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啦!太極守樁對練四階段
楊氏太極拳的守樁對練功課
守樁是推手之前的對練功課,在技擊中有助於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以靜待動,對練守樁還能在推手中增強「捨己從人」和「引進落空」的信心。守樁有守樁的技法,練就「下有落地生根」之勢,練就「上有不倒翁」之法。
守樁的第一階段功課:以正身弓步(半年內的弓步低架大步一點,半年後的弓步適當高架小步一點,視守樁功夫深淺而定)站穩,通過松腰落胯、松腰塌胯或松腰托胯或松腰挺胯守樁,達到「推不動」的訓練目的。對方喂勁推按我胸膛,胸膛自然成為聽勁部位,我雙手撫摸對方肘尖也成為聽勁部位,我手掌在這個階段只能聽勁,不能用為抓握抵抗對方,因為守樁功夫是練在腰腿上,不是練在手上。這個階段的對練規則是對方貼手後才推按的,但我也不能過於大意,要養成意接在先的習慣,只要對方手指接觸到我胸膛的瞬間,我就意想後腳跟接住其初始動作,是為意接;只要對方手指接觸到我胸膛的瞬間,我就意想後腳跟接勁,後腿為虛。當對方還沒用力推按,我接勁之意在先。對方開始用力推按了,我後腿由虛變實,腰、胯、腿、膝、腳的松沉勁力要在對方推按力之前用上接勁化勁。這個階段的守樁化勁,是較為直線的把對方勁力卸往後腿腳跟落地,所以不免產生相頂的勁力,這是正常的過渡性練功。除了松腰托胯的守樁練法之外,其餘守樁練法要盡量保持腰部的松、直、沉,不要有前俯後仰的腰散胯懈拳病。哪種守樁練法都要盡量做到腳有根腿夠力,可以適時適量恰到好處的腳趾抓地。注意放鬆踝關節,前腳不能內側掀起,後腳也不能外側掀起。
有助於弓步守樁的練法與要領是這樣的:1、前腳內碾一點,有利於前腿落胯。2、傳授我楊氏太極拳108式小快架的「二大爺」老師說:「後腳內碾30至45°是有為了裹襠合胯,這樣能穩腳根增腿力。」所以初學者自查一下,弓步後腳是否練到了裹襠合胯。3、後實腳底或前實腳底吃勁較大時,可以恰到好處的腳趾抓地,這樣也能穩腳根增腿力。4、練到肉骨分離,那會提高守樁的功效。在某種情況來說,肉是虛,骨是實,肉骨分離了就會使對方勁力作用不到我的實點。5、練到肉降骨伸,也會提高守樁的功效。肉降骨伸了,說明提高了松沉和骨架支撐的層次。6、練到對應部位的虛實分清,也會提高守樁的功效。比如胸膛為虛、胸椎背部為實,所以我的「二大爺」老師對此說:「胸膛似棉花,脊背如彈性鋼板。」7、虛胸實腹的氣沉丹田,也會提高守樁的功效。氣沉丹田能降低人體重心,有助於下盤穩固;又能使氣力相合,有利於產生整體勁。
守樁的第二階段功課:以正身弓步(半年內的弓步低架大步一點,半年後的弓步適當高架小步一點,視守樁功夫深淺而定)站穩,通過松腰落胯、松腰塌胯或松腰開胯等法:守樁,達到「推不著」(讓對方推不著我的實處和重心中線)的訓練目的。以右弓步為例講解:這個階段的對練規則也是對方貼手後才推按的,只要對方手指接觸到我胸膛的瞬間,我就意想後腳跟接住其初始動作,是為意接;當對方還沒用力推按,我已接勁之意在先。對方喂勁推按我胸膛時,我胸膛為虛如棉花柔軟又肉骨分離,這樣既能聽准對方來力用勁又有利於化勁;胸椎身背為實如彈性鋼板,是虛中有實的待命誰備狀態。我雙手撫摸對方肘尖輔助聽勁。對方開始用力推按了,我後腿由虛變實,腰、胯、腿、膝、腳的松沉勁力要在對方推按力之前用上接勁,這樣能較好的收勁於腳,是為勁接,亦稱腳接。如是前腿先落胯後扣胯的化勁,接著就要松腰的邊沉邊往右轉。如是後腿開胯圓襠的化勁,接著就要松腰的邊沉邊往左轉。邊沉邊轉是一組或化或先化後發的動作,不要理解為同一精準時間的沉轉動作,而要收勁於腳、沉到腳跟為先,順勢轉動為後。再有要恰到好處的順勢轉動,轉少了,還有勁未化完會造成頂勢;轉多了,會造成丟勢影響到下盤的穩固和給對方帶來藉機勢。
這個階段的守樁,有弓步的邊沉邊轉,也有弓步變成半馬步的邊沉邊轉,有些初學者可能提問:哪處是弓步變換半馬步的下盤重心中線啊?身體重心的調整隨拳變化而定,呆板的說准下盤重心中線是不實際的,可參考大致的位置,就是在弓步時會陰穴垂直線與半馬步時會陰穴垂直線的動態區間中點,根據虛實變化在架勢會有少許調整,守住了下盤重心中線就能穩樁不失重。
守樁的第三階段功課:守樁第一階段的「推不動」和守樁第一階段的「推不著」,對練規則都是對方手貼胸膛後再推按的,守樁第三階段的對方是可以斷手推按的,這是不同於守樁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之處之一。守樁第三階段是以高架小弓步、高架小半馬步、開立步、站立步守樁的,下盤底面積較小,守樁難度相對較大,這是不同於守樁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之處之二。守樁第三階段的對方可以定步斷手推按,也可以進步斷手推按,守樁者當然可以積極性的退步應對,就是退步穩重的順勢而化,不是消極性的失重退步,這是不同於守樁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之處之三。有了定步守樁的基礎,進階對練就是化樁了,這是守樁第三階段功課的特點。守樁者不要倚樁功逞強犯頂力之病,太極拳技擊名家楊少侯先生說:身體不僵滯,不扎樁,實腿能轉,虛腿能走、能踢,不要誤解樁功之根。我的 「二大爺」老師說:「練時有根,用時無根。」一層功夫一層理,先練定步的「落地生根」,後練活步、行步的「去除己根」,從「有根勝無根」到「無根勝有根」需要一段練習、體悟的過程。太極拳名家王壯弘指明:「『有根即是無根,無根即是有根』。一個平底的茶杯有根,一個圓球無根。如果根的作用是穩定的話,圓球八面圓轉而不倒,所以無根反如有根般穩定。茶杯的穩定有範圍的限制,超出範圍便如無根般倒下。太極拳捨己從人,根是活根,是『無根之根』」一些人練了幾年太極拳而「腳下無根」,這樣何以接勁、化勁、發勁?這是練法不對。但是練了「落地生根」幾年仍未進階到動態活樁,就會有或多或少犯頂抗的拳病,亦是練法有誤。
守樁的第四階段功課:在守樁第三階段的規則練法上,由對方定位推按胸膛改為隨意向前推按胸、肩、腋窩、腹、肋、髖骨部位和扒肩背、扒腰背,這樣對練增大進階守樁的難度。「上虛下實中間靈活」是守樁第四階段的重要練法。「上虛」是以上身之虛應對方手推之實,受推部位以松活變化不讓對方推到我的實處。「下實」是不因對方推我上身哪個部位而影響下盤穩固和平衡,要始終腳有根腿夠力,體現 「不倒翁」的動態穩定功夫。「中間靈活」是以松腰松胯的順勢變化來引領協調身體守樁化勁動作。
不少人應對前推胸膛沒問題,應對後扒肩背就出現輕則站不穩重則失重跌出去了,這是守樁的實際問題之一,所以在此介紹應對扒背的練法與要領:1、對方推我的雙手伸出還沒到我肩背時,我以松腰、落胯(指承載體重七成的前實腿)、塌胯(指承載體重三成的後虛腿)的正身弓步準備到位待扒。前腿脛骨垂直於地面,腳跟吃勁七成,腳掌吃勁三成;後腿髖、膝、踝節節貫串的鬆開伸直,腳跟吃勁六成,腳掌吃勁四成。2、對方推我的雙手接觸到我肩背的瞬間,我意念肩背與前腿腳底上下貫通的接勁,換句話說,就是意念對方把雙手接觸到我肩背的一點勁力卸到前腿腳底地面。儘管此時對方還沒出較大勁力來推,我是要以接觸對方雙手的橈骨(位於前臂外側)聽勁和肩背接觸對方雙手的聽勁,早一點吃准對方欲來勁力,大意不得,但也不用過於緊張。3、對方扒我肩背的雙手開始出大勁力時,我松腰後腿塌胯、托胯下沉撐腳的同時前腿落胯撐腳,此時是身體垂直松沉之勢又是前腳底撐胯之勢。對方扒我勁力加大一點,我就下沉多一點、前腳底撐胯勁多一點、後腳底撐胯勁多一點、肩背往前虛讓一點(腰部沉直為實,胸椎稍彎為虛);相對吃勁受力而言,是前腳實後腳虛的態勢,要盡量做到恰到好處。再有越是吃勁受力,越是要注意加強檀中穴、腰椎與會陰穴垂直於地面,腰的塌而沉力不夠、腰不正直是守樁的較大拳病。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上課命盤(070731)-本人命盤、論流月
※上課了:一位教授的幽默智慧課堂11
※輪到上海給香港上課了
※我能不能給微軟上上課
※【樂在國學】今晚上課,7:30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