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最早制定的節氣 吃餃子是清末民初才有的習俗

明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一說。然而,查閱史籍時卻並未發現冬至吃餃子的記載,倒是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記述。《帝京歲時紀勝》載:「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燕京歲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冬至吃餛飩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古人將這天成為「冬至」,正是其字面的意思:「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漢書》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因為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所以冬至遂成為一個節日。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明清沿之,俗稱「冬節」、「長至節」等,《清嘉錄》中則有「冬至大如年」一說。

宋代以來,我國民間已有在冬至之日吃餛飩的食俗。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稱:「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故有冬至餛飩年之萌始之說。」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也稱:「冬至郊天令節,百官呈遞賀表,民間不為節,惟食餛飩而已。與夏至之食麵同。故京師諺曰:」冬至餛飩夏至面「。清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清末民初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飲食·餛飩》對這種冬至節令食品解釋得更加具體:「餛飩,點心也,漢代已有之。以薄面為皮,有襞積,人呼之曰縐紗餛飩,取其形似也。中裹以餡,咸甜均有之。其熟之之法,則為蒸,為煮,為煎。」

古人為什麼要在冬至之日吃餛飩呢?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餛飩初為宋代祭祖的供品,餛飩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在後世的演變。餛飩像雞卵,雞卵如混沌未開之象,人們於冬至之日吃餛飩乃是紀念遠古混沌未開時,盤古氏開天闢地創造世界之功。析其「餛飩」二字,本是傍三點水,蓋因做食物之名,又因祭祀祖先,也就由「混沌」改成食字為旁的「餛飩」了。第二種說法是,冬至之日為道教的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應世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稱:「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餛飩引申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當成一種節令食物而已。第三種說法是,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便有了家家戶戶吃餛飩的習俗。

「冬至餃子」之說始於清末民初?

有學者考證,由於明清史籍中並未發現「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記載,所以認為「冬至餃子」是清末民初才有的習俗。據《河南民俗研究》記載: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相傳東漢時,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人、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時恰逢冬至節氣,大雪紛飛,異常寒冷。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分發給人們吃。鄉親們服食後耳朵真的好了。此後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由此形成「捏凍耳朵」之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俗稱「扁食」和「燙麵餃」。據傳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並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之說。清末民初時,中原地區連著幾年遭受大災,不少河南人流落到各地,但每到冬至時節,都要沿襲「捏凍耳朵」之俗,即吃餃子,各地人紛紛效仿,遂成民俗,因京師一帶多有河南人移居,北京的「冬至餛飩夏至面」也逐漸改成了「冬至餃子夏至面」。

關於吃餃子的時間,明代沈榜所撰的《宛署雜記》稱:「元旦拜年,作匾食」。明代劉若愚所撰的《酌中志》稱:「正月初一五更起……飲柏椒酒,吃水點心(即餃子)。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賀新年也。」

到了清代,一般要在正月初一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之意。故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

民諺中一直有「好吃不過餃子」的說法,由此不但有「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初一餃子初二面」之說,其他一些時令也有吃餃子的,如「頭伏餃子二伏面」、 「出門的餃子回家的面」等。

老北京為什麼將吃餛飩說成「喝餛飩」?

老北京的餛飩頗有講究,一是吃餛飩不能叫「吃」,而是叫「喝餛飩」。因為餛飩要就著湯吃,才更有味道,餛飩湯里的作料有香油、醬油、醋、香菜、紫菜、冬菜、蝦皮、蔥絲等一應俱全,特別是入冬後喝餛飩,在湯中再加上點兒胡椒面,喝入口中後不久便會渾身發熱,又解餓,又生暖,別有滋味兒。所以「喝碗餛飩去」是老北京的習慣說法。二是包餛飩的食材及方式也比較講究。元代倪瓚《雲林堂飲食制度集·煮餛飩》曰:「細切肉臊子,入筍米,或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醬少許和勻,裹之。皮子略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下湯煮時,用極沸湯打轉下之,不要蓋。待浮便起,不可再攪。」

不但民間有「冬至餛飩」之俗,清代宮廷里冬至節氣也吃餛飩。乾隆皇帝崇尚佛教,據傳冬至之日吃的餛飩是素餡兒的,以乾菜為主,有長壽菜(馬齒莧)、金針菜、木耳,輔以素三鮮:蘑菇、筍絲、麥筋。冬至早上,乾隆皇帝在天壇舉行祭天大典(即「冬至郊天」)後回到宮裡,稍做歇息,膳房即開始煮餛飩。煮熟後放進兩個瓷碗中,一碗內裝餡餛飩九個,另一碗內裝餡餛飩三個。然後將兩碗餛飩放到一個紅色雕漆飛龍宴盒中,送到乾隆皇帝的寢宮。待皇帝吃完一碗餛飩後,太監便將裝著三個餛飩的瓷碗送至昭仁殿,供在小佛堂前。三個餛飩意為三炷香,表示供養佛、法、僧三寶。

據傳慈禧太后每年冬至時節必吃元寶餛飩。這元寶餛飩因形似元寶得名,有招財進寶之意,圖的是一個吉利。冬至一大早,便有御膳房的御廚專門為慈禧太后包餛飩。這餛飩餡兒里必有韭菜,因「韭」與「九」諧音,「九」為陽數之極,有吉祥之意,吃韭菜餡兒,寓意天長地久(韭),會有好彩(菜)頭。而包出的餛飩個兒不大,形如元寶形。餛飩包好後,御膳房總管太監要將九個餛飩放在托盤裡,雙手舉著送到慈禧太后面前,取意「冬至進寶」,待慈禧太后應允後,總管太監才能傳旨御膳房煮混沌。不多時,熱氣騰騰的餛飩便傳至慈禧太后的面前。


推薦閱讀:

清明習俗的由來
民俗┃清明節,在濰坊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是怎樣來的?各地習俗?
初五習俗
《五禮通考》論婚禮習俗

TAG:習俗 | 節氣 | 冬至 | 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