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張底片記錄文革 不再是禁忌的《紅色新聞兵》

Red-Color News Soldier攝影 李振盛作者 Robert Pledge我自己對於文革的了解基本來自於中學時候看的季老寫的《牛棚雜憶》,對於80後90後完全沒有經歷過文革的我這一代人來說,如何去了解這段歷史一直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不管是從網上,書上還是從家裡的長輩那裡,或多或少都會知道一些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但是很少看到紀錄性的照片,李振盛的這本《紅色新聞兵》填補了很大的一個空缺。

這本書2003年由PHAIDON出版社在美國出版,編輯是曾經的Gamma圖片社紐約辦公室的頭兒,Contact Press Images的創始人RobertPledge,所以整本書的編輯水平沒得說,封皮用的是和當年紅寶書類似的材質,內頁一部分是類似發黃的報紙紙張,用來寫文字,另一部分是銅版紙,用來印照片。說實話,雖然聽過文革的各種事情,但是第一次看到照片的時候還是非常震驚的。那些批鬥的場面,戴高帽、陰陽頭、潑墨水、「噴氣式」,很難想像一些人會對另一些人做出這樣的事情,甚至有的時候是對親人、朋友、師長。

當然也有一些現在看起來顯得很滑稽的場面,比如在舉行「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一周年」群眾游泳活動時,下水前人們要先站成一排誦讀一段「毛主席語錄」,以免在水中「迷失方向」;還有一些似乎充滿後現代主義反諷的場景,紅衛兵們將地主的私人財產作為「資本主義贓物」展覽出來讓當地的農民參觀。

一切在現在看起來似乎都無法理解,但這些確實都發生了,因為李振盛的照片就是證明。最難能可貴的是,李振盛雖然是一個新聞記者,但是他並不是一切都按照「規範」來拍,他拍那些組織交給他的宣傳任務,但他也拍那些批鬥的場面,甚至他還拍攝過一次處決的過程。

有段時間他被發去勞改,不能再去拍新聞,他就偷偷地用相機拍自己的生活。他怕有天自己也會被抄家,就在家裡的地上挖了一個洞,把底片藏進去,直到文革之後把它們又取出來,就這樣保留下來了多達10萬張的珍貴底片。如今,這些照片重見天日,讓人們有機會看到過去的樣貌。我一直覺得,許多中國藝術家喜歡以文革為話題創作是略帶投機取巧的心態,它們容易製造話題,容易引起關注,但關注往往只集中在作品本身上,反而忽略了這種關注所應引起的對於背後歷史的挖掘。相反,李振盛的照片沒有任何投機取巧,只是記錄下了那個時代發生的事情讓後人看到,這才是對歷史最有力的反思。

李振盛中國新聞攝影師(1940-),1963年畢業於長春電影學院攝影系,在黑龍江日報社做攝影記者至1982年,此後在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新聞系執教15年。
推薦閱讀:

手沖彩色負片 享受DIY的樂趣
《娛樂底片》55期:當貴族王子遇到平民公主

TAG:新聞 | 記錄 | 禁忌 | 底片 | 紅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