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三四集)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三四集)
蔡禮旭老師 2013/9/2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2-134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做孩子一生貴人」這個主題,上一節課談到了第七大點,「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自我教育重要性當中,首先我們強調「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要懂得時時自我觀照、自我鞭策、自我教育;第二個重點,我們要「勇於改過」,是要有勇氣改正自己的過失、習氣。坦白講,這個部分,走過來的人都能理解到,改一個習氣好像扒皮一樣,那個過程是挺辛苦的。但是真正把習氣放下了,自己的身心才能真正輕安,不被慾望、不被習氣所控制。所以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那個「習」是真正去放下習氣、去實踐了,得到內心的喜悅、成長的喜悅,不再認賊作父,不再被習氣控制。
第三個大點,我們上一次提到改過的一個綱領,夫子是「忠恕」之道,俗話常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是忠,先忠於自己,時時反省自己。「克念作聖」,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把錯誤的念頭轉過來,真正下的功夫是在這個起心動念處,所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恕道。在這個「嚴以律己」當中,很重要的是自愛,因為俗話說到,「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所以愛護自己的德行、愛護自己的慧命,絕對不能放縱自己的習氣,更不能讓自己在染污的環境當中。《弟子規》講「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學壞是一日有餘,很可能我們染污了這些不好的思想觀念,要再去掉就很不容易了。做一個比喻,一滴墨汁滴到水裡是很短暫的時間,要把這個墨汁再從清水裡去除,要花十倍、百倍的時間都不止。
我們之前《群書治要》當中,在「謹慎」的部分,有學到一句經句,我們複習一下:「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行善,首先必須要放下自己的吝嗇、貪心,才能夠做得自然、做得歡喜。所以一開始做還是挺勉強的,那個「登」就是很出力,要慢慢做習慣。所謂「始而勉強」,一開始讓我們不貪,很慷慨去布施給他人,調伏這個貪心,一開始做一定有相當的困難,但是做久了就會很歡喜、很自然。「從惡如崩」,假如放縱了一個邪念,很可能會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嚴以律己」這個「嚴」字,不容有絲毫的放縱、閃失。
明朝的曹鼐是明英宗的宰相,那也算是道德學問以至於一生的地位都達到高點了。他在年輕的時候做一個監獄的官員,有一個女犯長得非常漂亮,當時候他也是起了不好的色念,但他很有警覺性,他想方法對治。當時候是晚上,他就拿著毛筆一直寫四個字,叫「曹鼐不可」。古代都是用毛筆,「曹鼐不可」,克住自己的邪念,好像寫了八十幾次。大家可以想像,寫四個字,鐵定都是力道都下得很重的。寫到天亮,這個念頭調伏過去了。「從惡如崩」,我們想,假如曹鼐這一念沒有克制住,他有後面人生的造化嗎?那就不可能了,很可能就毀了他的一生。
而且我們為人父母,我們身為人師,以至於為人領導者,我們的一言一行,隨時都會影響身邊的人。什麼時候在影響呢?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有一個父親當爸爸,孩子剛出生,還在牙牙學語,他非常著急,他就常常抓著他的兒子,說:「叫爸爸,叫爸爸。」這個太著急了,什麼事情水到渠成就好了,不然會適得其反,因為強摘的瓜不甜,應該水到渠成,反而是最好的。結果常常就這麼逼著他的兒子叫爸爸,後來他兒子會講話了,有一天這個父親在家門外看到自己的兒子,把家裡的雞抓起來,然後對著雞說:「叫爸爸,叫爸爸。」所以潛移默化當中會影響小孩、會影響學生。所以當老師的人連念頭都不能錯,當父母的人連念頭都不能錯。比方我們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請問大家,爸爸媽媽今天是高興還是生氣,我們知不知道?我們受不受影響?對呀!那現在我們成人了,也為人長者了,那應該反思,隨時在影響身邊的人。
有一個母親,這是她真實的情況,她說她學傳統文化很用功,結果她的女兒狀況也都非常好,讀書也很主動。當然,一個人在修學的過程當中還是會有起伏,她突然有一段時間不用功了,遇到「韓流」,趕韓劇,在看韓劇了,看得半夜都看到兩、三點捨不得放下。結果突然了解到,她的女兒這一段時間在學校上課不專心,在底下看小說。她為之一驚,自己的一個行為馬上就影響她的孩子。我們常說磁場會互相影響,她很用功就感染女兒;她一不用功,女兒也跟著墮落。而且孩子愈小,受父母的影響愈大。所以這個「嚴以律己」當中,還含著對學生、對小孩的慈愛,我們得要做好樣子給他們看。
包含一個做領導的人也是如此,我們態度謙和,肚量很大,可能帶出來的團隊風氣就是這樣;假如脾氣很大,又強勢,慢慢底下的人也會變成這樣。有一句對於領導的格言,這個也是盧叔叔教誨我的,叫「獅帶群羊羊亦獅,羊帶群獅獅亦羊」。獅子帶群羊,最後群羊都變獅子;羊帶群獅,最後群獅也變成羊了。所以上行下效的影響很大。他們為什麼受我們影響?他們信任我們。那人要對得起別人的信任,不能因為對方信任我們,反而給他錯誤的思想觀念,這樣情何以堪,那我們就對不起「君、親、師」這三個角色了。我曾經聽我一個同事講,他說當老師的影響力真的很大。比方,他帶一年級的小朋友,有一天,一個小朋友扎了兩個辮子,他隨口說了一句話,「啊,你扎這個辮子很好看。」隔天五、六個人都扎辮子,你看那個帶動的影響、風氣有多大。
好,那剛剛講到的連念頭,對方都沒有看到的,都會影響到學生跟孩子。所以我們得要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要「克念作聖」,在這些念頭下功夫。上一次我們談到「不貪」,不貪財、色、名、食、睡。其實,人之所以有不好的念頭跟不好的行為,還是來自於不明理。他假如真正明理,這些念頭跟行為只會給自己招禍患而已。請問大家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一個人說「我就喜歡自己招禍患」?沒有吧?誰不願意趨吉避凶?誰不願意災消福來?但他真的明白了,這些念頭確實會給自己甚至於給家人招禍,他就不會這麼做。就像上次跟大家提到,當官的人貪財,還害了人家的生命,最後子孫幾乎滅絕。哪有真明白的人還幹殃及子孫的事情?《朱子治家格言》說「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他真的明白了,他也不願意給自己的妻子、女兒招禍患。
而且對這個貪財,假如他真正明白,該是他的跑都跑不掉,他幹嘛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謀取呢?所以明理重要,讀書重要,不然會幹傻事。所以《朱子治家格言》講到,「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不明理的人,很難不做錯事、很難不讓自己招禍患。大家冷靜看看,現在年輕人沒有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放縱慾望,給自己的身心,給自己的福報有非常非常大的折損。所以我們為人老師,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現在要把這些很重要的思想觀念深植在孩子的心中,成為他正確的價值觀。所以不貪財,為什麼?「命裡有時終須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其實這個道理,我想現在很多人,哪怕學歷再高都不懂;但是農夫懂,因為他向大地、他向大自然學習,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要怎麼收穫,必然要怎麼去耕耘。現在功利時代都是急功近利,都想不勞而獲,這個都是錯誤的思想觀念。
貪名,這個貪名具體表現在,好面子也是貪名。假如我們今天做錯事,很想去給對方道歉,又提不起勇氣,這個就是好面子、好名。其實那個哪叫真正的名呢?愈不道歉,愈讓人家看扁,愈沒有好名聲。所以人不懂理,其實都不是在愛護自己,是在糟蹋自己。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染,應該把它放下。
而《了凡四訓》當中有講,「名者,造物所忌」。名不是好東西,只要心態錯誤了,這個名反而是累贅,叫「盛名所累」。所以人心態對了,用這個名可以造福人群;但是假如用不對,那就會變累贅,俗話講的,「人怕出名豬怕肥」。《了凡四訓》又告訴我們,這個「造物所忌」的話,就是我們的德行跟名聲不匹配,是折福的。「名,亦福也」,我們這個名本身也是福報,名不符實,這個福報就折損得很快,所以有一句成語叫德不配位。這些道理都明白的人,誰要去貪一個美名、貪一個超過自己的盛名,何苦呢!德不配位,這個福報一折損完,會有災殃,有一句成語叫英年早逝。有一些讀書人名氣非常高,為什麼?才幹很好,文章非常好,大家把他看得很高,但是他修養不足,為人刻薄,又享有盛名,最後可能三十幾歲福就享完,就走了,這個在歷史當中很常見。所以假如人年輕出名了,得要趕緊韜光養晦,誠惶誠恐。
大家再冷靜去觀察,很多演藝圈,很早就出名了,而且表現得比較狂傲,都會容易短命。尤其他一出名以後,自己的言談舉止都帶動錯誤的社會風氣。他應該用這個名去帶動善良風氣,他還做帶動惡劣的風氣,這樣的人他就很容易祿盡人亡,福祿折光了,命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德不配位,在政治界、在演藝圈容易觀察得到,因為他們的名都太大了。包含我們還曾經聽過,一個少將聽到內部消息,已經確定明天宣布他當中將,他知道了很高興,找親朋好友吃飯,宴請親人,吃得很高興,結果當天就死了。有沒有當上中將?沒有。早一天知道,結果沒有當成,他命裡的福報還沒有積累到可以當中將,所以一下被中將這個名給壓扁了。所以古人不願意有盛名,甚至於處事都非常的謙退。「謙卦六爻皆吉」,那好名的人,往往喜歡炫耀,反而是招禍了。
名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應該去執著、去誇耀的。比方說身為董事長,那是一種責任,因為要照顧的員工愈來愈多了才對。而今天假如真的我們德不配位了,不要好這個名。應該怎麼樣?為團體想,要把這個名讓出來,把這個位置讓出來,這樣才對。不然你有一個名,本身你有一個職位,它就帶著責任。比方是一個官員,那他就帶著責任,在這個位置上最重要是愛護人民,假如有一個比自己更好、更有德才的人,當然要把位置讓給他,這才是我們的初衷。我們坐上那個位置,難道是為了抱住那個位置而忘了去愛護人民嗎?所以古人教我們處事要禮讓、要謙讓。「讓功於眾,讓名於上,讓位於賢,讓安於長」,把好的生活環境讓給長輩,「讓食於幼」,剛好孩子正在發育期,父母、長者少吃,貧苦的時候都讓給孩子吃。
而讓名、讓位給賢者,這是為大局著想,這是忠於國家、團體,這個修的福報非常大。歷史當中,齊國的鮑叔牙讓位於管仲,結果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甚至於團結了中華民族,免於被外族所毀滅。孔子對管仲的功業非常的讚歎,沒有管仲,可能我們華夏文化,漢人的血統就斷掉了。那管仲有這麼大的功業,誰成就的?鮑叔牙。他不讓、他不推薦,這個因緣就不能成。所以鮑叔牙的後代,十幾世都是名大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該讓不讓,自己會招禍,而且人只要不肯讓,就是好名。接著呢?嫉妒。嫉妒再嚴重,陷害,這個惡念就愈來愈嚴重。李斯殺害他的師弟韓非子,他師弟的學問比他好,他嫉妒,把他給害死了,最後李斯後代就斷子絕孫。所以有一句話說「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其實這個對我們當下都一樣,我們在學校系統裡面,哪一個老師他強調的那個理念非常好,我們隨喜功德,支持他、推薦他,這個對團體的幫助很大。假如我們不認同,還嫉妒、還毀謗他,這個就是「蔽賢」,「蒙顯戮」,會有很快的災禍降臨。所以我們在人生的因緣當中,在團體裡擔任領導的工作,只要發現團隊裡面有比我們好的人,你積極推薦他,把位置讓給他。古代教化非常有智慧,官員戴的帽子叫進賢帽,前面低,後面高。大家看過宋朝的歷史劇沒有?最近不是拍了「岳飛傳」,您看那帽子前面低,後面高,「後後勝於前前」,希望自己舉薦出來的人都超過自己,為國舉才。好,這是從不能好名,再延伸到團體當中應有的一種修養,讓位於賢。
財、色、名、食、睡,這個「食」就包含生活當中的享受。我們要了解,「欲令智迷」,慾望愈重愈沒有智慧。因為每天都想著要吃這個、喝那個、穿那個,他煩惱就很重,怎麼會有智慧?比方說大家在聽課,突然想到自己最喜歡喝的咖啡,還聽得下去嗎?還在那裡「待會要到哪裡吃什麼」,那叫心不在焉。
而且這個欲似深淵,貪著假如不懂得剋制,會愈陷愈深。所以生活的享受,應該知足常樂最好,應該不要去跟人家攀比。一攀比,這個對物質上的追求就沒有止境。為什麼?人比人,最後就氣死人。不只自己很難過,自己很好虛榮,拿兒子去跟人家比成績、拿先生去跟人家比賺錢,全家人統統壓力都很大。所以有時候人陷入慾望,腦子都不清楚。「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家人能聚在一個屋檐下,那是多難的緣分,應該是互相親愛、互相成就,怎麼是互相給沉重的壓力呢?所以人要時時腦子冷靜,不要隨波逐流。
好慕虛榮的人活得可累了,是吧?你看穿衣服,穿了一次就換另外一件。他好虛榮,穿過了再穿人家笑話了,「哎呀,這個衣服退流行了,再穿人家就笑話了,被人家笑死了。」我師長很有智慧,他提醒我們,「笑死是他死,又不是你死,緊張什麼?」而且我們學傳統文化,好好提升氣質,這個衣服穿了十五年以後,再穿出去剛好復古,人家一看,「哇,你怎麼穿這麼流行的?」因為我們又很愛惜衣服,看起來還像新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人有氣質,二十塊錢的衣服,看起來都像四千、五千塊錢的;人沒有氣質,一千塊的衣服看起來像十塊錢的衣服。所以這個時候你又沒有氣質,穿出去,「你看我這個衣服多少錢?」人家一講,你都快火冒三丈,那個叫自取其辱,不要怪別人。
所以人知足就常樂,就珍惜一切的物品、享用,活在感恩當中,不在奢侈當中。而且節儉的人有福報;節儉的人,仁慈,「儉近仁」,節儉接近仁德,因為他能把省下來的去幫助他人,這是仁慈;而且節儉的人比較會為未來打算,那個放縱慾望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只看到慾望,啥都想不清楚。
這個是跟大家談到「貪」的部分。當然,調伏這個貪欲要循序漸進。比方這個貪睡也要調伏,你本來睡七個小時,今天聽完課,明天五個小時,一下子少睡兩個小時,結果隔天昏昏沉沉,開車差點出車禍。這個不要用力過猛,要循序漸進。有些人,已經都高血壓了,都喜歡喝這些很甜的東西,這個對心臟都很不好,對高血壓都有惡化作用,這個時候都要下功夫,慢慢慢慢把它改掉、戒掉。好,就先講到這裡了,不然下一次沒有人要來參加課程,都是「不要逼我」。其實俗話講「世味哪有法味濃」,真正放下這些慾望,身心輕安,那種快樂世間買不到的。這個時候人家再用外在這些慾望誘惑你,你也不肯了,那是累贅,那是刺激,沒有刺激你又苦了。所以真正的樂,絕對不是從外面來的,從內心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
第二個,不瞋。不瞋就是不可以亂發脾氣,這個要下大功夫。因為這個「瞋」,對自己、對他人的危害非常大。首先,暴怒傷肝。所以脾氣大的人,身體一般都不好。大家想一想,身體受損了,發一次脾氣,整個人要多久才能調適過來?許哲女士說三天才能恢復正常。她要三天,我們可能要十天以上,甚至於十天之後又看到那個人又來了,火又上來了,所以自己的身心都有傷害。坦白講,脾氣大的人不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看一個人的善根從哪裡看?只要你告訴他,「你這麼做不孝、你這麼做對不起師長。」他馬上放下,這才是真正有善根。你假如勸他,「你這個態度不對,師長不是這麼教的。」「哎呀,我是凡夫,現在受不了啦。」那他比師長大,他比聖人大,那怎麼會有善根?
所以真正有善根的人,他會想,沒有父母就沒有我;沒有師長、沒有聖賢人的教誨,就沒有我的慧命。所以這些恩德比他的生命還重要!生命都可以為父母而捨,哪有說一個壞習慣不可以放下呢?所以人能夠念恩,他的善根就不斷增長。為什麼還是放縱習氣?自我、自私太嚴重才會這樣。自我了,就自己最大了,其他人都放在一邊了。所以人假如常常想,做這些事、起這些念頭對不起父母,要生大慚愧心。我們師長老人家教誨我們五十五年,這樣的苦心,我怎麼可以給他糟蹋呢?要依教奉行,馬上這個錯誤的念頭就能轉。
尤其在家庭當中,脾氣大,這全家人都遭殃,所以怒似猛虎啊。假如家裡一個人脾氣很大,可能每一個人要回家、要進門以前都要深呼吸三次,這無形的壓力很大;假如一個老師脾氣大,那孩子還要跟這個老師相處兩年,可能都會有輕微憂鬱症出現。有緣才能相會,要惜緣,怎麼可以還給對方壓力。
學聖教的人,所在之處要讓人生歡喜心,第一個要把脾氣戒掉。脾氣大的人一定讓領導、讓父母多操了很多心。脾氣一大,兄弟又衝突了,父母多難過;脾氣一大,交派工作還得看我們的臉色。那是在幫忙還是在添亂?因為我們在學校當老師,是有多種角色的。面對我們的主管或者校長,我們變一個臣的角色,那我們君臣關係也要演好,也是給孩子做表率。孩子以後出去也要為人臣子、為人下屬。一個老師假如當人家的下屬當不好,這個是因,以後你的學生出去,都不是好的下屬,是結果,都要想想這個因果會相續不斷。因為我們的身教給他做得不好嘛。會的,一個學校裡面的老師對國家領導不尊重,這個學校出來的學生,出去都是罵國家領導,這個我們都觀察過,這個造的罪業都很大。這逞一時口舌之快,把下一代給帶壞了。
好,那不能不忍,為了自己的身心、為了團體、為了未來,別給自己的人生造下很多的障礙。「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不然還要收拾殘局。發完脾氣,要再把這個隔閡去掉,有時候挺難的。而一個人的德行,就從能不能忍辱開始,「觀德於忍,觀福於量」,福氣看自己的肚量。
我們知道發脾氣都有這麼不好的壞處了,就有警覺性。脾氣也是病,自己德行上面的病。那既然是要治病,得把病根找到。人為什麼發脾氣?比方貪,貪不到,就生氣了,不順己意,就很容易生氣。比方今天吃得好,很貪這些美食;明天太太煮上來,「今天這個我不喜歡,怎麼比昨天差」,瞋恨心就上來。所以不順己意就容易起瞋恨。好面子容易惱羞成怒,也很容易發脾氣。再來,對人有成見,都放在心裡面,就會藉題發揮,這個也容易發脾氣。那大家要了解,自己的心要自己愛護,不要把純淨純善的心變成垃圾桶。把別人的不是都放在那裡,不就把這個善心都當垃圾桶用了?所以坦白講,幾個人自愛啊?明理的人才會自愛。
而且我們要了解,「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都有本善、都有明德。「可是他傲慢、可是他貪心啊?」那是「苟不教,性乃遷」,那是習染,那不是他的本善。我們都記他的不好,那叫認假為真,那是假的。你說這個人脾氣大,那你把他的脾氣拿來我看看?那是虛幻的嘛。他一時遇到一些境界發起來,他現在也沒發脾氣,那假如脾氣是真的,應該隨時存在才是真的。會變的就不是真的,永恆不變的才是真,會變的就是虛幻的。不變的是什麼?他本有的真心。他只要把這些習氣都放下了,他真心一現前,那他是聖人,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慈悲,都是利益眾生,這是每個人本有的。「聖與賢,可馴致」,我們假如堅定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成聖成賢,對人不會有成見,只會幫助他改習性。所以難,難在對宇宙人生的真相的正確了解,一了解了,決定用正確的態度處事待人接物,不會對人有成見。別人有錯誤,你替他更擔心,幫助他,善巧用很多的方法來協助他提升。
再來,傲慢也很容易發脾氣。一傲慢就瞧不起人,容易指責別人。所以這些錯誤的心態,都要把它轉變過來。那既然知道這個病根所在,用什麼藥來治呢?「一切法得成於忍」,要修忍辱。有六個忍的方法:
「力忍」,把脾氣壓住,這個是症狀解。
「忘忍」,算了算了,不要計較了,「宰相肚裡能撐船」。
「反忍」,反省自己。人與人會發脾氣、會衝突,有一句俗話叫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只要衝突了,兩個人都有問題,所謂半斤八兩,不用去比。真正有修養,那對方怎麼惡劣,自己不會被激怒的,一定雙方都有錯誤了,這個衝突才會產生。那可能有人就會問了,假如一個完全沒有錯,一個錯全在他那裡,那會怎麼樣?那個完全沒有錯的人最後就變聖賢人,他吃不吃虧?您看,我們看事情都很看錶相、看一時。比方說,舜王的父母要害死他,我們一看,舜王好可憐,這個父母太可惡了。但是您看,舜王還覺得是自己錯,他沒有錯,還覺得自己錯,他吃虧了嗎?假如是我們,早就跳起來了,「我都沒有錯,還叫我跟他認錯,我跟他拼了!」拼了又怎麼樣?舜王連沒有錯都反省自己,都是自己錯,最後成聖賢。智慧、德行、福報都圓滿,做了天子,哪有吃虧?所以學聖教首先學吃虧,不要爭理,不要計較,反忍。
「觀忍」。他那些脾氣都是假的,都是剎那在變化的,你觀到這個真相了,你就不去計較他了。包含你觀察他的成長背景,原來他在學校、在家庭裡面,又缺愛、又缺教育,你不只不跟他生氣,你還會憐憫他。這個我們在帶班過程,本來覺得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誇張,一了解,就是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你再看他,你就氣不起來了。
「喜忍」,所謂回瞋作喜,本來要發脾氣了,轉個念,笑了。為什麼?突然想,對方就是來提醒我,我都學了八年、學了十年了,脾氣還這麼大,這個是監考老師,我要感謝他。知道我自己有幾兩重,馬上就回瞋作喜了,看一切人都是老師,都是來成就我的,這個是喜忍。
「慈忍」,都為對方想。比方劉寬,他的太太一輩子沒看過他發脾氣,就安排了一個事情,讓他的婢女,在他穿好朝服等著要上朝,盛裝,把那個羹湯端過去,羹湯很燙,然後故意不小心翻倒,把那羹湯淋在他的衣服上面,看他生不生氣。人有時候吃飽,不要撐著亂……當然他太太或許這麼做還是有點無聊,不過現在想想還滿有意義的,因為他太太不這麼做,這個故事還沒得講,還是要感謝他的太太,安排了這個布局。結果一倒下去,一般的人一定是:「我要上朝,哇,很燙啊!」脾氣就來了。「我、我」,有這個「我」就會生氣了,沒有「我」就不生氣了。我們剛剛說要找到病根,擒賊要擒王。貪、瞋、痴、慢、疑的賊王是誰?就是「我」,就是自私自利。「如斬毒樹,直斷其根」,把這個根斬掉了,這些習氣就沒有依附的地方。這也是《了凡四訓》講的,要直接從根本把它給斬斷。劉寬為什麼沒生氣?一般我們來講,很難不生氣,因為他為對方想,所以第一個念頭就是怕她燙傷了,馬上:「有沒有燙到妳的手?」
好像之前也跟大家講過,有一個媳婦,新加坡的一個媳婦,他的先生非常佩服他的太太,而且還說到有時候自己的母親錯怪他的太太,他的太太還跪下來認錯。錯怪是沒錯,被誤會了,而且還跪下來給她婆婆認錯。諸位女同胞,談到這裡,我們做得到嗎?從行為當中,覺得做不到,其實從心地上去體會,不難做到。「慕賢當慕其心」,這些有德行的人、聖賢人,你只要從心地去效法他,其實不是很困難的。為什麼?因為聖賢人的心是我們本有的,一相應了,要做就不難;心境沒有到位,要勉強我們,也很難。
這個太太接了他先生的話說,不會,一點都不委屈。因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婆婆是家裡的寶啊,是我們的福田。沒有婆婆,我們怎麼教孩子孝道?所以看到婆婆生氣了,會傷身體啊,趕緊念頭裡面就是怎麼讓婆婆的氣降下來,一跪下來,婆婆的氣就降下來,她不只沒委屈,心安啊。「慈忍」,念念為婆婆想。
大家再冷靜體會體會,這個媳婦跪下來道歉,這個戲劇會不會繼續演?會。一般的人講,好委屈,好難過。但是看戲要看完整,這個媳婦跪下去認錯了,過幾天,事情會不會水落石出?人都忍不了一時的委屈,最後一發脾氣,事情更糟。忍住了,日久見人心,何必要一時爭個你死我活、爭個是非曲直呢?那個都是好面子,或者傲慢,一定覺得是自己對、自己高,才會這麼堅持。不然親人之間應該柔軟、應該懂得退讓,不應該是這樣。婆婆後來知道了,心裡想,我都錯怪她了,她還跪下來給我道歉,這樣的媳婦,八月十五號打燈籠都找不到。那不是更疼她了嗎?這一個慈忍,媳婦多了一個媽媽,婆婆多了一個女兒,那不是轉了整個家庭的氣氛跟命運嗎?聖賢教我們感化,用自己的行為感動對方,感化整個家庭的命運。
好,這是跟大家講,瞋要調伏,絲毫不能放鬆,不進則退。我們冷靜看看,我們學傳統文化,剛學的時候脾氣好,還是現在的時候脾氣好?這個得要我們自己勘驗自己。我們因緣上在學習,可是假如不對習氣下大功夫,還在增長,所以這個不得不慎。明朝有一個大儒叫薛文清(薛文清公),他感嘆到,「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盡,以是知克己最難。」要克服習氣,沒有到「不計成敗,不顧生死」,「啊,又發脾氣了」,人有時候自己伏不住了,又開始氣餒、開始沮喪了,那還是習氣,那變成懷疑自己了。所以「不計成敗」,只要錯誤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快轉過來,哪還有時間在那裡沮喪老半天?是不計成敗,不顧生死,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所以今天要調伏這個瞋恨,那必然要下一段功夫,但真的又發脾氣了,要真實面對自己,然後去真誠的承認錯誤,去給人家道歉,就對了。不然發了脾氣還在掩飾,那就「倘掩飾,增一辜」了。
第三,不痴,不愚痴。首先表現在哪?深信因果,他知道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相續的。比方說《弟子規》「聞譽恐,聞過欣」,「聞過欣」是因,果是什麼?「直諒士,漸相親」。「能親仁」,親仁是因,「德日進,過日少」是果。「父母呼,應勿緩」是因,以後出去工作,服從領導叫果。全部都有因果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善是因,餘慶是果。那從大的來看,我們這個民族綿延五千年不衰,那就是我們的祖宗有德啊!所以人就感恩,他不會愚痴,他不會在福報當中都覺得理所當然。假如每一個人都深信因果,他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就慎重,不會放縱。所以深信因果,他就不會情緒化、不會意氣用事,意氣用事就不理智了、就愚昧了。其實當一個人在意氣用事的時候,他也是不自愛,在糟蹋自己。
了凡先生有講,很多人其實都有很好的天賦,「天下聰明俊秀不少」,都有很好的天賦,可是這一生為什麼沒有什麼成就?「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那意氣用事就是都順著自己的脾氣、性格在走。所以我們自愛了,應該提醒自己犯的錯,期許後不再造。這樣的人是理智的,這樣的人是不蹉跎他的時光。
我們都聽過顏回不貳過,那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諸位學長,你們怎麼無辜的看著我?「不貳過」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跟我們有大關係啊!錯誤繼續發生,折了福,也折了自己的智慧,所以應該效法顏回夫子的精神。我們很可能不能真的達到不貳過,但是這個精神要在,犯了一次錯,就要高度的提醒自己,不能再犯。
比方生活當中的一些細節,像我們寫字用鋼筆寫(勸大家假如要練字,練硬筆字,用鋼筆寫。「字不敬,心先病」,所以先下點功夫,用鋼筆寫),那鋼筆,你假如沒有隨手把蓋子蓋好,不小心一碰,滾下去,然後那個筆頭撞到地上,這支鋼筆就廢了,很心疼,它摔壞了。我有一支鋼筆很好,摔壞了,很心疼,而且覺得對不起送我鋼筆的朋友,所以就期許自己不能再有這個情況。那愈提醒就養成習慣,每一次哪怕別人跟你講話,就把筆套先蓋上。不然有時候講講講,你的專注力就過去那裡了,就忘了,手晃一下可能又會掉下去了,所以一蓋好就不怕後面的因緣怎麼發展。
包含我們常說要愛惜物命,不要誤殺了生命。「舉步常看蟲蟻」,「昆蟲草木,猶不可傷」,長養自己的仁慈之心。雖然這些道理都學過了,可是在生活當中,有時候一急躁:早上一起來,好渴,喝點熱水,那個熱水瓶一按,剛好螞蟻在出口處,可能在那裡玩耍還是怎麼樣,那我一個不小心按下去牠就死了,一死,三隻、四隻,哎呀,這句話都沒落實好。這三、四隻螞蟻已經用牠寶貴的生命來提醒我,沒有落實仁慈心,那我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所以冷靜,每一次要按,要先敲那個出口,sayhello(打招呼)一下,看一看都沒有了,再按。
大家不要小看這些細節,都提醒自己後不再造,人的心會愈來愈恭敬、愈來愈細膩、愈來愈謹慎。「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都從這些生活細節來練自己的真心,練自己的愛敬之心,不然怎麼學都變成知識了,落不到生活上面去。包含《弟子規》說「緩揭簾,勿有聲」。剛好前一陣子,我在用這個窗簾,結果一拉,那個塑膠套斷了,窗簾就垂下來了,就感覺其實落實《弟子規》一句都不容易。那當下我們的念頭就是要期許自己,這個要改。我們也有可能念頭變成:「這個本來就這麼緊,誰用都會壞。」那這個念頭叫「倘掩飾,增一辜」。坦白講,本來一個掉了,結果過兩、三天,第二個、第三個都掉了,這個代表自己的動作粗魯、不夠柔和。所以窗簾是我的老師,它提醒我心性還差得很遠。剛好我們一位楊學長,我就請他來幫我修理,很快就把它修理好了。我要珍惜他的付出,所以從那一天開始,每次要用窗簾,要先輕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狀況。可是大家去體會,光是一個用窗簾對我的幫助就非常大,因為會從這個動作當中培養做哪一個動作、講哪一句話,先調柔,不要太粗魯。會學的人舉一就反一切了,要把這樣的心用在一切處,這個是善學的人;學一句會一句,那叫學知識,那就學得比較呆板了。
包含找不到東西,那可能我們就沒有落實「置冠服,有定位」,所以一次找不到,要後不再造,馬上改進。不能「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明天再說、明天再說,「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包含會掉東西,我這些情況也常發生,所以都會不斷的提醒自己,甚至於用一些方法來調整。比方以後要離開自己的房間,或者離開哪一個地方,都養成習慣,檢查一下再走,這樣這種掉東西的情況慢慢就改善。所以改過才是不愚痴。
再來,「不痴」當中第三個重點,因為這些重點,因每一個人的體會而異,甚至於坦白講,沒有一件事情跟「不痴」無關。為什麼?不愚痴就有智慧。那請問我們智慧在哪裡體現?Anytime,anywhere(隨時隨地),你在任何一個動作裡面,不是迷就是覺。所以舉這些例子只是跟大家交流,事實上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愚痴就是有智慧,都要在每個細節當中去自我觀照。
比方抉擇一個因緣,像現在很多地方在辦論壇,辦論壇很好,但要了解辦論壇是宣傳、是播種,可不能把論壇當作「辦論壇等於文化復興」,那這個認知就要調整。有沒有一個農夫說播種等於收穫?沒有吧?播種以後要怎麼樣?要施肥、要澆水、要種種努力。而且「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化不可能求短暫就見到效果。本身急功近利就不符合教化,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所以必須認知到每件事情它的定位,它能達到的效果是什麼,這個要清楚。所以辦講座是播種、是宣傳。接著,要引領大家紮根,要把德行的根紮好,要把經典落實,這個才是學傳統文化。因為他不落實,他就把傳統文化學成知識了。學成知識會有副作用,「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那反而他傲慢增長,他不只不能弘揚文化,他還會起副作用。所以曾子在《論語》裡面講,「人能弘道」,他得自己落實、做到了,正己就能化人,他感動身邊的親朋好友。可是他要正己,他首先要淘汰這些習氣,貪瞋痴慢疑,那得要有一個過程,要下功夫。而且要怎麼樣?不斷的薰習。「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沒有讀經、沒有聽經,慢慢這個習氣就伏不住了,那是古人留下來的話。我們現在一日不讀書,面目就可憎了。
那必須什麼?他要播種、他要辦論壇,先考慮當地能不能提供傳媒(電視台)每天播放?有,現在我們中國大陸很多地方,播傳統文化的節目播了好幾年了。他這個論壇一辦完,大家在電視當中可以長期學習。所以有智慧的人,在起一個緣分,他會看得很深遠,他不是說,起了一個緣分,後面怎麼辦他沒想,也不管。所以有這些媒體,讓整個人民大眾長期薰習。
或者他辦論壇,就公告哪裡有長期講學的教育中心,就讓這個地方的大眾,願意學習的就長期去親近這一個教育中心。這個中心就是配套,護念大眾長期學習的因緣,那這個教育中心就負起施肥、澆水這些種種。而且這個教育中心,還要教導大家如何落實在自身、如何落實在家庭、如何落實在學校、如何落實在他的單位、社區。甚至於這個教育中心,假如好人做到底,還要輔導這一方建立各行各業的榜樣。社區有社區的榜樣、學校有學校的榜樣,這個地方的人,都可以去向這些榜樣學習,那你這些配套措施就很完整了。
但是假如論壇一辦,幾千個人去上,上完之後沒有後續,他一下子很熱,現在可能就冷下來。所以起一個因緣,可能要考慮這個緣分後續的發展。古人有說,不能看一百年,不能當宰相。不能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要想得全面、想得長遠。
包含你約請來的老師,他要是犧牲奉獻,他不為名、不為利。為什麼?因為他站上講台代表中華文化。那社會大眾他還沒深入經典,他的信心建立在哪?建立在講課的人身上。假如一段時間他觀察,怎麼請來的老師都是追名逐利的?哎呀,傳統文化別學了。那他信心就受打擊。所以我們邀請來講課的人,都要對他們有了解,是真正不為名、不為利的,能給我們這一方起好的表率作用,再邀請。那坦白講,不只為人民好,也為這個講課的人好,不要讓他做不好的榜樣,產生對人不好的影響,這樣他也造罪業。辦公家的事不能怕得罪誰,不以人情做公家的事情。而且你在邀請老師,傳統文化是師道,是師承。他有沒有好的老師在學?沒有好老師、沒有師承,傳統文化要學成,不可能。他被人家一肯定了,慢慢,慢心會增長,他就想講什麼就講什麼,就不依照經典了。但有師承的人,他講話要依照經典、依照老師教誨,他不敢亂講。孔子給我們很好的榜樣,孔子「述而不作」啊!
這是跟大家談到的在抉擇緣分都要會判斷,包含抉擇人生的伴侶,這個都要很客觀、很冷靜,不能愚痴。今天感覺到,落實一句教誨挺不容易,我這個「凡出言,信為先」做得很不好,本來說今天課程要做一個結束,今天還是講到「不痴」而已。我們下個禮拜繼續跟大家交流這個主題。今天就先跟大家談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新華社評論員:立良法以行善治——二論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學習架子鼓之如何調鼓
※學習芭蕾,你會站么?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三十九集)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四十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