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真正的太極拳

  我8歲隨父練習馬步、弓步等武術基本功,10歲和父親林泉寶學習太極拳套路;12歲跟隨武術大師紀金山學習少林長拳、洪拳;16歲進入少體校學習古典式摔跤,並擔任少年隊隊長參加訓練和比賽;20歲學習形意拳和八卦拳。我的童年和少年由於受我父親的影響和教育學習了很多的拳術和格鬥技巧。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6545053.htm  在我25歲以後開始深入研究太極拳。這個神秘的拳種以它古老的魅力深深的吸引著我。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也給我帶來了太多的迷惑和假象。太極拳那麼多門派到底哪一派才是正宗?為什麼練習十年太極拳的人也沒殺傷力,而練習一年摔跤格鬥的人反而就能用上所學的東西?太極拳里該不該有剛勁?同一個招數在各門派打法都不同,哪一個是正確的?太極拳有沒有強大的爆發力?等等。   要想知道答案只有去學習,去深入。於是我在我父親的引薦和幫助下學習了陳氏、吳氏、楊氏、趙堡太極拳,並查閱了所有的關於太極拳的資料和錄像,把每一派的每一式都拆開來相對比研究,終於有所收穫,並揭開了從小就在我心裡的很多疑問。   我一直堅信太極拳是有真正格鬥技巧和力量的,中國古代是一個武器不先進的國家,從槍炮上遠遠落後於外國,但是在格鬥技術上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和中國相比,中國的格鬥技術是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到了明清更是發展到了極致。   日本的柔道、空手道其實都來源於中國,在西方更是沒有什麼格鬥文化和技術可言。從明清後或者說解放後,由於時代的淘汰,中國的武術其實是在退步。這是必然的,因為社會不需要就會退化,有很多功夫也在慢慢失傳。   太極拳作為一個拳種能在中國武術最巔峰的時候生存下來,必然有它的道理,也就是太極拳只有具備真正的殺傷力才能起到防身,並與其他拳種抗衡的可能性。如果沒有這種能力,早就被淘汰了,也就是堅信這點我才研究到現在,但是最初我練習了很多太極拳,也請教了很多高手,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讓我很失望。   可以說現在很多的太極拳高手,讓他們和摔跤隊員和拳擊隊員參加比武,就是沒有規則的直接散手對打,我認為能贏的是寥寥無幾,太極拳現在的實際狀況就是被認為是一種養生術或高級體操。   從格鬥技巧上,與其說格鬥,不如說是一場遊戲或是平衡遊戲。   有的大師的確平衡性很好,你在固定的推手是很難讓他移動。但我想說這只不過是一種遊戲,在兩眼發紅、刺刀見血的時候根本沒有用。在真正的格鬥里你只有讓對方失去戰鬥力,才能制服對方,只有相當的殺傷力才是最實在的。   有的老師在教推手時,弟子處於禮貌後退幾步,有的根本是很牽強向後退幾步,真的要對抗根本就打不倒我。有的所謂的發凌空勁或者抖勁,師傅一抖,徒弟就倒下了。我一開始還以為有這麼回事,深入以後才知道很多是在演戲,是在自欺欺人。   推手是一個技擊的過程,它是一種技擊的手段,隨後的目地都是散打。讓你在真正碰到人身危險的時候能把敵方擊倒,參加比賽時能打敗對手。我還認識一個太極大師,他在推手比賽里輸了,賽後他說那個人塊頭大,力氣大,推不動他,我就很困惑,太極拳的精髓不就是以小力打大力,老弱勝剛強嗎,參考王宗岳《拳經》,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還學什麼太極呢,也就是說他用的不是真正的太極術。   不論哪門哪派任何格鬥技術要想取勝無非是兩點,第一高超的技巧,第二超強的爆發力。只有這兩點全部到達一個高度,它才有用,我練習摔跤時往往一個動作如夾臂摔,就要反覆練習一個月,每天要練幾百上千下,然後在對抗中反覆用,直到能夠手到擒來。檢驗一個動作是不是合理,就看用出來是不是順暢,對方是不是沒有招架之力。   我在多年對太極拳的研究鑽研後,我認為太極拳具有非常高超的技巧,它的技術絕不亞於少林拳、拳擊、摔跤等等。之所以在實戰中效果不大,往往是歷史的原因,很多東西被扭曲了,它失去了它本來的面貌。所以我認為最原始的,也是最厲害的。這一個標準。我們或許不可能完全恢復它的原貌,但可以努力靠近它。   我曾經對每一門派的每一招進行對比和比較,這讓我受益匪淺。我發現基本上每一派的拳法都有所改動,只不過有的在代代相傳中改了皮毛,有的則把大部分都改動了,這種改動有其歷史原因、傳承原因,但也因此很多拳架里的真正內涵也沒了。   一套古老拳架必然歷經幾代人的反覆實踐,它裡面每一個動作每一招都蘊含了高超的技巧,它的身法、手法、發力方向都蘊含有它的格鬥技巧的意義,有一點偏差,往往格鬥中效果完全不一樣。比如我比較了七八種門派高探馬的用法,反覆比較、對抗、實踐,我發現很多門派的打法很牽強,威力不大,也就是即使打在我身上我不過是後退幾步,或是摔倒而已。後來我父親用侯春秀的侯氏高探馬打法打我時,我好像一下子人騰空了,可以用飛出去來形容,可以說給摔得很乾脆,沒有還手和勉強的餘地。而相比較其它的打法、用法,侯氏高探馬打法只不過在發力點和身法上有一點點不同,但體現出的威力卻是天壤之別。難怪劉瑞先生向侯老師學了一招高探馬打遍天下。並不是說侯春秀老師多麼高明,只是他說傳承的這式高探馬的用法是這個拳的原始狀態,沒有被改動過的,這也是拳經說的若還手則不能走,這樣方顯是高手的過招。它不需要很大爆發力,只要發力點對,身法準確,就能把對手連根拔起,很多門派的高手在我身上用過這一招,無非是打我一下,退後兩步,所以如何檢驗你的這招對不對,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實踐中在推手中檢驗,凡是牽強的殺傷力不大的,都不是準確的用法。   真正的準確的招數用出來可以說就是一個字:絕。讓你逃也逃不了,躲也躲不開。這才是真正的太極拳。我研究了太極拳後曾把我摔跤隊的隊友一起帶到練功房對摔,他們用摔跤,我用太極拳的手法身法,後來把他們摔倒後,他們都不相信這是太極拳,都說我用的是格鬥技巧,我說你們這是不了解太極拳。   很多現在流行的摔法其實在太極拳里都有,比如夾臂摔,就是閃通背的一種用法;架梁摔是金剛的一種用法。它裡面所包含的技巧要比我們摔跤隊學的摔法多得多。裡面還包含擒拿、技擊等等高超的格鬥技巧。這絕不是我們平時在公園看到的太極體操。後來我的那些隊友也和我學習太極拳,也就是說太極拳在技巧上確是有它高超的地方,的確是能起到防身效果,再比如倒卷肱,這一招是少有的在拳架里以退為進的拳招,但它是退中帶攻,是由上往斜下方的一個捋勁;可是有的拳法里這招的手法是由胸口往前的一個推勁,所以凡是推勁的拳法,這一招都是改動過的。   拳法改動也許是為了氣息的順暢,從養生角度上也許更好,但是從格鬥技巧上,它沒有了威力。拳經說『由著熟而漸懂勁』,這個勁就是指明白了拳的正確用法。   很多人打了一輩子拳也不明白這一招一式的真正內涵,張三丰祖師把所有的精妙都蘊含在這一招一式之中。在我多年研究中,我還發現這套拳法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整體,每招每式都有聯繫,在實戰中招招連發威力要比單招用大的多。   我曾把倒卷肱和白鶴亮翅連起來用,威力相當大,難怪在拳架里這兩式相連,不由得驚嘆古人的智慧,我曾用兩招疊發和一位老拳師切磋。對方是幾十年的老拳師,下盤穩、身法活,我用白鶴亮翅後面斜形,我動作一到位,可是說沒有一絲一毫的力氣,只是把動作放到位,對方腳一軟,直接跌出去,一頭撞到地板上,還好沒有受大的傷,如果發力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也就是說真正的太極拳的技術,光領悟了,學會了是沒用的,還是要靠打出來的。我在多年的學習散打推手中,也不免兩度骨折,所謂不經一番寒徹苦,哪得梅花撲鼻香。所以古人練拳之苦可想而知,沒有這番苦練,怎能在真刀真槍中戰鬥,所謂藝高膽大。   現在來談第二點,爆發力。光有好的技巧,只是有了取勝的基礎,再加上超強的爆發力,那就勢不可擋了。我小時候學習摔跤可以說這種爆發力就是自己本身的能量的發揮,後來學形意拳,它有兩種力,一種是剛勁,由腳底到腿到全身再形於手,一鼓作氣,其氣勢地動山搖,我師傅在打這一式時,在邊上看也覺得膽寒,但對太極拳的爆發力一直沒有太深入了解,後來我父親拿了兩塊青磚,用兩指一發力,哈的一聲,磚一斷為二,我問他這是硬氣功嗎?他說這是太極拳練出的爆發力。   他說這都得益於他的師傅李宗有老師的教學,聽他說李老師的內功十分了得,曾一時動怒,一掌劈掉大理石檯子的一個角,而這種爆發力就是來源於太極內功的修鍊,非一朝一夕能成,需堅持苦練不可,這是由極其柔軟,而又極其剛強中產生的一種由丹田而發之力,其爆發力可以超出自身天然之力之數倍,不是練摔跤練拳擊所能練得出的。這股力不在筋骨皮,全在精氣神,由此我恍然大悟,領悟原來太極何以和少林、形意、八卦共存的道理。   附錄:林泉寶先生評註:   兒子林佔佔少年時參加過摔跤隊,他認為摔跤是最實用的競技比賽,如果武術能夠賽過摔跤,才能算是真正的武術。   說實在的,我也認為一般的太極拳推手很難對付摔跤,但是說推手打不過摔跤,絕對不是叢然的。   太極拳講究的是四兩拔千斤,用小力勝大力,其中的關鍵是什麼呢?很大的優勢就是「引進落空」,使對手的力量毫無用處,其道理就在於走化。假如對手用右手向我左胸發出按勁,我即左胯左轉,也就是向左轉化,使對方的勁向我左側落空。我隨即用左手向左捋對方右手,如果對方用勁很大,那麼跌得就越慘。這就是小力勝大力,四兩拔千斤。其實更正確的應該說是順手牽羊。你本來就是耍往這個方向去的,我只是在你耍去的方向加一把力,那就跌得更快更脆了。   其實摔跤的幾種技法,在我們太極拳里都有的。金剛、倒卷肱、閃通背都是摔法。摔跤的技法主要是奪佔優勢,利用優勢和自己的身法把對方摔倒在地。這種技法要求非常熟練,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氣呵成。很多人誤認為太極拳有點慢條斯理,其實它動作非常靈敏,所謂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如果對方速度快了,我比你還要迅捷,你要讓我走到死角,我迅即走內圈,也就是走近路超在對方前面,這就是太極拳的優先條件。   林佔佔在學摔跤期間經常與我探討摔法,並做演練。他用摔跤技法,而我用太極拳技法。在這過程中你不能給對方占勢,如果給對方占勢,搶位得利了,自己也很難不被摔倒。就像擒拿一樣,不能給拿死,也即是在將拿未拿死之前即要走化掉,我用的是太極拳的走化方法,使被動變為主動。本人在以前的太極論壇中,有一篇名日《當今太極論武技》,其中也談到太極拳的利與弊。一個練了三個月摔跤的人,竟然把一個練太極拳十餘年的拳師摔倒,這確實令人產生疑團,太極拳推手有否實戰作用?我認為關鍵就是聽勁,不但手上要聽,而且腳上也要聽。聽勁是懂勁的功夫,邊聽邊化,而這個化勁是步法的運用,也是勝敗的關鍵。拳經云:「身欲動而步已為之周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催逼。」又日:「步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所以習拳不習步,就等於沒有根基,沒有根基就談不上技擊。若要與摔跤、散手技擊,叢須精熟步法,對於步法運用要了如指掌。   以前我們練拳是也要兼練步法,所謂九宮步、八卦步都是非常好的步法,尤其八卦掌的步法特別靈活,左右、前後隨心所欲,變化極快,猶如鷂子穿林忽左忽右,迅疾瞬變,使對手琢磨不透。九要論講得很清楚,交手之勝敗盡在步法,所以步法精熟也是決定勝負之關鍵了。侯春秀老師非常講究腳法,兩手管著對方的兩手,同時兩腳一定要管著對方的腳,也就是用腳貼著對方腳,便於聽勁,對方稍有風吹草動,我迅即變化用招,使對方無路可走。即便對方要後退,我即用腳勾著對方的退腳,使其欲退則跌,步步緊逼。所以我跟侯老師推手,進步也不好,退步也不能,如臨深淵,進退維谷。這也許就像林佔佔說的:侯老師的太極拳是原始的,也是最好的。也許古人在技擊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他的每一招都是打人的招法。這種觀點有它的獨特之處。(林泉寶先生簡介:上海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支內調成陽工作。1973年在成陽拜入侯春秀老師門下,為侯師的入室弟子。還受到李宗有(李作智脈系)的親傳及太極高人鄭悟清的指點。著有《侯氏太極行功心悟》等太極專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回上海定居,遂將趙堡侯氏太極拳帶至上海)。
推薦閱讀:

猶龍派太極拳 (韜鈞)
太極拳不可不知「三盤」之「下盤」
太極拳到底咋練?
第951期:練好太極拳的「八字方針」
零基礎自學太極拳(一):二十四式太極拳之一二式

TAG:太極拳 | 尋找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