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太極拳是武當的還是陳家溝的?
王貴琛 10-16 12:24 28贊 踩
看到很多回答,否認陳家溝是起源地。感覺骨鯁在喉,在此傾吐一下。
不否認,太極拳的產生有無數先輩的貢獻,但是「定稿人」的貢獻是不能抹殺的。羅貫中之前就有三國話本,但是經羅貫中之手三國故事定稿升華,所以羅貫中是三國編著者。陳家人總結前代經驗,定型了拳法與拳理,功不可沒,當得起起源地。
當世幾大流派,都是來自陳家溝,歷史源流清晰。大家應該也沒有意見。明明學了陳家拳,非說源流來自武當山,真是其心可誅。
再說現在的武當派,難聽一點說,偽拳泛濫。掛名張三丰所創的拳械套路沒有一百也有幾十。拜託,張三丰是修道的,武術是副業,怎麼可能編創這麼多套路?即便要編,也只會將對武術的見解融合到一種拳法中。可看看現在所謂的武當派,什麼武當太極拳,武當形意拳,武當八卦掌層出不窮,不是騙子是什麼?
教我太極拳的師傅說,他前些年看武當太極的視頻,覺得那些道士練得像楊氏。這些年發現道士們練得像陳氏了。網上視頻很多,有心人不妨自己對比一下。
很多人否認陳家溝,原因無非是經濟利益,想把水攪混。其實真正要做的是把拳練好,你練的比陳家溝好,現在信息這麼發達,還怕別人不知道,還怕別人不來?八極拳吳大偉說過,吳家只要把式練得最好,就是正宗,別人爭也爭不去,練不好,給你個正宗也不過是在丟祖宗的臉(大意如此)。私以為,這才是拳家應有的態度。
1評論太極滑拳 06-20 12:39 112贊 踩
正宗太極拳是武當的還是陳溝的?這是個兩選一的選擇題,可我的回答是正宗太極拳即不是武當,更不是陳家溝!太極拳是中華武術流派的一種而矣,至於太極拳伯仲,須認識中國武術的發展由來可見端倪!
無極生太極,乾坤初造,元氣充流,動靜分合,遂生萬物,是為後天,而有萬象,先天之氣,賦予後天之形質,又包含先天之元氣。故人為先天後天合一之形體也!然有意識情慾,陰陽參差,先天元氣漸消,後天之氣漸長,陽衰陰盛,又為六氣所侵、七情所惑、故身軀漸弱而百病俱生,古人憂之。於是人文始祖,嘗百草以祛其病,靜坐以養其心,而又以動靜之不能互為用也!黃帝創道引之術,華佗有五禽戲之圖,嵇康有養生之論……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縱橫經緯,文治武功,武為戰爭所需,多殺伐之氣,進一步促進了武術大發展!脫離軍陣,派別漸生,考其來源,曾經幾許變遷,始稱拳勇、拳社,春秋稱武術,戰國稱技擊,兩漢稱技巧,明清稱技藝、武藝,民國初稱武術!此歷代名稱之大略,亦可知太極拳名稱之所由始也!武術即是歷代先賢達人逐漸完善的結果,太極拳豈能是武當、陳家溝所獨創!
其次,太極拳的源流究竟如何,創始於何人,雖有零星的記載,終不能予人以真確之相信,關於此點,爭論者極多。本人只以太極拳創始於早晚,以朝代紀元為根本,以解釋太極拳伯仲之根未!其是否合於武當或陳家溝,亦不顧及,要之以明確的解釋,期與眾拳友共喻而已。考太極二字,出於周易卜辭,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是古人以周易樸素的哲學體系,以淺顯的言論,夠釋深奧的原理。不過太極、形意、通臂何嘗不是此理!且說太極拳史略……韓拱月傳程靈洗,能保全歙縣皆靈洗之功,梁元帝授以本郡太守,其後五佰年始傳至程珌。改太極拳之名為小九天,珌是宋紹興進士,有十五勢,有用功五法,四性歸原歌等;唐有許宜平,所傳太極拳名,三十七勢,又名長拳因其滔滔無間也!大詩人李白訪之不遇,題望仙橋而回;李道子的後天拳;胡境子的後天拳等皆早於武當,陳溝!
最後說一說我家傳太極滑拳,太極拳中說不可流於滑拳也,滑拳略區別於其它太極拳,譜云:作拳者義農也!觀龍虎相鬥串連成式,曰滑拳!又詩云:先師武子妙法篇,留傳王禪鬼谷仙。後來七國度孫臏,至今穩秘在水簾,無福小輩莫談論,萬兩黃金貴莫言!
到明末清初到如今,傳承有序,有清朝拳譜槍論,有道光十一年滑拳祖譜!僅供參考,一句話,人民創造歷史!太極拳亦是如此!
11評論
極樂尊者 05-11 10:38 155贊 踩
太極拳為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所創。
太極拳數百年來代代有傳人,綿延不絕,名手輩出。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位於河南省溫縣縣東清風嶺上,六百年前為常陽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 西澤州(今晉城)人陳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縣遷居溫縣城北,立村陳卜庄 ,越二年,因嫌地勢低洼,復遷常陽。後因陳氏人丁繁衍,家傳武術在附近又大有聲望,加之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溝,久而久之,便易常陽舊名為陳家溝。陳氏 總結了許多拳術套路。計有五套拳、五套錘、十五紅、十五炮、紅炮錘、一百單八式長拳以及別開生面的演練方法雙人推手等。又據此理,創編了刀、槍、劍、棍、 鐧、雙人粘槍等武術器械套路。這些拳械套路均據太極之理,由無極至太極,由無相而生有相,由靜而生動,每個招式都分陰陽(即虛、實、柔、剛、靜、動等), 形成了太極拳械的雛形,在陳氏家族中世代相傳,形成陳氏太極拳。 陳氏十四世的陳長興,在祖傳太極拳的基礎上再樹里程碑。他將陳王廷編的一至五路太極拳由博歸約,精鍊歸納,創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為陳氏太極拳一路二 路,後人稱之為「老架」,他還大膽地打破門規限制,拳傳外姓,收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楊福魁(露禪)為徒。楊福魁藝成回鄉後,後到達北京,經歷了一段 「闖天下、打天下」的傳奇經歷,並擔當神機營總教習。楊氏祖孫三代在北京與人交手無數,授徒廣眾,流傳甚廣。其拳架在不斷的實踐中日臻完善,最後由楊澄甫 定型,成為目前流行最廣的楊式太極拳。同時,尚有早期、中期的拳架流傳於世。滿族人全佑跟楊福魁之子楊班候學得楊氏小架太極拳後,傳與其子鑒泉,在上海開 辦武學,將師承太極拳修改定型成另一家,因鑒泉後從漢姓吳,故世人稱其為吳氏太極拳。
和兆元(1810 –1890年)溫縣趙堡鎮人,趙堡太極名師陳清平的入室弟子。1836年進京供職,曾統領皇宮大內侍衛(據傳)。因屢有功績被皇室例封為「武信郎」。在京 期間,他廣交武林同道,切磋交流,集思廣益,反覆實踐,所以和兆元提出:「由外帶內,周身順遂渾圓,由內達外,陰陽變易莫測」的理論。制定出一套集拳架、 推手、散手為一體,三者互為檢驗印證,寓技擊、修身、養身於一道,既保持趙堡鎮原傳太極拳傳統又獨具特色的新型太極拳理拳法,即和式太極拳,因地域因素也 被稱為「趙堡太極拳」。
和兆元晚年歸里,處世低調,除傳子和潤芝、和敬芝、孫和慶喜、苗彥升外,只在趙堡鎮附近傳播。
和慶喜,字福棠(1857—1936),和潤芝長子,是和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他自幼隨父習拳,又深得祖父真傳。慶喜公為人和善,德高望重,1928 年起開山收徒,視學者年齡、體質、文化不同施以不同教法,教學有方。一時間趙堡鎮及周圍各地習拳之風盛行,從學者如流,在短短數年內,教出了一大批如和學 信(侄)、和學敏(子)、和學惠(侄)、鄭伯英、鄭悟清、劉世英、郝玉朝、陳桂林、柴玉柱、郭雲等各懷絕技之門徒,這些傳人成為日後傳播和式太極拳的中堅 力量。
1.來源
太極拳的來源有下列3個方面:①綜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術極為盛行,出現了很多名家、專著和新拳種,太極拳就是吸取了當時各家拳法之長,特別 是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而編成的。②結合了道家導引、吐納之術。太極拳講究意念引導氣沉丹田,講究心靜體松重在內壯,所以被稱為「內家拳」之一。③運用了 道家的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以意行氣,通任督二脈,練帶脈、沖脈。各式傳統太極拳也皆以陰陽五行學說來概括和解釋拳法中各種矛盾變化。
2.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太極拳發展很快,打太極拳的人遍及全國。當前,僅北京市公園、街頭和體育場就設有太極拳輔導站數百處,吸引了大批愛好者。衛 生、教育、體育各部門都把太極拳列為重要項目來開展,出版了上百萬冊的太極拳書籍、挂圖。太極拳在國外,也受到普遍歡迎。歐美、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 區,都有太極拳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就已有30多種太極拳書籍出版,許多國家成立了太極拳協會等團體,積極與中國進行交流活動。太極拳作為中國特有 的民族體育項目,已經引起很多國際朋友的興趣和愛好。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的完美結合,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其拳理來源於《易經》、《黃帝內經》、《黃庭經》、《紀效新 書》等中國傳統哲學、醫術、武術等經典著作,並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道、儒等文化的合理內容,故太極拳被稱為「國粹」 。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中正安舒、輕靈圓活、鬆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這種運動即自然又高雅,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在高級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很多科研部門對太極拳正在進行研究。通過從醫學、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學等多學科的研究證明,太極拳對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壓、心臟病、肺病、肝炎、關節病、胃腸病,神經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療效。
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115評論
傳統文化與生命成長 文化問答達人 05-13 12:11 14贊 踩
論陳家溝不是太極拳發源地
----李師融
(本文作者是楊式太極拳傳人,《太極》雜誌特約編委,《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編著者。)
一、掛牌儀式是越權行為
2007年8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簡稱:武術界官方)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舉行掛牌儀式,授予陳家溝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的稱號和牌匾。該中心黨委書記宣布:「經眾多專家學者潛心研究,認為溫縣陳家溝是太極拳發源地,並被武術界認可。」(引自《焦作日報》2007年8月22日第一版)這一宣布只有武術界官方的抽象表態,沒有國家課題《太極拳源流和發展研究》(簡稱:源流課題)的正式結論為據,事前也沒有將「眾多專家學者潛心研究」的論點和依據,向全國太極拳界公告,純由武術界官方決定。因此,太極拳界的多數人士對此持異議。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的報告中指示:「確保權力的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進行。」掛牌儀式沒有把其依據對太極拳界公布,不符陽光下行使權力的中央指示精神。總書記又指示:「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序規章,保證國家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以此觀之,上述掛牌行為是以中國武術協會名義,授予「發源地」稱號的。中國武術協會是一個高級的社會團體,不是國家權力機關,無權代表國家權力機關授予「發源地」的榮譽稱號。
國家源流課題是國家體育總局於2002年設立的,至今尚未結束,關於太極拳「發源地」的結論,還未形成。其發布許可權應該由國家體育總局行使,發布的程序應該在源流結論已通過學術鑒定,驗收為成果並授獎以後,才能有根據地向全國公告。其他機關團體無權自作主張和隨意發布。中國武協的授牌行為,不符合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必引起源流結論的混亂。因此,是一越權越軌行為,人民可以不信。
二、掛牌的目的是為冒牌發源地鍍金
陳家溝是不是太極拳發源地?自會有國家源流課題作出結論後,由體育總局向人民公告,自有社會的公正檢驗,用不著中國武協搶先越權授牌。
真理是不會被駁倒的。真正的發源地,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無需官方的保護,也能經得起社會實踐的檢驗。例如,內家拳(現稱武當拳)源出武當山,創自張三丰,具有深厚的歷史根源和社會基礎。儘管唐豪、顧留馨等「權威」極力否定,鼓吹「武當無拳論」、「張三丰不會武術」、「附會神仙」等攻擊,但是,1993年國家體委驗收了《武當拳源流、拳系和內容研究》的成果,授予科技進步三等獎,確認張三丰為內家拳的創始人。是真金總會發光的,不怕烈火鍛燒。不是真金依靠鍍金騙人,也經不起陽光下的社會檢驗。1930年以前,陳家溝的前人留下史料,充分證明陳王廷不是太極拳的創始人。全國各太極拳門派並非源出陳家溝(下文有論證)。在國家源流課題的嚴格檢驗和社會實踐檢驗下,冒牌的發源地必被淘汰。
武術界官方為什麼要搶先越權保護虛假的「發源地」呢?事出必有因。自1931年至今,由唐豪、顧留馨及武術界官方壟斷太極拳文壇,長達半個世紀以上。鼓吹「清初陳家溝陳王廷首創太極拳」的謊言(簡稱:陳王廷創拳說),無人監督,也無學術鑒定製度的約束,致使謊言重複千遍,使人信為「真實」。1997年,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編纂出版了《中國武術史》,這是一部具有國家權威的史冊,向國內外廣為傳播,其中已將未經國家鑒定的「陳王廷創拳說」寫入史冊,對世界人民的影響極其不妥,受到傳統太極拳人的批評和反對。武術界官方無法解釋,也不願改正,為了鞏固其領導權威,決意將錯就錯,以權力否定明代的太極拳史和文化遺產,否定明代太極先賢張三丰、王宗岳、蔣發創編太極拳經典拳譜的不朽功績,壓制明萬曆年間創建的趙堡太極拳派(地點在河南溫縣趙堡鎮,距陳家溝數里之遙)。企圖打成「非法組織」而消滅之,以襯托出「陳王廷創拳說」的正確。這就是武術界官方帶頭弄虛作假的根源,不僅損害明代的太極拳史和功績,而且有損我國政府的誠信形象,也腐蝕了一部分太極拳人的靈魂,自動出賣其明代的祖師,承認為陳王廷的傳承,以獲得武術界官方的寵愛和栽培,違背了黨的教導「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利用這些見利忘義的某組織,向明末創建的趙堡太極拳發動宗派之爭,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大方向背道而馳。由此可見,掛牌授匾的行為是弄虛作假根源的暴露。其用意不是為國為民,維護國家的歷史遺產,而是為了保住做官的權威,文過飾非,製造混亂。
三、陳家溝不是太極拳發源地
本文有根據地說,陳家溝不是太極拳發源地。理由是:陳王廷不是太極拳創始人;全國各太極拳派並非源郵陳家溝。證據如下:
(一)陳王廷不是太極拳創始人
1、太極拳是哲拳,拳理深邃,指導太極拳從創始到現代的六百年發展的理論,是歷代公認的經典拳譜。
作為創始人或發源地,必須有自著的經典拳譜。查陳家溝史料,陳王廷一生沒有一篇自著的拳譜。陳家溝的名人陳鑫(1849—1929)在《陳氏家乘·陳王廷》中記述:「公際亂世,掃蕩群氛,不可勝記,然皆散亡,只遺長短句一首。」說明陳王廷一生主要業績是維護腐敗的明末皇朝,鎮壓起義農民,沒有一篇著作留下。所謂陳王廷的《拳經總歌》,是顧留馨剽竊戚繼光的《拳經總歌》,用以包裝陳王廷而欺世。
陳王廷傳拳的宗旨,在《長短句》中說:「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即是為了功名利祿,做皇帝,當將軍,與明代經典拳譜中所傳的「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王宗岳傳達張三丰的遺教)完全相悖。歷代太極拳名家和傳人,公認的經典拳譜是王宗岳拳譜。(簡稱:王譜,王宗岳是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人)該譜是王宗岳遵師囑,將張三丰傳下的拳訣八首,闡釋為一一對應的系列拳論,該譜是張三丰和王宗岳的合璧之作。吳式太極拳名家徐致一(1892—1968)在1927年著《太極拳淺說》中有一中肯記述:「三豐之後,得其真傳者,始以山右王宗岳見稱,王氏述三豐遺論,著有《太極拳經》、《行功心解》等多篇,說理精妙,言簡而賅。今所流傳者,實宗其說。」拳史中既有明代先賢之經典拳譜為證,清初的陳家溝及陳王廷就不可能是發源地和創始人。
2、陳家溝的前人,在1930年以前留下的史料,說明陳王廷不是太極拳創始人。
考證歷史的真實,應以事件發生地的前人記載及真實的口碑為據,這是最可信的。反之,以現代的外地權威或高官的意志為據,是最不可靠的。
陳式太極拳名家陳長興(1771—1853)傳到其曾孫陳發科(1887—1957),祖孫四代都尊張三丰為祖師、王宗岳為宗師。不知有陳王廷創太極拳之說。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向世人傳出的王譜及張三丰四要論,蔣發的三十餘篇拳解,都是陳長興授予的。(參見楊振基著《楊澄甫式太極拳》的附錄)故楊式、吳式太極拳均遵陳長興之傳承,尊張三丰為祖師。陳發科在解放前傳授的弟子,如沈家楨(1891—1972)是尊張三丰為祖師的,與其合作者顧留馨常為源流分歧而爭論。建國初期,陳發科的弟子馮志強(北京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在一次練拳之餘,詢問陳師,是否有陳王廷創太極拳之事,發科答曰:「誰創拳?連我也不知,你知道嗎?」他如此回答,是礙於唐豪、顧留馨也拜在門下學拳,不便與官方言論矛盾。這是馮志強大師於1995年在河北永年的國際太極拳聯誼會上的公開發言。(引自王海洲著《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考析》人民體育出版社,第129頁)
又據陳鑫在八十歲時(1928年)所寫的《辨拳論》(原載和有祿編著《和式太極拳譜》人民體育出版社,第271頁)原文是:「前明有父女從雲南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莊,將拳傳予王氏。(註:指王宗岳。宗岳原居山西陽城縣小王莊,後遷居太谷縣小王堡,陳鑫所述地址有誤。)河南溫(縣)東劉村(即小留村)蔣姓得其傳,人稱僕夫(指蔣發),此事容或有之。至言陳氏拳法得於蔣氏,非也。陳氏之拳不知仿自何人?自陳氏遷溫帶下,就有太極拳。後攻此藝者,代不乏人。如明之奏庭(王廷別名),清之敬柏、季(甡),好手不可勝數。後有趙堡邢喜懷,張宗禹,又後有陳清平、牛發虎皆稱名手。陳必顯不摸原由,謂學於蔣氏,大為背謬。」該文的用意是駁斥陳溝村人(以陳必顯為代表)據前人口碑,盛稱蔣發為陳王廷之師。陳鑫把太極拳傳入陳溝的時間提早到元末,陳氏從山西遷入溫縣就有太極拳,早於明末的蔣發,以否定蔣發為師的史實。又在二十天後(民國十七年農曆九月二十二日),在陳氏的文修堂抄本上,留下一言,戒村人不得再言蔣發為陳師。文中將蔣發改為清乾隆時人,晚於明末的陳王廷,人不同時,不能為師。(註:這一留言,引自徐震《太極拳考信錄》1937年著)對照陳鑫前後二文,蔣發由前明人變成清乾隆時人,歪曲史實而為陳氏增光。由此反襯,村民陳必顯所述為事實,陳王廷確為蔣發傳拳的學生,不是創始人。
又據顧留馨1982年著《太極拳術》(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58頁)記述:「由《陳氏家譜》可知,陳王廷三子一孫,拳藝一般,玄孫甲第則拳藝精到,但從此後繼無人,然而,陳王廷族系第四代秉壬、秉旺、秉奇三兄弟,是陳家溝著名太極拳手,人稱三雄。」這是家譜的記載。說明陳王廷的太極拳藝一般,無能傳至三子一孫,至此,後繼無人。陳氏太極拳在乾隆年間的中興,與陳王廷無關。據筆者考證是趙堡第四代掌門陳敬柏的授拳和傳入王宗岳拳譜有關。故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宗師李亦畲(1832—1892)在《太極拳小序》記有:「太極拳之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入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證明陳秉旺及其子陳長興的拳藝是王宗岳的遠代傳承,與陳王廷無關。
(二)陳家溝不是全國太極拳的發源地
1、社會公認的太極拳六大門派是趙堡及陳、楊、武、吳、孫六派,其餘為小派。
六大派中以趙堡太極拳建於明萬曆年間,歷史最老,是蔣發創建。代有傳人,脈絡清楚,至今已有十三代。前七代的掌門分別是蔣發、邢喜懷、張楚臣、陳敬柏、張宗禹、張彥、陳清平,這七代拳史,筆者於2001年6月親至趙堡考察,確認真實。陳清平(1795?—1868)的大弟子和兆元(1811—1891)曾留下下遺言,明確這一傳承。文曰:「蔣先師(蔣發)之太極受山西師傳(指王宗岳傳),於明萬曆末年授吾鎮(趙堡鎮)邢公喜懷。喜懷為人殷勤,蔣師樂之,始得此拳,邢將此術傳張楚臣,張又傳陳敬柏。敬柏有驍勇之名,義憤打死山東強客之舉。陳公傳張宗禹,張又傳其後(人)張彥。張彥乃拳林高手,曾披錢褡獨闖山東,大鬧僧寺,留下神手威名。王圪壋小村陳清平,自幼酷愛拳腳,久慕張公功夫絕倫,為學此藝,遂遷吾鎮,拜張為師,得其真諦。陳公乃吾恩師也。」(引自和少平《太極拳探源——兼談和式太極拳源流》,載《武當》1991年第2期)這是當地古人最可信的記載,比外地的現代權威之說更為真實。
其餘五派均由趙堡派衍生傳出。陳、楊、吳三派是第四代掌門陳敬柏傳出。即敬柏傳陳繼夏,再傳秉旺,三傳陳長興,而外傳楊露禪。楊派又傳吳派。故三派均尊張三丰為祖師。武、孫兩派則由趙堡第七代掌門陳清平傳出,與陳家溝無關。
顧留馨把各派均源出陳家溝是謬誤的。楊、吳兩派雖由陳溝的陳長興傳出,但長興承認為張三丰、王宗岳之傳。因此,陳溝就不是發源地。目前,陳家溝已經變質,立陳王廷為創始人。楊、吳兩派不承認源出陳王廷為祖師的陳派。因此,六大派中就有趙堡、楊、吳、武、孫五派不承認源出陳家溝。只有武術界官方指揮的陳派及小派和式太極拳,承認陳王廷的傳承。缺乏社會認可的基礎,官方賜予的「發源地」牌匾最終會被摘下的。
2、陳家溝自明初至清末,沒有一篇拳理著作,不符哲理深邃的太極拳發源地資格。
除了上述的《拳經總歌》不是陳王廷著作外,所謂陳長興的《太極拳十大要論》和《用武要言》,也不是陳長興的著作。經社會檢驗,確認二譜為陳績甫於1935年抄襲形意拳名家凌善清1929年著《形意五行拳圖說》中所傳出的《九要論》,加上陳鑫的論剛柔而成《十大要論》。《用武要言》則以《九要論》後續的《交手法》在文字上略加潤改而成。如此弄虛作假的品質,不配「太極拳發源地」的稱號。
(本文作者是楊式太極拳傳人,《太極》雜誌特約編委,《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編著者。)
4評論
非專業愛國人士 05-12 07:08 24贊 踩
看了看回答,發現很多人都是根據小說或傳言加自己杜撰給的答案。先不說太極拳是誰所創,楊家從陳溝學拳是真的,除了趙堡和陳家,吳、武、孫都與楊家拳有相當關係,這個思路是大家都認可的,那麼除了陳家自己,包括趙堡在內的其他門派都否定陳王廷創太極拳,為什麼?現在陳家人說太極拳是陳王廷所的依據是唐豪的《少林武當考》,且不說這本書內容的真實性,就楊露禪同時期武家的李亦畬寫的資料來說,其真實性都比不過後人的考證嗎?陳家有太極拳記載的是陳興的《太極拳圖說》,而在此之前楊家已經名揚京城,武余鑲在河南舞陽鹽店所得太極拳經書也比它早,為什麼?楊家自己的記載就更不必說了,所以,說陳王廷創太極拳真的有點牽強附會。作為後人,現在追查太極拳的根源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好好的繼承和發揚才是正事,不要被騙子和噴子糊弄了,如果有一天只能戲說太極拳,那才是國家和社會的悲哀!!
7評論太極擎乾 05-25 00:04 38贊 踩
百分之99.999的人回答這個問題,都是靠的影視資料,金庸先生的小說,和自己的臆想,然後胡編亂造想當然。如果有人實地去一下陳家溝,感受一下什麼是尚武精神,真的會有很大收穫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一個傳統拳術的命名,太極拳,說到底是一種拳術,為什麼要加上太極兩個字,陳家溝的拳師釋義是此種拳術,理根太極,理論,拳論的根源是太極理論。太極的理論是哪兒的,是道家的,這個毫無疑問,但是不代表太極拳一定是道家創的。這就像八卦掌,理根八卦,眾所周知,伏羲創八卦,為什麼沒人說八卦掌是伏羲創的。
其次,陳氏太極拳第一個動作,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拳式,金剛搗碓,金剛是什麼?金剛不是銀背大猩猩,金剛是佛教的護法,由此一點,就可斷定,太極拳的創立一定與道士無關,在宗教力量極其對立的四百年前,絕對不可能有道士愚蠢到用金剛這個字眼創拳,更不用說所謂傳說中的張三丰祖師。
再有,張三丰創拳論,大多來自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這個很好考證,我本人就諮詢過很多老一輩的武術界人士。大家先要明確,金庸先生,梁羽生先生是在1960年左右開始寫武俠小說的,他們寫武俠小說就是以五十年代,吳公儀與陳克夫的王八拳大戰為緣由的。這就可以了,五十年代倒退20年,隨便公園裡找些80歲左右,自幼練武的老爺子們,打問打問,我得到的回答都是,我們小時候知道太極拳是陳家的,是在七八十年代以後才聽說有張三丰這麼個人,這個可以實際考證,不用跟我抬杠,各地都有公園廣場,自幼習武的八十歲的老爺子應該不少。
最後,陳家的太極拳,理論體系完整,功法,套路,推手對練,器械等項目,套路明晰,下屬各門派傳承有序,陳氏家譜記載創拳習拳歷史悠久,無論是文獻還是文物,皆完整於武當道家創拳一說。
綜上所述我認為太極拳陳家所創,毋庸置疑,希望武術界同人可以多提寶貴意見
1評論梁生喆鑫 07-04 09:50 26贊 踩
這個問題很無聊,天天在爭太極拳的創造者。武當太極是最早的古太極,也就是說張三丰所創。大家看過張三丰太極拳論嗎?作為道家弟子不應為這些凡塵事而爭,但看多了有點看不下去了。張三丰是隱士創立了隱仙派,太極拳創造也是自然中產生的,陰陽論,自然論,八卦論等等結合在一起。真正的太極是怎樣的?相信很多人都不知,太極拳真正的內函是什麼?大家好好體會。道家精華所在。很多太極門派都拜張三丰為祖師,這點不能懷凝吧!
3評論夢裡-雲中漫步 05-13 11:48 3贊 踩
正宗的含義是什麼?各式太極拳都有自己的拳理拳論。其中某式太極拳始祖主要拳論抄編的形意拳的,其他各家都是自己的理論。而且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是拳理的精華,可以稱為拳經。由此拳論才得名太極拳。當年武禹襄前往趙堡學習趙堡太極拳的那個時代,尊師重道可不是像現在這樣掛在嘴上的,如果是陳氏發明的,陳清平,武禹襄,楊露禪等還會尊張三丰為祖師嗎?學習傳武的應該知道,拜師時,師父會把傳承交待清楚的,他們都是一代宗師,而且和楊露禪的師父 陳長興是同一時期的人,他們三人本來就是後學,是張三丰還是陳王廷發明的本來就和他們沒有關係,如實說就行了。後來還有宋書銘的太極拳,和陳式一點關係都沒有。孫存周說:平生之志,不入仕途,不務工商,不做打手,不圖俠名,唯繼絕學而已。能做到這句話的人才是傳承人,配的上正宗兩字。
評論d金 06-26 18:10 36贊 踩
正宗太極拳源出武當山為明代張三十祖師所創引自吳式太極拳門下胡運運大師所著《太極拳與氣功》一書胡大師為長沙市太極拳協會主席因他原為長沙鐵路局職工,因起肺病轉學吳式大極拳,後著書後書記載太極拳考王宗岳,王宗,另一支傳到溫州第十八代王維慎稱溫州松溪派太極拳,我溫州太極拳是正宗武當派!至於河北陳家溝太極拳是清代了,怎麼比武當早,除非有時光逆轉才會說陳早,我也是太極拳愛好者,無私無欲才是大道,是非自己歷史公斷,為名爭利不是習武者之道,只有德藝雙馨的人才配稱大師,不管你是武當道長玩是陳式大極後人,無欲則剛,有欲則私,非武術之精魂!只有傳承才是最好對上一代武者的交待,這叫上無愧對先人,下不怍於後代,成驕,戒駿,心中無我才萬真大極迎,!溫州市龍灣區金上業!
1評論
大白鯊143106931 05-11 21:09 76贊 踩
正宗的太極拳己經失傳!正宗的太極拳只有八勢,就功能來講,太極拳套路最初只是輔助練習內丹的!而內丹功才是太極拳的魂!俗世之人不具有練內丹功的資質,因此,太極拳的魂早己在民間失傳!正宗的太極拳只重意,不重形,簡單說:正宗的太極拳在搏擊時是沒有固定招式的!!!!民間流傳的太極拳其實只有形沒有魂。這些所謂的套路其實是花蛇添足多此一舉!就連意拳大師王鄉齋先生臨終都不能理解太極之真意,更何況現在這些被名利沖昏頭腦俗人!
15評論
推薦閱讀:
※玄空太極圖說(二)
※陳式心意混元24式太極拳(七)
※姓名學之太極點(十)
※【名家有約】——名門之媛,感恩太極,在付出中品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