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的裁縫在上海?

上海裁縫,不僅要手巧,還要心巧,懂得時代的潮流,懂得各色人等的心思,懂得衣服不僅僅是衣服,還是一種文化。

裁縫設計師

  幼年時家裡有一本時裝雜誌,母親照著上面的樣子,自己測量剪裁,在縫紉機上製作服裝。在上世紀80年代的內地小鎮上,穿這樣的一身衣裳,簡直是時尚得不得了。雜誌的全稱如今我已經忘記了,但一定有「上海」兩個字樣,而且,家裡來自上海的服裝雜誌不止一本,每本都翻得發皺,紙張像被煮熟了一樣,吸滿了小家庭的煙火氣。

  這樣的情景,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改革開放後,單調的藍灰,再也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上海引領了最早的服裝時尚,內地愛美的人,趨之若鶩,紛紛效仿。

 

 但事實上,這並不是上海第一次走在服裝時尚的最前沿,摩登的高峰出現在20世紀初——1910年代開始,中國社會急劇變化,皇朝被推翻,西方思潮湧入,而服飾,是最容易體現人們觀念變革的物品。革命人士和擁抱新社會的年輕人們,需要用穿著打扮來體現自己的信仰與價值觀,再加上上海華洋雜居,讓這裡自然成為了中國服裝變革的溫床。

  裁縫哪裡都有,但上海裁縫,不能再墨守成規,老樣子的衣服客人已經不要了,上海裁縫必須要創新,做出客人要的新樣子,而且還要做得好。

  孫中山先生的中山裝,就是在上海裁縫的手中逐漸演變形成的。關於中山裝設計細節的記載有多個版本,但基本的過程已經得到公認:當年孫中山在日本與上海之間往返,他帶著日本學生制服、鐵路工人工裝,或者英國獵裝之類的服裝,要上海的裁縫以這些制服為基礎,加上他自己的設計,最終完善成為了後來我們看到的中山裝。

  女性服裝的變革,更加離不開上海裁縫,如今中國女裝的代表——旗袍,就是在上海灘上各家裁縫店裡,一步一步演變而來。

  上海裁縫,是中國第一代時裝設計師,在他們的手中,服飾有了時代的特徵,承載著當時人們的情感與追求。上海裁縫,不僅要手巧,還要心巧,懂得時代的潮流,懂得各色人等的心思,懂得衣服不僅僅是衣服,還是一種文化。

  現在,上海仍然是中國時裝行業最重要的據點,每年的上海時裝周上,本土設計師都會拿出自己的作品,上海設計師延續了上海裁縫兼容並包、大膽創新的傳統,保持了中西合璧的上海特色。

  只有手藝沒有心思的,一定不是上海裁縫。

  中國第一代時裝設計師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不同地方來的人帶著自己的看家本事闖世界,而江南人,雙手靈活、心思細密,他們擅長的是手工活計。寧波、揚州、蘇州一帶來的裁縫師傅,特別受到上海人的歡迎,老上海的裁縫鋪子,幾乎都是這三地裁縫開的,特別是在20世紀20年代初,裁縫鋪子的數量越來越多,服裝行業很是興旺。據當時的統計,上海西服店有700多家,其中榮昌祥、培羅蒙、鴻翔等,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名牌。

  在此之前,中國平民百姓對服裝的要求,僅限於功能性,只有到婚喪嫁娶時,才有特別的講究。因此早期的好裁縫,主要是為宮廷服務。位於北方的朝廷,從江南一代招募了很多裁縫,專為朝廷以及京城達官貴人的家屬製作衣服。皇朝結束後,大批皇家裁縫流散民間,自然就落腳到了像上海這樣的大都市。

  早期上海灘上的裁縫,可以簡單分成兩類:一類製作洋服,一類製作傳統中式服裝。前一類裁縫,也被叫作「紅幫裁縫」。為何叫作「紅幫」?上海當時被西方列強分割,特別是早期的荷蘭殖民者,頂著一頭紅髮,中國人就以「紅毛」來代指洋人,幫洋人做衣服的裁縫,或者做西式服裝的裁縫,就被叫做「紅幫裁縫」了。

  紅幫裁縫以寧波人為主,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十來歲就離開家鄉到上海投奔親友,跟著老師傅當學徒,直到自己成長為成熟的裁縫。可以說,紅幫裁縫的出現,是中國現代時裝的萌芽,後來出現的鴻翔時裝公司等民族服裝品牌,都與紅幫裁縫有著深厚的淵源。

  事實上,紅幫裁縫真正為洋人做衣服的並不多,因為當時上海有身份的洋人,大多從國外帶來自己的裁縫。不過,洋裁縫一般會僱用助手,慢慢地,西式裁剪得以流傳。而紅幫裁縫主要的顧客,是那些需要與洋人打交道的中國人,比如外國公司的中國職員、生意人等等。

  當然,穿西服的,還有抱著革命情懷的中國年輕人。早在19世紀末,維新派代表康有為就曾上書請求「斷髮易服」,出國留學的中國年輕人,到了國外就趕快穿上西服,以表明自己熱心變革的決心。

  到了20世紀初,正在為革命籌措的孫中山,也想用服裝來伸張自己的革命思想,他創造了一種富含政治含義的服裝——中山裝。關於中山裝如何誕生,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上海裁縫參與了其中的設計和製作,與孫中山一起完成了這件作品。

  孫中山讓他的這件衣服,承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可以說,中山裝遠遠超越了服裝功能,簡直就像一幅寫滿宣言的旗幟——中山裝的立領,代表著民族特色,是它與西服最大的區別。後襟為一整片,中間不分剪,代表統一完整國家的建國理想。前襟的四個口袋,寓意士農工商職業平等、重視禮義廉恥思維文明。五粒紐扣,則是「五族共和」「五權憲法」思想。袖口的三粒紐扣,寓意三民主義。前襟兩個口袋的筆架型袋蓋,表示知識分子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當然,中山裝這六大辨識特徵,摻雜了其他人的解讀,不一定完全是孫中山先生的設計,但無論是穿的人還是看的人,顯然都不僅僅把中山裝當作一件簡單的衣服,而是一件「政治服裝」。

 不過,中山裝最終沒能成為普通人日常穿著的服裝式樣,這不僅因為它的款式比較嚴肅拘謹,還因為中山裝對面料和工藝的要求很高,做一件中山裝價格不菲,並不是多數人能夠承受的。

  靠品質做贏洋裁縫

  從某種意義上說,上海裁縫參與了中國社會最重要的一次變革,並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第一家時裝公司,也是在那樣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誕生。

  今年83歲的金泰鈞,是鴻翔時裝公司創始人之一、金儀翔的兒子,也是老鴻翔最後的見證者。

  1917年,金鴻翔、金儀翔兩兄弟創辦鴻翔,一開始規模很小,僅僅是兩兄弟加幾個徒弟。鴻翔是紅幫裁縫店,專做西服,除了男士西服,也做女士西服。鴻翔非常注重工藝和品質,對服裝製作的質量把控十分嚴格。

  金泰鈞先生回憶說,他很小就在店裡幫忙,對父輩兩位創始人的行事風格很了解。一般店家都害怕挑剔的顧客,鴻翔就有這樣一位顧客,非常挑剔,每次做好衣服,起碼要修改兩三次。年少的金泰鈞跟父親說,這顧客老是要改,下次收他價格高一些。但金儀翔卻說,有挑剔的顧客才有好裁縫,如果顧客個個都是好好先生,樣樣說「蠻好蠻好」,裁縫的技術就不可能進步。

  對服裝製作的精益求精,讓鴻翔做出了名氣,回頭顧客多,新顧客更多。到1930年代,鴻翔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民族服裝企業,員工多達300多人。鴻翔不僅在南京西路上有了自己的店面,還培養了大批紅幫裁縫,這些學徒後來又自立門戶,開出關雲、星霞、鴻霞、造寸、萬國、志雲、飛雲等服裝店,這七家店與鴻翔一起,被評為時裝業的「甲級店」,時稱「南京西路八大甲級店」。

  當時上海西服製作,有中國裁縫和西洋裁縫兩種人,西洋裁縫認為西服製作的技術是由他們帶到上海,往往自視甚高,但其實聰明的中國裁縫,已經青出於藍。上海各路名流,都是鴻翔的顧客,宋氏三姐妹常常在鴻翔做衣服,外國人也到鴻翔做衣服。慢慢地,中國裁縫擠佔了洋裁縫的市場,再加上戰爭逐漸平息,很多洋裁縫回國,本土服裝行業則越來越興旺。193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鴻翔送了6套旗袍參加,榮獲銀獎,載譽而歸。

  1944年,只有十多歲的金泰鈞先生正式成為鴻翔的員工,先學習設計和技術,後來成為產品設計方面的負責人。在南京西路上,金泰鈞先生有一間寬敞的辦公室,與一名猶太籍的服裝設計師、一位外國試樣模特一起工作。金先生自小喜歡畫畫,原本打算考上海美專,因當時美專正在鬧醜聞而放棄。進入公司後,他跟著猶太設計師學習服裝設計,跟著老裁縫們學習製作,加上自己的聰慧,很快掌握了服裝設計和製作技藝。

  身在時尚之都,鴻翔的服裝必須跟上最新潮流,當時的說法是,巴黎的潮流與上海只有3個月的時差,因為從巴黎到上海的旅程就是3個月。為了獲得最新的資訊,金泰鈞訂閱了許多像Vogue、Harper』s、Bazaar這樣的時尚雜誌,他中學就讀的是育才公學,英文教學,在語言上完全沒有障礙。除了看雜誌,金泰鈞還經常去看好萊塢電影,就是為了看電影中演員的服裝。金先生記憶力超群,看完電影后,回到家就能把男女主角的服裝畫下來,如果沒記全,就再去看一遍。

  金泰鈞先生展示了一本他多年前繪製的服裝製版圖稿,上面詳細標註了一件服裝各個部位的計算公式,繪圖的工整精細,就好像是今天電腦繪製的一樣。金先生說,如果他繪製的圖樣裁縫師傅看不懂,他不怪師傅,而是怪自己沒畫清楚,馬上改進自己的圖樣。從這本珍貴的手繪資料,就能窺見當初鴻翔在工藝上的精益求精。

  靠著款式新穎、質量上乘、工藝講究,鴻翔發展很快,品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對於老上海人來說,鴻翔就代表著一身講究時髦的衣服。解放後,社會變化讓鴻翔的經營遇到了困難,但在最困難的時候,還是精湛的技藝,救了鴻翔。

  1950年代初,昔日的「南京西路八大甲級店」均已經營慘淡,其中三家倒閉,鴻翔雖然還做一些人民裝、布襯衫,但也快要開不出員工工資,一些老員工,因為對鴻翔有感情而留了下來。這時,大批蘇聯專家來到中國,這些蘇聯人很快發現,上海裁縫做的西服,質量好又便宜,於是大批大批地訂購帶回蘇聯。政府發現了這個現象,將業務交給一些服裝店。金泰鈞帶著樣衣給負責此事的人看,鴻翔的工藝遠遠好過其他小店,鴻翔因此得到了訂單,支撐過了低谷。

END

未來裁縫一直在努力,誓做最好的裁縫

做好每一件西服,襯衫,大衣……


推薦閱讀:

張裁縫聊裁縫/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小裁縫(設計師)
小裁縫的發家史:如何從2萬變800億
張裁縫聊裁縫 / 第一篇:自學裁縫最值得關注的專欄
紅都-----裁縫
最後的上海裁縫

TAG:中國 | 上海 | 裁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