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走出糖尿病飲食誤區
版權聲明:本文為《中國社區醫師》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授權於:中國社區醫師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率也隨之增高。如今糖尿病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繼心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後的第三大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儘管糖尿病尚不能根治,但幸運的是,糖尿病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總結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管理中的常見誤區,加以指導和糾正,就能大大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本期微信我們為大家介紹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飲食控制是日常管理中最易發生問題的環節,常出現兩極分化,即過度控制或過分隨意。有的患者表現為偏食:碳水化合物類、肉類或水果等食物完全不敢吃或攝入量極少,甚至採取飢餓療法,造成營養結構比例失調,營養不良;相反,由於飢餓感明顯,部分患者為了滿足食慾,「不能虧待自己」,大吃大喝;也有患者認為控制飲食就是控制飯量,菜量不限,用肉食替換飯,不但不能控制血糖,甚至造成血脂、血壓異常。
也有患者或家屬迷信無糖食品,認為無糖的或不甜的食物就不會影響血糖,從而對這類食品不加節制。
進食時間和進食量不規律也是造成血糖波動的「元兇」之一。
糾正飲食誤區糖尿病飲食首先是平衡膳食。飢餓法可能使自身的物質被消耗,導致體重下降,引起代謝紊亂。時間過長,會導致營養失衡,這樣不但不利於糖尿病的控制,反而加重病情。在保證總熱量時,各種營養素之間需保持一定的比例。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一般不少於150~200 g,若碳水化合物(主食)攝入量不足,將可能導致脂肪的過度分解,出現酮症,甚至發生酸中毒;食入脂肪和蛋白質同樣也能升高血糖水平;攝入過多蔬菜則會影響礦物質吸收,同時烹調油也會相應攝入過多。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混合進食,這樣不但營養豐富,且由於各類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不同,更易使血糖平穩。水果口感好,能補充大量維生素、果酸和礦物質,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適當攝入有利於健康,但必須掌握好進食時機以及數量:一般在血糖控制穩定(<10 mmol/L)的情況下吃,同時根據食物交換表相應減少上一餐的主食量;進食時間最好在兩餐之間。熱量高、對血糖影響較大的水果有甘蔗、荔枝、龍眼、柿子、棗等,應盡量減少攝入。初次吃水果,應監測血糖。無糖食品不能降血糖,所謂無糖指無蔗糖,但其本身是糧食,同樣會產生熱量,在發生低血糖時最好不要選用無糖食品,而要用葡萄糖、糖果、巧克力等。進食量和進食時間不要隨著血糖的波動而變動,三餐應定時定量。發生突發情況不能及時進餐時,可先少量進食餅乾、麵包或糖果以防止低血糖的發生,待進餐時再適當減少相應主食量,防止血糖過高。發生低血糖時也不要過量進餐,可以先糾正低血糖,待血糖恢復正常後,常規用藥進餐。作者: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 東南大學糖尿病研究所 韓晶 鞠昌萍 孫子林
推薦閱讀:
※糖尿病飲食治療≠限制飲食
※【素生活】春節過後,血糖高了怎麼辦?
※糖尿病食譜|番茄炒牛肉
※不吃飯比吃了飯血糖還高,究竟咋回事?如何應對?
※關於糖尿病人喝牛奶的問題這篇文章講得最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