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連載】《草原文化史論》第七章(三)

著作信息:

《草原文化史論》,曉克 主編,何天明 副主編,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註:本公號推文僅供一般閱讀,引用請參考原著。

第七章 控制局部地區的北方民族政權

第三節 五代時期諸政權概述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遞相嬗替統治中原的五個王朝,史稱「五代」,始於907年,止於960年。十國是指吳越、吳、南唐、閩、南漢、楚、荊南、前蜀、後蜀、北漢等圍繞在五代政權周圍的10個南、北方封建割據政權,史稱「十國」。這段歷史,是中國史上五胡十六國以後一個最為紛擾割裂的時期,它從唐朝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面演變而來,是藩鎮割據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一、沙陀的興起

沙陀原屬西突厥別部,是一個善長騎射的游牧民族。「沙陀」一詞最早出現在《新唐書·沙陀傳》的記載中:「沙陀,西突厥別部處月種也。……處月居金娑山(今新疆博格達山)之陽,蒲類(今巴里坤湖)之東,有大磧,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雲。」因此,沙陀是沙陀突厥的簡稱。唐朝文獻將「處月」譯寫成「朱邪」,作為沙陀統治者的姓氏。《沙陀傳》中出現的「沙陀那速」其人,就是唐高宗永徽年間(650~655年)沙陀射脾部的首領,其姓名來源於「沙陀」一詞。可見,「沙陀」一詞最少出現在7世紀中期之前,即唐朝初年。

「沙陀」,雖主要指處月部,但也包括射脾部、處密部等在內的游牧部落。648年(唐貞觀二十二年),處月部臣服於唐朝。654年,唐廷設金滿州都督府,不久又設沙陀州都督府,安置歸附的沙陀諸部,並授其首領為都督。後沙陀首領金山、輔國、骨咄支父子相傳,嗣位襲爵。742年,回紇部眾內附,骨咄支兼任回紇副都護。75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骨咄支應唐廷旨令,積極參予平亂戰爭,因軍功顯赫,被授驍衛上將軍。骨咄支死後,其子朱邪盡忠嗣位襲爵,被唐廷授為金滿州都督,後又封為金吾衛大將軍和酒泉縣公。

787年,吐蕃兵趁唐廷勢衰,進兵擄掠隴州、吳山、寶雞、豐義等地。次年,吐蕃進佔河西走廊,朱邪盡忠遂「密附吐蕃」[1]。808年,朱邪盡忠父子率眾3萬東遷,在吐蕃的追擊中,部眾損失大半,朱邪盡忠戰死。其子朱邪執宜率餘眾逃附靈州(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唐朝安排朱邪執宜在鹽州(今陝西省定邊縣)居住,以其地設陰山都督府,授朱邪盡忠弟葛勒阿波為陰山都督府都督,授朱邪執宜為該府兵馬使。813年,回紇欲兵渡漠南,西擊吐蕃,唐廷恐其擾邊,遂令朱邪執宜率部駐守天德軍(治所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北)。時逢唐朝有內亂,朱邪執宜奉唐廷之命,不斷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唐廷先後授朱邪執宜為尉州剌史、檢校刑部尚書、金吾衛將軍、陰山都督府都督、代北行營招撫使等。從此,沙陀雄居於代州(今山西省代縣)、朔州(今山西省朔縣)一帶,對穩定唐朝的北方邊境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長期的征戰中,北方許多民族部眾不斷加入沙陀部中,史籍中沙陀常以「沙陀三部落」的名稱出現。「沙陀三部落」即是沙陀、薩葛、安慶三部。薩葛是「粟特」一詞的異譯,安慶則可能來源於「昭武九姓」[2]。由於三部人眾大多居於陘嶺之北,故史籍多稱之為「代北三部藩」或「沙陀六州部落」。可以說,沙陀是以沙陀突厥人為主體,吸收了六州胡人[3]、韃靼人、回紇人、吐谷渾人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它的主體部分雖來源於西北地區,但其形成則是在中原內地。從此沙陀以嶄新的姿態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台,相繼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等民族政權。

朱邪執宜死後,其子朱邪赤心嗣位襲爵。868年,龐勛率兵起義。唐廷令「沙陀三部落使朱邪赤心」及「吐渾、韃靼、契苾酋長各帥眾以自隨」[4],征討義軍。沙陀軍英勇奮戰,所向披靡,屢立戰功,朱邪赤心被升任為大同軍節度使,賜國姓「李」,名「國昌」。後又調任振武節度使,晉陞檢校司徒。

875年(乾符元年),黃巢起義爆發。唐廷下令諸節度使出兵鎮壓,李國昌遣部將劉遷率沙陀鐵騎征伐義軍,屢戰屢勝。878年,李國昌子沙陀副兵馬使李克用殺大同防禦使段文楚,唐僖宗下令征討李氏父子,李國昌遂率沙陀部眾北逃陰山韃靼地區。880年,黃巢農民起義軍攻佔唐朝首都長安城。次年,唐廷為利用沙陀軍力,遂赦免李國昌父子,授李克用為代州刺史,令其率沙陀兵及韃靼兵萬人進擊起義軍。883年,李克用攻佔長安。李克用因軍功突出,被授予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隴西郡公,後又授河東節度使;其父李國昌授為代北軍節度使。從此,李克用成為唐朝末年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

884年,李克用奉命率沙陀軍進擊河南、山東的農民起義軍,在太康、西華、中牟等縣大敗義軍,李克用和沙陀軍的威名大振。時駐汴州的宣武節度使(治所今河南省開封市)朱溫(原黃巢農民起義軍將領)忌其威名,在李克用率軍路過汴州時,陰謀在酒宴上將其殺害,經衛兵拚死血戰,李克用被救出,但部下300多人被殺死,從此兩人不共戴天。

888年(文德元年),唐昭宗李曄繼位,升李克用為檢校太師兼侍中。翌年,李克用出兵攻佔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洺州(今河北省永年縣東南)、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從而為其勢力坐大提供了重要的地理條件。891年,李克用與赫連鐸爭奪雲州(今山西省大同市),赫連鐸不敵沙陀兵,率眾逃往吐谷渾地區。895年(乾寧二年),風翔節度使李茂貞和邠寧節度使王行瑜率兵進逼長安城,京都大亂,唐昭宗被迫出逃南山,召李克用出兵救駕。李克用星率沙陀兵擊敗亂軍,迎唐昭宗回京城。唐廷授李克用為晉王和「忠貞平難功臣」[5]。

正當李克用稱雄關陝地區時,朱溫則在中原地區肆意擴張,先後吞併了河南道諸州縣。896年,李克用的軍隊與朱溫的軍隊會戰於洹水,李克用兵敗。不久雙方又戰於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北),李克用又兵敗失地,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澤州(今山西省晉城市)、絳州(今山西省新降縣)均為朱溫所佔。朱溫稱雄中原後,似覺其霸主地位已很鞏固,於是率兵入長安城,大肆殺戮朝臣,並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天祐元年(904年),朱溫指使部將朱友恭、族叔朱琮殺害了唐昭宗,立李柷為皇帝(唐哀帝)。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唐哀帝授朱溫為天下兵馬元帥。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溫廢唐帝李柷,正式即帝位,建梁朝(史稱後梁),定年號為開平,以汴州為國都。

二、後唐

朱溫篡唐自立,建立梁朝後,勢力日增。李克用因對朱溫的軍事失利,只好據守河東地區,設險固境,訓兵秣馬,發展生產,聯絡藩鎮,等待時機與朱溫一決雌雄。908年正月,李克用病逝,其子李存勖繼晉王位,仍用唐朝的「天祐」年號。李存勖率沙陀軍擊潰梁軍對潞州的圍攻,繳獲輜重無數。為鞏固統治,李存勖實行「禁賊盜,恤孤寡,征隱逸,止貪暴,峻堤防,寬獄訟」[6]等政策,安定了社會秩序,得到了百姓擁護。

910年,朱溫謀吞鎮州趙王王鎔,王鎔求助於李存勖。李存勖遂約義武節度使王處直等聯合抗梁,與朱溫拚死一搏。雙方在柏鄉(今河北省柏鄉縣)展開血戰,李存勖聯軍擊潰梁軍。後梁喪失了對河北的控制權,從此後梁由盛轉衰,而李存勖則勢力大增,名震中原。

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燕王劉守光佔據幽州(今北京市),自立為帝,建國號大燕。次年初,沙陀軍攻城略地,直抵幽州城下,劉守光向朱溫求援。朱溫率梁軍號稱50萬前來,李存勖夜襲梁軍,放火燒營,梁軍驚惶失措,四散潰敗。913年,李存勖乘後梁內亂,無力北顧,引兵親征,攻佔幽州,俘殺劉守光,燕國遂亡。

915年,李存勖率兵攻佔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北)、博州(今山東省聊城縣東北)。918年,梁遣兵7萬與李存勖在魏州附近展開血戰,梁軍敗,損失過半。李存勖乘勝攻佔衛州(今河北汲縣)、磁州、洺州、邢州、相州、滄州、貝州(今河北省清河縣西)等地,河朔一帶盡其擁有。後梁頹勢已成定局。

921年,契丹帝耶律阿保機趁李存勖北方空虛,揮兵南下,先圍幽州,後攻佔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兵鋒直抵定州城下。李存勖遣李嗣源統兵7萬與契丹軍大戰於新城縣(今河北省高碑店市東南),契丹軍敗退,耶律阿保機引兵撤回。治所今河南省開封市(治所今河南省開封市)

923年四月二十五日,李存勖在魏州即帝位,以先世賜姓李列入皇籍,便以唐朝宗室後裔自居,稱國號大唐(史稱後唐),建元同光,以魏州為東京興唐府(後改為鄴都),定為國都。李存勖稱帝後,隨繼展開滅梁的軍事進攻。923年十月,唐軍兵鋒直抵梁都城開封,後梁末帝自殺,後梁亡。李存勖遂遷都洛陽,以太原為北都,長安為西都。

後唐滅後梁之後,原先臣服於後梁的楚、吳越、南漢、閩等國,都轉而臣服於後唐,奉其正朔,惟前蜀和吳國拒不稱臣。925年(同光三年)六月,後唐決定對前蜀用兵,派兵6萬前往討伐。十一月,前蜀兵敗滅亡。此時,後唐達到全盛時期,疆域十分遼闊,轄有今河南、山東、山西三省全部和四川、重慶、河北、陝西等省市的大部及甘肅、寧夏、湖北、江蘇、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區。[7]

李存勖滅後梁之後,驕奢淫逸,政治日趨腐敗,他寵幸伶人,重用宦官,恢復監軍制度,引起了諸藩鎮的不滿。926年(同光四年),河北戍兵發生兵變,先後攻佔了貝州、鄴都。李存勖先派人招撫,未果。於是派蕃漢兵馬總管李嗣源率軍平亂。李嗣源剛至鄴都,軍中兵亂,要求李嗣源自立為帝,加之其婿石敬瑭的勸導,遂同意擁兵稱帝,南下造反。河北諸州也多望風歸服李嗣源。李嗣源先攻佔汴州,後圍李存勖於洛陽。洛陽守軍見大勢已去,發動兵變,李存勖中箭身亡。李嗣源入城後先稱監軍,後即皇帝位,改元天成,並葬李存勖於河南新安縣之雍陵。

李嗣源為沙陀族,本名邈佶烈,從小善於騎射,沉默寡言,後被李克用收為養子,賜名嗣源。他即帝位後,首先精簡機構,誅殺宦官,驅逐伶人,釋放宮女,嚴肅軍紀,斬殺貪官,廢除苛斂,限制盤剝,減輕賦稅,抒緩徭役。經過努力,後唐的社會生產與財政狀況有了明顯好轉,府庫充實,糧食富足,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933年十一月,李嗣源死,其子李從厚(小名菩薩奴)繼承帝位,改元應順。應順元年(934年)二月,李從厚聽從謀臣「換鎮」之建議,調整了六處節度使和留守,結果引起各節度使的極大不滿。李嗣源的養子、身為風翔節度使的潞王李從珂不服調任,打起清君側的旗號,擁兵起事,一路東進。同年四月,他率兵包圍洛陽,追殺李從厚,自承大統。

李從珂為沙陀人,其母魏氏被李嗣源擄取為妻,他遂成為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繼位後,改元清泰,是為後唐末帝。李從珂靠兵變稱帝,自知藩鎮對中央集權的危害,策劃削弱藩鎮將領的權力,引起李嗣源的女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十分忿恨。936年(清泰三年)五月,石敬瑭起兵反唐,各州鎮紛紛降服。李從珂忙派兵彈壓,石敬瑭自知難以與敵,遂草書稱臣於契丹,並答應「約事捷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為獻。」[8]契丹帝耶律德光遂統兵5萬,號稱30萬,增援石敬瑭。雙方聯手後,擊殺唐軍近萬人。聯軍一路南下,兵鋒直抵唐都洛陽。同年閏十一月,李從珂見大勢已去,自焚而死。至此,後唐滅亡,前後四帝,歷時14年。

三、後晉

後晉是五代時期沙陀人建立的第二個政權,其建立者是石敬瑭。892年,石敬瑭出生在太原汾陽,其四世祖璟隨沙陀都督朱邪執宜歸服唐朝,被授為陰山都督府裨校,後因功官至朔州刺史。其父臬捩雞,隨李國昌、李克用父子征戰,官至銘州刺史。石敬瑭成年後隨李存勖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後得到李嗣源的器重,倚其為心腹親信,並娶李嗣源女為妻。李嗣源即皇帝位後,他既是駙馬,又是功臣,官職不斷遷升,直至河東節度使、蕃漢兵馬總管。在當時的後唐王朝中,對內他是軍事力量的最高統帥,對外是鎮守邊關要塞的封疆大吏。

936年,石敬瑭起兵叛唐。他擔心自己的力量不夠強大,不足以對付唐軍,遂自願稱臣,並以幽、雲十六州之地為代價,請求契丹出兵聯合滅唐。契丹帝欣然出兵,與石敬瑭共同擊敗唐軍,滅亡後唐。同年十一月,契丹帝冊封石敬瑭為大晉(史稱後晉)皇帝,築壇於太原北門外的柳林,在登基大典上,他身穿契丹服飾,南面而坐,即皇帝位,接受群臣朝賀。石敬瑭稱帝後,改元天福,以太原為國都。不久,契丹帝又制止石敬瑭稱臣,而令其自稱「兒皇帝」。

後唐滅亡後,石敬瑭將國都遷往汴州,升為東京開封府,以洛陽為西京,作為陪都,太原為北京。後晉轄有109州,吳越、閩、荊南、楚奉其正朔。隨後將幽州、薊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順州、新州、媯州、儒州、雲州、應州、朔州、寰州、蔚州[9]割於遼帝,另每年貢奉遼朝帛30萬匹。石敬瑭秉政初期,極力推行「訓卒繕兵以修武備,務農桑以實倉稟,通商賈以豐貨財」[10]的政策,使社會矛盾得到一定的緩和。但由於一味討好遼朝,貢物不斷,故使國庫殫竭,民不堪命,致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942年六月,石敬瑭死,帝位由其子石重貴繼承。石重貴為石敬瑭長兄石敬儒之子,石敬儒死後,石重貴被石敬瑭收為已子。石敬瑭稱帝後,石重貴先後出任北京留守(今山西省太原市)、開封府尹、廣晉(今河北省大名縣北)府尹,進封齊王。

石敬瑭死後,石重貴上表遼帝報喪稱孫而不稱臣。遼帝耶律德光以石重貴未先行稟告,「擅即尊位,所賚文字,略去臣禮」,[11]極為惱怒,遣使嚴厲譴責,後晉與遼朝的關係由此出現了嫌隙。944年,遼軍兩次南進擊晉,戰敗後退兵。公元946年,石重貴不顧自己的實力,令晉軍北伐,以圖收復割給遼朝的幽雲十六州地區。遼軍乘機南下,與晉軍對峙於恆州(今河北省石家莊市北)城南滹沱河兩岸。遼軍斷晉軍糧道,致使晉軍潰敗。遼軍揮戈南下,包圍晉都開封。同年十二月,遼軍攻入城中,石重貴自殺未果後投降。至此後晉亡。

四、後漢

後漢是沙陀人在五代時期建立的第三個政權,建立者為劉知遠。劉知遠,沙陀人,世居太原,895年(唐朝乾寧二年)出生。他少年時以牧馬為生,因機智勇敢被李嗣源任為騎將,後成為石敬瑭的心腹將領。後晉建國後,石敬瑭委劉知遠侍衛馬步都指揮使,權點檢隨駕六軍諸衛事,典掌禁軍。941年,劉知遠又出任後晉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946年,遼軍南下攻擊後晉,劉知遠意存觀望,擁兵自保,擴充兵馬,只是分兵遣將,防守轄境,置後晉存亡於不顧。

遼軍攻滅後晉後,遼帝放縱其軍和降兵「打草谷」,大肆劫掠中原地區各族百姓,引起各地人民的紛紛反抗,歸降遼朝的後晉藩鎮也多陽奉陰違。劉知遠審時度勢,決定興兵自立為帝。947年二月,劉知遠在太原即皇帝位,未改後晉國號,自稱不忍改後晉正朔,又不喜「開運」年號,遂使用晉高祖石敬瑭的「天福」年號。同時,積極尋找戰機,伺機收復中原。遼帝耶律德光此時因不堪中原民眾的搔擾與反抗,遂率遼軍北返。劉知遠認為此時中原無主,時機已來,同年五月率軍南下,直取洛陽、開封等地。六月,劉知遠遷都東京開封,以洛陽為西京陪都,因其冒姓劉,遂改國號為「大漢」,史稱後漢,改年號乾祐。這種先稱帝後改國號與年號的做法,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劉知遠以漢代劉邦為高祖,劉秀為世祖,是想表明他是劉氏後裔,以改變他在中原人民眼中的異族人的形象,以便籠絡人心,利用西漢、東漢王朝的傳統影響,團結漢族民眾,鞏固和擴大自己的統治,再現兩漢王朝一統天下的局面。

劉知遠稱帝建國後,各地藩鎮紛紛上表稱臣,吳越、荊南、楚奉其正朔。後漢轄境面積不及後唐、後晉,共轄有106州,即有今豫、魯、陝、甘、晉、鄂諸省及冀南、淮北地區。

948年正月,在位不滿一年的劉知遠病死後,皇位由其子劉承祐繼承,不改元,年號仍用乾祐。

劉承祐是劉知遠第二子,繼位稱帝時年方18歲。他稱帝不久,河中節度使李守貞聯合鳳翔節度使王景崇、長安鎮將趙思綰髮動兵變,史稱「三鎮叛亂」。劉承祐派郭威任統帥,節制西征諸軍猛攻叛軍。乾祐二年(949年)七月,三鎮亂兵遂被平定。

當時後漢國政大事都取決於幾位重臣宿將,劉承祐極欲自理朝政,朝中矛盾日益激化。950年,劉承祐殺害開國功臣楊邠、史弘肇、王章,並誅滅其族。同時,還暗遣密使企圖殺害郭威。同年十一月,郭威召集部將,告示三人冤死之事,遂擁兵南下,以清君側為名,準備武力攻佔國都東京。劉承祐親率漢軍與郭威的北軍交戰,漢軍潰敗,紛紛投降。劉承祐於退兵京城途中,被亂兵所殺。

郭威攻佔京城後,請後漢李太后臨朝聽政,並議立劉知遠之侄徐州節度使劉贇為嗣君,作為日後代漢的階梯。時值契丹南下入邊,邊事告急,李太后於是令郭威統軍北征。兵至澶州(今河南省濮陽市)發生兵變,將士撕戰旗披於郭威身上,被擁立為帝。郭威遂班師回到京城,逼李太后將後漢傳國符寶交出。郭威即皇帝位,國號「大周」,史稱後周。

五、北漢

北漢是沙陀人在五代時期建立的第四個政權,他的建立者是劉崇。劉崇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同母弟,沙陀人,生於895年(唐朝乾寧二年)。劉知遠建漢稱帝後,他為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劉承祐時,他任河東節度使兼中書令。郭威登基稱帝,代漢建立後周,劉崇遂在將士的擁戴下,951年正月在太原府即帝位,是為北漢世祖,以晉陽為國都,國號仍稱漢,史稱北漢,以區別於劉知遠的後漢,仍使用乾祐年號,表明他是後漢的繼承者。

951年四月,劉崇自稱「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12],請求遼帝冊封,遼帝遂封他為「大漢神武皇帝」,劉崇改名為劉旻,雙方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後周。此後劉崇曾多次單獨或聯合遼軍進擊後周,但都被郭威的後周軍所擊退。954年初,後周郭威死,其養子柴榮即位。劉崇請遼朝出兵,組成聯軍,共同征伐後周。遼帝派兵6萬,助北漢攻打後周。三月,雙方決戰於高平(今山西高平縣),聯軍大敗,後周軍趁勢追殺,圍北漢國都晉陽,後攻兩月不克,遂南撤。同年十一月,劉崇病死。

劉崇病死後,劉承鈞繼帝位。劉承鈞為劉崇次子,926年出生。他在政治上繼續依附遼朝,認遼主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劉承鈞秉政初期,因勤於政事,「愛民禮士,境內粗安」[13],國勢稍有好轉。960年(天會四年),後周遣殿前都檢點趙匡胤率軍北征遼朝,至陳橋驛(今河南省開封市陳橋鎮),趙匡胤發動兵變,遂黃袍加身,滅後周,建宋朝。趙匡胤採取先南後北的政治策略,對北漢無大的軍事行動,故使北漢得到一些安寧。後劉承鈞因故失去遼朝支持,國勢日衰,於 968年七月病死。養子劉繼恩繼帝位。

劉繼恩本姓薛,其母為劉崇之女,父母亡後,被劉承鈞收為養子。劉繼恩即位後,國政均由郭無為把持。968年九月,郭無為刺殺劉繼恩。

劉繼恩被謀殺後,郭無為立劉繼元為帝,不改元。劉繼元與劉繼恩為異父同母弟,本姓何,被劉承鈞收為養子。劉繼元繼帝位後,北漢處處仰遼朝鼻息,與宋朝為敵。北漢內部無糧少財,國庫空虛,外部受北宋威脅,國勢日趨衰落,故權臣郭無為暗中準備降宋。969年,宋太祖趙匡胤親征北漢,包圍國都晉陽城。北漢宰相郭無為主張投降宋朝,被劉繼元趁機所殺。宋軍連遭暴雨,士卒多疾,遂撤軍南歸。976年,宋朝又出兵北漢,數敗北漢軍,後因趙匡胤死,宋太宗即位,遂召回宋軍。979年四月,宋太宗率軍親征北漢,一路所向披靡,漢軍望風歸順。六月,宋軍包圍北漢都城晉陽。劉繼元見大勢已去,遂奉表投降。北漢亡。

沙陀人自808年內遷鹽州,歷經唐朝、五代,至北漢滅亡為止,共計171年。其中自923年(同光元年)李存勖建立後唐起,沙陀統治中原地區56年,歷4朝,傳12帝。其間,沙陀人多分散於漢、契丹、党項、韃靼等民族中,並逐步趨於融合,尤以融合於漢族之中為甚。宋朝以後,沙陀便不再作為族稱為世人所用。


[1]《新唐書》卷216,《吐蕃下》。

[2]張廣達:《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3]六州胡,又稱六胡州,是指唐朝為安置從中亞來的「昭武九姓胡」而設置於靈州之南的魯州、麗州、塞

州、含州、依州、契州等六州胡人。

[4]《資治通鑒》卷251,《唐紀六十七》。

[5]《舊五代史》卷26,《唐書·武皇紀下》。

[6]《舊五代史》卷27,《唐書·庄宗紀一》。

[7]《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五冊,中華地圖學社,1975年。

[8]《契丹國志》卷2。

[9] 幽雲十六州在今河北省北部、中部,山西省北部和北京市地區。

[10]《資治通鑒》卷281,《後晉紀二》。

[11]《舊五代史》卷137,《外國列傳一》。

[12][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卷104,《北漢紀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資治通鑒》卷292,《後周紀三》。

推薦閱讀:

(4)【天山行15】昭蘇草原上見「叼羊」
五寶在手,任誰敢欺
弘吉剌部蒙古大營——我心中的草原夢
甘南桑科草原
內蒙古草原詩苑(第195期)

TAG:文化 | 草原 | 文化史 | 著作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