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張畫拍出3.45億的黃賓虹自己都收藏些什麼?賓翁的鑒與藏,浙博首度揭秘!

??杭州|浙江省博物館

2017年6月,黃賓虹九十二歲絕筆巨制《黃山湯口》在中國嘉德春拍以3.45億元成交,震動藝術界。

至此,黃賓虹成為中國近現代書畫領域繼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 、李可染、潘天壽、徐悲鴻、黃胄等之後,又一位單件作品價格突破億元的畫家。

黃賓虹的「價值被低估」,終於不再是一個話題。

那麼,一張畫能拍出3.45億的黃賓虹,自己都收藏了些什麼?

▲1947年的黃賓虹(右二)

與友人在一起

1948年10月9日,外西湖藝專畫廊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展覽。

來的都是馬一浮這樣的重量級賓客,主角黃賓虹親自講解。

但展出的並非其作品,而是四十件他珍藏的古今名畫。

夏承燾在《天風閣學詞日記》中,詳細記載了那天所見:

「有小李將軍(李昭道)山水、趙松雪(孟頫)、羅兩峰(聘)、朱白民(註:鷺)山水花卉,又有隋大業間一沙門紙畫神像,皆極名貴。」

這,僅僅是黃賓虹一生收藏中的冰山一角。

黃賓虹收藏的碑帖拓本

黃賓虹的藏書

黃賓虹逝世後,據其遺願,家人將其遺作及所藏書籍文物全部捐獻給國家。這幾乎是國內迄今數量最大、最完整的捐贈,包括先生的居所,由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管理至今。

其中,其收藏就達萬件——包括印璽、書畫、古籍等。

如果說,一個畫家如何畫,取決於他的所見、所學、所思。那麼,黃賓虹為什麼能夠成為黃賓虹?答案,自然無法越過他的收藏。

比如,黃賓虹一生經眼古畫眾多,他曾在故宮鑒畫三年,在讀畫筆記中就記錄了四千多件。

但今人談及其鑒藏,爭議諸多。

據說,當年,張大千的老師曾熙向黃賓虹索石濤畫作未果,事後張大千臨摹了一件石濤畫卷,並仿石濤筆法題款贈請曾師指正。後來,黃賓虹拜訪曾熙,見書案上這張畫陳贊不絕,再三懇求,以自己藏的「真石濤」換了「偽石濤」。如今,這張《自雲荊關一隻眼》正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但也有人說,黃賓虹對畫家的判斷自成體系,同樣一幅畫,他的所見所學,與常人不同,這正是他的不凡之處。

黃賓虹先生的捐贈目錄

黃賓虹收藏的古文字印章和陶片

事實究竟如何?

浙江省博物館新近出版《無盡藏:黃賓虹的鑒藏》,首次整體揭秘黃賓虹的鑒與藏。

書法家魯大東先生在序言中說:「黃賓虹的收藏品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一開始是璽印,後來知道這是曹錦炎老師戰國璽印研究的基礎之一。更耐人尋味的是,黃賓虹盡一生之力所描述的畫史,是與當時和現代的美術史書寫方式迥然不同,至今還被一些老畫家貶斥為外行的畫史。他所激賞的一些畫家,今天往往只能在不起眼拍賣圖錄中找到個別圖像。而他的藏品,是否能和他的『民學』畫史觀相互對應?」(曹錦炎老師為著名古文字學家)

答案,終於來了。

《無盡藏:黃賓虹的鑒藏》

本書由浙博副研究館員陸易編著,重點關注黃賓虹書畫收藏,並主要擇其有黃賓虹觀款題跋的作品、背後涉及的交往、手稿,加以論述、考證。

從整理到檢索、研究,再到成文直至編排,耗費整整兩年。

翻讀整本書,如同向黃賓虹「偷師」——

「從中我們不僅能夠發現他的審美、趣味、喜好,更能透過他的收藏觀念探索他的個性、經濟狀況、人際關係等,也給我們進一步了解黃賓虹的畫風形成及變化過程的脈絡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而尤為重要的是,在光環之後,給了我們更多的途徑,盡最大可能地去企圖接近一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

P.S:《無盡藏》由浙博官方正式推出,印量極少,僅1000本,展玩盡最大努力爭取到了最後300本。依據目前規劃,售罄後,《無盡藏》將不再版,買到便是絕版。

?? 展 玩 甄 選??

《無盡藏:黃賓虹的鑒藏》

300本絕版限定

[ 全國包郵 ]

三日內發貨

·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或

點擊頁面底部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

《無盡藏:黃賓虹的鑒藏》

陸易 編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定 價:345元

以下內容主要根據《無盡藏》原書等資料整理編寫

引文為書中原文,圖版主要來自原書

1.

從認字開始,黃賓虹就開始找家裡的藏書來看。

父親黃定華是徽商,家境優裕,收了不少古籍、碑帖和書畫。

黃賓虹自小聰慧好學,10歲時,父親讓他臨摹家藏金華老畫家倪易甫;再長一些,舊家大族還會將收藏的查士標、漸江、石谿、石濤等金石書畫拿出來給他看——那是黃賓虹初次接觸到新安畫派。

15歲那年,黃賓虹在別人家看到一件石濤的《黃山圖》,很是喜歡,想借回家臨摹卻未能如願。那天晚上,他想著那張畫,一直到很晚才睡著。第二天早上,便立馬鋪紙將《黃山圖》畫了出來,還附上石濤畫像,並在畫上題詩記下此事。

很快,黃賓虹有了人生中第一批重要的收藏——

24歲那年,年輕的黃賓虹前往揚州出任兩淮鹽運使署,趁著鹽政改革,當地紈絝子弟變賣家藏,他收購了數百件,均是元明真跡。

相比「畫家」的身份,黃賓虹的「鑒藏家」名頭一度更為出名。

1935年,首都地方法院聘請黃賓虹前去鑒定一批故宮南遷書畫。集中目浴古畫的那三年,他寫下了大量畫史、畫評筆記。

民國二十四年首都地方法院檢察官致黃賓虹聘書

黃賓虹審畫筆記

這些經驗,讓黃賓虹在書畫鑒藏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眼光。

整理研究其收藏發現,其中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畫工畫匠,如汪靄、朱璟、謝紹烈、孟程飛、方元煥、鮑楷……他們與黃賓虹同為歙籍畫家。

還有一些鮮見於史的書畫,比如明代吳宣、施霖、黃琮,清代朱傅、吳淞、孫鳴球……都為黃賓虹所喜,甚至包括一些佚名畫作。

「這是黃賓虹區別於其他藏家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徵,他收藏的所有原則都只在說明,他是一個畫家。」

明 吳宣款 山水冊頁(共12開)

清 鮑楷款 花鳥冊頁(共13開)

重新鑒別黃賓虹的收藏,其中還存在不少偽作。

比如他在北京購得一件牧溪偽作,觀款上卻寫:「似學坡公而較枯矣,然競秀亦可喜。」

這是其收藏中很耐人尋味的一個現象。

「特別是赫赫有名彪炳史冊的名家,幾乎都是一眼假。」當然,這其中也有中上的仿手,而一些無名畫作亦不乏佳品。

「他自己到底是真不知道東西不對還是明知不對而故意為之?」

在陸易看來:「恰是這樣的收藏,與黃賓虹的經濟能力是相符的,並與他有關收藏的理念以及畫學思想息息相關。」

宋 牧溪印 《竹鳥圖軸》

當然,黃賓虹收藏中不乏精品。

「比如現為浙博一級品的元代無款《九歌圖》;元代畫僧本誠《夏木垂蔭圖》……;明代吳彬《林泉放鶴圖》;明代徐渭《墨筆花卉冊》……」

「現為浙博二級品的明代祝允明等名人手札集冊;唐人抄經手卷;明代蔣靄《春溪遊艇圖》;清代弘仁《梅竹雙清圖》等。」

元 本誠 《夏木垂蔭圖》軸(一級)

明 吳彬《林泉放鶴圖》卷(一級)

清 戴本孝 華山毛女洞圖 軸(二級)

清 程邃 行書扇面(二級)

2.

曾有人想購買黃賓虹家藏,黃賓虹立馬複信拒絕:「我蓄物是為求知,非比市貨交易。」

這些收藏,於黃賓虹而言,從來與市場無關,而是最寶貴的第一手臨摹範本。

「親原跡而疏畫譜」——這是他的核心臨摹準則。

對於市面上熱賣的《芥子園畫譜》,黃賓虹完全不認可。

他始終認為:

「珂羅版畫冊只能作為布局、位置經營的參考而已,學畫者應多於公私收藏親近原畫手跡,教畫者應能詳述畫學源流及畫法所本,方不失畫學正軌。」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黃賓虹每周二去北平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會授課,經常帶去自己所藏名畫,給學生們觀摩。

清 戴本孝款 山水冊頁(共12開)

釋中峰款梅花百詠自書冊並余紹宋校本

臨摹哪些人?

黃賓虹有一套自己的判斷。

「宋元名家真跡,平時最宜多見,能收藏更佳。或臨摹既多,心得有說不出之妙,在心領神會中,深者見深,淺者見淺。即後人臨古之作,亦當收藏,明其優劣。」

很多人認為他學董其昌,其實,黃賓虹在元畫中下了很多功夫,高克恭是他的「老師」,宋畫中,則是巨然最令他受益。

「有人說我學董北苑,其實不然。對於宋畫,使我收益最多的還是巨然。我也學過李、唐、馬、夏。我用功於元畫較多,高房山(克恭)可以說是我的老師。對子久、黃鶴山樵畫,在七十五至八十歲間,臨得較多。明畫枯硬,然而石、田畫,用筆圓潤,自有可學處。至清代我受石谿影響自然不少,龔柴丈(賢)用筆雖欠沉著,用墨卻勝過名人,我曾師法。」進而又強調:「總之,學畫不能只靠古人,要靠造化自然,要有自己主張,使能從規矩範圍中變化出來。」

他也向古人學用墨:

「元人野逸三筆兩筆,無筆不簡,而意無窮,其法皆從北宋人畫中來。」

又極力推崇元人設色:

「沖淡深沉,為元人設色之妙,惟深沉最不易得。」

黃賓虹論墨法手稿

黃賓虹記錄《趙孟堅花卉卷》手稿

如果你看過黃賓虹的臨古作品,會發現它們與原作面貌竟相去甚遠,對黃賓虹而言,臨摹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他強調兼容並攬:「專摹一家,不可與論畫;專好一家,不可與鑒畫,此明沈灝語。由博返約,取精用宏,為可以小技忽之。」

如此,臨摹才不會自縛其身。

3.

黃賓虹的書畫收藏,也與其古印收藏相印證。

古印,是黃賓虹興趣最為深厚的一部分——甚至,在數量上大過書畫。

《無盡藏》「印章篇」一開始,就提到1948年12月2日夏承燾與黃賓虹一同到高野侯家裡看畫的情形:

「臨別時賓虹先生探懷出玉印兩方,謂是三代物,一銅印則秦漢物。他說他藏印共千餘方,藏石山亦甚多,書畫尚居第三。」

黃賓虹考釋所藏古印手稿

《黃賓虹先生收藏古印印模冊》

當年,論黃賓虹收藏的古璽之多,研究之深,分量頗重。當王國維看到黃賓虹收藏的「匈奴相邦」玉印,大為驚訝,立刻拓印下來寫信給羅振玉討論。

「他(黃賓虹)遺留下來多如牛毛的紙片寫滿了古文奇字,耗盡了賓翁多少的經歷與心血。」

據黃賓虹夫人宋若嬰說,黃賓虹研究古印,沒有一天間斷過。

「丁輔之先生常協助他收購古印,一當購到古印,他就要忙上幾天。因為古印大部分是出土的,還帶有泥土,他悉心洗刷,使印面的文字看得清楚,並對古文字進行考證。有時為了查一個字就全神貫注,日以繼夜地查看,連飯也不想吃,有時她也會幫著一起查。」

黃賓虹《頻虹藏漢銅印記》手稿

對古文字的辨識、對印史的梳理,也關乎黃賓虹的畫學思想。

比如,他發現陳師曾譯著的《中國文人畫之研究》一書沒有論及道咸以後的文人畫,便感到有所不足。

「他認為道咸以後,地下發掘日益增多,新出土的璽印上的文字、青銅器上的銘文圖紋等,不僅直接有利於周秦古文字的研究,更是有助於探索國畫藝術的發展。」

由此,黃賓虹認為「道咸之後的畫家如陳若木、吳熙載、趙之謙、翁同龢等人的筆墨較之『揚州八怪』高出一籌。」——這些也都是被畫傳所不收的文人畫家。

如黃賓虹自己所說,「初求識字,究極丹青」,這是鑒藏古印的最終原因。

他又說:「古籀之先,原始圖畫。」印學與畫學思想有了連接,並真切指引書畫創作的實踐。

清 陳若木 花卉草蟲圖 扇面(三級)

清 翁同龢 設色劍池講台圖 卷(三級)

4.

當年,黃賓虹將其作品、收藏、遺物等全數捐給了國家。據黃賓虹小女兒黃家映描述:「以門檻為界,門檻這邊是父親住的地方,全部捐獻,那邊則是母親燒飯的地方。」

這幾乎是國內迄今數量最大、最完整的捐贈。不光門類繁多,數量也極為龐大——家屬在1958年光是捐贈他的收藏就達一萬餘件,經過三年整理、清點,才列具清冊及具體數量。

在一本捐贈目錄中,可以找到黃賓虹收藏的詳細數目。

浙博館史整理者黃鶯女士統計:

「在三次捐贈後,基本可定的確數為:古近名畫2326張、古印913方、銅器81件、玉器219件、瓷器189件、磚瓦硯87件、書籍6896本、手稿1木箱、印本拓本碑帖272本、遺物(文房及日用品)149件。」

《無盡藏:黃賓虹的鑒藏》內頁

《無盡藏》中有這麼一段,描述當年人們來黃賓虹家看畫的情形:

「對於這些慕名而來的友人,他從不憚煩,但必先問明欲觀賞之流派,然後出示古畫。」

黃賓虹說,來客要看四王一派的畫,如果拿董源、巨然作品出來,可能就不合對方胃口了;反之同樣。「否則來客要懷疑我拿不出珍品來,或者認為是搪塞他們。」

可見黃賓虹藏畫體量之大。

5.

《無盡藏》全書近250頁,其中一大特點是圖版之豐,以直觀展示黃賓虹收藏的面貌。

書中精選收錄了數百件賓翁舊藏,包括書畫、古印璽、雜項等,更有他為這些珍藏所撰寫的筆記——不少都是首次公開出版。

整本書的裝幀設計,由聿書堂資深平面設計師張彌迪操刀,前後花了一年——從2016年11月開始計劃設計,直到2017年夏天8月定稿、10月正式印成。

對於這本書,浙博也做了不惜成本的投入——

230mm×300mm,特八開,大約一本大開本雜誌的大小;兩指寬的厚度,再外加一個函套。

第一眼會立刻被精裝函套封面吸引,設計師並沒有採用黃賓虹的畫作,而是他的一張手稿。

設 計 師 語:

「在設計的過程中,看到很多黃賓虹先生的手稿圖片,我是深深地被這密密麻麻的字所吸引,這改來改去,塗抹的亂七八糟的手稿背後是正是他反覆思考求證的證據,而這紅色線框上的疏密有致的畫面也是一種獨特的視覺形式,所以我和作者都覺得這個手稿最能代表這本書。」

為了呈現原稿質感,特地選擇了質地粗糙的特種紙,並採用專色印刷。

而為了不破壞函套封面手稿的完整,附上了銀灰色腰封放置書名等信息,「無盡藏」三字,集自黃賓虹書法。

將書從函套抽出,精裝封面則採用純灰色裝幀布,書名燙白色漆片,與滿版手稿的函套封面產生一繁一簡的對比。

書中還特別夾有兩疊小冊:《賓虹草堂藏古璽印》(部分)與《黃賓虹鑒定筆記》。

為了盡量還原原稿的效果,特別選了一種類似宣紙的水紋紙專色印刷,墨色逼真,幾乎像是在翻閱其手稿。

《賓虹草堂藏古璽印》

《黃賓虹鑒定筆記》

每個章節都配以大量舊藏文物的高清圖片,能讓人更清晰直觀地感受到黃賓虹收藏的具象。

在選紙和印刷工藝上,設計師前後打樣試做了很多次,比如函套紙板的厚度、包面紙的顏色都進行過多次對比。

可以說,《無盡藏》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更多書影

後記中,陸易寫道:

「越往下深入就越感到力不從心,黃賓虹簡直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礦山寶藏,他觸及的任何一個領域,在我這樣淺薄的後學看來都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黃賓虹為什麼能夠成為黃賓虹?


推薦閱讀:

45部最值得收藏的經典恐怖電影,請根據個人口味酌量食用
國寶幫:收藏界的害群之馬,「鑒寶」的驚天騙局!
紀念幣除了收藏價值以外還有什麼作用?
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最全養生方案 請為家人收藏!
放下手機關了燈,邊唱兒歌邊玩這10款經典的手影遊戲!為孩子收藏

TAG:收藏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