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月曾經照古人--七夕的詩

牽牛織女唐·杜甫牽牛出河西,織女出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鵲橋仙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之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七夕唐·羅隱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七夕唐人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月試看看。乞巧歌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情人廟廟聯真情無人見,假情天有知。 (情人廟供奉牛郎織女,位於台北)情人廟雞心石上刻小詩情人雙雙到廟來,不求兒女不求財,神前跪下起過誓,誰先變心誰先埋。鵲橋仙宋 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1049-1100),字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官至國史院編修,有《淮海詞》。此詞從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入手,上片寫相會,下片道離別。上片將牛郎織女情描述成人間最純真的愛情,稱其「便勝卻人間無數」。下片提出「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觀,蘊含了深刻的理性內涵,成為千古絕唱。·七夕唐 宋之問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宋之問(?-712)字延清,汾州西河人。官終考功員外郎。世稱宋考功。後人輯有《宋之問集》。此詩前兩句寫牛郎織女七夕相聚的傳說和民間乞巧的風俗。後兩句暗用「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的傳說,否定牛郎織女闊別一年的說法,顯得標新立異。·他鄉七夕唐 孟浩然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孟浩然(689-約740),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終生布衣,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此詩說的是,作者旅居他鄉,在客店度過七夕。鵲橋會的故事引起詩人的鄉愁,於是遙指鬥牛,問自己何時才能與親人團聚呢?·牽牛織女 七夕唐 白居易煙霄微月淡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霄中。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此詩雖短,但天上人間,歡情與離恨,都有涵蓋,可謂言簡意賅。·辛未七夕唐 李商隱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812-858),唐末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本詩從猜測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離別之苦,才有佳期之樂。然後轉到描寫佳期的喜慶氣氛,以及期盼團圓的心情。最後想到民間風俗,問:「既奉出食品,讓蜘蛛代為乞巧,那又如何答謝搭鵲橋的烏鵲呢?」本詩妙在用語,如用「碧」、「金」、「銀」、「玉」烘托喜氣,用「久」、「遲」表現期盼心情。·鷓鴣天 七夕宋 晏幾道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晏幾道(約1030-約1106),字叔原,號小山,著有《小山詞》。本詞以宋朝關於鵲鳥誤傳使牛郎織女只有一天相聚時間的說法入手,先寫鵲鳥誤傳的遺憾,後寫分別的離愁別恨,指出牛郎織女雖有相會但終歸是悲劇。·二郎神 七夕宋 柳永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柳永(約984-約1053),北宋詞人,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此詞上片側重寫景,說七夕美景是由於牛郎織女相會而出現的,帶有神秘色彩。下片側重敘事,寫出人間七夕良辰,並借乞巧女之口道出願天上人間團圓如七夕的美好願望。七夕 祖詠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迢迢牽牛星 無名氏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七夕 羅隱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說明]「七夕」又稱「女兒節」。七月七日幾乎全是女子的活動。這首唐代七律描繪了七夕晚上的風習:全家聚宴,女子默默祈禱找個如意郎君。然後排成行,一位一位拜祭仙女,乞巧,熱鬧了整整一晚上。·鵲橋仙宋 范成大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低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詞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這首詞從悲觀的角度出發,上片寫群仙的嫉妒,想像奇特。下片寫離別的心情,短暫的相聚,離別的復現,使得愁上添愁,實在讓人體味頗深。織女牛郎鵲橋相會 —— 蒼穹破處 回復於 2004.06.16 19:12農曆七月七日是民間的「乞巧」節,婦女們這晚在庭院中擺下酒脯瓜果,虔誠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織女星賜予技巧。由於詩人的吟詠,畫家的描繪,文人的鋪排,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於是流傳人間,纏綿緋惻,委婉動人,這便是牛郎與織女的故事。《詩經》的《小雅》中有一首詩:「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大意是說天上的織女星,坐在織布機旁,無心織絹,卻一心一意地想著銀河對岸的牽牛星,而為之眷念不已。可見在西周時代,就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傳說。《史記天宮書》和《漢書天文志》中,也都有牽牛、織女雙星的記載。晉代宗懷的《荊楚歲時記》里,說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已經為這個戀愛的故事勾勒出一個鮮明的輪廓。到了南北朝時,任眆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這項記載準確他講是從「古詩十九首」中獲得靈感,其中的一首描寫《七夕雙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攜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兒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首詩比起《詩經》中的那首,更描繪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對有情人,兩地相思,愁昔滿懷的悲涼況味。此外,晉代於寶的《搜神記》中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說成是漢代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甫北朝時吳均的《續齊諧記》里記載:「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暫詣牛郎。』至今云:『織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以牛郎織女為例,共誓白頭之約。宋代秦少游專門寫過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總之,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的詩詞、戲曲,不勝枚舉。綜上所述,可以推斷牛郎與織女的凄美愛情故事,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託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據說西周時齊地,也就是今山東一帶,有一貧苦人家,父母早喪,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們都把他叫作「牛郎」。牛郎漸漸長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歡他,於是他牽著一條老黃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結茅而居。一面墾荒,一面哭泣,淚珠點點滴滴落地上,不久後就生出一朵朵艷麗的牽牛花來。繼而,有粉蝶雙雙在上面飛舞,小鳥在枝頭碉啾和嗚,叫個不停,田地里也長出了茂盛的莊稼。老黃牛的來歷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條而被謫降人間受苦受難,有感於小主人牛郎對它的飼養和愛護,除了感恩圖報辛勤耕作外,還挖空心思想要為牛郎撮合一段美滿的良緣。終於,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時常結伴到人間來溜達,甚至在東邊山谷中的明鏡湖裡沐浴。於是便在夜間託夢給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時到湖畔,趁仙女們戲水時,取走一件仙女掛在樹上的衣衫,頭也不回地跑回家來,便會獲得一位美麗的仙女做妻子。牛郎將信將疑地翻山越嶺,在曉霧瀰漫中,果然瞥見七個絕色美女在湖中嬉戲,粉裝玉飾,雲鬢花顏,不覺為之心神蕩漾;旋即抱起矮樹上一件粉紅衣衫,飛奔而回。這個被搶走衣衫而無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織女,當天夜裡,她趁著夜幕的掩護,赤身露體地輕敲牛郎的柴扉。在微明的燈影里,一個是誠實憨厚,壯碩俊朗的少年農夫,一個是美艷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見鍾情,於是在靜襤的春夜裡,兩情相悅,同赴巫山雲雨。幸福的生活過得總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時光荏苒,眨眼三年,織女已為牛郎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老黃牛已死,留下的一對牛角掛在牆上,牛郎捨不得老黃牛,天天對著牛角發楞。織女私自偷下凡間的事終於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將把她拘回宮裡,牛郎此時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一對小兒女也天天哭著要媽媽,牛郎肝腸寸斷,想著曾給過他無限幫助和關懷的老黃牛,抱著牛角痛哭。誰料一不小心,牛角掉到地上,奇蹟發生了,兩隻牛角竟然變成兩隻籮筐,牛郎把兩個孩子放入籮筐中,準備一肩挑起,尋找嬌妻,一陣清風吹過,兩隻籮筐像兩隻強有力的翅膀,驀然平地飛升,騰雲駕霧,風馳電掣般地飄飛在霄漢之中,眼看嬌妻就在前面,牛郎奮力追求,眼看趕上了,卻被王母娘娘察覺,拔下頭上的金釵,在牛郎與織女之間一划,立刻出現了波濤洶湧,白浪滔天地銀色河川,從此一個河東,一個在河西,遙遙相對,卻無法相見。鵲鳥非常同情牛郎與織女的情真意摯,每年夏秋之間,趁銀河風平浪靜的時候,群集河上,口尾相銜,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相聚。「鵲橋崔鬼河宛轉,織女牽牛夜相見。」據說七夕過後,鵲鳥的羽毛都會七零八落地脫掉不少,就是因為辛苦搭橋的緣故。牛郎織女的故事大致如此,後世的《天河配》、《天仙配》、《鵲橋會》等平話或戲曲都大同小異;不但把人仙化,也把神仙凡人化,仙女可以下凡,凡人也可以升天,一段天人揉合的愛情故事,充滿了馥郁甜蜜的人情味,也洋溢著農牧社會的生活面貌與倫理道德色彩。杜牧的《秋夕詩》:「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甫《銀河詩》:「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波生?」這些都為世人傳誦,還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兒百條。」這詩傳說是一個六歲的兒童,唐代的林傑寫的,可見一般人對七夕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連六歲小兒也能執筆成詩,朗朗上口。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最為少年男女所向慕。南北朝所謂「七夕節」,禁中優伶扮演《鵲橋仙》戲曲,進時新果品,市井兒童手執荷葉,歡呼雀躍。唐時在七夕夜登高樓危樹,安排筵會,以賞節序。宋時以七夕為「女兒節」,婦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空際,默默禱告,根據所看到的迷濛景象,以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稱七夕為「七巧節」,當夜的花樣更多。最常見的是在庭中擺設香案,盛陳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後一口氣在朦朧中以絲線連穿七個針孔,能有如此眼力,想必也有一雙巧手,還有捉取小蜘蛛以小盒盛著,翌晨觀看如果網絲圓正,叫「得巧」,另有「丟針」,盛清水一碗,在星光下把繡花針輕輕地丟在水中,能浮在水面的叫「大吉」,事實上這就是物理學上的表面張力,只要小心翼翼,大概不難辦到。還有兩首描寫七夕的詩,字麗句清,可堪一讀。一首是:「乞巧樓前雨乍晴,彎彎新月伴雙星;鄰家少女都相學,斗取金盆卜他生。」一首是: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尋看。」這兩首詩對七夕夜晚婦女們的活動和心態形容得入木三分。時至今日,少男少女們的情感已了無阻隔,不只是抽象的銀河無法隔絕,就連實質的尊長約束,社會道德法律,也已發生不了多大效果,然而重溫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則可對少年男女的情愛,產生了一種虛幻而浪漫的憧憬,從而喚起更加珍惜的意念,則認七夕為「情人節」,就有了積極的意義。鵲橋 唐韓鄂《歲華紀麗》卷三引《風俗通》云:「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又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六收《淮南子》云:「烏鵲河成橋而渡織女」知漢時即有七夕鵲橋之說。宋羅願《爾雅翼》卷十三云:「涉秋七日,(鵲 )首無故皆髡。相傳以為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牛郎 唐胡曾詩《黃河》:「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待靈槎送上天。」「牛郎」之名或始此。然牛郎本作牽牛,星名,後漸演變為神話人物名。《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六朝梁殷芸《小說》:「織女遂嫁河西牽牛郎。」織女 1、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正義:「織女三星,在河北天紀東,天女也,主果 絲帛珍寶。」2、神女名。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牛郎復往天宮,請釋織女同還人間。天公見諸計俱敗,噁心陡生,露其獰猙面目,張牙舞爪,撲向牛郎 。不意牛郎子忽舉彈弓,連發二彈,中其外公左右雙目。天公雙目迸裂,碎裂之眼珠,化為滿天星斗,哼呼之聲,化為天上雷霆。天公喪權,天母便讓牛郎夫妻重返人間。水牛於送達牛郎登天后已還人間,更無物載此家人。織女姊妹終設法以金、銀線搓成繩,系大銅鼓兩耳,令牛郎全家坐鼓中,懸之而下,至地再以鼓聲告天上放繩乃已。如此牛郎織女一傢俱至凡間,重度美滿幸福生活。水牛知牛郎復還,亦昂首哞哞來接;至今屹立清水江畔之牛頭山,雲即當年神牛所化。牛郎織女【苗】 古昔苗嶺山麓有一青年後生,常與水牯牛相依為命,人稱牛郎。牛郎家貧,佣於富公,度日維艱。一日,水牛忽呼牛郎,令其某日候於清水江畔,攫取下凡沐浴之七仙女中最幼者衣,便可成家。牛郎知水牛系神仙所化,如言前往,果得織女,偕行還家,共同度日。織女有羽扇,謂已登天翅翼,付牛郎取信。牛郎潛置之於屋樑上。後生一子,茁壯聰明可愛。織女憐惜牛郎田間勞作辛苦,令其換工在家育兒,已則行赴田間。兒啼,牛郎無計誆之,乃從樑上取羽扇付予,兒始轉涕為笑。數日後,織女看家,復啼鬧,且頻以手指樑上。織女從樑上得羽扇,百感交集。因思已留人間既數年,天上必已數日,天公性暴躁,恐將降禍於人間。遂不待牛郎回,殷切囑咐其子練好武藝,將來與父共同制服外公。乃搖羽扇,飛翔升天,歌別牛郎而去。牛郎返家徘徊長嘆。水牛復助牛郎偕子同騎牛背,登天覓織女。牛郎吹蘆笙,驚動眾仙女,得入天宮門。天母喜女婿外孫來,而天公則惡之。天公屢施毒計,欲害牛郎 ,終未能逞,因得織女又生一女,乞還人間。天公假意設宴慶賀並餞別,而置毒於酒中,牛郎遂遭害。織女盛牛郎屍於不加蓋之杉木棺中,棺頭置雄雞。流之河上。令雄雞啼,呼水族兄弟前往取葯。花蛇與魚聞之,皆往附牛郎身吸其毒,毒盡而牛郎活。今花蛇牙有毒,魚膽汁極苦,皆因此故。牛郎織女【漢】 《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此為牛郎織女神話之雛型。織女、牽牛尚為天漢二星,「七襄」、「服箱」或亦僅為譬喻。至《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雖仍為天上二星,而人物形象已隱現基中,呼之欲出。至南朝梁殷芸《小說》(《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則云:「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絍。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則牛女神話梗概已略備於斯。民間傳雲,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於織絍之暇,常與諸仙女於銀河澡浴。牛郎則下方一貧苦孤兒,常受兄嫂虐待,分與一老牛,令其自立門戶。其時天地相去未遠,銀河與凡間相連。牛郎遵老牛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為牛郎妻。經數年,產兒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織女。王母娘娘慮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織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與兒女仰天號哭。時老牛垂死,囑牛郎於其死後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兒女上天。差已追及織女,王母娘娘忽拔頭上金簪,憑空劃之,頓成波濤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由得渡,只有悲泣。後終感動天帝,許其一年一度於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推薦閱讀:

叄花特製丨人家都求婚成功了你還在一個人過七夕
七夕:我找了3位漢服小姐姐,教你get七夕約會穿搭
『知食小科普』七夕,願與你相依,賞月聽曲吃巧果
七夕節讀舒婷《致橡樹》(2組)
七夕:"以愛之名,以玉為忠"

TAG:古人 | 七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