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清朝十二王 恭親王奕
06-09
恭親王奕 愛新覺羅·奕,清宣宗(道光帝)第六子,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1833年1月11日),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初十日去世(1898年5月29日),是第一代和碩恭親王。 在道光帝的諸皇子中,奕資質最佳且最受父皇寵愛,但「聰明反為聰明誤」,他卻無緣皇位。這一歷史的「偶然」,註定他以後從政道路的大起大落。奕經歷了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幾度執政,又幾度被黜。最終,他不得不拜服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之下。 奕集智慧、機敏、才略、雄心於一身,唯一缺乏的是權術和心計。他一生的政治挫折,多與此有關。 不過,奕因創造了一系列第一而名垂青史。他是晚清諸王中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長期主持「洋務」,創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同文館」,前者是外交部的前身,後者是外語學院的雛形。 奕生逢亂世,銳意革新,提倡「自強」,推動「洋務」,使衰落中的清王朝一度呈現「中興」的氣象。因此被尊為「賢王」,死後賜謚號「忠」。 皇位之爭與兄弟失和 中國古代有「龍生九子」之說。一為蒲牢,好鳴叫,為鐘上鈕鼻;二為囚牛,好音樂,為胡琴頭上刻獸;三為睚眥(yázì),好殺,為刀劍上吞口;四為嘲風,好歷險,為殿閣走獸;五為狻猊(suānní),好坐,為佛座騎像;六為霸下,好負重,為碑碣石蚨;七為狴犴(bìàn),好訴訟,為監獄門口的鎮壓之物;八為屓(bìxì),好文章,為石碑兩旁蜿蜒飾物;九為蚩吻,好吞噬,為殿脊獸頭。以上九子,形態無一像龍,愛好也大相徑庭。 道光帝恰好也是九個「龍子」:長子奕緯、二子奕綱、三子奕繼、四子奕詝、五子奕誴、六子奕、七子奕譞、八子奕詥、九子奕譓。他們的性格、旨趣、相貌,乃至命運也各不相同。二子奕綱只活了2歲,追封順郡王;三子奕繼只活了一個多月,追封質郡王。長子奕緯好不容易活到24歲,又突然死去。信修明《老太監的回憶》說:諸皇子(阿哥)的師傅教讀甚嚴,他告訴大阿哥奕緯要好好讀書,將來好當皇上。奕緯卻說:「我做了皇上,先殺了你!」師傅將這話轉奏給道光帝。皇帝大怒,把大阿哥叫來。他剛跪下請安,皇帝上去就踢了他一腳,正好傷了襠部要害,沒過幾天就死了。道光帝很後悔,追封他為隱郡王。 三個皇子相繼死去,使愛新覺羅家族內部瀰漫著一股不祥之氣。尤其是道光十一年(1831)四月長子奕緯的猝死,幾乎令道光帝有些絕望。將來的大清王朝該由誰繼承?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奕緯死後不久,皇四子奕詝和五子奕誴就相繼降生了。 奕詝和奕誴年齡相仿,奕詝生於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奕誴生於同年同月十五日。據說,奕誴生母祥貴人妊娠本在奕詝生母之前,應先產,結果卻遲了6天才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皇宮內,在皇后以下,有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等,分住12宮。皇上住養心殿,每晚讓值更太監喚某妃至。管理很嚴,敬事房有記載,某年某月某日某妃來,以便查考。奕詝生母全貴妃(後封孝全成皇后)時年23歲,工於心計。她從太監處得知祥貴人妊娠在前,非常著急。她知道皇帝選任大阿哥雖然是以賢不以嫡,但年齒在前的阿哥顯然佔有一定優勢。所以每當御醫診察時,全貴妃總問大夫是否可以早生。御醫說:可以早生,但恐壽命不長。她就授意說:我想讓他早生,你不妨一試,如果生了大阿哥,我必重賞。於是御醫用了保胎催生的葯,奕詝未足月就呱呱落地,比奕誴整整早產了6天。但因為是早產兒,他一生多病,壽命不長。 奕詝和奕誴的誕生,令道光帝旻寧龍顏大喜,宮廷中也洋溢著一片歡慶的氣氛。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弟弟奕誴很快就在父皇面前失寵了。綜合一些記載,大概有如下原因:其一,奕詝生得眉清目秀,奕誴卻長得面貌粗丑;其二,奕詝的生母全貴妃,地位高於奕誴生母祥貴人;因她在旻寧諸妃中最受寵愛,所以很快就晉封全皇貴妃乃至孝全成皇后;其三,奕詝為人沉穩,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奕誴卻毛毛燥燥;其四,奕詝好學,有一定文才,奕誴卻大大咧咧,流於粗俗。有一次,旻寧召見諸皇子應對,奕詝、奕的回答都很令他稱心。輪到奕誴對答,卻吞吞吐吐,不知所云。旻寧越聽越氣,不禁高聲罵道:「豎子(小子)不可教也!」說罷操起一個茶盂砸了過去。不巧,正好打在奕誴的顴骨上,一時鮮血直流。他連怕帶痛,當即倒地昏厥過去。諸皇子亂作一團,旻寧也後悔不迭。但事情過後,奕誴仍是很難得到父親的誇讚。 道光二十六年(1846),旻寧已65歲,到了必須考慮儲君的時候。此時,在幾個皇子中,奕詝(四子)和奕誴(五子)都是16歲多,奕(六子)14歲多,其餘諸子或庶出或為幼童。這一年,奕誴被過繼給嘉慶皇帝的第三子敦親王綿愷。這意味著不為父皇所喜的奕誴已退出了皇位競爭。這樣,皇位繼承人只有在奕詝和奕兩兄弟之間選擇。 奕詝與奕自幼關係密切。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死時,他才10歲,由奕生母靜貴妃 撫養。因此,兩兄弟朝夕相處,感情融洽。 奕6歲入上書房,與奕詝共同學習。據說他在武藝和知識方面均優於奕詝。奕曾創製槍法28勢,刀法18勢,道光帝賜以美名,槍法曰「棣華協力」,刀法曰「寶鍔宣威」,並把白虹刀賜給他。 道光帝在選定嗣君時頗費躊躇。如按照中國歷代漢族王朝「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的立嗣規則,奕詝順理成章應繼承皇位。奕詝2歲時,道光帝的孝慎皇后去世,生母全貴妃晉封全皇貴妃,統攝六宮,第二年又被立為孝全皇后。所以,奕詝實際居有嫡長子地位。但滿族繼嗣傳統有別於漢族,是「立賢不立嫡」,才能是選拔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在崇尚武功的開國時代,像奕那樣精於騎射、聰敏過人的皇子理應是更佳人選。但道光帝反覆斟酌的結果,最終選定的還是奕詝。 道光二十六年(1846)六月,道光帝寫下預立皇儲密旨:「皇四子詝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為親王。」在清朝秘密立儲的硃諭上,同時寫入兩人的,僅此一例。說明道光帝在定四子奕詝嗣位時,對六子奕仍格外器重。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衰邁的道光帝病勢加重,又寫下一道諭旨:「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爾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特諭。」十四日,令諸王公大臣到正大光明殿匾額後取下鐍(jué)匣,宣示硃諭,即道光二十六年的建儲密旨,同時把剛寫好的硃諭頒示給諸大臣。 道光帝為什麼最終選定了奕詝?清朝官書中當然不會有記載,而在稗官野史中卻又眾說紛紜: 其一,道光帝曾預先寫好立儲硃諭,置正大光明匾後。書寫時有太監在階下窺視,見末筆拉得很長,猜想寫的是奕的字,而不是字。這件事漸漸傳出,道光帝知道後很不高興,便改立了奕詝。 其二,奕排行老六,天資聰穎,道光帝很喜歡他,幾次想放棄嫡長子奕詝而立他為皇儲。道光帝臨終時,忽命內侍召見他。恰像巧奕詝入宮請安,聽說這個消息感到很惶惑,急忙到父皇身邊。道光帝見到他輕聲嘆息了一聲就昏迷過去,嘴裡還在問:「六阿哥來了沒有?」等奕趕到,父皇已駕崩,奕詝已經即位了。 其三,奕詝的生母孝全皇后與孝和睿皇太后(道光帝的母后)婆媳不和。她由貴妃晉陞皇后不久,就暴崩了。《清宮詞》有云: 如意多因少小憐, 蟻杯鴆毒兆當筵。 溫成貴寵傷盤水, 天語親褒有孝全。 這首詩的原注說:奕詝生母孝全成皇后當初由皇貴妃統攝六宮,隨即立為皇后,數年後暴崩,似有隱情。但當時孝和睿皇太后還在世,家法森嚴,道光帝也不敢深究。所以賜謚號曰「全」。道光帝為此十分悲痛,決定不立其他妃嬪的皇子而立奕詝,想以此告慰皇后亡靈。孝全成皇后33歲突然崩逝,是否為太后所加害,目前無從確認。但道光帝與孝全皇后感情深篤是可以肯定的。皇后死後,道光帝再未立中宮。 把三種說法歸納起來分析,奕的優勢在於天資聰穎,有才華。奕詝的優勢在於嫡出、年長,加之其母暴死似有冤抑,道光帝感到內疚,愛屋及烏,想在奕詝身上作些補償,似乎也不無道理。 道光帝先後兩次寫下兩道立儲硃諭,這在清朝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所謂被太監看破底細,大概只是一種說辭,真正的原因應該還是他對兩個皇子寵愛有加,難於取捨。 相比之下,奕詝雖有一定優勢,但劣勢也很明顯,即身有殘疾。清朝歷代皇帝為了保持八旗子弟的武功,一直強調騎射技術,並身體力行地加以表率和提倡。據說道光帝的騎術至精。奕詝儘管體弱,騎術也很嫻熟。為皇子時,從獵南苑,馳逐野獸時,不慎墜馬傷股。經骨醫治療後,終生行路不便。咸豐初年,在京師市井傳有「跛龍病鳳掌朝堂」之謠。跛龍,指咸豐帝奕詝,病鳳指慈安皇后體弱多病。儘管有此不利條件,奕詝終得皇位,在很大程度上是與他的師傅杜受田的謀劃分不開的。杜受田,道光三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他入值上書房教授奕詝時,已49歲,通籍典而熟世故,老謀深算。奕詝6歲入學,師從杜受田10年之久。據說旻寧晚年衰病,一日召兩皇子入對,藉以決定儲位。兩皇子各請命於師。奕的老師卓秉恬講:如果皇上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卓秉恬曾任大學士,官居一品,是一位才德兼備的老臣。但他為人坦率,常在親貴主持的會議上發表異議,以致不為當權者所喜。卓秉恬這種直率的性格在言傳身教中極大地影響了弟子奕。杜受田雖職位較低(當時只是從二品,擔任上書房總師 傅),但在處事與揣摩道光帝心思方面卻勝過卓秉恬。杜受田告訴奕詝:阿哥如條陳時政,知識遠不敵六爺(六皇子奕)。惟有一策,皇上如自言老病,將不久於位,阿哥只是伏地流涕,以表忠孝之心就成了。兩皇子都按師傅的主意行事,旻寧認為奕詝仁孝,儲位的事於是決定下來。 關於杜受田的授意,還另有一種版本,載在《清史稿·杜受田傳》:「宣宗(道光帝)晚年,以文宗(奕詝)長且賢,想把國家大業託付給他,猶豫未決。適值南苑狩獵,諸皇子都隨從前往。恭親王(奕)獵獲禽獸最多,文宗卻未發一箭。道光帝問他緣故,回答說:『時下剛到春天,鳥獸生息,不忍傷生以干犯上天的和諧。』道光帝聞言大喜,感慨道:『這真是帝王之言啊!』於是密定立儲人選。這都是受益於杜受田的輔導。」 以上兩種說法的可信程度無從確定。比較起來,後一說的可信程度更差一些。滿族人早在入關前就有按照一定節氣組織狩獵的傳統,奕詝在行圍狩獵開始後才提出「鳥獸生育」、「不忍傷生」,未免造作,且有悖常理。但不管內幕如何,奕詝得位受益於杜受田的謀劃應是大致不錯的。奕詝即位後,晉陞他的老師為太子太傅,調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杜受田病故時,奕詝如喪考妣(父母),以致手撫著棺材放聲痛哭。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傳言。 道光帝在位整整三十年(1821—1850),過失不少,選定奕詝、放棄奕就是一個重大的失策。道光帝本不是一個識人明君,他當政時重用的大臣多是庸碌之輩。他選定奕詝看重的是虛偽的仁孝,而不是實際的才能。這一點不能不給晚清政局的變化埋下深深的隱患。 就奕詝、奕二人的人品與資質而言,奕在哪方面都比奕詝強許多。這可以從二人後來的作為上看得一清二楚。奕才具優長,思想敏捷,銳意創新,敢於直言,雖生逢衰世,仍獲「賢王」之稱。而奕詝做了皇帝不久,就在內憂外患的交相煎熬下消極頹唐,沉溺酒色,不思進取,終因酒色戕身,31歲就撒手塵寰,把日益殘破的河山留給了年幼的獨子載淳,徒然為野心勃勃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提供了機會。道光帝誤立奕詝,使清朝走上了一條更屈辱更坎坷的道路。 咸豐元年(1851),未滿20歲的奕詝即位,封奕恭親王。幾乎與奕詝即位同時,洪秀全等人在廣西金田發動了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迅速壯大,由廣西而湖南,由湖南而湖北,很快攻入長江流域的武漢並進取南京。咸豐三年(1853)四月,林鳳祥、李開芳率太平軍精銳北伐,兵鋒直抵直隸,迫近北京。清廷震動,咸豐命奕成立京師巡防處。同年稍晚,又受命他擔任軍機大臣。從此,奕開始了歷經咸、同、光三朝的政治生涯。 在這段時期,兄弟兩人的關係還比較和睦。但是,隨著奕生母孝靜成皇后的去世,他們的關係變得疏遠了。 奕詝即位後,曾封奕的生母即自己的養母為康慈皇貴太妃。奕希望尊她為皇太后,奕詝卻不同意。奕不願善罷甘休,幾次奏請為生母加封。奕詝卻認為,康慈皇貴太妃雖然撫養了自己,但不是生母,按例,不應封為皇太后。咸豐五年(1855),康慈皇貴太妃病重,奕與奕詝每日問安。一日,奕詝往壽康宮探視太妃,太妃神情恍惚,見床前人影晃動,以為是奕,就拉著他的手流淚說:「當年阿瑪(滿語呼父親之詞,這裡指道光帝)實欲傳位於你,想不到被四阿哥(奕詝)得去,我現將此事告訴你。」奕詝知道她認錯了人,忙呼:「額娘!」太妃一看是他,仍翻身向牆,一言不語。奕詝心中不悅,記恨太妃對奕的偏愛和泄露了內情。奕卻對此一無所知。不久太妃病危,奕詝入內問安,恰遇奕自內而出,奕詝問太妃病情,奕跪泣說:「病已經很重了。我想她是等著得到封號才能闔眼吧。」奕詝倉促中未置可否,隨口敷衍:「哦!哦!」奕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把這理解為奕詝已同意晉封,立即到軍機處傳達他的旨意。禮部奏請尊皇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后。事已至此,奕詝不能不準奏。事後,他卻十分惱怒,認為是奕故意要挾自己。康慈皇太后屍骨未寒,咸豐帝就以奕辦理皇太后喪儀多有疏漏為借口,免去他的軍機大臣、宗人府宗令、正黃旗滿洲都統等職務。同時警告他「自知敬慎,勿再蹈愆(qiān)尤(勿再犯錯誤)」。從此,兄弟感情破裂。後來,雖然又授予奕都統、內大臣等職務,但終咸豐一朝,他再也沒有得到信任和重用。 兄弟失和這件事,反映出奕詝心胸狹窄,為人刻薄。而奕年輕氣盛,對已經做了皇帝 的哥哥敬重不夠,也是一個原因。 叔嫂合謀與三次被黜 咸豐末年,在政壇上蟄伏多年的恭親王奕連續辦了兩件大事,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權要。 第一件大事,臨危受命,與英法聯軍議和。咸豐十年(1860)六月,英法聯軍再次出現在天津,要為上一年在大沽口遭受的失敗雪恥。聯軍攻佔大沽、天津後,快速北進,連破清軍僧格林沁部,逼近北京。咸豐帝把與聯軍議和的任務交給怡親王載垣。載垣下令扣留以巴夏禮為首的英法談判代表38人,又奉奕詝之命處決了其中26人。此事刺激了聯軍,繼續向北京進攻。僧格林沁部在京郊張家灣、八里橋(均在今通州區)連遭重挫,聯軍進抵北京。奕詝驚恐萬狀,從圓明園逃往熱河。臨行前,他授權28歲的奕作為全權大臣負責與聯軍議和。 聯軍進入北京,肆意施虐,焚燒了圓明園。當時,奕處境危險,手下無將無兵,只有幾名官員相助。更重要的是,他從未與「外夷」(洋人)打過交道,不能不擔心會遭到後者的報復或侮辱。通過談判,奕對洋人有了更多了解。以前他對洋人抱著蔑視態度,並摻雜著仇恨與恐懼。但是在與英、法、俄等國簽訂了屈辱的《北京條約》(1860)後,他的態度發生明顯轉變。 在鴉片戰爭(1840)以前,清朝認為同外國關係僅是「理藩(藩屬)而已,無所謂外交」。俄國使臣來華,照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國使臣由禮部接待辦理。鴉片戰爭後,由兩廣總督專辦與歐美國家的交涉,特加欽差大臣頭銜,稱「五口通商大臣」。與列強簽訂《北京條約》後,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奏請創立一個主管外交事務的機構,即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理衙門的許可權日益擴展,綜理所謂「洋務」的一切方面,包括邦交、條約、通商、傳教、辦工廠、修鐵路、開礦山、購買外國船炮、引進外國技術、造船、造兵器、訓練新軍、辦學校、派留學生。總理衙門的權力越來越大,在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總理衙門存在的40年中,奕任首席大臣28年,慶親王奕劻(kuānɡ)任首席大臣12年。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據《辛丑條約》第12款規定,改為外務部,仍列六部之前。 奕是清朝諸王中第一個放眼看世界的人。在通州八里橋戰役中,八旗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在英法聯軍的現代化武器面前,不堪一擊,一敗塗地,給了他極大的震撼。他的思想由原先的「攘(消滅)夷」轉變為「師(學習)夷」。「師夷」的目的是「自強」,自強的目的是禦侮,前提是實現軍事近代化,首先就是練兵。他在北京設立同文館,選八旗子弟學習外語,以及天文、化學、數學。派遣幼童出國學習,這成為中國近代留學教育的先聲。他還提出按照西式訓練八旗軍隊;在各地建立製造局,造船廠;建立總稅務司,聘用外國人管理海關。這些舉措,在當時都是空谷足音的新鮮事。以此為標誌,中國進入以「自強」為中心口號的洋務運動時期,奕也成為清廷洋務派的總代表。 第二件大事,與兩宮皇太后聯手,發動「辛酉政變」。咸豐帝死後兩月,內閣曾為東宮皇太后鈕祜祿氏加上徽號慈安,對西宮皇太后葉赫那拉氏加號慈禧。這一年,恭親王奕30歲,慈安太后25歲,慈禧太后26歲。因兩宮皇太后是奕之嫂,所以這次政變又被稱為「叔嫂合謀」。 關於政變過程,前面已述(見《鄭親王濟爾哈朗》),這裡不再重複。需要補充說明的一點是,以往一般史書往往突出兄嫂首先是慈禧太后在政變中的作用,卻忽略了小叔子奕的作用。這主要是基於此後近半個世紀中慈禧太后對清朝的統治。實際上,離開恭親王奕在軍事、行政上的支持,深居宮闈的兩太后絕對無法擊敗位高權重的顧命八大臣。這場政變,可以認為是奕一生中對歷史影響最大的一個事件。這次政變,對晚清政治產生了深刻影響: 其一,幼帝即位。咸豐十一年(1861)十月初九日小皇帝載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舉行大典。同日頒諭,稱奉皇太后懿旨:「現在一切政務均蒙兩宮皇太后躬親裁決,諭令議政王、軍機大臣遵行,惟繕擬諭旨仍作為朕意宣示中外。」此後諭旨,仍用「朕」字,實際體現的是兩宮的意志,而朝野卻難以指責。 其二,重建年號。咸豐帝死後,顧命大臣曾為新皇帝擬定年號祺祥,於七月二十九日頒行。載淳即帝位的次日,改年號同治,以明年(1862)為同治元年。祺祥成為清朝最短命的年號。 其三,太后垂簾聽政。垂簾聽政的儀制是,兩宮皇太后和小皇帝在養心殿召見群臣。太后面前垂簾(紗縵或紗屏),小皇帝坐於簾前。官員的任免升調由議政王、軍機大臣呈遞名單。太后審定鈐印發下繕旨。名為「聽政」,實則一切事務都由兩太后親自裁決。 葉赫那拉氏(慈禧皇太后)原是一個宮女,由於懷孕生子,升為貴妃,兒子載淳是咸豐帝獨子,後來當了皇帝,母以子貴,她又成了太后。但按照清朝皇室家法,皇后無權控掌朝政。如清太宗皇太極病逝,皇子福臨年方6歲,由同姓貴族睿親王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世祖福臨病沒,嗣君玄燁年方8歲,由異姓貴族鰲拜、索尼等輔政。從未聞有太后聽政的先例。當時載淳也是6歲,本有前例可以遵循。所以會造成太后「垂簾」的局面,主要是宗室諸王爭權奪勢的結果。 其四,親王輔政。兩太后得恭親王奕之助,政變得以成功,實施垂簾聽政,也不能不依靠奕輔佐。於是晉陞奕為議政王,領班軍機大臣,綜理朝政。但奕的議政王,不同於清初多爾袞的攝政王。「議政」的前提,是兩宮太后親操權柄,奕只能輔佐她們處理政務,卻不能代行朝政。議政與攝政,一字之差,差別是很明顯的。 奕自咸豐五年(1855)退出軍機處,直到奕詝病故,前後歷時6年,未能參與國家大政。辛酉政變,使他一躍成為宗室諸王中一言九鼎的關鍵人物。同時,他還獲得領取親王雙俸、生母康慈皇太后追加尊謚並升祔太廟、長女賞封固倫公主等殊榮。 在諸王中,奕的見識才幹首屈一指。他執掌樞要後,繼續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族大臣,使萎靡的朝政一時有所振作。同治三年(1864),清廷因剿滅太平天國論功行賞,以奕功居首位,賞加三級軍功,加授其長子輔國公載澄貝勒銜(時年7歲),封其三子載濬輔國公(生僅一個月)、次子載瀅(4歲)不入八分輔國公。奕的寵榮和權勢達於極盛。然而,隨著國家的內憂外患有所緩解,慈禧太后對他的防範也在加強。 奕出身皇族最顯赫的家庭,一向自視甚高,功高位尊,也不免驕盈。何況他敢於據理直言,對太后懿旨常有異議,難免引起後者不悅。兄嫂二人由當初的同舟共濟到貌合神離,矛盾逐漸顯現。 奕政治生涯中受過四次打擊,第一次在咸豐五年(1855),已見前述。在慈禧太后擅權時期,他又前後三次遭到罷黜。 第一次:同治四年(1865)二月,翰林院編修蔡壽祺上疏彈劾議政王攬權徇私。慈禧太后召見奕,說「有人彈劾你」。奕不謝罪,追問是什麼人。後答:蔡壽祺。奕頂撞說「蔡壽祺不是好人」,欲加逮問。慈禧太后大怒,以同治皇帝的名義親擬詔旨,斥責奕「妄自尊大,諸多狂傲,倚仗爵高權重,目無君上」,宣布撤去他議政王、軍機大臣等一切職任。消息傳出,朝野震驚。在王公大臣的一再奏請開恩錄用下,慈禧太后恢復了他的領班軍機大臣,但取消議政王稱號。奕入宮謝罪,在太后面前伏地痛哭,無以自容。這次軒然大波,慈禧太后不過略施手段,就使奕充分領教了她的厲害。 此後數年,奕與太后相安無事。但他不是那種八面玲瓏的性格,主持樞要,判斷是非,又不可能處處依從太后心愿。接著就發生了懲治太后寵監安德海的一段插曲。 慈禧太后平日深居內宮,諸事依賴身邊太監,太監對她曲盡諂媚之能事,兩者關係非同一般。太監安德海依仗慈禧太后的寵信,在宮內外作威作福,甚至欺負到同治帝頭上。小皇帝曾在宮中用泥巴塑了一個小人,早晚用劍砍泥人腦袋,一邊砍一邊喊:「殺小安子。」朝野之士對安德海多有反感,奕對他更是恨之入骨。有一次,安德海在朝房裡誇耀自己官帽上的翎子精美,一些大臣不敢得罪他,只好連聲附和。奕實在忍不住自己的厭惡,冷笑著哼了一聲,說:「你的翎子再好,怕也護不住後脖子。」說明對他已動了殺機。同治八年(1869)夏,慈禧太后授意安德海前往蘇州採辦龍袍。安德海出京沿運河南下,船上遍插「奉旨欽差採辦龍袍」字樣大旗。沿途雇覓婦女,唱曲作樂。船抵山東德州,適逢他的生日,隨從男女給他設宴祝壽,大事招搖,兩岸觀者如堵。山東巡撫丁寶楨得到密稟,以安姓太監「自稱奉旨差遣,招搖煽惑,真偽不辨」,迅速奏聞朝廷。適逢慈禧太后正在生病(一說正在觀戲),奕等人授意軍機大臣擬旨,命山東督撫迅速派委幹員,將安德海嚴密查拿,無須審訊,就地正法。安德海被押送省城濟南,經丁寶楨親自審訊後下令處死。 安德海伏法,人心大快。丁寶楨因辦理此案,竟一時成為風雲人物。奕處理此案,相當巧妙。慈禧太后迫於輿論,不敢為安德海公開開脫。她對奕等人雖有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第二次:同治十二年(1873),18歲的載淳宣布親政。他提出重修被英法聯軍焚毀的圓明園,給歸政後的慈禧太后居住。同治十三年七月,奕聯合一些朝廷重臣擬定奏疏,以「西陲未靖,外侮方殷」為理由,諫阻修園。同治帝召見群臣,只閱奏摺數行,便說:「我停工何如!爾等還有何饒舌?」奕回奏:「臣等所奏尚多,不止停工一事,容臣宣誦。」隨即取出折底,逐條講讀。同治帝惱羞成怒說:「我這個位子讓給你如何?」奕不敢再奏。 數日後,同治帝召見奕,追問所奏微服出行事,是聽誰說的。奕答:「臣子載澄。」同治帝大怒,怨恨載澄。接著,同治帝以「召對時言語失儀」為由,宣布革去奕一切職務,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因遭到眾大臣反對,改為革去親王,降為郡王;並諭載澄革去郡王銜貝勒,以示懲儆。不過到了次日,載淳的胡鬧就受到太后的干預。慈禧太后雖支持重修圓明園,但對載淳的輕躁妄動,還是不贊成的。大事小事,輕重緩急,她心裡分得很清楚。據記載,慈禧太后把載淳召入弘德殿,垂淚對跪在下面的載淳教訓說:「十年以來,無恭邸(恭親王)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年少不懂事),昨諭著即撤銷。」同治帝再頒諭旨,賞還奕親王世襲罔替,載澄郡王銜貝勒。這場風波只鬧了數日,就告平息。 這年十二月,同治帝久病不起,一命嗚呼,年僅19歲。關於載淳的病因,外間傳說紛紜,難以確指。但少年天子,縱慾傷身,當是事實。載淳一死,清朝皇室再次面臨繼統問題。清朝皇帝近支子弟,以康熙、乾隆兩朝為最多。康熙帝有35男,乾隆帝有17男。到了咸豐帝,就只有獨子。此後,同治、光緒、宣統三個皇帝連生育能力都沒有。三朝前後50年(1862—1911),宮中不聞兒啼聲,當時稱為「國統三絕」。同治帝病死而無嗣子,按照祖制,應從近支晚輩中選立皇太子。如果這樣的話,恭親王奕的子孫可能性最大。但這樣一來,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再也不能「垂簾聽政」。因此,她未給兒子載淳立嗣,卻決定立自己的妹夫醇親王奕譞的4歲兒子載湉為帝(清德宗光緒帝)。 慈禧太后再一次立幼童為帝,使她有更充裕的時間加強自己的權力。奕雖然繼續主持軍機處長達九年之久,他的職權卻逐步被削弱。光緒六年(1880),慈禧太后偏聽太監誣陷守門護軍的一面之詞,欲置護軍於死罪。奕率領全體樞臣「力爭不奉詔」,引起太后的惱怒,大聲質問:「你事事與我為難,你到底算什麼人?」奕毫不示弱,昂然道:「臣是宣宗(道光帝)第六子。」太后說:「我革了你的爵!」奕回答:「你能革臣的爵,卻革不了臣的皇子。」奕等人的抗辯,終使護軍從輕發落。此事雖小,卻加劇了慈禧太后對奕的不滿。 第三次:光緒十年(1884),法國侵略越南。奕及其主持下的軍機處不想輕易開啟戰端,引起朝臣交章彈劾。適值清軍在前線潰敗,慈禧太后同醇親王奕譞合作,以「委靡因循」的罪名,將以奕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停奕親王雙俸,命他「家居養疾」。又命禮親王世鐸主持軍機處,慶郡王奕劻主持總理衙門,並命遇有重大事件,先與醇親王商辦。奕譞為幼帝生父,照例不能主持朝政,但有「商辦」之名,實際隱操樞府大權。慈禧太后這次改組軍機處,因發生在甲申年,史稱「甲申易樞」。奕劻、奕譞、世鐸的行政能力遠不如奕,所以時人把這次中樞機構的大換班比喻為:易中樞以駑馬,代蘆服以柴胡。 駑馬即笨馬,柴胡是比蘆葦價高的一味中藥,以諷刺這些新進王公的庸懦。後者的共同特點是對太后無不惟命是從。所以,「甲申易樞」後,太后的權勢進一步擴大,實際標誌著她專權統治的確立。http://tieba.baidu.com/f?kz=212133048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清朝最厲害的女人是誰,不是慈禧,而是她
※清明節在清朝叫清明節嘛?
※關於道光皇帝的一個黑段子
※清朝豐城袁守定論著詮釋-水法
※清朝迴文詩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