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傳統服飾,你真的了解嗎?
漢服指黃帝即位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史記》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表明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殷商時期,漢服基本樣式成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周朝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天子冕服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漢朝時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自然洒脫、清秀空疏為特點。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從而達到俊俏、瀟洒的效果。
魏晉雜裾
唐代時期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圓領袍衫、襆頭、革帶、長筒靴等;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元朝時期長衣統稱為袍,其樣式南北方差異不大,但材料貴賤精粗,卻差距懸殊。
唐代襦裙
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圖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對漢服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貫徹執行;清朝時,實行「剃髮易服」,服漢衣冠、束髮者治重罪;21世紀初,一些人通過考據漢服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復原了漢族傳統服飾,同時通過恢復傳統節日,恢復傳統禮儀,祭祀先賢,推廣傳統學說,宣傳傳統樂器等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並稱之為漢服運動。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影響:和服在日本稱為「著物」或者「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服裝。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養老令》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於即位禮、冠禮、婚禮等周禮儀式。雖然現在日本編寫本國歷史時極力撇清與中國的關係,但是有些東西還真不是他想不承認就不承認的。
唐代時期,新羅請求唐太宗賜漢衣冠,革除新羅服飾,以同於中國李氏朝鮮中期之後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悉遵華制,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
越南古稱交趾(中國稱作安南),968年,丁部領(丁環)建立丁朝(大瞿越國),開始成為獨立的封建王朝,兩年後(970年)自稱皇帝。在服飾上幾乎就是中國漢族王朝的翻版。
受篇幅限制,小編只做了簡要整理,若有要補充的可在評論區評論哦~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有關民族國家與國家民族的閱讀小結
※當今中國,已經沒有純正血統的漢族,這種說法對么?
※民族文化符號 基諾族大鼓舞
※以解凍國民黨遺留大陸的民族資產為由向他人借款如何定性?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那各個民族有沒有象徵自己民族的花,分別是什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