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最後的勝利:魏德邁與中國大反攻

朱歩沖 三聯生活周刊

1944年,在印度蘭姆伽,美軍兩名軍官在向中國士兵演示如何對付持有步槍和刺刀的敵人

1945年新年伊始,魏德邁(盟軍中國戰區第二任參謀長)與中國戰區在苦撐待變後,終於迎來了轉折與好運。隨著印緬戰場的勝利,中印戰備公路與並行輸油管道正式開通,宣告了日本長達3年的對華封鎖徹底破產。據日本戰時大本營的判斷,中美空軍戰機擁有量將在1945年8月突破1000架,至年底則將達到1200架,全部美式裝備整編師至8月數量將攀升至15至20個之間,至年底則將猛增至30個,重慶國民政府接收的軍援物資在1945年8月和年底也分別達到5萬與10萬噸之多。實際上,1945年元月,中印輸油管道已經竣工,每月輸送油料總量已達5.4萬噸,駝峰航線空運物資總量也已經達到4.6萬噸。

為了接收物資,魏德邁與駐華美軍司令部命令美軍工兵部隊在中國民眾的配合下,除了昆明,以及附近的沾益、宜良機場與倉庫體系,又增加貴陽與芷江兩個機場與附屬補給基地,處理與轉運由駝峰航線與中印戰略公路輸入中國的物資。值此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到達之際,魏德邁終於可以一展拳腳,將苦心推敲的一攬子作戰、後勤、整編計劃付諸實施。與前任不同,魏德邁認為美援物資分配優先次序應當改變,以整編裝備中國陸軍部隊最為重要,而緬甸戰場與空軍次之,按照他的話說:「除非地面部隊可以保衛這些飛機場,否則日軍最終將逐漸佔領這些機場,使得駝峰航線物資的增加量不能獲得最大收益。」

1942年4月19日,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在緬甸中部城鎮眉謬與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史迪威將軍合影

魏德邁堅持認為,中國軍隊原有的戰區設置太過繁複,戰鬥序列時時變動,越級指揮現象嚴重。為了配合盟軍作戰,整編訓練部隊,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部於1944年12月在昆明成立由何應欽兼任總司令。除了原有十戰區五行營外,抽調主力部隊下設4個方面軍,共113個軍。他更進一步向蔣介石和國民政府提出,委員會制度政出多門,各自掣肘,應成立國防部統一軍令、軍政,參謀總長以元首名義指揮海陸空軍以及後勤,國防部長則隸屬行政院,專職負責政治軍事部門之聯絡協作。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即以此為藍本,改軍事委員會為國防部。

在全新的軍事指揮構架下,魏德邁和中美聯合參謀會議,已經開始推敲未來的大反攻作戰計劃。杜聿明在《親歷滇緬抗戰》回憶錄中說,中美聯合參謀部此時初步制定的作戰計劃是,在中印公路與輸油管道打通後,再打開一個直出太平洋的海口,並將編練完畢的美製裝備駐印軍海運至西太平洋麥克阿瑟將軍戰區之內,在中國東海岸協同美軍登陸,而在昆明、桂林整訓的新式部隊,則由內陸向東南沿海攻擊,裡應外合。

為了訓練一支全新、強悍的新式陸軍。中美聯合參謀會議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昆明、桂林分別成立了數個軍委會幹訓團,蔣介石本人親自兼任團長,副團長為龍雲和陳誠,包括參謀訓練學校一所,步兵、炮兵、中美聯合空軍學校各一所,聯合陸軍學校兩所,特殊訓練班5個。其中除了炮兵之外,學習周期為6個星期,由於各部隊距離昆明遠近不一,每個班隊報到滿100人,即開始訓練,例如步兵,學製為兩周戰術,兩周射擊,兩周武器性能熟悉。

1945年9月13日,在重慶中美合作所,中國將領歡迎駐華美軍新任總司令魏德邁中將(左)和美國海軍少將梅樂斯(中)

為了堅持讓中國軍隊早日熟悉接收的新式美軍裝備,魏德邁費盡口舌,使得重慶政府與軍委會同意,由美方直接將裝備交與部隊接收,再由美國軍事顧問就地展開培訓。曾任第八軍82師246團、榮譽一師第二團政治指導員的孟祥氛回憶,第八軍於1945年春天,在文山縣古木設立了三期幹部訓練班,抽調第八軍各部隊軍士、排長、連長、營長等進行培訓,每期培訓4周,由美軍聯絡組人員負責教授輕重武器使用、爆破、通訊設備使用拆裝等,然後再由這些骨幹返回部隊,將所學教育屬下士兵。培訓結束後,美軍顧問團還根據魏德邁指示,組織巡迴視察組,到各部隊巡視武器使用保養情況,另外再抽調一批士兵與軍官中的精英,前往昆明參加中美聯合步兵培訓班學習四周,主要是班、排、連級戰術。

截至1945年8月,中國陸軍已經有10個軍接受了美製裝備訓練,分別為第2、5、7、8、13、18、53、54、71、74軍,整體建制效法美軍:一軍轄三陸軍步兵師。一個標準美械整編陸軍師擁有步兵三團,裝備M1A1「湯姆遜」衝鋒槍1080支、M1式卡賓槍540支、步槍4500支(美製1917式或1903A3式)、美製勃朗寧1917A1重機槍72挺、加拿大造勃然MKII輕機槍270挺、60迫擊炮170門、81迫擊炮36門、美國M1A1 75毫米山炮12門。另外。還有直屬軍部的12門美製M2A1 105毫米榴彈炮為火力支援,每個步兵連還配有美製M2-2火焰噴射器一具,每個步兵營擁有一個火箭排,配屬美製AT M1「巴祖卡」火箭筒兩具。每個美械整編軍,除了下轄三個步兵師,還有直屬炮兵、戰車、工兵、騎兵、輜重兵各一團。

1944年9月14日,盟軍解放了日軍佔領的騰衝古城。一名中國遠征軍士兵從日軍屍體上繳獲日本旗

此時,中國正面戰場上中美空軍力量的壯大,也使得中國拿到了八年抗戰來望眼欲穿的空中優勢。自1943年5月起,中國空軍就分批派遣學員,遠赴美國學習飛行、通訊、轟炸、領航、射擊技術,首批學員300名被美國派遣至加州聖安娜空軍基地訓練。到了1945年初,中國空軍戰鬥序列中已經擁有10個大隊,擁有P40戰斧、P51野馬戰鬥機、B24重型轟炸機、B25中型轟炸機,及C46、C47運輸機等作戰飛機500餘架,而日軍由於空中力量不斷被調至太平洋戰場,則僅能以少數轟炸機與驅逐機對我機場進行襲擾,試圖阻止中國軍機與美機之出擊。根據統計,1944年,日軍空襲次數為917次,出動2071架次,而在1945年銳減至49次,飛機總數不過131架次。而中美空軍在抗戰的最後8個月中,出動飛機達到8267架次,擊落敵機62架,地面炸毀159架,摧毀日軍各型車輛5754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魏德邁與駐華美軍司令深知,全新的中國陸軍,需要擁有全新、先進的配給補充方案,才能充分發揮其戰鬥力:「我驚訝地發現,沒有一個中國軍隊或者政府人士聽說過西方『軍隊靠肚皮』這句諺語。」魏德邁回憶說,中國軍隊的做法是:「將士兵所需給養的一筆定額款項,發交於各部隊長官購買給養,然而中國軍隊各級軍官薪資有限,更由於持續通貨膨脹而縮水,無法養家糊口,所以通過剋扣、吃空額中飽私囊已經是一種公開的秘密:中國士兵自認已經以身許國,至少應該可以吃飽,然而這一希望常常落空,飢餓的士兵被迫四處自行搜尋糧食自行補給,從而惡化軍民關係。」

一名持槍中國士兵嚴密看守兩名負傷的日軍戰俘。日俘極其乾渴以至於從泥水塘取水飲用

魏德邁充滿同情地指出,重慶政府並非不想清除此項腐敗,並提高士兵待遇,因為對於中國當時羸弱的戰時經濟體系來說,為數上百萬兵員之給養,實在是不堪之重負。根據駐華美軍司令部擬定的新制度,國民政府於昆明建立給養中心,由中心購置軍糧以及其他物資配發各部隊,各戰區亦著手組建專門的後勤司令部,魏德邁還特地通過美軍駐華司令部,自美國本土大量運輸維他命藥丸至中國戰區,改善士兵營養攝入。

根據魏德邁依照美軍制度,親自擬定的給養標準,每名士兵每天攝入的卡路里應至少在3600卡路里以上,每日供給標準應當包括肉類半磅、花生米與黃豆四分之一磅,以及其他蔬菜、奶製品。鄭洞國將軍回憶說,制度甫一公布,中緬運輸總局局長俞飛鵬與參謀總長何應欽,曾以置辦肉食為難、中國士兵傳統膳食結構等理由試圖推諉,即遭到魏氏嚴厲呵斥:「最好你們留著那些肉給日本人吃!!!」

在軍醫署署長阿姆斯特朗准將的協助下,魏德邁與美軍駐華司令部還努力為中國軍隊建立了最初步的野戰急救醫療系統:「通常情況下,在與日軍的激烈戰鬥後,無論勝負,中國軍隊都被迫將成百上千、無力診治救護的傷兵遺棄於戰場附近,如遭遇敵人逆襲,這些傷員的下場往往更為凄慘。」為扭轉這種局面,昆明、桂林軍委會幹訓班中開設了戰地醫療培訓班,從1944年底至1945年夏天,培訓班培訓了大約3600名中國軍醫。魏德邁與駐華美軍司令部亦竭盡所能,為中國軍隊引進了一定數量的擔架、外科手術器械、敷料與藥品。

1943年,一架準備降落的美國運輸機飛過中國的一座村莊

1945年4月,全新的中國陸軍終於迎來了一次為時已晚的全面考驗:日軍為了佔據中美空軍在芷江的前進機場與補給基地,維持京漢、粵漢、津浦鐵路與長江航運的通暢,決心發動湘西會戰,參戰部隊為第六方面軍坂西一良中將麾下第20軍,共5個師團1個旅團。中國方面則有第三、四方面軍應對。根據台灣地區「國防部史政局」編纂的《湘西會戰》報告記錄顯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的作戰計劃為,第四方面軍主力在武同,新化一線與日軍進犯主力決戰,第三方面軍部分兵力在通道縣、清縣附近集結,伺機向武同以東出擊,第10集團軍王敬久部以及第18軍,由當桃向新化以東攻擊,新編第6軍派出一師作為總預備隊,由美國空軍緊急空運進駐芷江,作為總預備隊。

不難看出,在裝備、後勤補給以及總兵力已經佔優情況下,作為抗戰八年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的湘西會戰,國民政府制定的作戰計劃已經是志在必得,在先期防禦後即展開主動攻勢。《湘西會戰》報告顯示,敵我雙方兵力比為10萬對18.5萬,中國陸軍不僅人數佔優,戰鬥力與素質也非昔日吳下阿蒙:其中新編第6軍為完全美械裝備,第94軍為三分之二美械,其餘第18、73、74各軍裝備為三分之一美械,火力優勢明顯:輕重機槍擁有比率達到2∶1(6639∶3190),火炮擁有比率更是驚人的3∶1(1607∶504)。

從4月9日至6月7日,在濕熱、地勢崎嶇、河流縱橫的邵陽、新寧、芷江地區,以及橫亘其中的武陵、雪峰山脈中,中國軍隊與進犯日軍奮戰60天:先是第74、73軍在新寧、武岡將來犯日軍第68、34師團頑強阻截,使其不能前進,同時100軍連同74、73軍一部在邵陽附近榆樹灣、龍潭司一帶重創日軍116師團。日軍64、47師團試圖分攻新化、益陽的企圖也未得逞。5月1日,四方面軍決定轉守為攻,命令戰略預備隊第18軍胡璉部攻擊洞口,從昆明空運到達的新六軍廖耀湘部作為快速化機動縱隊,在安江待命,隨時截斷日軍退路。

1944年12月10日,中國軍隊駕駛著美式中型坦克開進緬甸,支援中美混合聯軍對日作戰

在優勢裝備與火力的中國軍隊面前,日軍損失慘重,幾乎無一刻能夠獲得局部性成功。日方右翼兵團曾組織了一支山地作戰特種部隊「重廣支隊」,於4月24日至29日之間,試圖乘雷雨掩護,偷越湘鄉縣境內的龍山,繞道向新化方向挺近,企圖一舉佔領芷江機場。洞悉其企圖的第73軍15師搶先到達雪峰山南麓的杉木山、洋溪一帶,佔據了有利地形,並藉助火力優勢,將缺乏重武器與空中支援的重廣支隊逼退至洋溪洞里水田中的十幾個村莊內。時任15師代理參謀主任劉養鋒回憶說:「第15師士兵都是湖南人,對日軍的侵略暴行,恨之入骨。」由於部分單位裝備了優質美械M1A1湯姆遜衝鋒槍與M1917式步槍,還有一個裝備美國M1A1 75毫米山炮的山炮營為火力支援,密集掃射轟擊之下,日軍屍體遍布水田之中,「血肉模糊,田水盡赤」,總體傷亡在千人以上,不得不於月底向湘潭方向潰敗撤退。

第74軍57師171團第二營機槍連二連連長蕭崢回憶說,自己連隊配備有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六挺,「全員官兵士氣高漲,摩拳擦掌」。5月上旬,部隊經貓兒峪,抵達江口:「江口地勢險要,邵陽——安江公路從中間通過,雖系彈丸之地,從軍事角度上說,至為重要——如果江口失手,芷江機場就受到嚴重威脅。」此時第二營營部已經有美軍對空聯絡官,不斷呼叫中美空軍軍機對日軍進行地面打擊,在空中優勢火力掩護下,中國軍隊先是「疏開隱蔽前進,距離敵陣約150米時,輕重機槍、迫擊炮火力猛然開火」,士兵們「如狼似虎,發起衝鋒,一舉佔領敵人左翼陣地,並發生激烈肉搏戰。美國空軍聯絡官見到此景,不住伸出大拇指,高呼OK!」是役結束後,蕭崢因作戰勇猛,與連長周北辰等軍官一起,被前來視察的何應欽與魏德邁分別授予干城與銀星勳章。

1944年12月11日,在緬北作戰的新六軍被緊急空運回國,前往湖南參加保衛美軍芷江機場的戰鬥

5月8日拂曉,中國軍隊開始全線反攻,僅僅一日後,雪峰山一線日軍就開始紛紛後撤,20日,日軍「全線均告崩潰,殘敵狼狽向邵陽方向竄退」,戰役即轉入中國軍隊追擊階段,6月7日凌晨,四方面軍司令部已向重慶報捷,戰線已恢復至會戰前態勢。

湘西會戰中,中美空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屆時,日軍擁有飛機僅有135架,而參戰的中國空軍就有駐芷江的中美聯合空軍五大隊,第一、二、三大隊部分戰機,以及前來助戰的陳納德美國第14航空隊。根據何應欽回憶錄《抗戰八年》中的不完全統計,在60天的會戰中,僅僅五大隊的P40與P51戰鬥機即出動942架次,第一、二大隊的B25中型轟炸機分別出動112架次與58架次,美國空軍聯絡官已經配屬到中國軍隊營級單位,配備無線電台,在距離敵陣不到1000碼距離內呼叫空中打擊,並不斷修正目標,對於隱蔽密林深處的日軍,亦採用凝固汽油彈開展「火獄」式打擊,並曾於邵陽、放洞之間,僅靠空中打擊,就造成日軍一聯隊與附屬炮兵全滅。由於制空權喪失,進犯日軍嘗到了較之抗戰初期中國軍隊更為苦楚的境遇:整個會戰期間,日軍基本不敢用汽車大規模運輸糧彈物資,只能選擇畜力人力於崎嶇小道輸送,行軍進犯亦刻意避開公路。

何應欽在《抗戰八年》中記述說,湘西會戰,斃敵1.2498萬人,日軍總傷亡高達2.7萬人,另有1000餘人在團團圍困中絕望自戕,中國軍隊陣亡人數約在7800人左右,雖在最後階段,因軍令混亂、前方部隊誤判,錯過全殲敵116師團之良機,但仍屬難得的全勝之局。

1944年10月4日,雲南騰衝前線,中國士兵用美製火焰噴射器攻擊日軍碉堡,擊斃了碉堡內所有的日本守軍

正在湘西戰場硝煙未散之際,魏德邁於6月巡視了長江南部中國軍隊的各條防線,行程累計達到數千公里,他主持下制定的中國戰區反攻計劃也宣告出爐。這一代號「黑金剛鑽」(Operation Carbonado)的作戰方案,計劃由全新美式裝備訓練的36個「甲種師」(美軍稱為阿爾法師)為主力,輔以20個裝備訓練完好的普通陸軍師(美軍稱為貝塔師),進攻廣州與香港地區,如遭遇日軍頑強防禦,則以一部牽制,主力東進奪取溫州、福州與廈門。

根據中美參謀聯合會議的預計,在廣州、越南、海南島、雷州半島等地之日軍總兵力大約為33萬人,所以策略為「先攻略桂林,奪取雷州半島」,再攻擊衡陽,主力沿西江進逼廣州,使用兵力包括盧漢第一方面軍、張發奎第二方面軍以及湯恩伯第三方面軍,中美空軍亦必須開始對日軍海上殘存艦隊進行攻擊,美國海軍也將計劃參加攻擊廣州與雷州半島之戰。

此刻,由於歐戰結束,美國陸軍部此時已考慮將小喬治·巴頓以及小魯西安·金·特拉斯科特將軍(L.K.Truscott Jr)等歐洲戰場功臣名將調至中國戰場服役,為此馬歇爾亦申請將魏德邁升任四星上將。

魏德邁回憶說,陸軍部的安排,即是將擅長裝甲兵團機動作戰的巴頓調職華北戰場,向東攻擊,奪取北平、秦皇島與青島,特拉斯科特將軍負責收復長江流域,直指上海,麥克魯將軍負責華南戰事,收復廣州。到了8月初:「南寧、柳州、桂林等『黑金剛鑽計劃』所訂的前期目標都已光復,我們倍感鼓舞??我訓令採取積極進取的態勢,部隊應隨著日軍的收縮而保持逼近,但應避免大規模的作戰與損失,為9月份的全面攻勢儘可能提供一切保障。」此時,湘西會戰與桂柳反攻已經順利結束,新六軍指揮官廖耀湘曾建議,以新六軍為主力,沿邵陽至衡陽公路,攻擊前進,乘勝收復衡陽,打通湖南與廣州的交通線。這個作戰方案得到了何應欽的首肯,但魏德邁與麥克魯將軍推敲再三,依舊決定不予採納,因為針對廣州的作戰計劃,必須延遲至9月開始,屆時除了新六軍,亦將投入新一軍孫立人部,以及第62、46軍,他們將與在廣州附近強行登陸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個師並肩作戰,美國政府亦承諾負擔在華美軍作戰經費開支,額度為每月5億美元。然而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最終因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而驟然終止。

為了表彰魏德邁在華履職期間10個月之內的諸多貢獻,蔣介石曾希望魏德邁代其接受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受降,結果為魏氏婉拒。這位謙虛謹慎的軍人再次表現出了他的政治遠見與手腕:「中國遭受敵人蹂躪八年,犧牲數百萬生命,沒有任何外國代表該在中國戰區之內受降。」


推薦閱讀:

慎入!中國境內毒性最強的5條毒蛇
陶淵明撫琴空彈不解音 ——中國文壇1500多年來的一個謬傳
中國漢中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狀元
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

TAG:中國 |