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稱希臘 29】後來居上的伊斯蘭教
【言必稱希臘還是言必稱中國】系列文章之(二十九)
近些年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的穆斯林自費赴麥加朝覲的人次越來越多。據伊斯蘭教規定,凡具有條件的穆斯林,畢生至少要去麥加朝覲一次才算完成天命。中國約有二千多萬穆斯林,現在也加入到這股洪流當中。
穆斯林朝覲麥加克爾白(天房)的情景
伊斯蘭教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的麥地那和麥加一帶,創始人是先知穆罕默德(約570-632)。但是按照伊斯蘭教的觀點,穆罕默德不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只是正道的復興者。
阿拉伯半島位於西亞,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區,是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東延。地貌主要以沙漠和山地為主,全年降水稀少,缺少大河和湖泊,飲水多靠乾涸河和水井。半島早有人類活動,但生產力發展極慢,主要是游牧,還有少量的綠洲農業,伴有初級的商業。雖然比鄰古埃及和兩河文明,可是受制於地理條件,並未造就出另一個古希臘文明。不僅如此,所有早期興起的帝國都不願意光顧阿拉伯半島,最多是附屬關係。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塊土地既無利益,又無威脅。
6世紀末,半島上已經形成眾多部落。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受某個時段降水增多的小周期影響,生產發展,人口增加。但是繼續提升的空間有限,所以隨即各種社會矛盾凸顯,亂象叢生,部落戰亂頻繁,底層民眾生活困苦。在這種情況下,阿拉伯半島迎來了統一的契機。
穆罕默德(約570-632)出身於麥加的沒落貴族,受一神論思想影響,創立伊斯蘭教,號召人們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反對多神和偶像崇拜,宣稱自己是安拉的使者、最後的先知,並主張廢除世俗的等級觀念,將平等思想融於伊斯蘭教。
穆罕默德登霄圖。相傳621年某天穆罕默德一夜遨遊七重天,並拜見真主
在麥加傳教過程中,伊斯蘭教遭到信仰其他宗教的貴族反對。622年穆罕默德率部分信眾遷往麥地那,繼續傳教,還組建了自己的軍隊。其後,穆罕默德通過一文一武兩方面的努力,勢力漸強。630年重回麥加,搗毀天房中之前供奉的偶像。到631年阿拉伯半島基本實現統一,大多數部落接受伊斯蘭教,並且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
穆罕默德率眾搗毀偶像
相比世界其他主要宗教,伊斯蘭教誕生最晚,所以在創建初期,自然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除了阿拉伯半島的原始宗教,還包括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摩尼教、基督教。這樣的誕生過程與基督教脫胎於猶太教一樣,只是更為龐雜和成熟。
穆罕默德不僅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在這點上與傳說色彩濃厚的釋迦牟尼、耶穌有重要區別。他所建立的宗教團體,同時還是經濟、軍事、政治團體。《古蘭經》對世俗社會的多項內容都有指導和規範,造成伊斯蘭教在創立之初,就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權,並且取得強勢地位。真主一出世,比上帝和佛祖的創業階段既有權威,也更闊綽,所以伊斯蘭教缺少悲慘的前世,只有燦爛的今生。而且這一傳統非常穩固,基督教、佛教的政教合一都無法與之相比,某些地區甚至延續至今。這種登台即為主角的經歷在宗教史中非常罕見,是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本史書中的插圖,騎驢的耶穌和騎駱駝的穆罕默德。在伊斯蘭教教義中,
耶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先知,但穆罕默德超越了耶穌
穆罕默德去世後,繼任者稱為哈里發,掌管宗教和軍政大權,其宗教地位和基督教中的教皇相似,不過該制度沒有能保持到現在。當時的阿拉伯人已經不滿足於半島的貧瘠土地,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北方富饒的波斯薩珊王朝和西北方的拜占庭帝國。
薩珊王朝(226-651)是帕提亞王朝的繼任者,徹底清除希臘化影響,恢復波斯傳統,並確立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該教曾傳入中國,稱為拜火教或祆教。薩珊王朝在崛起之初,首先擊敗東面的貴霜王朝(約1世紀中葉-425,由大夏後裔建立,主要疆域在今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在與羅馬帝國的長期對峙中不落下風,逐漸壯大,於6世紀中葉達到鼎盛。此後薩珊王朝與東面的厭噠王朝(大月氏後裔,也稱白匈奴)和西面的拜占庭帝國對抗,國力逐漸削弱,最後遭受到阿拉伯人的致命一擊。
新興的伊斯蘭軍隊似乎是無敵的,步步為營,層層推進。他們把對異教徒的戰鬥稱為「聖戰」,在強大的精神感召下,軍事佔領和宗教傳播同時進行。到第四任哈里發阿里時期,薩珊王朝已經滅亡,末代國王的兒子輾轉逃至中國,還受到唐高宗的善待。拜占庭帝國在北非的領土盡失,亞洲部分僅剩小亞細亞。661年阿拉伯人中的倭馬亞家族經過一番內鬥,取得政權,不再遵從哈里發的選舉制度,改為世襲,建立倭馬亞王朝(661-750,中國稱白衣大食),定都大馬士革,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出現了。
在阿拉伯人東征西討的初期,綜合實力並不比對手強,在軍事上也並未掌握什麼新技術,稍微有些特色的是駱駝騎兵,在沙漠地帶有極強的實用性和機動性。不過對手此時都陷於內亂困境,露出衰敗之象。而用伊斯蘭教武裝的軍隊在戰鬥力上略勝一籌,僅此一項足以形成以戰養戰的良性循環。豐厚的戰果激勵著將士,勇猛的將士取得勝利,再獲得更豐厚的戰果。
只有戰鬥力的軍事帝國往往是曇花一現,但是阿拉伯帝國並非一介武夫,軍事上的勝利沒有造成文化上的專橫。阿拉伯人勤奮學習各種先進的技術、知識、制度,進行各種文化交流,同時不斷僱傭、吸納、提拔其他民族的優秀人才。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是沒有強迫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一定皈依伊斯蘭教,而是比較寬容的對待他們,儘管有時候也未遵守。這一傳統由先知穆罕默德確立,一直延續到奧斯曼帝國。當然各種宗教不可能完全平等,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至少要繳納一項特殊的人丁稅,另外在不同歷史時期也會受到各種不公平的待遇。
倭馬亞王朝後期,帝國的疆域已經非常廣闊。西部全部擁有北非,甚至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中部地區和拜占庭帝國對峙於小亞細亞,同時擴展至高加索山脈。東部的勢力範圍到達印度河、帕米爾高原和天山一線,與千年以前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比較相似,而且質量更高。出現這樣一個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又能存續時間較長,實屬不易。隨後大帝國的通病準時爆發,王朝內部出現鬥爭,教派、民族以及貴族之間的衝突同時發作。
在帝國創立初期,精誠團結是取勝的法寶。但是隨著利益的增多,內部矛盾也逐漸增多。由於穆罕默德在去世時沒有指定繼承人,也沒有給信徒們留下推選接班人辦法的遺囑,因此圍繞這一問題,各方爭論不斷,直到現在依然困擾伊斯蘭世界。
早期的四大哈里發都是穆罕默德的戰友和至親,尚能服眾。第四任哈里發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娶了先知的女兒法蒂瑪。他們的後代具有先知的血統,被尊為聖裔。主張擁戴阿里後代為哈里發的集團後來演變成什葉派,他們當時反對倭馬亞王朝。
波斯人皈依伊斯蘭教後,所受待遇低於阿拉伯人。而波斯人認為自己擁有上溯至波斯帝國的古老文化,不願久居人下,因此也不滿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後來在16世紀薩非王朝時期,波斯人主要接受了什葉派教義,一直特立獨行於伊斯蘭世界。
另外一支反對倭馬亞王朝的力量是阿拔斯家族,他們是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的後代,與先知也有血緣關係。以阿拔斯人為主,集合了什葉派和波斯人,三股勢力結成聯盟,終於在750年推翻倭馬亞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750-1258中國稱黑衣大食),定都庫法,762年遷至巴格達,將阿拉伯帝國引向極盛時代。而倭馬亞家族的一名後裔逃至西班牙,於756年成立後倭馬亞王朝,脫離了阿拔斯王朝的管轄。
強盛時的阿拉伯帝國
阿拔斯王朝遏制了阿拉伯帝國過早分裂的局面,迎來了最為輝煌的一段時期,與中國的唐王朝雙星閃耀,而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則遜色許多。王朝確立以遜尼派教義為主的伊斯蘭教為國教,哈里發集政教大權於一身,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促進民族大融合,首都巴格達的富麗堂皇讓南來北往的人驚嘆不已。國家富強,文化繁榮,各路學者集聚一堂,大量翻譯古希臘、古羅馬的學術遺產,並且有所發展和創新。不過時間一長,政權的管理能力下降。從8世紀末期開始,各地紛紛建立自己的小王朝,只是依然承認哈里發至高無上的神權地位,所以沒有出現大的動蕩,直到11世紀東面的突厥塞爾柱人到來。
8-9世紀時的《古蘭經》書法作品
由於什葉派堅持聖裔的最高地位,所以不能得到大多數伊斯蘭權貴的支持。10世紀聖裔在突尼西亞、埃及建立法蒂瑪王朝(909-1171,中國稱綠衣大食),自立哈里發,奉什葉派為國教,對抗阿拔斯王朝,但是沒能坐大,後來被遜尼派王朝取代。遜尼派普遍受到官方扶持並廣泛流傳,也被此後的大多數伊斯蘭王朝定為主體,故稱「正統派」,而什葉派逐漸萎縮成少數派。後來遜尼派和什葉派、阿拉伯和伊朗的矛盾皆源於此。其實伊斯蘭世界的矛盾遠不止這些,各種小教派多如牛毛,遜尼派、什葉派的內部也經常打得不可開交。自先知去世後,從教義到教派,再到宗教勢力和政治勢力,各種爭論和鬥爭就從未平息,直到今日,依然如此。
伊斯蘭教的誕生伴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出現,增強了中亞、西亞及北非的綜合實力,同時促進了伊斯蘭教的傳播,除了依靠武力和政府行為,也藉助商業和商人的活動,並且成效非凡。想成為穆斯林,過程並不複雜,只要不斷重複念誦一句話即可:「我作證,除安拉外再無神靈,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句話很簡單,內中卻似乎具有無窮的力量。伊斯蘭在該地區教取代了之前許多更悠久年長的宗教,甚至後來居上,壓制和清除已經有些成績的基督教和佛教。從此伊斯蘭教與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並立,基本確定了歐亞和北非這片古老文明大地上的宗教版圖。
(作者:丁不二方舟)推薦閱讀:
※突然想到阿凡提。
※美海軍陸戰隊攻打ISIS「首都」 土耳其有何反應?
※土耳其是怎樣被俄羅斯一步步玩死的?
※人生不識木卡姆 ,聽遍音樂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