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蘇軾「和陶飲酒詩」中的衝突分裂與整合(1)

試論蘇軾「和陶飲酒詩」中的衝突分裂與整合(1)摘要 本文以「和陶飲酒詩」為主要對象,分析他在揚州時內心與外界的衝突與整合以及內心的分裂及整合。蘇軾在對陶淵明的體驗中不僅表現了對陶的嚮往,同時也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態度和智慧。關鍵詞 蘇軾 陶淵明 衝突 分裂 整合古今論陶者多矣。陶淵明與蘇東坡可謂曠世相契,尤以東坡左遷惠、儋時為最。東坡昂仰淵明,「以晚節師範其萬一」(《和陶飲酒二十首》並敘),因此,才會有124首《和陶詩》的出現。坡公自己編纂、結集,並囑弟轍為序,可見,他對自己《和陶集》的重視。 陶淵明何其幸也,六百年之後的蘇軾理解了他的靈魂與詩意;蘇軾又何其幸也,他在孤獨與苦難中發現了陶淵明。《和陶飲酒》二十首,寫於元祐七年(1092),時年公五十七歲。這組作品是和陶的開始,是他到揚州任之後不久的作品。此前,蘇軾受人構陷,因「烏台詩案」被捕,幾乎被殺。經多方營救,終貶黃州。哲祐年間(1086-1093),因重用舊黨,蘇軾被召用。總之,元祐年間,蘇軾「七典名郡,再入翰林,兩降尚書,三忝侍讀」(《謝兼侍讀表》,《蘇東坡全集》第595頁),可以說是蘇軾一生仕宦生涯的高潮時期。而正在此時,蘇軾卻產生了追和陶淵明的衝動,並幾盡和其詩乃已!二者對自身及時代都有著深刻的思考,有著宏大的關懷,便註定有著更加難以釋懷的靈魂的痛苦。蘇軾在與陶進行對話的、理解的同時,借之抒寫了自己內心的苦悶。本文擬以《和陶飲酒二十首》為主要對象分析蘇軾詩中所體現的內心同外物的衝突與整合及內心的分裂與整合。一、內與外的衝突與整合「蘇公一生凡九遷」(元·脫脫《宋史》卷九第527頁)得意時少,失意時多。元祐時蘇軾的仕宦生涯表面上似乎是正值佳境,但實際上他的生存境況非常艱難而又危機四伏,常常遭到異己的攻擊,他不得不一次次地向皇上解釋並乞求外任,詩人複雜的身境和心境當可以想見。《和陶飲酒》其五云:「小舟真一葉,下有暗浪暄。夜棹醉中發,不知枕幾偏。天明問前路,已度千重山。嗟我欲何為,此道常往還。未來寧早計,既往複何言」。小舟在急浪中一夜度過千山萬水,雖然詩人的語氣及其平緩,但政治形勢的危急和險惡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平淡的文字傳達的是不平靜的心境。蘇軾是一位純真的詩人,他可愛、高貴而又富有魅力,他對於看不慣的事情和人物,總是「多嘴」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去想這樣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後果。謫居黃州時曾作《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詩中有句:「形容雖是喪家狗,未肯弭耳爭投骨。」這是他經過宦海沉浮之後對自己精神的概括。然而,越是「純真」的靈魂就就會被醜惡殘忍地揉搓,而且越捏越起勁。高雅的靈魂和文雅而又富有邏輯的語言在醜惡面前是沒有任何力量的。《余秋雨散文》中這樣描寫小人:「他們是一團驅之不散又不見痕迹的腐濁之氣,他們是一堆飄忽不定的聲音和眉眼」。「是身如虛空,誰受譽與毀」(《飲酒》其六),然而,在此一時期內,蘇軾一直處於被群小攻擊的境遇之中。稍稍回顧一下歷史,當有更深透的理解。司馬光為相時試圖全部廢除新法,蘇軾與之論免稅法的利害,引起司馬光的不悅,蘇軾一度申請外任,未果。然而一些想借司馬光之權勢上爬的官員,在司馬死後,深惡蘇軾「以直行己」群起而攻之。元祐三年,以文章規切時政,群小饞謗,「上書力乞郡」,不許。元祐四年二月,又以論事為當軸者恨,趙挺之,王覿攻之尤甚,蘇軾連續上章乞外任。還有必要提一下理學家程頤,蘇軾因譏笑他循古禮而「不近人情」與之結怨。《欒城遺言》中對此事有記載。怨由所生,而群小欲進,遂附以「黨爭」,把蘇軾推上了「蜀黨」頭子的險境。元祐六年七月,賈易(程頤門人)、楊畏論浙西災傷不實,乃累書乞外。八月,賈易誣詆蘇軾誹謗先帝,蘇軾見上具辨其事,復請補外。在群小中,章惇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元祐前二人關係較為融洽,交惡是在元祐以後。《高齋漫錄》記載:「子瞻拊其背曰:『子厚必能殺人!』子厚曰;『何也?』子瞻曰:『能自拚命者能殺人也。』子厚大笑」。蘇軾之言在自己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元祐年間,章惇被元祐大臣彈治,因此心存怨恨。蘇軾與之漸行漸遠以致成為政敵。《東坡事類》卷六(清潘永固輯)對章惇的冷酷和狠毒有詳細的記載,云:「蘇子瞻貶儋州、子由貶雷州、黃山谷貶容州,俱配其字之偏旁,皆惇所為也」。手中的權力被濫用為報復的工具,小人的內心已經極度扭曲和變態。《宋史·章惇傳》還記載有他對子由的迫害。在章惇身上將人性中最惡的一面暴露無疑。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陶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更多的是感慨和無可奈何。載著沉重的外物的心靈自然不能如陶淵明那樣瀟洒地一走了之。既然心靈如此痛苦,卻又找不到新的出路,那就將他們通通忘掉吧。永遠忘卻又不可能做到,於是,只能在酒鄉夢境中求取解脫,這是詩人找到的整合內心與外物衝突的一個方式。其一,以酒解愁。東坡愛酒,從他的《酒子賦》對酒的精細描繪中不難看出。東坡酒中生涯,與淵明非常相似:既喜歡與朋友共飲,喜歡獨飲,乃至沉醉於大自然中。師陶,有其不得已處。「人生識字憂患始」,一生愁苦,感慨系之。「生前富貴,死後文章,百年瞬息萬事忙。夷齊、盜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憂樂兩都忘」。《飲酒》其六:「得酒未舉杯,喪我固忘爾」,在酒中忘掉現實的煩憂,以至忘掉肉身的自己;《飲酒》其七:「床頭有敗榼,孤坐時一傾」,這是真正的精神上的孤苦無告,對於一個偉大的靈魂,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事情了。「醉中雖可樂,猶是生滅境。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和陶飲酒》十三)孤獨在酒中,解脫也在酒中,惟有在酒中能洗去人生的喧囂,與陶淵明在酒中對話。最好的隔絕人事的方法,自然莫如飲酒。
推薦閱讀:

評內地遊客在港不文明行為引發的衝突
民族宗教衝突原因探析
自我息怒的技巧,可以減少職場的衝突。
壓力Pressure 內心衝突和與其相伴隨的強烈情緒 人際關係壓力

TAG:飲酒 | 蘇軾 | 衝突 | 分裂 | 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