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唐詩】以半世寂寞換千秋之功,可好?
不知不覺,楚子說《唐詩三百首》,已經到了第十講。但是大唐的詩歌,我們只見識了「五言古詩」裡面很少的一部分:三個詩人的作品而已。今天聊完杜甫,明天開始認識王維。
【課堂回顧】
大家現在來總結一下,我們認識的第一個詩人是誰?張九齡。他是唐玄宗時期的名相,和李白的年代相差無幾,事實上,他只比李白大了20歲。但是為什麼他的詩,讀起來有點累呢?
因為他是宰相嘛,寫人生寫理想的時候,難免一本正經,「高古」得很,下次讀到他的風花雪月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大家才有機會見識多情感性的「九齡風度」。
請大家回憶一下,什麼叫雙聲連綿詞,什麼叫疊韻連綿詞?請試著舉例說明。能回答的請留言給本文,這就權當作業了。
嚇!
(媽呀,有家庭作業了,叫從小愛逃課的我情何以堪?)
為了防止抄作業,我將在三天後才公開大家的留言。
我一直在想怎麼獎勵完成作業的人,但是沒有想出辦法來。想發個紅包,發現公號沒法給粉絲髮紅包。各位幫我出出主意,怎麼表揚做作業的人?
至於李白,他是個後現代主義的戲劇大師,他在我們讀的幾篇五言古詩里很少玩賦比興,卻愛玩蒙太奇和視錯覺。
作業:你還記得「對影成三人」是哪「三人」嗎?他的《春思》,是寫哪兩個國之間的異地相思?提示:可能是羋月除了愛大王、愛子歇、愛翟驪,她還悄悄地愛上了蘇秦。羋月在哪國?蘇秦在哪國?
杜甫,我們只是讀了他的幾個夢,還沒讀完。一個是少年夢,「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十分正能量,符合中國夢的全部高大上要求;一個是白日夢,夢見自己變性成了一個美女,問題是無論他(她)把自己整得多麼漂亮,仍然不受人待見,沒辦法,躲山裡不出來了;還有就是睡在老婆旁邊,卻夜夜夢見一個男人,弄得幾千年來大家都爭議他是不是gay。
作業,杜甫夢見的這個男人,被流放到哪裡去了?後來李白有沒有再見到他?
作業布置完畢,開始今日的楚子瞎聊。
【今日讀詩】
《唐詩三百首》卷一
夢李白·其二唐·杜甫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詞語解釋】
浮云:喻遊子飄遊不定。遊子:此指李白。
告歸:辭別。局促:不安、不舍的樣子。
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時的習慣舉動。
冠:官帽。蓋:車上的篷蓋。冠蓋:指代達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誰說。網恢恢:《老子》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句。此處指法網恢恢。
【淺說詩意】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見浮雲而念遊子,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有「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兩者之間似乎有唱和關係。天上浮雲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選取夢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當分手的時候,李白總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訴說:「來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風波迭起,我真怕會沉船呢!」看他走出門去用手搔著頭上白髮的背影,分明是在為自己壯志不遂而悵恨。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寫神態;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是獨白;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通過動作、外貌揭示心理。
寥寥三十字,從各個側面刻畫李白形象,其形可見,其聲可聞,其情可感,枯槁慘淡之狀,如在目前。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夢中李白的幻影,給詩人的觸動太強太深了,每次醒來,總是愈思愈憤懣,愈想愈不平,終於發出如下的浩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高冠華蓋的權貴充斥長安,唯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求仕無路,困頓不堪,臨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連自由也失掉了,還有什麼「天網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縱使身後名垂萬古,人已寂寞無知,夫復何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在這沉重的嗟嘆之中,寄託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包含著詩人自己的無限心事。
【楚子歪評】
這首同上一首一樣,還是所謂的「一頭兩腳體」,以四、六、六行分層,本詩的第一段是敘事,做夢了;第二段是描繪,夢中李白;第三段是感慨,李白的遭遇怎麼那麼衰啊!劉辰翁曰:起語,千言萬恨;次二句,人情鬼語,偏極苦味。「告歸」六句,夢中賓主語具是。「冠蓋」二句,語出情痛自別。
那麼,兩首詩是如何在寫作上形成系列的呢?
《夢李白》其二,上篇以「死別」發端,下篇以「身後」作結,形成一個首尾完整的結構;兩篇之間,又處處關聯呼應,「逐客無消息」與「遊子久不至」,「明我長相憶」與「情親見君意」,「君今在羅網」與「孰雲網恢恢」,「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與「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等等,都是維繫其間的紐帶。
兩首詩的內容和意境上的呼應與差異:從寫「夢」來說,上篇初夢,下篇頻夢;上篇寫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寫清晰真切的形象。從李白來說,上篇寫對他當前處境的關注,下篇寫對他生平遭際的同情;上篇的憂懼之情專為李白而發,下篇的不平之氣兼含著詩人自身的感慨。
《杜臆》:前篇止雲「人我夢」,又雲「恐非平生魂」,時此雲「情親見君意」,則魂真來矣,更進一步。而「江湖多風波」,所以答前章「無使蚊龍得」之語也。交情懇至,真有神魂往來。
總之,兩首記夢詩是分工而又合作,相關而不雷同。加上杜甫寫五言古詩特有的轉韻(這個不細說了),鍛造出不可抵擋的藝術感染力。這就是一個創作十分嚴謹的杜甫,一個可以把自己累出骨感美的杜甫。
【李杜交往】
很多粉粉回復,要求多講一點故事。
李杜交誼是永遠有談資的一個話題。聞一多先生在《杜甫》一文中盛讚兩曜相聚:
我們該當品三通畫角,發三通擂鼓,然後提起筆來蘸飽了金墨,大書而特書。因為我們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我們再逼緊我們的想像,譬如說,青天里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那麼,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詩中的兩曜,劈面走來了,我們看去,不比那天空的異端一樣的神奇,一樣有重大意義嗎?
很多文章,都把李杜的認識,放在李白第二次進入長安後。那時李白在唐玄宗身邊當了一段短命的御用詩人,不久被攆出京城,帶著一筆「遣散費」四處流浪。正是那次交往,老杜寫了他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佳句。
但是人們沒有注意到,老杜的《飲中八仙歌》,是在此之前寫的,那時,他對李白已經非常熟知、崇拜了。
其實,李白第一次進入長安後不久,由燕趙向南,一路遊走,在兗州逗留了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杜甫的父親恰好在兗州做官。杜甫在兗州認識了李白,一起遊玩、寫詩。兩年後,李白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杜甫父親的邀請或者關照,竟然舉家東遷到兗州。李白和杜甫的交往更多了,據說李白亦師亦兄亦友地和杜甫交往,還幫杜甫改過一些詩句呢。
為什麼要特別說這個呢?因為我們可以注意到,李白和杜甫的第一次交往,是一個小衙內對文藝青年的崇拜;第二次交往,是一個文藝青年對風流名士的敬仰。這幾次交往對杜甫的影響巨大,對中國詩歌史的影響巨大。杜甫在隨後的幾十年里,用20多首詩篇來記敘和追憶往事。以杜甫寫下的「李白一斗詩百篇」、「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等句,可見他之推崇欽敬李白的程度。
李白和杜甫最有名的唱和詩,是第二次交往時寫下的。那天,李白開著玩笑,口佔一詩《戲贈杜甫》,笑話他的骨感美,其中明顯有老師對愛徒的戲謔:
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有感於此詩,杜甫以《贈李白》作答,雖然也拿他的嗜酒開玩笑,但是畢竟還是仰視45度角: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李白和杜甫流傳千年的最經典的唱和詩,卻從來不為大家知道。因為大家不知道李白那首詩贈的是杜甫,杜甫很多年之後,和了那首。
我說的詩是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首《送友人》,太有名了,同樣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里,我們以後會詳細講。這裡提前「劇透」的是,《送友人》是李白在魯郡寫的,魯郡就是兗州,千百年來大家都在猜測李白送的是哪位友人,很少有人想到是杜甫,更少有人想到杜甫的《夢李白》兩首,多處在呼應李白《送友人》。「浮雲」、「遊子」、「故人」、「蓬」均為李杜詩中互見之詞、句中共有之義。
所以,哪個同學說杜甫對李白是單相思的?站出來。
推薦閱讀:
※離開父母一個人去大城市工作的孤獨感多有強烈?
※我的孤獨,雖敗猶榮
※左手一朵合歡,右手一箋寂寞【情感美文】
※在國外留學,如何面對孤獨和寂寞,認真生活?
※比一個人吃火鍋更寂寞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