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研究院林泉忠:台灣年輕人對中國想像的變遷

主題:台灣年輕人對中國想像的變遷

時間:2015年9月22晚

地點:北京706青年空間

要了解現在台灣社會認同的結構和變遷,還得從早期的狀態開始說起。第一部分我要講的是台灣社會國家認同的變遷。在戰後的初期,或者說在解嚴之前和解嚴之後有什麼變化,這部分可以讓我們了解整個歷史的過程,對當下的台灣社會認同的特徵也會產生一定的了解。

日據時期台灣人的"祖國坐標"

這部分可以從台灣的族群結構開始,簡單向大家交代一下。認同涉及到族群的內容,族群實際上也是文化。因為認同過程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文化。不同的族群會有不同的文化。所謂的台灣人分漢族和原住民,漢族占的絕大多數,98%,原住民只有2%;漢族裡有本省人和外省人,本省人佔了七成左右;福佬人,也就是閩南人具有絕對的優勢,佔了80%。現在台灣的族群結構上面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想用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祖國的概念來看,台灣人怎麼樣理解它的祖國。我們先簡單看一下1945年以前台灣社會的祖國認知。我們要了解那個時候台灣人的認同是不容易的,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民意調查,所以是很困難的。那個時候主要是看社會精英他們在想什麼,他們有一些什麼活動,可以看出他們認同的大致狀況。

當時的"祖國坐標"有三種。第一個就是傾向中國,代表人物蔣渭水,他跟孫中山認識,呼籲日本統治後期提高台灣人的權利,也算是抗日。他採用一個比較溫和的做法,跟前20年用武裝抗日不太一樣。第二種是傾向台灣,把精力集中在對台灣的建設和提高台灣人的地位上。代表人物有林獻堂和蔡陪火。第三種可能存在一部分認同日本,尤其是在七七事變之後日本全面侵略中國,日本需要動員殖民地的人來支持他的戰爭。有兩個層面,一個就是要求對天皇對日本絕對忠誠,另外一方面就是也提高了台灣人的權利。因為讓你來幫我打仗,如果還歧視你,你會有戒心的。所以在這個過程里,就取消了一系列過去的歧視性做法,包括對台灣子民入學的限制放寬鬆了。到了戰爭結束時,台灣社會對日語的使用能力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據說有九成人會說日語。所以這個過程當時會使得部分台灣人有祖國認同上的變化,包括李登輝上個月發表的言論,談到他是"作為日本人為祖國而戰"這些相當具有爭議性的話。

但這裡面還有很多微妙的東西,不能輕易地直接把它定位為中國派或者是祖國派。林獻堂一定就是台灣派嗎?前後都有一些變化,只能說大致上是這樣的。至於辜顯榮,中國角度來講肯定是被批判的對象。辜顯榮在二戰結束的時候曾經跟日本軍官密謀要讓台灣獨立,但是他後來投向了國民黨,他的兒子辜振甫還成了海基會董事長。所以,人生很難講。

首先從理論的角度來看看認同。什麼叫認同?認同如何形成?學術界有很多的研究,包括一個人的認同是怎麼形成的,也出現了好幾種的理論。其中有一個相對比較受重視的理論,就是之所以我們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知道很多人不是中國人。所以他跟我們之間就有一道界限,比如說名字不一樣,膚色不一樣,語言不一樣,拿的護照不一樣,等等。所以產生了我是中國人,他不是中國人這樣的概念。所以有自我與他者的存在。邊界論是其中一個理論,它的一個特點就是強調接觸過外面之後才產生自我,我跟他者接觸之後才產生我是什麼。如果永遠站在一個只有自己的範圍里生存,永遠不接觸外界,也沒有外界的信息進來,你可能不會想到我是誰。

順便一提,80年代有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概念。安德森教授提出來,我們為什麼有這樣一個國家?因為我們是靠想像的。以前的共同體是每個人我都認識,共同體就是一個村。現在國家那麼大,你不可能認識那麼多的中國人。可是你知道他是中國人,是憑想像的。想像有很多的條件,比如共同的法律、共同的教育制度、共同的教科書、共同的貨幣、共同的市場。

國府遷台後前三十年的"祖國化"進程和"中國人意識"的普及

我們回顧整個歷史,"中國"這個概念,在台灣社會有時被當作自我,有時被當作他者。這種現象其實在台灣是非常突出的特徵。"中國"什麼時候是自己、是自我呢?我的研究就是它在"中心化"的時候,它是自我的。台灣,我以前做過"中心"跟"邊陲"的研究。台灣有過"中心化"的過程。比如說在49年到71年是"中心化"的過程,它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成員,是五大國之一。所以那個時候它說我就是中國,而且他也得到國際上的認可,大多數國家都承認了,那個時候他是自我的。但是這個理念後來變成了"邊陲"概念。就認為說,原來我不是中國,持這種想像的人開始多了,現在達到相當高的頂峰了。這個過程里,曾經"自我的中國",變成了"他者的中國",這是比較形象化認同的變遷。

我們來看看之前的年代,台灣"自我"的那個年代如何強化?基本上每一種認同都是靠建構來構成的,人為的意識是很強的。我們中國人意識里我們國家存在了五千年,這個不是真實的東西。五千年前中國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嗎?我的理解是,一百年前都還不是。進入20世紀之後才逐漸形成"我是中國"這一概念。台灣在二戰結束之前是日本的殖民地,接受了50年的統治,所以他的認同有相當大結構上的變化。換句話說,到了45年之後,重新面對一個全新的認同的重建。當時國民政府在45年之後開始統治台灣,就開始塑造一個"你是中國人"的認同。所以這個時候就開始了這項巨大的工程。陳儀當時搞"祖國化",要對祖國有認同。以前有的對日本的認同是不正常的,這個才是正確的。所以灌輸這種想法。

我們看1949年之後也有一些變化。1949年之後國民政府的框架就從大陸轉到台灣去了,"中國"法統下台灣社會的中國化。兩方面,一個是硬體,一個是軟體。硬體是整個社會,就是中國國家化,有很多的符號在台灣建設。比如說忠烈祠,是祭祀革命先烈的地方,比如金門的鄭成功祠堂,台北的蔣中正紀念堂。"中國"這個國家的符號從1949年之後直接移植到台灣去了,使台灣走向了國家化的方向。它之前是一個省,或者是日本的殖民地,現在變成一個國家框架直接套在台灣的土地上。

在軟體這一部分,通過新中華文化的建構,使中華文化在台灣發揚光大。其中一個工作就是教科書,都是中國歷史的符號、民族的標誌,像黃河、長江、長城。所以,後來本土浪潮崛起的時候,就批評說,我們對五千年的歷史、對中國的國土很了解,比如說長城有多長,泰山有多高,長江有多長,都背得很熟,可是我們不了解玉山有多高,台灣的面積有多大。再加上"中國符號"已經遙不可及。還有一些文化上的建構,包括很多的歌曲、電影,獲得中國人認同的內容。比如有個電影叫做《梅花》,裡面有一首歌也是叫做《梅花》,後來被認為是中華民國的代國歌。內容符合中華民族的認同,這首歌后來鄧麗君也唱紅了。

"中國人意識"在台灣社會中普遍化的現象,經過了這樣的硬體、軟體的結合,經過了50、60、70年代這三十年的普及和教育,台灣人的中國人意識是相當成功的。我們看看比較近的調查,1993年中國人意識還是相當強,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將近五成,加上"我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則有八成,當時只選擇"我是台灣人"的只有16.7%。但是這短短几年,在90年代末整個逆轉,中國人意識開始退出主流。從九十年代末到現在,這個趨勢沒有改變,而且越來越嚴峻了。

八十年代末開始"告別中國",本土文化建構掀起

剛才我們談的是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前三十年,我們還有後三十年。我的理解,前三十年是在建構新中國文化的年代。80年代末開始走向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告別中國。"中國"這一概念在這個時候,開始從自我變成一個他者,台灣的主流社會開始把中國當作一個虛構的對象或者是一個假想敵。

裡面有一個方向,就是台灣本土國家的摸索。在台灣這個土地建立我們的國家,這是一個方向,這也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去中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在我的研究里,它其實也是一個"去邊陲化",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開始有這個想法。台灣雖然有一塊兒是中心化,畢竟它整個歷程還是邊垂的過程,這個過程裡面有政治方面的運作,也有社會力量的展現。政治運作當然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陳水扁時代的台灣政治的"去中國化"。硬體上包括把"中華郵政"改為"台灣郵政",把"大中至正"匾額改成"自由廣場"。另外,軟體文化上,有了新的史觀出現,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開始建構,現在已經成熟了。《認識台灣》為代表的新歷史教科書,在90年代後期就誕生了。除此之外,台語歌的創作,包括流行台語歌的創作,也都在這個時候出現了,當然還有很多本土文化以及客家文化,都有重新的認識和建構掀起的過程。

台灣的民意調查看了很多,我自己也參與做過。2005-2007年,當時我還在日本教書,跟台灣政治大學的選舉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學民意計劃有過合作,同時做民調。這個題目不妨看一下,2005年-2007年關於港台民眾對自身的認同,台灣的主體意識相當強,自認為是台灣人是五、六成,自認為是香港人的只有一、兩成。反過來只選擇我是中國人的,2005-2007年不到10%,平均才5%左右。在統獨這一部分。我的題目是"如果中國政府允許台灣人民自由選擇,你認為它有可能選擇獨立嗎?"台灣人民到底在想什麼,我想知道真實的想法。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超過五成選擇獨立,這是2005-2007年。如果是現在的話可能會更高。香港大概只有兩成。

馬極力為本土論尋找新方向,但主流已不可逆轉

我們再來看看馬英九,我把他的八年任期叫做"力挽狂瀾的嘗試"。明年5月份他就正式結束了。他曾經嘗試努力把中國因素更多留在台灣的土地上,遺憾的是,他沒有成功。他還沒上台的時候已經開始在做這部分的部署了,他當時當上了中國國民黨的主席,到了2007年才正式參選總統。我曾經跟蹤了他整個政策的走向,包括他在競選之前,跟當選後的兩年,也寫了很多的文章。

這是中國國民黨建黨以來第一份台灣論述,它要面對主流社會,把主流社會跟中國來聯結,這是它的做法。2005年8月15日,馬英九就任黨主席發表《改革,團結,壯大,執政》的演講,重點有一句話,將建構"台灣新希望運動"為主軸的本土化論述。這意味著什麼?馬任黨主席之後第一份政治論述,也是國民黨1949年以來首份台灣論述。他在2007年也出了一本書,叫《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把台灣歷史故事跟中國聯結在一起。

馬英九建構新台灣論述的意圖,第一,證明國民黨政權非外來政權。第二,他要挑戰陳水扁,他認為陳水扁誤用的台灣歷史情節,他希望為本土論述尋找一個新的方向。他的意圖,我的理解就是要恢復中國坐標,重建中國人的意識。中國坐標如何捲土重來?他為了實現他的台灣論述,就打了一個"蔣渭水牌"。蔣渭水向來在民進黨看來,是為台灣打拚的台灣英雄。他其實也很熱愛中國,跟孫中山國父也有來往,也支持中國的革命。所以他希望聯結國民黨與台灣的歷史關係。

另外一個做法,就是通過國史館任命的新館長林滿紅,重新解釋《中日和約》。什麼叫《中日和約》呢?在大陸叫《台日和約》,1952年,在台北賓館,中華民國跟日本簽署了《中日和約》。然後馬英九告訴大家,在台北賓館兩國簽的條約難道還不是承認台灣已經回歸中華民國了嗎?他是要否定台灣另外一種聲音--台灣地位未定論。因為在國際法上,把A這一塊土地移交給B,要在兩國共同條約上寫得很清楚才行。可是,無論是《開羅宣言》還是《中日和約》都沒有寫,只是說日本放棄了台灣,沒有說日本把台灣交給中國。所以在台灣法學界還有聲音說台灣地位未定。馬英九說"非也",在我們台灣簽的條約難道不是交給中華民國嗎?那是不是有效呢?坦白講,還是各說各話。他當然也是為了國民黨統治台灣的合法性尋求歷史法律的依據。他來做了一些去"去中國化",把陳水扁的"台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恢復中正紀念堂等等。但也不完全都恢復到以前,有一些他恢復不了。比如說,重要的國統會沒有恢復;自由廣場他只恢復了一部分,保留了"自由廣場"四個字。所以我當時寫那篇文章,就是"欲走還留"。為什麼不徹底呢?他知道本土的力量,他不可能全部逆主流民意做事情。

中國經濟的崛起並沒有帶來台灣的向心力

下一個部分,中國崛起下台灣社會的新趨勢。我們現在看看中國的"崛起飛躍期"台灣認同的結構。中國崛起飛躍期,我把它分為初期、中期、後期。從中國追趕七大工業國步伐的角度,1995年先跨越加拿大,2000年跨越義大利,這是初期;中期是2005-2010年,跨越了法國、英國、德國還有日本,達到最高,當然還有後續。然而,中國越是飛躍期,台灣越不願意做中國了。這是大家需要思考的問題。

2003和2013年,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做的十年一度的大規模的國家認同調查,這個不受政治干擾,也不是媒體、政黨做的民調,只是他們自己做的一個大型學術性民調,我個人也有參與問題的設計和討論。

根據這項調查,我其中一個結論認為,在中國崛起飛躍期,"台灣人認同"明顯增強,"中國人認同"則大幅度減弱,三分之一的民眾自認為完全不存在任何中國意識。這樣的結果出來,為什麼呢?大家看一下另外一個調查的數據。這意味著,象徵經濟騰飛的中國崛起現象,對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沒有明顯作用。也就是說,中國崛起沒有帶來台灣對中國的向心力。

2007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完全是台灣人"的從五成上升到將近七成。這也不過短短的五年時間而已。而自認為"完全是中國人"的還有14.5%,但是完全不是中國人的從16.7%上升到23.1%。第二個結論,我認為支持台灣獨立的台灣民眾並沒有因為台灣人認同明顯強化和增加。我認為大陸維持對台的軍事遏制力,有一定的恐嚇作用,台灣人基本上還是不願意打仗的。

中國崛起對台灣社會認同的影響。雖然大多數認為崛起的中國經濟力量是左右台灣社會國家認同未來走向的一個重要變相,但是民眾對這個認知的元素也在下降。這一組數據表明,中國大陸的經濟力量越來越強的時候,它就覺得無所謂了。強了我就願意跟你統一,這種情況是越來越少的。從世界整體經濟講,人是經濟動物,經濟最重要,所以經濟可以左右很多的東西,但是我們看到那部分的力量在減弱。

那麼,如果中國的體制繼續維持現狀,請問您贊成與中國和平統一嗎?數據顯示,會減少希望統一的人數,那這意味著什麼?大多數台灣民眾認為中國繼續維持現狀和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是阻礙兩岸統一的兩大因素。

我看中國崛起飛躍期的展望,就是兩岸經濟、社會、政治發展相近之後,會不會拉近兩岸的距離呢?大多數民眾傾向認為,即使兩岸距離拉近,條件日趨成熟,也不樂見兩岸走向統一,與五年前調查相比明顯發生急轉直下。這代表一個問題,中國崛起效應的局限性日趨明顯。我們回到經濟,1998年和2003年的調查,我們剛才說,經濟因素還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可是其有效性也開始遞減。這意味著如果即便大陸的經濟越來越好,或者遠遠超過台灣,也不見得會越來越希望統一。我舉個例子,今年李光耀先生過世,今年剛好也是新加坡建國50周年。在50年前新加坡國民生產總值跟台灣是一樣的,大致兩百美金。50年後的今天,新加坡是台灣的兩倍。我當時也借這個新聞,通過社交媒體做了一個調查,如果你可以選擇,你會選擇新加坡模式嗎?幾乎一窩蜂都是"NO"。這意味著大陸經濟力量或者生活水平遠遠超過台灣,除非體制有改變,否則也很難往統一邁進。

後太陽花時代台灣確實有了新特徵。太陽花運動雖然結束了,但是它的效應還在持續,並沒有因此結束。比如說,"中國因素"的問題現在還在持續,也會直接影響到正在展開的大選。"中國因素"也成為太陽花學運的主要背景。我的理解,簡單地講,台灣也好主流民意也好,認為兩岸經濟一體化會使得大陸未來有機會通過經濟力量來影響台灣,被台灣人所理解的是他們的主權、他們自主性會受到傷害,所以才有這樣一個現象。當然,這個現象並不會因為太陽花運動的結束就結束了。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年輕族群對當下中國的想像,我特意用這個做一個總結。我想中國崛起當然對台灣來說有很多的理解,有兩種理解還是比較主流的。第一認為這是機會,台灣經濟能夠被帶動起來,重新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想這也不是台灣,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有類似的期待。另外一種解讀,就是中國越來越強大,這樣的話我們的台灣價值會不會越來越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有種恐懼感,我想這會同時出現的。可以說,在2012年之前,也就是馬英九任期的前四年,前者的效率是比較明顯的,經濟因素帶動台灣的經濟重新提升。可是我們看到後面這三年,其實是後者的因素,擔心比期待更多。現在還是延續這個趨勢。

第二點,還是認為中國政府堅持拒絕民主,同時呼籲統一,缺乏信任感。這肯定不是靠一時的理解,這是長期的。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不只是年輕族群。

馬英九2008年上來,恰恰是台灣人意識越來越強的時候。中國的崛起飛躍正是伴隨著台灣意識越來越強。過去大陸一直解讀認為,就是陳水扁搞"去中國化"造成的結果,我提出很大的批判。那這樣的話,馬英九上台不是就可以扭轉了嗎?結果不是這種情況。所以不能把責任推給某一個領導人,這是整個社會的轉變。相反領導人很多時候被社會牽著走。所以兩岸雙方的原因都存在,不能只解讀單方面的。

最後留給大陸政府的課題就是,如何獲取台港年輕人的信任。左邊是香港,右邊是台灣。恰恰是中國的崛起,面對這個課題越來越嚴重。最終我想做一個結語,我想從台灣香港的問題,連接到現在大陸排山倒海討論的"一帶一路"戰略。我覺得"一帶一路"是為了強化世界對中國的信任和期待,也是希望能夠讓中國跟周邊的關係越來越好。可是我們看到,其實這條路沒有那麼簡單,恰恰是中國崛起的時代,不只是港台,在東海與日本的矛盾,在南海與菲律賓的矛盾,其實是"一帶一路"最大的挑戰,我覺得這是不能迴避的問題。

最後我留一句話給為政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這是老祖宗講的話,兩千年後的今天我覺得很有價值。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腸道微生物組最新研究進展盤點
【研究】吲哚美辛促髓鞘再生 逆轉多發性硬化症
鍾呂人仙的研究(一)
《金刚经赞》研究(达照法师)
《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溫宗堃老師

TAG:中國 | 台灣 | 年輕人 | 年輕 | 想像 | 中央 | 研究院 | 研究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