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  老莊論道:老莊的智慧人生哲學

上 部 老子論道  老子思想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本書圍繞老子思想的幾個核心觀念,深入淺出地講述了老子哲學的基本精神。道、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貴柔處弱是老子哲學的基本觀念,抓住了這樣幾個基本觀念,也就把握了老子哲學的基本精神。  一、老子其人其書  內容提要:  對老子其人和《老子》一書作大體的介紹和說明。以《史記·老子傳》為基礎,結合其他歷史材料,確認孔子確實曾經向老子問過禮,老子比孔子年長,是生活在春秋末期的人物,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一書現在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版本,傳世《老子》,帛書《老子》和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只是一個節選本。  研究老子,首先應當對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作出一個說明。《老子》這本書是一部子書。子是對於男子的敬稱,子書是以作者之名命名的書。著名的子書除《老子》外,還有《莊子》《孟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  1. 老子其人  關於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議,這種爭議可以概括為三派觀點:  第一派觀點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物,比孔子要早。《老子》這本書,基本上體現的是老子的思想。  第二派觀點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人物,《老子》一書形成於戰國中期。  第三派觀點認為,《老子》一書出現得很晚,它只是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學說的一種總結、遺說,這本書大概形成於秦漢之間。  關於這種爭議,應當有一個基本的歷史依據。這個歷史依據,就是《史記》中司馬遷對於老子的記述。如果後代的人,後代的思想家、學問家,發現司馬遷對於老子的記述是錯誤的,那麼我們可以糾正司馬遷的觀點。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歷史證據,推翻司馬遷對於老子的記述,那我們還應當維持司馬遷在《老子傳》中對於老子的說明。  那麼,我們看一下司馬遷對老子是怎麼記載的,《史記·老子傳》全文一共有五百多字。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  接著講到"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孔子到周朝的都城來,向老子問禮。老子對孔子講了一段話,含有提示和教導的意思。孔子離開老子後,對他的弟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見鳥,都可以看見魚,但是關於龍,我們並不能有機會看到全龍。我們可能會看到龍的一角、一爪、一鱗,但是要見到全龍肯定很難。今天我見到老子,我就有這種感覺:老子,他可真是一條龍!  這種記述,本來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史記》中,關於老子的事迹,還有兩個說法:  一個說法是,"或曰:老萊子亦楚人,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還有一種說法:孔子死後一百二十九年,秦國出現了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叫太史儋,"或曰儋即老子"。  這樣就出現了三個老子:老聃、老萊子、太史儋。所以,有人認為,在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老子這個人已經不清楚了。  其實,問題並不是這樣,司馬遷為什麼又提到老萊子和太史儋呢?  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做《史記》,有一種基本的史學的方法,這也是他做歷史的基本原則,這就是:"信以傳信,疑以存疑"。  就是說,司馬遷認為真實可靠的,他就把它詳細地記載下來;如果他認為是有疑問的,他會把它作為一個輔助的材料,把它作為一個附錄,補充進去。  我們認為,這兩個"或曰",可以說是一個附錄,是作為"疑以存疑"所做的附錄,附加在《老子傳》中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看來在歷史上,在司馬遷之前的時代,被人稱作"老子"的,並非只有老聃一人,老萊子也曾被人稱作"老子",太史儋也曾被人稱作"老子"。司馬遷怕人們將這三人混在一起,故有這樣一種記述。  在司馬遷那裡,這三個人原來就是三個人,司馬遷並沒有將三個人混在一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司馬遷說:"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楚,老萊子。"表明老萊子和老子並不是一個人。講到老子的時候說:"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講到老萊子的時候說:"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說明司馬遷在其他的地方,認為老子和老萊子,並不是一個人。  關於太史儋,那就更與老子沒有多大關係了。後代的人總是把老聃和太史儋放在一起。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關於老子的記載有"老子西出關"。老子西出關的時候,那必然要向西行。而太史儋要到秦國去,也要出關。因為兩個人都要出關,所以這兩個人是一個人。還說"儋"和"聃"這兩個字音相近,既然相近可以相通。這都是一些牽強附會之詞。這兩個人沒有什麼關係,時間相距一百多年,把這兩個人扯在一起,是沒有道理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很多人否認這件事。但是在歷史上,在儒家的文獻中,對這個事情也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比如《禮記·曾子問》中,就提到了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  如果有人講,道家人士為了抬高老子的地位,說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還曾經是老子學生,向老子問過禮,這樣也許會有爭議。但是用儒家的經典《禮記》來證明這一點,也許更具有說服力。  我們知道《禮記》是儒家的經典,是《十三經》之一。在儒家的文獻中,在《禮記》中,對於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有詳細的記載,這個記載是這樣的:  有一次,孔子與老子助葬。助葬在過去來講,就是在埋葬人的過程中,要有一個主持的人。也許是孔子走在前邊,老子就向孔子發了一個命令,要他把隊伍暫時停下來。為什麼要停下來呢?因為當時出現了日食。  孔子在這個事情結束以後,就問老子:送葬的隊伍一旦出發,在中途是不能停的。今天為什麼要停下來呢?  老子向他解釋說:諸侯朝見天子,都是白天走路,晚上休息。送葬也是要在白天進行。在夜間趕路,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奔喪的人,一種人是逃犯。現在出現了日食,太陽看不見了,那跟夜間有什麼區別呢?所以按照禮的規定,我們應當在這個期間停下來,等日食過去了以後,我們才可以繼續前行,這也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  孔子聽了這樣的話,覺得老子講得很有道理。  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在這個事件之外,《禮記·曾子問》提到的還有三處,三處均提到孔子向他的弟子講"吾聞諸老聃曰",看來孔子向老子問禮,並非只是一次。  一次是說,他聽老子講過:依照禮制,天子、國君駕崩,則取各廟先君之牌位集於祖,一起祭祀;第二次是說,他聽老子講過,大夫史佚有子而死,因墓地較遠,在徵得周公同意後,將棺材停於宮中;第三次是說,他聽老子講過,周公之子伯禽,在居父喪其間,不得已而領兵平息叛亂,但這實在是不得已的事。  可以想像,孔子居周肯定有一段時間,與老子相見而問禮,亦不可能只限於一兩次,定然有很多次接觸。由此亦可看出,孔子問於老子的禮,基本內容大體上是有關國家和上層貴族的禮儀規範。但對老子而言,孔子這種對於政教禮樂的熱心,顯示出一種危險的傾向,所以老子不得不告誡孔子: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記·老子傳》)  孔子與老子別,老子相送之以言曰:  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記·孔子世家》)  據歷史記載,魯昭公24年,孟僖子剛死,他的兒子,年僅十三歲的南宮敬叔,向魯國的國王提出:孔子是我的老師,他一直想到周朝的都城去觀禮,但沒有路費。我希望國王能夠資助,贊助我的老師孔子到周朝都城去觀禮。  後代有人對這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南宮敬叔當時十三歲,並且他的父親剛剛去世,他不可能跟隨孔子一起去周朝的都城。  《史記·孔子世家》對這一事件,是這樣記載的: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  "請與孔子適周",意思是"請資助孔子適周",並不是"請允許我與孔子適周"。這從"魯君與之一乘車"等是可以得到證明的。南宮敬叔時年十三歲,剛剛遭遇父喪,不可能與孔子一起適周。因為南宮敬叔沒有跟隨孔子,所以孔子不可能適周,這樣一種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歷史上只說南宮敬叔向魯國的國王提出資助孔子,並不意味著自己一定要跟隨孔子一同前往。  如果孔子適周這件事是沒有疑問的,那麼,由此引出的孔子向老子問禮一事,也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孔子向老子問禮這樣一件事,並不損害、也並不妨礙孔子的崇高與偉大。因為孔子也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還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好學多問,向一個比他年長的人問禮,這件事,並不損害孔子的形象。  很多人時常將孔子和老子對立起來,其實本不應當如此。我們在《論語》一書中看不到任何批評老子的語句,在《老子》一書中,也看不到任何批評孔子的語句。有人可能會說,《老子》第十八章講:"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第三十八章講:"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孔子提倡仁義禮智信,老子認為更應當提倡道德,因為沒有道德了,所以不得不講仁義了。"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不是說禮是社會混亂的根源,而是說,禮的出現,意味著忠信已經很淡薄而社會混亂已經開始。相反,我們從《論語》中看到不少孔子受到老子思想影響的話語。《老子》第二十七章講"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論語·里仁》篇引孔子之言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老子》第六十三章講"輕諾必寡信",《論語·里仁》篇引孔子之言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老子》第五十七章講"我無欲而民自朴",《論語·顏淵》篇講"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從這些對照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孔子思想與老子思想的相關性。老子與孔子思想雖不同,但將兩者完全對立起來是有問題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基本上還是回到了《史記》,回到了司馬遷對於老子的記述。我們認為,老子這個人,是春秋時代的人物,比孔子年長一些。如果從老子對孔子說話的口氣來判斷,老子應當比孔子年長二十歲左右。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依此推斷,老子約生於公元前570年。  2. 《老子》其書  《老子》這本書,我們現在也叫《道德經》。當然講《老子》與講《道德經》,還是有區別的。從道教的意義上講,把它叫做《道德經》;從一般學術的意義上講,我們還是把它叫做《老子》。  《老子》一書共有五千多字。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老子》這一本書,是三國時代經過王弼整理以後流傳下來的。這本《老子》也叫傳世本《老子》。傳世《老子》還有多種版本,比如何上公本、傅奕本、景龍碑本等。傳世《老子》一般分為八十一章。  除傳世《老子》外,現在看能到的還有另外兩種《老子》的版本。  一個版本是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一共有兩個不同的版本,分別稱作甲本和乙本,都是寫在絲絹上的,我們把它叫做帛書《老子》。  帛書《老子》與傳世《老子》的最大區別是不分章,只分為上、下兩篇。  《老子》一書可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上篇從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下篇從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帛書《老子》不僅沒有分章,次序也與傳世本《老子》有所不同。它是從第三十八章開始的,也就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這是帛書《老子》和傳世《老子》最不相同的地方。  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甲本不避漢高祖劉邦之諱。我們知道避諱是中國古代文獻流傳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當朝的人物抄寫書籍,當朝皇帝以及他的祖先的名字叫名諱,都是不能出現在文章中的。比如唐代人所寫的文章,就不能出現"民"這個字,因為唐太宗叫李世民。柳宗元寫《封建論》,裡面就沒有"民"這個字,當出現"民"這個字的時候,他就用"人"來代替。唐代之前,佛教中一位著名的菩薩,被人稱作觀世音。但是唐代的時候,就不能叫觀世音,而叫觀音。因為李世民的名字中有"世"這個字,所以,就把"觀世音"簡稱"觀音",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習慣叫觀音。因為帛書《老子》的甲本不避漢高祖劉邦之諱,由此我們可以證明,這本書是在漢高祖劉邦稱帝之前抄寫的。  乙本避漢高祖劉邦之諱,但是不避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恆之諱。由此可以證明,它是在劉邦稱帝之後,惠帝、文帝稱帝之前抄寫的。  1993年,在湖北荊州郭店楚墓中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既有儒家文獻,也有道家文獻。這批文獻都是刻在竹簡上的,因此被人稱作《郭店楚墓竹簡》。《郭店楚墓竹簡》有三組文字與老子有關,這三組文字加起來共有一千七百多字。人們把這一千七百字合起來稱作《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這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關於《老子》的版本。  經專家考證,這個墓主下葬的年代至少應當在公元前300年前。那麼這樣一個時代是什麼時代呢?是莊子生活的時代。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出現以後,一時在學術界引起很大的轟動,很多人覺得這批文獻非常珍貴。對這一批文獻加以分析,我們也發現有問題。這個問題是:我們都知道《老子》是五千言,而《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三本合起來一共只有一千七百字。  有沒有可能是墓中的文物曾經被盜?經專家反覆研究,排除了這樣一種可能性。  那麼,這一千七百字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有的人認為,這就是《老子》最早的版本,也就是說在公元前300年的時候,《老子》五千言還是不存在的,只有這一千七百字,其餘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後人附加上去的。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一本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不是一本完整的《老子》,它只是《老子》的一個節選本。  理由是什麼呢?人們認為這與墓主人的身份有關係。這個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個陶杯,這個陶杯上有四個銘文:東宮之師。我們知道東宮就是太子,人們認為墓主人應當是太子的老師。  再結合墓中大量的其他文物都是儒家文獻。太師教育太子,顯然不可能講授老子思想中玄虛清靜無為的內容,而只能講授正面的關於國家、社會治理的思想。  也就是說,這本出土於郭店楚墓的竹簡本《老子》,它是經過選擇的,它並不是一個足本的《老子》,而是一個節選本的《老子》。這樣一種觀點,我們認為基本上是成立的。  因為,如果我們證明在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說在莊子生活的這樣一個時代,在其他文獻中有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之外的其他文字,那麼,我們就有理由認為,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這個版本,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老子》版本。我們現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通過對這一時代其他的文獻的搜集,看有沒有關於《老子》一書的原文被別人引用了,但是在郭店楚墓竹簡中卻是沒有的。  大量文獻表明,戰國中期之前,傳世本《老子》中很多不見於竹簡本《老子》的語句,已經見諸於其他文獻。我們可以略舉數例來說明:  (1)《莊子·胠篋》:"當是之時,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見傳世本《老子》第八十章,竹簡本沒有這樣的話。  (2)《莊子·達生》:"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見傳世本《老子》第十章,竹簡本沒有這樣的話。  (3)《莊子·知北游》:"故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見傳世本《老子》第三十八章,竹簡本沒有這樣的話。  (4)劉向:《說苑·敬慎》,記叔向之言曰:"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馳聘乎天下之至堅。""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分別見於傳世本《老子》第四十三章和第七十六章,竹簡本沒有。叔向,晉平公時人,與孔子同時。  (5)《戰國策·魏策一》,記魏武侯之言曰:"故老子曰:聖人無積,盡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見傳世本《老子》第八十一章,竹簡本沒有。魏武侯,公元前395~前370年在位。  (6)《戰國策·齊策四》,記顏斶之言曰:"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是其賤之本與非?"見傳世本《老子》第三十九章,竹簡本沒有。顏斶,齊宣王時人,宣王在位為公元前319~前301年。  由此可以證明,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不能被認為是一個完整的《老子》的版本。在公元前300年的時候,《老子》一書只有一千七百字,這樣一種觀點實際上是不成立的。  但是這樣一來,還有一個問題。如果說墓主人的身份是太子的老師,他應當是位居"三公"的大人物,而這一墓的形制並沒有達到這樣一種程度。我們的解釋是:墓主人曾經當過太子的老師,也許因為什麼原因而被貶官了;也許他曾經是太子的啟蒙老師,官職一直沒有達到顯赫的程度。不管是上述哪種情況,他最引以為自豪的是他曾經當過太子的老師,所以,在他死後他的家人將他認為最珍貴的東西作為殉葬品而埋在了地下。 這樣我們又回到了傳統的觀點:老子這個人,是春秋時代的人,比孔子年長二十歲左右;《老子》這本書,是老子思想的體現,基本上代表著老子的思想。  也許有人說,歷史被搞錯了,比如司馬光,比如王夫之,這些人所看到的《老子》,其實都不是真正的《老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帛書《老子》,才是真正的《老子》。  不能這樣說。我們要了解老子這個人,了解老子的思想,就要通過《老子》這本書了解這些。老子不是一個一般的人物,而是一個對中國的政治、思想、文化都產生深遠影響的偉大的人物。而這種影響主要是通過《老子》這本書產生的。在歷史上產生影響的不是帛書《老子》,也不是郭店楚墓竹簡《老子》,而是傳世本《老子》。  歷史上肯定有多種《老子》版本流傳,包括帛書《老子》,也許還包括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但是真正流傳下來的是傳世本《老子》,而帛書《老子》、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卻沒有得以流傳,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這個版本是最好的,最能代表老子的思想。  歷史選擇了傳世本《老子》,在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是傳世本《老子》,這是歷史的選擇。這就是歷史,而歷史是無法改變的。  你不能說司馬光錯了,他所看到的那個《老子》是不對的;你也不能說王夫之錯了,他所看到的《老子》是不對的,只有我看的這個《老子》,才是真正出自老子之手的。這種觀點不僅只是一種意見,缺乏可靠的真憑實據,而且司馬光也罷,王夫之也好,都不能再說話了,歷史是不能改變的。  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只是通過我們今天看到的,傳世本《老子》所表現出來的這樣一個老子。我們現在提到老子,顯然是以《老子》五千言為基礎的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思想家。二、老子之道  內容提要:  道,是老子哲學中最為重要的觀念,也是老子哲學的基本觀念。道是天地萬物的起源,是天地萬物的本根,也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和靈魂。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根、主宰,是無法用言語表述的。"道可道,非常道",何謂道?道不能通過理性的陳述來把握,只能通過切身的體察和體驗來把握。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切身體察,都可以體察到自己心目中的道。  關於老子的基本思想,有這樣幾個基本的觀念。我們把這幾個基本的觀念搞清楚了,其實也就把老子的基本思想搞清楚了。第一個觀念:"道"的觀念;第二個觀念:"自然"的觀念;第三個觀念:"無為"的觀念;第四個觀念:"無為而無不為"的觀念;第五個觀念:"貴柔處弱"的觀念。  1. 道的原始含義  "道"無疑是《老子》一書中最為關鍵性的辭彙。"道" 這個字,最初的意思就是道路,不是一般的路,而是大路、坦途。  在《詩經》和《周易》中,"道"這個字,都多次出現。基本含義,還是道路。如《詩經·國風·南山》中講:"魯道有盪,齊子由歸。"《周易·履卦·九二》講:"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到了西周末年,"道"這個字出現了一種引申,出現了"王道""周道"這樣的提法。如《尚書·洪範》篇講:"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王道"、"周道"顯然已經不是指具體的道路了。它引申為一種政令、政策、原則。也就是說,這裡講到的"王道",顯然不是王所走的道,而是理想的政治、政策以及理想的政治體制。  春秋時代,又出現了所謂的"天道"這樣的說法。《春秋左傳·昭公十八年》記載子產的話說:天道遠,人道邇。  但是,不管是"王道"、"周道",還是"天道"、"人道",這裡所講的"道",都具有一種從屬關係。"周道"是周之道,"天道"是天之道,"人道"是人之道,"天道"是天的運行規則、天的運行順序。所以"天道"這個詞是有偏重的,它不是偏重在"道"上,而是偏重在"天"上。  到了老子,老子對"道"進行了一種革命性的改造。在老子看來,有所謂的"人道",有所謂的"地道",有所謂的"天道"。人應當效法地,地應當效法天。那麼,天之上又是什麼?  老子認為,不管是"人道"、"地道",還是"天道",在這個之上,有一個不變的東西,有一個永恆的東西。這個永恆的東西是什麼呢?老子把它歸結為"道"。  也就是說,老子要把人的眼光引向天之外。我們一個人可以看到身邊的事物,如看到人,看到具體的物。那麼人與物之外是什麼?我們說,我看到了空氣。你再把你的眼光朝上看,你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天。老子說,那天之外又是什麼?我們從周圍所看到這一切,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會出現?為什麼會存在?這些問題,就變成了老子的問題。  老子提出一個"道",就是要把人的眼光引向天外,就是要為一切存在,要為整個人類存在,確定一個基礎。這個基礎是什麼?老子認為,這就是"道"。  2. 道是事物的本根  "道"是什麼,老子認為"道"是事物的根本。  《老子》第二十五章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有一個先於天地之前就已經存在的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它是天地得以產生,得以出現的原始的存在,是先於天地而在的存在。它寂、它寥、它獨。  所謂寂,是指獨立,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它,所以它寂。我們現在講到,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就感到寂寞。當時的這個存在也是如此,世間只有這一個存在。沒有天,也沒有地,沒有任何事物,所以它感到寂,它又感到寥。寥是什麼?寥就是空曠,就是空闊。  老子說,我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叫什麼,我就給它起了一個字,把它叫做"道"。注意:老子沒有給這個存在起"名",只是給它取"字"。"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名"是伴隨事物整個過程的;"字"是一個人在成年的時候才取的。這個東西早就存在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給它命名,我們只能給它取字。所以,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不是這個存在物的"名",只是它的"字"。  老子進一步對這個存在物加以形容和描述,這個形容是什麼?這個形容就是大。這裡的"大",不是大小的"大",而是無以復加的大。道如果只是大,那麼道還是有限的。《老子》第六十七章講: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道不是一般意義的大,而是無限之大,無以復加的大,無以類比的大。這樣的大也就是太。  什麼是太?太就是無以復加。說到一個"太"字,就不能再說什麼了。中國人講的太極,極本來就是到了極限,到了極處,在極之上還有一個太字。極上再加上一個太字,那就是極之極了。  道是什麼?道就是一個太。甚至可以說道連太也不是,道更在太之上。莊子就曾說,道在太極之上,"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可以說,道之上什麼都沒有,道之先什麼都不存在。這是老子對於道的說明。  道怎麼演化呢?老子講,這樣一個道,它寂,它寥,但是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獨立於天地之間,其實那時候還沒有天地,宇宙間只有一個道,所以叫做"獨立"。但是它又周行而不殆,不殆就是不停止,永遠不停止,因為它不停地運行,所以它演化為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天地萬物是怎麼演化的?《老子》第四十二章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首先,"道生一",這裡的"一"是什麼?這裡的"一"不是別的,這裡的"一"就是氣。道是原始混沌,"一"是原始混沌之氣。忽然之間由這樣一個原始混沌,變成了原始混沌之氣的過程,就是所謂的"道生一"。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一生二"。這樣一種氣,這樣一種混沌之氣,一分為二,變成了陰陽二氣,這就是"一生二"。原始混沌之氣發生分化,化為陰、陽兩種氣。  "陰陽"這個概念,是中國哲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國人把一切事物都分為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簡單地來講,就是所謂的陰與陽。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為陰、陽。就方位而言,南為陽,北為陰,東為陽,西為陰;就人物而言,男為陽,女為陰;就四季而言,春夏為陽,秋冬為陰。  "一生二",可以解說為:這樣一種氣,演化成為陰陽兩個事物;也可以解釋為:這樣一種原始混沌之氣發生分化,清氣上升變成天,濁氣下降變成地,這裡的"二"也可以指天和地。道分化為天地,或者說分化為陰陽,這是所謂的"一生二"。這是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二生三"。有了陰氣和陽氣,這兩個氣相互交合,陽作用於陰,陰作用於陽,產生出一種新的氣,這種氣就是所謂的和氣。  這個和氣之中,既有陰又有陽。就像父母一樣,父母生了一個兒子,但是父母生了兒子以後,並不是就不存在了,這樣就有了一個"三"。這裡的"三"就包括父母,還有他的兒子,合起來就是一個"三"。有陰氣有陽氣,有陰氣和陽氣相互作用所產生出的和氣,這就是所謂的"二生三"。這是第三個階段。  有了這樣一個"三","三"不單是一個實數,也是一個虛數。作為實數來講,"三"是指陰陽二氣,再加上和氣。所以說它可以是一個具體的"三"。但中國人講到"三",它又是一個虛數。"三"意味著什麼?"三"意味著多。  所以第四個階段就是:"三生萬物",由"三"演化成為萬物。  為什麼由"三"演化成為萬物?"三"與萬物之間為什麼是這樣近距離的關係?為什麼由道至"一"、至"二"、至"三",經歷了三步,而由"三"至萬物,只經歷了一步?  老子不是惜墨如金,這其中的環節也不是被省略了。其實,在老子看來,從道至"三"確實經歷了三步;而從"三"至萬物,也確實只經歷了一步。我們可以演示一下:有了1、2、3,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由1和3,可以成為4;由2和3,可以成為5;由1和2,再進而成為6,這是第一輪。由1和4,可以成為7;由3和4,可以成為8;由3和5,可以成為9;由2和5,可以成為10;由2和6,可以成為11;由1和6,可以成為12;由1和3,再進而成為13;由1和2,再進而成為14;由2和3,再進成為15;由2和4,可以成為16;由5和6,可以成為17;由3和6,可以成為18,這是第二輪。其實,這裡的第一輪與第二輪只具有邏輯上的意義,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因為這一切幾乎是同時發生的。有了"三",瞬息之間就演化成為萬物,"三"與萬物之間,是轉瞬間的事。所以稱為"三生萬物"。這是第四個階段。  萬物不單單是指天地之間的萬物,有天有地,有天地間的一草一木、一禽一獸、一蟲一魚。這都是萬物,人也是萬物中的一物,這是老子對於宇宙演化的觀點。  如果我們把這樣一種宇宙演化的觀點與西方基督教做一個比較,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在西方基督教看來,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上帝在六天之內創造的。上帝創造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最後創造了人。上帝為什麼要創造人?上帝造萬物,是把萬物供奉給了人,人是宇宙的中心。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為人服務的,而人是上帝的兒子。  這裡有一個明顯的與中國文化不同的觀念,就是造物主的觀念、人是宇宙中心的觀念。而造物主的觀念、人是宇宙中心這樣一種觀念,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是沒有的。中國沒有造物主的觀念。  造物主在什麼地方?沒有。這是道的一種自然的演化的過程。"道"演化成"一","一"分化成"二","二"演變為"三","三"演化成天地萬物。這是第一個不同。  第二個不同是:人並不是天地間最為尊貴的東西,人只是天地間普通的一物。所以中國文化講天人合一。西方文化為什麼沒有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國文化為什麼會有天人合一的觀念?因為人只是宇宙間普通的一物,沒有造物主,沒有造物主造出天地萬物供人享用這樣一種觀念。所以,人也沒有資格去掠奪、去摧殘天地間的其他事物。人沒有這種權利,沒有一個事物賦予人這樣一種權利。  道是事物的根本,道不是一種具體的存在,道不是陰陽,也不是天地,更不是天地間普通的一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道既可以稱之為有,也可以稱之為無。《老子》的第一章講: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從"天地之始"的意義上講,道是"無";從萬物之母的意義上講,道又是"有"。這裡的"無",並不是不存在,而是無以名狀、無以言之,而是超於言表之外。有之前還是有,有之前還有有,而有的絕境卻不是有,而是無以名狀、無以形象的無。所以《老子》第四十章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生於無",不是"無中生有",這裡的"生"是"源於"的意思,不是生成的意思。無不是一無所有,不是不存在,無也是一種存在。天下所有的事物,包括我們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一切事物,包括我們人在內,都是由道演化而來的。《老子》第四章講:"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道是萬事萬物的根源,是萬事萬物的起始。  作為天地之始而言,這樣一個存在,這樣一個道,可以把它叫做無。所以說:"無,名天地之始。"而作為萬事萬物都是由它演化而來的這樣一個存在,又可以把它叫做有。所以說"有,名萬物之母"。  這裡的有和無,老子講:"同出而異名",是同樣一個東西的一種不同的說法。講到一個無,講到無名,是說:它是天地萬物的開始、開端。講到一個有,講到有名,是說:它是天下萬事萬物的起源,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它演化而來的,它是天地萬物的始祖。  3. 道是天地萬物的主宰  道化育天地萬物,但道化育天地萬物之後,道並不因此就不存在了,道仍然存在。道怎麼存在呢?道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變成了天地萬物的主宰,變成了天地萬物的靈魂。  天之所以為天,地之所以為地,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天遵從了天道,才使天成為天;地遵從了地道,才使地成為地。那麼人也是一樣,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遵從了人道,人如果不行人道,那麼人就不再是人。  《老子》第三十九章講: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這裡的"一"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中所講到的"一",雖然同是一個字,但意思有所不同。  "道生一",道還不是"一","一"與道是有區別的。如果道與"一"都是一個東西,那麼"道生一"就變成"道生道"了,就變成了同義反覆。這說明這裡的"一"與"道"是有差異的。  而第三十九章所講到的,"昔之得一者",這裡的"一"指的就是"道"。因為它是宇宙間唯一的存在,所以稱作"一"。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寧,神之所以靈,谷之所以盈,人之所以生,都是因為道,都是因為得了道。道使天成其為天,使地成其為地,使神成其為神,使人成其為人。  天不遵從天道,天就不再是天;地不遵從地道,地就不再是地;人不遵從人道,人也不再是人。  這就是說,道不單單是萬事萬物的起源,它還是萬事萬物的主宰,是萬事萬物的靈魂。所以,《老子》第六十二章講: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何為奧?奧為室之西南角,是尊者所居之所,所以引申為貴。"道者,萬物之奧",意思是道是萬物最寶貴的。王弼對此的解釋是:"奧,猶暖也,可得庇蔭之辭。"意思是,道是萬物的庇蔭之所。而帛書《老子》甲、乙兩個版本此章均作:"道者,萬物之注","注"即是"主"。意思是,道是萬物的主宰,是萬物的靈魂。  中國人的語言很豐富,而"道"這個字,是中國語言中概括性最強的一個字,沒有一個字像"道"這樣具有這麼強的概括能力。  在西方哲學中,雖然也講到宇宙的起源,講到宇宙的主宰,但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主宰顯然不是一個東西。一個東西要麼是萬物的起源,萬事萬物都是由它所生髮的,這叫宇宙起源的理論,也叫本原論。還有一種,就是一個事物之所以成其為它的原因,這叫本體的理論。本體論和本原論是有差異的。  但是在中國的文化中,"道"既是萬事萬物的起源,同時又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就這兩個方面的含義而言,沒有哪一個字比"道"更為根本,沒有哪一個字更在"道"之上。  可以說,中國人用一個"道"字,說盡一切。"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因為"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所以,"道"不是用語言可以說清楚的。  4. 道不可道  什麼是"道"?  我們說,"道"是萬事萬物的起源,是萬事萬物的本根,是萬事萬物的主宰,是萬事萬物的靈魂,是一個事物之所以成其他的根本所在,這就是"道"嗎?其實並不是。  翻開《老子》第一章,老子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如果這個"道"是可以說清楚的,那麼它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不是常道,不是大道。  如果一個名是可以命名的,那麼這個名就不是一個常名,不是一個大名,不是一個不可改變的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名是常名嗎?不是。雖然這個名是很清楚的,因為這個名字代表著我,誰一叫我名字,我就知道這是在叫我。我一叫你的名字,你就知道這是在叫你。這個名字是具體的,但是我們每個人正因為是具體的,所以它不"常"。我們每個人不是總是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在這世界上存在下去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凡是能夠說清楚的,都是具體的、抽象的、一般的,是說不清楚的,是不能說清楚的。所以老子講,"道"是不可道的。真正意義上的"道",是說不清楚的,是不能說清楚的。  老子這樣一種思想,在後代又得到進一步地發揮。《莊子·知北游》講:  道無問,問無應。  你問我什麼是"道",我回答你我不知道。關於道的任何一種回答,都是錯的。因為"道"無所不包,道是一個永恆的、不發生改變的東西。  宋代理學家程顥講:  幾時道堯盡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盡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來依舊。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堯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最為傑出的天子。堯行君道,君道沒有因此而增加。我們也知道,舜是非常孝的。他的父親對他不好,但是他還是那樣很好地對待父親。但是並不因為舜做了這一切,孝道因此就增加了,孝道依然沒有增加。  這個"道"是什麼?就君道而言,就孝道而言,都是如此。那麼再說到一個"道"字,就更是如此了。  因為"道"包含著天道,包含著地道,包含著人道。在人道之中,才有所謂君道,才有君之所以為君之道,臣之所以為臣之道,父之所以為父之道,子之所以為子之道。  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不是可以說清楚的。那麼,在這之上的"道",又怎麼能夠說清楚呢?你問"道"是什麼,"道"什麼都是,但"道"又什麼都不是。  "道無問,問無應"。凡是對道所做的任何一種回答,所做的任何一種解釋,說"道"就是什麼,這都是錯的。  那麼有人就說了,前面講"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根,"道"是天地萬物的主宰,是天地萬物的靈魂,現在又說"道不可道",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根,是天地萬物的主宰。這種說法本身並沒有錯。但這只是對於"道"的說明,並不是"道"本身。並不是說,"道"就是如此,只能如此,僅僅如此。還有人講,老子說"道不可道",但是老子卻寫了五千言,所道何事?  人類創造出語言,原本是為了描述現象界的物類及表達自己對於現象界物類的看法。從一定意義上講,語言超不出現象界的範圍,語言超不出自己的家,所以語言是有局限的。對於超現象界的事物,人類所創造出的語言是無法明言的。莊子講:"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以無常的語言描述和說明無限的道,當然是無能為力的。  老子講"道不可道",是說"道"不是可以用語言表明的。但是離開語言,人類又無法對"道"給予描述。元代著名道學家杜道堅說:"道不可言,可言即物。言固非道,非言不明。"  老子對於"道",只是給予描述。老子是要讓人通過這種描述而得其彷彿,是要讓人通過這種描述,而對道有所把握、有所領會,並非告訴人們:此即是道。  比如佛教里常講到一個故事,小和尚問老和尚:"月亮是什麼?"老和尚用手指了一下月亮。但小和尚不開竅,他以為他師父老和尚的手指就是月亮。  老子也是一樣。老子講了五千言,是讓你通過五千言,去體察、去體驗"道"是什麼。是要讓你通過這個手指,去看、去觀察、去發現你心中的月亮、你心中的道。而不是說這五千言本身就是"道"。  五千言不是道,手指也不是月亮。五千言只是對於道的形容,手指只是給你指示了一個方向。你應當尋找你心中的道,你應當尋找你自己的月亮。  我們通過對五千言的閱讀,我們體會這五千言。《老子》一書雖然只有五千言,但完全可以夠一個人讀一輩子、領悟一輩子。  你自己去體會"道"到底是什麼。我應當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我信奉一種什麼樣的哲學?每個人讀《老子》都會有不同的體會,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個感受、這個體會,就是你所體會到的"道"。但是那只是你心中的"道",那可能不是他人心中的"道",那也不是老子自己所說的"道"。  這樣一個"道",可以不斷地豐富,不斷地圓潤,不斷地圓滿。  讀《老子》的過程,就是一個悟"道"的過程。讀過《老子》的,下次再去讀《老子》的時候,可以仔細體會自己心中的"道",同時通過讀《老子》,不斷豐富自己的"道"。三、老子論自然  內容提要:  道是老子哲學最重要的觀念。道的基本屬性是自然。在老子哲學中,自然是從屬於道的。道法自然,意思是道以自然為法,但這裡的自然,不是名詞,不是今人所理解的外在的自然界、自然物,而是自以為然、自其然而然,沒有外在約束,沒有外在強迫的意思。道法自然,意思是道以自己為法。道成就天地萬物,完全不帶有任何目的性、功利性。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學的根本。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根,道化生了天地萬物,成就了天地萬物,但道成就天地萬物,完全是自然而然的,道成就天地萬物不是為了謀求什麼,也不是為了證明什麼,更不是為了得到什麼。  1. 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講: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應當以地為效法的對象,地以天為效法的對象,天以道為效法的對象。道以什麼為效法的對象?按一般人的理解,道以自然為效法的對象。  但這種理解是有問題的。台灣一名學者就這樣認為,他認為在《老子》一書中,"道"並不是最高的範疇,在"道"之上,還有一個"自然"。"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為法。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如果在"道"之外還有一個比道更高的存在,那"道"還是道嗎?道之所以為道,就在於在它之上、在它之前沒有任何一個比它更高、更前的存在。  這裡關鍵是對於"自然"一詞的理解。我們現在講自然界,講大自然。但是自然界的這樣一種提法,在中國古代基本上是沒有的。也就是說,"自然"這個詞,我們現在把它當成了一個名詞來用,但是在古代,最起碼在《老子》一書中,它不是作為名詞來用的。  "自",就是自己;"然",就是樣態。"自然",就是自己使自己成其為這樣一種狀態,而沒有外在力量的強迫,沒有外在壓力,沒有外在制約,沒有外在限制,等等,這是"自然"一詞的本義。  "道法自然",不是說道之上還有一個自然,而是說,道應當以自己作為效法的對象。道使自己成其為自己這個樣子、這個樣態,而不是其他任何一個事物使道成其為這樣一個樣態。  所以,"道法自然",實際上不是別的,就是道性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自然"這個詞,不能做名詞講,而是作為一個形容詞。形容沒有任何外在壓迫,沒有外在制約,沒有外在限制等這樣一些含義。  《老子》第十七章講: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太上,下知有之"。這裡講的"太上",不單單是一個時間的範疇、概念,更重要的還是一個價值的範疇、概念。"太"就是無以復加,就是最好的。  最好的政治統治、政治統治的模式、政治統治的方式是什麼?應當是"下知有之"。什麼叫"下知有之"?就是作為普通百姓,作為下面的人,只知道有這麼一個統治者,而這個統治者做了什麼事,不知道。也許他做事了,也許他沒做事,但是百姓不知道他做了什麼事。這樣一種模式,這樣一種體制,在老子看來是最好的一種模式。西方經濟學理論中有一句話:"管得最少的政府,其實就是最好的政府。"這句話作為現代經濟學的一種理論,其實在老子思想中早就有這樣的思想。  "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的狀態是,領導者做了很多事,做了很多有利於、有益於民眾的事,所以民眾親愛他、讚譽他,這叫"親而譽之"。比如說,人們知道黃帝,我們現在稱自己為炎黃子孫,但是黃帝做了什麼事,大家都不知道。堯、舜、禹、湯做了什麼事,我們知道,所以人們讚美堯、舜、禹、湯,人們沒有讚美黃帝的。但是按照老子的觀念來講,黃帝是比堯、舜、禹、湯更為偉大的人物。  "其次,畏之"。再其次變成了"畏之",就是人們害怕他。人們為什麼害怕他?因為他很厲害,因為嚴刑峻法。任何一個人,如果觸犯了刑律,都會受到嚴厲的處罰。比如說秦始皇這樣的人,人們害怕他,但是他的地位就比堯、舜、禹、湯要低。  再下來,第四個層次是:"其次,侮之"。就是說,再其次,人們連怕他都不怕了,不管他怎樣的囂張,不管表面上如何厲害,人們都不怕他。人們敢批評他,敢辱罵他,這是最低的一個層次。  老子接著講: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我們講前面這些話,其實是為了講"自然"。"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就是說事情合乎它自身的軌道而運行、發展,但是就百姓而言,他認為沒有一個人干涉自己。百姓認為不是因為別人干涉我,而使我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好像是沒有人管,自己想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百姓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別人教導自己這樣做,不是因為別人勸告自己這樣做,而是我自己這樣做。我自己這樣做,就是所謂的"自然"。  在"太上"的時候,人們只知道有一個帝王,有一個管理者,而不知道他做了什麼事,這樣一種狀態,就是一種"自然"的狀態。這種狀態,在老子看來是一個理想的狀態。  《莊子·天地》篇講:"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這樣一種狀態,就是一種"自然"狀態。  除了直接講到"自然"之外,《老子》一書中還間接地講到一些話,我們從這些話中,也可以體會到老子所講的"自然"是一個什麼樣的含義。  比如第二章講:  萬物作出了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辭",也就是不司、不掌控。生養萬物而不以萬物為己之私有,為其所當為而不自以為事,功成事遂而不以功臣自居。這樣一番作為在老子看來就是"自然"。  《老子》第五章還講: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什麼叫"芻狗"?"芻狗"就是祭祀過程中,用草紮起來的一種祭祀品,一次性的,祭祀完了就可以扔了。  "天地不仁"。在儒家看來,天地是仁愛的化身。陽光雨露,哺育萬物。哺育萬物以後,又把這一切給予人類。所以在儒家看來,天是一個仁慈、仁愛的形象。而在道家看來,在老子看來,"天地不仁",它"以萬物為芻狗"。因為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在天地看來,都是一樣的,都是沒有差異、沒有區別的。  "聖人不仁",這裡的聖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聖人,而是一個有職位的人,也就是統治者。一個統治者,"以百姓為芻狗",是說這個統治者不是親愛某一些人,他對一切人都一樣。  這裡說的"不仁","天地不仁"、"聖人不仁",不是說他們不做對民眾有利的事,不是說他們只做對民眾有害的事,不是這樣一個概念,也不是這樣一個含義。而是他做任何事,或者他不做任何事,都沒有一種考慮,沒有一種想法,是要故意做這件事。也不用刻意去思考,因為做了這件事可以對他人、民眾帶來什麼樣的好處,會不會帶來什麼好處。他沒有刻意想,因為沒有想,所以他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是"自然"的。  《老子》第七章講: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不自生",也就是不自私其生,不以一物為自己私有的財產。"不自生"的狀態,其實也是一種自然的狀態。《呂氏春秋·貴公》篇講:  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子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至公矣。  不刻意、不自私、不以功臣自居,無所偏愛,無所求索,並非為了通過做某事而得什麼,這就是"自然"。  我們現在還講這樣一種話,說誰自然誰不自然。導演告訴演員:你應當自然一些。自然一些是指,別太戲劇化,別太為演戲而演戲,你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要緊張,不要拘束。這個意思,其實就是"自然"這個詞本來的含義。  "自然"不是別的,就是沒有外在約束,是怎麼樣就怎麼樣,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做,這才是"自然"。2. 自然是道的本性  這樣一種"自然",在老子看來,是道的基本的屬性。道成就了天地萬物,但不是為了別的,不是為了成就天地萬物而成就天地萬物,它本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老子》第三十二章講: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二氣相合,從而下降甘露,這樣一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誰命令它,沒有誰制約它。這樣一個過程,不是為了成就什麼,或者不成就什麼。  道化生為天地萬物,也是如此。它不是因為要成就天地萬物才化生天地萬物,它什麼都不想做,即使做了也沒有任何想法,也沒有任何索求。  《老子》第五十一章講: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貴,因為什麼?就是因為它沒有遵從什麼樣的命令,而保持一種自然的狀態。所以,"自然"是"道"的屬性,是"道"做事的基本的原則。  "自然"既然是道的屬性,是道做事的基本原則,那麼由道化育而來的,由道化生而來的每一個人,以及我們人類,以及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所有這一切,做事也應當像道一樣,也應當遵從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自然"的原則。  《老子》第二十三章講:"希言自然"。希,就是稀少;言,就是政令。作為一個統治者,作為一個領導者,應當少發政令,少發這樣那樣一些指示。少發政令、少髮指示,那麼,其他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運行,才可以做到"自然",國家、社會機制才能正常運轉。"希言"才能"自然",才會"自然"。  《老子》第六十四章講:"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為什麼不敢為?因為要"輔萬物之自然"。輔萬物之自然,也就是順應萬事萬物固有的本性。順應事物固有的本性,就是自然,就是"道法自然"。  所以,老子講"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這四個字,甚至可以說是《老子》五千言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四個字,是老子哲學、老子思想的根本和核心。  在老子哲學中,"自然"並不是一個實體性的存在,也不是一個事實上的存在,而是對某一狀態或結果的說明。"道法自然",不是說道之外更有一個自然。  元代吳澄說:"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非道之外別有自然也。自然者,無有無名是也。""自然"不過是對道的狀態與作為的形容,而不是說道之外更有一實體的自然。王弼解釋說:"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是"方"就以"方"為法,而不乞求圓;是"圓"就以"圓"為法,而不乞求方,這就是"自然"。相反,如果"方"不想"方"而想"圓","圓"不想"圓"而想"方",那就是不自然。所以,所謂"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為法。"道法自然"實際上就是"道性自然"。  所以,河上公講:"道性自然,無所法也。""道法自然",也就是道以順乎自然為法,以自然為法,以自己為法。  自然的原則,就是沒有外在強迫,也沒有內在求索。我們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都要遵守自然的原則。你到底是這樣嗎?你想這樣做嗎?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當我們一個人想著要去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可能有一個欲求,有一個想法,有一個願望:因為我做了這件事,我可以得到什麼,我可以避免什麼。當我們有這些想法的時候,其實就不自然了。  老子推崇自然。在老子看來,人類這樣一種自然的狀態,在兒童身上表現得最為清楚、最為直接。所以老子對於嬰兒、對於赤子,給予由衷的讚美。《老子》第五十五章講:"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二十八章講:"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他覺得小孩沒有受到利慾觀念的約束,沒有受到利慾觀念的誘惑,所以他們做事才是最自然的,他的德行才是最完足的。他提倡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像小孩那樣,保持一種自然的狀態。  老子也推崇"朴",講到返璞歸真。《老子》第二十八章講"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第十九章又講:"見素抱樸"。在老子哲學中,"朴"就是不加雕琢,就是不加修飾。所以中國古代,對於事物的追求,追求的一種境界就是對於"自然"的追求,就是對於"朴"的追求。中國古代藝術所追求的境界是什麼?最高的境界,不是別的,就是"自然"。  唐代畫家與畫論家張彥遠作《歷代名畫記》,將歷代繪畫分為五個等級,最高等級就是"自然"。五個等級依次是:自然、神、妙、精、謹細。認為:"夫失於自然而後神,失於神而後妙,失於妙而後精,精之為病,而成謹細。"  繪畫應當是什麼?唐代書法家孫過庭講到,應當是"同自然之妙有"。自然界本來是什麼,你就把自然界本有的東西,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通過你的手,通過你的筆,把自然界本有的那種狀態,寫出來,畫出來。比如中國人寫字,那樣一個點,它不叫點,它叫"側"。為什麼叫"側"?是說這一點應當像一個巨石在懸崖邊上那樣獨立著。那樣一個橫,不叫橫,它叫"勒",為什麼叫"勒"?那一橫是要有力度的,就像馬的韁繩,是用了力以後所出現的那種狀態。還有那一折,它不叫折而叫"努",為什麼叫"努"?因為它要如"百鈞弩發"。  這樣一些思想,這樣一些觀念,其實最早的根源都是來自於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3. 老子的社會理想  宋代的經學大師邵雍,對中國的歷史做了一個分析,做了一個說明。他說中國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時代。哪四個時代呢?他把它叫做:皇的時代、帝的時代、王的時代和霸的時代。  第一個時代是皇的時代。他說皇的時代就是"以道化民"的時代。"以道化民"的時代就是伏羲、女媧、神農的"三皇"時代。"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歸之。故尚自然。夫自然者,無為、無事之謂也。""以道化民"的時代就是自然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歷史時代。這正好應對了老子所講到的"太上,下知有之"這樣的話。  第二個時代是帝的時代。帝的時代是"以德教民"的時代。道與德之間是有區別的。德者,得也,得於道也。德不是別的,德就是自得,就是得道。老子講道、講德。道是什麼?道就是自然。德是什麼?德就是沒有失去這種自然。"以德教民"的時代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的"五帝"時代。"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歸之,故尚讓。夫讓也者,先人後己之謂也。"以德教民的時代的特點是"尚讓"。  第三個時代是王的時代。王的時代是"以功勸民"的時代。"以功勸民",就是你做了好事,我對你有獎賞;你做了壞事,我對你有懲罰。鼓勵大家做好事,不做壞事。"以功勸民"的時代就是夏禹、商湯、周文的"三王"時代。"以功勸民者,民亦以功歸之,故尚政。夫政也者,正也,以正正夫不正之謂也。""以功勸民"的特點是崇功尚正。  第四個時代是伯的時代。伯的時代,是"以力率民"的時代。這是一種充滿強權政治、爾虞我詐的時代。"以力率民"的時代就是以齊桓公、晉文公、楚庄公、宋襄公、秦穆公為代表的春秋"五霸"的時代。"以力率民者,民亦以力歸之,故尚爭。夫爭也者,爭夫利者也。取以利不以義,然後謂之爭。""以力率民"的特點是爭奪,是利益的爭奪。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  邵雍講中國的歷史,他所遵從的原則是什麼?他所敬仰的,他所讚賞的時代是什麼?就是一個道的時代,一個皇的時代,一個遵從自然的時代。  老子不是不講政治,老子也講政治,但是他講的是社會政治,是社會狀態。那麼,理想社會應當是一種什麼狀態?老子給我們指出,應當是這樣一種政治:作為統治者來講,不做事少做事,而百姓自己,只做自己的事。這就是老子為我們所描繪的理想社會的圖景。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學的根本。"自然"是對"道"的說明,是對道的屬性的說明。老子哲學中最為重要的概念,除了"道"之外,就是"自然"。四、老子論無為  內容提要:  老子提倡自然,老子也提倡無為。在老子哲學中,無為是從屬於自然的,是達到自然的途徑。無為表面上是不做事,但這種不做事,不是消極的不做事,而是積極的不做事,他所做的就是"為無為"、"事無事"。君道無為而臣道有為。無為也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恬淡、清靜的生活;無為也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對於功名利祿超越的態度。  道是老子哲學的基本範疇,是老子哲學的基礎。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自其然而然。這樣一種自然,對於人類而言,從一定意義來講,也可說就是"無為"。所以老子講自然,也講無為。無為是自然的一種特殊形式。  1. 無為也是自然  "無為",這裡的"為",當然就是作為的意思。"無為",按照一些人的理解,無為就是不做事、不作為。事實上,"無為"不是不做事,也不是不作為,"無為"是人的一種行為,也是一種為。  為什麼要有這種行為呢?有這種行為是為了遵從自然。  在《老子》五千言中,"自然"一詞出現了五次,而"無為"一詞出現了十四次。但不能因此就說,在老子的哲學中,"無為"比"自然"更為重要。  我們在前面講到,"自然"是從屬於"道"的,是"道"的一種屬性。現在又講到"無為","無為"又是從屬於"自然"的,是自然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  對於人事而言,作為"自然"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就是"無為"。所以"無為"是從屬於"自然"的。也就是說,"自然"是從屬於"道"的,"無為"是從屬於"自然"的。"道"是第一層次的,"自然"是第二層次的,"無為"是第三層次的。老子哲學的這樣一種層次關係,是我們應當清楚的。那麼什麼是"無為"呢?  "無為",按照老子的理解,就是順應自然。表面上看來,無為也許是不做事,也許是做事而不圖報答,這都可以是無為的一種,都可以是對無為的一種解釋。  《老子》第六十三章講: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為無為",不是沒有作為,也不是沒有做事,而是做了一個"無為",而是事了一個"無事"。無為也是了一種"為"。  這就類似於我們一個人可以說話也可以不說話。表面上看來,不說話這是無為,但這裡的不說話,不是簡單的不說話。如果我們選擇了不說話,那麼我們實際上也表達了一種意思。  比如說,我們在選舉中有三種權利:一種是贊成的權利,另一種是反對的權利,還有一種棄權的權利。在一個場合可以贊成,投贊成票;可以反對,投反對票;但是當我們覺得,我們既不能贊成也不能反對的時候,怎麼辦?我們投了一個棄權票。  這裡說棄權,其實是不準確的。為什麼不準確?此時不是別人剝奪了我們的權利,也不是我們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權利,而是我們主動選擇了這樣一種權利。我不能贊成,我也不能反對;我不想贊成,我也不想反對,所以我堅持不發表任何意見。  就像我們一個人保持沉默。沉默簡單地看來是不說話,但沉默並不是沒有說話,沉默並不是不表達、沒有表達。沉默的表達可以是不能說、不敢說、不想說、不屑於說、無話可說……  我們可能遇到這種情境:我們不能說對方愛聽的話,對方愛聽的話,對於我們而言是違心的話,所以我們不能說這樣的話;我們想要說的話,說出來又顯得不合時宜。那麼我們怎麼辦?我們只有保持沉默。  說了沒有,說了。說了一個什麼?說了一個沉默。  "為無為"也是如此。你做事了沒有?做了。做了一個什麼?做了一個沒做事。  為什麼要做一個沒做事?因為這個時候做事,對你來講是不合時宜的,是不合適的,所以是不能做的。  漢代第二個皇帝是漢惠帝。漢惠帝劉盈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他當了皇帝以後,他的丞相叫曹參。曹參當了丞相以後,什麼事都不做,整天就是喝酒。別人向他來請示什麼問題,他就拿著杯子:"喝,喝,喝!"別人準備向他舉報說,別的官員做了什麼事,做得不好。剛要說這種話的時候,曹參就拿著酒杯:"喝酒,喝酒。"不讓別人說下去。這件事情,當然不久就傳到了惠帝劉盈的耳朵里。劉盈就緊急召見曹參。劉盈問曹參:"聽說你什麼事都不做,有沒有這回事?"  曹參說:"有。"  劉盈又問:"有人向你舉報別人,說別人什麼不好的事情,你也不願意聽,有沒有這回事?"  曹參說:"有。"  惠帝就問:"你為什麼要這樣?你作為百官之首,你身為丞相,卻不做事。你想幹什麼?"  曹參說:"那麼我請問陛下,以您的才能和高祖比起來,您覺得怎麼樣?"  劉盈說:"我怎麼敢和高祖比?我的才能肯定沒法和他比。"  曹參說:"那麼您把我和前代的丞相蕭何比一下,您覺得我們兩個人的才能,誰高誰低啊?"  劉盈說:"我覺得你也不如蕭何。"  曹參說:"我也這樣認為,我也覺得我不如蕭何。您不如高祖,我不如蕭何,高祖和蕭何給我們把一切都制定好了、安排好了。我們要做什麼?我們還要做什麼?我們就按照高祖、蕭何給我們所立下的這樣一個規程,來維持這樣一種狀態,這就行了。我們還要做什麼事呢?還要去改變這一切嗎?"  所以漢代初年,從惠帝劉盈,經過文帝、景帝,到了武帝登基之前,一直都信奉道家這一套無為而治的策略。  漢朝初創的時候,皇帝出行時,要找出四匹顏色一樣的馬都找不出來。王公大臣出門,連馬車都坐不起,只能坐牛車。因為沒有那麼多馬。我們可以想像,經過春秋、戰國、秦代連年不斷的戰爭,社會生產受到了多大的破壞。  但是經過惠帝、文帝、景帝,前後五六十年,這樣與民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到了武帝登基的時候,達到了漢代頂峰的時代。當時,京城之錢"累巨萬"。銅錢用牛皮筋串在一起,銅錢都銹在了一起,根本沒法再用了。太倉里的糧食也都腐爛了。社會生產得到了很大的恢復。  我們並不能說,到了武帝登基之前,漢代的人已經是衣食無憂,但是可以說,與漢朝初立的時候相比,那根本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漢初的統治者為什麼要這樣去做?作為皇帝,作為丞相,他所做的,並不是要去做具體的事。  2. 君道無為,臣道有為  老子講無為,無為並非只是無所作為,無為是從君道立意的。《老子》第五十七章講: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這裡的"我",不是私意的我,而是作為一個有德之君的自我稱謂。在老子看來,君道無為,可以養成一種純樸、自然的社會風氣。  道家所講的這樣一種無為,到了後代,到了《呂氏春秋》,到了《淮南子》,都把它總結成一句話,就是:  君道無為,臣道有為。  君可以不做事,不做事不是說他什麼事都不做。他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把一個合適的人,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讓他去做事。而他自己不需要做事。丞相作為皇帝的助手,他所要做的事,也是這樣一件事:就是向皇帝舉薦官員。誰應當合適做什麼事,他只需要把這件事做好,其他的事情,他不需要做。這就是"君道無為"。  而臣道呢,必須有為。不能說作為一個部長,作為一個具體的辦事的人,也不做事,他是需要做事的。  我們首先要清楚這裡的"無為",它不是不做事。作為君是不做事。不做事,是不做具體的事;作為臣則要做事,要身體力行。自然無為,無為而治,主要是對君道而言的。  無為而治,從君道理論上來講,有三層基本的含義:  第一層含義,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我無為而民自化"。無為可以使民眾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可以使民眾做到自然,使民眾自其然而然。這就是不擾民、不多事。這就是道家所推崇的"太上,下知有之"。  第二層含義是"我好靜而民自正"。作為君王應當無為,無為表現出來的是你的無欲。君王無欲,可以養成自然純樸的社會風氣。  第三層含義是迫不得已而做事,做了事做出了成績,但卻不以功臣自居。即:"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從政治學的意義上來講,從王道政治的意義上講,無為具有這樣三層含義。所以,無為並不是簡單的不做事。  3. 無為是達到自然的一種途徑  那麼,對於我們一個具體的人,對於我們一個普通百姓而言,我們怎麼做到"無為"?  首先,"無為"是我們的一種選擇。就像沉默並不是簡單的不說話,棄權並不是放棄權利。沉默是我主動選擇了沉默,棄權不是我放棄了自己的權利,而是我主動選擇了這樣一種權利:放棄的權利。我主動地放棄了自己"作為"贊成、"作為"反對的這樣一種權利。  "無為"表面上是放棄,實際上卻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我選擇了這樣一種權利。作為一個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那是因為順應了當時的一種實際的需要。在老子哲學中,"無為"是從屬於"自然"的。道的本性是自然。自然就是沒有外在強迫,沒有外在壓力,也沒有內在欲求,沒有內在求索,就是自其然而然。  "無為"是什麼?無為是達到自然的一種途徑,所以無為是從屬於自然的。  為什麼要不說話?為什麼要不做事?不說話,不做事,不是什麼話都不說,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通過這種不說話,通過這種不做事,以此產生一種效果,產生一種結果。  實際上,"無為"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能力的表現。"無為"不是簡單的什麼都不做。表面上看來是不做,但實際上是在做。是在用一種自然的方式去做,是一種把不合時宜的"作為"放棄掉的"為",是經過思考後所採取的一種"為"。  我們講到無為,也講到了自然。如果把自然和無為合起來講,就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的基本歸宿,也是老子哲學的基本傾向。  "自然"和"無為"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無為是從屬於自然的,自然是最根本的,無為是達到自然的途徑。  4. 無為也是一種美味的生活  《老子》第六十三章講: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為了一個什麼?為了一個"無為"。事了一個什麼?事了一個"無事"。味了一個什麼?味了一個"無味"。無為並不是沒有作為。  什麼叫"無味"?不是像礦泉水那樣淡而無味,那也是無味。當然礦泉水這樣一種淡而無味,也是很好的。不管你喝什麼,例如可口可樂、雪碧,那裡邊都有味。但其實最佳的飲料、最好的飲料就是礦泉水,沒有味。  但這裡的"無味",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你說不出它有什麼味。最好的湯,說不上咸,說不上酸,說不上甜,雖然其中有酸、有咸、有甜,但是,既不酸,又不咸、不甜,那叫和,那叫無味。  中國人追求自然,也追求一種無為。追求無為就是追求一種自然純樸。  現代社會的人,一天忙忙碌碌,家裡也許裝修得很豪華、很舒適,但就是沒有時間待在家裡。早早的就離開了家,到晚上很晚的時候才回來。似乎回來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吃飯、睡覺。第二天,還得再去忙忙碌碌。那麼這樣一個家,就是再好,它於我們一個人來講,又有什麼的關係呢?  文明社會使每個人都變得忙忙碌碌,都變得身不由己。這種生活,是我們應當檢討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一個機器,變成了一個部件,變成了一個碎片,變成了一個螺絲釘,我們身不由己地在做著這樣一種機械運動。老子哲學提倡自然,提倡無為,它就是要給我們的心靈提供一片凈土,使我們這種過分緊張的神經,在一定的時期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所放鬆。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人生就是一場苦役,如果人生僅僅就是一次磨難,那麼這種人生,還有意義嗎?還有什麼意義呢?  老子哲學告訴我們,應當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要為自己的生命尋求一片閑適,尋求一片安靜。使自己的心靈在經歷動蕩,經歷波折以後,能夠平靜下來。  中國的儒家,強調知其不可而為之,強調積極進取。一個人應當有這種精神,沒有這種精神是不行的。一個人不能一輩子不做事,一輩子不發表任何意見,一輩子不曾為自己或者為他人而據理力爭。我們需要積極地做事。但人又不只是簡單的機械地去做事,並不只是忙忙碌碌。我們應當將這兩者結合進來,應當將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情懷結合起來。應當有儒家的精神,也應當有道家的情懷。  儒家的精神是什麼?是積極做事的一種精神。道家的情懷是什麼?是對於功名利祿一種超越的態度,一切都可以放得下,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  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真的需要積極做事,需要努力,甚至需要挫折,需要失敗。這種挫折、這種失敗,可以磨鍊一個人的意志,可以鍛煉一個人的能力。  但是一個人步入中年以後,就要有這樣一種心態:事情並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好的,並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成的。做成了當然好,做不成也沒有什麼不好,也無關緊要。生命並不是要在今天就要將它耗盡,要懂得對於生命的珍愛,懂得對於生活的享受,懂得從勞累忙碌中尋求一片閑適,尋求一片寧靜。  靜是一片閑適,靜是一片安逸。靜到無所事事,靜到無所作為,靜到只是享受陽光,享受獨處,享受親情,享受音樂,享受美味,享受愛情。  靜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並不是一個人想做就可以做到的,這一切似乎很簡單,但又真的很奢侈。這與一個人的年齡、地位、財富、健康等都沒有直接關係,它只與一個人的心靈有關係,僅僅需要一顆健康純凈的心。  無為本來就是一種非常美妙的生活,非常適宜的生活,非常甜蜜的生活,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奢侈的生活。五、老子論無為而無不為  內容提要:  老子講無為,又講無為而無不為。曲則全,通過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表面看來,無為似乎只是手段、工具,而無不為似乎才是目的。在老子哲學中,無不為不是目的而是結果。無為並不只是手段,只是工具,無為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狀態。上德無為而無以為,老子真正推崇的是無為而無以為,是自然而無為。  老子講"無為"。在老子哲學中,"無為"是從屬於"自然"的,而"自然"是從屬於"道"的。道的基本屬性是"自然",人也應當自然。人如何達到"自然"?通過"無為"而達到"自然"。不僅如此,通過"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所以老子哲學中,還有第四個基本的觀念,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1. 無為可以無不為  《老子》第二十二章講: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  表面上看來是曲的,但實際上通過這種曲,可以達到直,可以達到"全"。所以: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者,豈虛言哉?  看來"曲則全"這一講法,也不是老子的發明。在老子之前,這已經是在社會上流傳的一種觀念,我們現在也有成語叫"委曲求全"、"以屈求伸"。  通過曲,通過曲途,可以保全自己。在動物界,有很多這樣的事例。有一種毛毛蟲就是通過屈,才可以伸,才可以行走。還有壁虎,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都是通過斷尾而去,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在老子看來,無為也可以說就是一種"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很多東西,並不是你爭就可以爭得來的。以一種不爭的態度去對待,反而可以達到無所不為。  老子還講: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要下雨,這完全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命令它,要它什麼時候下雨,下多少。但是一年四季,在一個地區,它的降雨量基本上都是大體相當的。老子通過對自然事物、自然現象的總結,總結出來這樣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曲則全"。  在老子看來,以曲求全,這是一個大道理,不僅是天地間萬事萬物的大道理,而且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樣一種處事的態度,應當成為一個人安身立命的信條。  《老子》第七章講: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裡講到的聖人,是一個政治學概念,是從政治學意義講的。這裡的聖人,並不是指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是指統治者。《老子》一書中所謂的"聖人",都可以作"有德之君"來解。作為一個統治者,只有保持一種低下的姿態,民眾才可以使其成為一個領導者。就是說,統治者只有處於一種"下態",總是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遇到問題、處理問題,不是為個人謀利益,不為自己作考慮,只有這樣,你的民眾才能夠擁護你。"後其身而身先"。"後其身",是把個人的利益放在身後,只有把個人的利益放在身後,民眾才會擁護他,才會擁戴他成為一個領導者。"身先",是處於民眾之先。處於民眾之先,也就是做民眾的領袖。  所以表面上看來是一個下,是一種下的姿態。但正是這樣一種下的姿態,得到了民眾的擁護,得到了民眾的愛戴,使他成為一個領導。  "外其身而身存"。一個人總是最後考慮自己,不是優先考慮自己,這是"外其身"。一個人總是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處事,那麼他作為一個領導者的身份,才可以保存下來,這就是"身存"。  相反的,有的人遇事總是首先想到自己,我自己應該怎麼樣?這對我有多大的好處?那麼這個人作為一個領導,卻總是謀私利,總是替自己考慮,那麼他領導者的身份,也就難以保持了。  所以,這裡講"後其身而身先"。你沒有爭,你不想爭,所以誰也不能和你爭。有些人就是這樣,不想當領導,從來沒想去當領導,但是不想當還不行,非得讓他當。因為民眾擁護他,因為他沒有爭,也沒有人能和他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有的人想盡千方百計,想要當官,但是沒有人支持他,因為他的私心太重。  所以,這樣一個"曲則全",它不僅是一個大道理,而且是我們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所在,是我們一個人安身立命的信條。  在老子看來,這樣一種"曲則全",這樣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態度,還可以成為侯王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  《老子》第三十七章講: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以這樣一種無為的態度來治理國家,處理事務,因為是無為的,所以可以達到無不為。這樣來看,在侯王治理國家的時候,他也應當以無事處有事,以無為對有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由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  2. 無為不是目的而是結果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似乎無為只是一個手段,無不為才是目的。有的人就這樣講,認為老子是一個陰謀家,表面上不做事,其實心裡做著種種的計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在老子的哲學中,"無不為"並不是就一個目的,而是一個結果。  對於無欲之人而言,無為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就是一種非常愜意的、非常舒適的生活。對於有欲之人而言,老子講,可以通過無為而達到"無不為"。但這樣的"無不為"仍然不是一個目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我們一個人內心裡的一種設計。我們在內心裡設計好了,然後按照一定的計劃、一定的步驟、一定的目標,採取行動。這時我們內心裡充滿著期待,期待一種結果的出現。目的是指引行動的一個指南,而結果卻不是。  結果是什麼?結果是我們採取某種行動之前,我們沒有預先這樣設想,我們甚至也沒有這樣期待,但後來卻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  其實,我們一個人做很多事,我們現在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對於有些人來講,甚至對於很多人來講,可能並不是一個目的所在。包括我本人,如果說20年前讓我想著我可能會成為一位大學老師,成為一名教授,我說我可能壓根沒有這種想法。我上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我有一天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不是我沒有理想,而是我沒有這樣的理想。那麼為什麼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呢?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它並不是我的理想,並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一個結果。結果是不期然而然的。  人世間總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即使我們一個人有了願望、有了想法,從自己的願望出發,去努力、去採取行動,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目的嗎?這就好比一艘小船,我們一個人也好像是一艘小船,我們抱著一個目的、一個願望,懷著一個理想,離開了港灣,出發了,開始了一個人的人生旅途。我們按照自己心中的目標去前行,我們努力地拼搏,我們努力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你會發現,當你離開港灣以後,有風、浪、激流、暗礁,也有淺灘,這些是我們一定會遇到的困難。也有岸邊的人,他們向你招手、向你致意,請你停留,請你到他那裡去。結果我們失去了目標。忽然有一天,我們達到了一個地方,我們以為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但是,到了這個目的地,我們會發現,這絕不是我們開始離開港灣的時候心中的目的地。我們落在了我們目標的下游。還有些人,出發了,也努力了,結果再也找不到方向,飄飄蕩蕩,就這樣來到了一個孤島上。大多數人的境況可能都是如此。這就是結果。  我現在這種狀態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一個結果。如果讓我再重新生活一次,我仍然可能不會選擇現在這樣一種狀態,但是也許我還會成為現在這種狀態。  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一些無奈。面對這一切,老子怎麼講?老子說,你應當以無為的態度來對待。因為你的想法比較少,對於無欲之人而言,你的慾望很少,所以你得到一點點,就覺得已經很多了。所以對於無欲之人而言,無為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生活。而對於有欲之人而言,老子是在教導他,通過這種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  這樣一種無不為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是一種不爭而得的狀態。很多人都教導別人,要去競爭,要去拼搶。但是老子教導大家,不要去爭奪,不要去拼搶,以這樣一種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對待一切。  老子思想中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字,這個字就是"德"。  什麼是"德"?中國字很多都是通假字。道德的這個"德",與得到的"得"有關係。德者,得也。德也就是得,就是得到。  得什麼?得自於什麼?得到道,得自於道。德者,得自於道也。  得自於道的什麼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來源於道,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來源於道,德也來源於道。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我們從道那裡所得到的,就是所謂的"德"。  一個有德的人,相對於身外而言是"道",相對於自身而言就是"德"。這樣一種德,我們也叫德行。但是這個德,並不是獲得,不是取得,不是爭奪來的。在老子思想中,這樣一個德,其實更為直白地說,就是沒有丟掉。德者,不失之謂也。是你沒有丟掉,你本來就有。因為你沒有丟掉,所以你還具有。  《老子》第三十八章講: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有道的時候,就無所謂德,就不需要德。有德的時候呢,也不需要講仁。有仁的時候,也不需要講義。  那麼,這裡的"德"是什麼?我們剛才講得之於道,它實際的含義,是沒有丟掉。所以,老子很讚賞、很欣賞那些嬰兒。"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老子很推崇那種純樸的東西,提倡"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提倡"我無欲而民自朴"。  作為一種政治哲學,作為一種統治哲學,老子強調統治者應當保持一種無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不干涉民眾,民眾自然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無欲而民自朴"。因為我沒有欲,因為我沒有這樣那樣的慾望,所以民眾自然會形成一種純樸的風尚。從這個意義上講,這裡的"無為",這裡的"無為而無不為",是侯王治理國家的一種途徑、一種政策。  從"無為"與"無不為"之間的關係來講,"無為"不簡單的就是一個工具,就是一個手段,"無不為"也不是什麼目的,而只是一個結果。這樣一個結果,對於有欲之人而言肯定是非常喜歡的,非常看重的。但是在老子哲學中,更為強調的不是"無不為",而是"無為"。  很多人沒有理解到這一點,於是說老子是一個陰謀家,老子講"無為"是為了"無不為"。表面上什麼都不做,其實內心裡什麼都在做,內心裡想著一切,做著一切,只是嘴上不說而已。這是對老子的一種誤解。  雖然老子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對韓非子也有影響,韓非子是研究陰謀權術的比較有名的人物,但老子這裡並沒有這樣的因素。  老子思想中更為重要的,還是"無為",還是"自然",從"無為"到"自然"。"自然無為",這是老子哲學的根本。  至於無不為,那只是一個結果而已。對於那些統治者而言,是說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手段,可以達到"無不為",是以不爭對來對待爭。有的東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爭來還會得而復失。這是老子哲學的基本情況,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強調"無為",而不是"無不為",還可以從第三十八章得到說明。  《老子》第三十八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在這裡老子著重講了"無為"的目的性意義。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最高的德是上德。上德是什麼?"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什麼叫"無為而無以為"?我自己沒有做事,但是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沒有做事。我並不是要通過這種沒有做事而達到什麼,而謀求什麼。這是最高的境界。一個人沒有做事,當別人問他為什麼沒有做事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沒有做事,沒有想到自己為什麼沒有做事,就是這樣一種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  這種境界,我們甚至可以說是我們一個常人所無法達到的一種境界。我們過去所講的,大多都是"下德"。  下德是什麼?"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什麼叫"無為而有以為"?意思是,他沒有做事,但沒有做事是有用心的,是有想法的,他是自己想好了以後,要用這樣一種"無為",來對待"有為"。也就是說,在他的思想中,他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他採取了這樣一種"無為"的做法。  一個人知道什麼該做,知道什麼不該做,所以他選擇了不做;一個人知道什麼該說,知道什麼不該說,所以他選擇了不說,這叫"下德無為而有以為"。第三個層次是上仁。上仁是什麼?"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什麼叫"為之而無以為"?上仁不是無為,而是有為;上仁不是不做事,而是做事。雖然做事了,但是不圖報答,不是因為某種具體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個人具體的需要,不是為了通過做這件事,而得到某種實際的利益。所以,表面上他在做事,但他內心裡卻沒有任何想法,沒有想通過做這件事而得到什麼。這就叫"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第四個層次是上義。上義是什麼?"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什麼叫"為之而有以為"?"上義"也是為,這是"上義"和"上仁"的相同之處。但是這樣一種為,在"上仁"是沒有目的、沒有用心、沒有意圖的,而在"上義"是有目的、有用心、有意圖的。就是說,一個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他做這件事是有用心的,也是有期待的。如果沒有這種期待,如果不能達到目的,他會寧肯不做。我們現代社會上大多數人,可能都停留在這樣一個層次,也就是"為之而有以為"的層次。  那麼,在"為之而有以為"之上,還有三個層次。"為之而無以為",是做任何事情不圖報答,這是"上仁"。在"上仁"之上是"下德","無為而有以為",表面上是不做,但是不做是有原因的,也就是說這個"無為"是有意識的無為。最高的境界是"上德"。"上德"是"無為而無以為",沒有做事,什麼都沒有做,沒有做並不是自己有意沒有做,而是沒有任何原因的沒有做,而是沒有感覺到,沒有認識到自己沒有做,而是無意識的"無為",這是最高的境界。  "上德"是不離道,實際上也就是自然。"下德"是懂道、守道,是依道而行。守道、依道而行是我們可以達到的,雖然做起來很難,但畢竟還可以做。而不離道、自然卻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下德還可以修為,上德則不可以修為。因為任何修為也是一種為,"自然"不可追求。追求"自然",即不"自然"。  在道家哲學中,最高的境界,正是這樣一種"上德"的境界,是"無為而無以為"的境界。"無為而無以為",這就是"自然",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為"。所以老子哲學所強調的,並不是"無不為",而是"自然",而是"無為",而是"自然無為"。  《老子》第三章講: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為什麼"不尚賢"?《墨子》書中專門有一篇,題目就是《尚賢》,講的就是尚賢。而老子卻講不尚賢。為什麼要不尚賢?你遵從了賢人,推崇了賢人,大家都會這樣做,這就出現了一種競爭。老子反對這樣一種狀態,所以,"不尚賢",是為了"使民不爭"。  為什麼"不貴難得之貨"?"不貴難得之貨",是指不以難得之貨為貴,不去追求難得之貨,不去"抬高"難得之貨。比如如果沒有人購買盜墓的人盜得的東西,就沒有人去盜墓。我們不以"金銀"為"貴",就沒有人去盜竊金銀珠寶。所以,"不貴難得之貨",是為了"使民不為盜"。  老子所追求的生活是什麼?就是那種純樸的、樸素的生活。也就是《老子》第八十章講的:"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道家所追求的狀態。  老子生活的時代和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時代。這是一個什麼時代?  我們簡單地講,就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們為所欲為,強盜橫行。面對這樣一種社會混亂,以儒家為代表的孔子,他所提倡的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克己復禮"。提倡作為國君應當行仁,應當愛民。  老子不這樣講,老子講什麼?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應當是"無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提倡國君首先應當"好靜",應當"無欲"。國君好靜而無欲,就會養成一種純樸自然的社會風氣。  儒家和道家雖然都講治理國家,但治理國家的方略很不相同;儒家和道家雖然都講聖人,但儒家的聖人與道家的聖人也很不相同。儒家之所謂聖人,是不學而能,創法立範,彪炳千古之有德之人。道家之所謂聖人,是虛以為懷,無以為事,無以為用之有道之士。  儒、道對聖人觀念的不同,既與他們的社會理想有關,也與他們的治國方略、治國理念相關。老子思想《道德經》無疑是一本奇書,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看一些哲學家的作品,我往往總覺得自己是置身事外,那是他的世界,那是他的自圓其說,當然我可以感受他的人生意義,感受他給我們描述的世界,這當然不失為一種閱讀的意義,但有時挺累的,感覺那樣還不如看電影和玩電子遊戲等等,更能感受和體會更多與自己不同的人生價值和意義,現代的科技、網路和多媒體技術所帶來的物質精神產品等等早就帶給我們更多這樣的機會,已經可以替代某些書籍的價值。而老子的哲學,雖然看上去是有點「誇張」,但總能讓我有同感,有很多共鳴,能幫助自己去尋找人生意義,粗線條的大方向上的可以找到,細一點的,具體的,《道德經》也能指導我去尋找。我剛開始讀的時候並沒有仔細總結過原因,只是有那種感覺,沒有上升到理論的程度,現在反思一下,發現這其中一個密碼,在於我們中國人,多多少少有一點《道德經》的因子。我們的行為和觀念,很多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解釋和源頭性的價值;我們的語言,很多都是(不知不覺)在《道德經》的語境下發展和進行的。例如我們的很多成語,都是來自《道德經》原文及其以相輔相成哲學為核心的思想。為什麼日本和我們打仗的時候,日方基本上拿不出一個經典的戰略戰術思想來?拿不出一個精彩的戰例來?難道說日本的軍事家沒有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顯然不是!正是因為它沒有我們有著優秀而豐富的傳統文化因子,也因此日本文化的主體不能和中華民族的文化相提並論的,在大氣候下,加上那些日本的軍事家沒有充分學習到中華的智慧,那他們不能和中國的軍事家相媲美,是自然而然的了。  而我所說的「誇張」,那是因為確實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全部領悟《道德經》,並不是指真的誇張,我估計了過一個人能夠領悟到40%的《道德經》,再在40%的領悟上能實踐到50%就很不錯了,而要不斷進步就需要不斷實踐和領悟,而筆者本人只是剛入門而已。我發現這位老子騎青牛的老爺子飽含智慧,卻是非常「老實」的,雖然他不只是哲學家,當他作為一位哲學家的時候,他沒有那種哲學家的私心。哲學家的私心是什麼?很多哲學家表達自己的學問時故弄玄虛,把簡單的概念複雜化,這還不夠,如果他是因為他的理論學付出太多汗水而不希望大家能夠太容易領悟,那可能還無可厚非,但大多數哲學家都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都希望讀者把他們的理論放到足夠高的位置,而他們也盡量地自圓其說,留給讀者的,也就僅僅屬於他的自圓其說之內,讓你越陷越深,而不會提醒你,他的理論之外,其實還有東西,因為他們擔心那樣會降低他的權威。我把這種觀念稱為哲學家的私心。而騎青牛老爺子一開篇就明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明確地表明語言能力的局限性和人類思維的局限性,也等於承認他自己的局限性,他一開始就留給讀者空間,你要知道他的理論之外,還有東西,而他在做什麼,也清楚地告訴讀者,他只是盡量用語言神似地把「道」描述出來,給我們留下了《道德經》,不過,顯然古文是比現代文更難表達哲學道理的。其實筆者發現,中國的文化,其實總是那樣的實在,可以一脈相承到《易經》。  而研究《道德經》似乎給我們不小的壓力,因為道之大,人之渺小,馬上可以感覺到,但其實,壓力往往可以促進我們人的進步,人總需要有壓力的,因為道之大,道之無所不能,有如上帝般,人也要仿效之,就要不斷地按照規律去發展,總設計師說過:「發展就是硬道理」嘛,在這個壓力之下,我們不要懼怕,因為道能夠宏大,是因為她不怕壓力,放低過多的要求,我們難道因為壓力就氣餒了嗎,服氣了嗎?肯定不可以的。而學習道德經的最基本目的是什麼呢?不是要自己迷失其中,而是增加我們處世的智慧,增加信心減少煩惱,因為當我們明白了一些的規律,自然就會少很多煩惱,因為煩惱的帶來,往往是因為對規律看不清晰,就容易怪責別人,怪責自己,傷害自己自信心。而懂得了一些基本的道理和規律,將帶給我們自己的更多的自信心,讓我們自信且能自持,不斷去開拓自己的生活,去幫助自己幫助別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覺尋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讓自己不斷進步,追求是無止境的,成功也是無止境的。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是有那麼一點基本的精神,就會朝著自己人生價值的不斷實現和超越上,找到基本方向。筆者認為人生的成功,不一定在於金錢和權力上的成功,畢竟這個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一些人是堅持錯誤的世界觀、價值觀等,即使他們可能獲得一定的金錢權利,但他們並不能真的實現更高的,在人生意義上的成功,而金錢權力資質也差一點的人,像筆者這類,如果能夠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有效的方式方法,那麼,雖然可能金錢權力不多,但卻能更容易實現更廣泛意義上的成功,就是慢慢向著越來越高的平衡的、高度的、動態的不同層次的成功努力,雖不容易,但這是筆者的豪言,有同感的人共勉吧。一、老子思想研究  (一)老子與易經  《史記》中記述了一個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孔子當時已經在社會上有一定的聲譽,帶了很多學生。孔子還當盛年,他見老子執弟子之禮。孔子畢恭畢敬地雙足並存,雙手拱著向老子鞠躬敬禮。老子回禮後,允許孔子坐下來談。孔子說:「先生是道德的化身,先生是學問的淵藪,先生是活的史書,先生……」老子打斷孔子的「禮貌語言」說:「你有什麼問題?請說吧!」孔子說:「丘孤陋寡聞,想向先生求教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請先生不吝賜教!」老子哈哈大笑:「什麼不好學?你學這玩意幹什麼!禮這個玩意兒是個虛假、浮淺、表面的東西。人類在一步一步地墮落,從道墮落到德,從德墮落到仁,從仁墮落到義,從義墮落到禮。到了這個禮,已經是忠實誠信越來越少,越來越虛假,越來越浮淺,越來越表面了。什麼禮呀禮的,這種假惺惺的表面文明,恕我直言,簡直就是社會禍亂的開始。」從那次以後,孔子驚嘆於老子學問的博大精深,曾經對弟子說過:「我雖然不贊成老先生的高見,但老先生真如一條深遠莫測、見首不見尾的龍啊!」  而孔子的學問當時可謂是在絕大多數讀書人裡面是最高的,緣何不如老子,不能理解老子,後來孔子找到了原因,是《易經》的奧秘。老子當時是周朝守藏室的人,接觸過《易經》和相關的資料,而孔子當時沒有得到《易經》智能的啟示,這是他學問上不如老子的重要原因。後來孔子發奮學習,歷史資料也清楚地記載他的努力程度。孔子五十歲後學《易經》的時候,竟然將《易經》竹簡的繩子弄斷三次之多。孔子之前只是研究「人道」,沒有「天道」的概念,研究《易經》之後,才出現有關「天道」的語錄,加上他的早期的地位已經很顯赫的弟子沒有掌握多少《易經》等等原因,《論語》中沒有多少記錄,而主要是孔子沒有接觸《易經》前的語錄,而《易傳》,就有大量孔子讀易的心得。而老子,比孔子早得多洞悉天道,在當時,自然學問要高於孔子了。  《易經》是什麼?易經,是一個變化的系統。《易傳》裡面的話:「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不見可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以盡其言。」這些都是收錄孔子的話,可見聖人在《易經》中設立卦象,是為了將文字無法說盡的意思用圖像來表示,給大家領悟,也給了大家很大的發揮空間,形成更豐富的廣義易學文化,而這些卦象,表示了深刻的哲學原理,有著豐富的思想在內。《易經》的作者也是意識到道理難以言盡,因此做了卦畫用以豐富思想,留給讀者空間,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和易經的這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易經》,「易」就是「變化」,易經是一個變化的系統,整個系統本身滲透著「道」。易經這個變化系統講的就是變化,強調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絕對性,這是「易」的思想,同時,易經還有一個思想就是「不易」,這表明雖然事物的運動變化是絕對的,即《易經》作為一個理論系統,它裡面的原理、所展示的運動規律等等,這些,具有不變性,有些是永恆不變的,有的具有一定時期的不變性。例如:一陰一陽,一分為二的規律,相輔相成的規律、辯證聯繫統一的規律、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規律是不變的。而《道德經》中的基本哲學原理和易經是相一致的,而老子更進一步運用易經的哲學,豐富了文字上的思想。凡事不能走極端,極端就是錯誤,這是易經的哲學,而老子的哲學都是相對的哲學,沒有絕對化的,因為他懂得《易經》的哲學,他教導我們要重新審視容易忽略和輕視的事情,例如「無為」、「無知」、「無欲」、「能嬰兒」,「不為天下先」,還有人要懂得處下等等,不要忽視這些,這對身心容易失衡的現代人有很大的啟發意義,但也不能絕對化地追求這些。例如當我們處於過分繁雜的狀態下,如果條件允許,我們覺得適合的話,不如放下一些雜念,減少多餘的事情,清靜一下,理清楚自己的頭緒,然後再投入事情當中;心情很煩很差,不如調整到相對有點童真的狀態,調整狀態;我們很多時候心理不平衡,是因為過分獵奇的心理,就是慾望太多,雖然想像力是人類發展的原因之一,但在某些方面太豐富了也不好,當獵奇心理過分的時候慾望控制我們去追求一些東西,一些發揮想像力主觀認為很好的東西,但一旦得到了我們的願望,又覺得不過如此,甚至不值得,覺得後悔,那為什麼不能事先預防不去做呢?我們要懂得相對的「無欲」。對於知識態度,是不是知識越多越好呢?筆者非常重視學習知識,但同時還重視和強調領悟,知識是領悟的基礎,學知識顯然重要,但筆者覺得如果一個人知識太多了未必就好,除非能把握得很好,否則可能會徒增不必要的多餘的煩惱,反而失去學知識的意義,老子告訴我們做人要相對的「無知」,就是不要太多引起一些似有非有慾望的煩惱的知識;再例如,我們要懂得處下,低姿態做人,這是為什麼?我們人類的生存,是社會的服務給了我們很多的條件,是大自然給了我們空氣,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等等條件,社會和大自然都是為我們人類服務的,社會和大自然能夠這樣低姿態,我們人為什麼不懂得去學習這種精神呢?我們要懂得處下,對於大自然和社會要處於服務的地位,才是平衡的,否則就是失衡,失衡就會傷害自己,傷害別人,傷害社會,傷害大自然,但應該表現自己的時候,應該積極做事情的時候,就不能太低調,有一句話說的好,「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不為天下先」,也是相對的,這是不與萬物爭強,不和已經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大環境爭強的意思,如果是絕對的,那麼老子就不會讓自己成為道祖了。我們做人首先要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別人,自己都沒有做好自己,那麼,怎麼去和別人博弈呢?不敢天下先,是不敢輕易為天下先,因為很多事情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大環境在影響我們的時候,影響到我們不可控制的時候,我們即使有很好的想法和主張,也未必能夠真的改變什麼,那麼就要選擇更安全的辦法,想辦法把自己的工作完善,通過其他的方式去表達。以前發現日心說的哥白尼,就是不懂得不要為天下先,所以喪掉了性命。在今天文明的環境里,如此野蠻的事情發生的概率降低了很多,我們是有更多的為天下先的機會的。無為」、「無知」、「無欲」、「能嬰兒」 、「不為天下先」等等這些,都是暫時的狀態,都是相對的階段,如果我們只懂得「清靜無為」、「無知」、「無欲」、「能嬰兒」、「不為天下先」,而摒棄後天的努力和發展,那麼怎樣能夠領悟到最高的道呢?做不到了,也許會離道更遠了呢,人類今天物質和精神的繁榮,正是道之大的一個體現。但如果連「無為」、「無知」、「能嬰兒」都做不到,也是另外一個極端。但確實應該摒棄的,遠離了道的,當然要懂得放下,才是成熟的人,有一個基本的精神的人,能夠自持的人才是成熟的人。懂得動態平衡地回歸本源,再發展,再回歸本源,這是動態平衡辯證的過程,否則的話就會有失平衡。  周易太極圖,雖然出現得比《道德經》要晚,不過也體現了《易經》的哲學,周易太極圖的兩面,陰中帶陽,陽中帶陰,表明世上沒有純凈的完美的事物,但是每一面要麼是屬陰,要麼屬陽,沒有陰陽參半的情況,這裡的屬「陰」或者屬「陽」就是事物本質的體現。這表明任何事物都必然有本質,而事物的本質,往往具有一定時期內的不變性。陰中帶陽,陽中帶陰,並且辯證統一,這體現了,本質屬陽的事物中包含著陰的因素,本質屬陰的事物中包含了陽的因素。在一定的條件下,本質會轉化,陽會轉化為陰,陰會轉化為陽。老子有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裡面包含了福,福裡面包含了禍,成功裡面包含了失敗,失敗裡面包含了成功,在一定條件下,福將轉化為禍,禍將轉化為福,勝利將轉化為失敗,失敗將轉化為勝利。當你成功的時候,就應該防止走向失敗的條件的出現,當你失敗的時候,就應該實現可以成功的條件,走向成功。所以筆者也據此為憑,反對宿命論,沒有絕對的好命,也沒有絕對的壞命,所謂好的命的人,沒有好的作為,一樣會轉化為壞命,而所謂命不好的人,只要個人能有好的作為,一樣會轉化為好的命。《易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富有哲理的經文表示的一個意思是這個世界不是小孩子遊戲,天地造化不是兒戲,宿命論之類的是極端的,事情極端就是錯誤。所以,算命這個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玩玩可以,當真就不好了。因為這是唯心主義的宿命論,是錯誤的。還有唯物主義的機械宿命論,或者說是科學宿命論,很容易駁倒。我們知道,人和動物的區別的重要的地方在於對智能的態度不同。人是能夠有用智能和發展智能的「自覺性」,動物對待智能是被動的,沒有這樣的自覺性,雖然動物也有一點,但本質還是被動的。而人是更加重視智能,明白智能的特殊意義,人有著對智能在某些追求上的自覺,而動物是沒有的。人重視智能,自覺發展智能,進而到愛智能,從而產生哲學,從簡單的層面看,哲學就是「愛智慧」嘛。而這種自覺性,也讓我們能主動地應用智能,施予我們的影響,成為事物發展的一個原因。這是我們直接的感受,而我們的知識,就是人的直接的感受,引用一下毛主席《實踐論》裡面的語句:「任何知識的來源,在於人的肉體感官對客觀外界的感覺」,那麼,用我們的知識,不能對證明科學宿命論有任何幫助,因為我們的知識告訴我們,我們是自覺地在應用智能,我們有自覺性,我們的自覺性和自主性,能夠對事物發展施予影響,成為其發展的其中一個原因。科學宿命論,根本就不能算是哲學,只是一種糊塗的一廂情願,一種糊塗的信仰。而且,根本無法證明,因為,我們首先就不可能具備證明它正確的知識。它是否成立,人類只能是說不清道不明,而既然不能證明它成立,不能認為它成立。無論是違心還是唯物,只要是宿命論,都違反了中國的經典《易經》和《道德經》的精神。題外說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道教的豪言,不是妄言,而是一句真理。(二)老子思想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道德經》內容豐富,道家理論體系化是筆者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但筆者發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握得不好,會誤導別人的。先從《道德經》說起,哲學的規律、宇宙演化的規律、政冶生活的規律、日常生活的規律、道家精神等等,都是《道德經》的內容。現在從哲學角度說開去。外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理論上雖然非常偉大,是西方哲學的巔峰,是一個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體系。但放到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沒有辯證唯物主義者會認為它先進得可以代替中國傳統文化的。其實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放到中國文化來比照,可以說是只屬於「德」的那部分,「德」是「道」在萬物的表面落實,或者說是屬於「理」的那部分,只是研究成果的資質不同,「理」其實是「德」的進一步發展。「理」這觀念的首先提出,可以認為是三國時的王弼。王弼注《易經》:「物無妄然,必有其理」。辯證唯物主義也是發現規律,使用規律,這種「規律」,就基本等同於「理」,王弼在《易經》原有的「道」之外,提出了「理」這個概念。「道」不是由人走出來的,人還不夠資格,但「理」卻是可以由人走出來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者是把「理」發揮到了極致,在理論的角度是非常偉大的理論,對各行各業都有它的指導價值的,但是其唯一缺陷在於把自然律令過度用於人類社會了。毛主席用他特有的方式總結的「造反有理」四個字,就是因為知道了這個缺陷的原因,並且主席用他特有的方法領導了一場運動來明確這個理論本身的缺陷和需要發展的客觀事實,讓中國民眾開始獨立思考,開動腦筋發展社會主義這個先進的制度,同時捍衛社會主義這個先進的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基礎,但是,該運動的本身雖然是對的,效果先不說,但放到今天來看,當時某些人的手段太過分了,也造成當時10年動亂,今後來說,心理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希望看到這樣過分的方式去達到任何目的的,不可能希望再那樣折騰了,這因為折騰是達不到目的的。不過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終身的做法,這一點起碼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他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雖然他很多方式是過激了,不少方向錯了。  老子的哲學比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某些方面高出是一籌的,除了道學,還有對待矛盾的態度。《道德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乃(相對於「二」而言)整體,二乃矛盾,再加上一個因素「聯繫」,成「三」,也就是矛盾之間可以有多種的聯繫方式,矛盾加上一個聯繫,二變成三,不到三則站不穩,有三則能立,能站穩,可以構成世界的萬事萬物了。這句話是非常高明了,試問古今中外,有哪位哲學家的那句話能夠達到這句話的水平?能如此簡練但高度概括地事物發展的基本形式,並且展示矛盾的統一是通過「聯繫」,因為僅有矛盾差別構不成世界,必須還加上統一。什麼是矛盾?在本質上有差別的相對存在,就是矛盾。矛盾是一種客觀存在,而矛盾通過各種形式的聯繫統一起來了,而解決矛盾的方式,絕對不只是有鬥爭一種,而鬥爭其實往往是不好的,這是老子非常高明的地方,因為矛盾是客觀形成了,人為加入太多主觀干擾,顯然是不明智的,鬥爭這種硬邦邦的做法只能是很特定的情況下才能合理並且取得成功的,老子有言:「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這就是對矛盾處理方法的一個明智的說法了,硬邦邦的感情用事,破壞性的手段不是處理矛盾的好方法,柔軟建設性才是處理矛盾的好方向,當然,本質是柔軟性的手段可以帶有鬥爭的色彩,但本質上還是軟的,而不是硬的,這是經常可以看到的。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暫時不深入談論,這裡只是想說明的是老子的哲學比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要高明,而中外在任何領域,如果是處於同等地位的人,往往是中國人要比外國的高明一點的。例如老子比馬克思高明,毛主席比列寧高明,林彪比拿破崙高明,鄧小平比赫魯曉夫高明等等。不知道有沒有和我有同樣發現的人。  中國傳統文化的非精確科學非常發達,而西方也有非精確科學,但相比之下,西方的精確科學比我們發達。什麼是非精確科學呢?先說說什麼是精確科學。生物、物理、化學、醫學等等,都是精確科學,現在的自然科學可以說是一門精確科學,這精確科學的意思是(目前)對大多數人,都可理解,並且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精確性,例如什麼病用什麼葯,用什麼方法去治療,正確的話,甚至會有一個較為肯定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在目前,很多人都能理解得到,用語言也較好地能表達出來。而傳統的玄學,很多方面可能對於某些高人,他在使用上是具有精確性的,但對於很多的人,由於社會、政治等原因,沒有得到充分的體驗和學習的機會,它又是不精確的,當然,很多學問未必真的適合推向全社會,或者說照著傳統的語境和方式直接推向社會,這個話題有待深入討論研究。當然,這個精確和不精確都是相對的,事實上並沒有絕對精確的理論。而老子的理論不但在精確科學方面有指導意義,和非精確科學方面也有指導意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其實也是,但是方向是偏向了精確科學,是精確科學的基礎工具。  從哲學家的角度看,老子是唯物主義者,道,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她不是觀念的產物,而是客觀存在。在老子的哲學裡面,客觀存在是第一性的,而觀念、意識等等,則是第二性的。同時,老子也是無神論者,這個源自西方的無神論的本意是反對人格化的神,而反對人格化的神,反對人格化的神有像人一樣級別的理性和意志,這是它本來的宗旨。筆者認為神的境界不是用人格可以比照的,雖然我們研究的時候可以把神人格化以方便研究,這是必要的,但不能把人格化的神當成是神本身。西方的上帝,筆者認為,其實也就是道了,上帝,就是道德經裡面的道,西方的高人能體會到上帝的存在,他們很厲害,但是其實和老子比,還是有差距的,因為他們把上帝人格化了,並且不再進一步領悟得更深,他們沒有體會到其實對有上帝更高的定義,就是道。其實老子在領悟道的時候,他是一位高人,智商500^_^,他充分踐行了道,他也成了道的一部分,老子,也是道。老子,其實也就是中國的上帝也,而老子是不為天下先的,他不會自稱上帝的,是由我們肯定他的地位的,就像選舉一樣嘛。筆者相信最高的道,需要教化人類的時候,化身為神,他要滋潤萬物,也就化身為道了,佛祖,也是道。上帝,老子,和佛祖,根本都是道和道的化身了。筆者非道教人士,非任何宗教人士,筆者還沒有那個打算,筆者不是來傳教的,只是發表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和研究成果了,要知道道家和道教的區別,這不會違反天涯的版規吧?筆者相信上帝,但覺得沒興趣加入基督,因為《聖經》對基督教有極大的影響,對西方文化有很大影響,受她的影響,西方文化往往是發揚光大一面而忽略另外一面,例如認為意識優於身體,邏輯優於直覺,收益大於貢獻等等,甚至認為男性優於女性,強調男性價值而貶低女性價值,在西方,上帝一般是被人格化成男性的形象嘛,而這個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是不需要女性幫助就可以完成的。這影響西方形成一個直線的文化形態,同時也是西方文化的一個不足,雖然西方人崇拜上帝,崇拜創造的那一半,而忽略另一半,或者征服另一半,這種片面的、一統的方法在精確科學、技術和利益方面帶來很多成功,但到了現在,其文化生命力將會逐漸下降,他們需要向我們中國人學習,當然,我們中國人也應該向西方學習。崇拜上帝沒錯,但人格化的話,似乎失諸平衡了。上帝無所不能,人也要模仿之,不斷發展,這是對的,但必須按照規律去做,能夠自持,才是成熟的人。道也是無所不能的,我們人也可以追求自己的不斷進步,能力的不斷提升,模仿道的特點,不斷發展人類的進步事業和自己的進步事業,但提升的能力必須用於服務社會服務人類,或者幫助他人娛樂他人,或者說在自己的生活中有用途,否則的話,就是多餘的能力,反而不利於自身發展,這又違反了道的相對的無為精神,因為道同時是服務和陰柔的,後面將討論這一點。(三)老子的為人類服務理論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這就是對道的一個比喻,老子告訴我們要依道而行,並且告訴我們,原來水是很接近「道」的,水是激活萬物,利於萬物發展而且不帶著貪念和萬物爭強。我們人要依道而行,有這樣的世界觀,則要做一個積極向善的人,筆者換成了現代的我們熟悉的語言,就是人應該以為「他的另一半」服務為人生的根本宗旨,以為這個世界為人類為社會做出積極的有進步意義影響貢獻為人生的根本價值和意義,為人民貢獻或者帶給他人快樂作為我們人生的根本價值和意義。每個人的「另一半」是指從任何人的視覺下,這個人的「另一半」,它指的是對一個人而言,他應該服務的對象最宏觀的概括,是這個人之外的整個世界的大部分事物,從微觀上看,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具體的事物,可以是抽象的事物、理論等等。前面說過了,老子的哲學都是相對的概念,我們也懂得不能太絕對化,我們不能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肯定有很多不是,但大部分都是,我們要警惕敵對,正面客觀的各種方法有效保護自己。而且,人也不可能絕對無私,但起碼做到不帶著貪念去生活。例如如果一個人不能保持一個客觀正面的心態去生活,就會害己害人,也是不能很好地為「他的另一半服務」的,所以人不可能絕對不自私,有時自私一下是為了保持正面客觀的生活態度。每個人不去傷害別人,帶著一顆善心,為別人、為世界、為人類、外界做出貢獻越大,帶給他人收益或快樂越大,那麼,他必然收益越大,這也是辯證法的體現。例如人們常說娛樂圈的明星賺錢容易,其實他們的工作帶給了別人歡樂,自然就得到更多了。當然,貢獻世界還有帶給別人收益和快樂這種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做法本身,並不是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收穫,自己得到與否,順其自然即可,而且這個世界的規律是曲線的形態,你今天付出了,不代表明天就馬上收穫,可能是幾天之後,或者幾年之後。為世界服務,為人類服務,這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精神了,筆者認為,一個人雖然能力有大小,能夠有這點精神,馬上找到了讓自己不斷進步的正確的路徑,讓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在各種條件下積極地找尋人生價值和意義,不斷努力進步上面,就找到了一個最基本的入門方向了。(四)老子的陰柔理論  在《道德經》里,「柔」和「弱」,都是正面被肯定的概念,是「處上」的,而「剛強」、「堅」、「強」這些,則和前面的「柔」「弱」不同,是反面的被批判的概念,是「處下」的,這體現了另外一個重要的道德經的理論:陰柔。筆者認為服務的精神和陰柔的理論,就像兩個有交集但不同心的圓,它們構成了道家理論的最基礎的部分,兩者都有一點點天人合一的意味,筆者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是善,而不是惡,當然這種善不是一種道德化的意思,而是在各種規律下實現的,是按規律形成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得以實現的,這個世界提供各種事物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服務,世界歸根到底是明亮的而不是黑暗,道是最高的原則,但是它是陰柔曲折的,因此是黯淡的色彩,雖然本質是明亮的,天地必須要陰柔才能真正平衡,才能真正實現大善。而我們人,越高水平的陰柔,就越成功,但可能煩惱反而越多,這是筆者結合生活經驗和觀察的一些成功人士分析估計的,筆者其實只是一個在80後偏中間的年輕人,也許思想有點早熟吧,早熟未必是壞事也未必是好事,但和有經驗的人相比,筆者的實踐經驗並不算多。筆者認為,我們要有服務的精神,但客觀現實是,我們經常需要以陰柔為手段,當然可以不用的時候當然不用了,例如我們可以直接幫到別人的時候。陰柔是一種逼不得已的手段,是形式的東西,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服務往往才是實質,才是目的,服務不到位,幫不到別人,陰柔是沒用的,這是按規律辦事的體現,按規律辦事就是老子思想中「無為」的體現。  陰柔簡單來說就是非直線,曲折柔軟,和諧,不帶貪念。那麼陰柔的意義在哪裡?我看基本的有如下幾點:  1、人做事情心靈上往往喜歡盡興,例如做一件事情參加一項活動之前希望能夠盡興而歸。不同的人對盡興的定義不同,有的人是接近厭倦了,才是盡興,有的是消除了壓抑的感覺,體驗到了,就是盡興了,而不要做到厭倦為止。而前一種盡興往往是因為超量了,才知道「盡」,才感到這件事這個階段到這裡暫時夠了,其實是超了一點的量,這就有可能成為帶給我們一種激發以後更多潛力的方法,因為對一件事情盡興了,有一個暫時的成果了,就可能是暫時放到一邊去了,更有動力去進行更多的事情了,就激發更大的潛力。從這個角度看,盡興有時候是需要了,例如工作辛苦奮鬥之後,通過盡興地娛樂一下,動靜結合,那麼帶給第二天更多的工作動力,更有利於激發工作方面的潛力。筆者認為其實不少休閑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在適合的時候盡興地享受一下樂趣。當然不同追求的人,欣賞水平不同的人,盡興的方式和需要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夠了,可能相同情況下有的覺得不夠的。但涉及到人際交往的事情,涉及到和別人相處、合作的事情,我們往往不能用自己的盡興去要求別人配合我們,那對別人是一個貪念,我們常常需要懂得陰柔的方式做人,用更高的水平的方法是實現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一條直線式的,一衝到底,而是懂得迂迴曲折,懂得收斂,懂得留有餘地,懂得事情是由一個一個不「盡興」組合而成的,其實那才是真的能讓自己盡興。不要感情用事,當感情並不能真的幫助我們做好事情,事情實在不是在我們力所能及範圍內的時候,那就應該懂得收斂自己的慾望。陰柔要求我們懂得隱忍,往往是更高水平的要求,用更高水平的方法幫助自己實現更高層次的心靈上的「盡興」。而就是說,有時候不盡興,才是真正的盡興,甚至不斷磨練自己,才能不斷進步。前面說到,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的手段讓人們滿足各種慾望,但是不能迷失其中,例如一些沉迷網路的,有網癮的青少年,應該學學陰柔的哲學了。網路總得而言,大大推動了中國各方面的進步,還可以推動具體一個人的進步,網路就像一個社會一樣,一些問題還得用道學再深入研究,但網癮就是不可取的了。  2、每個人都有惡的那一面,當一個人惡的那一面出現的時候,就會要求一個不符合正義原則的結果,人會錯覺非得那樣做,那樣的結果出現了,自己心靈上才能夠得到滿足,這是自己知道那樣做不對,但是忍受不了,或者是錯覺為惡可以讓自己得到更多,那是一種錯覺或者說目光短淺,肯定是失敗的,還有沒那麼算的話,就是莫名覺得非得為惡,才能讓自己滿意,否則的話,甚至生活動力都減少的情況,那也是一種錯覺,其實還有很多複雜的類型,人為惡是有很多形式的,承認惡在人性裡面是客觀存在的,做人懂得陰柔,就要懂得化大惡為小惡,知道人性有惡的那一面,而不追求大的結果,而是在博弈中尋找平衡,而不是只懂得在起始和成果兩端找平衡,重點往往不在成果,甚至有些事情根本不必非得要求明確的結果。做人陰柔,就是懂得分散人性的惡,做一個有正面客觀生活態度的善良的人,並且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得到,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正面客觀的生活態度自覺尋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3、人要懂得吃虧,這是一種陰柔的哲學,聽起來可能不少人會不習慣這種講法。其實我們人類的進步,往往就是在一個個不習慣中形成的,以前人們常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是習慣的說法,忽然有一個人論證出地球其實是以太陽為中心的,那麼在當時,這種說法普遍來說是不習慣的,不是那種習慣的說法,而兩種中,不習慣的,才是正確的。人類的理論發展,就是不習慣的觀念代替習慣的觀念的過程。我們做事情也是,我們每天都可能面對習慣的還有不習慣的事情,那麼,可能習慣的那種是對的,也可能不習慣的那種才是對的。吃虧就是可能聽起來不習慣的做法,但很多情況下是正確的。前面說到了,大自然提供空氣給我們呼吸,提供空間給我們生存,提供各種條件養育我們,大自然沒有計較自己吃虧,我們做人呢,屬於大自然的一份子,是不是也應該學學這種方式和精神呢?是不是對大自然應該有感恩的心態呢?我覺得是需要的。不要硬梆梆地做人,不要泛道德,要柔軟像水一樣,肯吃虧,當然不是實質性傷害自己,不是吃大虧,而常常是為了更高的追求,不計較偶然的,細小的,不涉及實質的小虧,這是一種智慧。  4、老子有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前面說了,對待矛盾的方式不能只有鬥爭,還有其他的很多方式,而且其他的方式往往更好更理想。能建設則建設,能柔軟則柔軟,對待好的原則原則就應該是「硬」,逼不得已,才有破壞,才有硬手段,但是不能走極端,破壞也不能破壞至盡,應該能夠給予對方給予打擊的對象留多少後路,就留多少後路。  有人可能問,如果別人是惡意針對我們的,我們講究柔,怎麼行?筆者認為,對於敵人,我們應該是冷,而不是狠,這才是陰柔的哲學。我們可以最冷,就帶上了硬的色彩,是自己內心要冷,而不是外露出來,有時候要有時候不要外露。但不可以最狠,因為狠,就違反了道家精神,因為帶著貪念了,也是不成熟的體現。對於壞人,我們干預他們確實不適合的話,那麼就冷眼旁觀,我們要對付敵人的時候,要對敵人冷,同時對自己也要冷,對自己的冷的意思就是不要因為仇恨而對別人做出過分的事情,對別人冷就是不要被敵人的糖衣炮彈擊中,還有陰謀詭計、惡意攻擊等等傷害了,我們對自己冷,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保護更多的人,甚至敵人,都有可能我們去保護他,因為條件允許的時候,可以留給敵人後路,條件允許的話,建設性的事情,就要做。為什麼要這樣呢?筆者認為,人是生活的主體,這就是人的全部內容的,其他的,都首先是引申出去的,第二位的東西。其他的方面都是第二位的,例如經濟、權利、地位、社會關係等等,都是第二位的。第一位人作為生活的主體,自然比第二位要重要。而一個人的作為,往往受到錯誤的觀念影響,太多的因素影響了人,那麼,我們把事情怪責到人頭上,往往是錯誤的,往往應該怪責的可能是錯誤的觀念,這是對事不對人的智慧。而雖然說,就如周易太極圖那樣,陰中帶陽,陽中帶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境界低的人,喜歡和別人片面比較,以為別人得到一定比自己多而貢獻比自己少,而對於得到比別人多的人,不管做什麼,應該首先比別人看的更開,更柔軟更有寬容度。我們對待人,首先得從這樣的人性人道的角度去對待,這是最基礎的角度,否則的話,就談不上神性嘛。(五)老子的順其自然理論  這先從老子的一句驚世駭俗的話說起,「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是爭議很大的一句話,有的翻譯為「天地是無所謂仁愛的,任由萬物自生自滅」,有的甚至認為天地是冷酷無情的。筆者經過研究發現,在老子的思想裡面,單一個「仁」,其實是一種墮落後的概念,而不是一個褒義詞,而《道德經》除了這一句,沒有再單獨提出過「仁」這個概念,而後面的「善仁」、「上仁」,一種符合「道」的仁義,才是老子提倡的。儒家彰顯禮而形成的所謂仁義道德,不少方面其實是一個「花架子」的東西,我們知道,任何事情,沒有實質,沒有實際效果,意義就不大,舉一個簡單例子,就像吃飯,無論和誰吃吃什麼,連健康衛生都做不到,都保障不了,那就失去了吃飯的實質意義。例如不用公筷的餐廳,再例如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這些,其實都是帶有毒性,就不能經常使用。那麼,「天地不仁」的意思,也就容易解決了,原來是「天地沒有虛偽浮淺的仁義道德」的意思,天地是相對的順其自然的意思,再繼續下去,經過中山大學梁銳在他的文章<《老子》中「芻狗」辨析>的考證論證,「芻狗」其實是「芻豢」,即是牛羊豬等牲畜,筆者有轉載過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對比筆者的文章,它反映了中文系的人思維和研究方法和學哲學人的不同,當然筆者的才華總的而言不能和他比。那麼此句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天地沒有虛偽的仁義道德,它對待萬物就像人類對待牛羊豬狗等牲畜一樣,人類對待畜生,符合我們實質性要求的就疼愛,天地的境界高於人,但也類似,不論是什麼,符合天地的要求,即是符合道的事物天地才會對其愛戴,而不是故意討好的就愛戴。這種沒有虛偽的仁義道德,沒有預設多餘的前提,其實就是順其自然的思想之一了,對於人,自己自然就覺得應該怎樣去做,有根有據地,自然而然就選擇做一個有境界的人,所謂的道德要求根本就是自然而然做出的,而這個基本要求是,有根有據。而不是按照某種形式去要求自己的而沒有實質。順其自然,並不是說隨隨便便,沒心沒肺,那不是真的自然,我們要自然,但還要看我們的自然,是不是能夠符合道,道是基本的前提。任何是事情都是在一定的條件和前提下才得以出現的,沒有不需要前提而存在的事情,順其自然也是一樣的。就像我們不可能頭髮不打理就出去交際、工作一樣,那種自然,不是真的自然。  其實老子的《道德經》,很多篇幅都是告訴我們不應該帶著貪念去生活的「無為」哲學,不要帶著貪念去要求別人,這就是順其自然的一個體現。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去找尋自身生命價值和意義,發展自身的「神性」。筆者認為人的境界就是這樣,你到了一層境界之中,你理解不了高層次的事物,但當你打破了當前的層次,就進入更高層次的一個境界,而再繼續打破超越,自身的境界將不斷提高,人也逐漸向神的境界靠近。但是神的境界是超出人的智慧極限的,人並不能真正充分體會,筆者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領略到神的境界,那麼,他的本質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已經不是人,而是神了,這就是成仙成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研究。筆者認為人不一定站多高,但一定要站得久,就是要讓自己的層次不斷提高不斷進步,讓自身的神性不斷升華。而人生其實真的廣泛意義上的成功,在於人生意義的不斷尋找和實現,在於自身境界的不斷超越和發展,在於向上帝的形象努力,即向道的無所不能發展,那麼,相對的無為,就很多時候應該放棄對於名利、金錢過度的追求,除非真的可以幫到自己幫到別人的事情,否則就不要沉迷其中而做得太多,這就是順其自然的道理,除了逼不得已,一般不要逆取,而要順守。  規律是客觀的,人是不能夠控制很多的東西,例如依道而行,例如按照規律辦事,規律是客觀的,因為人沒有能力沒有資格創造規律,人不按照規律主動走,就會被規律拖著走,那麼,人很多時候就是得面對事情,選擇事情,而不是自己主觀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不是強加自己的意志到事情裡面,不必感情用事,懂得收斂自己的貪慾,收斂自己的過分獵奇心理,這就是「無為」的體現了,也就是順其自然的體現,自然,我們就能夠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  沒有虛偽的仁義道德,老子則有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的一面,下面這句話就體現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  殺之,孰敢?」正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很重要,很難得,剝奪別人生命的,累教不改的,感化不了的,罪大惡極的人,就是「為奇者」,老子推崇堅決殺之,當然,這句話是對國家刑罰而言的,而且是按照道的體系去發展的國家的要求,不是對個體的人的要求。同時,這肯定是相對的,任何人都是有尊嚴的,筆者前面也說到了,人是生活的主體,這是人的全部內容,而其他方面,都是引申出去的,是第二位的,第一位自然比第二位要重要。我們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體,而別人是別人生活的主體,我們對待自己和別人,首先要有這種人性人道角度上的立場。犯人也有尊嚴,但是他佩有多少尊嚴呢?我們需要分析,生命比尊嚴重要,如果剝奪了別人的生命的人,而且累教不改,感化不了,那麼,他就不配有人的尊嚴了,就應該採取死刑的方法,為的是保護更多的生命。而前面說了,一個人的作為,往往受到錯誤的觀念影響,太多的因素影響了人,一個人走向犯罪往往是因為觀念之類第二位的東西影響的,那麼,我們把事情怪責到人頭上,就可能有失偏頗,對事不對人,是首先的態度。前面提到的,就如周易太極圖那樣,陰中帶陽,陽中帶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境界低的人,喜歡和別人對比,而不是和自己比,以為別人得到一定比自己多而貢獻比自己少,而對於得到比別人多的人,不管做什麼,應該首先比別人看的更開,更柔軟更有寬容度。我們對待人,首先得從這樣的人性人道的角度去對待,這是最基礎的角度,否則的話,就談不上神性嘛。同時,按照陰中帶陽,陽中帶陰,陰陽互相轉化,其實每一個人都有神性,罪惡的人也必然有神性的因子,能夠接觸到道祖的教育的人,就一定可以激活神性,那麼,能夠痛改前非的話,就應該給予機會,給予尊嚴,前提和目的是能夠保護更多的生命。這也是順其自然,不是強加什麼到任何人身上,包括犯罪的人。而懂得了沒有虛偽的仁義道德,看事情就容易清楚,各種糖衣炮彈也迷惑不了自己,自己的缺點可以得以發現和不斷改善,對自己不利的人、事、物能夠警惕和保護好自己和相關的人、事、物。而筆者前面所說的冷並不是不寬容的意思,筆者認為當別人沒有直接的主觀的影響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的時候,即使是客觀存在和造成,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可以說出來,可以提意見,為了生存和發展的意見,別人往往都是會理解的,別人往往由於信息不對稱,不知道自己客觀地影響了我們的生存和發展。我們有什麼理由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傷害別人的生活呢?大家都是人,有些東西是共通的嘛。筆者覺得如果別人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筆者損失一些東西、製造一些傷害給筆者,只要我的傷口還能夠有機會痊癒,那麼我基本上可以損失給別人,因為別人是為了生存和發展嘛。但別人也不能太過分了,讓我的傷口連癒合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我可能就要改變一下,做一些迫不得已的事情,例如避開,例如鬥爭,充分的警惕性是應該有的。如果別人不是為了生存和發展而主觀去傷害你,那就是變態或者極端狹隘或者非常無知的,對於變態的狹隘物質的人,如果不是絕對有必要,也不能用極端手段的嘛,這是常識嘛,能建設則建設嘛,很少人會故意去搞破壞,去故意撕破和別人的關係的。其實我們人總是如果對一種事物有感情,那麼就會有或多或少得捍衛和保護那個事物及和它相關的一些利益或者利益性的東西。一個人如果很愛自己,那麼他會維護自己,甚至因為愛自己去傷害別人。但也要理解這樣的人,別人只是愛自己嘛,從某種人道的層面看,他有什麼錯呢?筆者就是這樣看的,不管怎樣,如果別人贏了我或者成功地傷害我就是他有本事,他了不起,我甚至會欣賞他,筆者主張冷,是內心的清晰。  老子在第八十章構建的大同社會的藍圖,其實是必須按照《道德經》全部的要求實行了才能逐步實現的,帶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例如「小國寡民」,在社會主義制度出現後已經沒必要了。老子希望人們能夠形成一個個小的國家,大家處在一種事務稀少,富足簡單,有大量時間進行精神文化生活,重視心靈層次的不斷升華,而不必忙於戰爭、繁重的體力勞動等等雜事,人人覺悟非常高,沒有犯罪,人人都珍惜生命,而且珍惜到連遠方都不去,因為「車船三分險」嘛。筆者也認為,人是要珍惜生命的,人死了,即使變成了什麼其他形態存在,但人的一些特有的感覺,例如性慾、食慾、冷熱、酸甜苦辣的感覺就沒機會再體驗了,人的想像道一樣的發展的機會就被剝奪了,所以要珍惜生命的機會,熱愛和平,避免戰爭,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別人的生命。民眾的覺悟很高,高的境界是自然而然地去踐行,主動積極生產和發展,由於通力合作,每個人生活閑暇的時間也多,可以進行精神文化生活的時間多,一切都依照「道」,自然而然地發展下去。這怎樣才能實現呢?筆者思考一下,發表一下膚淺的見解。由於人的貧乏和局限性,人必須依賴這個世界,人有對智能的自覺性,人主動認識世界和發展世界,這同時也是人的一個需要。要達到老子設想的社會,人首先要有足夠強大的科技,在大自然中保護自己,和解決大部分問題,有機器為大家服務,保護大家,因而武器之類不必怎麼使用,而且得有先進的制度和極豐富的物質,資本不再引誘人犯罪,而且人具有很高的覺悟,能夠自覺勞動,不但如此,個人的知識是相當豐富的,治病之類的事情自己就可以或者通過機器幫助完成,而且全世界的文化進行了多層次的融合,從而實現文化大同,沒有再交流的必要,有比互聯網還先進的交流工具,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很好地交流。人類雖然有武器,但是不對內的,一般不必使用的,而是對付自然界的敵人和可能出現的敵意的外星人的。筆者相信,中國堅持社會主義,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繁榮中國傳統文化,就有機會實現。君不見,雖然資本帶給人類社會極大進步,但當今的貧窮的地方,世界上貧富有差距,恰恰是因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如果全球都是社會主義制度,計劃經濟,那麼,現在的資源已經足夠讓所有人溫飽,而且,生產力可以有更大的發揮。但目前資本主義國家也是相當的文明,制度雖然造成問題,但我們似乎沒有戰爭的理由,現在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嘛,但我們有改變的理由,筆者相信完全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實現全球社會主義,也必然會是那樣,而不能再重蹈覆轍,用以往武力的方式去實現,當民眾覺悟很高的時候,自然能夠自覺實現社會主義,實現老子的大同社會。筆者相信大同美好的社會將有機會實現,人類將一致對外,開發外星世界,對抗外星的敵人,為全宇宙做出人類的貢獻。  而後面將會說到筆者的世界觀,由於這個世界是混沌的世界,往往是複雜的因果鏈條在作用,雖然我們做事情應該積極,但我們做事情就應該懂得不要只認定一個結果,而往往應該有多種期望在裡面,因為變化是絕對的,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像佛家說的緣分,一個期望我們有緣分的話,我們能抓住機會,那麼就可以實現,如果沒有緣分的話,抓住了也難以實現的,那麼,我們做事情保持順其自然的態度而不要過多期望,不要感情用事,因為事情的發展並不會因為我們過分的投入感情就可以改變很多的。二、重視領悟的學習方式  前面說了人要相對「無知」,我們要重視領悟,其實還有原因。語言本身是一種不精確的工具,特別是古文,表達道理的能力實在不好,老子的哲學,通過語言這種方式表達出來,就已經發生偏差,再到我們這些學習者這裡,又發生偏差,因此,偏差是無法避免的。而且經文中有些句子意思明顯,基本無異議,但有的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發揮,對比一些資料就能發現這一點,因為有的句子有比較大的空間。但《道德經》的靈魂,我相信每個人的感受都是大同小異。現在舉一個慧能的例子。  「慧能家境貧寒,三歲喪父,遷居南海。稍長,賣柴養母。因聽人誦讀《金剛經》有悟,決心學佛出家。慧能於公元672年到湖北黃梅參拜弘忍大師學法。慧能初見弘忍,弘忍便問他﹕「你是那裡人?來這裡求取什麼 ?」慧能回答﹕「弟子世嶺南人,來到這裡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聽了仍隨口說﹕「你世嶺南人,哪裡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這才使弘忍微微吃驚。慧能的回答使弘忍不便回絕,就安排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慧能樂於從命,終日舂米,乾得歡快。當時弘忍的徒眾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個月之後,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語,這實際上是一場考試,他要選擇繼承人。但慧能沒資格參加,因為他只是乾雜事的。神秀是眾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時分,獨自掌燈,在佛堂的南廊寫下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清晨時,弘忍見到此偈後漠然不語,慧能聞聲來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許可,於是他高聲念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給叫去,為慧能講經又把世代相傳的法衣交給他正式傳他為禪宗六祖」  慧能當時打動弘忍大師讓他學佛就是他對佛法的領悟,而當時慧能並沒有精確理解佛學理論的文本本身,甚至,沒有做過大量閱讀佛學的理論文本的功夫,據說他不識字的吧?而且最後當上禪宗靠的也是對領悟高低的判斷,也可見領悟對於這類學問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重視領悟。我們知道要依「道」而行,要積德行善,但是「道」,並不是那麼簡單,否則老子就不必撰寫5000字來(近似)描述「道」及其應用了,而真正能夠徹底領悟「道」,可能性很小,前面說過了,筆者估計,能夠領悟到40%,就已經很不錯了,再用到實踐上,40%的領悟能夠實踐到50%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這離得道還是相差得太遠。筆者這個帖子,也僅僅是入門而已,還遠遠不到40%。我們要不斷努力學習和踐行,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  再說說《道德經》,它的「道德」並不是倫理道德觀念,雖然《道德經》的思想有相當部分都帶有倫理道德的色彩。從簡單的層面理解,「道」就是管理我們這個世界的最高法則;而「德」就是道在萬物的表面落實,涉及到很多方面,是「道」的具體運用。《道德經》包括九九八十一章,前36章是道經,後45章是德經。有學者指出,第一章為道經的大綱,第二章為德經的大綱。三、筆者的個人世界觀  筆者在研究《道德經》的時候自然是從筆者的世界觀出發,這裡也交待一下,避免造成誤會。筆者認為,世界是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個「混沌」,而我們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在抓混沌系統的下一級層次,人類的任何規律的總結,都是下一級層次的帶有真理性的道理,而不是真理本身。人類無法認識和證明任何道理是真正的最高級別的真理,混沌於人而言,是一個客觀的事情,在生活中就得直接面對的客觀事實,不但這個宇宙及這個宇宙外的其他宇宙,我們無法完全認識,就是一粒沙子,於人而言,都是一個「混沌」,人類無法證明一粒沙子中有無超越人類認識能極限的因素存在,一粒沙子中,很可能有成千上萬超越人類認識能力極限的因素存在。人的智能即使開發到100%,也受到人腦這個物質的限制,也是有限的,而人類不能證明自己擁有無限的認識能力。有人會說,那也不能證明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嘛?我想現代科學可以證明這一點。而且如果他的話成立,那恰恰就是表明了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因為人類的意識證明不了自己的智能是有限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局限。而且人的意識是受到人腦這個物質的限制的,是一種物質性的意識,而世界上當然還可以有純粹意識的意識,即是不受物質限制的意識,還有超級意識,即使它未必存在,但我們確實無法證明其不存在,那就是要面對混沌。受到物質影響的意識永遠具有局限性,因為受到了物質的限制,人的意識這個事物有可以限制它的其他事物,就表示其能力有限。即使人類全部認識了我們這個世界,也證明不了沒有其他世界的存在,會不會通過我們世界的規律干預我們。意識自己不能證明自己智能是否無限的,意識本身不能證明有無超越其本身智能的客觀存在和更高的意識,因為單就這一點已經超出了意識本身的功能極限,必須得讓更高的置身事外的意識去完成,這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有限智能的意識開發不了無限能力的工具,人的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頭腦中的反映,那麼,這個世界沒有的事物,在頭腦中就沒有反映,就不存在意識中,物質性的意識就是這樣的局限,也因此,人的意識永遠無法證明不能在其中反映的事物不存在,也無法反應超物質的事物,也開發不出不是由能意識到的客觀存在為基礎材料的工具,世界永遠都是一個混沌。意識也證明不了由意識本身開發的工具是否具有無限認識能力,而且,因為人意識的局限性,即使人發展出來的工具具有更大的認識能力,但返回到人的意識上,也同時帶上了局限性,因此,人的認識能力,始終帶有局限性。人類的所謂科學,說的不好聽,不過是一種經驗主義而已,科學的研究方法是觀察、推論、實驗,甚至還有類比,研究的對象僅僅限於感官能觀察到的現象,科學本身就已經為經驗所限,人的認識能力也被物質所限。目前人類的科學,只是經驗的總結,是一些能夠實現「知行合一」(毛主席《實踐論》)的道理,與真理無關,雖然帶有真理性的色彩,因為能夠實現和實踐統一,也因此有了價值。而直接面對真理本身,人類根本沒有這種能力,以後也不會有。一些玄學的理論,例如面相、名字、風水、八字、通靈等等,也能夠被實踐證明有一定的作用和真實性,但也不代表永恆有用。人類被物質所限的認識能力和被物質所限的認識工具,面對超越性和永恆性的世界和神,是無能為力的。因為被限制,導致有一個上限值,超越上限,就無能為力,就像打乒乓球,球速快到一點程度,總會超出人的反應能力的極限。人的認識能力無法面對無限。就像我們無法想像出時間的起點之前的情況,空間的邊角外的事物一樣,也難以接受空間無限大的形象。人腦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而世界的物質,也是有限了,我們發展不了無限的認識工具,而即使物質是無限的,我們也不能單憑物質就能發展出無限能力的認識工具,我們想脫離物質的時候,又無可避免地被物質限制。不要放到那麼大,就是一粒沙子,我們也無法得知其全部情況。混沌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客觀事實,在生活中就已經大量存在。我們要想看到混沌是很容易的事情,前面說了,就是眼前一粒沙子,它就是混沌了,不但是它本身包含的我們不認識的因素,而從因果鏈條來研究,我們不知道這粒沙子出現的前因後果,它為什麼這個樣子,它200年前是什麼樣子的?因為因素從量上說太龐大了,依照人類的水平,能了解得到嗎?顯然做不到。因為人的能力的局限性,現在的能力有局限性,人類的本質能力也有局限性,物理學的混沌理論就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當然,混沌之中,我們人依然可以做很多的努力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讓自己進步,讓人類進步,但是不能狂妄自大了,現在某些精確科學家,確實太狂妄了點。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那種態度更好呢?  1、混沌→局部搞清楚→混沌→局部再研究清楚→混沌→局部繼續研究清楚...  2、混沌→自以為清楚了→發現還是混沌→自以為很明白了→發現依然是混沌→ 有了新發現,繼續自以為是...  顯然第一種是可取的,人不要自大,但筆者相信總有一天混沌會被相對地解開的,因為人的認識只要一個一個層次不斷前進,量變到質變嘛。總有一天會有質的飛躍的。話說回來,這個世界不是因為還不那麼清晰,才有意思嗎?什麼都清清楚楚,有什麼意思呢?但我們總要意識到混沌的存在,才是科學的態度。  基於「混沌」這個客觀事實,這個世界的因果關係往往是,一種原因A(不是一條原因,一般都是多條原因,或者說一個原因系統)能夠導致一個系統結果(不是一個結果,一般不止一個結果),而這個系統結果本身,又包含多種能形成原因的因素,每一種原因(一個原因系統),又都能決定一個系統結果,雖然說同樣的原因未必決定同樣的結果,除非真的全部原因找全;同樣的結果未必因為同樣的原因,除非全部結果找全,但總有一種連貫的因果規律的。  在混沌之下,我們要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得有正確的思維,不但是為了認識世界,也是要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直至保護社會等等,人是脆弱的,怎樣在存在各種已顯露或者潛在危險下有正確的思維讓自己及相關的人脫離危險,這是思維的重要任務之一,但是思維這個東西是很難去進行全局研究了,筆者認為只能尋找一些共性的東西作為參考,而完整的有效的有保護能力的思維能力,始終是要靠每個人自己主動去完成的。筆者個人認為,把任何事物都當是一個系統,是很多情況下的正確思維的其中一個共性。  還有,混沌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人類的任何學問都是一種自圓其說,包括老子的學問,亦然,但這樣說,並不降低老子思想的價值。筆者認為人需要有信仰,雖然任何理論都不過是一種自圓其說,而不能認為是終極真理,隨著世界的進步和發展我們都有拋棄它們的可能,但是人應該有信仰。人總得有信仰,有堅持的東西,沒有一個確定的想法,說服不了自己,怎樣說服別人?說服不了別人,怎樣處世?怎樣辦事?而且人總有惡的一面,有信仰的人,為惡的時候就有一個支點,從而不至於做出過分傷害的事情,從而不至於惡性循環,害己害人。信仰是不可缺少的。人總得認定一些當時認為合理的東西,直至有強大的力量改變它為止。人是需要信仰的,筆者對信仰的定義是對人而言,值得相信的一切最宏觀的總和。例如統計學者信仰大量重複的某種實踐,會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具有通過樣本情況推斷整體規律的可能;會計學者信仰會計的基本假設;數學家信仰「1+1=2」等等。筆者個人的信仰是很多的,例如《易經》、《道德經》等等廣義的易學上的很多道理都是筆者的信仰之一,不過這些經典之中的部分帶有封建色彩的理論筆者是持批判修正態度的,例如老子哲學裡面構建的聖人這類哲人王治國方式而不是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在現代社會已經沒有這樣的事情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這是周易哲學告訴我們的,《道德經》自然也逃不過這樣的規律,也不會完美,當然,不能因為小小的瑕疵而否定這些經典的價值的永恆性。  筆者個人信仰老子的哲學,認為人要依「道」而行,但不是盲目的,因為混沌的存在,對人而言,世界正是有著無限可能性和大量未知性的,隨著世界的發展,什麼樣的變化都有可能。《易經》告訴我們,運動變化的絕對性,一旦發現老子的理論是錯誤的,筆者也是會放棄他的那些錯誤觀點的,再在新的形勢下自覺找尋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實現自己的價值和讓自己不斷進步。  另外,筆者是信仰但不盲目,不形式化和擴大化,例如老子認為說話表達應該是抓住本質清晰明了的方法,這只是教學的方法而已,而不能在生活中也時刻這樣嘛,如果在生活中說話不懂得能抓住本質的同時,在適當的時候表達一些有感受色彩帶有感性色彩的語言,內容如果僅僅限於形而上而連生活經歷都不談及一點,就反而失去說話的意義了。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語言不適度帶點藝術色彩而過於直接,可能會無效或者反而顯得無聊。四、為什麼說是理論版  本文僅僅是從理論上的研究和掌握《道德經》的基本理論和內容,我們知道理論雖然非常重要,但其實對於我們人本身的提高,對於我們做事情的成功,僅僅滿足於掌握理論上的東西是不夠的,否則的話,人的進步,人類的進步,社會的進步,做事情的成功不太簡單了?《易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筆者前面提到了,筆者理解這句話說了這個世界不是小孩遊戲,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成功的。實踐是複雜的,一個很優秀的理論都絕對不可能指導所有實踐成功,而且甚至是面對一個具體的實踐,一個具體的個人、群體和社會,一個優秀的理論,作為基礎的出現的同時,也還需要進行具體的再開發和補充,理論可以找到很多原則,但實踐當中,具體的事情,可能就有違反一兩次原則,都有可能的,因為具體的事情有具體的特殊性質,一兩次違反理論教條原則,不是真的違反原則。理論可以領先實踐,從而指導實踐,實踐中也可以尋找、修正和形成理論,理論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沒有處理好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就可能形成佛學上的知障(所知障,智障)的一種了。簡單地說,我們找到一些基本的正確的觀念,我們能夠做到時時事事或者說大部分的事情能做到靈活運用,恰到好處,能夠用先進的「軟體」挂帥,就已經很不容易,做到了這一點,再向更高的層次一個一個地進步呢?而這個「軟體」適合哪些情況哪些情況不適合呢?但話說回來,個人不斷進步的複雜的工程,我們能夠得到正確的方向,就馬上成功了一半,因為起碼不用浪費太多的功夫去摸索方向了,而當今的人,精確科學的研究表明,由於使用範圍的縮小,人類的很多感覺器官其實比過去的人要落後,但經過人類的努力和奮鬥,大量的精神物質研究成果可以幫助今天的人進步,從這個角度說,我們還是幸運的。而人的知障,具體說來那可以相當的多了,只知道最基本的東西,而破除不了各種知障,也是很難進步的。老子有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就是動態平衡的按照規律的變大和發展,人不發展,就不知道「道」之大,而人的發展,最基本也是要慢慢破除各種知障的。想想總設計師說的「發展就是硬道理」,這道理確實是「硬」,讓人信服,呵呵。
推薦閱讀:

大師論道(獨家):步法
遠處的燈塔356的文件夾【談武論道】3
有孝心,難盡孝怎麼破?(金台論道·關注傳統文化系列談⑤)

TAG:人生 | 哲學 | 思想 | 智慧 | 人生哲學 | 老子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