化的呼聲高了,我們何不及早剝去中醫「五行學說」的哲學外衣,還其「五臟相關學說」的科學內核之實呢?其次,中醫五行學說沒有停留在《內經》時代,其內容不斷發展充實,今天已處於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前夕,大量臨床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的成果,已為五行學說正名五臟相關學說提供了依據。對於這點,大家都有共識:所謂五臟相關,就是指在人體大系統中,心、肝、脾、肺、腎及其相應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脈、肉、五官七竅等組織器官分別組成五個臟腑系統。在生理情況下,本臟腑系統內部、臟腑系統與臟腑系統之間、臟腑系統與人體大系統之間、臟腑系統與自然界社會之間,存在著橫向、縱向和交叉的多維聯繫,相互促進和制約,以發揮不同的功能,協調機體的正常活動;在病理情況下,五臟系統又相互影響。簡而言之曰:五臟相關。4 I& K: f$ xd; U(三)五臟相關說取代五行學說80年代後期,鄧氏正式提出:「五行學說應正名為五臟相關學說」。這主要是近二三十年來,他一直運用五臟相關的理論解決臨床難題,指導研究生進行臨床研究及實驗研究,研究的成果證實五臟相關學說的理論價值及實踐意義。2 a6 g4 o% E0 R^; m6 e3 x# K例如對冠心病的辨證論治。鄧氏認為冠心病其病位雖然在心,而與他臟相關密切。治一臟可以調四臟,調四臟可以治一臟,此即張景岳五臟之氣互為相使之意。處方則是健脾益氣的四君子湯及除痰的溫膽湯。調理脾胃可以安五臟,心與膽通,治心宜先溫膽,膽通則心自安,故溫膽湯成為鄧氏治療冠心病痰濕證的基本方。他的研究生梁德任,通過對50例冠心病病案資料分析,取得「臟腑相關學說治療冠心病」的科研成果。0 ~8 h" F* a0 e( d中醫中藥交流網又例如對充血性心力衰謁(心衰)的臨床研究,鄧氏指導研究生李南夷,通過45例心衰患者的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又總結出「五臟相關,以心為本」的理論。心衰病位在心,而與五臟第四卷90相關。在心衰發生髮展過程中,肺、脾、腎、肝都起一定的作用,將心孤立起來就不能正確地認識心衰的病因病機。久患肺脹,失於肅降治節之功,通調水道不利,水津不布,痰水內結,則可遏傷心陽,阻塞心氣;久患腎病,腎虛火衰則水飲內停,上凌於心;久患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氣血生化無源,脈道不利。心衰以心病為本,他臟為標,治療重點應調理心臟的陰陽氣血,並重視脾腎二臟,兼以益氣健脾,溫陽補腎。這一研究,為鄧氏治療心衰的兩個驗方———暖心膠囊、養心膠囊的中藥新葯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 i" i" n{1 r$ E綜上所述,用五臟相關學說取代五行學說,既可以繼承五行學說的精華,又可以賦予現代系統論的內容,體現中醫學整體觀的理論,解決中醫五行學說名實不符、內容與形式不統一的矛盾,使中醫的理論更易於為現代學者所理解掌握,有利於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 ^* }; b& r! ^: l! H" d% [0 O1 a二、脾胃學說之繼承與發揚鄧鐵濤自50年代末開始研究脾胃學說,先後發表「祖國醫學的脾胃學說提要」、「略論脾胃學說」、「李東垣的脾胃學說在臨床上的應用」、「補脾與免疫功能的關係」等論著,體現繼承前人脾胃學說精華並使之發揚光大思想。8 Z1 @0 A+ ]* Z& UV6 Iwww.fs999.com(一)中醫脾胃學說提要中醫的脾胃學說,是從解剖認識開始,通過2000多年的醫療實踐而不斷豐富起來的。; J" X- q: F/ t, m2 ?. {. M( C《內經》認為脾與胃一臟一腑,生理上主受納與運化的功能,所謂「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合胃,胃者,五穀之腑。」「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內經》對脾胃功能的論述散見於各篇,現摘要列表如下:脾胃與整體的聯繫主肌肉主四肢開竅於口其榮在唇其志為思統血經絡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與外界的聯繫五行———土(脾為濕土,胃為燥土)四時———旺於四季之末(又主長夏———六月)六淫———濕五味———甘五色———黃五臭———香五聲———歌五畜———牛五穀———稷第四卷91脾與胃分屬一臟一腑,共營受納與運化的功能。《內經》論運化的過程,大略如下表:飲食→胃→脾散精於肝→筋濁氣歸心→脈→肺百脈皮毛六腑→留於四臟肺→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五臟陰平陽秘《內經》有些論述,看來較難理解,特別是與外界聯繫的部分,在臟象學說中,的確有其牽強附會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揚棄。但《內經》把人體看成是一個整體,並建立在臟腑經絡系統中,這個觀點已在醫療實踐中反覆證明確實行之有效。人與自然界的聯繫,從機體內外環境統一的觀點來看,也是合於辯證法的。至於其中有不盡合理之處,則可以批判地繼承。3 ^9 n& [2 h, u2 Q* S根據《內經》關於脾胃的論述,後世醫家認為脾胃為氣血精津化生源泉,是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脈皮肉經絡等賴以生長發育、進行正常新陳代謝活動的物質基礎,故有「脾胃為後天之本」的說法。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以大、小建中湯及黃芪建中湯等建立中氣,執中央以運四旁。這對金代李東垣的影響很深刻。: c" P2 h- s6 K& a& X$ R( n鄧氏認為,脾胃學說的代表作首推金代李東垣的《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兩書。李東垣乃脾胃學說宗師,鄧氏對其學說鑽研不倦,體會尤深。3 ^, |6 u+ c* G9 Mwww.fs999.com(二)李東垣脾胃論研究鄧氏從臨床研究的角度,提出李東垣脾胃論的四個要點,一是內因脾胃為主論,二是升發脾陽說,三是相火為元氣之賊說,四是內傷發熱辨。www.fs999.com% B# N" U+ M- y9 j" o: t9 f內因脾胃為主論。鄧氏總結李東垣學說,認為人體內在元氣充足,則疾病無從發生,而元氣充足與否,關鍵在於脾胃是否健旺。這一論點可以看作是張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論的發揮,既指出脾胃健旺則百病不生,又指出治病必須注意脾胃有無損傷。6 J) ^* G! ^" P0 X7 g- b升發脾陽說。脾胃是人身升降樞紐,脾主升,把水谷精微之氣上輸心肺,流布全身。胃主降,使糟粕穢濁從下而出。一升一降,使人體氣機生生不息。主張升清降濁以調理脾胃,而升清降濁兩者中,主要方面又在於升清,許多疾病的發生,與脾陽不升有密切關係,故李東垣創立不少以昇陽為主的方劑,而鄧氏則古方今用以治現代醫學之疾病,如以升提的理論治療內臟下垂或血壓偏低的患者。而對於一些舒張壓偏高而脈壓差小的患者,如有脾陽不升之病機,也可以試用昇陽治法。4 W$ a2 |1 p% S7 ?% o相火為元氣之賊說。飲食不節,寒溫不適,足以損傷脾胃;喜怒憂恐,勞累過度,便耗損元氣。當脾胃受傷元氣不足時,心火可能獨盛,但這種獨盛的心火,不是真正的陽火,而實在是陰火,是代替心火的相火,這種相火是下焦包絡之火,為元氣之賊。這種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2 X+ y* _& u* l, V後人對「相火為元氣之賊說」有異議,以為於理不通。但鄧氏在臨床觀察中發現,脾胃氣虛兼見虛火之證是有實踐作依據的,脾虛體弱者易並發炎症感染,在補中益氣湯或甘溫補脾方葯中加入芩、連,臨床很常用,例如四君子湯合左金丸治療慢性胃炎、胃竇炎,就有一定效果。% m$ n0 N2 R+ M7 4 q內傷發熱辨。鄧氏認為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提出的「甘溫能除大熱」的論點,是值得第四卷92我們去注意的一項理論與經驗。7 g1 [" ) ?; D. ^# B一般對於發熱特別是高熱的病人,首先應從外感、實熱證等去考慮,在治法上,多從解表、清熱等方面著手。對那些久熱不退的病證,也多適用養陰清熱法。內傷發熱辨提醒我們還要注意脾胃損傷的發熱證,甘溫法能除大熱。# m+ v2 U! u6 `1 |2 . A; W" k(三)葉天士「養胃陰」說鄧氏讀清代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脾胃》華岫雲案語後,又總結了葉天士養胃陰說。李東垣長於治脾而略於治胃,胃屬戊土,脾屬己土,戊陽己陰,陰陽之性有別。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李東垣昇陽益氣,其治在脾;若胃有燥熱,或病後熱傷肺胃津液,以致虛痞不食,煩渴不寐,便不通爽,九竅不和,舌絳咽干,都屬胃病。這就不能用芪術升柴等葯,必先用降胃之法,所謂「胃宜降則和」,宜用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使津液來複,達到通降之目的。: k: h" bt" B9 q, J鄧氏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在治療脾胃疾病中,凡出現舌嫩苔少,甚或剝苔而舌質嫩紅少津者,多宜先養胃陰以固後天之本。如慢性萎縮性胃炎,就宜用益脾氣養胃陰之法。中醫中藥交流網, {- o$ x" e! d: i0 e從鄧氏臨床用藥上,我們還注意到,他治療本病比較注重養胃陰,從而體會到萎縮性胃炎之「胃脘痛」與一般胃炎或潰瘍之「胃脘痛」有異。胃陰受損是本病較為突出的病理變化表現。www.fs999.com2 x$ R6 Zf) n; D" Z6 M臨床上病患者多見胃病病史較長,體形消瘦,胃納甚差,納後胃脘脹悶疼痛,有灼熱感或低熱,反喜酸,舌苔花剝,甚則光剝無苔,脈細弱。根據鄧氏之經驗,剝苔是胃陰不足的重要指征,它的變化標誌著病之進退。似可認為,胃陰虧損加之胃絡瘀阻,胃失於滋潤濡養,是引致胃腺體萎縮的重要病機。! }- r6 r2 k/ ~. p(四)治脾胃可以安四臟,調四臟可以治一臟鄧氏認為《景岳全書》論治脾胃一節十分精闢,脾胃有病應當治療脾胃,但脾為土臟,灌溉四旁,所以五臟都有脾胃之氣,所謂「互為相使」,五臟有可分和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善治脾者,能調理五臟,即可以治脾胃;同樣,能治脾胃,使食進胃強,就可以安五臟,這就是中醫「五臟相關」的理論學說依據之一。www.fs999.com1 H3 _4 ]! Q4 h& S5 A治脾胃可以安四臟,脾胃論治的方與法,臨床應用範圍相當廣泛,除了能治療消化系統疾病之外,屬於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等多個系統多種疾病,都有採用治脾胃而收到良好效果的例子。W8 y" R/ k% ?/ z3 D6 f鄧氏治脾胃安四臟、調四臟治一髒的學說理論,近20多年來一直指導臨床實踐。例如補脾益損治療重症肌無力、調理脾胃以治消化性潰瘍病、注意養胃陰以治慢性消耗性疾病、實脾以治慢性肝炎、益氣健脾除痰以治冠心病胸痹證、下法以治闌尾炎等,都體現了脾胃學說源於實踐又能指導實踐。中醫中藥交流網7 `: W& e8 A5 Y! T0 U: U$ ~* m中醫脾胃的實質是什麼?如何通過實驗研究闡述這一理論學說?由於這一工作難度很大,鄧氏從某個側面提出自己的假設:從生理、病理來看,中醫的脾胃應包括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與有關的體液;若從治療脾胃的角度來看,範圍就更大,除了能治療消化系統疾病之外,屬於其它系統的某些有脾胃見證(甚或沒有脾胃見證)的範圍相當廣泛的疾病。中醫脾胃學說已經對臨床醫學作出很大貢獻,就當前來說,對預防醫學、基礎醫學如有關免疫問題,也有很大的啟發。, `- ]$ @2 Q1 y( P) h* a第四卷93脾胃研究至80年代已經成為重要課題,尤其是對「脾虛」實質的探討,各方面都有可喜的進展。但是,由於中醫在對脾虛辨證上標準仍不統一,使不同的研究結果難以確切評價和比較。鄧氏指導研究生開展中醫脾虛證診斷指標的實驗研究,通過採用中醫四診與唾液澱粉酶負荷試驗和木糖吸收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對66例住院的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屬脾虛證型患者,與34例健康正常人作對照,結果表明脾虛病人唾液澱粉酶酸刺激後酶活性比值和木糖排泄率與正常人比較,明顯低下(P<0.01),脾虛病人確實存在著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因此,若能在中醫四診合參的基礎上,逐步結合實驗指標進行「五診」合參診斷,對脾虛證的研究將是一個可喜的進步。: s; _+ A, C# [& e, W" a4 i. {# @, Vwww.fs999.com三、溫病與傷寒關係之探討(一)傷寒孕育了溫病,溫病發展了傷寒中國醫學到了漢代,張仲景作了一次全面的總結,寫成《傷寒雜病論》一書,其中《傷寒論》按六經分證系統討論了外感疾病的治療規律,至今仍被奉為圭臬。2000多年來,經歷代醫家的注釋,已有了重大的發展。但《傷寒論》畢竟詳於寒而略於溫;到清代發展起來的溫病學說,是一個重大突破。鄧氏認為,傷寒孕育了溫病,溫病發展了傷寒,正如吳鞠通《溫病條辨》凡例說的「是書雖為溫病而設,實可羽翼傷寒」。0 E! R8 @" d- k9 k0 d溫病學說的形成,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醞釀,即所謂寒、溫之爭;溫病學說形成後,又有寒、溫分合之爭。鄧氏認為,對於溫病派與傷寒派,必須從其歷史發展上去加以研究。可以說從傷寒學說發展到溫病學說,是臨床實際的需要,是歷史發展的必然。0 Z4 n# V- i, ~, G中醫中藥交流網由於社會發展了,疾病譜也不斷變化。臨床醫家已越來越感到對許多溫熱病按《傷寒論》六經辨證及辛溫之劑不能解決,應當對仲景學說進行修正、補充。如劉河間重視火、熱的一面,而吳又可重視戾氣、疫毒,等等。因此,鄧氏認為,溫病是在《傷寒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補充了《傷寒論》「略於溫」的不足,可以說溫病是傷寒學說的發展,但假如認為既然是發展了,便可以一筆抹煞了傷寒派,取消了傷寒派的寶貴的經驗———方與法,那也是錯誤的。同樣,認為溫病派微不足道,而一筆抹煞了溫病派數百年來的治療經驗,也是不對的。傷寒與溫病的學說和方法同樣是我國醫學寶貴的遺產,應該以科學的方法,對臨床治療進行研究與實驗,進而加以發揚。中醫中藥交流網% ~! K0 _: s, m) n, {5 T(二)寒溫合流,關鍵是辨證上要統一過去認為傷寒與溫病兩學說有如水火之不同,兩種辨證方法是不能統一的。其實,《難經》說:「傷寒有五」,已把溫病歸屬於傷寒,張仲景繼承《內經·熱論》及《難經》之精神而作《傷寒論》。所以《傷寒論》中有「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等關於溫病的論述。但是由於時代所限,仲景之論確實詳於傷寒而略於溫熱。相形之下,溫熱病的辨證論治確為溫病學家之所長,過去兩派之爭,實際上是因他們各有所長所致。基於兩派本是一脈相承歷史發展的結果,不應長期分爭對立的認識,鄧氏主張把兩派之所長,首先結合臨床實際,在外感病的範圍,從辨證上加以統一,實屬必要,這是寒、溫兩派走向統一的關鍵所第四卷94在。" y7 ^, @4 ~/ x5 G中醫中藥交流網為了研究統一辨證的可能性與必要性,鄧氏以外感的病因、病機加以分析。+ _6 G6 ]4 `$ R關於外感的病因,有其認識的發展過程。晉以前,認為:①冬時觸冒風寒;②感而即發為傷寒,不即病到春發為溫病;③冬不藏精到春發病為溫病;④非其時有其氣可發生時行病。總之人體不能適應氣候環境的變化,外邪自皮毛而入者為外感病。明代吳又可認為外邪厲(戾)氣,雜氣從口鼻而入,則發為瘟疫病。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對前人學說作了總結,認為外感之因是:①氣候、環境的變化;②正氣不足以拒邪(冬傷於寒、冬不藏精);③致病物質(戾氣、雜氣)的傷害。這是比較全面的外感病因的論述。由此而論,外感病的病因存在共通點,隨著歷史的發展,對外感病的病因之認識是可以趨向一致的。8 G8 {4 c- B( A從病機來看,傷寒、溫病亦存在共通點:①傷寒分六經,是病邪從三陽至三陰,由表及裡的傳變過程;溫病分衛氣營血與三焦,也是病邪由表及裡的傳變過程。傷寒化熱入里病及陽明,溫從表(衛、上焦)入里病及氣分、中焦,三者的主證是一致的,只是溫病學派補充了不少內容而已。②寒與溫之為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劉河間六氣皆從火化之說,已為後世醫家所接受。中醫中藥交流網: h8 d# O) f+ F8 z# Y推而廣之,以大量文獻和臨床實踐來看,溫病也有寒化之證。《溫病條辨》中焦篇和下焦篇都有寒溫證治,就是明證。③病邪由表及裡的病機認識是共通的,若從六經、衛氣營血、三焦之病機加以比較,陽明、中焦氣分的證候也是基本相同的;但三者又有其不同之處,說明三種辨證方法各有長短,必須統一起來使互相補充,才能達到較為全面。8 yM& A# Q# N0 e! V% ) f外感病辨證應如何統一?過去有幾種方案:①以六經為統一綱目;②以衛氣營血為統一綱目;③以表裡寒熱虛實為統一綱目。鄧氏根據舊有文獻,近幾十年的臨床報導以及自己的臨床經驗體會,擬訂外感病統一辨證綱要如下:第四卷95外感病的病程變化,有一定的演變規律,前人名之為「傳經」或「傳變」等。這是祖國醫學在「動態觀」、「天人相應觀」與「整體觀」的指導下總結出來的寶貴理論。疾病的傳變取決於以下三個條件:①邪氣的性質與環境的影響;②患者的體質;③調攝護理與治療之得失。以上諸因素的影響使疾病的「傳變」的證候表現變化多端,若能靈活掌握上述之綱要進行辨證,則綱舉目張,免致茫無頭緒。u& T: e& x9 q# i8 q(三)展望鄧氏經多年的研究認為,千百年來對外感熱病的辨證論治,以《傷寒論》為宗師,自金元以降,有「六氣皆從火化」(劉河間)之說,又有古方不能治新病(張元素)之論,宋代《和劑局方》這一官頒藥典多用溫熱之劑,醫界治病多用溫葯,流弊不少,因此治發熱性疾病開始有寒、溫兩派。明代吳又可獨樹一幟,提出瘟疫多於傷寒十倍,遂開溫病學說之先河。清代葉天士集前人之大成加上他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創造了溫熱之論。對病因病機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說,辨證論治以衛氣營血為提綱,遂與傷寒派寒邪自皮毛而入,沿六經而傳變之旨大異。溫病學說至葉氏開始自成體系,脫離《傷寒論》之藩籬,再經吳鞠通之《溫病條辨》與王孟英之《溫熱經緯》之補充整理,溫病學說乃進入成熟時期。中醫中藥交流網7 y1 A4 [. H7 V5 N; L" C本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中醫學術界醞釀著把《寒》、《溫》兩派統一起來,鄧氏於1970年寫成《中醫發熱性、傳染性疾病的辨證論治》(見《中醫學新編》)試圖將《寒》《溫》學說合冶於一爐。% l* D5 ]1 A( A) i+ Rt, @: L" B4 dwww.fs999.com又於1981年在其專著《學說探討與臨證·外感發熱病辨證芻議》一文中,再次將這一問題提出,加以補充修正。5 Z( W, ~- f& I" o% M: x展望將來,鄧氏有以下幾方面看法:1中醫學是綜合性的科學,它重視宏觀,重視整體,重視動態觀察,重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外感熱病亦不例外,其理論必須保持這些特點,發揚這些特點,其中還應加強結合運氣學說之研究,希望能有人能利用天文、氣象、生物、物理、化學等多學科的最新的成就去研究傳染病的流行病學與發病機制。這一研究一定會產生新的邊緣學科。3 h1 D0 r- r3 Z2引進西醫的分析科學方法進行辨病,在準確辨病的基礎上,按中醫寒溫辨證的理論與方法,進行辨證,實行辨證-辨病-辨證之方法,從而摸索出各個病證的規律,寫成包括發熱性、傳染性、感染性疾病的《發熱病學》。到那時,就可以不再用《傷寒學》與《溫病學》去教育學生了。但此一工作不是十年八年所能完成的,中醫院校學生今天還必須學習《傷寒論》與《溫病學》。鄧氏還主張把《傷寒論》擴大為《傷寒論學》,即把自仲景之後一些傷寒名家的理論與見解統編入教材中,使之成為一門現代的課程,不單只教學生以仲景原書。3 H# Dp8 N$ }+ F+ Y# Twww.fs999.com3論發熱,除外感發熱一大類之外,還有內傷之發熱,這是中醫學一大特色,這也是西醫學至今未有而中醫領先的偉大成就。「甘溫除大熱」之說倡於金元時代,距今已六七百年了,用甘溫如參、歸、術、芪之類治療39~40℃之高熱,這是中醫之絕唱,應大大加以發揚、提倡與普及。因此在《發熱病學》應加入「內傷發熱」的內容。其中包括陰虛發熱、陽虛發熱、陰陽俱虛之發熱。這樣一來,這本巨著,自宏觀到微觀,從外感到內傷,從寒到溫,從中到西,都包括無遺了。


推薦閱讀:

解讀《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
教你自製30天減肥15斤肉肉的健康減肥茶
對道家莊聲明的回復
你不能不知道三個的穴位保健法?
脾虛的女人老得快!沒有醜女,只有脾虛女

TAG:經驗 | 中醫 | 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