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一波記 總持品第八
金剛三昧經一波記 總持品第八
智諭法師
總持品第八
「爾時地藏菩薩從眾中起至於佛前。合掌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觀大眾心有疑事。猶未得決。今者如來欲為除疑。我今為眾隨疑所問。願佛慈悲垂哀聽許。佛言。菩薩摩訶薩。汝能如是救度眾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議。汝當廣問。為汝宣說。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云何不緣生。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法緣所生 離緣可無法 云何法性無 而緣可生法」
地藏菩薩稟大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十方諸佛之所讚歎,故世尊嘆曰,菩薩摩訶薩!汝能救度眾生,是大慈愍,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問言,一切諸法,為何不從緣生呢?換句話說,為何因緣所生法,皆無生呢?
佛以偈回答曰:
「若法緣所生,離緣可無法,云何法性無,而緣可生法。」
佛的意思是,如果法從因緣所生,當然離開因緣便無有法。既然法性無,何故因緣能生法呢?
若法因緣中無,謂法從因緣生不合道理。因為因緣中無法而能生法,則非因緣中亦同樣無法,應該非因緣亦能生法。
若法因緣中有,而言法從因緣生,亦不合道理。既然因緣中已有法,何得謂法從因緣生?故知因緣所生法,無生也。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無生云何說法法從心生。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是心所生法 是法能所取 如醉眼空華 是法然非彼」
地藏菩薩言,如果一切法無生,為何佛說法法皆從心生呢?
佛回答言,心所生法,此法性實空也。所生者只是幻相假現。故曰唯識無境,唯識無境者,心外無法也。凡夫不如實知,計著有真實法,而以能取之心,取彼所取之法。不知能取所取,唯是一心。猶如醉眼看空華,以為空華是實有者。心所生法,無性無生,故非彼凡夫執為實有之法也。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如是法則無待。無待之法法應自成。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有無 自他亦復爾 不始亦不終 成敗則不住」
地藏菩薩言,如果諸法性空,諸法無生。那麼此法則無對待。無對待之法,便應自己成就。怎能說此法無生呢?
當知這是地藏菩薩,故意如此問。因為凡夫執有,易作如是想故。所以菩薩代凡夫而問。若作如是想者,便是執著一切法有,不知一切法空。
於是如來回答說,一切法畢竟空,以諸法無性故。於畢竟空中,無有亦無無。無自與他的對待,亦無無待的自成。亦無始終生滅,亦無成之與敗。於此一切皆悉不住,如此空如之法,怎能說是法法自成呢?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即本涅盤。涅盤及空相亦如是。無是等法。是法應如。佛言。無如是法。是法是如。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業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可取。亦應寂滅。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一切空寂法 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時 是得心不有」
地藏菩薩隨順佛旨言,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相,便是本來涅盤。因為一切諸法相,皆如幻空寂。此空寂性,便是涅盤。故曰涅盤及諸法之空相,亦復如是。如是說來,無有如是等一切法,是法便如如不異了。
佛印可曰,不錯,無如是諸法,則諸法無礙,是法是平等如如的,這便是空如之法了。
地藏菩薩讚歎曰,如此如如之相,不可住不可取。非是共相,亦非不共相。非可意取,亦非可業取,以無法可得故。非業取者,非身口業可取也。非意取業取者,非身口意三業可取也。
如是如相,即皆空寂。空寂心與空寂法,俱不可取。空寂心法,亦應寂滅。亦應寂滅者,即本來涅盤。
於是佛說偈言,一切空寂之法,此法雖然寂滅,而非斷滅空。因為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故。因為空性能隨緣,隨緣現諸法故。
彼心不空時,以心生萬法,故曰彼心不空時。然而是得心不有,是心不可得也。是知此心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謂二空如來藏。空而不空,故具生一切法。不空而空,故一覺常靈。
「爾時地藏菩薩言。是法非三諦。色空心亦滅。是法本滅時。是法應是滅。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自性 由彼之所生 不於如是處 而有彼如是」
地藏菩薩言,此法非是三諦。因為色、空、心亦滅故。此法本來寂滅,所以此法應是空的。
三諦見於《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仁王經》〈二諦品〉第四說:「大王!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故本經雲,色、空、心亦滅。
《仁王般若經》,在《金剛般若》以後所說。因為《仁王般若》〈序品〉曾有,「……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光贊般若波羅蜜》。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故知《仁王般若》,於如是等經以後所說。
天台發揮之空假中三諦,其實《仁王經》之色諦即是假,心諦即是中。天台圓教義稱空假中三諦圓融不二,所謂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即甚合本經之義也。
佛即說偈,一切法皆無自性,皆是依他而起,故曰由彼之所生。一切法皆無自性,依他所生,即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法,即是本來寂滅。生是空生,滅是空滅,於法無所有。
不於如是處,而有彼如是。雖雲「由彼之所生」,但是並非於無自性中,而有彼也。而是彼亦無自性,因為彼亦是依他起,故彼亦如是無自性也。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云何不一。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住處無在 相數空故無 名說二與法 是則能所取」
地藏菩薩言,若一切法皆不生不滅,為何不說是一法呢?因為不生不滅則不二,應是一法。
當知一切皆悉空寂,皆悉無住。空寂無住之法,不得謂一,亦不得謂二。如果謂一是有所住,謂二亦是有所住。以法無住故,所以非二亦非一。
於是佛以偈宣明其義。法住處無在者,法以無住為住也。以法無住無決定故,所以一切相及名數,皆空無所有。至於「名」「言說」此二與妄想所生之法,皆是妄想心,起能取所取之虛妄見也。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不住於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識亦如是。云何諸境界。從識之所生。若識能有生。是識亦從生。云何無生識。能生有所生。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所生能生二 是二能所緣 俱本各自無 取有空華幻
識生於未時 境不是時生 於境生未時 是時識亦滅
彼即本俱無 亦不有無有 無生識亦無 云何境從有」
地藏菩薩言,如此說來,一切法相,非空非有不住二邊。但是離邊亦不住中,以諸法無住故。既然法相無住無決定,心識當亦無住無決定。既然如此,怎能說諸境界,從識所生呢?如果說識能有生,生一切法,那麼此識亦應從生而來。
因為若謂識自不生,自既不生,何能生一切法?若謂識自己本身亦生,識當從生而來。既然識自身尚生滅,何能生一切法呢?若謂識自身生滅,猶能生一切法。那麼一切法自身亦生滅,當亦能生一切法了。
若謂識自身不生,云何不生之識,而能有所生呢?
於是佛以偈回答如下。
所生能生二,是二能所緣,俱本各自無,取有空華幻。
所生能生此二者,是由能、所相緣而起。換句話說,能緣所而起能,所緣能而起所。二者皆依他而起,各無自性,故曰俱本各自無。但是凡夫取著為實有,不知其法猶空華之幻現也。
識生於未時,境不是時生,於境生未時,是時識亦滅。
一切法依他相緣而起,既然相緣而起,故一切法皆無自性。緣起無性之法,當體即空。故緣起當體即空,空當體即是緣起。無有生滅,不縱不橫。如人照鏡,影對即現。既然法無先後,故一切法無生。
如果說境由識生,那麼於識未生時,當然境亦不生。於境未生時,當無所了別。既無有了別,請問了別識云何生?是知諸法皆依他而起,各無自性。如是知者,則入圓成實性。
彼即本俱無,亦不有無有,無生識亦無,云何境從有。
彼識與境,本是俱無的。但亦不是有個「無有」。識之與境,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因緣而起,起即是空,空故乃能緣成。如是之法,空如而已,不得以先後生滅目之。
一切法因緣而現,故一切法無生。既然一切法無生,當然識亦無生,怎能說境從識生呢?當知何故一切法無生?以諸法因緣生故。因緣生則無自性,以無自性故,所以知一切法無生。所謂無生者,以諸法無自性也。何故無自性?以諸法因緣生故無自性。所以無生即是因緣生,因緣生即是無生。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相如是內外俱空。境智二眾本來寂滅。如來所說實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佛言。如是。如實之法。無色無住。非所集。非能集。非義非大。一本利法。深功德聚。」
地藏菩薩言,一切法相如是,內識外境俱空。境智二眾,本來寂滅。境者外境也,智者內識也。此二皆依他而起。境以智而現,智以境而起。故境非自有,智非孤立。所以說境智二眾,本來寂滅。
此即如來所說實相之法,實相之法,即是真空。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言亡慮絕,不可思議。
如是真空之法,即非集起也。非集者,即無生也。
佛言如是!真空即如實之法,如實之法,無色相不可住。非是所集,亦非能集。非義非大。非義者非陰界入,非大者非地水火風。乃一覺本利之法,是甚深功德聚也。
「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不思議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有。如尊者所說法義皆空。入空無行不失諸業。無我我所。能所身見。內外結使。悉皆寂靜故願亦息。如是理觀。慧定真如。尊者常說。寔如空法。即良藥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法性空故。空性無生心常無生。空性無滅。心常無滅。空性無住心亦無住。空性無為心亦無為。空無出入離諸得失。界陰入等皆悉亦無。心如不著。亦復如是。菩薩。我說空法破諸有故。」
地藏菩薩言,誠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功德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有。
七者第七末那識,五者前五識。八者第八阿賴耶識,六者第六意識。九者第九庵摩羅識。
第七末那識執第八識,為內自我。如果第七識不執內自我,則第八阿賴耶便不生。故曰七若不生,八便寂滅。前五識取外境,轉至第六意識執為我所。如果前五識不生取著,第六識便無貪染。故曰五若不生,六便寂滅。
元曉大師謂七五不生者,合明二種末那之空。恆行識中,第七是末那。不恆行中五識為末那。
八六寂滅者,合明二種本識之寂。恆行識中,第八是本。不恆行中,第六為本。
第九庵摩羅識,即畢竟空性,故曰九相空無。於庵摩羅識中,「有空」亦空,「無空」亦空,有空無空皆不可得。故曰「有空」無有,「無空」亦無有。
如佛所說,一切法義皆空。但入空無行,而不失諸業。菩薩入空無行者,心無所住而行六度萬行也。以心無所住故,如人有目,日光明照,不失身口意三業而度眾生也。
菩薩心無所住,乃能無我無我所,亦無能、所及與身見,亦無內外結使。無內外結使者,無根塵煩惱也。內外結使,悉皆寂靜。於是根不著塵,塵不染根,故一切願求之心亦息。如是理觀,致慧、定二道,契於真如。
地藏菩薩再稱佛言,尊者常說,實如空法,即良藥也。「實如」空法者,即「真如」空法也。真如性即畢竟空性,故曰實如空法。誠治眾生病之良藥也。佛是大醫王,知眾生病,知眾生病因,知眾生病對治,知眾生病痊已。佛知眾生病,故令眾生知苦。佛知眾生病因,故令眾生斷集。佛知眾生病對治,故令眾生修道。佛知眾生病痊已,故令眾生證滅。其阿伽陀葯,即實如空法也。
佛言如是!何以故?因為法性空故。法性空是總說,以下分別解說其含義。
空性無生,心常無生。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二者相因而起。若人如實知諸法性空,則心亦無生。若心不生,則無煩惱集。無煩惱集,則離病苦。
空性無滅,心常無滅。諸法性空,當無生亦無滅。於是不善法不生,善法不滅。於是遠離無常,離無常者,則離壞苦矣。
空性無住,心亦無住。諸法性空,當無所住。於是心空,亦無能住。無能住所住,自然無著無染。於是無煩惱集,遠離諸苦。
空性無為,心亦無為。諸法性空,則無生住滅三相。於是心亦無三相,而離有為。心離有為,則無無常苦矣。
空無出入生滅,則心無患得患失。於是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其性亦空。以陰界入空故,於是心便如如不動,不染不著了。
佛語地藏菩薩言,菩薩!我所以說空法者,非是執空也,而是破諸有見也。
法本寂滅,非空非有。佛說空者,在破「有執」。佛說有者,在破「空執」。為治眾生心,故說一切法也。佛恐怕眾生聞佛說空,生於空執。於是最後說,我說空法者,為破眾生有執故。
「地藏菩薩言。尊者。知有非實如陽焰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生。如是觀者是人智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觀。觀一寂滅。相與不相。等以空取空以修空故。不失見佛。以見佛故不順三流。於大乘中。三解脫道一體無性。以其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作。無作故無求。無求故無願。無願故以是知業故須凈心。以心凈故,便得見佛。以見佛故當生凈土。菩薩。於此深法。三化勤修。慧定圓成。即超三界。」
地藏菩薩言,尊者!知道有法非實,猶如陽焰似水。知道真實法非無,猶如火性生。
十方世界無論何處,只要因緣具足,則火生,因緣離散則火滅。然而火性未生,以火性空故。如果火性自生,應不待因緣而生。既待因緣而生,故知火性不自生。火性亦不滅,因為滅是因緣滅,火性本空無有滅故。如果火性已滅,滅法無更生之理。則因緣再具時,火不應更生。故曰猶如火性。
有法非實,實法非無者,猶真實之法,非有非無也。如是觀者,知真如法性非有非無者,是智人也。
佛言如是!何以故?此人乃真實觀,觀於一相,所謂寂滅相也。佛於《大般若經》說,佛如實觀諸法一相,所謂無相。即此意也。
相與不相,等以空取,空以修空故,不失見佛。
相與無相,一皆寂滅,故以空取。空以修空者,以無住心契無相法之謂。以無住心契無相法,便能見佛法身。見佛法身者,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也。故曰不失見佛。
以見佛故,不順三流。
依《法華經》申論之,見佛者乃一佛乘也。所謂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故不順三流者,似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也。《大般涅盤經》雲,聲聞人不見佛性,得聲聞道。緣覺人不見佛性,得辟支佛道。菩薩見佛性不了了,住十住地。故知「以見佛故,不順三流。」者,簡三乘人也。
於大乘中(即一佛乘也),三解脫道,一體無性。以其無性故,曰空解脫。以其空故,曰無相解脫。以其無相故,曰無作解脫。以其無作無起故,於是無求。以無求故,於是無願。以無願故,乃知業由心起,若心不生,境法自空。所以修道人,須凈自心。以心凈故,便得見佛。以見佛故,當生諸佛凈土。見佛者,即得念佛三昧也。
地藏菩薩!於此深法,三化勤修。三化者,化度欲界眾生,化度色界眾生,化度無色界眾生也。一旦慧定圓成,即超三界也。
「地藏菩薩言。如來所說。無生無滅。即是無常。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為常。常故不斷。是不斷法。離諸三界。動不動法。於有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佛言。菩薩。於三大事呵責其心。於三大諦而入其行。」
地藏菩薩言,如來所說無生無滅,是因為生滅之法,即是無常。滅此生滅,生滅滅已,即是寂滅,寂滅為常。常故不斷,不斷者諸法性相常住也。如此不斷之法,則離欲界色界無色界,動不動之法。動法者,欲界無常迅速之法也。色界無色界,以長時故,曰不動法。
菩薩對於無常之有為法,如避火坑。而菩薩入三界度眾生,那麼菩薩應以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呢?
呵責之意,下文有解說。入彼一門者,入彼一佛乘也。
佛回答說,菩薩於三大事呵責其心,於三大諦而入其菩提行。
「地藏菩薩言。云何三事而責其心。云何三大諦而入一行。佛言。三大事者。一謂因。二謂果。三謂識。如是三事。從本空無。非我真我。云何於是而生愛染。觀是三事。為系所縛飄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責。三大諦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平等諦。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以是三諦而修佛道。是人於是法。無不得正覺。得正覺智。流大極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
地藏菩薩問,何為三事而責其心?何為於三大諦而入一行?
佛言,三事者,一謂因,二謂果,三謂識。如是三事,從本空無。
何故因、果、識,從本空無呢?良以如是三法,皆因緣生故。生屬因緣,故其性空。以其性空故,於是有因有果,乃至有識之了別。
如果此三事不空,便各有決定性。若法決定性,便不生不滅,則因不至果,果不待因。若法決定性,便無了別識。猶如明鏡體空,方能照物。如果鏡體決定有色,便無了別照物之用了。
故《中論》有云:「若汝見諸法,決定有性者,即為見諸法,無因亦無緣。即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亦復壞一切,萬物之生滅。」
《中論》又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既然因、果、識皆空故,不應執著識為自我。故曰此三事空者,非我非真我。云何於此三事,而生愛染呢?觀知此三事,系縛眾生,令眾生飄流苦海。所以菩薩以如是三事,常自呵責,不生愛染也。
三大諦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平等諦。
諦者諦實不虛,謂此三者,真實不虛。無上菩提之道,是平等的。平等者,是法無有高下,無有分別,空如不二也。
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大覺者,無上正等覺也。正智者,無所得智、無所住智、無生智、真空智也。非邪智得諦,邪智者,乃有所得智、有所住智、執著生滅智、執著有法智。如是邪智,不能得諦實也。
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慧定者,證一覺地,入一法界,得一佛乘,一道清凈。故曰無異行入諦。雜行者,余雜行也。凡不證一覺地,不入一法界,不得一乘,不一道清凈,皆為雜行也。此簡凡、外、小乘。雜行者,不入諦實。
菩薩應以如是三諦而修佛道,便入無上正覺也。得無上正覺智已,便流出大極慈。大極慈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乃能自利利他俱利,而成無上佛菩提。
「地藏菩薩言。尊者。如是之法。則無因緣。若無緣法。因則不起。云何不動法入如來。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諸法相 性空無不動 是法於是時 不於是時起
法無有異時 不於異時起 法無動不動 性空故寂滅
性空寂滅時 是法是時現 離相故寂住 寂住故不緣
是諸緣起法 是法緣不生 因緣生滅無 生滅性空寂
緣性能所緣 是緣本緣起 故法起非緣 緣無起亦爾
因緣所生法 是法是因緣 因緣生滅相 彼則無生滅
彼如真實相 本不於出沒 諸法於是時 自生於出沒
是故極凈本 本不因眾力 即於後得處 得彼於本得」
地藏菩薩言,如是空法,如是無生法,則無因緣。因為若有因緣則不空,因緣義即是生義。故曰如是之法,則無因緣。
當知這是地藏菩薩代眾生問,非是菩薩不知。其實因緣無性,無性則空,空則無生。故空法,無生法,即因緣法也。地藏菩薩欲使大眾明了,故作如是問。
地藏菩薩言,若無緣法,因則不起,是為不動法。云何不動法,能入如來得無上佛道呢?
於是佛以偈頌回答之。
一切諸法相,性空無不動,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起。
一切法相如幻如化,皆悉空無,故無動無不動。動相與不動相,皆眾生執著見也。眾生若不執著其見,便不見動,亦不見不動。如是性空之法,不於空時起也。
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
諸法空寂,本來寂滅,故無有變異。若有變異,便不是空法了,故不於異時起也。既然無異無起,所以無動無不動,以本來性空寂滅故。
性空寂滅時,是法是時現,離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緣。
當性空寂滅之時,以因緣故法相假現。當知性空即是相假,相假即是性空,此是一法,莫作二會。若於性空外覓相假,於相假外覓性空,此人便落邊見。
故離執著相為實有的有見,便知一切法本來寂滅常住了。寂滅常住故不緣,以諸緣皆空故,皆唯識現故。所謂「終無心外法,能與心作緣也。」
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
因為緣起性空,故曰是法緣不生。因緣生滅皆空,故曰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
緣性能所緣,是緣本緣起,故法起非緣,緣無起亦爾。
諸緣性本空,皆唯心所現。本來心外無法,唯是心現。眾生妄執自心所現見分為能,妄執自心所現相分為所,虛妄以自心還取自心。其能取所取之「緣」,亦復因緣而起。既然此「緣」亦是因緣而起,故此「緣」亦復性空。以「緣」亦復性空故,故諸法實非以「緣起」而有。換句話說,緣即是空,空即是緣也。故曰法起非緣,以緣即是空,無有所起也。
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因緣生滅相,彼則無生滅。
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生滅只是因緣,法則非生亦非滅,因為法本空故。因緣所生法,此法空寂,只是因緣而已。是法是因緣者,換句話說,此法即空也。雖然因緣有生滅相,彼法則無生滅。以彼法本空無故。
彼真如實相,本不於出沒,諸法於是時,自生於出沒。
真如實相,即畢竟空也。故彼真如實相,本無出沒生滅也。空性隨緣假現萬法,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故諸法於是時,自生於出沒。自生於出沒者,生是空生,滅是空滅。故無生而生,生而無生。無滅而滅,滅而無滅。
是故極凈本,本不因眾力,即於後得處,得彼於本得。
極凈本者,畢竟空也,自性清凈心也。因緣無性,即是畢竟空,即是自性清凈心,故非因眾緣之力而生也。此畢竟空,此自性清凈心,覺者非得,迷者非失,處垢不染,修治不凈。故曰即於以後得道之時,不過得彼本覺而已。
「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地快然。時諸眾等無有疑者。知眾心已。而說偈言
我知眾心疑 所以殷固問 如來大慈善 分別無有餘
是諸二眾等 皆悉得明了 我今於了處 普化諸眾生
如來之大悲 不舍於本願 故於一子地 而住於煩惱」
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大歡喜。與會大眾,皆無有疑惑。地藏菩薩知眾生心已,以偈讚歎說。
我知大眾心中有此疑惑,所以才殷勤請問於佛。蒙如來慈愍,分別解無餘。
是諸二眾等,或謂出家在家二眾,或謂男女二眾。於此法皆悉明了。我今發心,以此明了之法,普化一切眾生。
如來大悲,不舍度生之本願。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視一切眾生如一子者有二義,一者平等視一切眾生;二者情重殷切,如人僅有一子也。以如是故,如來入娑婆度眾生,而住於煩惱之地。
「爾時如來而告眾言。是菩薩者不可思議。恆以大慈拔眾生苦。若有眾生。持是經法。持是菩薩名者。即不墮於惡趣。一切障難皆悉除滅。若有眾生。無餘雜念。專念是經如法修習。爾時菩薩。常作化身而為說法。擁護是人終不暫舍。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菩薩。若化眾生。皆令修習如是大乘決定了義。」
自此以下,系流通分。
爾時佛向大眾,讚歎地藏菩薩說,此菩薩功德不可思議,以大慈悲救拔眾生之苦。
繼而稱讚功德說,若有眾生持此《金剛三昧經》,及持地藏菩薩名號者,便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並且一切障難皆悉除滅。若有眾生,無有餘雜念,專念此《金剛三昧經》而修習者,地藏菩薩常以化身而為此人說法。擁護此人,終不暫相舍離。令是人等速得無上菩提。
汝等眾菩薩,若度化眾生時,皆應令其修習此大乘決定了義之《金剛三昧經》。
「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前白佛言。如來所說大乘福聚。決定斷結。無生覺利不可思議。如是之法。名為何經。受持是經得幾所福。願佛慈悲。為我宣說。佛言。善男子。是經名者不可思議。過去諸佛之所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若有眾生持是經者。則於一切經中無所悕求。是經典法。總持眾法。攝諸經要。是諸經法。法之系宗。是經名者。名攝大乘經。又名金剛三昧。又名無量義宗。若有人受持是經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諸佛如是功德。譬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議。我所囑累唯是經典。」
阿難尊者請問經名,以便後世流通修習。先行讚歎是經為大乘福聚,決定斷結,乃無生覺利,不可思議。繼則請問經名,及持經功德。
佛回答時,亦先讚歎此經,為過去諸佛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如此經典,總持眾法,攝一切經要,是一切經法之所宗,此經名為《攝大乘經》,又名《金剛三昧》,又名《無量義宗》。
繼說持經功德。受持此經者,即為受持百千諸佛經法之功德,以此經能持諸法故。受持此經之功德,譬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議。佛言我所囑累後世流通者,唯有此經。因為此經攝一切法故。
囑累者,付囑流通也。若從佛旨得名,則囑者付囑,累者煩爾弘揚。若從菩薩敬順立名,囑者頂受所囑,累者甘而弗勞。若從授受合論,囑是佛囑,累是菩薩頂受。
「阿難言。云何心行云何人者。受持是經。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經者。是人心無得失。常修梵行。若於戲論。常樂靜心。入於聚落。心常在定。若處居家。不著三有。是人現世。有五種福。一者眾所尊敬。二者身不橫夭。三者辯答邪論。四者樂度眾生。五者能入聖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經。」
阿難問以何心行受持此經?何等人能受持此經?
佛言,受持此經者,要心無得失,即心無人我是非也。要常修清凈梵行。要於戲論,心常不動。徒取名言相,而無實義之言說,名曰戲論。入城邑聚落時,心常在定。若於處家時,心不貪著欲有色有無色有。如是心行,乃可受持此經。
是人現世即得五種福。一者眾所尊敬。二者身不橫死夭折。三者能辯答邪論。四者樂度眾生。五者入佛之聖道。如是之人,能受持此經。
「阿難言。如彼人者。度諸眾生。得受供養不。佛言。如是人者。能為眾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權實俱演。是四依僧。於諸供養。乃至頭目髓腦。亦皆得受。何況衣食而不得受。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識。是汝橋樑。何況凡夫而不供養。」
阿難問,此人得受供養不?
佛言,此人能為眾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常行大智者,修無上菩提行也。權實二智俱能演說。是四依僧,上根利智比丘,依於四行,能入聖道。四行者,一、著糞掃衣,二、常乞食,三、樹下常坐不卧,四、食腐爛葯。如是行者,速入聖道,名四依僧。
如是之人,頭目髓腦,皆可接受供養,何況衣食等四事供養呢?如是之人,亦是你阿難的善知識,亦是你阿難得度的橋樑,你亦應供養之,更何況凡夫而不供養?
「阿難言。於彼人所。受持是經。供養是人。得幾所福。佛言。若復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以布施。不如於是人所。受持是經一四句偈。供養是人不可思議。善男子。令諸眾生持是經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若失本心當即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阿難言。懺悔先罪不入於過去也。
佛言如是。猶如暗室。若遇明燈。暗即滅矣。善男子。無說悔先。所有諸罪。而以為說入於過去。」
阿難言,於彼人所,受持此《金剛三昧經》,供養受持此經人,得幾所福?
佛言,若人以滿城金銀布施,不如於是人所,受持此經一四句偈,及供養是人,其功德不可思議。以滿城金銀布施,其功德猶可思議。受持此經,供養是人,其功德不可思議也。佛說此經時,在王舍大城,故此譬喻,當依王舍大城而言。
善男子!令諸眾生持此經者,心常在定,不染不著,不失其自性清凈心。若失本心,當即懺悔。若行如是懺悔,即獲清涼,無有惱亂也。
阿難言,懺悔先所作罪,其功德力,能不能消滅過去罪業呢?
佛言,如是,其功德力,能除過去罪業。猶如千年暗室,一旦遇到明燈,黑暗即刻消滅。善男子!縱然無說懺悔先所有諸罪,而為說如是懺悔法,其功德力亦入於過去,滅過去諸罪也。
「阿難言。云何名為懺悔。佛言。依此經教入真實觀。一入觀時諸罪悉滅。離諸惡趣當生凈土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是經已。爾時阿難。及諸菩薩。四部大眾。皆大歡喜。心得決定。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阿難言,既然有如是大功德力,其懺悔法,云何懺悔呢?
佛言,其懺悔法,便是依此經教,入真實觀。入真實觀者,入實相觀也。一入真實觀,諸罪悉滅。
入真實觀者,便知一切罪業,皆是虛妄所造,虛妄受苦。若轉妄心,而依真實,便得諸罪消滅。猶如一燈能破千年暗也。
諸罪悉滅,便得離諸惡趣。因為一切惡趣,皆悉妄心所現也。既離惡趣,便當生凈土,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矣。
佛說是經已,阿難及諸菩薩,出家二眾在家二眾等四部大眾,皆大歡喜,心得決定真實。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本文轉自:顯密文庫
推薦閱讀:
※金剛經開示(二)
※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三十三)中
※第1039部~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十卷
※金剛經-第81集--金剛經-第100集
※金法藏《金剛禪》第五章 持經功德
TAG: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